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更新时间:2023-10-31 21: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定义] 休克(shock)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素侵袭下引起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致组织血液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受损,微循环障碍为特点的病理过程 。休克发病急骤,进展迅速,并发症严重,若未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则可发展不可逆阶段而引起死亡。

机体维持有效血液灌流的三大因素

充足的血容量 有效的心排出量 适宜的周围血管张力 按病因分类

低血容量性休克:常因大量出血或丢失大量体液而发生(创伤性、失血性、液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败血症性休克、中毒性休克):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 心源性休克:主要由心功能不全引起(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

神经源性休克 常由剧烈疼痛、麻醉平面过高或创伤等引起(有强烈的刺激因素,存在导致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的原因。

过敏性休克 常由接触、进食或注射某些致敏物质,如油漆、花粉、药物等引起。1、休克表现即血压急剧下降至80/50mmhg以下,患者出现意识障碍 2、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与敏相关的症状:1、皮肤粘膜表现:最早且最常出现的征象,如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喷嚏、水样鼻涕、声嘶,甚至影响呼吸。2、呼吸道阻塞症状:本症最多见,也是最主要死亡原因。(水肿、分泌增加所至)。3、循环衰竭表现(血压测不到)。4、意识方面的改变:5、其他症状:比较常见刺激性咳嗽,最后可出现大小失禁。

按休克时血流动力学特点分

低排高阻型休克/低动力型休克/冷休克 最常见,低血容量性、心源性、创伤性、大多数革兰阴性菌感染性休克属于此类 血流动力学特点:外周血管收缩致外周阻力增高,心输出量减少

高排低阻型休克/高动力型休克/暖休克 部分革兰阳性菌感染性休克属于此类 血流动力

1

学特点:外周血管扩张致外周阻力降低,心输出量正常或增加。

病理生理

各种休克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 微循环、代谢改变, 组织血液灌注不足 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 一、微循环变化

微循环收缩期(缺血缺氧期)又称为休克代偿期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时,血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心跳加快,心排出量↑特点:毛细血管持续收缩,动静脉短路开放。外周阻力增加。微循环处于缺血状态,灌注减少。表现:去甲肾上腺素使网状上行系统活动增强 →烦躁不安;交感兴奋 →泌汗增加;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苍白; 肾血管收缩→少尿;血管收缩→ 血压不下降,脉压缩小。

微循环扩张期(淤血缺氧期)又称为休克抑制期大量乳酸堆积,血液滞留→ 血浆外渗,血液浓缩→ 心排出量 ↓ ,心脑灌注不足,休克加重。 特点: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而微静脉收缩。外周阻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浓缩。微循环灌大于流。

临床表现:脑缺血→表情淡漠,甚至昏迷;心肌缺血→心力衰竭表现;皮肤粘膜瘀血→紫绀、湿冷;肾缺血加重→尿量进一步减少。

微循环衰竭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期)又称休克失代偿期 血液浓缩,粘稠度↑,在酸性环境中处高凝状态,红细胞、血小板易凝集形成微血栓,甚至DIC。 细胞缺氧缺能量→细胞器受损,释放大量水解酶→细胞自溶,组织损伤→多器官功能受损。特点:微循环麻痹、扩张,微循环血流停止,不灌不流,组织几乎完全得不到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对血管活性物质失去反应,血液更浓缩,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加重且可能出现DIC。临床表现:测不到,脉搏不清,尿不出,体温不升,DIC出血表现

二、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 休克超过10小时,容易继发内脏器官损害,心、肺、肾功能衰竭

昏迷不醒,血压

2

是造成休克死亡三大原因.

肺:肺微循环栓塞→肺水肿、局部肺不张,严重时ARDS。 肾:肾血流量↓→水钠潴留、尿量↓ →急性肾衰。 心:冠状A血流↓→缺血缺氧→心肌受损→心衰。

脑:脑灌注压、血流量↓→脑缺氧→脑水肿、颅高压增高。

诊断检查:1、动脉血气分析 2、血乳酸测定 3、DIC监测 4、CVP(6~12cmH2O) 处理原则:

1、尽早去除病因,积极处理原发病 抗休克最根本的措施 。 2、积极处理原发病 抗休克最根本的措施。

3、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补充血容量—抗休克最基本的措施 ,也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状态的关键。

4、纠正微循环障碍,DIC早期:立即用肝素 DIC晚期:氨甲苯酸、小分子右旋糖酐 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增强心肌功能, 血管收缩剂 :去甲肾、间羟胺、多巴胺 , 血管扩张剂 酚妥拉明 , 强心剂: 西地兰

6、恢复正常代谢和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 7、纠正酸碱平平衡失调,处理酸中毒的根本措施是快速补充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适时和适量地给予碱性药物。

8、控制感染:处理原发病灶、应用抗菌素。原发病灶的存在是引起休克的主要原因,应尽早处理才能纠正休克和巩固疗效。根据临床判断或已知细菌选用抗菌素。

一、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外伤失血 2、胃肠道出血 3、产科出血 4、动脉瘤或肿瘤破裂出血 (二)身心状况 分期 神志

休克早期 休克期 休克晚期 模糊甚至昏迷 3

清楚 烦躁不安 表情淡漠 迟钝 口渴 明显 很明显 非常明显 皮肤粘苍白 发凉 发绀,发冷 紫斑、厥冷 膜 <100次/分 有脉搏 100-120次/分 速而细弱、摸不清 力 血压正常 血压下降 血压 收缩压<70mmHg或测不到 脉压缩小 脉压小 周围 表浅V塌陷, 表浅V塌陷, 正常 循环 CAP充盈迟缓 CAP充盈非常迟缓 尿量 正常或减少 尿少 尿少或无尿 失血量 <800ml(<20%) 800-1600ml >1600ml (>40%) 护理诊断 ? 体液不足:与大量失血、失液有关。

? 心输出量减少:与体液不足、回心血量减少或心功能不全有关。 ? 组织灌注量改变:与大量失血失液引起循环血量不足有关。 ? 气体交换受损: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缺氧、呼吸型态改变有关。 ? 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力降低有关。 ? 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

有受伤的危险:与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疲乏无力等有关。

护理措施

1、一般紧急措施: 脱离危险环境,就地抢救

A 处理原发伤、病:包括创伤处包扎、固定、制动、立即控制创伤所致的大出血:救:动脉—指压法、止血带止血法 静脉—压迫伤口、抬高受伤部位。

急4

B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为病人松解颔口等,解除气道压迫,使头部仰伸,头偏向一侧,清除呼吸道异物或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C 采取休克体位——头及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D 其他:注意保暖,尽量减少搬动。必要时应用镇痛剂。 2、补充血容量 维持体液平衡,原则是:及时、快速、足量。 A 专人护理 。

B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关键性措施 ,建立两条以上静脉输液通道,大量快速补液(心源性休克除外)。

C 合理补液 根据心、肺功能、失血量、失液量、血压及CVP值、尿量调整输液量和速度。原则: 先晶后胶、先快后慢。

★补液速度:BP和CVP与补液关系 CVP 低 低 高 正常 BP 低 正常 低 低 原因 血容量严重不足 血容量不足 心功能不全/血容量相对过多 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血容量不足/心功能不全 处理原则 加快补液速度 适当补液 减慢补液速度强心药、纠酸 舒张血管 舒张血管 *补液试验 高 正常 4 、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专人记录准确记录输入液体的种类、数量、时间、速度等。 5 、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调整输液量及速度 。 监测: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

A 神志改变:病人从烦燥转为平静,淡漠迟钝转为对答如流,提示病情好转。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zf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