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县基础资料汇编改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25 23: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总体规划

基础资料汇编

小组成员: 李 威 王 波 张建峰 许鹏飞 党超凡

县域基础资料

第一章 自然地理概况 ........................................................................................................................................................ 5

1.1地理位置 .................................................................................................................................................................... 5 1.2自然地貌 .................................................................................................................................................................... 5 1.3水文及水资源 ............................................................................................................................................................ 6

1.3.1 地下水 .......................................................................................................................................................... 6 1.3.2 地表水 .......................................................................................................................................................... 6 1.3.3 水资源 .......................................................................................................................................................... 7 1.4地质条件 .................................................................................................................................................................... 7

1.4.1 矿产资源 ...................................................................................................................................................... 7 1.4.2 土壤条件 ...................................................................................................................................................... 7 1.4.3 地质演变 ...................................................................................................................................................... 7 1.4.4 地层 .............................................................................................................................................................. 7 1.4.5 地质构造 ...................................................................................................................................................... 8 1.4.6 岩浆岩 .......................................................................................................................................................... 8 1.5气候条件 .................................................................................................................................................................... 8

1.5.1气候特点 ......................................................................................................................................................... 8 1.5.2 气温 .............................................................................................................................................................. 8 1.5.3 降水 .............................................................................................................................................................. 8 1.5.4 日照 .............................................................................................................................................................. 8 1.5.5 霜期 .............................................................................................................................................................. 9 1.5.6 地温、湿润度 .............................................................................................................................................. 9 1.6 自然灾害 ................................................................................................................................................................. 9

1.6.1 水灾 .............................................................................................................................................................. 9 1.6.2 旱灾 .............................................................................................................................................................. 9 1.6.3 风灾 .............................................................................................................................................................. 9 1.6.4 雹灾 .............................................................................................................................................................. 9 1.6.5 霜冻 .............................................................................................................................................................. 9

第 2 页

第二章 历史沿革 .................................................................................................................................................................... 9 第三章 社会经济 .................................................................................................................................................................. 10

3.1驻马店经济 .............................................................................................................................................................. 10

3.1.1 农业 ............................................................................................................................................................ 10 3.1.2 工业和建筑业 ............................................................................................................................................. 11 3.1.3 固定资产投资 ............................................................................................................................................ 12 3.1.4 国内贸易 .................................................................................................................................................... 12 3.1.5 对外经济和旅游 ........................................................................................................................................ 12 3.2确山县经济 .............................................................................................................................................................. 12

3.2.1 农业发展 .................................................................................................................................................... 12 3.2.2 工业发展 .................................................................................................................................................... 13 3.2.3 财政金融 .................................................................................................................................................... 13

第四章 人口 .......................................................................................................................................................................... 13

4.1 人口概况 ............................................................................................................................................................... 13 4.2 人口构成 ............................................................................................................................................................... 14

4.2.1 人口年龄构成 ............................................................................................................................................ 14 4.2.2 人口性别构成 ............................................................................................................................................ 14 4.2.3 人口空间分布结构 .................................................................................................................................... 15 4.3 人口综合增长变化趋势 ....................................................................................................................................... 15 第五章 土地资源 .................................................................................................................................................................. 16

5.1农用地 ...................................................................................................................................................................... 17 5.2建设用地 .................................................................................................................................................................. 17 5.3其他用地 .................................................................................................................................................................. 17 5.4 中心城区用地 ....................................................................................................................................................... 17 第六章 交通 ........................................................................................................................................................................ 18

6.1 铁路交通 ................................................................................................................................................................. 18 6.2 公路交通 ................................................................................................................................................................. 18 6.3 航空交通 ................................................................................................................................................................. 18 6.4对外交通规划 .......................................................................................................................................................... 18 第七章 旅游历史人文资源 .................................................................................................................................................. 18

7.1 红色文化 ................................................................................................................................................................. 18

7.1.1确山革命旧址有 ........................................................................................................................................... 18 7.1.2 竹沟革命纪念馆 .......................................................................................................................................... 19 7.1.3 竹沟革命烈士陵园 ...................................................................................................................................... 19 7.2风景名胜: .............................................................................................................................................................. 19

7.2.1薄山湖 ........................................................................................................................................................... 19 7.2.2 北泉寺 .......................................................................................................................................................... 19 7.3 民俗——确山铁花 ............................................................................................................................................... 20 第八章 各镇社会经济情况 .................................................................................................................................................. 20

8.1 盘龙镇 ................................................................................................................................................................... 20 8.2 竹沟镇 .................................................................................................................................................................... 20

8.2.1乡镇概况 ....................................................................................................................................................... 20 8.2.2基础设施 ....................................................................................................................................................... 20 8.2.3乡镇农业 ....................................................................................................................................................... 20 8.2.4乡镇发展 ....................................................................................................................................................... 21 8.3 刘店镇 ..................................................................................................................................................................... 21

8.3.1乡镇简介 ....................................................................................................................................................... 21 8.3.2乡镇历史 ....................................................................................................................................................... 21 8.3.3行政区划 ....................................................................................................................................................... 21 8.3.4区划沿革 ....................................................................................................................................................... 21 8.3.5资源优势 ....................................................................................................................................................... 21 8.3.6乡镇建设 ....................................................................................................................................................... 21 8.4 三里河乡 ................................................................................................................................................................. 22

8.4.1乡镇简介 ....................................................................................................................................................... 22 8.4.2 行政区划 ...................................................................................................................................................... 22 8.4.3 城市化建设 .................................................................................................................................................. 22 8.4.4 农业发展 .................................................................................................................................................... 22 8.4.5 新农村建设 .................................................................................................................................................. 23 8.4.6文化建设 ....................................................................................................................................................... 23 8.4.7特色村屯 ....................................................................................................................................................... 23 8.5 瓦岗乡 ..................................................................................................................................................................... 23

第 3 页

8.5.1乡镇简介 ....................................................................................................................................................... 23 8.5.2 行政区划 ...................................................................................................................................................... 23 8.5.3资源优势 ....................................................................................................................................................... 24 8.5.4农业发展 ....................................................................................................................................................... 24 8.5.5 招商引资 ...................................................................................................................................................... 24 8.5.6安监工作 ....................................................................................................................................................... 25

县城基础资料

第一章 概 述 .................................................................................................................................................................... 25

1.1 基本情况 ............................................................................................................................................................... 25

1.1.1 地理位置 .................................................................................................................................................... 25 1.1.2 交通条件 .................................................................................................................................................... 25 1.2 历次规划及执行情况 ........................................................................................................................................... 25

1.2.1 历次规划情况 ............................................................................................................................................ 25 1.3 县城人口 .............................................................................................................................................................. 26 第二章 县城建设情况 ........................................................................................................................................................ 26

2.1 城市建设现状 ........................................................................................................................................................ 26 2.2 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26 (2)城市建设沿过境公路无序发展 .................................................................................................................................. 26 (4)市政设施配套不完善 .................................................................................................................................................. 26 第三章 县城社会服务设施 .................................................................................................................................................. 26

3.1文教 .......................................................................................................................................................................... 26

3.1.1县域学校 ....................................................................................................................................................... 26 3.1.2 确山县城学校 ............................................................................................................................................ 27 3.2医疗设施 .................................................................................................................................................................. 27 第四章 县城市政设施 ........................................................................................................................................................ 27

4.1邮政系统现状 .......................................................................................................................................................... 27

4.1.1 县城邮政系统 ............................................................................................................................................ 27 4.1.2 县域邮政系统 ............................................................................................................................................ 27 4.2通信系统现状 .......................................................................................................................................................... 28

4.2.1 联通公司现状 .............................................................................................................................................. 28

4.2.2 移动公司现状 .............................................................................................................................................. 28 4.3广播电视系统现状 .................................................................................................................................................. 28 4.4确山县城天然气现状 .............................................................................................................................................. 28

4.4.1现状天然气气源 ........................................................................................................................................... 28 4.4.2天然气用气现状 ........................................................................................................................................... 28 4.4.3天然气设施现状 ........................................................................................................................................... 28 4.4.4现状用气量 ................................................................................................................................................... 28 4.4.5天然气用气情况 ........................................................................................................................................... 28 4.4.6居民用天然气户数统计 ............................................................................................................................... 29 4.5 确山县城给水工程 .............................................................................................................................................. 29

4.5.1 水源 .......................................................................................................................................................... 29 4.5.2 配水管网 .................................................................................................................................................. 29 4.5.3 存在问题 .................................................................................................................................................. 29 4.6 电网现状 ............................................................................................................................................................... 29

4.6.1 确山县城电网 ............................................................................................................................................ 29 4.6.2 县域电网 .................................................................................................................................................... 30

第 4 页

第一章 自然地理概况

1.1地理位置

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确山县地处豫南,位于伏牛、桐柏两山余脉的接合部、华北平原的西南边缘,东经113°37′-114°14′,北纬32°27′-33°03′之间。南邻信阳市平桥区、南阳市桐柏县,西依泌阳县,北连驻马店市驿城区,东接汝南县、正阳县。县境南北长55.1公里,东西宽56.0公里,总面积1716.50平方公里,占河南省总面积的1.3%,占驻马店市土地总面积的13.6%。历史上被誉为“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确山县属驻马店市,以县城东南六里的确山为名。

嶂,东部平原一望无际,山间盆地及山区平原过渡地带广布丘陵。确山地势,西南高隆,东北低平。西部山区重峦迭嶂,罗列如屏,最高海拔813米。东部平原,田畴交错,一望无际,海拔多在百米以下。百米等高线,由北而南,自县城,南伸经普会寺、任店、新安店,至李新店止,纵分县境为东西两部,面积约略相等。京广铁路大体沿百米等高线的东侧南下,贯穿于海拔80米至100米高程之间。县内丘陵面积亦广,遍布于山间盆地与山地之间的过渡地带。由于河流下切,地形支离破碎,正负相对高度约10-30米。山地、丘陵面积164万亩,占总面积的64%,全县基本上概括为“三山、三丘、三分田、半分水路半庄园”的地貌格局。

1、县东北平原

这一扇形平原,海拔高程在72-105米之间,仅相对平坦,因形成年代较晚,局部尚残存有孤丘。河流向北、东北、东三面散开,是重创造的冲积平原。倾斜度大小不一,坡降比较大,约为千分之二至三。黄土覆盖层,一般厚20至30米,最深达80米以上。

2、溱河中下游平原

包括留庄、普会寺乡大部和新安店、任店乡一部。为薄山水库南北灌区,地势较为平坦。面积达185平方公里,溱河中下游平原,分布为砂粒和粘粒相间两合土,耐旱耐涝,土质疏松肥沃。沿溱河干流的槐树庙、段庄、王班庄、潘古洞、宋楼、邢河、赵楼、毛绳、马沟等地,向来以稳产著称。群众有:“金马沟、银樊店、不如老君山后一大片”的称誉。灌区配套后,这一地带兼植稻麦,成为确山粮产丰饶地区。

3、县东南浅洼平原

包括双河、杨店两乡大部和新安店、顺山店、李新店三乡一部,面积260平方公里,地势西北较高,东南低洼,形成靠近淮河的浅平盆地,高程在75米左右,平均坡降为千分之一至二。其生成时期亦晚,主要由直接注入淮河的支流冲积而成。境内除靠淮河的金沟、陈店、张店等地,土质良好,盛产稻米外,其他大部分属易涝区,多为粘土,遇雨内

积上浸,加上降水变率较大,往往内涝成灾,其中以小海、老鹰坡、马坡受害最重。建国后,历年进行开渠排水,治理后效果良好,当前这里是全县农业最有生产潜力的地方。

4、山前丘陵

山前丘陵区分布于三里河、刘店、普会寺、留店、顺山店、新安店、李新店、杨店8个乡2个行政村。其海拔高程,由山地边缘的近200米,向前降至110米左右。坡度少数达20度以上,一般为10度上下。地形起伏徐缓,呈浑圆丘状。沟谷为波状,呈侵蚀、剥蚀地貌。地面植被为覆盖半覆盖状态,土层一般较薄,但是洪积深厚的地方,堆积物丰富,保水保肥,亦适种麦,棉、豆等作物。

5、山间丘陵

县内西北有蚁蜂,西部有竹沟、瓦岗、石滚河,西南有任店三个山间丘陵区,其中,西部丘陵区规模最大,在南北两山带之间,东起二王坡西至椿树坡,长约30公里,平均宽8公里,面积达240平方公里。三处基本上沿构造线排列,四周环山,中间分布南北向串珠状丘陵,河谷平行相间,谷地宽度一般在200至500米左右,堆积物为黄土及冲、坡物

1.2自然地貌

确山县系浅山丘陵地带,全县地势西南高隆,东北低平,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各占三分之一。西部山区重峦叠质。丘陵顶部缓平,陵坡倾斜度大小不一,微地形很多,坡度大的土属被冲刷严重;坡度小的形成平岗,经长期风力侵 第 5 页

化、流水作用和人力垦种,已成为农业区。

山地主要分布于西北部、西南部和南部。海拔高程大多在150-800米之间,坡度一般在25度以上。体形上因县境地质构造复杂,造成既有山丘密集区的群峰陡立,峡谷交错;也有疏放区的山形如带,时起时伏,若断若续。山地分区,因溱河横贯县境,大体可划为溱河以北山地和溱河以南山地。

6、溱河以北山地

千年岭至乐山山带 为东西走向,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为不规则长方形。山体由花岗岩和变质岩组成。此山带由泌阳白云山蜿蜓东来,从坡顶寨入县境,稍东南经千年岭转东西向至乐山。山峰一字形排列,呈桌状、金字状、锯齿状,山势挺拔,巍然峙立,青峰霭岭,横列如屏。由西而东城顶寨,千年岭、拱山、四十亩顶、大金顶、乐山,海拔高程均在600米以上,构成南北山地的脊峰。此山组北翼陡峻,南翼徐缓。南边与其平行有一幅山带,西起鸡山、杏树岭,延东有扒头山、尖山、望乡台、马堡塞、虎山、龙山、银洞山、石亩山、狼洞山,由张山寨折北,至石帽山、老爷山,高程在200米至450米之间。这些山岭下为变质岩、混合岩,上部有一套碳酸盐岩建造,分布有铜、铅锌、萤石等矿点。两列山丘中间有阶地构造,大多已被垦种为农产地。

蚂蚁山至金牛山山地 走向西北—东南,西南背负山地,东北面临平原。由蚂蚁山起,东南接寿子山、三架山、小乐山、秀山、盘龙山、贯山、徐山,至独山、金牛山,绵延约50公里,厚度不大。岩层分布有边缘海相沉积的浊积岩、磷灰岩和碳酸盐岩系的石灰岩、白云岩。此山带秀山西北诸山海拔在500米以上,趋东渐降为块状低丘,丘间多为交通孔道。山带以东,有石炭、二迭纪煤矿堆积。

群马山、黑山至黄山山带 此山带东北与蚂蚁山至金牛山一组山丘平行,长约18公里。岩层为沉积岩类。亦含有煤建造。

7、溱河以南山地

薄山以西山带 主峰天目山,海拔764米,在县境最南端。向北延伸至溱河以南地区,走势散乱,体态不一。纵看成岭横成峰,形成陈楼冲、孤山冲、陈冲、杨集冲等山间谷地。岩层为杂砂岩及古老的变质岩。天目山以北有压碎花岗岩构造,亦有辉长岩侵人,这一山带岭峰海拔不高,一般在300-500米之间,谷地开阔,盛产稻米及中药材。

薄山以东山带 呈东西走向。自薄山起,经马尾山过京广铁路,延伸至老君山、横山。山地由石英岩、片岩、钾长浅粒岩构成。海拔高程约在300米左右,老君山以东,山势降低,具有老年期地形特色。

李新店西北山带 由蜂头山起,经雷公山至胡山,西北东南向。下部为变质岩,其上覆盖有砾岩、砂岩及砂质泥岩。

其地下水储存条件良好,浅层为富水区,深层为弱富水区。

亚粘土区:分布于县城东北,包括刘店北部一带。面积11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其浅层为弱富水区,深层为中等富水区。

石灰岩亚粘土区 面积334.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9.7%。这个土区位于县城东南及南偏东杨店、双河、顺山店及李新店、新安店的浅平地带。其浅层、中层及深层均属于贫水区。

石英砂岩、片麻岩、砂砾岩区 面积1108.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5.14%,分布于竹沟、瓦岗、石滚河、蚁蜂全部,三里河、任店、普会寺、新安店、李新店的部分山丘区。以上地区只有少量裂隙水和山泉水,浅层、深层均为贫水区,人、畜饮水在干旱天气均有一定的困难。

地下水总量的均值为3.019亿立方米。其中包括:沿淮平洼区0.7亿立方米,薄山水库灌区0.831亿立方米,平原宜井区0.595亿立方米,浅山丘陵区0.893亿立方米。

1.3.2 地表水

全县面积1701平方公里,按多年降水平均值972.8毫米计算,全年总降水量16.54亿立方米,扣除蒸发和渗漏,径流量均值6.935亿立方米。全县库、塘、站引水量,历年地表水可利用均值为1.46亿立方米,占地表水总量的21%。

1)河流

溱头河干支流 溱头河起源于县境西千年岭,始名姜沟,流经冷水铺有前城河来会,南流至后里河,有陈楼河注人,转东流至范庄南,纳毛家棚水,至匡庄与竹沟河会合。再东南流有天花楼、孤山冲水注入。以下称石滚河,在石滚河集东,北有马堡河来会,再东至袁棚纳黄路沟水。至鸡山南有陈冲水注入,北有郭河注入,东南至芦庄会邢店河,以下流入薄山水库。库区依顺老河道,由东西折南会猴庙水、和尚庄水。出库区东流,至大连庄北有马楼河注入。以下称吴寨河,在任店东有张庄坡水注入,东流至槐村庙,南有白河注入。至河村折东北,西有狮子桥水来会,再下至溱头河集注入南汝河。境内溱河干流长72公里,在吴寨河段最大流量3250立方米/秒,县境流域面积1450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71.7%。

直接注入南汝河诸水 县西北的黄西河、龙泉河、练江河,分别在遂平县黄西河村、熊庄及汝南县宿鸭湖汇入南汝河。县境内流域面积201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9.9%。

直接注入淮河诸水 县南复湾水、二道河、李坡河入明河后于明港东南入淮,金沟河、双河在霸王台两侧入淮,贾河在信阳境肖店入淮,田白河在正信交界处入淮。诸水县境流域面积26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1.2%。

2)山泉

1.3水文及水资源

1.3.1 地下水

全县可概分为四个水文地区。

砂砾石亚砂土区:主要分布于任店、新安店、普会寺、留庄沿溱河一带。面积138.8平方公里,占全县的8.16%。

第 6 页

北泉:位于秀山西北的北泉寺,出露于中生界砾状粗砂岩层中。泉质纯净,经测定为中性重碳酸盐钙镁型矿泉水,对人体有保健、防病作用。

中泉:县城西北4公里周庄村北,出露于砂砾层中,流量较小。

南泉:县城西偏南郭湾水库西侧,出露于石英砂岩层中,泉水纯净,宜于饮用。

白龙泉:位于县西北蚂蚁山北侧,出露于新生界毛家坡组砂砾岩层中,流量较大,可灌浇农田百余亩。

1.3.3 水资源

全县地下水,地表水资源总量8.987亿立方米,现利用量为251亿立方米,占总量27.9%。就全县衡量,水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一般年份可以够用。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又大,加之,工农业生产发展对水的需要需增加,因而,如遇旱年或偏旱年份,就会发生程度不同的缺少现象。

确山水质,属于重碳酸型淡水,矿化度=0.05~0.1克/升,PH值=6.6~7.85。基本上符合人、畜饮用和农田灌溉标准。

庄、白云岭及老君山、刘龙集一带。呈北西走向,主要岩性有细粒石英岩、角闪片岩、钠长角片岩夹大理岩透镜体以及钾长浅粒岩、含磷灰黑云片岩、二云片岩夹炭质绢云片岩等。汝阳群分布于大乐山和中新庄(薄山水库西北)一带。地层走向为北西和北北西向,岩性为混合岩和片岩等变质岩类。厚度有数百米。

3、上元古界

洛峪群崔庄组分布于爬头寨(芦庄南)、红石山北、薄山水库库区等地。岩性为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铁锰质砂岩、页岩、钙质石英岩夹硅质大理石等,厚度170-295米。三教堂组在大乐山、确山南山等地有零星出露,主要岩性有中细粒石英砂岩,石英岩、含铁质石英砂岩,出露厚度113-172米。震旦系罗圈组,分布于乐山东坡及大冲口等地。岩性上部为绢云石英片岩,下总数含冰砾石的绢云石英片岩。总厚度321米。其地层与上下均为不整合接触。

4、元古界

分布于县境西北大金岭一带。主要岩性均质混合岩、条痕条带状混合岩、混合片麻岩、混合花岗岩等。 5、古生界

寒武系:下统主要分布在大乐山东坡、县西南兰楼以及独山等地。其地层为下寒武统辛集组,馒头组、毛庄阶。岩性有白云岩、细粒石英砂岩、含磷粉砂岩、灰岩、页岩、泥质灰岩、泥质条带鲕状灰岩等,产三叶虫化石。中统徐庄阶在大乐山东坡、张夏阶在独山一带均有零星出露。岩性为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夹页岩、鲕状灰岩、泥质条带状灰岩。上统亦分布于独山一带,岩性为灰白厚层白云岩、鲕状灰质白云岩夹少量泥灰岩。

奥陶系:下统治里组在独山西北有零星出露,上部为白云岩粘土质白云岩互层,中部为厚层状白云岩,下部为砾岩,与下伏寒武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中统马家沟组,零星分布于独山,岩性为粘质灰岩及粘土质白云岩、白云岩灰岩、白云岩、虎斑状灰岩、夹铝氧灰岩等。

二迭系:分布在县东北古城,刘店一带。地表被第三系、第四系覆盖。据钻探资料,主要由砂岩、页岩及煤层组成,为县境煤系地层。

6、中生界

朱罗系:出露于善山七棵树及北泉寺青山两地,岩性为粉砂岩、炭质片岩、砾状粗砂岩,厚度67.3米。粉砂岩中丰富的动物化石。

白垩系:在任店西明家沟有零星出露,岩性为晶屑玻屑流纹质凝灰岩、晶屑流纹质熔结凝灰岩等。与下伏中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厚度64.1米。

7、新生界

第三系毛家坡组:主要分布于土门带。岩性为砾岩、砂岩、局部夹砂质灰岩。与下伏老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厚度大于2000米。

第三系尹庄组:在李新店西北有零星分布,岩性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及砂质泥岩夹砂砾岩透镜体,出露厚度大于15米。

第四系:境内分布很广,主要有粘土、砂土、砾石、黄土等组成,厚度1—35米,最厚83.7米。

1.4地质条件

1.4.1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储量丰富。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已探明的有40多种,其中花岗岩(4.62亿立方米)、大理石(52万立方米)、石灰岩、萤石的储量和品位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其它矿藏储量达109亿吨,是豫南最大的建材生产基地。确山矿藏有铁、铜、铅锌、锰、钛、铀、钨、煤、磷、水泥灰岩、熔剂灰岩、白云岩、硅石(石英岩、脉石岩)、含钾岩、萤石、水晶等16种,矿床、矿点34处。其中以水泥灰岩、熔剂灰岩、白云岩、硅石等非金属矿的储量最为丰富。

1.4.2 土壤条件

县境内土壤分4个土类,5个亚类,16个土层,土属中石炭酸岩石渣土,泥质岩石渣土,石英岩石渣土,酸性岩石渣土以及红色硝岩石渣土五种为非农业用地。

1.4.3 地质演变

确山位于华北陆台的南缘。基底层为前震旦纪的变质岩系,其中包括太古代的片麻岩、结晶片麻岩和花岗片麻岩。震旦纪县境全部为浅海占据,生成有浅红色石英岩和硅质石灰岩。地史进入中奥陶纪,地壳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开始上升,侵蚀面上生成有零碎的沉积铁矿层。石炭纪县境大部再次沉为浅海、滨海地带,气候潮湿温暖,盛长有茂密丛林,为确山地层中煤藏提供了条件。二迭纪海水退出,待至中生代,秦岭地槽褶皱升起,华北陆台南缘亦发生褶曲和断裂,同时有喷发岩和侵入岩产生,大量的岩浆岩中,形成了各种金属矿床。由于褶皱和断裂,构成县境西南山峦重迭、东部低平的基本轮廓。进入新生代,伏牛山、桐柏山继续上升,与其相邻的黄淮平原发生下沉作用。西部冲刷下的物质,广泛堆积于平原地带。第四纪冰期,县境被西北卷来的黄土覆盖。之后随着积年累月的流不冲刷和风化剥蚀,逐渐形成确山的现有地貌。

1.4.4 地层

境内地层从下元古界(距今约10亿年)到新生界(距今约0.6亿年到1百万年)均有出露。 1、下元古界

主要分布于县西南部斩龙庙一带。其岩性有角闪片岩、白云质混合片麻岩、黑云钾长片麻岩夹大理石、白云石英片岩、石英岩等。总厚度大于1000米。

2、中元古界

中元古界是境内出露最广泛的地层,分秦岭群和汝阳群,两者为不整合接触。秦岭群陶弯组地层,分布竹沟西北盆

第 7 页

1.4.5 地质构造

县境处于华北陆台和东秦岭褶皱区的交接地带,构造复杂,以断裂构造为主。

深断裂带西入泌阳,东进正阳,呈西北~南东走向,称栾川—确山—固始深断裂带。断裂规模达数公里至十数公里。沿断裂带有岩浆岩侵入,带内分布有沉积铁锰矿、层状铜矿、层控铅锌矿及萤石矿点。岩石片理化、片麻理化及硅化十分发育。

深断裂带北侧、华北陆台的南缘,为中元古代早期的陆缘火山岩带。在中元古代末期,因裂谷带内的沉积褶皱回返形成造山带。而华北陆台南缘的后部,因中元古代中期发生了海浸,使尚未夷平的火山弧北侧,形成了西北东南方向的

全年以气温22℃以上为夏季。10℃以下为冬季。10-22℃为春秋季来衡量。冬季占全年的三分之一强,夏季占三分之一弱。春秋两季相加略等于冬季。一年之间,常是“数了热就数冷,数了冷就数热”。寒来暑往,冷热交替。

历年极端低温为-14℃,出现在1969年1月31日。冬季低气温日平均在0℃以下的日数,一般为10多天,最长持续31天。极端高温43.5℃,出现在1964年8月7日。夏季高气温日平均在32℃以上的日数,一般年份在5天左右,最长达25天。气温平均日较差为10℃,春秋季较大,夏季较小,4月份,日较差为14℃,而8月份,则仅为8℃。

表1—1 各月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

月 气温 平均气温 最高 最低 1 1.4 20.9 -14.3 2 3.2 25.3 -13.3 3 8.5 30.7 -4.5 4 15.3 33.5 -4 5 20.5 36.3 7.1 6 25.7 38.7 12.2 7 27.3 39.8 17.5 8 26.6 39.9 15.2 9 21.4 37.7 9.4 10 16.3 32.7 1.6 11 9.7 30.2 -4.3 12 3.8 20.9 -9.9 全年 15.0 39.9 14.3 凹陷带。

深断裂带南侧、淮阳地块的北缘,是巨厚的片岩、云母石英片岩、大理岩等所构成的中元古代的早期的杂岩带,杂岩带发育一系列向北倾斜膝折构造。其东端凹陷区为新生界沉积物所覆盖。

1.4.6 岩浆岩

扬子期基性岩:分布于天目山西北,岩性为辉长岩,呈岩株状,与围岩有明显地侵入接触关系。酸性岩周庄岩体,出露于西南边境周庄一带,为压碎花岗岩。片理走向158°,岩体清晰地侵入云梦山组石英岩之内。

燕山期天目山花岗岩:在县出露面积很小,分布于大乐山西面。主要岩性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剥蚀不深,多属浅成至中深成相侵入体,岩奖为酸性侵入体。

县境气温差别悬殊不大。一般情况是东南部略高于西北部,平原区高于山区。1978年极端高温,县北与县南分别为39.9℃、41.9℃;1969年极端低温,平原与山区分别为-14.3℃、-15.6℃。近年来,冬季较暖,夏季酷热期短,有利于作物生长。

全年≧0℃的积温,历年平均5460.7℃,,80%的年份在5247.5℃以上。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历年平均4844.7℃,80%年份在4522.2℃以上。如此充足的积温,完全能够满足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

1.5气候条件

1.5.1气候特点

确山地处桐柏、伏牛山系向黄淮平原过渡地带,也是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丰富独特,气候温润,四季分明 ,光明充足,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5.1°C,年降水量971毫米,无霜期248天。境内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西部山区重峦叠嶂,东部平原一望无际,山间盆地及浅山丘陵广布其间,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山区县。

确山县位于暖温带南部,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全年气候温和。入冬,大陆高压增强,冷气流由北或西北侵来,大陆气团有较强的冷峰,过境时很少发生降水,往往是温度突降,24小时内气温下降达10多度,形成“寒潮”天气。夏季,热带海洋暖气流北上,增热很快。而从西北或北仍有冷空气南下,南北气流交绥,常会出现大面积的普雨和暴雨。同时,因热力的对流作用,也不断出现雷阵雨,雨势猛,时间短,雨区不大。有时,受台风影响,也会带来狂风暴雨。1975年特大暴雨即由于此。春秋两季,由于副热带太平洋温暖气流的入侵或退出,多出现晴朗无雨天气。春季是由冷向热,秋季是由热向冷的过渡,时间都较短暂。

1.5.3 降水

全年平均(1958-1980年)降水量972.8毫米,年最大降水量2220毫米(1983年申河),年最小降水量399.4毫米(1966年刘阁),年际最大变幅1820.6毫米,各季降水量:春季平均降水231.5毫米,占年平均降水23.8%;夏季平均降水463.9毫米,占47.6%;秋季平均降水209.9毫米,占21.6%;冬季平均降水67.5毫米,占7%。

全年降水集中于夏季,夏季又多在7、8月份。降水大都以暴雨或雷阵雨出现,当冷暖气团交锋,成为激烈的锋面时,即突降暴雨。有的年份受台风袭击,夏季连降大暴雨,山洪陡发,漫溢成灾。1975年8月8日,受台风影响,暴雨中心竹沟,一次过程共降雨1050毫米,超过全年降水量。每年6至9月,气温既高,雨量亦大,这一时期每月降水均在100毫米以上,气温又在平均21℃以上。雨热同季,成为全年的农业生产旺盛时期,确山有“夏天热,五谷结;夏天不热,五谷缺”的农谚。夏天多雨,能调节气候,日较差因云层隔离而缩小,对农作物生长和人们生活都比较有益。

1.5.4 日照

年平均日照2082.2小时,每天5.7小时,日照率47%。6、7、8三个月最高。每月平均在212小时以上;1、2、3这三个月最低,每月平均142小时以下。日照最多年份(1969年)为2435.6小时;最小年份(1964年)为1844.9小时。年际差,则达590.7小时。

日照的各季分布:春季(3-5月)共512.6小时,占全年日照总数的24.6%;夏季(6-8月)共645.4小时,占31%;秋季(9-11月)共506.7小时,占24.3%;冬季(12-2月)共417.8小时,占20.1%。每季最多的日照达804.6小时(1966

第 8 页

1.5.2 气温

全年平均气温为15℃,年际变化不大。较暖年平均气温15.8℃(1978年),较冷年平均气温14.3℃(1969年),平均值仅相差1.5℃。一年中间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4℃;最热月(7月)为27℃,相差为25.6℃。

年夏季),最少的是294.8小时(1973年冬季)。

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17.5千卡/ cm2。6月最高14.2千卡/cm2,12月最低6.5千卡/cm2。≧0℃期间的太阳辐射量108.5千卡/ cm2,占全年的92%;≧0℃期间的太阳辐射总量83.9千卡/ cm2,占全年总量的71%。年平均光合有效辐射量57.6千卡/ cm2,占有效辐射量49%。

全县日照时数和光辐射量,对各种作物生长基本上适当,每亩光能利用率1.13%。

表1—2 确山县月平均日照时数

月 日照时数 日照(%) 月 日照时数 日照(%) 1 139.4 44 7 212.0 49 2 125.7 41 8 213.4 52 3 141.9 38 9 165.0 45 4 174.3 45 10 181.7 52 5 196.1 46 11 160.0 51 6 220.0 52 12 152.7 49 全年 2082 47 春涝多发生在4-5月份,特点是低温连阴,影响小麦杨花授粉及棉花及时播种,并易于发生病虫灾,造成夏粮和经济作物有不同度减产,夏涝多发生在6-7月份,会造成小麦霉变,夏种作物小苗瘦弱,秋涝发生在9至10月份,正当秋收和小麦播种季节,影响秋收进度,造成棉花烂桃,大豆发芽,红薯腐烂,使小麦播期推迟。

县内暴雨出现的初日在3月20日(申河)至4月22日(竹沟);终日在7月3日(申河)至11月26日(芦庄、薄山、刘楼等)。全年6、7、8、三个月是暴雨的集中月份,占暴雨过程最大降雨量为983.8mm,最大日降水量635.0mm。这两个极值均发生在竹沟1975年8月6日至8日的特大暴雨过程中,造成竹沟水库(中型)垮坝,房屋倒塌,庄稼被淹。此次洪水灾难,是由台风引起(确山境内由台风引起的特大降水极为少见)。

1.6.2 旱灾

建国以后,确山县曾出现9年干旱灾害。1950年至1980年31年间,旱灾平均3年一遇。9年中包括干旱季节12次,依季节分;春旱1次,初夏旱2次,伏旱4次,秋旱5次是遭旱灾较多的季节,冬旱一次。有3个年份旱灾持续出现或一年两头旱,不仅使作物大幅度减产,部分地区人、畜饮水亦发生困难。

表1—3 确山县月平均太阳辐射量

月 份 太阳辐射量 千卡/cm2 月 份 太阳辐射量 千卡/cm2 1 139.4 7 212.0 2 125.7 8 213.4 3 141.9 9 165.0 4 174.3 10 181.7 5 196.1 11 160.0 6 220.0 12 152.7 全年 2082.2 1.6.3 风灾

1958年至1980年共出现干热风24次,风力8级以上的大 风138次。1965年1月7日,确山县境遭受9级西北风侵袭,受灾严重的胡庙、高庄、城郊、古城、刘店、普会寺、留庄等公社,毁坏房屋37237间,刮走柴草4万余公斤,砸伤9人,砍折刮倒的树木、电杆亦甚多。确山西部多山,龙卷风出现率较高,平均三年一遇,多发生在京广线以西的山地和丘陵地带。1972年8月1日下午1日,龙卷风自薄山水库大坝外电站陡起,卷向东北的下岗树西北,后至普会寺消失。所过之处,狂风呼啸,凶狠凄厉,刮倒房屋60多间,掀顶50多间,32人受伤,2个死亡,卷断水泥电杆2根,刮走小麦2万多公斤,掀顶50多间,32人受伤,2人死亡,卷断水泥电杆2根,刮走小麦2万多公斤,摧毁汽车2辆。一辆重8吨的汽车停在室外,被风吹走20多米远。

1.5.5 霜期

平均霜期137天。一般初霜日在11月上旬,终霜日在3月下旬。霜期的年际变化很大。最长161天(1979-1980年),最短98天(1976-1977年),相差63天。相应初终霜日早晚差别亦大,初霜日最早在10月23日(1974年),最晚在11月18日(1972年),相差26天。终霜日最早在2月18日(1977年),最晚在4月14日(1980年),相差55天。

无霜期年平均为228天。基本上和作物活跃生长期相一致。按无霜期日数,确山稍低于亚热带的北限标准8个月,在暖温带是无霜期较长的月份。

1.6.4 雹灾

雹灾多发生在4-7月份,最早曾发生在2月份。1969-1980年,县内发生9次冰雹侵袭,平均四年三遇,出现时间虽短,但来势猛、强度大,并伴随狂风暴雨,对作物危害极大。

1.6.5 霜冻

确山遭受终霜期霜冻比初霜期霜冻次数多。1949-1981年间,局部遭受霜冻,发生在1953年4月20日,以县东北顺河受灾最重,时当小麦拔节,受灾后,大面积小麦茎部萎缩变形,维管束遭到部分或大部破坏。后期虽一株发生两叉,但穗头小,减产达50%-70%。

1.5.6 地温、湿润度

地温:县境地面和各层地中温度的年际变化不大,全年最热月出现在6、7、8月份,最冷月出现在1月份。1、2月和9-12月各地层中温度递增:3-8月,随深度递减。

湿润度:县内各雨量点的干燥度为0.86-0.99,属湿润地带。

1.6 自然灾害

1.6.1 水灾

1958年至1980年的25年间,遭受内涝1年,平均三年一两遇,有的年份一年两次涝灾。按季节划分:春涝有6次(重涝4次),平均4年一遇,夏涝9次(重涝5次),平均2-3年一遇;秋涝5次(重涝3次),平均4-5年一次。

第 9 页

第二章 历史沿革

确山,很早就有远古先民在浅山和平原地带生息繁衍。乐山东打石山,有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曹庄、朱庄、橡林等地,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迨至西周,县境北部为道国,东南一隅属江国。春秋属楚,秦属颍川郡。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朗陵县,治所在今溱头河北岸的任店,属汝南郡。

公元前25年,县西北境建安昌侯国;公元前7年,东北境又建阳安侯国。东汉省安昌入朗陵。西晋时,复于西南置安昌县。南北朝时,随形势消长时南时北,县名、疆域与归属变更频繁。公元421年,南朝刘宋于县境建初安郡。528年、547年,南梁两次进据淮北,废初安郡,侨治陈州。北魏复占后,废州仍置郡县,改称安昌县。556年,北齐废郡县,侨治荆州。北周时,改为威州。隋初,废州复置安昌县,于583年迁县治于横列如屏、林壑清幽的盘龙山下,改名为朗山县。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因避讳改朗山县为确山县,因史载城南有泉入窦、声若搉米的确山而名县。元相沿未变。明初一度省入汝阳,洪武十四年(1381)复置,后送不变。元明清三朝均属汝宁府。民国初属汝阳道,后撤道,直属省辖。建国后,属信阳专区,1965年改属驻马店专区,至今不变。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172号)将确山县的古城乡、朱古洞乡、胡庙乡划归驻马店市驿城区管辖;2009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将确山县蚁蜂镇划归驻马店市驿城区管辖。2005年,确山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杨店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双河乡管辖,双河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顺山店乡,将其行政区域划归新安店镇管辖,新安店镇政府驻地不变。

第三产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营利性服务业 非营利性服务业 473.20 63.41 96.75 38.49 28.77 51.04 47.36 147.38 9.3 5.6 9.1 5.8 20.6 9.0 6.9 10.7 表3-2 201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指 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其中:食品 烟酒及用品 衣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交通和通信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居住 绝对数 102.7 105.3 100.2 102.8 101.2 101.8 99.8 102.3 101.2 比上年增减(%) 2.7 5.3 0.2 2.8 1.2 1.8 -0.2 2.3 1.2 第三章 社会经济

3.1驻马店经济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1542.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93.84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674.98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473.2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4∶43.4∶30.2调整为25.5∶43.8∶30.7,其中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22296元,比上年增加2705元。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2万人,比上年增长14.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7万人,增长17.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1%。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1亿元。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8.46万人。全年外出务工人员268万人,增长3.1%。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9.0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8.62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123.98万人。全年共有2202人领取失业保险金。

表 3-1 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

指标 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建筑业 绝对数 1542.02 393.84 674.98 594.90 80.08 比上年增长% 9.5 4.5 12.3 11.9 16.2

3.1.1 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93.7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66%,其中小麦种植面积671.51千公顷,增长0.65%。油料种植面积302.13千公顷,增长2.86%。棉花种植面积8.07千公顷,减少8.98%。蔬菜种植面积117.29千公顷,增长0.44%。

全年粮食产量708.45万吨,比上年增长0.87%。其中,夏粮434.48万吨,增长1.05%;秋粮273.96万吨,增长0.59 %;油料产量11.19万吨,增长8.95%;棉花产量0.85万吨,下降3.75%。

表3-3 2013年全市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第 10 页

粮食 夏粮 708.45 434.48 0.87 1.05 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5个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行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2.5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1.9%。

秋粮 273.96 0.59 棉花 0.85 -3.75 油料 11.19 8.95 蔬菜 432.50 0.53 肉类总产量 86.22 3.61 禽蛋产量 33.62 1.50 奶类产量 7.21 0.06

全年肉类总产量86.22万吨,比上年增长3.61%;禽蛋产量33.62万吨,增长1.5%;奶类产量7.21万吨,增长0.06%。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416.2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01%。大中型拖拉机10.04万台,增长3.27%;农用运输车11.02万辆,增长0.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72.13万吨,增长0.75%。农村用电量17.35亿千瓦小时,增长3.44%。

3.1.2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9.94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轻工业增加值260.04亿元,增长12.5%,重工业增加值229.90亿元,增长17.1%;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418.05亿元,增长17.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33.61亿元,增长10.8%。

规模以上工业中,37个工业行业有32个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95.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3.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1.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7.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4.2%,食品制造业增长22.7%,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20.2%,汽车制造业增长19.8%,金属制品业增长16.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8.8%,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6%,烟草制品业增长5.7%,医药制造业增长1.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要产品产量中,石灰石846.9万吨,铁矿石原矿225.5万吨,水泥1233万吨,小麦粉612.2万吨,精制食用植物油48.4万吨,卷烟74.7亿支,纱29.5万吨,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总计(折纯)64.8万吨,合成氨117.8万吨,精甲醇38万吨,钢材73.6万吨。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26.27亿元,增长16.2%;利税209.6亿元,增长13.6%。其中,利润145.09亿元,增长16.7%。农副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

第 11 页

表3-4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 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铁矿石原矿 万吨 225.5 -12.5 石灰石 万吨 846.9 105.7 小麦粉 万吨 612.2 -0.4 饲料 万吨 131.2 33.6 精制食用植物油 万吨 48.4 42.6 方便面 万吨 20.3 -6.8 饮料酒 万千升 21.5 65.8 软饮料 万吨 74.1 54.9 卷烟 亿支 74.7 1.3 纱 万吨 29.5 52.6 布 亿米 0.7 12.5 轻革 万平方米 1592.9 22.7 皮革鞋靴 万双 1111.4 29.7 人造板 万立方米 218 -5.7 纸制品 万吨 21 48.1 精甲醇 万吨 38 -5.5 合成氨(无水氨) 万吨 117.8 9.4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 万吨 64.8 17.8 化学农药原药) 万吨 1.9 18.1 化学药品原药 万吨 0.4 -2.5 塑料制品 万吨 16.5 91 水泥 万吨 1233.1 27.9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511.3 91.7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 万平方米 790 9.7 粗钢 万吨 31.5 105.7

钢材 电子元件 自来水生产量 万吨 亿只 万立方米 73.6 6.6 5715 57.6 68.7 -9.5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5.47亿元,比上年增长13.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8.33亿元,增长1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7.14亿元,增长15.1%。按行业统计,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04.47亿元,增长13.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81亿元,增长13.6%。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320.78亿元,增长16.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69.0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8%;房屋竣工面积885.98万平方米,增长14.1%。

3.1.5 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进出口总额4043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8.6%。其中,出口31955万美元,增长47.7%;进口8484万美元,增长52.1%。全年合同利用外资46379万美元,增长12.1%,实际利用外资31590万美元,增长16.9%。

全年接待国外游客2.6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8.4%;国内游客1685万人次,增长20.8%。旅游总收入86.68亿元,增长25%。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667万美元,增长10.2%;国内旅游收入85亿元,增长25%。年末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19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4处。年末共有星级酒店38家

3.1.3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3.14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固定资产投资1014.62亿元,增长24.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47.76亿元,增长28.7%;民间投资858.63亿元,增长22.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36.43亿元,增长19.2%;第二产业投资503.16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投资475.31亿元,增长35.5%。

表3-5 2013年全市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行 业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和社会工作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投资额 36.43 1.69 476.78 24.29 0.40 42.35 54.23 12.37 280.74 13.04 0.36 36.24 1.79 17.04 5.07 10.48 1.61 比上年增长% 19.2 -81.1 18.0 4.7 — 55.4 185.4 100.2 21.6 21.2 -86.3 14.5 -19.3 134.4 3.2确山县经济

确山县是个农业大县,全县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56家,其中:产值在2000万以上25家,实现工业总27137产值万元,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的带动作用,带动农户81899户,农民人均纯收入12%来自农产品加工业。

表3-6 确山县2010年-2012年经济情况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72.2 80.57 97.21 财政一全县生般预算收入产总值(单(单位:亿位:亿元) 元) 1.86 2.27 2.93 44.23 58.95 56.01 位:亿元) 元) 19 24.93 29.86 元) 14.33 32.67 41.25 产投资(单额(单位:亿值(单位:亿固定资费品零售总上工业增加社会消规模以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完成67.6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2581万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18985万元,同比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174058万元,同比增长15.7%。三次产业结构为27:47.2:25.8。人均生产总值13142元。

3.2.1 农业发展

35.9 644.6 -79.3 2009年,全县林业用地96万亩,林木蓄积量1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9%;现有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面积近30万亩,其中板栗面积17.5万亩,1993年被林业部定为优质板栗示范县;肉类总产量6万吨,禽蛋产量13万吨,是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4%。

3.1.4 国内贸易

第 12 页

2009年,全年发展优质粮油作物6﹒33万公顷,占播种面积的57%,其中优质专用小麦3万公顷、优质玉米2万公

顷、优质花生6600多公顷、无公害瓜果蔬菜3300多公顷、优质水稻2000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370784吨,比上年增 长67.5%,其中夏粮总产21.45万吨,增长35.9%。油料总产量61826吨,增长90%。农业总产值190733万元。全年完 成造林面积4088公顷。山区灭荒补植和平原林网绿化步伐加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2.9%,中幼林抚育面积23460公 顷。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63205吨,增长4.9%;禽蛋产量11886吨,增长7.9%。水产品年产量3250 吨,增长37.7%。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79.5万千瓦,增长1.7%;全年农村用电量3386万千瓦时,增长6.1%。农 田有效灌溉面积4.28万公顷,增长4.9%。

3.2.2 工业发展

2009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51797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县属工业总产值433289万元,增长17%。 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132090万元,增长10.6%。其中,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21002万元,增长31.9%;个体工业 总产值完成173344万元,增长10.3%。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3199万元,增长47.6%,其中县属企业 实现销售收入74902万元,增长73.8%。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782万元,增长24.5%。

3.2.3 财政金融

2009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7534万元,增长2%;财政支出26033万元,增长25.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716 万元,增长16.1%;一般预算支出25782万元,增长24.7%。金融运行形势平稳。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12916万元,比年初增加34103万元,增长19.1%;各项贷款余额103919万元,比年初增加2098万元,增长2.1%。从2008年到2012年全年全社会消费总额均在15亿以上,且2012更是达34.67亿元,而且近几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均超过16%。

第四章 人口

4.1 人口概况

2012年底,全县总人口5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 5万人(中心城区15万人,其他建制镇3.25万人),城镇

化水平为34.3%。同期,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为42.4%,驻马店市城镇化水平为33.4%,确山县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高于驻马店市平均水平。较低的城镇化水平,导致较多剩余农村劳动力无法转移,产业发展缓慢对劳动力需求有限,致使人口及产业集聚度不高。但近几年全县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攀升,年递增1.8个百分点,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表4-1 确山县2004-2012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统计表 单位:人,%

第 13 页

总人口 总户数 城镇化水平 合计 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 2004 145700 501747 429159 72588 14.46 2005 202000 504300 421645 82655 16.39 2006 147900 507200 415904 91296 18.00 2007 149300 510000 390660 119340 23.40 2008 150700 512800 383779 129021 25.16 2009 153100 515400 375830 139570 27.08 2010 157200 518100 334174 183926 34.42 2011 152000 533000 363399 169601 31.82 2012 155300 540000 355000 185000 34.30 表4—2 2012年河南省及驻马店市城镇化水平统计

454035)%(30平25水化20镇城151050确山驻马店市河南省

表4-3 2012年确山县各乡镇人口统计表 单位:人

全县 盘龙镇 竹沟镇 任店镇 新安店镇 留庄镇 刘店镇 石滚河镇 瓦岗镇 李新店镇 双河镇 普会寺乡 三里河乡 540000 53800 32800 52800 55900 55600 53500 24500 29500 28000 54000 28000 63500 乡镇 总人口 非农业 人口 185000 19177 11700 19001 20229 20061 19303 8884 10608 9973 19523 9995 19582 人口结构 性别 (性别比) 103.59 101.32 103.60 103.40 103.60 103.70 103.23 103.42 103.55 103.34 103.32 103.70 103.64 年龄 老龄化系数(老年系数) 14.1% 15.0% 14.2% 13.8% 13.9% 13.6% 13.8% 13.9% 14.3% 13.7% 13.9% 14.0% 14.7%

1412108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年份 表4-4 确山县2012年人口年龄构成统计表

确山县 总人口数(万人) 54.00 0-14岁 12.31 165.20 1974.73 年龄段人口(万人) 15-59岁 33.80 455.92 6231.44 60岁以上 7.88 102.01 1196.82 各年龄段占总人口比重(%)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22.8 22.9 21.0 62.6 63.1 66.3 14.6 14.1 12.7 驻马店市 723.12 河南省 9402.99 4.2.2 人口性别构成

4.2 人口构成

4.2.1 人口年龄构成

确山县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较明显的老龄化特征。根据2012年确山县公安局人口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确山县的人口老年系数(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一直处于较高状态(见图4-2)。2012年确山县人口老年系数为14.6%,同期,驻马店市人口老年系数为14.1%,河南省人口老年系数为12.7%,均高于省市老年系数值(见表4-4)。按国际通用的人口年龄划分标准,老年系数即老年人口比重60岁(65岁)大于10%(7%)的人口结构即为老年型结构,即步入老龄化社会。因此,确山县人口老龄化现象明显,人口结构呈老年型结构(见图4-6),标志着确山县已进入老年社会。

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老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将加重劳动年龄人口的负担。因此,确山县应充分做好老年人养老和安抚工作规划,防止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发展造成影响。

图4-2 确山县近些年人口老年系数(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统计图

人口性别结构属于人口的自然构成,对于人口再生产有重要意义。从确山县近十年男女性别结构来看,性比例相对比较稳定,维持在103.59-105.83之间(见表4-5和图4-3),2012年确山县两性人口性别比103.59,高于于驻马店市(101.43)水平,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2.05)(见表4-6),符合性别比103-107的正常范围,对人口再生产有积极促进作用。

图4-3 确山县近十年两性人口比例变化图

120100性比例80604020男性比例%女性比例 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年份

表4-5 确山县近十年人口性别结构统计表 单位:人

第 14 页

年份 2003 2004 总人口 498838 501747 504300 507200 510000 512800 515400 518100 533000 540000 男性人口 256484 257612 258432 259568 260818 261858 262976 264017 271354 274761 女性人口 242354 244135 245868 247632 249182 250942 252424 254083 261646 265239 性比例 105.83 105.52 105.11 104.82 104.67 104.35 104.18 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三龙镇里河、乡镇镇镇镇镇镇镇镇店河店沟店庄店岗盘安滚新河竹任留刘瓦新石李双103.71 103.59 普会寺103.91 镇乡

图4-4 确山县各乡镇人口密度分布柱状图

表4-6 确山县2012年人口性比例纵向对比统计表

4.3 人口综合增长变化趋势

确山县1949-2012年总人口增长曲线呈现高低跌落有致,波浪式前进的总体特征(见表4-7和图4-5),从人口增

4.2.3 人口空间分布结构

人口空间分布结构反映了人口空间集聚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城镇化进程,也会影响基础设施配套。从确山县各乡镇人口密度统计结果显示,县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盘龙镇和三里河乡人口密度最高,留庄镇、刘店镇人口空间集聚明显(见图4-4)。全县人口密度为333人/平方公里。

以各乡镇为单元来分析总人口空间分布,呈现东北和东南人口密度大,西北和西南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总体格局(见图4-1)。人口分布与确山县的地理条件、交通条件和经济发展条件密切相关。盘龙镇和三里河乡为县城所在地,为平原区,经济发展条件最好,人口密度为767人/平方公里,人口集聚度最高;留庄、普会寺乡大部和新安店、任店乡大部位于溱河中下游平原,双河、新安店、和李新店三乡镇一部分位于东南浅洼平原,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人口密度为301-500人/平方公里,人口较集聚。其余各乡镇位于山区或山前丘陵区,交通区位优势不足,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口分布相对稀疏,人口密度都在300人/平方公里以下。

确山县 驻马店市 河南省 总人口 54.00 723.12 9402.99 男 27.48 364.14 4864.84 女 26.52 358.99 4538.12 性比例 103.59 101.43 107.20 长速率上来界定,将全县人口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震荡增长期(1949-1958)

建国初期,确山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不稳定,伴随着人口的增长也呈现波浪式震荡增长。整体增长速度较快,大部分年份人口增长保持在每年9000人增长速度,其中1954年、1957年和1958年人口年增长过万,但初期增长较慢,甚至出现1951年的人口负增长现象,这与当时的经济波动和自然灾害影响都有直接的关系。

(2)回落倒退期(1959-1961)

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旱灾、霜冻、洪涝、风雹、蝗灾、鼠灾等自然灾害在部分地区持续、轮番发生,粮食减产,有些地区粮食基本颗粒无收。加之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大跃进运动,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致使经济严重倒退,农民口粮难保,人口死亡率剧增,人口出现大幅度的负增长。

(3)快速增长期(1962-1981)

由于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出现了第一次生育高峰。尤其是1966-1974年文革期间,人口增长较快,八年时间人口增长近11万人,年均增长1.37万人以上,人口增长处于快速增长期。

(4)缓慢增长期(1982-2012)

自1983年起我国实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均有下降趋势,

第 15 页

人口增长速率低,总人口规模处于缓慢增长期。

表4-7 确山县1949—2012年历年总人口统计表 单位:万人

年份 总人口 年份 总人口 年份 总人口 1949 27.29 1971 43.35 1993 56.64 1950 27.39 1972 44.66 1994 56.69 1951 27.19 1973 45.93 1995 56.82 1952 27.58 1974 47.09 1996 57.31 1953 28.51 1975 48.17 1997 57.74 1954 29.82 1976 49.08 1998 58.22 1955 30.72 1977 49.93 1999 58.62 1956 31.56 1978 50.70 2000 59.11 1957 33.02 1979 51.55 2001 59.26 1958 34.90 1980 51.81 2002 49.60 1959 33.36 1981 52.57 2003 49.90 1960 32.15 1982 52.98 2004 50.17 1961 31.49 1983 53.30 2005 50.43 1962 33.54 1984 53.66 2006 50.72 1963 34.30 1985 53.85 2007 51.00 1964 34.94 1986 54.15 2008 51.28 1965 36.13 1987 54.52 2009 51.54 1966 36.64 1988 54.96 2010 51.81 1967 37.28 1989 55.67 2011 53.30 1968 39.43 1990 56.28 2012 54.00 1969 41.01 1991 56.80 1970 42.38 1992 56.66

7060)人万50(口人40总总人口3020年份9258147036925814703692455566677778889990000199999999999999999000001111111111111111122222图4-5 确山县1949—2012年历年总人口变化趋势图

注: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172号)将确山县的古城乡、朱古洞乡、胡庙乡划归驻马店市驿城区管辖。

第五章 土地资源

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素有“中原腹地,豫鄂咽喉”之称。县城位于县域北部,北距驻马店市16公里,东北距汝南县城40公里,东南距正阳县城44公里,西距泌阳县城74公里,南距明港镇40公里。

确山地势,西南高隆,东北低平。西部山区重峦迭嶂,罗列如屏,最高海拔813米。东部平原,田畴交错,一望无际,海拔多在百米以下。百米等高线,由北而南,自县城,南伸经普会寺、任店、新安店,至李新店止,纵分县境为东西两部,面积约略相等。京广铁路大体沿百米等高线的东侧南下,贯穿于海拔80米至100米高程之间。县内丘陵面积亦广,遍布于山间盆地与山地之间的过渡地带。由于河流下切,地形支离破碎,正负相对高度约10-30米。山地、丘陵面积164万亩,占总面积的64%,全县基本上概括为“三山、三丘、三分田、半分水路半庄园”的地貌格局。

2012年全县土地总面积1595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其中建制镇10个。各类用地详见表5-1和图5-1。

第 16 页

10.14%6.63%农用地建设用地其他用地83.23%

图5-1 确山县土地利用类型比例饼状图

表5-1 确山县土地利用结构现状表 单位:公顷、

地类 面积 比例 土地总面积 160724.91 100.00 耕地 79449.68 49.23 园地 469.51 0.29 农用地 林地 45352.23 28.22 其他农用地 8492.62 5.28 合计 133764.04 83.23 建制镇 548.67 0.34 农村居民点 10054.57 6.26 城乡建设用地 采矿用地 1226.58 0.76 建设用地 小计 11829.82 7.36 交通水利用地 3499.13 2.18 其他建设用地 968.36 0.60 合计 16297.31 10.14 水域 565.60 0.35 滩涂 18.94 0.01 其他用地 自然保留地 6617.44 4.12 合计 10663.56 6.63

注:确山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期为2009年,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中采取在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四查清、四对照”的成果,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

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的要求,进行规划基数转换确认,该规划基数视为各地类的现状数据。

5.1农用地

全县农用地面积133764.0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3.23%,其中:

耕地面积79449.6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9.43%;园地面积469.5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9%;林地面积45352.2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8.22%;其他农用地面积8492.6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28%。

5.2建设用地

全县建设用地面积16297.3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0.14%,其中: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1829.8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6%,其中:建制镇面积548.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4%;农村居民点面积10054.57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26%;采矿用地1226.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6%;其他独立建设用地968.36公顷,占用地面积的0.60%。

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3499.1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8%。

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968.3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0%。

5.3其他用地

全县其他用地面积10663.5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63%,其中:

水域面积为565.6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5%,滩涂面积为18.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1%;自然保留地面积6617.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12%。

5.4 中心城区用地

2012年,主城区建设用地总量为1650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10㎡,人均用地指标较高。其中居住用地500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30.3%;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07.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6.5%;工业用地490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29.7%;道路交通设施用地266.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6.2%,其中城市道路用地245.0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4.8%;绿地与广场用地143.5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8.7%。各类建设用地情况详见表5-2:

第 17 页

表5-2 主城区建设用地现状统计表(2012年)

占城市序用地用地面用地性质 建设用地比号 代码 积(公顷) 例(%) 1 居住用地 R 500 30.3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A 107.5 6.5 行政办公用地 A1 38.5 2.3 文化设施用地 A2 5.5 0.3 教育科研用地 A3 39.5 2.4 2 其体育用地 A4 2.5 0.1 中 医疗卫生用地 A5 18.5 1.25 社会福利用地 A6 2.0 0.1 文物古迹用地 A7 1.0 0.05 宗教用地 A9 —— —— 3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B 95.5 5.8 工业用地 M 490.0 29.7 一类工业用地 M1 120.0 7.3 4 其二类工业用地 M2 150.0 9.1 中 三类工业用地 M3 220.0 13.3 5 物流仓储用地 W 30.5 1.8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266.5 16.2 6 S 其中:城市道路用地 245.0 14.8 7 公用设施用地 U 16.5 1 绿地与广场用地 143.5 8.7 8 G 其中:公园绿地 60.0 3.6 总计 城市建设用地 H 1650 100

第六章 交通

6.1 铁路交通

境内有国家铁路两条——京广铁路、石武高铁,全长27km,设确山火车站,为客运三等站,客运量:发送量50万人/年,到达量40万人/年。

6.2 公路交通

京港澳高速公路在县城东3公里处有出入口;新阳高速公路从县城西穿过,并在省道334有出入口,给确山县城对外交通带来了极大方便。

确山县城区位于国道107、省道411(确泌公路)、确汝公路、确正公路交汇处,同时有多条县级公路对外放射,城区充分利用国道、省道建立良好的对外交通体系的条件较好。

6.3 航空交通

李新店机场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李新店镇。东临京珠高速公路,西临G107国道和京广铁路,东西由息李高速公路连结大广高速和沪陕高速。北距驻马店市约50公里。李新店机场场站跑道长约2800多米,宽约500米,能容纳150多架战斗机,面积约5600亩。拥有轰炸机,战斗机,直升机,运输机等多种军机,是一个设施比较完备的空军基地。

6.4对外交通规划

确山城区有京广铁路、107国道(龙山路)贯穿南北,411省道在城市北侧东西通过,为确山提供了良好的对外交通运输条件。

规划将107国道改道至城市西侧,411省道改道至城市北侧,绕出城区。京珠高速公路有专用引线与城市联系。泌埠高速公路在新107国道相交处设置出入口。

在东环路与京珠高速公路专用引线交汇处新规划一处长途客运站。

第七章 旅游历史人文资源

7.1 红色文化

7.1.1确山革命旧址有

确山城东关的确山农民暴动指挥部旧址 确山城东12公里的刘店秋收起义指挥部旧址 确山城西32公里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

位于竹沟老街中心处的中共河南省委旧址

第 18 页

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 据确山旧志记载:“城西有三泉,自南向北而分,名曰南泉、中泉和北泉。因此院位居北泉,故沿称北泉寺。”

北泉寺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它东临秀岭,西接乐山,北有豹溪环绕,南有万木夹道。真是山连水,水环山,寺依山麓,别有洞天。一千多年来,这仙境般的游览胜地,吸引着不少历代官吏和诗人骚客云集于此。据说宋代的夏侯冲、曹祥、魏著和贺滇等人,因不满当时的时政淫糜,集聚在此吟诗作赋,寄情山水,抒发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他们亦著文立论,抨击时弊,揭露上层社会的昏庸与黑暗,鞭挞贪官污吏的奸横与丑恶。流传到现在的《家山记》一书,这是出自贺滇之手。

北泉寺始建于北齐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寺院内的古建筑,由于历朝历代的不断修复和扩建,造型古朴,结构典雅,布局庞大,罗列严整,形成了一座悬山俯水、气势磅礴的古建筑群。据《家山记》一书记载:“北泉寺周围曾有“兰州”、“竹涧”、“相径”、“松关”、“龙门”、“碧岩”、“玉花亭”、“时思馆”、“豹溪桥”和“仁智树”等胜迹。这些仙山神景,瑰美绮丽,蔚为壮观,似西湖的“玉泉鱼跃”,如庐山的“西峰秀色”,在确山县旧志上被称为“确山十景”。

寺院内古柏兀立,千枝蟠结,苍戏拖翠,冠盖如荫。两棵树高数丈的唐柏,树身斑驳,挺拔苍劲,犹如两位鹤发童颜的道人,分别耸立在“八卦池”两边。分布在寺院内的四棵白果树,相传植于隋朝,人们称之为“隋果”。最大的一棵树围7.15米,枝叶繁茂,遮天蔽日,树老枝新,硕果累累。那枝叶如荫的树冠,犹如一把撑起的天然大伞,使院内游人顿觉清新气爽,地凉风轻。据说此树因遭雷击,树干内摆八仙桌,四人对饮,互不相碍。现在这棵大树的树皮四周又生新树,根深叶茂,硕果盈枝。那处因遭雷击被火熏燎的痕迹,至今依然尚存。

北泉寺的古建筑主要是前后排列,南北贯通 ,以山门、二佛殿为中心轴,东西偏殿和左右厢房相对称,构成一座正方形的古建筑群。寺前重山迭岭,垂柳依依,一条蜿蜒起伏的鱼肠小道,延伸到烟雨茫茫的天际。山门是一座古朴典雅的朱漆门楼,飞檐排角,雕梁画栋。八字敞开的两扇大门,银钉镶嵌,石狮对峙。竖立在山门两边的四根玉柱,精雕细刻,刀功娴熟,滚龙舞风,飞云浮雾。书有“北泉寺”三个大字的横匾,里底镏金,熠熠生辉,高悬在山门檐下,显得格外端庄肃穆。进了山门,便是一座翠竹摇曳,繁花掩映,花木葱茏,清幽别致的小花园。园内幽静清雅,异香袭人,这是供游人小憩的地方。花园的后面,就是供奉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的二佛殿。顺看二佛殿两侧的月亮门往北,越过泉水涓涓的八卦池,便是北泉寺的正殿大佛殿。大佛殿造型美观,雕工精致,华丽典雅,端庄大方。朱漆门窗雕刻着各式图案花纹;八根楠木朱红玉柱,盘龙戏栋,莲花润放,色彩斑斓,精巧古朴。殿前的十二级滚龙台阶,两边镶嵌着玉石栏杆。大殿的双层八角飞檐,层层金狮兽头,角角紧系铜铃,经风摆动,丁冬声响,环佩动听。正门两侧,分别停放四樽紫铜香炉,常年青烟缭绕,四季幽香轻飘,真是清香似兰菲,令人馥心肺。殿内正厅供奉着如来佛和南海观音雕像,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整座大殿犹如一只伏卧山冈的雄师,气势雄伟,威风凛然。 八卦池东边的三间偏殿,到今保存完好,它就是人们敬仰的颜鲁公祠,相传北泉寺就是这位爱国老臣被囚、持节不屈、殉国遇难的地方。祠内立有颜真卿的雕像,他生前亲书的“山中天”三个大字,镶嵌在祠堂门的横额上。一通8尺高的石碑,记述着颜真卿的生平事迹。由于岁月的流逝,这通石碑早已不复存在了。现在人们在八卦池旁边看到的那通石碑,是明嘉靖26年(1547年),汝宁知府潘于正和确山县令徐大来所立。

7.1.2 竹沟革命纪念馆

竹沟革命纪念馆建于1956年,是年冬,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为纪念馆题写了“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的匾额,“文化大革命”期间,纪念馆遭到严重破坏,人员调离,文物失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竹沟纪念馆重新整理开放。全馆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陈列室9处,革命遗址31处,瓦房34间,草房7间,馆藏有革命图片125张,文献175份,各种实物(包括复制品)596件。收藏以及展出的内容主要体现1937-1939年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留守处的光辉战斗史实。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 ,被河南省委、省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命名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2005年3月 ,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公布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7.1.3 竹沟革命烈士陵园

竹沟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镇北1公里许等小山丘上。占地9.7公顷。1958年冬,王国华副省长来确山竹沟视察定址后,有省设计院派工程师现场勘查设计,经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动工兴建。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和故居

位于今驿城区古城乡李湾村,江泽民同志为纪念馆题写馆名。馆内陈列了上千件文物、文献和图片。1995年12月13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新落成的纪念馆举行杨靖宇将军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2005年2月17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改扩建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隆重举行杨靖宇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纪念馆现已被省政府定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2风景名胜:

7.2.1薄山湖

薄山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城南l8公里处,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l07国道贯通南北,景区面积240平方公里,森林履盖率90%以上,湖面22平方公里。她是一个狭长的山谷湖泊,山环水绕,绵延25公里,如果我们从天空向下俯视,薄山湖像一条腾飞的青龙,酣醉于青山峻岭之间。湖两岸有十万亩森林,覆盖景区山峦、岛屿,环绕湖周。薄山湖景区由朗陵景区、大坝景区、东大山景区、九子沟景区国部分组成。为首批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

薄山湖景区内植物有1400多种,其中马尾松、杜鹊、枫香、珂楠为我国北缘分布树种;大叶朴、野皂夹为我国南缘分布树种;野大豆、杜仲、绒毛皂荚、香果树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薄山兰花品质优异、种类繁多,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兰花品种资源库。景区动物近百种:鸟类就有白天鹅、鸳鸯、锦鸡等珍稀种类十多种;鱼类有三十多种,以松针鱼为特色。

7.2.2 北泉寺

北泉寺位于河南驻马店市西南5公里处,旧名叫天宫,后改树佛寺,到唐朝时改名资福禅寺,宋代又改为 寿禅院。

第 19 页

北泉寺这座千年古刹,据说在唐宋时期最为鼎盛。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北泉寺一年一度的古老庙会。庙会盛况虽然比不上开封相国寺那样誉满京都,名扬海外;也不像登封中岳庙那样声震九州,四海牵动,但在豫南地区的深山老庙中,能把四方百里之人招来云集,也称得上声势浩大,蔚为壮观了。

8.2.1乡镇概况

竹沟位于确山县城西30公里处,是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块重要根据地,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1926年党在这里就建立了基层组织,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创建了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1938年2月,党中央派彭雪枫来竹沟主持工作。同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由开封迁到竹沟。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刘少奇、李先念等同志从延安先后来到竹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使竹沟很快成为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竹沟又是中原地区的革命摇篮,我党在这里通过举办培训班和教导队等形成,培养了大批党政军干部和其他骨干力量。新四军二师、四师和五师的基干队伍都是从这里出发的。竹沟的重大革命作用,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极端仇恨,1939年11月11日,国民党反共势力以重兵突袭竹沟,军民奋起反击,终因敌众我寡,被迫撤离,敌人惨杀军民200多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惨案”。此后,竹沟军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坚持斗争,直到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素有“小延安”之称的竹沟,从这里先后走出了两任国家主席,4位副国级领导,60多位省部级领导,100多位将军,有200多位同志成长为地、市、师级以上领导干部。

7.3 民俗——确山铁花

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最早的确山打铁花活动,充满道教的色彩和行业的特征。“打铁花”的最初目的一是为了展示本行业的气派,取悦于群众,扩大影响,等于做一次广 告。二是讨个吉利,利用“花”与“发”的谐音,取“打花打花,越打越发”之意,象征着事业发达兴旺。据考证:古时候不仅大作坊,大字号的工匠组织举行“确山铁花”活动,村镇集市中的小炉匠、小铁匠铺,也会举办小型的“打铁花”活动。他们一般不搭花棚,也不举行祭祀活动,只是选择一棵不太高的柳树或枣树,把鞭炮、起火绑在树上,把群众自愿捐送的废铁化成铁汁,赤膊上阵,用木板或木锨往树上打。这种小型的打铁花活动,在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文化艺术生活极度贫乏的古代农村,给乡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振奋。这种有着浓厚的道教和行业特点的“打铁花”活动,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和支持,成为确山县的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

第八章 各镇社会经济情况

8.1 盘龙镇

是确山县委、县政府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枕盘龙山,北畔三里河,京广铁路、107国道纵贯会境。全镇总面积11平方公里,辖7个居委会,共有13个居民小组,全镇总户数13500户、4.5万人口,有回、汉等民族。

盘龙镇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无霜期为220-230天。雨热同季,雨量适中,全年平均降水量为972.8毫米。

盘龙镇南距信阳市90公里,北距驻马店市仅20公里。南枕盘龙山,北畔三里河景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资源丰富,区位优越,交通发达,通信便畅,是全县农副产品集散地、小商品流通批发地,在开展东西部合作、发展乡镇企业、振兴区域经济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2002年,全镇共有镇居企业242个,从业人员5700多人,有镇办、个体、联办、合营、股份等多种形式。乡镇企业通过积极采取政策、资金扶持、外引内联、多轮驱动等有力措施,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渐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盘龙镇生根、发芽、发展、壮大。主要产业及产品:医药、建筑材料、农副产品、矿物质饲料、高压线杆等。

随着东西部合作的深入开展,盘龙镇以优惠的投资政策,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了30多个外地企业来盘龙镇安家落户。这些企业表现活跃,发展势头强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8.2.2基础设施

竹沟镇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现已查明有各种矿藏23种,其中铁储量100万吨,铅、锌储量240万吨,石灰石、水泥石2.5亿吨,莹石10万吨,石英石90万吨,花岗岩、大理石储量3亿立方米,堪称“豫南建材基地”,竹沟泉水资源丰富,已被河南省地矿局探明并化验,被誉为“低矿化度超低纳一级优质饮用水”。竹沟盛产热参、何首乌、柴胡、桔梗、徐长卿、半支莲、白花蛇舌草,确山全蝎等十多种名贵中药材,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确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是国家级优质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 竹沟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交通便利,省道君二路、商桐路呈“十”字型交汇通过,阜(阳)、南(阳)高速公路横贯全境,与京珠高速、京广铁路、京九铁路和阿深高速、上荣高速、312国道相连,城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前往新郑国际机场只需2小时,水资源丰富,有较大河流6条,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3座,坑塘坝452座(处);电力充足,现2×30万kw燃气发电厂正在建设中,通讯快捷,移动、联通、网通信号覆盖全境,固定电话已普及至村村组组。

8.2.3乡镇农业

昔日在确山县竹沟镇只能当柴烧或用来沤粪的玉米、花生、红薯等植物秸秆,如今收割后便被农户和饲养场以每公斤0.3元的价格抢购一空,成了“香饽饽”。这些秸秆经粉碎青贮氨化,可以用来饲养牛羊。 玉米收获后,竹沟镇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让玉米秸秆生“金”长“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竹沟镇积极实施秸秆还田。2008年,共有1万亩秸秆直接还田,可为农民增收节支60多万元。竹沟镇还实行果园深埋,生物堆沤。竹沟镇现有果林600余亩,实施秸秆果园深埋,每亩果园可消化掉3亩玉米秸秆,还可带来40余元的经济效益。同时,竹沟镇实行了秸秆青贮。竹沟镇农民反映说,由于养牛大户收购秸秆,他们每亩地可增收40元,而且青贮过的玉米秸秆,色泽好、质地柔软,一般牛都喜爱吃。2008年,竹沟镇牛饲养量达5000多头,竹沟镇已氨化青贮秸秆2万立方米,大量的秸秆经牛过腹后还田,也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8.2 竹沟镇

竹沟镇位于河南省确山县西30公里处,竹沟镇辖15个行政村,2.8万人口,总面积185平方公里,是一座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日臻完备,服务体系完善的新兴小城镇,也是革命老区,素有革命圣地--“小延安”之美誉。

第 20 页

2008年年初以来,竹沟镇确立了“抓好烟叶富财政、抓好畜牧富百姓”的战略目标,走种养并重的路子,并把畜牧业生产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重点培植和发展。为此,镇里制定了免费配种、协调小额贷款、传授饲养和青贮氨化技术等各项优惠政策。镇村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创办饲养场,建立健竹沟镇、村、组三级科技网络,各村建立了品种改良点,配齐了专职畜牧兽医员,大大调动了农户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截至2008年,竹沟镇黄牛存栏量已达1.4万头,山羊存栏量2.65万头,分别比2007年增加25%和30%。畜牧业的蓬勃兴起,需要有足够的饲草来越冬。于是各种植物秸秆便成了“抢手货”。农民们高兴地说:“这些秸秆不但得到了合理利用,而且每亩地能增加200多元的收入,真是一举两得!”

8.3.2乡镇历史

刘店镇历史悠久,据《确山县志》记载,刘店始名六家店,集镇始于盛唐,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1983年改建刘店乡人民政府,1997年10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建镇。刘店镇还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历史。1927年11月1日, 由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领导的震惊中外的刘店秋收起义就发生在这里,并在此建立了豫南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确山县革命委员会。境内的“刘店秋收起义指挥部”旧址文昌宫、清诏使范滂墓及年代在300万年前的后胥山古脊椎动物化石遗址,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3.3行政区划

刘店镇位于确山县东部,距县城12千米。辖刘店、侯楼、大孙庄、赵洼、前曹、双楼、黄楼、姚楼、鲍庄、李楼、路庄、伍桥、独山、后山、大刘庄、董埠口、四座楼、彭庄18个行政村。

8.2.4乡镇发展

中国解放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竹沟抗日根据地的建设,1956年,建立了“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馆名,馆内珍藏上千件文物、实物、文献和图片。1988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被河南省首批命名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1998年11月8日,确山县投资兴建的新展厅落成,河南省委、省政府在竹沟隆重召开了“中共中央中原局成立60周年暨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刘少奇夫人王光美、李先念夫人林佳楣、原省委书记马忠臣、省长李克强等省、市、县党政军领导、老区军民4万多人参加了纪念大会。1995年6月10日,朱钅容基总理亲临该馆参观。新展厅对外开放以来,年均接待省内外参观游人5万多人次。 1958年,我们在竹沟镇北1.5公里处建立了竹沟革命烈士陵园,收集上千件文物、资料和图片,办起了2个陈列室。1987年,投资兴建的“竹沟革命纪念牌”落成,国家主席李先念亲自题写碑名,碑名建立了革命烈士公墓和碑林。竹沟革命烈士陵园,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一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和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近旁有一个1995年复建而成的中型水库--竹沟湖,碧水青山,如诗如画,泛舟湖中可领略到“山如碧玉簪,水似绮罗带”的境界。山水尽头,有一个叫做凤凰棚的小山村,竹树环合,民风古朴,宛如一处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竹沟湖边还有驻马店市海拔最高的自然村--黄石头庄和颇具神秘色彩的黄狼沟神仙洞。游客们把来竹沟观光旅游概括为“体味红色之旅,感受自然风情”。

8.3.4区划沿革

1956年设刘店中心乡,1958年成立东风公社,1983年更名刘店乡。1997年,面积150平方千米,人口4.8万,辖刘店、后山、大刘庄、独山、四座楼、董埠口、张路庄、伍桥、李楼、姚楼、侯楼、鲍庄、赵洼、大孙庄、黄楼、彭庄、双楼、前曹18个行政村。

8.3.5资源优势

资源储量丰富。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已探明的有40多种,堪称“豫南建材基地”,其中花岗岩(4.62亿立方米)、大理石(52万立方米)、石灰岩、萤石的储量和品位均居河南省第一位,其它矿藏储量达109亿吨,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工业发展迅猛。在建材、印刷、造纸、机械、轻纺等领域形成规模发展。农林牧业兴旺发达。

农作物种类齐全,农副产品量大质优,是河南省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基地,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烟叶生产基地县、油料生产百强县;全县林业用地96万亩,林木蓄积量13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9%;现有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面积近30万亩,其中板栗面积17.5万亩,1993年被林业部定为优质板栗示范县;肉类总产量6万吨,禽蛋产量13万吨,是中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4%。确山板栗、确山瘦肉型猪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确山文化灿烂,风景名胜古迹众多,是豫南重要的旅游观光胜地。被誉为“小延安”的竹沟是原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曾留下了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张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足迹。境内风景秀丽的薄山湖、千年古刹-北泉寺、国家级森林公园-乐山风景区、民族英雄杨靖宇纪念馆等景点令人流连忘返。

8.3 刘店镇

8.3.1乡镇简介

刘店镇位于伏牛山余脉东麓,淮河北岸,确山县城东部,确(山)汝(南)两县交界处。镇人民政府驻地刘店村,西距京广铁路、107国道11公里,京深高速公路纵穿全境。耕地面积96865亩。辖18个行政村,283个村民组,5万余人。自然环境优越,属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盛产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油菜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通讯方便,水电充足。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开发矿区6个,有待与开发的矿区3个(扁担山、罗山、五道沟),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经地质部门探测,地下矿产蕴含着丰富石灰石、水泥石、且含钙高,含镁低,是烧制石灰、水泥的最好原料,也是附近几个县市水泥厂原料生产供应基地,生产出来的产品多次被省、市、县评为名优产品,畅销周围几个省10多个县市,深受用户青睐。乡镇企业发展多次被市、县评为先进乡镇。

8.3.6乡镇建设

刘店镇设施完备的硬环境。京广铁路、京深公路、京珠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国道、省道和城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水资源丰富,电力充足,通讯便捷。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为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制定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县委书记项祥一、县长李剑华热诚欢迎海内外朋友,投资这片热土,将您的梦想变为现实,共创确山美好的明天!

为使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创出高效益,我们意使根据独山、后山、伍桥、陆庄4个村有着丰富的石灰岩优势,

第 21 页

搞好矿产品的开发,把先进的技术运用到矿石开采,石灰烧制等方面,使这四个村很快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材基地。2008年,仅矿山企业已经发展到240多个,年创产值18000万元以上。而是已经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从优化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入手,首先栽好“梧桐树”,然后抓住1998年和2000年中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召开的机会等,采取不同形式,积极招商,取得了丰硕的成功,使“金凤凰”频落刘店镇。三年来,刘店镇共引进资金3240万元,引进项目19个,以近科技人才34个,技术改造企业15个,创办矿山机械厂、钙粉厂、彩色马路花砖厂和药业装潢公司等科技含量高的东西合作企业14个,新增经济效益4950万元。三是引进技术,争强对企业的技术改造。

刘店镇已经发展各种棚100个,总经济效益达105万元,仅此一项,菜农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000元;养殖方面:由传统喂养向科学喂养推进。如黄楼种兔场、湘豫种猪场、刘店良种猪繁育场、大刘庄养牛场等养殖基地,在不断更新、改良畜禽品种的同时,实行科学管理、科学养殖,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我们还投入资金,加大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村建设。

区建设,尽快让被拆迁户搬进新居。该小区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现已成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时尚典雅,洋溢着的现代气息的居民新区。

坚持“依法拆迁”,维护群众权益。一是科学制定政策。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成功做法,总结本地拆迁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台了《爱民路北段房屋拆迁改造计划和补偿安置方案》。二是严格执行政策。拆迁全过程坚持以政策为衡量尺度,“一把尺子量到底”。三是健全监督机制。在拆迁办设立了举报箱,公布了举报电话,全程接受群众监督,并积极邀请人大、纪检监察、检察、信访等部门对拆迁工作进行跟踪监督。

坚持“阳光拆迁”,赢取群众信任。为了取信于民,爱民路拆迁工作全程“阳光”操作:一是“阳光”现场管理。在拆迁现场实行详细的公示制度,切实增强拆迁工作的透明度。二是“阳光”拆迁政策。做到“三个充分、两个到位、一个严格”:即让拆迁户有充分理解消化拆迁政策的时间、有充分的协商过程、有充分的搬迁准备;坚持拆迁政策宣传到位、拆迁安置补偿标准落实到位;严格执行补偿标准,绝不让第一个签定协议的少得一分,也不让最后一个签定协议的多占一毫。三是“阳光”拆迁评估。拆迁办按照拆迁估价规程的要求,坚持做到在拆迁现场进行公开评估结果,让每个住户知晓全部的补偿价值情况,有效保证了拆迁评估价值的公正性和真实性。 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这次拆迁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没有发生一起强拆事件,从而减少了拆迁成本,加快了拆迁进度。

加速城建进程,创优发展环境。三里河乡采取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滚动式发展的办法,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实施了政府搬迁工程,改变了该乡“进城无城”的面貌,以政府新址为中心,具有现代气息的小城镇初具雏形,彰显了良好形象,优化了招商引资环境;高标准建成了汽车客运东站、夏庄农贸市场、金河广场、工业集中区小游园、城东机动车停车场和建材市场等一批市政精品工程,不仅完善了县城功能,而且为县城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验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8.4 三里河乡

8.4.1乡镇简介

三里河乡环绕确山县城四周,乡政府位于三里店,距县城1.5公里,总面积14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256个自然村,总人口46661人。京广铁路、107国道贯穿全境,确泌、确正、确汝与107国道在该乡境内交织成网。地势西南为山区,东北为平原,山区占30%,境内较大的秀山海拔356米,系伏牛山脉,平原70%。境内的三里河西东流向,过境长7.5公里。山区矿产资源丰富,有大理石、石灰石、石英石等。石灰石作石灰和水泥原料现已开采,已销往全国各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使三里河乡闻名遐迩。

8.4.2 行政区划

2006年,辖16个村委会:马庄村、莲花村、宋庄村、赵庄村、八里岔村、尚庄村、秀山村、中店村、刘庄村、南泉村、后楼村、董庄村、盘龙村、周湾村、罗岗村、贯山村。工业经济

8.4.4 农业发展

2006年以来,三里河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抢抓政策机遇,创新工作举措,坚持点面结合,发展现代农业,整治村容村貌,培育先进文化,建设文明新村,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高效园区。2007年以来,该乡充分发挥环城近郊区位优势,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建设日光温棚和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为重点,整合项目资金,集中人力财力,积极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区。

他们先后选派100多名思想解放、懂经营、会管理、头脑活的乡村干部、个体大户和致富能手到开封通许、山东寿光、陕西杨陵等地参观学习,率先发展日光温棚和生猪规模养殖;鼓励乡机关干部在新农村示范区参股投资或租地独立经营养猪场或日光温棚,解除了部分农民对发展规模养殖和温棚经济的种种顾虑。二是奖励扶持,激发热情。该乡出台了发展高效农业奖励扶持政策,即每建一个标准化养殖小区,乡负责协调一年贴息贷款20万元,奖励农户6万元,奖励村5000元;每建一个标准化温棚小区,乡负责协调贴息一年贷款20万元,奖励农户3万元,奖励村5000元;每建一座标准化双膜拱棚,奖励农户500元,奖励村100元;新育园林花卉集中连片50亩,或造林苗木集中连片100亩,乡奖励农户3万元,奖励村5000元。2007年兑现奖金66万元,极大地激发了农户发展高效农业的热情,调动了村干部带领村民发展高效农业的积极性。三是公司管理,协会保障。该乡成立了金阳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发展高效农业

8.4.3 城市化建设

城中村改造工程是三里河乡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打造花园城市号召,开展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其中最热点的问题就是拆迁问题。在拆迁中,三里河乡党委、政府用和谐拆迁打造阳光政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爱民路北段拆迁改造工程是确山县2008年12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之一,需动迁居民120户,拆迁房屋面积18000平方米,拆迁改造区域面积32000平方米,拆迁面积之广,情况之复杂,任务之重在确山县前所未有。在拆迁过程中,该乡坚持以群众利益为根本,积极探索推行和谐拆迁安置模式,实现了拆迁工作顺利,被拆迁群众满意,社会公众支持的多赢局面。

坚持“惠民拆迁”,争取群众支持。一是按照拆迁方案,被拆迁户均可得到较高的现金补偿收入,购置只收取建筑成本价,且配套完善、手续齐备、能自由买卖的安置房。二是乡政府出资统一规划了建设用宅基地,是农户的,除安置房外,另可享受宅基地安置。三是对困难拆迁户,采取一事一议的政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同步启动了牛庄安置小

第 22 页

户提供产供销、资金、技术、信息一条龙服务。同时,该乡还成立了养殖协会、蔬菜协会、花卉协会,组建经纪人队伍,确保高效农业健康发展。该乡已建标准化养殖小区33个、养猪场330座,出栏30000余头,实现产值5000余万元;建标准化日光温棚60座,拱棚120座,黄瓜、番茄、辣椒等反季节蔬菜效益良好;百亩高档花卉园、160亩淡水养殖小区正在建设中。

安居乐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 在农业生产中,村“两委”积极带领群众种植优良品种,农业生产连年取得大丰收。1994年,村“两委”从省农科院引种小麦8329良种进行试种取得成功后,在全村推广4000亩8329良种,获得大面积丰收,出现了众多高产典型,个别户亩产达1200斤以上。1998年,村“两委”引进的“梅营一号”红薯高产品种在当年大旱的情况下,有些户的产量仍达万斤以上。1999年,村“两委”引种的“澄海一号”玉米品种,春玉米产量突破700公斤,夏玉米产量达450公斤以上。2001年,村“两委”引导群众种植的“9023”优质小麦3000亩,平均亩产550斤。在村“两委”的引导和带领下,种植优良品种、发展“一优”、“双高”农业已成为后楼村群众的自觉行动。

由于水源充足,该村群众在沿河地带纷纷发展养殖业。牲畜粪便流入河中,给鱼类提供丰富饵料,形成了养殖业的良性循环。后楼村已发展100头以上养猪大户24户,1000只以上养鸡大户32户,50只以上养羊大户28家,20头以上养牛大户16家,10亩以上水面养鱼户12家。2004年,后楼村牛存栏500头,生猪出栏12000头,山羊出栏6000多只,鸡、鸭、鹅存栏20万只,鱼上市12万斤,养殖业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其中,年创利5万元以上大户发展到20多户。后楼村拥有100万元资产的养殖户达12户,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后楼村群众有种植西瓜的传统和历史,但连年种植易死苗。为克服这一难题,2001年,村“两委”从郑州果林研究所请来魏同教授到村里办学习班,讲西瓜嫁接技术,解决了种植难题后楼村每年种植西瓜3000亩以上,产值达400多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000多元。2003年,该村种植的早熟嫁接西瓜3500亩,都赶在了汛期之前上市,亩均收入达1500元以上。如今,西瓜种植已发展成为该村的品牌农业,其产品因品质优叫响豫、鄂、皖、湘四省,每到收获季节,四面八方的商贩争相前来抢购。 走近后楼村,村庄楼房林立,汽车来回穿梭,工厂热闹非凡,一派都市气象,出门坐公交,下地骑摩托,说话用手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后楼村群众富裕的同时,后楼村党支部也赢取了一个又一个荣誉。1998—2003年,该村先后被驻马店地区(市)授予治安模范村、奔小康示范村、畜牧发展示范村、计划生育工作先进村、村民自治先进村。2002年,村团支部被团中央授予“五好红旗团支部“称号。2000、2004年,村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农村五好党支部称号。2004年,村党支部被驻马店市委授予十佳红旗村党支部。2005年,后楼村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

8.4.5 新农村建设

三里河乡党委、政府多措并举引导干群整治村容村貌,建设宜居家园,打造文明新村样板。一是综合整治农村环境,积极创建卫生村组。该乡先后投入财政资金180余万元,动员干群捐资100余万元,用于创建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先后整治村组干道25条60余公里,硬化路面15000平方米,新修排水沟12条4000米,维修排水沟16条3800米,清淤10000米,治理农村“五乱”1200处(起)。后楼村、刘庄村被命名为“省级卫生村”。二是实施整村推进,建设文明新村。该乡争取项目和帮扶资金200多万元,乡财政出资50多万元,动员受益群众捐资30余万元,乡机关干部出义务工2000多个,对后楼和刘庄两个村民组的村容村貌进行了全面整治、美化。三实施沼气工程,建设生态家园。2006年以来,该乡引导农户发展沼气,在机关干部、学校教师、企业老板中广泛开展了“建沼亲情”活动,该乡户用沼气池已达5370户,沼气入户率已达36%,“一池三改”率已达75%,推广沼气热水器1000多台。

8.4.6文化建设

2007年,该乡坚持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培育新型农民,促进乡风文明。一是大力发展墙体文化,激励农民建设新农村。在16个行政村村委所在地分别规划布置了新农村建设文化长廊,印制14000张“新农村、新农民、新风尚”彩色喷绘发放张贴到户。二是组建文化宣传队伍,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乡财政先后出资5万余元,奖励扶持莲花、后楼、八里等村组建文化宣传队伍,举办文化活动。三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该乡多方筹资,高标准建起12个村文化大院,16个农民文化健身广场,为农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新建“农家书屋”12个,添置农村实用科技图书20000余册,光盘5000多张,并免费向农民借阅、出租。如今,在该乡农民比创业致富,比文明诚信,比家庭和谐,比遵纪守法,比奉献公益,比帮弱助困已蔚然成风,全乡上下处处呈现出风清气正、欣欣向荣、平安和谐的好局面。

三里河乡党委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出台了实施意见、办法及奖励政策,大力实施了“农村文明信用工程”,扎实开展了“道德储蓄”活动,广泛开展了“文明农户”、“文明村民”评选活动,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彩。2005年6月14日,该乡莲花村举办的“丰收乐——和谐莲花农民文化节”吸引了省、市多家主流媒体前往报道。2005年,三里河乡政府机关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后楼村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莲花村被评为全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2006年初,后楼村和莲花村又被定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8.5 瓦岗乡

8.5.1乡镇简介

瓦岗乡位于确山县城西20公里处,紧临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省道411公路穿境而过,过境的新阳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交通便利。全乡总面积175平方公里,耕地3万亩,有15个村委,2.5万人。2003年该乡获河南省“奔小康科普示范乡”、“农村科普宣传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还有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瓦岗乡。

8.4.7特色村屯

确山县三里河乡后楼村位于确山县城南5.5公里,107国道西侧,全村有25个自然村,27个村民组,987户,3380人,面积11平方公里,耕地5840亩。后楼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以建设文明和谐的小康村为目标,积极带领干

8.5.2 行政区划

瓦岗村、刘老庄村、孙岗村、叶老庄村、田畈村、泽沟村、常庄村、芦庄村、冲口村、贯台村、黑风寺村、邢店村、林庄村、下沟村、邓庄村

群改善农村、农业基础条件,引导农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全村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 第 23 页

8.5.3资源优势

瓦岗乡地处伏牛山、桐柏山余脉交汇处,属浅山丘陵地形,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群峰叠翠,景色秀美,南临薄山湖风景区,北接乐山及金顶山森林公园,境内还有全国反恐基地和济南军区训练基地,是休闲游、军旅游的理想选择。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岩、大理石、镁、铁、石英石、水泥石、白云石等,特别是北矿区“确山芝麻灰花岗岩”(代号1352),具有品位高、抗压、抗腐、抗聚变性能好、质地细密等特点,加工后达到120度,被世界石材界评为第二位,经勘察,储量2亿多立方。铁矿位于南矿区,储量300多万吨,现已开采矿石1000多吨。中草药材主要有白花蛇草、半枝莲、徐长卿、热参、些胡、桔梗、苍术等二十多种,年产白花蛇草1000多吨,半枝莲1000多吨。农产品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西瓜、红薯、烟叶、板栗等,年产量分别为5600吨、5000吨、3800吨、4000吨、4000吨、500吨、6000吨。特别是红薯、西瓜、中药材已经成为瓦岗农产品的“三宝”,深受各地客商青睐,该乡正在注册“瓦岗红薯”商标。 瓦岗乡电力设施完善,境内有无线通讯信号塔五座,有线电话遍布每个村组,通讯便捷。共有小型水库8座,拦河坝80余座,相当一部分农户用上了自来水。林业生产发展迅速,退耕还林、绿色通道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森林覆盖率有较大提高。2003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860元,财政收入28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1.9亿元。信息服务折叠

该乡通过内设“天线”、外建“网站”、分级“差转”等形式,建起“党员信息网”,及时、快捷地为群众搞好信息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内设“天线”。该乡在每个村聘请3名党员致富能手作为信息员,由他们负责收集适合当地实际,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乡土信息”,及时向群众发布,为群众发展经济出谋划策。瓦岗村党员刘根福被聘为信息员后,结合自己发展药材种植的实践和对市场的调查,引导群众种植白花蛇草、半枝莲等药材。2007年以来,全村种植中药材创收20余万元,人均增收300多元。

外建“网站”。乡党委与近百名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保持经常性联系,请他们捕捉各种致富信息,并迅速反馈给乡里。2008年5月初,在郑州做生意的泽沟村党员张伟得知红薯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情况后,立即向乡里发回信息,使泽沟村增收10余万元。

分级“差转”。该乡建立了致富信息发布中心,各村成立了以党员科技带头人为主的信息服务小组。对于收集到的项目信息,适合在全乡发布的由乡发布,适合全村发布的由村发布。全乡1000余名农民初步尝到了“党员信息网”所带来的甜头。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确山县瓦岗乡注重念活“农”字经,通过大力构建红薯、烟叶、板栗、西瓜四大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向规模种植、品牌农业要效益,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路子。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该乡按土质和地理位置的不同,已建成5000亩红薯基地、2000亩烟叶基地、万亩板栗基地、万亩西瓜基地。

瓦岗红薯独具特色。瓦岗乡土质富含钾、硒等微量元素,适合红薯生长,瓦岗红薯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味,逐步走上人们的餐桌。当地农民不断改良品种,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红薯质量与产量,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瓦岗红薯”商标,在驻马店市等地设有多家瓦岗红薯专销店。良好的销售形势使瓦岗红薯2007年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亩,年产量突破2万吨,成为当地效益最好的特色农产品之一。

中药材种植业发展迅速。瓦岗乡地处浅山丘陵地区,土质疏松,河坝纵横,易于灌溉,当地又有传统种植中药材的习惯。为此,该乡党委、乡政府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中药材生产。该乡已初步形成了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其中,夏枯球、白花蛇草、半枝莲种植面积分别达4500亩、3000亩和3500亩,产值分别达1700万元、9990万元和580万元。该乡已发展中药材大户550户,全乡已有80%的农户种植中药材,孙岗村秦庄组的药农赵铁锤每年仅中药材一项纯收入就达4万元。瓦岗村下坡组的刘健、刘老庄村的王国祥、王庄组的盛金成、何庄组的曹群洲等药农每年纯收入都超过2万元,吸引了安徽毫州、湖南连翘、河北安国和成都、广西等省、市的药商前来订购。 优质板栗初具规模。该乡党委、乡政府把优质板栗种植作为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全乡已有8个行政村150个村民组种植板栗,发展栗农600多户,优质板栗种植面积达1.2万亩,年产量30多万公斤。2007年9月,该乡板栗研究与开发科普示范基地受到中国科协、财政部的表彰,并获得科普经费20万元,成为驻马店市唯一受表彰的全省14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之一。为了将先进技术传授到全体栗农手中,示范基地工作人员分包村组,在板栗的重要生长环节,解答群众提出的生产及病虫害防治问题,为栗农提供无偿技术服务;在板栗收购季节,现场传授板栗保鲜技术,深受广大栗农的欢迎。如今,瓦岗乡农民依靠种植板栗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的已有300多户。

瓦岗西瓜走俏中原。瓦岗西瓜集中在该乡田畈、林庄两村。两村属浅山丘陵地形,这里的黄土、油沙土特定的环境条件利于西瓜的生长。上世纪80年代初,这里的农民就开始零星种植西瓜。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瓜农的商品意识逐渐增强,西瓜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村里的西瓜种植大户联合成立了西瓜市场研究会,派人搜集各地市场信息,向入会农民发布市场行情,从而带动两村200多农户靠种植西瓜走上了致富路。如今,当地农民每户每年仅此一项收入平均4000元至8000元,多则上万元。 烟叶生产基地。瓦岗乡烤烟种植起步较早,有种植烟叶的许多优势,该乡在县烟草公司的大力扶持下,烟叶生产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全乡已经发展烟叶2500孙岗村党支部书记黄小收种植烟叶15纯收入3多元,其中烟薯间作6亩,每亩纯收入2500一种植烟叶每亩多收600烟薯间作一项收入每年就达1.5并带动全村400众依靠发展烟叶生产走上致富之路。2007孙岗村有15用了烟薯间作套种,比原来单一的烟叶种植增收10元。

8.5.4农业发展

河南确山瓦岗乡立足土地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培植品牌农业,其中“瓦岗红薯”以其“个大、甘甜”而俏销郑州、漯河及驻马店市各县区。“瓦岗红薯”现已成功取得国家注册商标,成为河南省第一家以政府名义注册的农产品商标。 瓦岗乡地处浅山丘陵区,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资,加之独特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红薯生长。乡党委政府大力扶持农民扩大红薯种植面积,先后从省农科院引进了烘烤型、淀粉型、鲜实型、蒸煮型等多个优良品种,并派出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植,保证产品质量。2008年瓦岗乡种植红薯6000余亩,亩产可达3000公斤,按市场价0.3元每斤计算,仅红薯一项就为全乡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

8.5.5 招商引资

确山县瓦岗乡立足资源优势,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强力推进东西合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08年6月上旬,全乡共引进合作项目14个,项目投资额4710万元,引进资金4260万元。 瓦岗乡地域广阔,有储量丰富的花岗岩、石英石等矿产资源。该乡在绘制振兴山乡经济蓝图时,达成了“出路在山、优势在石、潜力在林”的共识,决定“北开矿,

第 24 页

南采沙,治沼开发种养加”,走出一条“以花岗岩开采为龙头、多轮驱动、全面发展”的新路子。为确保东西合作工程顺利实施,该乡成立了东西合作领导小组,书记、乡长和村主要领导干部按照县委、县政府“二分之一”的工作法,一半时间在家工作,一半时间外出招商。他们先后到北京、南京、厦门、杭州等地,主动找客商联姻。全乡掀起了“讲开放、改开放、扎扎实实搞开放”的热潮。为把东西合作和招商引资工作引向深入,该乡提出“内商外商一起招,内资外资一起引,大小项目一起上”的口号,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他们依靠现有的乡镇企业来招商引资,寻求合作伙伴。瓦岗乡天然压榨辊厂市场行情较好,生产成本较低。为进一步扩大规模,除了乡里投入部分资金外,该厂又与外地企业联合,引进资金200余万元,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企业活力。该乡努力办好合作企业,以外传外,以外引外。他们把率先到该乡投资的“厦门冠贸实业有限公司”作为服务重点,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企业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力地带动了其他新来投资的客商。为了不断增强对外开放的吸引力,该乡把改善投资环境贯穿于东西合作、招商引资的全过程。他们积极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减少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乡、村积极发动群众出义务工,整修道路20多公里。乡里筹措资金20余万元,维修桥涵10余座,保证通往矿山的路面晴雨畅通。同时,架设线路,接通水管,确保矿山水通、电通、路通。良好的环境引来了省内外客商云集于此,出现了“外地客商喜来瓦岗投资,瓦岗人民笑迎八方来客”的大好局面。瓦岗乡生产的花岗岩土荒料,漂洋过海,远销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2000年至2004年5月底,出口创汇达2.6亿元。昔日的荒山野石,如今出口创汇,成了瓦岗人脱贫致富的“金娃娃”。

1.1 基本情况

1.1.1 地理位置

确山县城位于豫南伏牛山、桐柏山余脉向黄淮平原的过渡地带。扼豫鄂南北通道,地处山地平原交接线上,东北一马平川,坦荡千里,西南岗岭交错,峦峰耸峙,形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军事重地,交通要道。是县政府及盘龙镇、三里河乡三行政单元和野战部队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

1.1.2 交通条件

确山县城南依盘龙山,北枕三里河,东靠京广铁路。107国道纵穿城区,北距省会郑州226公里,距驻马店20公里,南距信阳90公里。411省道西至泌阳74公里,另有东北方向的确(山)汝(南)公路40公里和东南方向的确(山)正(阳)公路44公里。

1.2 历次规划及执行情况

1.2.1 历次规划情况

(1)1982年进行了粗线条的首次城市规划。

(2)1988年因107国道扩宽,京广铁路电气化建设及省水泥厂的筹建,进行了比较系统完善的第二次城市规划。 (3)1996年克服了就城市论城市的缺点,站在区域的高度进行了第三次城市规划。规划城市性质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工贸旅游为主的综合性城市。

8.5.6安监工作

为切实做好冬季安全监管工作,确山县瓦岗乡做到“三个到位”,有效杜绝了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 组织领导到位。为强化安全管理,该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正副组长的冬季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并指定一名副乡长具体抓,制订了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各村、组也都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抓好以防寒保暖、防雾防滑、防水防爆为重点的冬季安全生产措施的全面落实,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并加强督促检查,真正在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防止各类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监督管理到位。为切实做好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该乡结合实际,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开展冬季和“双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重点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加强以人员密集场所为重点的冬季防火安全检查,加强对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监管,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基层和生产一线,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宣传培训到位。为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该乡在企业生产一线等地方设置警示牌,发放安全知识明白纸2万多份,并组织有关人员对他们进行安全知识、安全生产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入冬以来,该乡已组织培训班16期,参训人员达2630人次。

1.2.2 规划执行情况

(1)历次规划对当时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都起到了宏观控制和指导作用。

(2)因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规划在执行过程中迄今没有跨过三里河和京广铁路,形成规模建设。

(3)城市建设进行了内部改造及填空补齐,完善了城市形态,扩宽了城市道路,改善了城市面貌,现代化小城市的雏形初现端倪。

(4)上次规划(1996-2010年)实施情况

确山县人民政府委托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县城(1996-2010年)总体规划,并已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现正在按照总体规划进行逐步实施,最近几年内,确山县人民政府相继投资5000万元,完成了南山体育场、靖宇广场、盘龙商贸城、和平街、建设街、铁南路及铁北路等开发建设。2001年对三里河工程实施开发建设,现已完成整个工程

县城基础资料

第一章 概 述

量的60%,这项工程总投资达2000多万元,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树立了我县对外良好形象。最近,我县建设局又相继完成了盘龙山自然公园的规划设计工作和火车站广场的规划设计工作(现正在实施)。

存在问题:①旧城区改造难度大;②经济发展缓慢也制约着城市的发展;③城市管理力度不够,造成占道经营等混

第 25 页

乱局面。 和平街、爱民路、新民街、生产街、龙山路等,东西方向有拥军路、铁北路、铁南路、解放路、朗陵大道、环城南路等。京广铁路两侧的交通联系主要靠朗陵大道立交桥来解决,另有三个涵洞可以通过非机动车和行人。

(4)用地布局:工业用地主要沿龙山路两侧分布;仓储用地主要沿龙山路、京广铁路和铁路专用线两侧布局;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西部老城、西关和东部南北两端;行政办公用地主要沿解放路、龙山路两侧分布;商贸金融业主要沿

1990——2002年城区常住人口变化表

年度 城区常住人口 31979 33511 34884 35646 37190 38960 41389 43054 44482 45278 46479 47530 48371 迁入 2151 2745 2726 1981 2921 2600 3955 2536 2032 1457 2153 2317 1708 迁出 1538 1435 1558 1404 1565 1062 1740 1167 887 1053 1488 1728 1309 解放路、龙山路、朗陵路、生产街及火车站周围布局。中小学校、医疗机构和其它公共建筑设施散布于城市各处。

1.3 县城人口

2002年底,县城总人口9万人,其中县直和盘龙镇4.9万人、三理河乡驻城2.2万人、务工经商及住校学生0.9万人、驻军1万人。

2.2 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用地布局不合理,功能紊乱

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中,形成了生活居住与工业生产交织混杂,即影响生活居住的安静,又影响工业生产对交通上的畅通。

(2)城市建设沿过境公路无序发展

在老城区,城市建设主要是沿龙山路南北向延伸,沿线分布有行政办公、商业市场、工厂企业等不同功能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区,把过境公路给缠绕起来。

(3)过境交通从城市中间穿过。

107国道(龙山路)从北至南纵穿城市南北,与城市居民生活相互干扰,即影响过境交通的快速畅通,又影响居民的生活安静,并且给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

(4)市政设施配套不完善

城市自来水普及率低,企业自备水源辅助城市供水,水质难以保证。排水设施不完善。城市道路不成系统,存在断头路现象。

(5)铁路线分割城市

京广铁路线、采石场专用铁路线、部队专用铁路线将城市分割为四大块,给城市内部交通带来了很大障碍。 (6)特殊用地面积过大

确山是驻军大县,城区内部队占地共计240.5公顷,占城市总建设用地的23.58%。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注:本表不包括三里河乡驻城区人口

第三章 县城社会服务设施

第二章 县城建设情况

2.1 城市建设现状

确山县现有公建服务设施在数量、等级、服务内容等方面基本能满足一般集镇居民的需要。但随着今后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的公建服务设施已跟不上居民生活发展的要求,还需进一步与居民的消费诉求相适应。

(1)建设用地:2002年底,城市建设用地10.2平方公里,其中军事用地2.4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13.3平方米。

(2)城市工业:以建材业、机械业、食品业和医药业为主。主要分布在龙山路两侧和京广铁路以东地区。 (3)城市建成区范围:主要在京广铁路以西、三里河以南、盘龙山以北的区域。城市主要街道:南北方向有

第 26 页

3.1文教

3.1.1县域学校

具体情况见确山县教育情况一览表。(表3-1)

确山县教育情况一览表 表3-1 教师人级别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职业学校 特殊教育1 学校 个数 学生人数 数 11 182 18 2 2 21671 62699 752 23876 8274 74.3 67.8 19.73 10.72 5.97 7.27 10.63 12.47 额 45.8 积 17.21 面积 3.51 9.42 生均班生均占地面生均建筑生均图书 理)医师750人,护士764人,乡村医生800 人,其他484人。

第四章 县城市政设施

4.1邮政系统现状

4.1.1 县城邮政系统

县城城区规划区范围内有邮政总局一处,共有网点6处、邮政储蓄3处,拥有员工216人,拥运输车辆9台。 县邮政局机关位于龙山路与县城解放路交叉口西北角,解放路邮政储蓄所面积80平方米,邮政营业厅面积45平方米,集邮营业部面积55平方米,广告公司面积80平方米,新生街邮政所面积150平方米,位于盘龙镇新生街西段;爱民路邮政所位于盘龙镇爱民路中段,为租赁房;北郊代办点面积75平方米,为炮旅提供,位于盘龙镇炮旅院内。

具体见下表4-1;

表4-1 现状邮政局所

建筑面积 序号 1 局所名称 (平方米) 邮政局 北郊邮政所 龙山路邮政所 爱民路邮政所 建设路邮政所 新生街邮政所 4000 75 450 600 630 150 盘龙镇与解放路交叉口 地炮旅院内 地炮旅院内 爱民路中段,顺河广场对面 朗陵大道与护城河路交叉口 新生街西段 位置

3.1.2 确山县城学校

表 3-2 确山县城市中小学现状统计表

2 土地占用面积 单位 (平方米) 县一高中 县二高中 县一初中 县二初中 县实验小学 县靖宇小学 县幼儿园 盘龙镇三小 盘龙镇四小 盘龙镇五小 45000 12665.4 19415 26680 6000 10500 4004.08 7357 9333 12134 (平方米) 42000 13670 18739 7600 8000 10000 2457 1125 2255 2318 4200 2200 2546 2244 2212 2062 670 320 615 800 48 36 29 27 30 30 13 8 12 16 建筑面积 学校学生人数 学校班级数 平均人数) 87 61 88 83 73 70 班级规模(班3 4 5 6

4.1.2 县域邮政系统

确山邮政局现有局机关楼一座(二层),生产场地瓦房十间,仓库及车库平房四间。县城营业网点7个,农村支局所13个,邮政代办点3个,农村支局所及代办点分布于全县各乡镇及炮旅、李新店机场等处。拥有公务及邮运用车8

51 台。其中:刘店邮政所面积1560平方米,位于刘店镇新建街路南;普会寺邮政所面积840平方米,位于普会寺街中心;

40 蚁峰邮政所面积481平方米,位于蚁蜂镇金顶路北段;新安店邮政所面积1731.66平方米,位于新安店镇西街;双河邮

51 政所面积570平方米,位于双河乡双河街中心;瓦岗邮政所面积1088.70平方米,位于瓦岗街西头;任店邮政所面积

50 1531.60平方米,位于任店街北端,107国道旁;竹沟邮政所为租赁房,位于竹沟镇中心;留庄邮政所面积709.50平方米,位于留庄镇中心;顺山店邮政所为租赁房,位于顺山店街;小海邮政所为租赁房,位于五三农场场部;杨店邮政所为租赁房,位于杨店街明正公路旁;李新店邮政所为租赁房,位于李新店街107国道路东;机场邮政代办点用房为李新店机场提供,位于李新店机场场部;石滚河邮政代办点为租赁房

1998年邮电分营后,全县邮政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邮政企业扭亏为盈,但如今营业网点较少,布局不合理已严

第 27 页

3.2医疗设施

现有公立医疗机构18家:县直4家(县医院、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15家;医疗卫生单位设置门诊(医务室)19个;社会办医12家;个体办医29家(民营医院3家);村卫生所207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3个;合计298个。县级医疗机构1200张,乡级医疗机构666,民营医院94张,合计1960张。有执业(助

重制约着实现邮政现代化的步伐。目前,城区共有7个营业网点,除炮旅代办点外,其余6个中,有4个集中于局机关,另外两个都距离局机关不远,县城郊区没有营业网点,为群众用邮造成了极大不便。加之近几年全县经济迅速发展,但与之相配套的邮政服务设施的建设却出现滞后,近几年邮政营业网点一直没有增加,不利于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站。如下表所示。

表 4-2 现状天然气门站

门站位置 沿溪南路东段 表4-3 现状汽车加气站

面积(m) 2601 24.2通信系统现状

确山县通信业务由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确山县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确山县分公司、中国电信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确山县分公司三家运营商承担。

现状加气站位置、级别 金山路与沿溪南路交叉口 总容积(m) 6 3单罐容积(m) 6 3罐数(个) 1 4.2.1 联通公司现状

目前,确山县城城区规划区范围内有电信局一处,即县联通分公司。到2012年底市话交换机容量达5.0万门,实装话机量达1.5万部,市话普及率达15部/百人。城区内通信线路采用架空和管道两种方式敷设。

4.4.4现状用气量

中心城区天然气用气量逐年递增,用气量受各种因素影响,每月用气量变化较大。用气量详细情况见下表:

表4-5 确山县2009-2012年各月份用气量一览表(单位:m)

月份 1 2 3 4 5 6 7 8 2009年 50255 49135 66478 68530 57932 57019 50640 49992 55242 60122 63400 63945 2010年 80570 182711 91690 114626 129350 197892 32286 57561 67121 99492 197116 113476 2011年 186770 172093 159717 66300 104775 83596 84220 68760 105608 92036 126747 273691 2012年 212850 123300 180105 171459 140092 229942 169322 122780 162258 164398 177670 286010 3

4.2.2 移动公司现状

目前,移动通信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共有移动通信基站25个。

4.3广播电视系统现状

近年来,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电台、电视台数字化设备(等级属县级)有所提高,但与兄弟县、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采、编、播设备比较落后。截止目前,电台拥有1000W发射机一部,调频音箱150个,主要分布在解放路、广场、朗陵大道、和平大道等,不能完全覆盖城区主要街道;电视台开设2个频道,有3000W发射机2部,未能建设演播大厅;有线电视实现了城区及乡镇光纤传输网络,光缆线路(城区)为65公里,只有少数部分光缆线路地埋(龙山路、朗陵路)大部分为架空线路,支线路和用户线路全部为架空线路,城区共有有线电视用户8600户。

4.4确山县城天然气现状

4.4.1现状天然气气源

驻马店市域天然气由西气东输一线豫南支线供应,该支线全长200公里,输气干线起自薛店首站,经新郑、长葛、许昌、漯河至驻马店市,年输气量达10亿立方米。

9 10 11 12 4.4.2天然气用气现状

现状确山天然气的运营主体是确山县燃气分公司,于2003年进驻确山,筹建西气东输豫南支线确山天然气工程2006年10月正式投产运营,是集管道燃气运送、燃气工程安装、维修及燃气具销售业务为一体的非独立法人公司。工程已投资3700多万元,在确山县城内建设中压输气管道14km,低压管网30km,区域调压站11座,发展天然气民用户3000多户,工商业用户20余家,近百台大锅灶,日销气量2500Nm3,年销气量150多万Nm3,较好地服务了确山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县城居民生产生活。

(注:数据由确山燃气公司提供) 4.4.5天然气用气情况

确山县燃气用气量每年呈递增的趋势,居民用户和商业用户用气量发展较快,工业用户用气量增长较为平缓。2012年,确山县燃气用气总量为183.7万m。确山县各类用户用气量详细情况见下表。

表4-6 确山县2007-2012年天然气用气情况

用3

年气量份2007 144740 2008 274150 2009 374736 2010 631050 2011 656500 2012 895161 4.4.3天然气设施现状

确山县的燃气事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设施不够完善。现有天然气门站一座,汽车加气站一座,尚无天然气储配

第 28 页

居民生活用气量m 3

136614542367363535413600工业用气量m3 30 30 02 74 80 60 3239241018125271339265822商业用气量m 5 0 2 95 91 58 305246056926126614031837合计 95 90 90 019 371 479 注:商业用气量应包括商业内部用天然气锅炉等。

工业用气量不包括采用专线供给的工厂。

900000800000700000用气600000量500000(居民生活用气量m3吨400000工业用气量m3)300000商业用气量m32000001000000200720082009201020112012年份(年)

图4-1 各类用户用气量趋势图

4.4.6居民用天然气户数统计

201年份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

民用天然气户数573800 1525 2516 3212 4047 (户) 4 13. 气化率(%) 2.19 4.07 6.52 8.09 9.84 38

表4-7 确山县2007—2012年居民用户用气数据一览表

(注:每户按3.5人计)

图4-2 确山县近六年天然气用量趋势图

4.5 确山县城给水工程

4.5.1 水源

自来水公司在城北有地下水水源4100m3

/d,城区自备水源井取水量450m3

/d。

4.5.2 配水管网

确山县配水管网为树枝状管网系统,输水管道DN600沿确正路东段铺设至107国道县水泥厂,配水主干管DN500沿

107国道从县水厂铺设至铁北路,铁北路至拥军路管径为DN400,其余管道大部分为DN100或DN200管道。

4.5.3 存在问题

① 随着县城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速度加快,供水设施赶不上用水需求,供水能力的不足,限制了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由于管网的配套建设没跟上,影响了供水能力,并造成有水供不出,不仅造成现有供水设施的浪费,也影响了水

厂的效益。

③ 由于配水管网大部分管径偏小,很难保证消防和事故的要求,严重威胁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④ 城区管网未成环状,供水安全性不高,大部分管道存在管材老化、管径偏小的问题,需投资改造。

⑤ 自备井出水量小,利用效率较低,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能量浪费,同时也增加了管理的难度,造成了自来水公司供水量萎缩。

4.6 电网现状

4.6.1 确山县城电网

现确山县由朗山220千伏变电站及古城电厂供电,截止到2012年8月份,全县境内现有220千伏变电站一座,主变一台,容量18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5座,其中公用变3座,主变4台,总容量143兆伏安:110千伏确山变电

第 29 页

站主变2台,容量为31.5+40兆伏安,110千伏安顺变电站主变1台,容量为31.5兆伏安,110千伏滨河变电站主变一台,容量40兆伏安;用户变2座:豫龙水泥厂110千伏变电站主变2台,容量为35+35兆伏安,豫南水泥厂110千伏变电站主变1台,容量为8兆伏安。确山县现有公用35千伏变电站8座,主变16台,总容量为102兆伏安,用户自备35千伏变电站8座,主变13台,总容量为25.85兆伏安。

确山县供电区域内现有110千伏输电线路7条,总长57.98千米,其中公用110千伏线路5条,总长50.42千米。有35千伏输电线路23条,总长170.125千米,其中公用35千伏线路13条,总长145.097千米。10千伏线路63条,总长1611.83千米,其中公用10千伏线路52条,总长1565.89千米。公用配变台区1496台, 总容量142.465兆伏安。

4.6.2 县域电网

确山县现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1座,其中县城由确山110千伏站、滨河110千伏站和城西35千伏站联合供电,三里河乡由确山110千伏站、滨河110千伏站和城西35千伏站联合供电,瓦岗镇有瓦岗35千伏站供电,竹沟镇由瓦岗站出10千伏瓦供4#线路供电,石滚河镇由瓦岗站出10千伏瓦供6#线路供电,任店镇由化庄35千伏站供电,李新店镇由李新店35千伏站供电,新安店镇由安顺110千伏站和顺山店35千伏站联合供电,双河镇由双河35千伏站供电,留庄镇由留庄35千伏站和顺山店35千伏站联合供电,普会寺乡由确山110千伏站和留庄35千伏站联合供电,刘店镇由确山110千伏站和留庄35千伏站联合供电,古城乡由古城电厂和秦庄35千伏站联合供电,朱古洞乡由秦庄35千伏站和城西35千伏站联合供电。具体供电情况见下表:

表 4-8 确山电网变电站供电情况一览表

序乡镇名供电线路 所属变电站 号 称 确供5# 确供8# 确山110千伏站 确供10# 确供13# 滨供4# 1 县城 滨供5# 滨河110千伏站 滨供6# 城供4# 城供6# 城西35千伏站 城供8# 城供12# 2 三里河乡 确供15# 确山110千伏站

第 30 页

滨供1# 滨河110千伏站 滨供2# 城供3# 城西35千伏站 城供18# 瓦岗镇 瓦供1# 3 瓦供3# 瓦岗35千伏站 4 竹沟镇 瓦供4# 5 石滚河镇 瓦供6# 化供1# 6 任店镇 化庄35千伏站 化供4# 李供1# 7 李新店镇 李供2# 李新店35千伏站 李供3# 安供1# 安供2# 安顺110千伏站 安供4# 8 新安店镇 安供5# 顺供1# 顺供4# 顺山店35千伏站 顺供9# 双供1# 9 双河镇 双供3# 双河35千伏站 双供4# 留供6# 留庄35千伏站 10 留庄镇 留供7# 顺供6# 顺山店35千伏站 留供10# 留庄35千伏站 11 普会寺乡 留供2# 确供21# 确山110千伏站 12 刘店镇 确供2# 确山110千伏站

留供4# 留庄35千伏站 秦供9# 秦庄35千伏站 13 古城乡 马355# 古城电厂 城供2# 城西35千伏站 秦供2# 14 朱古洞乡 秦供7# 秦庄35千伏站 秦供3# 第 31 页

留供4# 留庄35千伏站 秦供9# 秦庄35千伏站 13 古城乡 马355# 古城电厂 城供2# 城西35千伏站 秦供2# 14 朱古洞乡 秦供7# 秦庄35千伏站 秦供3# 第 31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yy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