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化学复习各章节知识点
更新时间:2023-05-06 18: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2007年高考化学全国卷推荐度:
- 相关推荐
2007年高考化学复习各章节知识点
说明:知识点大部分来源于《状元之路》,再加上自己的修改和补充。(逐步具体化中……)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从CuO与H2反应来理解和记忆以下概念:
2、常见氧化剂:
常见还原剂:
二、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
最常用的方法: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包括常规配平、缺项配平、离子方程式配平、简单的有机反应配平等)
1、正向配平法:若氧化剂和还原剂是“单纯”的,则采用正向配平法。
Fe + Cl2= FeCl3
↑3×2 ↓2×3
2、逆向配平法: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产物都是“单纯的”,则应用逆向配平法。
Cl2+ KOH= KClO3+ KCl+H2O
↓5×1 ↑1×5
3、双向配平法:若氧化剂和氧化产物都是“单纯的”,或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是“单纯”的,则应采用双向配平法。Zn +HNO3= Z n(N O3)2+ N2O+H2O
↑2×4 ↓(4+4)×1
4、缺项配平法:缺项配平是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未写,缺项常为酸、碱、水等。
5、离子方程式的配平法:除了依据电子得失守恒法外,还要依据电荷守恒法。
四、电子得失守恒的应用
通常是应用于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特别是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有关计算及电解过程中电极产
物的有关计算。电子守恒法解题步骤是: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其物质的量以及每摩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的量,然后根据电子守恒列出等式: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各种元素电子得失的情况以及电子得失的关系:
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每摩氧化剂得电子数=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每摩还原剂得电子数
第二节离子反应
一、离子共存:
1、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弱电解质、挥发性物质、难溶性物质)。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发生络合反应或双水解反应。
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是否符合反应事实;
2、物质的拆分是否正确;
3、是否符合三大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原子守恒
4、难点:涉及量的离子方程式。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101kPa和25℃时的数据。
(2)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同,因此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热量数据,是与各化学计量数为物质的量时相对应的,不是几个分子反应的热效应。因此式中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一般出现分数时是以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为“1mol”时其它物质才出现的。(4)无论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为多少,△H的单位总是KJ/mol,但△H的数值与反应式中的系数有关。
第二章碱金属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一、Na2O2的强氧化性
二、Na2CO3与NaHCO3的鉴别方法:(1)加热;(2)CaCl2;(3)稀盐酸;(4)测pH。
三、以守恒法为中心的计算:
1、Na及其氧化物与水反应;
2、Na2O2与水Na2O2与水、CO2反应的计算;
3、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计算;
4、NaHCO3、Na2CO3混合物的计算。
第二节碱金属元素
一、碱金属元素的“三个三”
二、焰色反应
第三章物质的量
第一节物质的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
一、理解几个重要的概念:
1、物质的量;
2、摩尔;
3、摩尔质量;
4、气体摩尔体积;
5、物质的量溶度
二、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记住最核心部分)
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阿伏加德罗定律定义: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2、由克拉珀珑方程推出其推论。
二、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1、定义法:M=m/n
2、标准状况下:M=22.4p
3、相对密度法:M=D·M r
4、混合气体求法:…………(有时对于两种气体可使用“十字交叉法”)
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1、使用22.4L/mol时要注意物质状态和前提条件;
2、物质的结构、微粒:注意审题,看清求什么微粒,是求分子数、原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还是……,还要注意一些分子的特殊个数,如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白磷(P4)、臭氧(O3)等。以1L1mol/L碳酸钠溶液为例,可以求:Na+或CO32-的离子数,离子总数,电子数,质子数等等。
3、氧化还原反应:主要是电子得失情况分析和一些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如电化学)的分析、求1mol物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等。最好记忆一些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如1 molNa2O2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mol等。
4、电解质溶液:涉及的概念有电离、水解、电解、强弱电解质等。
5、特殊化学键数目:几种1mol物质的化学键数目:P4(6mol);金刚石、晶体硅(2mol);二氧化硅(4mol);石墨(1.5mol)。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溶解度
一、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密度、溶解度的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配制的步骤及所用实验仪器。
2、常用公式:
(1)基本公式
①溶液密度(g/mL )=溶液质量溶液体积()
()g mL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g g )
()
100% 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mol L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摩尔质量溶液密度(mol /L)1(L)(g /mol)
1000(mL)(g /mL)100%
②物质的量浓度=???1000(mL)(g /mL)(g /mol)1(L)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摩尔质量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各种物理量的单位必须一致):
①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即溶质的质量不变)
②浓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稀溶液的体积×稀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即c (浓)·V (浓)=c (稀)·V (稀)]
(4)任何一种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整个溶液呈电中性)
第四章 卤素
第一节 氯及其化合物
一、氯水的成分及性质
二、氯气实验室制法及实验室制取气体方法及装置的选择依据
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可用下图表示
第二节 卤族元素
一、卤素的“三个三”。
二、卤素性质的迁移应用:1、卤素互化物(IBr 等);2、拟卤素((CN )2等);3、如何区别溴蒸气和NO 2气体?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原子结构和同位素
一、原子组成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二、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排布规律;
2、能写出1-20号元素的原子(或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表
3个短周期(1、2、3周期)
7个)3个长周期(4、5、6周期)
1个不完全周期(7周期)
元素周期表主族(7个)IA~VIIA
副族(7个)IB~VIIB
族(个)VIII族(1个)8、9、10三个纵行
零族(1个)最右边一个纵行(惰性气体元素)
归纳:七主七副一零三八;三长三短一不完全。
2、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最高正价数|+|负价数|=8
3、由原子序数推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记住稀有气体原子序数(2、10、18、36、54、86)及所在位置;
(2)根据加减法进行。
二、元素周期律
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性质包括哪些性质?
1、最外层电子数、主要化合价、原子半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稳定结构,然后又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的变化规律。
(2)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逐渐变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然后又重复出现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变化规律。
(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价依次递增到+7,经过稀有气体,然后又重复出现由+1价递增到+7价的变化规律。
2、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4、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金属性强弱判断原则
①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金属单质与水或酸(非氧化性酸)置换出氢的速率越快(反应越剧烈),表明元素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表明元素金属性越强。
③置换反应:一种金属能把另一种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表明前一种金属元素金属性较强,被置换出的金属元素金属性较弱。
④原电池中正负极:一般地,负极为金属性强的元素的单质。
⑤单质的还原性及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越强,离子氧化性越弱,其对应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原则
①单质与氢气化合及氢化物的稳定性: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形成气态氢化物越稳定,表明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②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元素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弱;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表明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④置换反应:对于特定的置换反应,一种非金属单质能把另一种非金属单质从它的盐溶液或酸溶液置换出来,表明前一种元素非金属性较强,被置换出的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较弱。
小结:可以把第三点和第四点归结为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所以在理解元素周期律时主要从原子结构(内因:含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电子得失能力)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以及元素的性质(内因的外面表现:化学性质。主要是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实验标志)
三、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1. 层数相同,核大半径小。即电子层数相同时,结构相似的微粒中核电荷数大的微粒半径小。例如
:
。
2. 层异,层大半径大。即当微粒的电子层数不同时,结构相似的微粒中,电子层数大的微粒半径大。如
:
。
3. 核同,价高半径小。即对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的简单微粒中,化合价高的微粒的半径小。
如
。
4. 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大,则半径小。如。
第三节化学键与分子极性
一、化学键
定义: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离子键
化学键极性共价键
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二、离子键
定义: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活泼金属(如:K、Na、Ca、Ba等,主要是ⅠA和ⅡA族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如:F、Cl、Br、O等,主要是ⅥA族和ⅦA族元素)相互结合时形成离子键。
三、共价键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成键元素:通常为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同种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称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不同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称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共价键。
四、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五、电子式:会写常见物质的电子式:CH4 、CCl4、NH3、N2、CO2、NaOH、Na2O2、NH4Cl、FeS2、H2O、—OH等
第四节晶体结构与性质
一、晶体熔沸点比较
(1)不同类型的晶体,一般来讲,熔沸点按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2)由共价键形成的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越小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晶体的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石英>碳化硅>晶体硅。
(3)离子晶体比较离子键的强弱。一般地说,阴、阳离子的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就越强,其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如熔点:MgO>MgCl2>NaCl>CsCl。
(4)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如Cl2
二、几种常见的晶体结构和性质
1、晶体类型的判断。
2、各种晶体的性质。
3、典型晶体的空间结构:
(1)离子晶体NaCl和CsCl晶体结构特征;(2)CO2分子晶体结构模型;(3)金刚石晶体结构模型。
第六章氧族元素环境保护
第一节氧族元素
一、氧族元素的“三个三”。
二、几个重要物质的化性:O3、H2O2
第二节二氧化硫与环境保护
一、SO2、H2SO3、SO32―的还原性
二、漂白性物质小结:
第三节硫酸与硫酸工业
一、浓H2SO4与稀H2SO4性质的比较。
二、SO42―的检验方法
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一节碳族元素
一、碳族元素的“三个三”。
二、碳酸及其盐类
第二节硅二氧化碳无机非金属材料
一、Si、SiO2、硅酸及盐的性质
第八章氮族元素
第一节氮和磷
一、氮族元素的“三个三”。
二、氮、磷的化性
三、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巧法:利用氧和氮的原子比为5:2恰好完全反应。
第二节氨铵盐
一、NH3及铵盐的性质(含NH3的实验室制法)
第三节硝酸
一、硝酸的氧化性
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充分利用守恒
第九章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一、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将不同物质的速率换算成用同一种物质的速率后再比较。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几种因素:内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
三、有关化学平衡的一般计算模式:三段式
第二节化学平衡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二、等效平衡的两个规律:
(1)恒容且△n≠0时,(转化后)物质的量完全相同
(2)恒压或△n=0时,(转化后)物质的量比例相同
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一、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浓度、压强、温度
二、图像题:1、搞清坐标的含义;2、看“三点”:起点、终点、拐点。
第十章电离平衡
第一节电离平衡
一、理解四个概念: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二、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温度、浓度、酸碱、同离子
三、用实验证明HAc是弱酸: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定NaAC溶液为碱性。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一、水的电离及离子积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
H2O+H2O H3O+ +OH-简写为H2O H++OH-。
1、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度增大,[H+]和[OH-]
也随之增大;温度降低,水的电离度减小,[H+]和[OH-]也随之减小。
2、当向水中加入酸或碱,水的电离度减小,但溶液中仍然存在H+和OH-,只不过[H+]与[OH-]不相等;当向水中加入能结合水中的H+或OH-的物质(如S2-或Al3+时),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水的电离度增大。
3、水的离子积常数只和温度有关,和溶液的酸碱性无关。
二、溶液的pH值计算
1、单一溶液:酸溶液:C(H+)→pH;碱性溶液:C(H+)→C(OH―)→pH
2、强酸、强碱混合:首先判断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然后再根据1进行计算,注意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3、弱酸(碱)与强碱(酸)混合:注意审题,如何已知的是弱酸或者弱碱的pH,注意根据pH→C(H+)或者C(OH―)并不能作为溶液的浓度,通常溶液的C>>C(H+)或者C(OH―)。不要搞混H+浓度和由水电离出的H+溶液。如涉及到弱酸或者弱碱的反应,列出化学方程式用溶液溶液计算不易出错;如只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直接用氢离子和氢离子浓度计算较快。
4、溶液的稀释:对于强酸溶液的稀释,必须抓住[H+]变化;对于强碱溶液的稀
必须抓住[OH-]的变化。当稀释倍数很大时,需考虑水的电离。
第三节盐类水解
一、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1、定义:盐类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跟水电离出的H+或OH-生成难电离的分子或离子,从而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度增大。
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所以在水解的盐类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和OH―均大于10-7
酸或碱溶液抑制水的电离,由由水电离出来的H+和OH―均小于10-7
问题:如何书写盐类水解方程式?
2、影响因素:温度、浓度、酸碱、同离子
二、盐类水解规律: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
三、盐类水解的重点应用:
1、溶液中pH的大小比较。(首先分类,同类内进行比较)
2、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正确并灵活应用电荷守恒、物料守恒。
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
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步骤、主要仪器
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等。
2、实验步骤:准备(滴定管如何处理?锥形瓶如何处理?)、滴定(如何确定滴定终点?)、计算
二、指示剂的选择:任何情况不要选用石蕊;若反应后溶液为中性,酚酞或甲基橙都可;若为酸性,则选用甲基橙;若为碱性,则选用酚酞。(指示剂不以滴定管中放什么溶液为依据)
三、误差分析(以滴定管中所用体积作为判断标准)
中和滴定误差分析(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溶液为例)
第五节胶体
第十一章几种重要的金属
第一节镁和铝
一、镁铝的几个重要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有MgO、Mg3N2及C
2、铝和强碱溶液反应
二、A l(O H)3的两性及铝三角
三、镁、铝氢氧化物沉淀的图像
1、掌握几个典型的图像
第二节铁和铁的化合物一、铁三角
1、
根据以上关系写出化学方程式。
2、Fe2+、Fe3+的检验。
第十二章电化学
第一节原电池
一、原电池的原理
1、从日常最常见的干电池出发,理解下面的概念或问题:
(1)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是什么?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及形成闭合回路。
(2)如何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3)原电池上的正负极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什么联系?
(4)溶液中离子的移动与pH的变化: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先移动再形成正负极,不违反“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与电解池中先有电源离子再定向移动不同);负极通常是生成阳离子或者消耗阴离子,所以pH 降低,正极pH升高。
2、如何书写电极反应式?
(1)已知总反应式:负极→正极=总反应式-负极,利用加减法!
(2)考虑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是否能发生第二步的反应
第二节电解池
一、要记住的内容:1、同性相斥、异性相吸:阴离子在阳极放电,阳离子在阴极放电。2、放电顺序:阳离子:Ag+>Cu2+>H+>Na+;阴离子:Cl―>OH―>含氧酸根离子(其中OH―经常出现,要记住)
二、从课本中最简单的电解实验出发,理解相关概念和问题:
1、电极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阳氧阴还。
2、以惰性电极电解NaCl为例,掌握书写电极反应式的一般思路:
电极→阴、阳离子→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
第十三章烃
第一节甲烷烷烃
一、几个重要的概念: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同系物(四同,列表比较)
二、对取代反应的理解
三、同分异构体类型及书写
第二节乙烯烯烃
一、实验室制取乙烯注意事项
二、加成反应
三、加聚反应
第三节乙炔炔烃
一、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二、烃类完全燃烧的规律
第四节苯芳香烃石油和煤
一、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及性质
二、苯、苯的同系物、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的比较
第十四章烃的衍生物
第一节溴乙烷卤代烃
一、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乙醇醇类
一、乙醇化学性质及反应机理
二、如何引入羟基?
第三节苯酚酚类
一、苯酚与几种物质结构及性质的比较
1、苯、甲苯、苯酚的结构入性质比较
2、链烃醇、芳香醇、酚的比较
二、酚的同分异构体
第四节乙醛醛类
一、醛基的检验
二、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第五节乙酸羧酸
一、乙酸乙酯的制备
二、饱和一元羧酸的同分异构体
第十五章糖类油脂蛋白质合成材料
第一节糖类
一、葡萄糖的性质
二、糖类的水解
第二节油脂
一、几种物质的比较:
1、油脂和醇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节蛋白质
一、氨基酸的性质
二、水解反应
第四节合成材料
一、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
二、如何判断高聚物的单体
第十六章化学实验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一、对常用的化学仪器的构造、规格、使用方法的考查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实验安全处理
三、气体压强的原理在气体装置中的应用
四、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收集
第二节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一、鉴别物质题的常用类型和方法
二、
第三节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正在阅读:
2007年高考化学复习各章节知识点05-06
14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03-18
2022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8.3《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word同步练习104-08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导学案11-11
MK_【精品】冀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第三单元重点知识汇总05-01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版)05-16
白车身总成2 - 图文03-08
第04章单元总结-练习-实训-知识拓展12-06
发展服务外包考试题目92分04-26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知识点
- 复习
- 化学
- 高考
- 章节
- 2007
- 2018年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
-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说课案
- 牛津译林版英语7A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完整资料).doc
- 公务员考试行测:看物理学家如何排队取水 - 副本 (8)
- 上港集团客户代码申请备案表
- 2019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二年级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 试验一几种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中三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
- 2020年护士职业资格证《专业实务》过关练习试题B卷 含答案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北京市征求意见稿201405)
- (完整版)必修二政治生活易错易混点
- 甘肃省会宁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无答案)
- 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816人文地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融资租赁合同书专业版
- 小学六年级下册体育教案全册
-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626设计理论(二)之中国美术简史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
- 高中语文必修5 模块复习课 阅读鉴赏篇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学案:2.9有理数的乘方(1)
- 教资考试小学科目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50道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