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4-06-21 20: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 国 历 史 地 理 学

教 学 大 纲 绪 论

中国历史地理文献介绍 一、正史中的地理文献

? “地理志”系统

? 《汉书?地理志》——正史第一部地理志

(1)体例

以疆域范围内的政区及其沿革为纲,以人口、山川、物产等为目。

(2)内容

? 首篇:《禹贡》、《周官?职方》

? 正文:政区沿革以及各级行政区划中的户口、山川、古迹、物产等情况 ? 附录:“风俗”篇(《域分》、《风俗》)

武都郡,武帝元鼎六年置。莽曰乐平。户五万一千三百七十六,口二十三万五千百六十。县九:武都,东汉水受氐道水,一名沔,过江夏,谓之夏水,入江。天池大泽在县西。莽曰循虏。上禄,故道,莽曰善治。河池,泉街水南至沮入汉,行五百二十里。莽曰乐平亭。平乐道,沮,沮水出东狼谷,南至沙羡南入江,过郡五,行四千里,荆州川。嘉陵道,循成道,下辨道。莽曰杨德。

鲁国,故秦薛郡,高后元年为鲁国。属豫州。户十一万八千四十五,口六十万七千三百八十一。县六:鲁,伯禽所封。户五万二千。有铁官。卞,泗水西南至方与入沛,过郡三,行五百里,青州川。汶阳,莽曰汶亭。蕃,南梁水西至胡陵入沛渠。驺,故邾国,曹姓,二十九世为楚所灭。峄山在北。莽曰驺亭。薛。夏车正奚仲所国,后迁于邳,汤相仲虺居之。

? 正史中的“地理志”系统 (1)二十四史中的“地理志”

(“郡国志”、“州郡志”、“地形志”) 除《汉书?地理志》外有十五种:

《续汉书?郡国志》、《晋书?地理志》、《宋书?州郡志》、《魏书?地形志》、《南齐书?州郡志》、《隋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旧五代史?郡县志》、《新五代史?职方考》、《宋史?地理志》、《辽史?地理志》、《金史?地理志》、《元史?地理志》、《明史?地理志》。 此外,《清史稿》也有《地理志》

(2)缺编地理志的正史

? 缺编的有八种:《史记》、《三国志》、《南史》、《北史》、《北齐书》、《周书》、《梁书》、《陈书》 ? 补充工作:

《隋书?地理志》对北齐、北周、梁、陈政区沿革的追溯,被称为“五代史志”;

清代学者的补志:《补三国疆域志》、《十六国疆域志》、《补梁疆域志》《补陈疆域志》等(收入《二十五史补编》)

? “河渠书(志)”系统

? 《史记?河渠书》——开创河渠书体例

(1)体例:以水道为纲,记载其流域的经济与自然地理 (2)内容:主要记载历代水利工程的兴修情况极其利弊

? 正史中的“河渠书”系统

(1)正史中“河渠书”系统的文献共有五种:《汉书?沟洫志》、《宋史?河渠 志》、《金史?河渠志》、《元史?河渠志》、《明史?河渠志》 此外,《清史稿》也有《河渠志》

(2)《后汉书》至两唐书之间的正史没有河渠志

? “食货志”系统

? 两个源头——《史记?平准书》、《货殖列传》 ? 正史的第一部“食货志”—— 《汉书? 食货志》 ? “食货志”系统的经济地理学价值

正史“食货志”的内容涉及特定地域的生产和开发情况,具有一定的经济地理价值。

? 民族地理和域外地理

? 民族地理——夷、蛮、戎、狄的列传

(1)《史记》开创为周边民族作列传的体例

相关篇目有:《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西南夷列传》 (2)民族列传因为不同朝代而名称有所变化

《魏书》有《蠕蠕传》,新、旧《唐书》有《吐蕃列传》等。

? 域外地理

(1) 《史记》开创为域外国家作列传的体例 相关篇目有:《朝鲜列传》、《大宛列传》

(2)《旧五代史》开始,域外国家列传称为《外国列传》

二、类书和政典中的地理文献

? 类书中的地理文献

如《艺文类聚》、《玉海》、《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等。类书中的地理文献都是对前代地理书的汇集,其价值在于对已经佚失的古地理书的保存。 ? 政典中的地理文献

地理文献以“州郡典”、“舆地考”等形式分布在“十通”中 ? 第一部政典——《通典》

唐?杜佑:《通典》——历代典章制度的汇编 其中卷171-184为“州郡典”

? “十通”中的地理文献

《通志》 卷56”职官略“有“州郡”、卷66”艺文略”有“地理”,《文献通考》卷315-323“與地考”,《续通典》卷107-120“州郡”,《清朝通典》卷90-96“州郡”,《续文献通考》卷229-236“與地考”,《清朝文献通考》卷269-292“與地考” ,《续通志》卷103—109”地理略”,《清朝通志》卷24—31”地理略”

三、地方志

? 地方志的起源

? 《周官》外史“掌四方之志”

? 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 ? 地方志的种类

? 根据行政区层级而有不同层级的地方志

如“通志”、“府志”、“州志”、“县志”、“乡镇志”等 ? 行政区之外的各种专志

如山水志、湖堤志、盐场志、寺观志等

?地方志的历史发展及其利用

? 宋元方志

(1)方志编撰体例的日臻成熟

代表作:“临安三志”(乾道、淳祐、咸淳)、《景定建康志》、《吴郡志》 (2)《宋元方志丛刊》

? 明代方志

(1)方志的普遍修纂——“今天下自国史外,郡邑莫不有志。” 如:康海的《武功志》和韩邦靖的《朝邑志》

(2)《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 、《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 清代方志

(1)地方志修撰的鼎盛时期 (2)章学诚的方志学理论与实践

? 理论:撰成《修志十议》、《方志立三书义》等文和《方志略例》,提出 “方志乃一方全史”。 ? 实践:主修《湖北通志》、《和州志》、《亳州志》、《永清县志》 ? 历代方志的著录

朱士嘉 :《中国地方志综录》及其增订本、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四、地理文献的历史发展

? 先秦时期

? 《山海经》——“开了幻想的一派”

(1)《山经》(《五藏山经》):以东周都城洛阳为中心,分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和中山经五个部分

(2)《海经》:中国四方有海的原始观念的反映,以神话幻想为主。 (3)《大荒经》:是对《海经》的诠释

? 《禹贡》——中国沿革地理的第一篇

(1)内容:“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

(2)《禹贡》“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 其他地理文献 (1)《穆天子传》 (2)《周礼?职方》 (3) 《尔雅?释地》

(4)《管子》:《地员》篇专论土壤;《度地》篇专论水利;《地图》篇强调地图的重要,阐述地图的基本内容;《地数》篇讲述古代矿物

? 两汉时期

? 《史记?河渠书》 ? 《汉书?地理志》

? 马王堆汉墓帛书古地图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华阳国志》

(1)东晋常璩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

(2)地域范围:晋代梁、益、宁三州,相当于今天云、贵、川三省和鄂、甘、陕三省部分地区,为《禹贡》梁州之域:“华阳黑水惟梁州。” (3)时间范围:始于开辟,终于晋永和三年。

(4)内容:

一、沿革地理部分,包括巴志、汉中志、蜀志、南中志(1-4卷)。 二、以编年体形式叙述历代在四川的割据政权(5-9卷) 三、记载西汉迄东晋初年的“先贤士女”(10-12卷)

? 《法显传》(《佛国记》) (1)晋释法显撰

(2)法显西行的经历和见闻

记事以佛教胜迹和佛事为主,同时对各地行程、地理概貌、文化习俗等都有真实而详细的记载。

(3)关于《佛国记》的史地研究

(民国)丁谦:《佛国记地理考证》(载《地学杂志》,1915年,6:12)

? 《水经注》

(1)北魏郦道元著 (2)关于《水经》

《水经》是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隋书?经籍志》著录郭璞注,《唐六典》著录汉桑钦著,清代学者考证认为三国时人所撰。

(3)体例与内容

? 开创了以水道为纲,因水证地的撰述体例

注记水道时穷源竟委,详细描述了水道所经各地的历史地理和人文风俗; ? 对《 水经》 经文的讹谬之处作了许多匡正。

? 《洛阳伽蓝记》 (1)北魏?杨衒之撰

“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今日寥廓,钟声罕闻。” (2)体例和内容

? “先以城内为始,次及城外。”(五卷: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

? 以记佛寺为纲,通过正文和子注,由伽蓝(正文)旁及附近的官署、里巷、名胜乃至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子注)。“盖都邑之事,尽在是矣。”

? 佚失的重要地理文献 (1)阚駰《十三州志》 (2)《晋书地道记》 (3)《晋太康三年地记》 (4)六朝地志

? 隋唐时期

? 正史地理志

(1)《隋书?地理志》 (2)两《唐书?地理志》

反映的是晚唐区划建置情况

? 地理总志

(1)《括地志》

唐太宗时魏王李泰主持编修,反映了盛唐贞观时期的区划建置。 (2)《元和郡县志》——现存最早的一部地理总志 李吉甫撰,记载了中唐时期的区划建置。

? 佛教游记

《大唐西域记》,唐玄奘撰。

“推表山川,考采境壤,详国俗之刚柔,系水土之风气。”

? 两宋时期

? 《太平寰宇记》 (1)乐史撰

(2)“太平”是宋太宗的年号“太平兴国” (3)编撰体例的突破

增加和丰富了人文地理的内容,表现在“风俗、姓氏、人物、艺文”等项目。《四库全书总目》说:“盖地理之书,记载至是书而始详,体例亦自是而大变。”“后来方志必列人物、艺文者,其体皆始于(乐)史。”

? 《元丰九域志》 (1)王存撰

(2)“元丰”是宋神宗的年号 (3)内容

记载熙宁、元丰间“九州封域”之官修地理总志 (4)体例

纲要性的地理书

? 《舆地广记》 (1)宋?欧阳忞撰 (2)编撰风格

着重叙述政区沿革,在叙述政区沿革时结合历史典故(《诗》、《书》、《左传》)

? 《舆地纪胜》 (1)南宋王象之撰

(2)地域范围:南宋十六路版图

(3)是一部以形胜为主题的地理总志——”诗”、”四六”两个门目的开创

作者自序说要“收拾山川之精华,以借助于笔端”,于地理志中开创了歌咏地方山水的“诗”和“四六”两门。

? 《通鉴地理通释 》

(1)南宋?王应麟撰

(2)就《资治通鉴》的地名作一般地理沿革和位置的考释 ? 《诸蕃志 》

(1)南宋?赵汝适撰

(2)研究宋代南洋历史地理和海上交通的重要文献

? 元明清时期

? 官修地理总志《一统志》的出现 (1)《大元大一统志》

? 赵万里辑本:《 元一统志》

? 以行省为纲,以路和直辖府、州为目,体例上开了明、清一统志的先河。

(2)《大明一统志》

? 明英宗天顺年间敕修。同时敕修的还有《 寰宇通志》 ,后书版毁。

? 体例因袭《 元一统志》 ,取材以天顺间全国行政区划为准,以布政司(行省级)为纲,以府、州为目,下系建置沿革、山川、风俗、土产、人物等二十个门目。

(3)嘉庆《重修一统志》 三次撰修:

第一次是康熙二十五年开始,乾隆八年成书,主修为徐乾学 ;

第二次从乾隆二十九年开始,四十九年成书,习惯上称为“续志”,主修为和坤;

第三次是嘉庆二十五年开始,道光二十二年成书,因为书的取材以嘉庆二十五年为下限,因此称嘉庆《重修一统志》,简称“嘉庆一统志”,主修为穆章阿。

? 西北史地文献

(1)祁韵士:《西陲要略》、《西域释地》 (2)徐松:《西域水道记》 (3)张穆:《蒙古游牧记》 (4)何秋涛:《朔方备乘》

? 域外文献

(1)《真腊风土记》

元周达观撰。记载了柬埔寨吴哥时代的灿烂文化。

(2)《长春真人西游记》、《西使记》——元代两部西行晋谒的游记 (3)《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清?魏源撰 (4)《瀛环志略》 清?徐继畲撰

? 航海文献

(1)元?汪大渊:《岛夷志略》 (2)郑和下西洋随行游记 马欢:《瀛涯胜览》 费信:《星槎胜览》 巩珍:《西洋番国志》

(3)《郑和航海图》 (4)航海针经

如张燮的《东西洋考》,其中的“舟师考“分“东洋针路”、“西洋针路”。 无名氏:《两种海道针经》(《顺风相送》、《指南正法》)

? 《徐霞客游记》 (1)明?徐弘祖撰 (2)体例与内容

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徐霞客旅行中的足迹所至和观察所得 (3)对徐霞客与《游记》的评价

? 钱谦益称徐霞客为“千古奇人”,《游记》为“千古奇书” ? 蔡尚思称徐霞客为“集地理考察大成的徐霞客”

? 《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

(1)顾炎武撰。 (2)内容

? 关于沿革、建置、山川、名胜等舆地方面的内容称为《肇域志》;

? 关于水利、资源、户口、田赋、兵役等经济、军事关系的部分称为《天下郡国利病书》。

? 《读史方舆纪要》 (1)顾祖禹撰 (2)体例与内容

? “以史为主,以志证之。”是一部将历史与地理糅合在一起的沿革地理学著作。全书贯串着极为强烈的军事地理思想。

? 内容分四个部分:一、历代州域形势,二、分省方舆纪要,三、川渎、四、天文分野

? 《汉唐地理书钞》

清王谟辑,所辑为汉唐间地理古籍。

十三经--尚书

十三经--尚书

夏书·禹贡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知

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従,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主

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灉、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斋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菜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古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知

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唯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木。鸟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知

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砺、砥、砮、丹惟菌簵、楛,三邦厎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知

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导菏泽,被孟猪。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厥贡漆、枲,絺、纻,厥篚纤、纩,锡贡磬错。浮于洛,达于河。主

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斋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従,沣水攸同。荆、岐既旅,终南、惇物,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猪野。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厥贡惟球、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斋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知

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古 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斋

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主 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知 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古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主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古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迆北,会于汇;东为不江,入于海。主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古

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斋

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主 导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知

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邦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斋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

米。主

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知 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古 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斋 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主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知

版式:静远

中国历史自然地理 一、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

? 分析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 考古资料时期:距今2500年前(before 500 BC),依靠地层沉积相、考古、孢粉分析; 2.物候资料时期:距今2500年至500年前(500BC—1400AD),根据物候文献(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与考古实物记载;

3.方志资料时期:距今500年以来(since1400),利用地方志。

? 5000年前的温暖湿润气候(仰韶温暖期) 仰韶温暖期中国大地上的动植物景观: 1.东北

以栎为主的阔叶林植物群落

2.华北

(1)北京西郊、燕山南麓发现了大量阔叶树种花粉带

(2)渤海湾西北岸的地下埋藏有大量喜温暖湿润的阔叶树种 (3)天津地区生长有今天见于淮河流域的水蕨

3.黄河流域

(1)关中地区的半坡遗址发现了现今生活在长江流域的獐、竹鼠和貉等动物遗骸 (2)山东历城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喜暖动物遗骸和竹类遗迹

4.长江流域

(1)长江中游的河南淅川下王岗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喜暖动物遗骸,如孔雀、猕猴、熊猫、亚洲象等

(2)长江下游上海附近地区生长着以青岗栎、栲为主的常绿阔叶和阔叶—落叶混交林 (3)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象、犀等今天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动物遗骸

5.西部地区

(1)天山北麓的云杉生长线较今为高

(2)西藏高原上湖泊十分发达,人类活动遗迹的分布较今为广,在今天的藏北无人区有细石器的发现

(3)云贵高原元谋遗址中有现今活动于西双版纳的喜暖动物遗骸

? 5000年以来的气候变迁

1. 3000年前的西周早期(公元前10世纪),气温有所下降

(1)相当于西周早期的河南淅川县下王岗文化遗址中未见喜暖动物遗骸

(2)《竹书纪年》记载了周孝王时,长江支流汉江两次结冰(前903年和前897年)

2.公元前8~前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气候转暖

(1)《春秋》记载,公元前698、前590、前545等年,鲁国的冬天无冰,冰房得不到冰。 (2)《左传》、《诗经》经常提到黄河流域的亚热带植物竹子和梅花。 《秦风? 终南》:“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3)这种温暖气候持续到公元前1世纪,当时淇水流域和渭水流域都有大片竹林存在: ? 历史事件:

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前87年)黄河在瓠子口决口,砍伐了河南淇园的竹子编为容器以盛石子来堵塞黄河的决口。(《史记?河渠书》) ? 文献: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描写了当时经济作物的分布:“蜀汉江陵千树橘,……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

3.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到公元8、9世纪(相当于汉晋、南北朝时期) ,寒冷气候笼罩中国大地 (1)公元之初的东汉,首都洛阳在晚春还降雪,冻死了很多人

(2)公元225年,魏文帝曹丕率十万大军到长江边的广陵故城,准备伐吴,因运河结冰,战船不能入江而罢。(《魏志?文帝纪》)

(3)成书于6世纪的农书《齐民要术》所记载的黄河流域(今河南、山东一带 )的物候现象与现今的北京地区相似

4. 8~9世纪的温暖期(相当于唐朝)

(1)七世纪中期开始转暖,公元650、669、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

(2)八世纪初,皇宫里能够种植梅花。唐玄宗(712—756年)时,妃子江采苹因所居之处种满梅花而被称为“梅妃”

(3)八、九世纪时,诗人经常吟咏到长安的梅和柑橘

5. 10~12世纪中国气候加剧转寒(相当于北宋和南宋时期) (1)华北

1170年,范成大被派遣到金朝,他在重阳节(相当于阳历10月20日)到北京,当时西山已经遍地皆雪:“至是适以重阳,……西望诸山皆缟,云初六日大雪。”

(2) 黄河流域

? 因北面的太行山阻挡了北来冷空气,今河南博爱一带气温较高,以产竹著名,唐初在此设有司竹监,北宋初撤废了司竹监;

? 苏轼和王安石等人的诗作中都有提及关中和华北无梅的事实。 苏轼咏杏花诗:“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 王安石咏红梅诗:“北人初不识,浑作杏花看。”

(3)长江流域

? 公元1111年第一次记载太湖全面结冰,且坚实可以通车。(元?陆友仁《砚北杂志》卷上) ? 1153~1155年,金朝使臣到杭州时,苏州一带的运河冬天常常封冻,船夫不得不备铁锤破冰开路。

(4)闽江流域

1110年和1178年,福州的荔枝两次全部冻死。

(5)四川盆地

荔枝的分布不断南移:从唐初的成都(张籍《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到北宋时的眉山(成都南60公里,苏轼和苏辙的诗里有说明),南宋时已经退至长江以南宜宾、泸州一带(陆游和范成大入蜀期间对于荔枝的分布有记载)。

6. 13世纪的短暂回暖(相当于南宋后期至元朝初期)

(1)南宋都城杭州在13世纪最初20年内有好几年冬季无冰雪 (2)元初在河内和西安又恢复了管理竹园的竹监司

7. 14世纪至19世纪末的气候寒冷期(相当于明清时期) (1)14世纪初,中国气候转入寒冷期

1309年,江南运河封冻。1329年和1353年,太湖结冰,橘尽冻死

(2)15世纪以后气候转寒加剧。1500~1900年是一次世界性气候寒冷时期,即所谓的小冰期

小冰期中,中国气候于17世纪下半叶达到最低点。 ? 当时柑橘冻死的南界东部沿海大致在29 oN,西部湖南境内大致在27oN左右,与今天实际种植界限相比,东部偏南3个纬度,西部偏南6个纬度。可以推测当时在这个界线上的极端低温比现今要低5oC~7oC。

? 从明末谈迁《北游录》所记载的物候资料来看,当时北京冬季较今低2oC。

? 根据地方志的统计资料,1650~1700年的50年期间,太湖、汉江和淮河结冰四次,洞庭湖结冰三次。

二、历史时期植被的变迁

中国的天然植被景观森林与草原荒漠的分界线是:北起大兴安岭北端,东南沿嫩江折向西南,经冀北、晋北、陕北、川北至西藏东南一线。此线以南为古代主要森林地带,以北是草原、荒漠地带。

? 森林地带

森林地带自北向南可以分为四种林区: 1.寒温带、温带林区

分布: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18、19世纪的文献记载这里“林薮深密”。今天本区还是中国主要森林区之一。

2.暖温带林区

分布:华北地区,东至辽东丘陵、西至渭河平原、南至豫中和豫西山地、东至山东丘陵。 (1)辽东丘陵:孢粉分析反映出全新世中期这里的森林以阔叶树为主,到了晚期,气温下降,变成针、阔叶混交林,森林范围缩小,草本植物面积扩大,目前该地区的植被即是这种情况。 (2)燕山山地的天然森林直至辽金元时代仍有大量林木可采。

(3)华北平原在全新世也普遍分布着森林、草原和沼泽,大量鹿、水牛、象、竹鼠等动物活动其间。

(4)《诗经》、《山海经》等先秦文献的记载,现今的陕北、陇东、汾河下游的霍山、中条山都有茂密的森林,太行山南段更是“高林秀木,翘楚竟茂”。

3.亚热带林区

分布:华中、西南,包括秦岭、大巴山、大别山、江南丘陵、闽浙山地及长江

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中部及北部、南岭山地、两广丘陵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1)孢粉分析和考古研究表明,5000年前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有亚热带森林及沼泽,浙东会稽山地和四明山地有一片被称为“南林”的原始森林。

(2)秦岭山地在3000年前存在大片原始森林,周人的祖先就经常渡过渭河到南山(秦岭)一带取用木材。(《史记?周本纪》)直至唐代,终南山一带仍多森林。

(3)《汉书?地理志》记载巴蜀有“山林竹木”之饶,《盐铁论》记载“蜀陇有名材之林”。

4.热带林区

分布:华南、滇南、藏南,包括闽南、台湾、两广丘陵的中南部、海南及云贵高原南部。 (1)开发较晚,直至宋代这一带仍然是“山林翳密”(《宋史?地理志》)。

(2)广西山地和滇南在明清时还是“草木畅茂”、“榛莽蔽翳”的“树海”。(明?朱孟震:《西南夷风土记》)

? 草原、荒漠地带

1.草原地带

包括大兴安岭南段、呼伦贝尔草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西北部和青藏高原中北部,表现为草原、森林景观。

? 大兴安岭南段

“桦木生长成林”。(《魏书?礼志》) ? 呼伦贝尔草原

汉墓中棺木全部用桦木和松木制成,许多随葬器物也都是桦木和松木及桦树皮制品。 ? 鄂尔多斯高原

更新世晚期,这里是一个有草原和森林的环境。直至汉代,阴山山脉一带还是“草木茂盛,多禽兽”。(《史记?匈奴列传》)北齐《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生动地描述了蒙古草原的自然景观。

2.荒漠地带

包括内蒙古西部、宁夏、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等地,荒漠景观表现为植被稀少,个别地区分布有森林、草甸:

? 祁连山地,北魏时“榆木成林”。(《水经?河水注》)

? 河西走廊在汉代时水草丰美,“凉州之畜为天下饶”。(《汉书?地理志》)

? 天山、阿尔泰山为森林覆盖区。西汉时天山北坡“山多松樠”,19世纪末仍然“遍生松树”;阿尔泰山地(金山)“松桧参天,花草弥谷”。

? 植被变迁

全新世以来,随着人类的活动,天然植被的分布状况不断发生变化,变化总趋势是天然植被不断被栽培植被和次生植被所代替。历史时期植被变化最为显著的地区有:

1.华北平原

植被变迁原因: ? 开发较早

这意味着天然植被很早开始被破坏。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森林和草原不断退化。 ? 战争频仍

历史上该地区为战争发生最频繁之地,于是和平时期的过度垦殖和战争时期的大规模焚毁交替出现,使华北平原成为历史时期森林和草原植被变迁最大最频繁的地区,也是人类活动对天然植被干扰最严重的地区。

(1)战国时期,河南中部地区已“无长木”;泗水流域已“无林泽之饶”。(《战国策?宋策》、《史记?货殖列传》)今天的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在公元前2世纪时已缺乏薪柴,(《史记?河渠书》)

(2)十六国北朝时期,长期战乱,人口流徙,大片农田荒芜,转变成次生草地和灌木丛,不少农田变成了少数民族的牧场和猎场。

(3)隋唐统一时期,农业发展,大片栽培植被又替代了次生草地和灌木丛。

(4)宋金之际,战火再次笼罩华北平原,河淮之间,荆棘满地,加上黄河泛滥,沙地和盐碱地比比皆是,已无良好植被可言。

2.黄河中游地区

(1)渭河平原、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已进入农业社会,天然植被很早就遭到破坏,代之以栽培植被。战国以前森林和草原分布仍相当广泛。

(2)秦汉时期,大量移民迁入,在该区设置郡县,发展垦殖,以至于农牧分界线一度北移至阴山以北和乌兰布和沙漠一带,河套及其以南地区因农业发达而被誉为“新秦中”,大片森林、草原为栽培植被所替代。

(3)东汉以后,游牧民族入居,农牧界线南移,次生草原和灌木丛替代了栽培植被,但因气候转寒、变干,无法恢复到秦汉以前的植被状况。

(4)隋唐时期,农牧界线再度北移到阴山一线,过度开垦使黄河中游地区的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

(5)北宋初营建开封宫室,大肆开采渭河上游森林。金代继续开采河东、陕西、陇东的木材营建汴京。宋、金、西夏间长期战争,陕北、陇东一带维修军事堡寨,廓清视野,又大肆砍伐残存的森林。

(6)明代长城的修筑继续进行廓清视野的砍伐,植被破坏后,沙地不断扩大。

3.太行山区及晋北地区

植被变迁原因: ? 农业开发较早

太行山中段东麓是华夏族发祥地之一。 ? 靠近政权中心

森林被用于营建都城和宅第。

? 战乱、灾荒时,河北平原上的饥民多入山为生,滥砍滥伐。

? 黄土土质疏松,原始植被被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次生植被的生长也受到影响。

(1)商代开始,许多政权的都城建在太行山东麓,宫室营建均取材于此。

(2)北魏时,“京洛材木,尽出西河”,(《周书?王熊传》)“西河”指今晋北以离石为中心的地区。

(3)隋唐都长安,“因近山无巨木,求之胜、岚间。”

(4)北宋营建开封,也采用山西高原岚、石(治离石)、汾阳之柏。(据《梦溪笔谈》记载,太行山区的森林至北宋时已半为童山)

(5)明代建都北京,城内官民竟起宅第,大同、宣化一带的大树尽被砍伐运往京师,从偏关至山海关原有一条绵延数千里的“林山茂密”的森林带,至弘治年间被采伐殆尽。

4.鄂、豫、川、陕交界地区

植被变迁原因:移民迁入。

(1)鄂西山地和秦巴山地,原为亚热带林区,一直到明初这里的植被覆盖仍然良好,秦岭山区称“南山老林”,大巴山区称“巴山老林”。

(2)明宣德以后,大批流民(史称为“棚民”)进入山区,伐木造纸,烧炭,种植玉米、甘薯,“老林邃谷,无土不垦。”

(3)19世纪,除了少数地区如神农架、镇坪、淅川等处尚有较多的森林和竹林外,荒山秃岭到处可见,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中国历史政区地理 一、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

? 夏

? 根据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夏的活动范围大致有四个中心区域 (1)以嵩山为中心的颍河上游 (2)伊、洛河流域 (3)古济水上游 (4)晋西南涑水流域 ? 夏朝的势力所及

(1)东至黄河下游地区(豫东、鲁西),东南近淮泗 (2)南至江汉北

? 商

? 从商代遗址的分布来看,商朝的主要活动地区在今河南中、北部,河北西南部和山东西部。 ? 晚期势力扩展,东北至辽宁,南至江淮,西至陇、蜀。

? 周

? 西周初所分封的诸侯国大致分布在北至燕山山脉、南至长江、西至渭水流域、东至于海这一范围。

? 战国后期,处于边境地区的诸侯国疆域有了不同程度的拓展。《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尔雅?释地》所反映的大致上就是战国时的疆域。

(1)燕昭王击退东胡,却地千余里,置五郡,东与朝鲜分界; (2)赵武灵王击败林胡、楼烦,疆域扩展至河套以北阴山一带; (3)秦昭襄王灭义渠戎,疆域扩展至泾渭河上游和洮河流域;秦惠王灭蜀,四川盆地归入版图; (4)楚国南疆越过洞庭湖,置巫郡、黔中郡;东南灭越,据有今浙东一带。

? 秦

“东至海及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旁阴山至辽东”(《史记?秦始皇本纪 》)

(1)东南:平楚江南地,置会稽郡;并闽越和东瓯,置闽中郡; (2)南逾南岭,置桂林、南海、象郡; (3)北击匈奴,拓地至阴山,置九原郡; (4)西南:开五尺道,势力伸入云贵高原

? 西汉

? 汉初疆域内缩

(1)匈奴夺回河南地

(2)东瓯、闽越独立,闽中郡废 (3)赵佗割据岭南

(4)放弃五尺道,不再控制云贵高原,黔中郡亦废

? 汉武帝开拓疆土

(1)西部疆域到达了河西走廊的尽头,置河西四郡。

(2)北部恢复了秦始皇时的形势,并进一步将匈奴驱逐至漠北,于是“漠南无王廷” ,置朔方、五原二郡。

(3)东北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了四郡:乐浪、玄菟、真番、临屯

(4)南部平定南越,置南海等八郡,于海南岛置珠崖、儋耳二郡,郡县扩展到今越南中部和海南岛。

(5)开西南夷,置犍为等七郡,郡县设置到今云南中部。

? 汉武帝以后疆域的变化

(1)西部疆域进一步扩展,置西域都护。 (2)南方十郡省为七郡,海南岛弃守。

汉昭帝始元五年罢儋耳郡,并属珠崖;汉元帝初元三年罢珠崖郡。 (3)东北四郡变成两郡 (4)西南七郡变成五郡

? 东汉

疆域不断内缩,直至出现分裂割据局面 (1 )朝鲜半岛东半部弃守

(2 )西域都护府撤销,西部疆域不过玉门关 (3 )西南疆界有所扩展,置永昌郡

? 隋

疆域的拓展在于:

(1 )海南三郡的建置:

610 年在海南岛设朱崖、儋耳、临振三郡,海南岛重新归入版图。 (2 )西北五郡的建置:

609 年击败吐谷浑,于河湟地区设置四郡:西海、河源、鄯善、且末;次年置伊吾郡。

《旧唐书?地理 志》 :“ 东、南皆际大海,西至且末,北至五原,隋氏之极盛也。”

? 唐

羁縻区与正式政区的划分:羁縻地区极为广大,直辖版图小于西汉 ? “以蛮治蛮”的羁縻统治——对边境民族地区的怀柔安抚政策

(1)北方:630年灭东突厥,漠南入版图;646年灭薛延陀,漠北入版图,设安北都护府。682年突厥复国,唐朝势力退出漠北。

(2)西北:630年置西伊州(伊州);640年置西州及安西都护府,同时置庭州;649年置安西四镇;658年平西突厥,设昆陵、濛池二都护府(702年分属北庭都护府);

(3)东北:660年灭百济;668年灭高丽,设安东都护府,治平壤,管辖松漠都督府、饶乐都督府、室韦都督府、黑水都督府。

(3)西方和西南:吐谷浑复国。635年平吐谷浑和党项,于大小金川一带设置郡县,边界线推至黄河河曲。此后,与吐蕃起战端,安史之乱后,青海、河西、陇右相继为吐蕃所据。 (4)南方:679年置安南都护府,治宋平。

? 正式疆域的最大范围

一般认为唐朝正式统治的最大范围是:北至阴山以北六百里,西至今新疆乌鲁木齐东北、青海河曲地区、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南至今贵州东北部、广西大部及越南北部,东北至辽河流域。

《旧唐书?地理志》:“东极海,西至焉耆,南尽林州南境,北逾阴山。”

? 唐后期周边民族政权的兴起 (1)北方:回鹘 (2)东北:契丹 (3)西方:吐蕃

(4)西南:南诏 大理国

? 元

中国历史上开拓最大疆域的王朝:

(1)西藏和云南第一次归入中原王朝的版图

(2)北部疆域拥有鄂毕河、额尔齐斯河以东的全部亚洲大陆 (3)南及南海,于澎湖设置巡检司

? 明

由于西北和东北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起,疆域不断缩小:

(1)英宗正统以后,北界和西界退至明长城一线 ,嘉峪关之外已非明朝所有 (2)神宗万历以后,东北山海关外为新兴的建州女真所建立的后金所占

? 清

历史上的中国范围达到了空前统一:

(1)东北与沙皇俄国勘定了边界,以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为界 (2)台湾和新疆第一次成为中央政权管辖的领土

二、中国历代政区的演变

? 传说中的行政区划

《周礼·天官·序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 州制——战国时代一种理想的行政区划 一、尧“十二州”

见于《尚书?尧典》

二、禹“九州”

见于《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尔雅?释地》、《吕氏春秋?有始览》等先秦文献。

《 禹贡》 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三、邹衍“大九州”说

邹衍认为中国境内的九州,合起来只能算一州,称为“赤县神州”。 同样的州共有九个,都是“ 裨海” (小海)环绕,称为小九州。这样的小九州也有九个,即大九州,其外为大瀛海所环绕。

? “畿服”制

一、最早见于《国语?周语》所说的“五服”:“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 二、《禹贡》承袭此说:“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五百里荒服。”

三、《逸周书》还有“九服”(《职方》)和“三服”(《王会》)之说

?秦

? 早期关于“郡”、“县”的记载

一、春秋时的置县记载

(1)楚文王攻灭申、息后,“实县申、息”(《左传》哀公十七年); (2)秦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县之。十一年,初县杜、郑”。

二、郡的设置最早见于春秋后期

(1)春秋后期,郡皆设于边远荒僻之处,经济开发程度低于县。《左传》记载赵鞅的誓师词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哀公二年) (2)战国时期,郡多置于边区,出于巩固国防的需要。

? 秦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 一、秦郡数

(1)初并天下时的36郡 (2)秦末近50郡

二、郡县制的政区层级 (1)郡县制为二级行政制度,郡下设县,与县同级的政区还有道,一般设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县有蛮夷曰道”。(《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索引》) (2)县以下的基层政区有乡、亭

三、行政长官

(1)郡的长官是郡守,有三个副职:主管文书的郡丞、主管监察的郡监以及主管军事的郡尉 (2)县的长官叫县令或者县长,(万户以上的县称令,不满万户的称长)两个副职:主管文书的县丞和主管军事的县尉

?汉

? 西汉郡国并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一、据《汉书?地理志》,汉平帝元始二年的郡国数为103 二、政区层级 (1)西汉:

郡(国) 县(邑、道、侯国)

(2)东汉:

郡(国、属国都尉)县 (邑、道、侯国、公国)

三、特殊政区制度

(1)属国(管理少数民族):如辽东属国、张掖属国。长官为属国都尉。东汉时,属国都尉权力扩大,“治郡比民”,成为郡级政区。

(2)都护府(军政合一):如宣帝时所置西域都护府。东汉曾两度复置。

四、行政长官 (1)郡级长官

? 景帝时郡守改名为太守,郡尉改名为都尉。

? 诸侯国官吏的设置如同中央朝廷,侯国的相(治民事)和中尉(管军事)分别相当于郡的太守和都尉。

? 东汉时,内地郡省都尉,军事由太守兼管。

(2)县级长官:县置令长,仍因秦制。邑、道的官制和县一样。侯国设相。

? 西汉的十三刺史部与东汉的州制

一、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和司隶校尉部 (1)元封五年置十三刺史部 (2)征和四年置司隶校尉部

(京畿七郡:三辅、三河、弘农郡)

(3)刺史职能:巡视吏治,“位卑权重”,向丞相奏事。

二、东汉十三州以及州的政区化趋势 (1)东汉初的十三州

省朔方入并州,改交趾为交州 (2)州的政区化

? 加重刺史职权,由监察吏治扩大为黜陟官员 ? 有了固定驻地(治所见《续汉书·郡国志》)

? 东汉末年,改部分刺史为州牧,州牧内亲民事,外领兵马,成为事实上的地方长官。

? 三国

? 政区层级——州郡县三级制

东汉末的州制被各国保留并固定了下来 一、东汉末的14州

汉献帝兴平元年,分凉州河西四郡为雍州。 二、三国领州

(1)曹魏据黄河流域,有司、豫、冀、兖、徐、青、雍、凉、并、幽、荆、扬十二州。灭蜀后,分益州置梁州。

(2)孙吴据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有荆、扬、交、广四州。 (3)蜀汉据四川及汉中盆地,有益州一州。 三、三国末计有16州

? 特殊政区制度

一、蜀国有庲降都督,与州同级,统辖南中少数民族地区

二、曹魏、孙吴有为军事服务的屯田区,如典农校尉(与郡同级)、典农都尉(与县同级)、屯田都尉

三、遥领与虚封——一种象征性的统治

“遥领者,不入版图之地,而别于国内他处设刺史、郡守以辖之也。虚封者,则仅有封爵而无实土之谓也。” (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

? 西晋

? 政区层级——州郡县三级制

? 州制逐步完备,取消了三国时的屯田制以及农官。 一、西晋对州制进行了调整,主要是对州级政区的划小 (1)西晋初的19州

司马氏代魏时为14州,又置秦州、宁州、平州,为17州。平吴得交、广二州,计19州。 (2)西晋末的21州

? 惠帝元康年间分荆、扬二州置江州 ? 怀帝永嘉年间分荆、广二州置湘州

? 东晋南北朝

? 政区层级——州郡县三级制 ? 行政区划的混乱 一、滥置州郡

(1)“百室之邑,便立州名;三户之民,空张郡目。” (《北齐书·文宣帝纪》) (2)双头州郡、双头郡县 二、侨州郡县

(1)十六国北朝的侨置 (2)东晋南朝的侨置与土断

? 特殊政区制度

一、南朝的左郡左县、僚郡狸郡——置于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二、北朝的道——置于重要的军事区 ? 行政长官

东晋南迁以后,京畿地区由西晋的河南尹改为丹阳尹

? 隋

? 政区层级——州(郡)县两级制

一、隋文帝开皇三年废郡,实行州、县两级政区制度

于道设行台尚书省,使道由临时性的军事监察区变成了行政区,实际上相当于州原来的职能(虚三级制)

二、隋炀帝大业三年废州改郡,实行郡、县两级政区制度 仿照汉制,在郡上设州,作为监察区

? 对统县政区作了调整,精简了南北朝时期滥置的州、郡 县的基本数字无大变化

? 唐

? 政区层级——从虚三级制到实三级制 一、虚三级制——贞观十道与开元十五道

(1)贞观元年,“始于山河形便,分为十道”

(2)“江山阔远,奉使者艰难”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将天下分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旧唐书?地理志》)

二、实三级制——唐末节度使与道融为一体,割据一方

唐末四十七道。随着节度使权限的扩大,道(镇、方镇、节镇、藩镇)成为州(府)之上具有军事性质的行政区域。 三、统县政区的变化

(1)武德元年,改郡为州,恢复了州县制。 (2)府的创制

? 军事区与行政区的错杂 一、六都护府的设置

安北都护府、单于都护府属关内道,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属陇右道,安东都护府属河北道,安南都护府属岭南道。 二、都督府与节度使

州上另有都督府的设置,与道相错杂。都督府的建置具有军事性质,但兼理民政。 都督因为所辖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而被朝廷加号“使持节”,这种被加号的都督称为节度使。

三、节度使与道

(1)唐玄宗在边境沿线设置的十个节度使

(2)安史之乱后,节度使的设置从边境扩展到内地,并与道融为一体,道成为具有军事性质的行政区,形成唐末割据一方的四十七道。

? 府的设置

一、与州同级,强调某些州的地位不同于他州 ——五都所在的州以及其他皇帝驻跸过的州 二、唐代十府——开了后来府制的先河 (1)五都所在的州升为府

长安所在的雍州升为京兆府、东都洛阳所在的洛州升为河南府、北都太原所在的并州为太原府、西都凤翔所在的岐州为凤翔府、南京江陵所在的荆州为江陵府。 (2)皇帝驻跸过的州 升为府

蒲州升为河中府、华州升为兴德府、陕州升为兴唐府、益州升为成都府、梁州升为兴元府。

? 州县等级的划分 (1)州的等级:

根据地位分为:四辅(华、同、岐、蒲)、六雄、十望、十紧 根据户口分为:上、中、中下三等 (2)县的等级:

根据地位分为:赤县(京都所理)、畿县(京都所统)、望、紧 根据户口分为:上、中、中下三等

? 特殊政区制度

一、羁縻都督府、州、县

(1)置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性质。 (2)长官由部族首领世袭,中央不征收赋税。

(3)朝廷设置经略使,处理羁縻府州的民族事务。 二、两个羁縻都护府:昆陵、濛池

分统碎叶川东西西突厥诸部所置的都督府、州,初隶安西,后隶北庭。

? 宋

? 政区层级——路、州(府、军、监)、县(军、监、城、 镇、 堡、寨) 一、元丰二十三路与南宋十六路 (1)“路”的演变

? “路”的名称来源于唐代的道

? 宋太祖为了收回地方财权,于各路设置转运使

? 转运使权限不断扩大,“于一路之事无所不总” ,成为地方大员,于是原来仅作为地理上划分的道便转变为行政区划的路。

(2)北宋路制的演变(转运使路) ? 至道三年(宋太宗)的十五路 ? 天禧四年(宋真宗)的十八路 ? 元丰八年(宋神宗)的二十三路 开封府(特区) 在二十三路之外 ? 北宋末年的二十四路

崇宁四年(宋徽宗),将开封府置为京畿路 (3)南宋十六路(安抚使路)

二、统县政区的复杂化

(1)一方面继承了唐代府的建置

升州为府的情况更多:如北宋四京府,南宋临安府、绍兴府等 (2)另一方面继承了五代军、监的建置 领县的军、监与府、州同级

? 土官制度

宋代在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继续设置羁縻州、县、峒,由当地的部落首领担任知州、知县、知峒,称为“土官”。

? 行政长官

(1)府、州级的地方长官都是由京官带原衔出任,分别称为“权知府事”(知府)、“权知州事”(知州),相当于以前的刺史。军、监的长官分别称为“权知军事”、“权知监事”。 (2)县的长官为知县事(知县)

? 辽、金、西夏

? 辽

一、以五京为中心分境内为五道(也称为路)

上京道(治临潢府)、东京道(治辽阳府)、中京道(治大定府)、南京道(治析津府)、西京道(治大同府)

二、五道之下为州(府、军、城)、县(州、军、城) 三、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地区则实行部族制 (1)部族

(2)属国

? 金

一、政区层级——三级制

(1)分境内为十九路(《金史·地理志》)

十九路为都总管府分路,包括一都(中都)、五京府、 十三总管府

(2)统县政区为府、州、军(后尽升为州) 二、部族制

金代在女真人和渤海人居住地区实行猛安谋克。猛安相当于州,谋克相当于县。

? 西夏

一、州(府)、县两级制

二、行政区划体系夹杂着民政和军事区 (1)边境地区有郡的设置

(2)另有四府的设置:东京兴庆府,治兴州;西京西平府,治灵州;甘州宣化府;凉州西凉府 (3)军事指挥机构为左、右厢,下设十二监军司,军司多以州治所在为驻所。

?元

? 元初的四大汗国

元初成吉思汗西征,领土空前扩张,在中国本土之外的欧亚大陆建立了四个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儿汗国

? 政区层级——虚四级制和层级的混乱 一、行省的渊源及其演变

(1)魏晋以来的行台——中央的派出机构 (2)金代的行尚书省 (3)元初的行中书省

(4)平宋以后,行省职能的演变 ? 只管军事演变为兼及民政

? 长官不再带中书省宰相职衔,置平章政事为最高长官

二、 中书省及十行省

至元二十七年调整为中书省(治大都路)和十行省(岭北、辽阳、陕西、甘肃、河南江北、江浙、江西、湖广、四川、云南) 三、元朝末年,行省制度混乱

如福建行省分出了建宁、汀州、泉州分省

三、行省制下的路、府、州、县

路的建置逐渐虚化,政区层级混乱

行省 路 散府(州) 县

行省 直隶府(州) 县 行省 府 州 县 行省 路 县

行省 路 散府 州 县 行省 府 县

? 特殊政区制度 一、宣政院

管辖吐蕃地区,下辖三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简称宣慰司):吐蕃等处宣慰司(管理安多藏区)、吐蕃等路宣慰司(管理康藏 )、乌思藏宣慰司(管理后藏 ) 二、岭北和辽阳两个行省下没有基层政区,基本上自治。 三、土司制度(宣慰司、宣抚司、安抚司)

在四川、云南、湖广等行省的少数民族地区设置

? 行政长官

一、行省官制与中央的中书省相同 二、地方官制

(1)元代的路、府、州、县均置达鲁花赤一员,达鲁花赤由蒙古人担任。

(2)达鲁花赤的助手有:路设总管;府设知府或府尹;州分三等,上州置州尹,中、下州置知州;县置县尹

? 明

? 政区层级——以三级制为主,杂有四级制

废除了元代的路

省 直隶州 县;

省 府 散州 县;省 府 县

? 一级行政区

一、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俗称“十五省”) (1)两京:京师(北直隶)、南京(南直隶)

(2)十三布政使司: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二、三都司和哈密八卫(羁縻)

(1)三都司:奴儿干都司(东北地区)、乌斯藏和朵甘(青藏高原) (2)哈密八卫:嘉峪关到哈密一带,嘉靖七年割弃

? 特殊政区制度 一、土司制度

(1)置于西南各省少数民族地区

(2)土司与中央的隶属关系更加制度化 (3)开始实行改土归流,置正式政区

二、都司卫所

(1)都司和卫所是由军事机构演变为政区的,主要设在边疆地区,明代共有21个都司和行都司。

(2)都司、行都司管辖卫,卫辖千户所,千户所辖百户所。

(3)有实土的都司、卫所既管军务,又理民事,实际上成为地方行政区划。

? 行政长官

(1)三司并立,互不统属,分别向中央负责

承宣布政使司(简称藩司)、提刑按察使司(简称臬司)、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 (2)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 (3)府设知府(两京府置府尹),州有知州

(4)军事建置中,卫的长官叫指挥使,所的长官称千户、百户。

(5)嘉靖以后,全国普遍设有节制布、都、按三司的总督和巡抚,为中央临时性派出官员。 (6)“道台”的设置:由布政使分出治理部分府州县的钱谷,称分守道;由按察使分出主管部分府州县的刑名,称分巡道。道员由布、按二使的副员出任,是二使司的派出机构。

此外,明代还有15种道,如督粮道、提学道、兵备道、屯田道等,功能各一,非每省必设。

? 清

? 政区层级——三级制

清初恢复了行省的名称。清代的散州不再统县,另创厅级政区。清代省以下政区习惯称为府厅州县,层级关系如下:

散厅 府 散州 县 省

直隶州 县 直隶厅 县

? 省级政区的调整(清末二十三省) 一、康熙时内地十八省的确定

(1)南直隶改为江南省,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 (2)分湖广为湖南、湖北; (3)将甘肃从陕西省分出

二、清末光绪年间,伊犁将军改为新疆省;在东北的三个将军辖区置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俗称东三省;原属福建省的台湾府改为台湾省,计二十三省。

? 特殊政区制度 一、土司制度

(1)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承袭元、明遗留下来的土司制度。

(2)雍正时陆续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土司制度,改建州县。

二、五个将军辖区——盛京(奉天)、吉林、黑龙江、伊犁、乌里雅苏台

三、内蒙古、察哈尔等实行的盟旗制,由中央理藩院直辖。盟相当于府,旗相当于县。 四、办事大臣

(1)西宁办事大臣辖青海区:对厄鲁特蒙古实行盟旗制;对玉树藏区等四十族土司实行土司制 (2)西藏办事大臣辖今西藏地区

? 行政长官

(1)承袭明朝之旧,各省设藩、臬二司

(2)总督和巡抚成为常设机构,巡抚成为实际上的一省之长

(3)道不再是二司的派出机构,而是专设的官职,成为实官,长官称道员

? 民国时期

? 政区层级——新三级制

1913年废除了府、州、厅,将“道”作为介于省、县之间的政区,设道尹。地方行政区划成为省、道、县三级制。 ? 行政特区

新建了四个与省同级的特别区:绥远、热河、察哈尔、川边

? 国民政府时期

? 政区层级——省、县二级制

(1)废除了道。1932年以后在省下设立专区“行政督察区”,设专员负责,作为省的派出机构。 (2)特别区都改为省,其中川边改为西康省。分置宁夏省和青海省,直隶和奉天分别改称河北省和辽宁省,合为二十八省。今天中国省制的规模基本奠定。

(3)增设市一级政区,分院辖市(初称特别市,后改,如南京市、上海市、北平市、天津市、青岛市等)、省辖市(如杭州市、南昌市、福州市等)两种

? 特殊政区制度

蒙古和西藏仍保留原有制度,称为“地方”

院辖市

省辖市 中央 省 县

盟旗 地方(蒙古、西藏)

? 1949年以后

? 政区层级——省、市、县三级制 (1)行政专区成为正式行政区——市

(2)一级政区包括省、民族自治区和直辖市

1988年海南最后建省,全国计有23省;1997年重庆升为直辖市,全国计有4个直辖市;五十年代建成五个民族自治区后一直没有变化。 政区统辖关系如下:

省(直辖市、自治区) 市(自治州、盟) 县(市、自治县、旗)

历史时期河流的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四渎”: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河)、济(济水)。由于河流的浩大神秘,更由于它们的泛滥无常所带来的灾害,先民对这四渎都建有祠庙,河有河神,江有江神,虔诚地加以礼敬和祭祀。历史时期里,长江的径流比较稳定,济水于东汉以后逐渐湮塞,因此这里主要介绍黄河在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 黄河及黄河流域的概况

1. “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2.黄河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等九个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入渤海,包括了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四个地形区

3.根据河道流经地区的自然坏境和水文情势,将其作了上、中、下游的划分 (1)上游:源头至内蒙古托克托(河口镇)

水文特征:源头穿越青藏高原,流经峡谷,水多沙少、河水较清、流量均匀。流出青铜峡之后,地势平坦开阔,进入宁夏平原和内蒙古河套平原。

(2)中游:从河口镇到河南郑州桃花峪。

水文特征:流经黄土高原,由于夏秋季多暴雨,沙源丰富,多水多沙,洪峰流量大,含沙量高,成为世界有名的多沙河流。 (3)下游:从桃花峪到山东垦利县

水文特征: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坡降小,水流平缓。加之河道宽浅散乱,泥沙淤积严重,河床逐渐升高,两岸几乎全靠大堤为屏障,成为“悬河”。

4.黄河景观 (1)黄河源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在源头地区经星宿海以后汇集众流,形成了两个美丽的高原淡水湖泊——扎陵湖和鄂陵湖。

(2)壶口瀑布——黄河上惟一的大瀑布 《尚书?禹页》:“既载壶口,治梁及岐” “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气势

“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明?惠世扬《壶口》)

(3)龙门(禹门古渡)

《水经注》:“龙门……大禹所凿,口广八十步,崖际镌迹,遗功尚存”。龙门山下的禹门口,是黄河上最著名的“禹迹”。谢眺在此叹服说:“天际识归舟,好景不必在江南矣”

“鲤鱼跳龙门”的传说: “龙门山,在河东界。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则有云雨随之,云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汉代辛氏《三秦记》)

? 历史时期的黄河河道

1.黄河自远古以来就为多泥沙的河流 (1)周诗“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2)宋人说黄河“河流混浊,泥沙相半”。(《宋史?河渠志》 )

(3 )明人说黄河 “ 沙居其六” ,伏汛时则“ 水居其二” (《 河防一览》 卷二)

2.黄河下游频繁决溢和改道的原因

(1)黄河上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的土质疏松,容易被冲刷。

(2)黄河流域文明发源比较早,人类过渡的开垦、放牧和樵采破坏了地表植被,使土地侵蚀严重,到处沟壑纵横,一旦遇到暴雨就泥沙俱下。

(3)黄河流域降雨量集中在6-10月,且多为暴雨,下游宣泄不急,就泛滥成灾。 (4)上中游河段的泥沙被带到下游,抬高河床,造成河水的决溢和改道。

?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与治理 1.战国以前(公元前4世纪以前)

这一时期,下游河道极不稳定,在河北平原中部到处泛滥、改徙,形成多股河道,故有“播为九河”之说。见于文献记载的就有三个河道,这三条河道在战国以前或迭为主次,或同时并存 :

(1)《禹贡》大河:下游河道在河北平原西部太行山东麓北流,在深县与《山经》大河分流,穿过平原中部,于青县以东入海。

(2)《山经》大河(见载于《山海经?北山经》):与《禹贡》大河分流后,北流至永定河冲积扇南缘,折向东经今雄县、霸县一线,至今天津市区附近入海。

(3)《汉志》大河(见载于《汉书? 地理志》) :离开了太行山东麓,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东北至黄骅县境入海。

这一时期有传说中大禹对黄河的治理: 禹凿龙门、禹疏九河

2.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前4世纪至公元初年)

(1)战国中期,黄河下游两岸全面修筑了堤防,《山经》河和《禹贡》河断流,专走《汉志》河。

“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 (《汉书·沟洫志》)

(2)河道固定以后,生齿日繁,人们开始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滩地上进行垦殖,使河床迫束,加上秦汉时期黄河中游地区开垦过渡,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淤积,开始出现了“悬河”。 《汉书?沟洫志》记载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境内“河水高于平地”。

(3)西汉一代河患比较严重

? 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元光三年)河水在瓠子口(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决口,东南夺淮、泗入海。《汉书?沟洫志》记载:“孝武元光中,河决于瓠子,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

? 公元11年河水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泛滥于济、汴之间长达60年。

3.东汉至唐末(公元1—10世纪)

(1)黄河下游河道出现了长期安流的局面 ? 东汉王景主持了对下游河道的全面整治

王景根据王莽时决口后所冲成的大河溜势,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自长寿津(今濮阳西)由西汉大河别出,流经今冀鲁交界地区,在今山东利津县入海。

? 东汉以后,汉族内迁,北方游牧民族开始入居黄河中游,大片土地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替代了原来的栽培植物,水土流失相对减少,下游河道泥沙也相应减少。

(2)长期安流的文献证明

? 成书于东汉三国时期的《水经》和北魏的《水经注》,直到唐代的《元和郡县志》中所记载的黄河径流完全相同。

? 《后汉书》至两唐书之间的正史没有河渠志 (3)谭其骧的研究

针对这一长期安流现象,谭其骧写成《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长期安流的局面》,从历史上论证了黄河中游土地的合理利用是消弭下游水害的决定性因素,而不只是王景治河的结果。

4.唐末至北宋末(公元10世纪—1127年)

唐末,下游河道逐渐淤高。五代时期,决口改道的频率不断增加。宋初,又出现了悬河的险象:“淤高民屋殆逾丈。”(《宋史?河渠志》)决口地点上移至滑州一带,主要决口事件有:

(1)944年(后晋天福九年) ,在滑州决口,洪水最后积聚在梁山周围,将原来的巨野泽扩大为著名的梁山泊。

(2)1034年(景祐元年),在澶州横陇埽决口,形成一条新道:从今濮阳东北经聊城、临清一带,在今山东滨县、惠民以北入海,史称横陇河。

(3)1048年(庆历八年),在澶州商胡埽决口,北流经今滏阳河和南运河之间,在今天津市区入海,为宋代黄河的北派。

(4)1060年(嘉祐五年),在魏县(今河北大名东)第六埽决出一条分流,东北经今马颊河入海,为宋代黄河的东派。

(5)1077年(熙宁十年),在澶州曹村决口,北流遂绝,河道南徙,东汇于梁山泊,分为两股:一股夺南清河(泗水)合淮入海;一股由北清河(济水)入海。 (6)1081年(元丰四年),在澶州小吴埽决口而北流。 1094年,人为挽河东流,闭北流。1099年(元符二年),在内黄口决口,走小吴埽北流故道,东流绝断,直至宋亡。

自1048年至北宋亡国,河道在河北平原呈游荡性活动:“东行于泰山之麓,则决而西;西行于西山(太行山)之路,则决而东。”(苏辙《栾城集》卷四六《论黄河东流札子》)

5.金、元至明嘉靖时(1128年—16世纪中叶)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为了阻止金兵南下,杜充于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为决河,使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xun4)、滑一带的故道,汇泗入淮,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内以东南入淮为常。这一时期河道变迁的特点可以归纳为: (1)决口地点继续西移,达到黄河下游河道的上端。

(2)河道干流逐渐南摆,除干流外,同时分出几股岔流,跌为主次,变迁无定。

? 1128年人为决河后,河道经鲁西南入泗水,后逐渐南摆进入豫东开封、商丘地区,经安徽砀山、萧县至江苏徐州夺泗入淮。

? 金、元之际两次人为决河,先后由濉、涡入淮。元朝贾鲁治河, 挽河南流,由淮入海。 ? 13世纪后期一段时间,河道夺颍河入淮,到达了黄河下游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 明朝以后,黄河经常夺涡、颍入淮。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河干流改走颍河入淮,明中叶以后,为了保护运河,不使黄河北决,形成比较固定的汴、涡、颍三道,以汴道为干流。

6.明嘉靖至清咸丰四年(16世纪中叶—1854年)

(1)多支分流使水流缓慢,导致泥沙积淀,结果造成分流诸道纷纷淤塞。

(2)万历年间,潘季驯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黄河下游被固定为单股河道。

(3)单股河道的固定有利于修筑堤防和漕运,但由于水沙不能旁泄,下游河床很快淤为“悬河”,所以万历以后的河患主要集中在徐州至淮阴段。本河段兼作运河,是明清运河中的“咽喉命脉所关,最为紧要。”(《明神宗实录》万历十五年十月己亥)万历六至七年(1578—1579),潘季驯第三次任总河时,主要致力于本河段的治理。

(4)入清以后,河患主要集中在淮阴至河口段。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铺出任河道总督后,即将治河的重点放在清口以下河段。

7.清咸丰五年(1855年)至1949年

(1)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北徙改道夺大清河由利津入海,结束了黄河由淮入海的历史,又由渤海湾入海。

(2)张秋镇以上的洪水在以铜瓦厢为顶点的三角洲冲积扇上自由漫流,水势分散,正溜无定。直至光绪二年(1876年)全线河堤告成,现今黄河下游河道才基本形成。

(3)1938年,国民党为了阻止日军西进,在郑州北花园口人为决堤,使全河南下夺贾鲁河、颍、涡河入淮,1947年黄河才恢复故道。

(4)黄河下游河道基本定型以后,尾闾段一直处于南北摆动中,1855—1938年,尾闾南北摆动改道达11次之多。

?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不断决口、泛滥和改道对下游平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造成大面积黄泛区。洪水过后,留下了大片流沙,在长期风力的作用下,形成过了断断续续的沙丘、沙垄和盐碱地,这一灾害性地貌大致以今郑州、兰考间黄河河床为轴线,向东北、东南方向呈辐射分布。

2.直接改变了黄淮海平原的水系面貌,从而间接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战国以来的文献记载反映出古代平原上河网交错、湖泊密布的地理景观,经过黄河一次又一次的泛滥、袭夺和淤灌,这些河流逐渐淤积,有的完全断流。许多湖泊被黄河泥沙淤浅后,不久均被开垦为农田。大面积水体的丧失造成气候干燥、水资源缺乏。

3.黄河泥沙的广泛淤积,使黄淮海平原地面普遍淤高。如明代以前的开封城和徐州城都已经被黄河泥沙埋没数米之深。

中国历史农业地理

? 历史农业地理学是在史念海先生的积极倡导和不懈努力下发展起来的。

? 史先生于八十年代提出了“历史农业地理学”的概念,并组织他的博士生对历史时期中国的农业地理进行系统研究,写出了一批高质量的博士论文。

? 开辟了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新领域,完善了历史地理学学科体系。

断代农业地理研究:

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

《宋代农业地理》(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

吴宏岐:《元代农业地理》(西安地图出版社,1997) 区域农业地理研究:

《四川历史农业地理》(郭声波)、《明清山东农业地理》(李令福)、《明清河南农业地理》(马雪芹)、《明代苏浙赣农业地理》(王社教)、《清代两湖农业地理》(龚胜生)、《清代两广农业地理》(周宏伟)、《清代闽台农业地理》(马波)

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 出版日期:1999-9-1

农牧界限的历史变迁

中国历史时期农业地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从事种植业的民族和从事畜牧业的民族在地域上的分离。由于地理环境和民族活动的影响,历史时期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地理分界有过较大的变迁。

历史时期草原地带的分布:

草原地带包括大兴安岭南段、呼伦贝尔草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西北部和青藏高原中北部。

农牧界限的历史地理意义:

? 标志了两种生产方式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 规定了两种生产方式所代表的文化类型的不同发展方向,表现为与人文地理界线——长城的大致吻合

“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使万民耕织,射猎衣食,父子毋离,臣主相安,俱无暴虐。”

(《汉书》卷四《文帝纪》)

? 战国时期

? “龙门、碣石”线——“此其大较也”

“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 (《史记·货殖列传》)

? 龙门以西的农牧界限

从青海东部的河湟地区向东经渭水、泾水和北洛河上游,至晋陕峡谷的南缘龙门。

? 秦、西汉时期——农牧界限向北向西推进 ? 向北:推进至阴山以南一带

(1)秦始皇三十三年,蒙恬北取“河南地”,置九原郡,修筑长城,“徙谪戍以充之。”三十六年,又迁三万家于北河榆中地区。

(2)汉武帝复取河南地,农耕区逐渐扩展到套北和套西地区

? 向西:河西走廊和河湟地区出现了屯田区

(1)汉武帝河西四郡的设置,迁移大量农业人口。(居延汉简的屯田资料)

(2)汉宣帝在河湟地区大规模开置屯田。(《汉书·赵充国传》)

? 东汉、三国、西晋、十六国时期——农牧界限向南、向东收缩

? 向南:农耕区的北界内缩至渭河平原北缘、汾水中游、河北中北部一带。

(1)东汉初南匈奴降附,逐渐内迁沿边八郡(西河、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东汉末弃守沿边诸郡(“百姓南奔”、“塞下皆空”),西北边地基本上成为农牧交错区,地形上为泾水、渭水、北洛河上游和山陕峡谷流域。

(2)三国、西晋时,匈奴居住区南侵至关中平原和汾水流域。

(3)十六国时期,农业人口流亡,耕地荒芜,黄河流域北部地区大量退耕还牧。

? 向西:河西走廊再度变成畜牧区

(1)西部羌人内侵,迫使汉人从陇西、陕北内迁至渭水流域。

(2)汉人建立的前凉政权,畜牧业仍占重要地位,号称“河西牛羊肥。”

? 北魏、隋唐时期——农牧界限开始模糊化

? 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杂处和融合,加上自然环境的变化,这一时期的农牧界限出现了新的特点:

(1)游牧民族逐渐汉化,农耕区向畜牧区和平推广。北魏时期,河套地区和平城周围的屯田取得了极为有效的成果。

(2)由于环境的恶化和游牧民族长期入居,农牧界限开始模糊化。自北魏以来恢复的河套、陕北一带的农耕区散落在传统农耕区之外。

? 唐代农牧界限的推定:今窟野河与横山、白于山以南一线(毛乌素沙漠南缘)

(1)于陇右、陕北设置牧监,鄂尔索斯地区设置六胡州(后改置宥州),保留了畜牧业的生产方式。

(2)党项族所居的夏州,“所业无农桑,事畜马牛羊橐驼。”

(3)与夏、宥二州相邻的胜州、麟州一带,“地甚良沃”、“人至殷繁”,为农耕区。

? 西夏、辽、金、元时期——形成了传统农耕区之外的半农半牧区 ? 西夏境内的银川平原和河西走廊 ? 辽境内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 ? 金代境内的松辽平原

? 元朝将屯田推进至今蒙古国的鄂尔浑河一带。

? 明——边墙成为实际的农牧界限

? 清——农耕区对边墙的突破 ? “闯关东”——汉人进入东北平原 ? “走西口”——汉人迁入蒙古草原

第六编:

农牧地区分界编

? 论两周时期农牧业地区的分界线

? 隋唐时期黄河上中游的农牧业地区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专题 ——长 城

逯耀东:中国历史是筑城的历史

“能够建造如此城墙的人民,必有其足以骄傲的伟大历史。” (尼克松)

“那么,逼使建造这一城墙的人民,就有着至少是同样足以骄傲的伟大历史。 (Baabar :History of Mongolia,Cambridge,1999 )

史籍中对长城的种种称呼:

? 汉代长城多称“塞”、“亭障”。东汉蔡邕曾讲:“秦筑长城,汉起塞垣。” ?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筑畿上塞围”。 ? 金长城称“金边壕”。

? 明代长城称“边墙”,又有“外边”、“次边”之称。

一、战国长城

? 列国之间互相防御的军事工程 一、楚长城

?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左传》僖公四年)

? “南阳郡,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 (《汉书?地理志》)

二、齐长城

“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史记·楚世家》正义引《齐记》) ? 齐长城的起点:平阴城

扼守济水与泰山之间的狭长通道,构成依河临山之险,是东西交通大道所经,也是齐国容易受到进攻之地,防御鲁、晋诸国。

? 齐长城的终点:翻山越岭东至海,东段长城防御对象是楚、越。

三、中山长城

中山国又称鲜虞,是处于赵国、燕国之间的一个小国,战国时期对中山国最大的威胁是赵国,长城的修筑是为了防御赵国的进攻。这条长城的起讫地点,史无记载。中山虽筑长城,但因国力太弱,最终为赵所灭。

四、魏长城

魏惠王在位期间,秦国国力逐渐增强,为了防御强秦的进攻,巩固河西之地和保卫国都大梁,魏先后修筑了河西长城和河南长城。 ? 河西长城(史称“滨洛长城”)

“梁惠成王十二年,龙贾率师所筑长城于西边。” (《竹书纪年》) “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

(《史记?秦本纪》 )

“(惠王十九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故阳。” (《史记?魏世家》)

?河南长城(史称“卷之长城” )

“卷有长城,经武阳到密。”

(《后汉书?郡国志》)

五、秦“堑洛长城”

? 厉共公十六年(前461),“堑河旁”。 ? 简公六年(前409),“堑洛”。(《史记?秦本纪》 )

六、燕南长城

张仪游说燕昭王:“今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所有也。”

(《史记?张仪列传》)

七、赵南长城

赵肃侯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 (《史记?赵世家》)

? “筑长城以拒胡”

一、秦昭王长城

秦昭王时,“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史记?匈奴列传》)

二、燕北长城

“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史记?匈奴列传》)

三、赵北长城

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

云中、雁门、代郡”。 (《史记?匈奴列传》)

四、长城与边郡

因为长城防御体系的庞大和历时性,为了方便驻军生活的解决,三国于长城附近设置有边郡。 ? 秦昭王长城有陇西、北地、上郡

? 燕北长城置有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 ? 赵北长城置有云中、雁门、代郡

二、秦长城

? 起迄路线

? “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史记?蒙恬列传》)

? “始皇令太子扶苏与蒙恬筑长城,起自临洮,至于竭石。” (《水经?河水注》)

? 防御特征

一、依着山岭、河川等险要地形,傍山筑城,依水为塞 ? “通山险,堑溪谷,可缮者缮之。” (《史记?匈奴列传》)

?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 (《史记?蒙恬列传》)

二、用石头垒为城堡,用树木填为障塞,形成军事防守要塞。

“蒙恬为秦侵胡,辟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 (《汉书?韩安国传》)

三、为了解决驻军的供应问题,大量移民到长城沿线进行开垦,并设置郡县,从后勤供应上巩固这一军事防线。

? 秦始皇三十三年,蒙恬北逐匈奴,取得河南地,置44县,“徙谪,实之初县”。(《史记?秦始皇本纪》)

? 秦始皇三十六年,“迁北河榆中三万家”。(《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汉长城

? 西汉长城

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进一步加强西、北方的防务,一方面对秦时遗留下来的长城塞垣重新加以整修,一方面重新修筑了两道主要的长城,于是“自敦煌至辽东一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赵充国《屯田奏》)

一、河西长城

? 从令居(今永登)穿过整个河西走廊直至敦煌

? “亭”(烽燧)、“障”(较大的城堡)的防御工程修筑至玉门关以西的楼兰古国(今罗布泊一带) “击破姑师,虏楼兰王,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汉书?张骞传》) ? 深入漠南的居延及休屠的一段,为路博德所筑。 “太初三年,使路博德筑居延泽上。”

(《汉书?匈奴传》)

二、 塞外列城

汉武帝令大将军卫青收复了河南地,在秦长城之外,阴山以北修筑了“塞外列城” 。 ? “(太初)三年夏,遣光禄勋徐自为筑五原塞外列城。” (《汉书?武帝纪》)

? “幕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匈奴来寇,少所隐蔽,从塞以 南,径深山谷,往来差难,边长老言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 (《汉书?匈奴传》)

? 东汉的内层防线——飞狐道

东汉初,匈奴南侵,光武帝只能徙民内迁,修筑内层防线,命王霸与杜茂“治飞狐道,堆石布土,筑起亭障,自代至平城三百余里”。 (《后汉书?王霸传》)

运 河

一、隋朝以前运河的开凿

? 春秋战国时期

? 春秋时期运河的开凿

一、楚国开凿沟通江汉、江淮的运河

“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 (《史记?河渠书》)

二、吴国南达钱唐,北通河、济的运河

1. “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 (《史记?河渠书》) (1)堰渎:东连太湖西入长江。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吴王阖闾伐楚,命伍子胥开堰渎运粮。吴国舟师可从姑苏以下,循堰渎截江进濡须口入淮。 (2)胥浦:西起太湖,东通大海。

周敬王二十五年(前495年),吴王夫差为了对付越,凿胥浦。沟通了吴国的海运通道。

(3)古江南河:自今苏州西北行,穿过蠡湖、阳湖,在常州以北、江阴以西的利港入于长江,以达扬州。

“吴古故水道,出平门(吴都苏州北门),上郭池(指吴城外廓的护城河),入渎(指吴城西下通长荡的射渎),出巢湖(当即漕湖,今苏州西北蠡湖),上历地(即蠡地),过梅亭(今无锡东南梅村),入杨湖(今常州、无锡间阳湖),出渔浦(今江阴西利港),入大江,奏广陵。”

(《越绝书?吴地传》)

(4)百尺渎(又称百尺浦):沟通吴、越之间的渠道,由吴城通向古钱塘江北岸的河庄山(今浙江海宁县盐官镇西南四十里)。 “百尺渎,奏江,吴以达粮。”

(《越绝书?吴地传》)

2.邗沟:从邗城西南引江水至末口(今淮安东北)入淮。

吴王夫差在打败楚、越两国后,为北上与齐、晋争霸,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左传?哀公九年》)

3.菏水:从今定陶县东北连接济水的菏泽,引水东流,至湖陵(在今鱼台县北)附近注入泗水。

夫差征服齐国后,继续北上与晋争霸,在泗水与济水距离最近处“阙为深沟,通于商(宋)、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公午于黄池(今河南封丘县南)”。 (《国语?吴语》)

三、齐国在临淄城西开凿的沟通济、淄的运河 “于齐,则通淄、济之间。” (《史记?河渠书》)

? 战国时期运河的开凿

魏国开凿的沟通河、淮的鸿沟水系:

(1)魏惠王十年(前360年)“入河水于甫田,又为大沟而行甫水者也”(《竹书纪年》) (2)魏惠王三十一年(前 339年),又“为大沟于北郛,以行圃田之水”(《水经?渠水注》) “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 (《史记?河渠书》)

“有狼汤渠,首受济,东南至陈入颍。” (《汉书?地理志》荥阳县)

? 秦灵渠

? 秦始皇统一后,史禄开凿了沟通湘水和漓水的灵渠 目的:征服岭南(“陆梁地”),运输军粮。 ? 西汉对灵渠的利用

“出零陵,或下漓水” ——平定南越的军事通道

? 西汉关中漕渠

——沟通关中和关东地区的大动脉

? 起迄:西起长安城的昆明池,沿秦岭东下,至潼关注入黄河。 ? 目的:从关东漕运粮食;灌溉

“河、渭挽漕天下,而给京师。”

? 三国时期运河的开凿

? 建安年间曹操兴修了白沟(御河、清河)、利漕渠、平虏渠、泉州渠、新河,沟通了华北平原东部水系。

(1)曹操为北征雄踞邺城的袁尚,开白沟。

“(建安九年)春正月,济河,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2)曹操为了北征乌桓,于建安十一年(206年)命董昭“凿渠,自呼沲入泒水,名平虏渠”。 (3)在开凿平虏渠的同年,“又从泃河口凿入潞河,名曰泉州渠。” (4)在开凿泉州渠的同时,又自鲍丘水开运渠东入濡水,谓之新河。

(5)建安十八年,曹操为经营其“王业本基”邺城,又开凿引漳水入白沟的利漕渠。

? 孙吴开凿了沟通秦淮河和太湖之间运道的破岗渎。

为避京口与建业之间的长江风涛之险,加强首都与主要经济区太湖流域的联系,孙权于赤乌八年发屯田将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以通吴、会舰船,号破岗渎。

二、隋唐宋时期的南北大运河

? 隋朝南北运河的开通

? 运河开凿的客观要求和条件 隋朝统一后,为了沟通首都与富庶经济地区的联系,便于从黄河下游和江、淮地区转运漕粮,以及加强东北边防的需要,对运河的建设开始有了全面、统一的规划。

? 运河的五个部分

西抵长安、北达涿郡、南至余杭,以洛阳、开封为中心的南北运河分为五段: (1)广通渠(唐时称漕渠)

开皇四年开凿,自大兴城西北凿渠引渭水东流入黄河。 (2)山阳渎(唐时称官河或漕渠)

开皇七年开凿,自山阳(今淮安)引淮水至扬子(今仪征东南)入长江。

(3)通济渠(唐时称汴渠或汴河)

大业元年开凿,自西苑(今洛阳西)引谷、洛水至偃师经洛水入黄河,再自板渚(今荥阳县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入淮河 (4)永济渠

大业四年开永济渠,直抵隋北方重镇涿郡治所蓟县(今北京城西南) (5)江南运河

大业六年开江南运河,自京口(今镇江)引长江水至余杭(今杭州)入钱塘江

? 对隋运河的评价

“得非天假暴隋,成我大利哉!” “在隋之民,不胜其害也;在唐之民,不胜其利也。” (皮日休《汴河铭》)

? 隋唐运河的交通情况

(1)隋唐时期——漕运的大动脉

“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轴舻相继。” “利尽南海” (《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府》) 然漕渠由于水源不足以及泥沙淤积等影响,已逐渐失去了它的功效。

(2)唐末五代——运河交通被破坏

“汴水自唐末溃决,自墉桥东南,悉为污泽。” (《资治通鉴》卷二九二显德二年)

“运路久梗,葭苇湮塞。” (《十国春秋》卷一《吴太祖世家》) (3)周世宗恢复汴渠的运输效能

(4)北宋汴京漕运四渠

北宋时除汴河外开凿了三条穿城河渠:蔡河(又叫惠民河)、五丈河(又名广济渠)、金水河。北宋汴京的漕运四河:惠民河、广济渠、汴河与黄河

“(汴渠)昔之漕运,冬夏无限,今则春开秋闭,岁中漕运只得半载。”(王曾《王文公笔录》)

“(汴)河冬涸,舟卒亦还营。至春复集,名曰放冻。” (《宋史?食货志》)

(5)南宋

宋金对峙,运河水道荒废。江南运河成为偏安王朝的重要交通线: “水运之程,自大江而下,至镇江则入闸经行运河,如履平地。川广巨舰,直抵都城。”(《宋史?河渠志》)

? 运河沿线城市的兴起

(1)永济渠沿岸的城市——魏州、贝州、幽州

(2)汴渠沿岸的城市——汴州、宋州、宿州、泗州 (3)山阳渎沿岸的城市——楚州、扬州

(4)江南运河沿线的城市——润州、苏州、杭州

“京口东连吴会,南接江湖,西连都邑,亦一都会也。” (《隋书?地理志》)

“南派巨流,走闽禺瓯越之宾货,而盐鱼大贾所来交会。每岁官入三十六万千计。近岁淮河之间,颇闻其费。”

(《全唐文》卷736沈亚之《杭州场壁记》)

三、元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

? 元朝大运河的开凿 ? 政治中心的北移

(1)政治中心与漕粮基地的隔离 (2)漕粮运输的困难

水陆联运:反复装车卸舟,耗资费时 海上运输:“风涛不测”

? 新运道的开通 (1)济州河

自济州(今济宁)至安山,接通了泗水和济水(又称大清河) (2)会通河

自安山西南的济州河,经寿张、东昌(今聊城)至临清入卫河(南运河) (3)通惠河

从通州到大都,利用了金闸河故道。

? 元朝运河存在的问题

主要在山东境内的运河(会通河和济州河) (1)水源不足,不堪重载

(2)黄河决徙频仍,泥沙淤塞运道

? 运河沿线的城市

通州、临清、济宁等

? 明清对大运河的改建

? 疏通会通河

永乐九年至十三年,工部尚书宋礼主持这项工程,采取了两个办法解决了运道的水源问题: (1)使整个汶水西南流至南旺,然后用闸控制,使水南北分流,三分往南,七分往北。 (2)利用元末贾鲁治理的黄河故道,引来黄河水增加运河的水量。

? 淮北运道的黄、运分离 (1)夏镇新河

嘉靖四十五年开凿,避开沛县一段黄河险工 (2)泇河

万历三十二年总河侍郎李化龙开凿泇河,避开了徐州附近黄河之险。

(3)通济新河

天启五年,在泇河以下开凿通济新河,避开了邳州、宿迁之间黄河之险,宿迁以北的运道,基本上做到了“黄、运分立”。 (4)中河

康熙年间靳辅主持开凿,自宿迁至清河,避开了宿迁以南的黄河河道。至此,黄、运完全分离。

? 江、淮之间南河的治理

(1)永乐十三年(1415年),总漕运陈瑄在淮安开凿“清江浦渠”,避开黄、淮、运交汇的清江浦。

(2)清江浦以下实现了湖、运分离 ,避免了漕舟行驶湖上的风涛之险。 (3)对南河入江口的疏浚和新运口的开凿。

? 卫河的治理

(1)针对水源不足,明英宗正统十三年曾引漳由馆陶分流入卫。 (2)针对漳水来源过盛而冲溃运道,弘治年间开挖新河以分洪入海。

? 通惠河的疏浚

(1)嘉靖六年(1527年),御史吴仲才大加整理,舟楫复通。 (2)清乾隆年间开辟昆明湖,改善通惠河水源。

尾 声

同治十三年(1874年),官办轮船招商局成立,漕米运输逐渐由海轮代替。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漕运全罢,漕粮改折现金,于是海运、河运一齐停止。一千二百多年的运河漕运历史宣告结束。

区域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

一、中国古代人文地理学思想

? 《史记?货殖列传》

? 关中:“膏壤沃野千里”、“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地重,重为邪。” “[孝]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辏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 ? 三河:“夫三河在天下之中,……土地小狭,民人众,都国诸侯所聚会,故其俗纤俭习事。”

? 《汉书?地理志》

《汉书?地理志》:“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

? 《隋书?地理志》 ? 《太平寰宇记》

? 明?王士性《广志绎》

二、区域文化的研究现状

? 通俗性读物的普及

表现为地域文化丛书的出版,如辽宁人民出版社的一套丛书基本上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区的划分,大致有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八闽文化、三秦文化、燕赵文化、三晋文化、中州文化、江西文化、荆楚文化、台湾文化、两淮文化、徽州文化(形成较晚)、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

? 专业性的研究

? 时期:集中在文化区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如周振鹤对秦汉文化区的考察,卢云对汉晋文化地理的研究等。

(周振鹤主编:《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 地域:往往与研究者的籍贯或生活地区有关 。如:张晓虹对陕西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地理文化研究》)、张伟然对湖南、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湖北历史文化地理》)

? 文化要素:大致涉及到语言、学术、宗教、风俗、人物,有的还涉及到了戏剧和音乐等文化要素。

三、文化区的考古学渊源

? 《禹贡》九州与龙山文化区系

根据邵望平的研究,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2000年前后)黄河、长江流域古代文化区系的划分与《禹贡》九州的划分基本相符。《禹贡》九州其实是龙山文化时期就已经形成,历经三代继续存在的一种人文地理区系。

(《禹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载《九州学刊》总5期,1987年)

四、典型文化区的形成与划分

? 区域文化的形成及其表现 ? 形成期:春秋战国时期

(1)诸子的“百家争鸣” 严谨、睿智地表现了区域文化中学术层面的不同风格;

(2)《诗经》国风鲜明、生动地反映了区域文化中民间层面的不同风格如音乐、民俗等等。

? 成熟期: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文化的区域特征进一步成熟,故而能明显地为当时人所意识到,表现为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和朱赣(《汉书? 地理志》所附“风俗”篇)对不同地域文化的描述。

? 区域文化的划分

以河流流域为基准,分为三大文化区系:黄河流域文化区、长江流域文化区和珠江流域文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yh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