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产业结构特点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

更新时间:2023-04-14 21:1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常州市产业结构特征及主导产业选择条件分析

班级08(1)班姓名纪元学号9

1 前言

区域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系统中的经济主体和骨骼,能否正确地选择和培育区域的主导产业,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前提和关键,关系到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进而影响到整个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本文在介绍常州市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的基础上,对常州市产业结构的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运用产业专门化率定量分析常州的产业并从中选出主导产业。

2 常州市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2.1 行政区划

常州市下辖溧阳、金坛两市及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五区。溧阳、金坛二市下辖17个镇、75个居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和332个村民委员会;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区下辖21个街道办事处、20个镇,217个居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和608个村民委员会[2]。

2.2 地理位置

常州地处江苏省南部,沪宁线中段,位于长三角平原环太湖城市圈西侧,属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位于北纬31°09’至32°04’,东经119°08’至120°12’之间,北倚长江天堑,南与安徽省交界,东濒太湖与无锡市相连,西与南京、镇江两市接壤[1]。

2.3 河流水系

常州气候温和,水网密布,耕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常州境内河道纵横交织,湖塘星罗棋布。著名的有长荡湖、滆湖(西太湖)、太湖3大天然湖泊,并有沙河(天目湖)、大溪两大人工水库,贯通全境的京杭大运河更是支流密布,脉脉相连,形成江河相通,3湖相连的水系网络。常州市区北临长江,南濒太湖,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是长三角唯一同时临江、濒湖和拥河的城市,连江通海,水资源优势十分明显。[1]

2.4 交通运输条件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常州水陆空交通便利,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铁、沪宁与宁杭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全市水网纵横交织,连江通海,长江常州港为一类口岸;常州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广州、大连、厦门、深圳、海口、西安等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的航线。

2.5 工业基础

常州制造业历史悠久是全国乡镇工业最早崛起的地区,工业基础积淀厚实,已形成了以机械、纺织、化工、冶金和电子等产业为支柱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集聚度较强,经济体系健全程度较高,拥有较成熟的制造业配套产业。[1]

2.6 科教文化基础

常州有着2500年的历史积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教育体系较为发达,尤其是职业教育体系一直居全国前列,劳动力素质较高,常州大学城作为全新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每年向长三角地区输送熟练技术人才2万名,被称为长三角“银领摇篮”。[1]

3 常州市产业结构发展情况

3.1 常州市三次产业发展概况

1)第一产业

2009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0.8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114.2万吨;稻麦油单产再创历史新高,全市水稻单产连续七年位列全省第一;标准粮田建设力度明显加大,2009年建成标准粮田21.4万亩;高效农业建设取得新突破,2009年增加高效种植业面积13.8万亩,高效渔业面积4.7万亩。[6]

2)第二产业

2009年工业经济扭转了2008年4季度以来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的局面,呈现行业回暖、增长提速、效益趋优、投资扩大的特点。2009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982.9亿元,其中重工业完成产值4672.6亿元。全市民营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3590.3亿元,其中私营工业完成产值3366.3亿元;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2122.3亿元;规模以上企业2009年实现利税450.1亿元,利润276.8亿元;规模经济成效明显,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达934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由2008年的66家增加到73家。[6]

产业结构优化提升

坚持把保增长与调结构、抓创新紧密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市口径)2009年完成投资375.9亿元,比2008年增长21.8%;完成工业总产值2887亿元,比2008年增长23.9%,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z9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