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四首》教案1

更新时间:2024-01-18 21: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9课古诗四首

总 目 标 要 求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宿、疏、振、蝉、尔、盆、玻、璃、碎”9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骑、闭、闲、值、食、尔、丝、碎”8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背诵,会默写。 3.情感目标:感悟作者在四首诗中体现的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深入理解诗的大意,体会四位诗人所表达的对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的喜爱之情。 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宿、疏”2个生字,能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阴、急走”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背诵,会默写。

3.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课件,搜集有关杨万里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初夏荷塘》图。

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诗?请你背诵给大家听。 生:《小池》。(学生背诵) 还记得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 生:杨万里。 2.揭示题目。

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宿、疏”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学生自读,解决疑难。请同学们自由读文,借助工具书或资料理解字面意思,不理解的字词

记录下来。

生:宿:过夜;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3.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生:树头新绿、儿童、黄碟和菜花。 四、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一)品读第一句。

1.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生:篱笆和小径。篱笆稀疏,小径深远。 2.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3.学生齐读。

(二)品读第二句。

1.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儿童戏蝶。

2.第二句抓住了什么景物? 生:树头。

3.为什么没形成树荫?

生: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 4.由此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

生: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5.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树枝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很茂密,不能遮盖地面成为树荫。 (三)品读第三、四句。 1.三四句抓住哪些景来描写? 生:儿童、黄蝶、菜花。 2.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五、抓住诗眼,升华情感。

1.这首诗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生:前两句采用了静态描写,后两句采用了动态描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

2.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图画面?作者表达怎样的感情? 讨论后,教师小结: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春夏这交儿童们在菜园里天真活泼地捕蝶嬉戏的生动画面,作者也受到感染,童心萌生,非常高兴。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作业新设计:

一、读一读,连一连。

zhù sù lí luò zhuī gǎn

追赶 住宿 篱落 二、一字多音我会选。 xiǔ sù

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 )舍。 jìn jǐn

3、尽( )管他不接受这个意见,我还是要提出来。 4、他用尽( )全身力气,把那块大石头举了起来。 三、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

1、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诗中描写了 种景物,分别是 。 2、“ , 。”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参考答案: 一、

zhù sù lí luò zhuī gǎn

追赶 住宿 篱落

二、1. xiǔ 2. Sù 3. Jǐn 4. Jìn

三、1.宋 杨万里 篱笆 小路 树 花 儿童 黄蝶 菜花 2.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板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

篱笆、小径、树头——静态

诗情画意儿童、黄碟、菜花——动态

色:绿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振、蝉”2个生字,会写“骑、闭”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背诵,会默写。

3.理解诗的内容,感知诗词的大意,体会古诗的美好意境,体会夏天的情趣。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在夏天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做些什么呢? 生:游泳、捉蜻蜓……

2.夏天有趣的事可真多,可以放牛、可以捉鱼呀!古时候有个叫袁枚的诗人,他特别喜欢走动。有一天呀,他来到一片树林里,看到一幅非常有趣的画面,于是呀,他把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作者亲眼看到的。板书:《所见》。 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认识生字“振、蝉”。读准音,记准形。 (2)同桌互相读一读。 2.写字。

(1)指导书写会写的2个生字“骑、闭”。给这2个字组词。 生:骑(汽车)闭(关闭)。 (2)仿写,小组评价。 三、初步感知,解决字词问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给同桌听,注意读准多音字、诗句读通顺。 2.袁枚看见了些什么有趣的画面?? 生:牧童、黄牛、蝉……

3.学生自读,解决疑难。请同学们自由读文,借助工具书或资料理解字面意思,不理解的字词记录下来。

生:闭:门+才,大家做动作:闭上我们的眼睛、闭上我们的嘴巴。立:童—里,立正、起立就是这个立。蝉:虫+单,它是一种特别可爱的小动物。夏天的时候,特别怕热,就趴在树上不停地叫,别称:“知了”。牧童:放牛的孩子。 捕:是一个动作。

四、细解古诗,抓住诗眼,品悟诗情。

(一)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牧童在干什么?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看得出来呢?

生:牧童骑在牛背上放牛,一边唱着歌。开心,只有开心时才唱歌。

对,骑在牛背上多神气呀,一边看景色,一边唱歌。你们都是快乐的儿童,那我们一起带着快乐的心情读这两行诗吧。

2.说古诗这两句意思。

生: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二)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牧童听到了什么? 生:听到了蝉叫。

2.为什么却“闭口”呢? 生:他想捕蝉。

3.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生: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 4.说古诗这两句意思。

生: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5.让我们带着感情去朗读这两句诗。 五、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节奏。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指导朗读,读出第一句的愉快语气,读出第二句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 3.学生分组读、带读、对读。 4.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吟诵中吟出情,诵出趣] 5.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 六、拓展延伸。

牧童捉到蝉了吗?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作业新设计: 一、读一读,连一连。 牧 林 鸣 蝉 童 越 二、解释词语的意思。 欲:

捕: 鸣: 立:

三、找意思相反的词,连一连。 闭 立 先 阴 捕 坐 开 放 后 晴 参考答案:

一、牧童 林越 鸣蝉

二、想要 捉 叫 站立

三、闭开 立坐 先后 阴晴 捕放

板书设计: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尔、盆、玻、璃、碎”5个生字,学会“闲、值、食、尔、丝、碎”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背诵,会默写。 3. 理解领悟诗意,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教具准备:课件,搜集有关白居易、杨万里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教师范读《观游鱼》。 2.简介杨万里。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他幼时家境清寒,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等职,韩侂胄当政时,因政见不合,隐居十五年不出,最后忧愤成疾而终。有《诚斋集》。

教师范读《渡汉江》。 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尔、盆、玻、璃、碎 (1)出示生字卡片,“杂、君、未、渡、怯”指名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zx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