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某镇总体规划

更新时间:2024-06-08 08: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前言

湖熟镇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之一,也是一座古老的文化重镇。1999年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江宁县湖熟镇镇区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为2010年,规划范围仅限于汤铜路以南的集镇生活区,汤铜路以北的湖熟工业园区另有“金城产业配套区规划”(2003年)。近几年来,由于湖熟镇工业化、城市化、生态化和交通现代化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上一轮规划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城镇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规划结构都需要做出重大的调整,城镇建设也需要新一轮规划指导。2005年6月,江宁区规划局和湖熟镇人民政府委托南京先锐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承担湖熟镇镇区总体规划任务,经过七、八两个月的调查,与江宁区规划局、湖熟镇政府的四次协调,于2005年底,镇区规划方案基本确定。后因江宁行政区划需要调整,使论证工作一直拖延下来。

2006年3月,由原湖熟、龙都、周岗三镇合并而成的新湖熟镇,人口、资源、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需要规划的指导。于是2006年6月,该镇的镇区总体规划又重新启动,9月提出中期成果,12月提供规划初步方案。后经南京市规划局、江宁区规划局和湖熟镇政府的三次协调,调整了规划方案,今于2007年8月提供规划论证稿,本论证稿包括规划文件、技术管理规定、规划说明书和专题研究、规划图件等四部分内容,敬请各位专家指正。

湖熟镇总体规划项目组

2007年8月

前言

湖熟镇总体规划湖熟镇总体规划湖熟镇总体规划湖熟镇总体规划湖熟镇总体规划

湖熟镇总体规划(论证稿)

(2005——2020) 规划文件目录

文本????????????????????? 4-17 技术管理规定?????????????????18-21 说明书????????????????????22-57 专题研究???????????????????58-61 图件

湖熟镇总体规划 文本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规划重点、依据和指导思想....................................................................................................... 1 第三章 功能定位规划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1 第四章 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 3 第五章 镇域规划....................................................................................................................................... 3 第六章 城镇性质与城镇规模................................................................................................................... 5 第七章 镇区总体布局规划....................................................................................................................... 6 第八章 各类用地规划............................................................................................................................... 6 第九章 综合交通规划............................................................................................................................... 7 第十章 绿地系统和空间景观规划........................................................................................................... 8 第九章 市政工程规划............................................................................................................................... 8 第十章 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 9 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和综合防灾规划..................................................................................................... 10 第十二章 近期建设规划......................................................................................................................... 11 第十三章 远景发展设想......................................................................................................................... 12 第十四章 附则......................................................................................................................................... 12 附表一:湖熟镇镇村布局一览表........................................................................................................... 13

湖熟镇总体规划 技术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15 第二章 城镇建设用地性质控制............................................................................................................. 15 第三章 镇域用地及农村居民点控制..................................................................................................... 15 第四章 城镇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16 第五章 城镇道路控制............................................................................................................................. 16 第六章 市政设施控制............................................................................................................................. 17 第七章 景观环境及绿地控制................................................................................................................. 17

湖熟镇总体规划 说明书

第一章 规划修编的背景与思路............................................................................................................. 19

第一节 规划总论 ........................................................................................................................................................ 19 1.1 总体规划修编的动因....................................................................................................................................... 19 1.2 总体规划修编的依据....................................................................................................................................... 19 1.3 总体规划目标 .................................................................................................................................................. 19 1.4 本次规划的规划期限....................................................................................................................................... 19 1.5 城市规划区范围的界定................................................................................................................................... 19

1.6 规划指导思想 .................................................................................................................................................. 19 1.7 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 20 第二节 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 20 2.1 与上位规划的协调 .......................................................................................................................................... 20 2.2 对上一轮规划的回顾 ...................................................................................................................................... 20 2.3 对金城产业配套区的评价 .............................................................................................................................. 21

第二章 功能定位、规划目标与发展战略 ............................................................................................ 21

第一节 宏观背景 ........................................................................................................................................................ 21 1.1 国家层面 .......................................................................................................................................................... 21 1.2 长江三角洲层面 .............................................................................................................................................. 21 1.3 江苏省省域层面 .............................................................................................................................................. 22 1.4 南京市市域层面 .............................................................................................................................................. 22 第二节 湖熟发展的SWOT分析 .............................................................................................................................. 22 2.1 优势 .................................................................................................................................................................. 22 2.2 劣势 .................................................................................................................................................................. 22 2.3 机遇 .................................................................................................................................................................. 22 2.4 挑战 .................................................................................................................................................................. 23 第三节 功能定位 ........................................................................................................................................................ 23 3.1 区域上——江宁区东南部经济中心、南京郊区的生态居住区 .................................................................... 23 3.2 产业上—— 江宁新市区产业配套区、水乡旅游区和品牌农业区 .............................................................. 23 3.3 文化上——湖熟文化品牌基地 ....................................................................................................................... 24 第四节 城镇发展目标 ................................................................................................................................................ 24 4.1 发展思路 .......................................................................................................................................................... 24 4.2 经济社会目标 .................................................................................................................................................. 24 4.3 经济发展战略 .................................................................................................................................................. 24 4.4 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 ...................................................................................................................................... 25 4.5 各项产业布局 .................................................................................................................................................. 25

第三章 镇域规划 .................................................................................................................................... 28

第一节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 28 1.1 镇域村镇发展现状 .......................................................................................................................................... 28 1.2 人口和城市化水平预测 .................................................................................................................................. 29 1.3 村庄布局调整 .................................................................................................................................................. 29 1.4 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 29 1.5 村镇职能结构规划 .......................................................................................................................................... 29 第二节 空间利用规划 ................................................................................................................................................ 31 2.1 镇域空间利用条件与现状 .............................................................................................................................. 31 2.2 镇域空间布局结构 .......................................................................................................................................... 31 2.3 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 31 2.4 镇域空间管制措施 .......................................................................................................................................... 31 第三节 镇域配套设施规划 ........................................................................................................................................ 32 3.1 镇域社会设施规划 .......................................................................................................................................... 32 3.2 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 33

I

第四章 城镇性质与城镇规模................................................................................................................. 35

第一节 城镇性质 ........................................................................................................................................................ 35 1.1 中国摩托重镇 .................................................................................................................................................. 35 1.2 江苏省重点中心镇........................................................................................................................................... 36 1.3 生态文化旅游镇 .............................................................................................................................................. 36 第二节 城镇规模 ........................................................................................................................................................ 36 2.1 人口规模 .......................................................................................................................................................... 36 2.2 用地规模 .......................................................................................................................................................... 36

第五章 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37

第一节 镇区用地现状 ................................................................................................................................................ 37 1.1 镇区建设现状概况........................................................................................................................................... 37 1.2 镇区现状分析 .................................................................................................................................................. 37 第二节 镇区用地发展方向选择 ................................................................................................................................ 38 2.1 镇区用地历史演变........................................................................................................................................... 38 2.2 用地评定 .......................................................................................................................................................... 38 2.3 镇区用地发展方向选择................................................................................................................................... 38 第三节 镇区用地空间布局 ........................................................................................................................................ 38 3.1 空间规划的目标 .............................................................................................................................................. 38 3.2 总体空间结构 .................................................................................................................................................. 38 3.3 用地空间布局 .................................................................................................................................................. 39 3.4 各类用地布局规划........................................................................................................................................... 39

第六章 综合交通规划............................................................................................................................. 41

第一节 规划原则 ........................................................................................................................................................ 41 第二节 对外交通 ........................................................................................................................................................ 42 第三节 道路广场 ........................................................................................................................................................ 42

第七章 绿地系统规划和空间景观规划................................................................................................. 43

第一节 绿地系统规划 ................................................................................................................................................ 43 1.1 现状分析 .......................................................................................................................................................... 43 1.2 绿地系统规划 .................................................................................................................................................. 43 第二节 空间景观规划 ................................................................................................................................................ 43 2.1 空间景观特色 .................................................................................................................................................. 43 2.2 景观规划要素 .................................................................................................................................................. 43

第八章 市政工程规划............................................................................................................................. 44

第一节 给水工程规划 ................................................................................................................................................ 44

1.1 给水工程现状 .................................................................................................................................................. 44 1.2 供水工程规划依据........................................................................................................................................... 44 1.3 给水工程规划 .................................................................................................................................................. 44 第二节 排水工程规划 ................................................................................................................................................ 45 2.1 排水工程现状 .................................................................................................................................................. 45 2.2 排水工程规划依据........................................................................................................................................... 45 2.3 排水体制规划 .................................................................................................................................................. 45 2.4 污水工程规划 .................................................................................................................................................. 45

2.5 雨水系统规划 .................................................................................................................................................. 46 第三节 供电工程规划 ................................................................................................................................................ 46 3.1 供电工程现状 .................................................................................................................................................. 46 3.2 规划依据 .......................................................................................................................................................... 47 3.3 供电负荷预测 .................................................................................................................................................. 47 3.4 供电工程规划 .................................................................................................................................................. 47 第四节 邮政工程规划 ................................................................................................................................................ 47 4.1 邮政现状 .......................................................................................................................................................... 47 4.2 邮政规划 .......................................................................................................................................................... 47 第五节 电信工程规划 ................................................................................................................................................ 48 5.1 电信发展现状 .................................................................................................................................................. 48 5.2 电信工程规划依据 .......................................................................................................................................... 48 5.3 电信工程规划 .................................................................................................................................................. 48 第六节 移动通信工程规划 ........................................................................................................................................ 48 6.1 移动通信工程现状 .......................................................................................................................................... 48 6.2 移动通信工程规划 .......................................................................................................................................... 48 第七节 广播电视工程规划 ........................................................................................................................................ 48 7.1 有线电视工程规划 .......................................................................................................................................... 48 第八节 燃气工程规划 ................................................................................................................................................ 48 8.1 燃气工程现状 .................................................................................................................................................. 48 8.2 燃气工程规划依据 .......................................................................................................................................... 49 8.3 气源规划 .......................................................................................................................................................... 49 8.4 燃气用量预测 .................................................................................................................................................. 49 8.5 燃气设施规划 .................................................................................................................................................. 49 8.6 燃气管网规划 .................................................................................................................................................. 49 第九节 环卫工程规划 ................................................................................................................................................ 49 9.1 现状 .................................................................................................................................................................. 49 9.2 环卫工程规划 .................................................................................................................................................. 49

第九章 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 ................................................................................................................ 50

第一节 范围及现状 .................................................................................................................................................... 50 第二节 规划原则 ........................................................................................................................................................ 50 第三节 规划意见 ........................................................................................................................................................ 50

第十章 环境保护和综合防灾规划 ........................................................................................................ 50

第一节 环境保护规划 ................................................................................................................................................ 50 1.1 环境质量现状 .................................................................................................................................................. 50 1.2 环境保护规划原则 .......................................................................................................................................... 50 1.3 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 51 1.4 环境保护规划措施 .......................................................................................................................................... 51 第二节 综合防灾工程规划 ........................................................................................................................................ 51 2.1 消防工程规划 .................................................................................................................................................. 51 2.2 防洪排涝工程规划 .......................................................................................................................................... 52 2.3 防震工程规划 .................................................................................................................................................. 52

II

2.4 人防工程规划 .................................................................................................................................................. 52

第十一章 近期建设规划指引................................................................................................................. 52

第一节 规划期限与规模 ............................................................................................................................................ 52 第二节 规划布局 ........................................................................................................................................................ 52

第十二章 远景发展设想......................................................................................................................... 53

第一节 规划期限于规模 ............................................................................................................................................ 53 第二节 规划布局 ........................................................................................................................................................ 53

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措施......................................................................................................................... 53

湖熟镇总体规划 专题研究

专题一....................................................................................................................................................... 55

青龙山——赤山一线的土地利用和景观塑造 .......................................................................................................... 55 一.青龙山——赤山一线的土地利用 .................................................................................................................. 55 二.青龙山——赤山一线的景观塑造 .................................................................................................................. 55

专题二....................................................................................................................................................... 56

青龙山人居森林工程对湖熟镇发展的影响 .............................................................................................................. 56

专题三....................................................................................................................................................... 56

湖熟工业园区对湖熟镇的影响.................................................................................................................................. 56

专题四....................................................................................................................................................... 57

湖熟镇镇区人口规模预测 ......................................................................................................................................... 57 一、湖熟镇人口现状 ............................................................................................................................................. 57 二、镇区人口预测 ................................................................................................................................................. 57

湖熟镇总体规划 图件

III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镇总体规划(2005—2020)

文本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湖熟镇总体规划》是湖熟镇域及镇区城镇建设、居民点布局的指导性文件,在该区范围内进行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村镇规划标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执行本规划。

第2条 本规划经湖熟镇人大通过并报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即具法律效力。若需调整修订本规划,须经南京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3条 本轮规划以前编制的各项规划如与本规划有冲突,均以本规划为准。 第4条 需单独编制的详细规划及市政工程设计均应按本规划的要求进行。

第5条 本规划所称“镇域”指湖熟镇行政辖区;“镇区”指镇区规划用地范围;“村庄”指农村村民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聚居点。“镇区”按城市标准进行控制;“村庄”按村镇标准进行控制。

第二章 规划重点、依据和指导思想

第6条 总体目标

积极优化镇村布局结构和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吸引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大力提升中心镇区的服务和牵引功能,从本地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加快发展,形成特色,尽快把湖熟建成江宁区东南部地区具有古镇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的新型中心城镇。 第7条 指导思想

(1)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镇容环境组成和谐的有机整体。

(2) 城乡统筹观。统筹协调城乡居民点与全镇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的关系,合理安排城乡布局和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保护文化遗产。

(3) 资源节约观。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节约能源、水源,提倡节俭风尚,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地型城镇。 (4) 人文关怀观。规划以人为本,体现公众利益,创造环境优美的人居城镇与和谐湖熟。 第8条 规划重点

(1) 重新修订湖熟村镇体系和空间布局。

(2) 合理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3) 充分考虑青龙山人居森林和湖熟工业园区对湖熟镇发展的影响。

(4) 加强湖熟镇区的改造、整治、保护、及优化城镇规划结构和功能分区发展的规划研究。 (5) 妥善安排对外交通和路网布局。 (6) 规划绿地系统,体现水乡风貌。 (7) 大力保护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 第9条 主要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 《村镇规划标准》;

(3)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第36号,2000; (4) 《江苏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5) 《江苏省编制重点中心镇规划技术要点》(2000); (6)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 (7) 《江宁区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 (8) 《江宁县湖熟镇镇区总体规划(1999-2010)》; (9) 《江宁区镇村布局规划》 (10)《江宁区十一五规划》

(11) 《湖熟镇工业园区(金城产业配套区)规划》; (12) 有关江宁区及湖熟镇经济社会发展资料; (13) 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第10条 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05~2020年。 1.近期:2005~2010年 2.远期:2011~2020年 3.远景:X年。

第三章 功能定位、规划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第11条 功能定位

1

第18条 建筑后退道路红线

沿城镇道路的建筑物,应按道路功能、路幅宽度以及建筑物类别、高度,确定其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最小后退距离按表4控制。

为有利于形成整洁有序的城市界面,同一城市路段同侧建筑物后退城市道路红线的距离应有机组合。

表4 建筑物后退城市道路规划红线最小距离(米)

道路宽度 建筑高度 12米 20米 36米 后退距离 40米以上 8 8 12 30米以上~40米 3 6 10 20米以上~30米 2 5 10 20米及以下 2 3 10

第19条 道路交叉口用地控制

(1) 平面交叉口处道路缘石转弯半径:主干路按15—25米控制;次干路按12—20米控制。

(2) 交叉口用地范围按红线转弯半径和停车视距三角形实行双重控制,主干路交叉口停车视距为60米,次干路停车视距40米。

第20条 城市道路景观

为满足城镇景观和环保要求,在主要道路红线外宜设置一定宽度的多样化的绿化带,有条件可设置精致小品。道路两侧的建筑不超过道路红线宽度的1/2。

第21条 各类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 住宅建筑停车位最低控制指标

表5 住宅建筑停车位最低控制指标 类别 小汽车 自行车 一类居住区 1辆/户 1辆/户 二类居住区 0.4辆/户 2辆/户

(2) 公共建筑停车位最低控制指标

表6公共建筑停车位最低控制指标 建筑类别 小汽车 自行车 车位/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车位/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办公 50 300 商业、金融、服务业、市场等 50 750 文化、娱乐、餐饮 60 500 医院 30 300 (3)公共停车场的位置由总体规划规定,其出入口方位,停车位置的安排及附属设施的布局等必须符合国家的标准

第六章 市政设施控制

第22条 规划确定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所等用地应按远期用地规模控制,并不得改变其用地性

质。

第23条 地面水作为镇区远期水厂水源地,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岸边各200米为水源保护区,不得建设任何对水质有污染的永久性设施。

第七章 景观环境及绿地控制

第24条 应重视创造良好的城镇景观,要注重城市整体效果,提高整体环境质量,重视城镇轮廓线,视角通廊和自然山水等景观要素的有机结合。

第25条 城镇道路两侧的建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沿街建筑群体要形成错落有致的天际线,以及空间层次协调丰富的街道立面,沿街建筑在符合有关建筑退让和建筑高度规定的前提下,应结合建筑功能、交通、绿化等需要灵活设置,以丰富城镇景观。

(2) 城市重要地段道路两侧不宜建住宅楼和商住楼,确需建造时,其立面设计、装饰应与周边建筑环境协调。 (3) 严格控制沿城镇主干道两侧设置小型商铺带。

(4) 沿街不得设置锅炉房、烟囱、垃圾道、污水池、化粪池等有碍景观、市容的附属设施。

(5) 沿街建筑立面需设置空调室外机时应结合建筑立面,统一隐蔽处理。

(6) 沿街建筑立面二次装修必须与周边建筑立面协调,且不得外扩,并按规定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后方可实施。

第26条 沿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物的控制高度,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沿路一般建筑的控制高度 (H)不宜超过道路规划红线宽度(W)加建筑后退红线距离 (S)之和的1.5倍。

第27条 建筑物的面宽,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一般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1) 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米,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不大于90米。

(2) 建筑物高度大于24米,小于等于60米,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不大于75米。 (3) 建筑高度大于60米,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不大于60米。

(4) 不同建筑高度组成的连续建筑,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上限按较高建筑高度执行。

第28条 住宅小区内多层住宅屋面一般要求为坡屋顶,并应考虑太阳能的统一安装,室外空调机应统一隐

17

蔽设置,厨房、卫生间应设置抽排烟道及太阳能的上下水管道。

第29条 以商业为主的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前不得建筑各类围墙。沿干道两侧不得建设永久性实体围墙。 第30条 沿山、滨水以及风景区、文物区、水源保护区周围的建筑应严格按有关保护规定及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

18

南京市江宁区湖熟镇总体规划(2005—2020)

说明书

第一章 规划修编的背景与思路

第一节 规划总论

1.1 总体规划修编的动因

1. 由南京市规划院1999年编制的湖熟镇总体规划(1999-2010)因2000年湖熟镇与龙都镇合并而未大规模实施,虽然城镇建设仍按此蓝图进行道路和住宅建设,但由于镇上财力单薄,建设规模不大。2002年龙都镇划入江宁科学园,湖熟镇又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2006年初江宁区行政区划进行重大调整,湖熟镇兼并龙都、周岗二镇设立新的湖熟镇,人口和用地大大增加,因此,修编湖熟镇总体规划的任务又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2. 湖熟镇工业园区是南京市重点工业园区,2004年以来,镇区工业发展迅速,而工业园区规划又与湖熟镇区总体规划相互不统一,迫切需要包含工业区在内的城镇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工业和生活用地。

3. 青龙湖人居森林工程是省级主题公园,其规划和建设用地已征用了湖熟镇区规划范围内的若干土地,并准备结合“湖熟文化”和赤山公园的开发,发展青龙湖——梁台河——句容河——赤山的水上旅游线,必将对湖熟的经济、文化和镇区用地功能产生重大影响。

4. 宁杭高速将于2005年动工兴建,在湖熟镇西部的汤铜路上设一互通式立交。同时,规划的沪宁第二通道(沿江高速)经过镇区北部,与宁杭高速有一枢纽立交。这一对外交通大格局,使湖熟镇进入高速公路时代,拉近了与南京、东山和长三角城市带的距离,更便于吸纳南京和长三角城市的经济辐射,有利于镇区开发度的提高和物流业的发展。

5. 进入21世纪以来,湖熟镇区的面貌改变不大,需要通过规划引导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创造一个名副其实的现代化中心城镇。

1.2 总体规划修编的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 《村镇规划标准》; (3)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第36号,2000; (4) 《江苏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5) 《江苏省编制重点中心镇规划技术要点》(2000); (6)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 (7) 《江宁区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 (8) 《江宁县湖熟镇镇区总体规划(1999-2010)》; (9) 《江宁区镇村布局规划》 (10)《江宁区十一五规划》

(11) 《湖熟镇工业园区(金城产业配套区)规划》; (12) 有关江宁区及湖熟镇经济社会发展资料; (13) 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1.3 总体规划目标

积极优化镇村布局结构和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吸引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大力提升中心镇区的服务和牵引功能,从本地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加快发展,形成特色,尽快把湖熟建成江宁区南部地区具有古镇特色和现代化气息的新型中心城镇。

1.4 本次规划的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05~2020年。 近期2005~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远景X年。

1.5 城市规划区范围的界定

1. 湖熟镇域规划范围为本镇行政区划的范围,面积为145 km2。

2. 湖熟镇区规划范围,西自杨柳村,东到梁台河,北起沪宁二通道,南止句容河和环镇南路。规划用地范围约16km2。

3. 湖熟镇区建设用地范围西自宁杭高速、东到梁台河、北起宁杭二通道、南止环镇南路,用地范围10km2。1.6 规划指导思想

1.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镇容环境组成和谐的有机整体。

2. 城乡统筹观。统筹协调城乡居民点与全镇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的关系,合理安排城乡布局和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保护文化遗产。

3. 资源节约观。集约利用土地资源,节约能源、水源,提倡节俭风尚,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地型城镇。4. 规模效益观。扩大城镇规模,发展规模增长,倡导规模经济,建立相对集中、规模适度的各类功能区。5. 人文关怀观。规划以人为本,体现公众利益,打造环境优美的人居城镇与和谐社区。

19

1.7 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1. 重新修订湖熟村镇体系和空间布局。 2. 合理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

3. 充分考虑青龙山人居森林和湖熟工业园区对湖熟镇发展的影响。 4. 加强湖熟镇区的改造、整治、保护、优化城镇规划结构和功能分区。 5. 妥善安排对外交通和路网布局。 6. 规划绿地系统,体现水乡风貌。 7.

大力保护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

第二节 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2.1 与上位规划的协调

2.1.1 主要的上位规划

南京市总体规划(1991-2010)指出,湖熟是南京都市发展区外的重点镇,是江宁区东南部以发展加工、商贸业为主的重点镇;2010年规划人口2万人,远景5万人;提出修建宁杭铁路、宁杭高速公路的规划走向。

东山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0)指出,湖熟是江宁区四个中心镇之一,属于积极发展、大力促进型城镇。参照城市标准建设,中心镇人口规模控制在2-8万范围内。

江宁区近期建设规划(2004-2007)把湖熟镇定位为综合性工业城镇,机械加工、食品工业等制造业,2007年规划人口2万,建设用地4km2;远景控制5万人左右,用地约7 km2,并对城镇规划提出三条指引:

一是利用现有的工业和市政设施的基础,抓住汤铜路和宁杭高速公路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吸引先进制造业的聚集,与东山新市区的产业职能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

二是工业用地在现有工业集中区的基础上继续沿汤铜路两侧扩展,但其用地不得越过规划宁杭高速公路;生活用地主要集中在句容河两岸及南部老镇区周围。

三是应加大环境污染的控制力度,加快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建设。

该规划还提出湖熟——周岗——土桥农业示范园区是江宁区五个高新农业区之一。周岗——龙都——湖熟东南圩区,是调节江宁生态环境的重要区域。青龙山人居森林是森林型旅游居住区。

江宁区近期建设规划还对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宁杭高速公路和宁杭铁路、整治句容河达六级航道、沿汤铜路敷设供水主干管道、建设湖熟石油贮气站和110千伏湖熟变电站等)和湖熟古文化遗址保护提出建议。

2.1.2 本规划与上位规划的协调

本规划遵循上述规划的指导,在城市定位、产业布局、用地功能和规模以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上进行充分协调,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如由于青龙山人居森林工程已将湖熟镇部分土地纳入该项目规划范围,扩大了城镇用地范围和人口规模,必将对湖熟旅游业发展起到催生作用。又如,湖熟工业集中区发展迅猛,摩托车和机械工业成为主要部门,必定对城镇性质产生影响。

2.2 对上一轮规划的回顾

2.2.1 1999年总体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上一轮总体规划(1999-2010)划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东至梁台河,北抵汤铜路,西北、西南以绕镇公路为界。规划范围内用地面积为2.8平方公里。

上一轮总体规划对湖熟镇城市性质定位为:湖熟镇镇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江宁县东南部以历史文化古都为特色的中心城镇。镇区以第三产业和居住为主要职能。

该规划确定的城市规模为近期(2005年)城市人口1.9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9km2;远期(2010年)城市人口2.8-3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8km2。

上一轮规划的发展方向为向东和向西,重点是向西。其规划空间结构为:秦淮河与现有绕镇公路将规划镇区内分为南、北、西三个区。南区以老街为主体,向东、西两侧扩展,以居住功能为主;北区以老街为基础,以居住、教育、工业等功能为主;西区为新区,以公共活动中心及居住功能为主。

上一轮总体规划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通过政府搬迁,希望重新塑造政府形象,带动更多地区的有力发展。政府大楼位于支路上,且建筑质量不高,规划将政府搬到主干路旁,一方面可以通过新的建筑形式体现镇区发展的新气象,代表高层次的政府形象,另一方面也带动了新政府周边的土地开发。

2. 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规划在原绕镇公路一侧,利用现状的水体,打造了一条景观带,并延续到河南。这不仅使绕镇路成为别样特色的景观大道,还使分布在道路两侧的公共设施处于优美的环境之中,提升了镇区品质。

3. 尊重历史文化,保护老街,维护古镇的历史氛围。规划中保留了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特征的水北街和姚东老街等地区的建筑和街区,使历史得以传承。

2.2.2 1999年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评价

1999年城市总体规划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湖熟镇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镇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由于资金的短缺,城市建设的实施未能持续进行,上一轮规划的作用未能充分地得到体现。

近几年来,由于湖熟镇周围条件的变化和自身的快速发展,上一轮总体规划已逐渐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青龙山人居森林工程的快速建设,对镇区建设影响比较大,除了资金方面的供给,还对全镇的产业、用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城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也有影响。

2. 沪宁第二通道和宁杭高速会对湖熟的交通条件产生巨大的牵引力,大大方便了湖熟镇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也影响镇区的发展方向。

3. 该规划将工业区划出镇区范围以外,而工业区自身的发展速度极快,与镇区的联系日益紧密,对镇区的发展影响较大,应该将工业区划入镇区范围之内,才能使工业区和生活区合理结合,促进工业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 上轮规划期限是2010年,只有十年左右时限,无法指导城镇较长期(如2020年)的发展需求。 5. 新组建的湖熟镇现有地域面积145km2,人口8.56万人,规划的前提条件发生重大变革,原镇区规划的功能和规模,已被大大突破,必须重新编制。

20

2.3 对金城产业配套区的评价

2.3.1 金城产业配套区简介

金城产业配套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404.80公顷,规划范围:纬九路以南、宁杭高速以东,经一路以西,三环路(汤铜路)以北。其中规划工业用地201.34公顷,保留约20公顷自然山体作为配套区的生态绿地。配套区与镇区功能互补,配套区为镇区提供就业岗位,镇区为配套区提供生活居住的场所。整个规划区建成“三横,三纵”的主干路网,形成开敞的绿地系统和清晰的配套区布局结构。配套区重点引进项目类型为:电子、机械、轻工等与摩托制造产业相关企业。配套中心区位于金城大道与纬三路交汇处。

配套区规划根据国外有关开发区经验,推算出如下就业岗位:

表1—1:就业岗位推算表

用地类别 用地面积(ha) 职工密度(人/公顷) 推算就业岗位(人) 工业用地 201.34 100 20134 行政办公 1.18 150 177 商业服务 0.78 30 23.4 公共绿地 5 5 123.45 仓储用地 3.21 50 160.5 市政公用设施 3.51 80 280.8 合 计 20899 其规划估计的就业岗位为20000个。

2.3.2 专家意见

金城产业配套区规划于2003年11月通过专家评审,专家组提出了以下几个修改意见:

1. 为保证宁杭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建议在建设时序上要多做考虑;园区西部即宁溧公路以西部分地区要适当控制预留;园区与南部镇区之间三条道路的穿越方式应再斟酌。

2. 有关地块和厂房规划建设控制指标、建筑间距和设施配套要根据有关规定进一步推敲。 3. 绿化率进一步提高,道路绿化进一步加强。

专家组的意见针对当时的规划提出修改意见,而在规划的最终稿中,专家意见未得到落实。另外,专家意见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提出,有时代的局限性存在。

规划实施至今2年,工业区快速成长,现状工业用地达到1.5km2左右,新引进项目,需要大量用地,而园区土地资源接近枯竭,发展进入一个瓶颈阶段。

2.3.3 上轮工业区规划中,所忽视的以下一些问题:

1. 对农村居民点未加考虑。前山岗村居民点位与工业区内,现状人口637人,而远期也将保留这个居民点,居民点占地共0.1445km2,考虑到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的缓冲区,则实际在工业区的占地要远大于0.1445 km2。

2. 没有考虑青龙湖人居森林的开发。青龙湖人居森林与工业区紧密相连,工业区以北,后山岗,冲西等

地区未进行规划控制,对经梁台河的旅游线路也未考虑。

3. 对工业区的远景用地未加考虑,对工业区的土地储备情况未做分析。工业区开发的时序未做具体说明,导致工业区粗放式开发,土地利用强度较低,预留用地为靠近汤铜路的高新技术预留地,不符合开发的现实。 4. 市属工业企业占用工业区大块面积。而在配套区规划中,未对这些用地进行说明。 5. 工业园区与镇区的道路穿越方式没有考虑,过多的交叉,将影响汤铜路的通行能力。

第二章 功能定位、规划目标与发展战略

湖熟镇位于江宁区东南部,江宁、溧水、句容三地交界处,东部和北部与淳化街道接壤,西部与秣陵、禄口街道相邻,南部与溧水县和句容市为界。

镇政府座落在集镇南部花园塘。距离东山街道20公里,南京主城30公里,禄口机场16公里。镇区通过宁溧路(淳湖路)、汤铜路与南京、江宁发生紧密联系。全镇下辖10个居民委员会,12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145平方公里,总人口8.56万人,非农业人口4.27万余人。

湖熟镇地处北亚热带,为岗丘平原地形,句容河横贯镇域南部,形成大面积的圩区。盛产大米、鸭禽、鱼虾和其它农产品。

湖熟镇历史悠久,有4000多年前的古人遗迹,铸就了今天的湖熟文化。近年来,湖熟镇经济发展发展较快,正处于向工业化加速期和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

第一节 宏观背景

1.1 国家层面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把城乡统筹、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方针。而后WTO时代为中国进入世界市场开创了机遇也制造了矛盾,同时中国民营经济日益壮大,市场机制作用日益显示力量。此外,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日益成为各地镇村规划和建设的强大动力。此外,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日益成为各地镇村规划和建设的强大动力。

研究指出、国外资本大规模向中国转移的周期将于2010年前结束。这一切都是影响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宏观因素。因此、如何把握机遇,克服困难,走内涵式、多元化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和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多元要素和谐发展的格局,使得整个国家和地区走上协调的、全面的、和谐的和可持续的新的发展轨道。各个乡镇形成自身特色的发展思路和城乡景观是新时期发展的重大任务。

1.2 长江三角洲层面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发展区,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经历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区域一体化浪潮。以上海为区域中心、以南京和杭州为次区域中心的长江三角洲,通过梯度、跳跃式的推移使得身处其中的每个单元都成为浪潮的收益者。湖熟镇身处其中,具备接受多极辐射,完成一体化的优越区位条件。

21

1.3 江苏省省域层面

在2002年的《江苏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对于镇一级行政单元提出了明确的发展原则:(1)总量控制,合理撤并,全省设立200个左右的重点镇;(2)政策扶持、择优培育;(3)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湖熟镇位列为省级中心镇,理应得到更好的发展。

1.4 南京市市域层面

根据上轮《南京市总体规划》规划思路,湖熟镇为南京市重点镇之一,周边的淳化镇、土桥镇、秣陵镇、周岗镇均为一般城镇,可见湖熟镇在南京城镇体系空间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第二节 湖熟发展的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过去——四千年历史的湖熟文化

与河姆渡文化齐名的“湖熟文化”大体相当于中原的商周时期,是江南“荆蛮族”的土著文化。镇域内有古迹梁台、神墩、老鼠墩、船墩、前岗等,均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湖熟文化是历史留给湖熟的特有而又宝贵的财产。如果能保护性的修复现存的五处遗址和省级杨柳村古建筑群,并整合到统一的镇区景观下,将极大的增加湖熟的知名度。

2.1.2 现在——具有一定特色的主导产业

一只骑摩托车的鸭子,形象的表达了湖熟特有的两大产业,鸭养殖和加工业以及摩托车制造业。

作为湖熟的两大支柱产业,它们都已经在湖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了集群化的竞争力。同时它们不但为湖熟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而且塑造了现代湖熟的形象。

湖熟镇近年来经济发展稳定,社会事业上稳步推进,全镇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原湖熟镇自2000年以来人均GDP保持了14.80%的年均增长率,其中2004年与2003年相比人均GDP增长率高达16.23%,地区生产总值2004年增长率高达18.83%。目前全镇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000~2002年经济实际均含龙都,下同)

表2—1:全镇人均GDP年均增长情况

年 份 00-01年 01-03年平均 03-04年 00-04年平均 人均GDP年均增长率 10.27% 12.11% 16.23% 14.80%

青龙山人居森林的提出,对工业用地扩张的取向,以及对现代服务业的扶持政策,标志着湖熟正从经济发展起步阶段的工业化走向经济发展成熟阶段的产业化。这要求湖熟在产业结构上的全面提升,经济发展动力由

工业化转向产业化。

2.1.3 未来——丰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

位于南京市郊的湖熟镇保留了大量的自然生态资源:青龙山的森林资源,梁台河和句容河沿岸的绿地滩涂,周岗圩的河塘湿地以及明清古建筑——杨柳村和杨柳湖水体。

此外,镇区内还保留了相当数量的人文资源:明清古建筑群和回民一条街,以及梁台、老鼠墩两个市级文化遗址。

优质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随着城镇由工业化向生态化发展,这些资源将愈发显得珍贵。这些在工业化时期保留下来的资源将成为湖熟在未来走上生态化的发展道路提供资源。

2.2 劣势

2.2.1 偏离南京主城和江宁区中心

尽管湖熟位于江宁东南部的地理中心,但距南京和东山有20~30公里的路程,属南京都市区外的郊区城镇,同时在城镇主要交通方式由水路变为陆路的情况下,紧靠河道的湖熟的区位优势不再明显。

目前湖熟镇和南京主城区没有直达公交车,与东山新市区也只有金湖线以及东周、双周等过路公交车。除了硬性的公路条件以外,湖熟与南京主城和东山的物流、信息流都不够通畅。

2.2.2 主导的经济未能进一步拓展

镇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规模以下的工业企业占原湖熟全镇企业总数的88%。04年规模以下企业利润总额为-206万元,小规模企业存在问题颇多。2005年全镇企业净利润为2402万元,在全区20个同级行政单位中排18位。由湖熟、龙都、周岗三镇合并的新湖熟镇中,2005年财政收入为5017万元,列9个街镇中的第五位。 湖熟板鸭是湖熟最具盛名的特产,南京板鸭源于此。目前无论在总量还是在产业链的延伸方面均处于萎缩状态。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板鸭产业多为作坊生产。 湖熟大米也是湖熟的特色产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但是目前在销售方向、品牌开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这两种产业对于湖熟今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板鸭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对于转移农村人口进入镇区提高湖熟镇城镇化水平,做强、做大、做实镇区意义重大;再者开发湖熟绿色大米品牌有利于避开与普通大米的竞争,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产业发展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刺激特色农业、养殖业发展,有助于全面提高湖熟镇实力。

作为湖熟镇的另一主导产业, 金城集团在摩托车制造上取得了一定的领先地位,但是随着国内的市场正在萎缩,摩托车制造正向越南等其他劳动力成本更低和市场发展快速的发展中国家梯度转移。以金城集团为龙头的摩托车制造和零配件的产业链将不得不面对着全球产业转移的困境。

2.3 机遇

2.3.1 南京新一轮的城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南京市全面启动“三城九镇”建设标志着,主城--新市区--新城--中心镇--中心村的城镇体系中间环节攻坚战

22

打响。

九镇均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辐射力的中心城镇。它们将在基础和公共设施,以及交通网络上获得提升,尽管湖熟暂时未能位列九镇中,但仍是省级重点中心镇,其相关条件的改善和上级政府对小城镇建设力度的加大对于湖熟同样是一个良好的机遇。而倘若湖熟能够进入“九镇”的行列,将在建设用地,镇区人口户籍,财政支持上获得更多的倾斜。2006年中央提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起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财政扶持必须进一步推进湖熟镇的规划和建设。

对于湖熟而言,向服务型产业结构转型的城镇载体,必然也向综合型城镇功能转变。随着城镇规模由自然发展过度到经济尺度,镇区的建设将成为城镇发展的重要的推动力。

2.3.2 青龙山人居森林的建设

由民间资本带动的青龙山人居森林项目,是湖熟近期建设的一大利好。它再次提升了湖熟的知名度,成为湖熟新的品牌。该项目修建的连接科技园的景观大道学淳路改善了交通环境,增加了湖熟与大学城的联系。其对梁台河河道及沿岸整治,形成的水上旅游线路整合了湖熟的旅游资源。

此外,青龙山项目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大学校园项目所带来的人气以及所需要的配套,也为湖熟带来了大量的商机。

2.3.3 交通区位条件的改善

随着区域交通由等级公路阶段进入高速时代,宁杭高速及沪宁第二通道的建设,“十一五”计划中汤铜线达

到一级公路的标准,规划中的镇江—禄口机场的243省道也以一级公路标准穿过周岗东南部,使湖熟的交通区位可望得到极大的改善。这些都为湖熟的腾飞消除了障碍。 随着交通区位条件的提升,旅游和物流等相关产业能够的到好的发展。

2.4 挑战

2.4.1 产业园面临周边的同质竞争

为湖熟带来大量经济效益的工业园,采用了长三角地区大多数工业园的招商引资的发展道路。在上级工业园临近以及同级工业园遍布的情况下,湖熟的工业园区面临着同质竞争的危险,在食品加工和机械电子制造上湖熟具有比较大的集群优势,而其它如服装等行业和周围的工业园面临同质竞争。能否在保持自身的特色的同时拓展产业方向,提高工业园的效益,在同周边工业园的竞争合作中获得稳中有升的地位,对于湖熟的工业化进程至关重要。

2.4.2 中心城镇对周边吸引力的竞争

在城市化推进的时期,城镇的竞争中,镇区的吸引力和服务配套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最具吸引力的镇区将带来最多的资源。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镇区的发展与工业园区的发展之间的互动将变的愈发重要。 在江宁各镇11项综合指标的比较中,湖熟仅有四项比较领先(见附表1),这说明在一段缓慢的发展期之后,湖熟镇区的优势地位变得不再明显。曾有小南京美誉的湖熟镇区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湖熟的发展以及未来湖熟进一步城市化的要求。作为吸引周边地区和配合城镇工业发展的硬件条件,镇区的建筑布局和建筑密度都需要得到改善。

湖熟能否在镇区吸引力的竞争中获胜,对于湖熟远期的发展和产业结构提升相当重要。

2.4.3 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挑战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必然要发生冲突。对于有着相当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湖熟而言,可持续的发展和生态化建设将是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那么在此之前的工业化进程中,更需要平衡两者的关系,在保证经济发展空间的情况下,尽量的不对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坏。为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和资源。

第三节 功能定位

3.1 区域上——江宁区东南部经济中心、南京郊区的生态居住区

南京市全面启动“三城九镇”建设,湖熟毫无疑问要参与到这场大规模的城镇建设中。通过城镇建设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借助逐渐完善的交通网络,融入整个南京市的发展中,承接江宁区转移的工业和部分功能。 作为历史上江宁东南的重镇,湖熟可望在未来恢复这一地位。通过工业、第三产业等的发展,逐渐形成江宁区东南部的经济辐射中心;而目前完善的教育体系、邮政网点和商贸市场规模筑就了湖熟的生活服务中心地位;而发达的交通条件将使其成为周边城镇的交通物流中心。

青龙山是“绿色南京”建设最具创意的人居森林试点工程的一部分,根据《关于启动人居森林试点工程建设的意见》规定,用于配套设施建设和开发的土地占人居森林工程项目土地总面积的20%到30%,也可以在附近的城镇规划建设用地内予以安排,开发用途限于旅游、休闲、度假以及低密度住宅建设,但项目区森林覆盖率不得低于80%。人居森林工程建设用于造林的土地,可以租用也可以征用,费用标准由项目建设企业与所在地政府、土地所有者根据政策协商确定,用于公益设施建设的土地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这意味着,紧邻的湖熟因此具备了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低密度住宅以及人居森林配套的公益设施的天然优势。而且湖熟工业污染轻,生态环境良好,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生态居住区也是湖熟的优良的选择。3.2 产业上—— 江宁新市区产业配套区、水乡旅游区和品牌农业区

江宁的产业经济已经成为南京市的一大亮点。其中的开发区和科学园通过在乡镇租借土地统一管理创造了独特的发展模式,并且形成了汽车及配套企业、电子信息企业、机电一体化企业、医药企业、新型建材和高教及配套产业六大产业集群。

邻近科学园的湖熟在产业经济的集群化的发展上有一定的基础,借力科学园的产业集群优势,开展竞争合作,拓展产业的选择。凭借低成本的土地比较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成熟的服务配套,湖熟工业园将成为金城摩托企业集团的生产基地,并为江宁新市区的产业提供汽摩配件、电子机械等专业配套服务。

湖熟镇是江宁最大的圩区,水网圩区占全境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其中梁台河、句容河、杨柳湖、奇水园都是旅游休闲良好的去处,加之湖熟丰富的人文遗产,未来将是南京秦淮河风光带的一个组成部分。

湖熟镇水网圩区有良田9万余亩,水面3万多亩,盛产大米、水禽和水产品,是典型的江南渔米之乡。目前,湖熟大米已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湖熟板鸭曾为皇室贡品,1910年获得过金奖,鸭加工企业通过QS食品认证,鸭加工技术已被省政府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名单;境内奇水牌青虾,杨柳牌鲈鱼均为优质名品,是南京市郊颇有名的品牌农业基地。

23

3.3 文化上——湖熟文化品牌基地

湖熟文化是四千年前古人创造的历史遗址,也是长江下游人类文明的象征之一,现有6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后将利用青龙山人居森林旅游工程、省市区文物保护和文化建设工程,结合镇区改造和建设。在政府扶持、民间筹资的基础上,保护文化遗址。建设“四馆一会一网”,复兴和弘扬湖熟文化,修复古建筑群,重铸湖熟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建设历史文化名镇和精神文明教育基地奠定基础。

第四节 城镇发展目标

4.1 发展思路

4.1.1 切实搞好投资环境建设,接受长三角城市经济辐射

宁杭高速,沪宁第二通道,宁杭铁路等区域性大交通的规划建设和区域内汤铜线的建成,淳湖路的扩建,拉近了湖熟与沪宁杭世界第六大城市带的距离,也为浙商进入江宁门户——湖熟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镇区建设要为长三角资本进入做好准备,在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下择优选项,逐步形成与东山新市区和其他乡镇分工协作,又适合湖熟特点的主导产业,如摩托车与汽摩配件、食品加工及生态产业等。

4.1.2 错位发展,培育生态名镇

借助省级青龙山人居森林公园的建设的契机,大力开展生态引资,建设青龙湖生态公园,生态走廊,生态

大学,生态旅游线和赤山森林公园,发展杨柳湖休闲旅游区和奇水园旅游度假区,培育生态旅游基地,同时,发展“稻—萍—鸭”等生态农业、湿地农业、观光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为旅游业注入新的元素,此外,加强镇区现代化建设,保护环境和历史文化遗址,营造生态住宅,创造新的旅游景点,使生态旅游业成为湖熟新兴产业,湖熟镇成为南京后花园的生态名镇。

4.1.3 传承创新,打造湖熟文化品牌

湖熟是新石器时代“湖熟文化”的发祥地。湖熟镇是具有两千余年的古镇,历史上水秀地灵,土地肥沃,农业丰饶,商业繁荣,为江宁东南部经济中心,素有“小南京”美誉。深厚的文化沉淀,不仅培养出勤劳、智慧、善农商、重创新的民情品格,而且在经济上还培育出湖熟大米,板鸭等精品,应充分利用这些名品,拉长产业链,实现市场化,公司化运作,做大做强“鸭龙”和米业,成为湖熟最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4.1.4 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发展物流业

随着高速公路的修建,湖熟将由交通节点转变为江宁东南部的交通枢纽,完全有条件培育物资中转运输和物流业。

4.1.5 利用人居森林概念,开发房地产业

人居森林工程不仅带来了旅游休闲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房地产业的开发,为南京银发族提供老年公寓和休疗养场所,为酒店,娱乐等商业地产提供发展契机。同时随着城镇人口集聚,特别是外来人口的定居,也需要住房供给。这些都可以在人居森林的大概念下,适度开发湖熟房地产业。

4.1.6 极核增长,全力做强镇区

2005年湖熟经济总量为92870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到1500美元,离3000美元的小康水平尚有一段距离,空间上正处于分散状态向极核集中阶段。为此,应把有限的财力,物力和土地指标集中投放镇区,做大做强城镇,并以此带动周围农村发展。各村可通过外出务工和镇区就业,发展特色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旅游服务业,建筑业,运输业等增强收入。现有村办工业亦应逐步向镇区工业集中区集聚,鼓励二、三产业从业村民逐步在镇区定居,以壮大城镇规模和经济实力。

4.2 经济社会目标

以南京市200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实现现代化为奋斗目标。预计2010年湖熟镇人均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可达3000美元,2020年可达5000美元。具体预测如下:

2005年湖熟镇地区生产总值为92870万元(一、二、三产业之比为29.27:38.85:31.88),2006年达10.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92%,财政收入增长一倍。该镇2007年规划增速提高到18.4%。据此,本镇十一五地区生产总值每年可按16.5%增长,2010年达19.93亿元,按2005年户籍人口82733人计,人均24090元,按8:1的汇率计算人均GDP可达3000美元,一、二、三产业比重为8:50:42 。2010—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每年按7%递增,至2020年可达39.2亿元,按10万人计,人均3.92万元,按7.7的汇率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可达5090美元,一、二、三产业比重5:45:50。(见表二、表三)

4.3 经济发展战略

4.3.1 赶超战略

为提升湖熟的经济总量,应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和后发优势,大力吸引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扩散以及外商投资,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经济,力争近期达到16~20%的速度。

4.3.2 结构优化战略

为改变湖熟经济结构中一、二、三次产业比重相差不大,几乎处于同一水平的局面,迫切需要调优一产、主营二产、发展三产,大力提高二产和三产的比重,使一产比例下降到10%以下,整个经济结构按三、二、一顺序的现代产业构成方向推进。

4.3.3 可持续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要和资源环境承受能力相协调,鼓励技术创新和以质取胜,打造节约型经济和又快又好持续发展

24

的经济布局。 4.3.4 极核增长战略

湖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处于分散向极核集聚阶段运作,要把有限的财力、物力和土地等稀缺资源集中投放在镇区,把做强做大镇区作为经济发展的生长点和支撑点。

4.4 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

根据“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的方针,应调优一产、主营二产、发展三产,使一、二、三产比例达到现代产业的要求,其主导产业的选择应以摩托车与汽摩配件、食品加工、生态产业(农业、旅游、环保)为湖熟的主要产业门类。

根据湖熟产业发展的情况,具有传统和产业集群优势的摩托车与汽摩配件、食品加工将仍然是湖熟的主导产业。

伴随着青龙山人居森林的建设,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为主的生态产业也成为具有丰富生态资源的湖熟的选择。产业的空间布局重点可概括为“一心四点一区”,即以镇区为中心,青龙山省级公园、杨柳湖景区、奇水园景区、赤山森林公园为四点,湖熟工业集中区和龙都独立工矿区为平台,构成湖熟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4.5 各项产业布局

4.5.1 第一产业布局

农业以农作物、禽畜、水产为主,发展大米、养鸭、养鱼、特色水产品等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品牌农业集中分布在本镇的白米圩、东阳圩、周岗圩等圩区。

4.5.2 第二产业布局

二产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建筑业产值约占工业的38%,本节主要论述工业发展和用地布局。 1、工业用地现状

目前工业用地集中在原湖熟和周岗镇区,部分村落也有小工厂分布。湖熟镇区的工业又聚集在汤铜路以北的湖熟工业园区,老镇区也有少量工业用地。据2004年统计,湖熟工业园区已经开发完2000亩工业用地(含金城摩托600亩厂区用地),2005年上半年1000亩地完成了项目选址。随着镇区工业进一步发展,工业用地数量和用地选择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抉择条件。

表2—2:工业企业一览表 项目名称 占地面积/投资金额/万年产值/建筑密度亩 元 万元 /% 容积率 南京上元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15 800 200 29.7 0.359 南京瑞保电力有限公司 15 700 34.5 0.684 南京华仞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15 500 41.32 0.615 南京永湖电子有限公司 30 4000 250 46.5 0.523 南京启隆贸易实力有限公司 20 500 43.9 0.477 南京金世纪工艺品有限公司 20 700 46 0.691 南京江宁区宁盛机械厂 30 600 314 42.3 0.489 南京达驰物资有限公司 50 4000 30.1 0.707 南京新润食品有限公司 64.87 200 1000 南京泰鹏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12.81 700 南京欧雅装饰有限公司 7.01 400 南京奥联特运动器具厂 7.92 200 南京旺福包装制品实业有限公司 7.5 200 南京三同工贸实业有限公司 60.6 5000 48.08 0.546 南京开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20.34 1200 40.45 0.454 南京汤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21.33 800 43.8 0.626 南京南信机械有限公司 20.33 600 34.85 0.471 南京雄风塑料厂 12.03 200 江苏省邮电科研所实验厂 200 南京时恒敏感元件有限公司 19.91 1000 南京厚泽机械有限公司 40 1500 南京利佰嘉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30.36 260 38.9 0.504 南京熙园工贸实业有限公司 20.37 800 44.2 0.475 南京长虹标准件制造有限公司 15.3 700 39.9 0.497 南京金印木业制造 12.3 200 南京赛尔机械有限公司 19.7 2000 南京文正装饰建材事业有限公司 19.86 500 南京鸣宇工贸实业有限公司 45.81 800 南京华致建设有限公司 20.61 2000 南京创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19.75 1000 南京华佳旅游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29.84 300 36.17 0.446 南京牛金建筑装潢安装有限公司 20.14 1000 南京善工信机械有限公司 33.4 2000 南京金维包装有限公司 32.01 1500 南京上元水电安装有限公司 20 1600 南京金箔集团湖熟食品工业园 200 12000 南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784 50660 3110 南京金城铃木有限公司 1813.1 27455 南京金城机械有限公司 210250 南京金城塑料有限公司 2516 2、工业用地供需分析 (1)需求分析

根据统计,湖熟2005年工业总产值增长率为18%左右,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基于此,2005至2010年内

25

湖熟镇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将达到25%,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增长率将会有所下降,趋于平缓,因此预测2011年至2020年的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为16%。

目前湖熟工业区的地均产出为6.5亿元/km2。根据湖熟工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和集约用地原则,2010年之前湖熟的工业用地产出率将达到12.5亿元/km2的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2020年定为30亿元/ km2。因而湖熟镇工业集中区用地面积在2010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2.08平方公里和3.81平方公里。若包括金城摩托已占用的600亩土地在内,则需求量在2010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2.50 km2和4.2 km2。

表2—3:工业用地需求表 年份 工业总产值 工业产值(亿元) 地均产出标准 工业用地(km2) 年增长率 全镇 工业集中区 (亿/km2) 全镇 工业集中区 2004 —— —— 6.5 —— —— 2005 18% 10 8.5 7.0 1.43 1.3 2010 25% 30.5 26 12.5 2.44 2.08 2020 16% 134.5 114 30 4.48 3.81 注:以上数据均未计入金城集团和中远船舶集团的产值和用地面积。工业集中区占全镇工业85%计。 (2)供应分析

目前湖熟镇宜作为工业用地的主要集中在低岗地和高岗地,面积约22.6 km2,主要分布在湖熟镇北部和龙都东北部,其中湖熟镇的岗地总面积约为19.6723 km2,占原湖熟镇总土地面积的35.06%。根据湖熟经济、交通的整体走向,湖熟镇地形特点,农村居民点调整,我们认为湖熟工业发展用地的潜力很大,只要安排合理,可以满足湖熟未来工业用地的需求。但目前2 km2的工业用地基本安排完毕,必须开辟新的工业用地才能满足需要。

3、湖熟工业布局

未来湖熟工业将集中在湖熟工业园区和龙都独立工矿区,周岗工业小区只能维持现有规模,未来湖熟工业发展只能沿汤铜路穿越宁杭通道向西发展。具体理由如下:

(1)现有工业园区将成为湖熟很长一段时间工业发展用地的首选,按照金城产业配套区规划的2km2工业用地在2010年基本用完。

(2)从长远考虑,现在的工业园区的所在地虽可挖掘用地潜力,但数量有限,向外拓展的幅度也极为有限。北部为青龙山人居森林工程;南部为镇生活区;东部不能越过梁台河谷地。因而工业布局将不得不跳出现有的工业园区范围,另觅新的地方。

(3)鉴于湖熟的地形特点、常年的风向以及交通条件,工业用地只能越过宁杭高速向西沿汤铜路一线发展,这样,可充分利用马场山一带丘陵地形和龙都分散的工业企业,组成龙都独立工矿区,既与现有工业区相接,又有利于集中布局和配套设施共用。

据此,湖熟工业布局主要集中在湖熟工业园区、龙都独立工矿区和周岗工业小区,其中龙都独立工矿区面积约为1.7km2。

4.5.3 第三产业布局

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旅游产业、房地产业、商贸业、物流等产业门类。其中镇域范围内需要统筹布局的主要有:青龙山森林公园用地、赤山旅游风景区用地、杨柳湖风景用地、周岗奇水园景区用地、物流业用地等。

(1)青龙山省级森林公园用地

该园占地6km2,

有各类树木130多万株,名贵树木3万多棵。同时,经营房地产开发,一个人居森林工程已经成型,为了扩大人居森林的辐射功能和发展用地,建议在镇区北环路北宁杭高速以东东环路以西的区域划

为青龙山公园的发展备用地,以供旅游绿化和房地产产业的发展。

(2)赤山旅游风景区用地

赤山风景旅游资源整合开发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着手,首先是青龙山人居森林工程—梁台河—句容河—赤山一线的整体式开发;其次才是参与到赤山的整体开发。因而对于赤山森林公园的开发目前尚处于开发前期,规划赤山风景区面积0.53 km2,不侵占圩区。如果赤山旅游今后发展较好,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进一步拓展赤山风景区至徐相河。

(3)杨柳湖风景区用地

目前杨柳湖水面30公顷,加上周边绿地约54公顷,清代杨柳村古建筑用地占地面积约1.12公顷,保护范围1.66公顷,建设控制地带8.74公顷,可用于影视城拍摄和旅游。规划杨柳湖景区面积在1km2左右。

(4)奇水园景区用地

位于周岗东部的河塘湿地,面积3平方公里左右,其中水体面积超越2平方公里,此处是以青虾养殖为主的示范区有2000亩,获得江苏省无公害基地和水产品的双认证,园区基础设施完备,有规划的243省道通过,是一个生态型特色水上田野休闲旅游区。

(5)商贸业用地

集中分布在湖熟镇区以及周岗中心社区和龙都中心社区,此外还分布在社区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驻地的居民点。

(6)物流业用地

集中分布于镇区,靠近宁杭高速公路立交口和宁杭铁路货站附近。

总之,湖熟镇空间布局,根据“以路为轴,一镇三层”的原则,以宁杭通道为对外交通依托轴,以汤铜路为主轴,243省道、淳湖路和咸周路为副轴,沿路发展,将形成一城镇、二社区(龙都、周岗)三村落的三级镇村体系。在生产布局上,第一产业分布在广大圩区和农田,第二产业集中在湖熟工业集中区、龙都独立工矿区和周岗工业小区,第三产业集中在镇区和社区,以及设立村委的农村居民点,其中旅游业按风景资源和旅游线路形成一线(青龙山人居森林——梁台河——句容河——赤山)三点(湖熟镇区、杨柳村、周岗奇水园)格局;广大的黄土岗地还作为城市的市政设施和社会设施的点状建筑用地。

附表1 江宁区各镇实力对比

经济 地区 城镇 总收入 生产总GDP 财政 农村居民 企业年 固定 实际 有线电人均公共绿污水(万总收入 人均纯收净利润 资产投利用外 视 地 处理(万值 元) (万元) (万入 (万资 资 普及率 (公顷/万率 元) 元) (元) 元) (万(万元) 元) (%) 人) (%) 加权 东山街道 475085 159560 15364.32 28900 7108 28312 82018 1518 100 11.75 95 百家湖街26398.道 164483 50695 15 10759 5807 8763 36000 1500 100 114.56 92 方山街道 314522 62950 7615.53 36900 5850 9180 49080 1460 90 14.52 52 秣陵街道 197251 48811 14820.85 4519 5857 7893 27970 1804 88 1.82 80 上坊街道 247148 72685 32164.8893 6160 8584 53273 1040 75 5.75 9 26

35 淳化街道 162560 27450 10838.66 4677 5835 5349 20730 1230 90 9.48 90 东善桥街道 122600 21888 11087.58 3270 5800 2400 27000 2315 65 75.98 70 禄口镇 468960 87209 11517.91 11879 5591 9914 75609 2500 63 1.45 91 湖熟镇 99113 43900 14203.44 5658 5698 2402 17915 714 96 7.76 12 周岗镇 145497 21858 9886.992 3718 5242 1780 11949 302 65 2.26 50 土桥镇 120474 31298 9850.19 3691 5646 3574 11040 320 35 1.57 30 陶吴镇 148500 38940 19359.65 4224 5550 6187 24182 708 100 1.99 98 横溪镇 113034 25550 9166.58 4441 5181 2438 9436 402 91 1.79 12 丹阳镇 96688 23970 10125.89 3062 4995 5926 7392 30 99 1.69 61 江宁镇 115161 64735 12153.16 6181 5220 2561 32670 1405 80 22.9 80 谷里镇 121024 27038 7919.51 3152 5182 2962 26072 1030 100 5.86 95 铜井镇 110162 28890 9602.79 2800 5221 3815 20750 403 85 11.97 40 麒麟镇 325796 57430 17582.05 8700 6612 10115 46852 1611 100 7.65 84 汤山镇 176380 60930 16206.51 8947 6085 5396 38102 17141 100 33.51 92 上峰镇 182581 35031 14048.36 5376 5772 6598 28800 573 90 2.81 72 资料来源:江宁统计年鉴2005

附表2 湖熟镇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指标名称 单位 湖熟镇 2010年目标值 一、经济发展(4项)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 >24000(约3000美元) 2、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92 3、城市化水平 % 42 4、城镇登记失业率 % <5 二、生活水平(6项) 5、居民收入 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16000元(约2000美元) ②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8000(约1000美元) 6、居民住房 ①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平方米 30 ②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 平方米 40 7、居民出行 ①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 % 100 ②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 平方米 12 8、居民信息化普及程度 ①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 部 200 ②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 台 40 9、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 % 18 10、恩格尔系数 % 40 三、社会发展(6项) 11、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 1.5 1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90 13、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 % 90 14、社会保障 ①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 养老 % >95 医疗 % >95 失业 % >95 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 % 85 15、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 % 90 16、城乡村(居)民依法自治 ①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 % 90 ②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 % 95 四、生态环境(2项) 17、绿化水平 ①城市绿化覆盖率 % 40 ②森林覆盖率 % 20 18、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分 80 27

附表3 湖熟镇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类国际现代化 全省目标 湖熟镇 别 指标名称 城市状况 (2020年) 现代化建设标准 人均GDP(美元) >10000 4400-5700 5000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50 50 50 外贸进出口总额与GDP之比>35 40 40 (%) 科技进步贡献率(%) >50 >50 >50 城科技人员数(人/万人) >1000 >800 >800 市劳动力文化指数(年) >12 8 12 发适龄人口受高等教育比重(%) >20 30 >30 展 燃气普及率(%) >90 95 商业服务网点分布(个/万人) >500 >300 >300 绿化覆盖绿(%) >40 31 >40 大气环境达标率(%) >90 >50 >80 地表水达标率(%) >90 重点城市100 100 恩格尔系数(%) <20 <30 <30 人均图书占有量(本) >30 >20 >30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岁) >70 >75 >75 人人均居住面积(平方米) >15 >15 20 民人均生活用电量(千瓦时/年) >2000 2060 2000 生人均生活用水量(升/日) >350 300 活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 >15 17 第三章 镇域规划

第一节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1.1 镇域村镇发展现状

湖熟镇2005年辖6个社区,32个行政村,569个村民小组,251个自然村(2006年行政村进行合并后演变成10个社区和12个行政村),2005年全镇总人口85633人(30712户),其中非农村人口43451万人。根据对土地利用资料整理,全镇土地总面积145km2,耕地115675亩,全镇村庄建设用地961.51公顷,人均137平方米。

表3—1:湖熟镇行政村发展现状一览表

行政村名总人口土地面积 村民小组自然村村庄建设用人均用地面称 (人) (平方公里) (个) (个) 地(公顷) 积 (平方米) 灵顺社区 5800 2 —— —— —— —— 湖熟社区 3072 6.69 29 13 41.8 136 河南社区 2010 3.78 21 8 24.66 123 泉都社区 2750 3.2 —— —— —— —— 龙都社区 3108 10.6 29 10 38 122 齐尚社区 2440 2 —— —— —— —— 金桥 1020 1.9 10 3 11.69 115 颜庄 1260 2.14 11 4 13.99 111 三界 1897 4.2 27 11 25.43 134 丹桂 3023 6.97 31 12 42.16 139 范区 1403 3.46 15 4 16.19 115 新耀 1555 4.29 20 6 20.17 130 耀华 1398 3.29 18 6 17.1 122 新墩 1234 3.4 15 5 14.65 119 河北 1325 3.6 23 6 14.69 111 赵家边 1650 3.62 23 7 19.55 118 和进 2150 5.63 25 7 26.45 123 友谊 1191 2.82 14 5 14.47 121 双新 2473 9.5 26 18 28.8 116 光明 1915 7.1 20 3 20.2 105 晶明 2179 8.6 18 7 24 110 新农 3089 12.3 28 13 42 136 万安 4701 16.5 35 15 58 123 乐安 2085 8.2 18 7 25.5 122 解放 2035 9.5 15 5 19 93 淮源 2700 7.2 22 8 27 100 双龙 1702 3.5 15 4 22.5 132 东阳 1826 3.7 13 7 18 99 尚桥 3047 7.48 28 9 65.25 214 和平 2187 3.67 22 5 25.36 116 秦淮 1500 3.2 17 6 27.49 183 长干 2548 4.37 21 7 8.41 33 钱家 1850 4 17 6 10.1 55 石辣 980 2.22 11 4 34.55 353 徐慕 1850 3.73 13 3 43.21 234 双释 2288 5.28 19 6 40.05 175 高李 2050 4.52 18 7 48.81 238 绿杨 1549 3.28 16 4 32.28 208 合计 82840 145.24 703 251 961.51 137 *本表资料来自2006年初的调查表汇总

28

1.2 人口和城市化水平预测

1.2.1 总人口预测

湖熟镇总人口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一直呈下降趋势,直至2004年平均每年减少860人左右。2005年起,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和生育高峰来临,总人口呈上升趋势,2005年公安部门提供的本镇人口为85633人,比2004年民政部门统计的8.02万增加了5433人,其增长原因除统计口径不一有误差之外,主要是大量外来工的涌入,如全镇涌入建筑工人高达3788人,以及上千个大学生和数百名务工人员,但这种以建筑工人为主要的增长不可能持久,如06年只比05年增加了32人,故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可按年增1000人的速度增长,则2010年达9万人左右,2010—2020年,按年增1000人递增,则2020年为10万人。

由此推论,2010年为9万人,2020年达10万人。

1.2.2 城市化水平预测

1.湖熟镇现状城市化水平鉴定

湖熟镇现状城市化水平有以下5种方案可以计算。一是以非农业人口计,根据统计年鉴,2005年的非农业人口为43451人,非农业人口水平达50.74%,这一数字显然偏高,不切合湖熟实际情况;二是以城镇人口计,城镇人口约2.38万(包括集镇和周边村人口)城市化水平为29.70%;三是2004年原湖熟镇城镇人口为1.3万,总人口为30925人,城市化水平为42%;四是按湖熟镇区规划区内的集镇和农村人口2004年为18614万人除以8.02万人,城市化水平为23.21%;五是2005年镇区人口为18150人,城镇化水平为21.2%。根据上述五种方案比较,以2004年城市化水平30%较为合理。

2.城市化水平预测采用两种方法。 (1)参比法

按江宁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现状城市化水平54%,规划2010年城市化水平为75%(年增4.2个百分点)。 按江宁区镇村布局规划,2004年江宁十三个镇的城市化水平为37.4%,2020年为65%(年增1.7个百分点)。 根据湖熟三镇的总体规划资料进行对比,湖熟镇1998年城市化水平32.5%,规划2010年为84.8%;周岗镇2001年城市化水平为26.5%,2020年规划为58%;龙都镇1995年城市化水平为7.78%,2010年为60.5%。

综合以上各项规划湖熟镇2020年城市化水平在58—85%之间。 (2)增长法

根据湖熟镇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人口城市化的加速状况。2005—2010年每年以2个百分点递增,则在2004年的基础上,2010年城市化水平为42%。2010—2020年三产大幅增长,城市化水平提高更快,每年2.3个百分点递增,则2020年达65%。

综上所述,2010年城市化水平42%,202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5%。

1.3 村庄布局调整

1.3.1 村庄布局调整原则

1. “集中与外迁”相结合

村庄布局贯彻居住集中,农业生产集中的精神,同时外迁村办工业向城镇工业区集中,鼓励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向镇区集中。

2. “保护、利用、改造、发展”相结合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合理使用各类资源和自然地形,改造传统的农村聚落和散乱村貌,发展集中居住,距越经营,设施健全的现代化新农村。

3. “规模效益和因地制宜”相结合

农村居住集中遵循了规模效益原则中的规模的大小,应当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劳动力负担、耕作半径、当地的民情风俗、集中建设成本、未来可能的大型建设走向、地形地貌和村庄选址技术要求等要素相适应,体现地方特色。

4. “扩建和新建”相结合

村庄布点一般以扩建为主,新建为辅。应选择区位条件好,村庄规模大,设施较完善,后备土地多,耕作半径合理的村落作聚集点。但在生态敏感地区,如自然保护区、行洪泄洪区、水源保护区、地址灾害区、矿山开挖区和风景名胜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文物保护区内的村落应逐步迁出异地新建。

5. “生产和生活”相结合

村庄布点应遵循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充分考虑自然地理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保留古村落,保护历史文化遗址,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和历史文化遗存,突出地方特色。

1.3.2 村庄布局调整

根据湖熟镇区和泉都、齐尚两个中心社区建设发展需要,拟将邻近村落并入镇区发展,形成拥有1个镇区、2个中心社区和83个二级农村居民点的镇域行政体系结构。

1.4 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根据突出镇区、极核发展的村镇发展战略,湖熟镇全镇域形成1个镇区2个中心社区和83个农村居民点三级结构。镇区规模约65000人左右,中心社区规模在3000左右。83个农村居民点人口规模在100~900人之间,共容纳人口29000人(见镇村体系规划图),加上中心社区6000人,农村居住人口约3.5万人。

就全镇而言,产业、人口、居民点均鼓励和积极引导集中发展。其中以鼓励向镇区集中发展为主。另外结合村庄布局调整的契机,将整合出来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约2km2,可转化为镇区和工业用地。

1.5 村镇职能结构规划

根据对湖熟镇整体发展条件、发展战略的分析,将全镇域的村镇职能体系结构作如下规划:

镇区:镇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其功能辐射江宁东南地域和邻县(市)的毗邻村庄,是一个产业发达、经济繁荣、文化深厚的现代化中心城镇。

中心社区:指周岗、龙都两个社区(规划用地1km2左右),具有公共设施和行政服务比较完善的新村,是辐射一定地域的二、三产业集中区。

(1)周岗社区是周岗片区的服务中心,工业和三产均较集中,尤以红木加工、剪切机械、服装业较为发达,其建设重点是改造老街、完善工业区,加强卫生院、自来水等公益事业的建设。

(2)龙都社区是龙都片区的服务中心,以第三产业为主,化纤、机械等工业应向龙都独立工矿区集中。其建设重点是改造老街、完善路网、加强市场、商店、水厂等市政工程和绿化建设,改善居住环境。

农村居民点: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生态旅游产业。由此将全镇农村居民点的职能分为两类:农村服务型居民点、旅游倾向性农村服务型居民点(如,渡桂、赵家边、前岗、杜家边等居民点)。

29

表3—2 社区合并规划一览表

合并后名称 村名(社区名称) 规划保留点 规划人口(人) 湖熟社区 湖熟社区 灵顺社区(秦淮河以北) —— —— —— 西新建居民点 200 范区村 范区居民点 200 新跃村 前栾墅港居民点 200 ☆后窑邓府居民点 350 新跃村 山涧居民点 200 后栾墅东居民点 200 ☆前岗居民点 200 耀华村 西洋湖居民点 200 耀华村 东湖居民点 150 新墩村 湖塘头居民点 400 栾马居民点 200 ☆赵家边居民点 400 赵家边村 兴旺居民点 350 河北村 后贾墅居民点 200 晓春岗居民点 350 河北村 方家庄居民点 150 陈家边居民点 200 和进社区 友谊村 —— —— 和进村 前山岗居民点 700 河南社区 河南社区 樊家边居民点 350 灵顺社区(秦淮河以南) 金桥村 —— —— 金桥社区 颜庄居民点 400 颜庄村 庄窑居民点 150 陶田圩居民点 150 解放村 杨柳村居民点 900 杨柳湖社区 佘家渡居民点 200 乐安村 张家渡居民点 500 ☆薛家边居民点 500 泉都社区 —— —— 龙都社区 西时居民点 200 龙都社区 瓦罐庄居民点 700 ☆龙都社区 3000 西杨居民点 200 东阳村 双龙村 东时居民点 550 东阳村 西河南居民点 200 老观嘴居民点 200 ☆杨板桥居民点 350 晶明村 南窑居民点 500 晶明村 大巷居民点 500 光明村 上蒲塘居民点 400 ☆下蒲塘居民点 500 ☆孙家居民点 350 双新村 陶家居民点 350 高房子居民点 700 双新社区 宋家居民点 200 淮源村 刘村居民点 400 南庄居民点 150 西北村居民点 400 绿杨村 绿杨居民点 200 ☆绿东居民点 450 绿杨村 樊家居民点 400 高李村 俞盖居民点 200 高阳桥居民点 200 后李盖头居民点 250 ☆徐慕居民点 550 徐慕村 塘头居民点 200 徐慕村 杜家边居民点 150 西释居民点 150 双释村 港南居民点 550 杨家居民点 400 石辣村 石辣居民点 350 泗庄居民点 100 钱家村 ☆钱家居民点 400 钱家村 河庄居民点 200 下杨居民点 400 ☆丁家口居民点 400 秦淮村 刘古庄居民点 200 和平村 潭头居民点 200 和平村 若城居民点 700 小焦家居民点 350 周岗社区 齐尚社区 —— ☆长干村 —— 3000 圩东居民点 500 丹桂村 丹桂村 ☆渡桂居民点 500 茅家居民点 450 三界村 三界村 ☆大诚达居民点 350 30

鱼王居民点 200 大陶居民点 200 陈马居民点 200 ☆谈村居民点 550 万安村 万安村 中村居民点 900 西村居民点 400 庄头居民点 350 ☆宋家居民点 400 新农社区 新农村 周家边居民点 750 夏庄居民点 450 陡门口居民点 200 尚桥社区 尚桥村 庞家桥居民点 250 ☆石桥口居民点 500 ☆为村委或社区驻地

第二节 空间利用规划

2.1 镇域空间利用条件与现状

湖熟全镇域总面积145km2,根据地貌类型共可分为五类土地:水体、圩区、低岗、高岗、丘陵。

表3—3:镇域地貌类型一览表 土地类型 水体 圩区 低岗 高岗 丘陵 面积 12.794 109.637 15.671 6.740 0.158 比重 8.82% 75.61% 10.81% 4.65% 0.11% 位置(见图) 1 2 3 4 5 划分依据:三维DEM (单位:穆M) 0

2.2 镇域空间布局结构

镇域空间总体上形成“三区”的规划结构。

“三区”:指城镇建设区、控制发展区、生态农业区(不宜建设区)。 ——城镇建设区:

在宁杭高速公路以东,梁台河以西,形成集约紧凑的城镇建设空间,总面积近8km2,又以汤铜路为界区分为南部的中心镇区和北部的金城工业园区。

金城工业园区:北至沪宁二通道,南至汤铜路,西至宁杭高速,东至梁台河,总面积4.04km2。其中现利用1.31km2,其中市级工业占地(不计入镇工业总产值)0.455km2。另外总面积中,山体面积0.208km2,农村居民点0.146km2,圩区1.45km2,因而可供发展的工业用地仅为0.857km2。 ——控制发展区:

控制发展区主要是城镇建成区之外的适合建设的高岗、低岗地。面积约为20km2,其中马场山南延丘陵地上的龙都独立工矿区面积约为1.7km2。 ——生态农业区:

保持原有的自然生态风貌,主要集中在圩区,为不宜建设用地。

2.3 土地利用变化预测

由于规划期内城镇、工业、交通等建设用地面积有较大增长,耕地面积因建设占用日趋减少(如2005年比2004年耕地减少781公顷)。因此,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并通过农村居民点缩并,对部分节余土地进行复垦以及对未利用地适量改造,逐步熟化为耕地,保证耕地面积在70km2以上,基本农田面积92 km2。

表3—4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表 现状(km2) 规划(km2) 城镇用地 5.3 7.8 农村居民点 6.60 4.2 其他建设用地 3.02 6.22 耕地 81.63 70 园地 2.48 2.48 水面和其他用地 45.97 42.69 总面积 145 145 2.4 镇域空间管制措施

2.4.1 城镇建设区

范围界定:西至宁杭高速,北至沪宁第二通道,东到梁台河,南到湖赤路。 管治措施:

(1) 根据城镇形态、对外交通、用地条件、用地结构和功能改善的需要,城镇用地发展方向应控制南北,发展东西,向西不越过宁杭高速,向东不宜超越梁台河。

(2) 有条件选择产业,制定合理的空间准入政策,不准污染企业进入。提高产业集群优势和工业用地的效益,规划工业用地投资强度每公顷900万元以上,产出效益力争2020年每公顷工业总产值达3000万元。

(3) 强化镇区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使各类用地合理配置、集约利用。

3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y5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