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悟行说读书,正本清源谈管理 - 《管理的实践》书评

更新时间:2024-03-15 07: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思品悟行说读书 正本清源谈管理

2010年度在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下,开封市中医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1133”读书工程,要求全体员工切实做到每年读一本专业书,完成一篇论文,每天上网30分钟浏览卫生系统相关新闻。由于担任院长助理和脑病科主任职务,从2010年11月到2011年11月,我选择精读了《神经内科学》和《管理的实践》两本书。

由于从事医疗行业,可以说,我几十年来从未在学习上有丝毫松懈,不仅不间断的在专业技术方面精益求精,担任科主任以来,更是体会到补充各类知识的重要。没有系统的科学、人文、管理知识的更新,就没有持续发展的空间和后劲,此次的“1133”读书工程将读书更目标化,更精准化,带动了全院各个岗位创建学习型科室的热潮,也很好的促进了全员素质的提升。

读书学习客观上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毛泽东同志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凡有作为者,都注重读书与运用的结合,而不是读死书、死读书。一个人如果不注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落实在行动上,即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不能说达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读书最可贵的是终身坚持,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都孜孜不倦地读书。中年的时候,精力旺盛、视野开阔,应该努力拓展读书的广度和深度,打牢一生的学问基础。

思,用理想框架发展之路,用挖掘的眼光,去寻觅其中的点点滴滴,用深剖的思维去剖析其中的方方面面,用强烈的思想去碰撞其中的哲理精华,用来做指导,用来做标准。

品,用知行合一增智提能、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

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就是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总结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一个问题善于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全局、从个性到共性、从静态到动态的思考。善于思考的真谛在于,掌握现象,领会实质,而不是学而不深、学而不精;深入细致、入心入脑,而不是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悟,用反思加快发展步伐 每一个决定之后都会存在失误与得到两种情况,这就需要我们针对情况仔细斟酌,把每一个思考点分别投放在不同的境况,而后认真分析产生或发生的结果,经验得出,灵活运用以及及时推广、交流,为众所用。

行,用效果回应社会眼光 思考和憧憬是一种动力,是一个路子,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用脑子想问题,用行动解决问题,阅读其经典,品其之精华,做的实实在在向社会展示,

我选择的《管理的实践》这本书的作者德鲁克先生,是现代管理学学术史上的奠基人。《管理的实践》是“第一本”将管理视为整体的管理书籍。更具创新意义的是,德鲁克视社会和企业为有机体。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管理作为企业的具体器官,具有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员工和工作三个功能。该书具有思想一脉相承、高度洞察性、前瞻性和启发性的优点。现代大部分流行的管理思想和实践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根源。无论是目标管理、参与管理、知识员工管理、客户导向的营销、业绩考核、职业生涯管理、事业部制分权管理、企业文化、自我管理团队,还是最近非常流行的平衡记分卡,我们都可以在该书中论述中找到源头。

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这是通用电气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对德鲁克的评价。“在所有的管理书籍中,德鲁克

的著作对我的影响最深。”这是比尔.盖茨对德鲁克的评价。安迪.格鲁夫这样评价德鲁克:“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狂热追求时髦思想的人群中独树一帜。”美国管理协会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如果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管理的话,那么彼得.德鲁克无疑是最伟大的发明家。”一代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用他的智慧和思想为世界的管理学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可见,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理念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世界。

初次接触德鲁克的《管理的实践》,就被他书中阐述的管理思想所吸引。德鲁克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强调人的理想性、价值观及判断力,形成了组织绩效表现的关键资源。我最欣赏他的一句话: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他的管理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我整个管理学的思想基础,可以说他的思想已经扎根在我的思想中。他在管理的各个方面阐述了他独特的观点,形成了一整套的思想体系,从而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

在当下的中国,管理学就像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有人将之与经济学混为一谈,统称为经管;有人将之视作一门纯粹的理性科学,于是计算机模拟和运筹学大行其道;还有人将之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从国学先哲古典文献里吸取养分,更有人将之化作大道无形,向狼、大雁乃至天地万物学习。这一片澎湃乱象的背后是一个国家在大时代背景下对于提高管理现状的迫切需求和依靠管理做大做强的强烈渴望。然而遗憾的是,改革开放已30年,实行市场经济已20多年,推行MBA教育也已有10多年,但中国大陆仍没有诞生过任何有影响力的管理学家和管理理念。混乱的思想带来混乱的行为,而错误的思想则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万通集团的董事长冯仑才会发出这样的慨叹:“满街都是管理书籍,却倒处都是破产企业。”

此时我们需要有一本书来解答我们那些对于管理的主要困惑,澄清围绕在管

理周围的重重迷雾,给我们指明一条有效地提升管理之道。德鲁克的《管理的

实践》正是这样的一本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释了管理的性质,原则和企业管理理论,正式宣告了“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当代著名的“商业哲学家”查尔斯·汉迪曾这样评价道:“凡是现在当红的管理概念,彼得·德鲁克大都早就讨论过了,随你任选一个例子,很可能早在你出生之前德鲁克就已经写过有关那个观念的文章。”而正是在这本书里,德鲁克构建出了他的主要管理思想体系,并在日后不断补充完善。

德鲁克谈管理首先从为管理和管理者“正名”开始。虽然管理的实践一直

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始终,并且一直是生产力提升背后的重要推手,但人们对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长期以来却是误解和偏见的,管理往往被认为是“非生产性的”,甚至是“剥削性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管理在保障和提高生产性上的贡献。德鲁克将这种新见解发扬光大并进行了深入论证,开宗明义地指出“管理者是每个企业里具有活力并赋予生命的元素。如果没有管理者的领导,?生产资源?只能是资源,永远无法转化成生产力。” 事实上,德鲁克认为,正是因为管理的极大发展和应用,上个世纪最大的成就是提高了体力劳动的生产率50倍;而在新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管理也将继续对知识工作者生产力的提升发挥更大的作用。基于对管理价值的正面认识,德鲁克自信地宣称:“经理人已经成为工业社会中一个独立的领导群体,没有任何一个新机构、新的领导群体像经理人人群一样发展迅速,并在如此短时期内被证明是不可或缺的。”

德鲁克谈管理的价值总是离不开组织,特别是企业组织的应用环境。德鲁

克一切研究和实践活动都有一个根本的目标:实现一个“自由而功能齐备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同类型的组织都能有效地发挥出相应的功能,而管理作为组织的一种器官必须能够帮助组织实现其功能。他在书中写到:“工商企业——以及公共服务机构——都是社会的器官。它们并不是为着自身的目的,

而是为着实现某种持别的社会目的并满足社会、社区或个人的某种特别需要而存在的。它们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对它们提出的正确的问题不应该是‘它们是什么?’而应该是‘它们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它们的任务是什么?’。”既然组织相对于社会必须实现其功能,而管理又是组织实现其功能所必须的器官,管理就是有价值判断的,有目的性的,不存在为了管理而管理;管理也是必须带来成果的,成果的评价标准不在组织内部,而在组织的外部。

因此,要发挥管理的作用,首先需要知道管理所依存的特定组织的功能是

什么,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或者用德鲁克的经典问题来表述“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而帮助组织实现自身的特定目的和使命也就成为了管理首要的和最基本的任务。在这里,德鲁克极富启发性地提出了企业组织目标的唯一定义是“创造顾客”,并将这一根本目标细分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八大目标领域,来帮助企业考量自身的绩效,也使管理提升能够有的放矢。在德鲁克的社会生态观里,组织与个人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所需的贡献;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因此,管理也就有了自己的第二项基本任务:使工作富有成效,使员工具有成就感。同时,任何组织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必须考虑到自身行为对于外部社会的影响,所以管理的第三项任务是“处理对社会的影响与承担社会责任”。

在明晰了管理的任务和目标之后,我们自然会想到如何才能保证这些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这就引出了德鲁克的招牌式管理思想“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 &. Self-control”)。目标管理是德鲁克的“管理哲学”,也是德鲁克所发明的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概念,是当代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管理既是通过目标进行管理,也是对目标进行管理,把经理人的工作由控制下属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标准和目标,让他们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这种管理理念的出现是德鲁克“任务(目标)决定管理”的思想发展的

逻辑必然,也体现了他一贯地对于个人的尊重和信任。

德鲁克对于人力资源的重视在阐述其“以绩效为核心的整体观”时得到了充分显现。通过IBM的案例,德鲁克告诉我们,增加员工新的工作技能可以提高和改善其自豪感,既能历练人才也能留住人才;“生产力是一种态度”,技能和机器设备只有通过人力资源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而决定人力资源发挥的是其自身的态度,因此如何使员工承担起责任并有所成就变成为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挑战之一。

说到这里,德鲁克在这本书里所谈到的管理似乎更多的是原则理念,而不

是学校管理课上所教的管理技巧和市场营销、财务会计之类的专业知识。事实上,在德鲁克看来,管理作为一门特别的学科,有它自己的基本问题、特殊方法和特别关心的领域。“一个理解管理学科而并不具备各种管理技巧和管理工具的低能管理人员仍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甚至可能是第一流的管理者。而一个只知道管理技巧和管理手段但并不理解管理学基本原理的人却不是一个管理者,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技术员。”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那么这本书中的很多观

点可能会给你带来理念上的巨大冲击,启发你去思考以前从不曾想到的问题或者用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同样的问题。而如果你还没有什么管理经验也没有系统学过管理理论,仔细地阅读,让那些尚模糊的概念和语句先在心里扎根,总有一天,在你面临管理困惑时,它们会灵光乍现般地带给你启示。要知道,正是这些概念和由此引出的理论构成了今天人类管理大厦的坚实地基和重要支柱。 结合以上两本书的学习,我又思考了内科学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临床医学一贯坚持“以能力为本”的教育精神,注重岗位技能培养。1988年世界医学骄傲与联合会《爱丁堡宣言》就指出: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促进全人类健康的一上午那个,而不仅是能够担任治疗病人的医生“。传统的以医院为中心

的内科实践性教学,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床边诊疗技术的训练,为学生提供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场所的作用不用质疑,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临床能力和其他能力的培养,暴露出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如果在医院与社区见习结合,分解学习任务,可以使学生预防、治疗、保健、康复等岗位技能得到全面培养。在考核方面制定“专业理论考核+岗位技能考核+综合素质评价“的内科综合考核方式,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岗位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其中综合素质包含卫生宣教意识和能力、沟通能力、医患关系处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工作态度以及医德医风等人文素质和能力。

山上的石头能背完,河里的流水能舀干,世上的知识学不完。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知识是无形的,道理是有样的。只有我们能够体会得到,而后付诸行动,即使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收获的一点点也是弥足珍贵的。作为医院领导,主要的是带头和带动,才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许可,否则,你努力千百倍,也是无济于事的。成功和收获都是不可能纸上谈兵的,需要用事实和效果来说话。阅读其经典,品其之精华,用实实在在的成功和收获向社会展示,而后更进一步做好各种工作,为中医院的社会、经济发展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2011年11月26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z1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