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更新时间:2023-08-05 11:1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一、 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目的:模拟火山喷发

实验材料:三脚架 铁盒子 土豆泥 番茄酱 酒精灯 火柴 实验过程:

1. 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 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 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番茄酱受热后外溢的现象。

结论:土豆泥相当于岩层,番茄酱相当于岩浆。

二、 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模拟地震产生的原因

实验材料:竹筷

实验过程:

1. 每人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2. 同时用两根筷子试一试。

实验现象:筷子会断裂,手感觉麻木。

结果及解释:筷子相当于地壳的岩层;筷子用力弯曲相当于挤压产生褶皱;当筷承受不了所用的力时就会突然断裂——地震。

三、 卵石的形成

实验目的:通过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认识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材料:有盖的大口玻璃瓶、水、砖

1. 用锤子把砖敲成碎砖块。

2. 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玻璃里,把瓶口拧紧。

3. 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观察到碎砖块没有了棱角。

实验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

四、 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实验材料:鼓 碎纸屑

实验步骤:

1. 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轻敲鼓,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纸的振动情况。

2. 敲击由轻逐渐加重,再听声音强弱的变化,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

实验现象、结论:响度越大,纸屑跳动得越高。说明振幅越大,声

音越高。

五、 观星箱的制作步骤

1. 准备1个较大的盒子、线、胶带。

2. 将盒子去掉盖,并在盒底左下角挖一个小洞,作为观察孔,洞不宜太大。

3. 在原来盒盖处用线编出大小一样的网格,线的端口可以用胶带固定在盒子上,网格起到为观察对象定位的作用。

4. 将制作好的观星箱放置在便于观察研究对象的位置,固定不动,并开始利用观星箱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观察。

六、 木材特点的实验

实验材料:各种木材 锤子 放大镜 酒精灯 镊子 小刀 电池、导线 水槽等。

实验步骤:

1. 用点燃的酒精灯烧木材,看哪种木材更容易燃烧。

2. 用放大镜观察木材的花纹,比较木材花纹的形状和花纹的粗细。

3. 用小刀刻木材,探究不同木材的软硬程度。

4. 将木材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看木材的沉浮现象。

5. 把不同的木材连入电路,看木材是否导电。

实验现象:

1. 大部分木材易燃。

2. 木材有花纹(年轮等)。

3. 木材软硬程度不同,有的很软,有的很硬。

4. 木材有沉有浮,浮得多沉得很少。

5. 干木材不导电,湿木材导电能力很弱。

七、 金属的性质

实验材料:铁、铜、铝等金属,小刀、导线、电池、小闸刀、酒精灯、放大镜、玻璃杯子、锤子、木条、陶瓷等。

实验步骤:

1. 用火烧,看是否易燃。

2. 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金属的硬度。

3. 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中,看金属是否容易传热。

4. 用放大镜、砂纸打磨,观察金属的花纹、光泽。

5. 把金属连入电路,看是否导电。

6. 让金属从高处落下,看是否易碎等等。

实验现象:金属不易燃,硬度较大(有些金属较软),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不易碎等。

八、 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

实验材料:温度计 棉纱 支架 表

实验步骤:

1. 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上棉纱,把它浸入水中,观察温度是多少。

2. 把温度计提出水面同,挂在支架上,观察温度计液泡上的水在蒸发时温度有什么变化。边观察便作好记录。

实验现象:温度计液泡上的蒸发时,温度在不断下降。

实验结论: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九、 沸腾

实验材料:铁架台 (带铁圈) 石棉网 烧杯 酒精灯 温度计 彩笔 钟表

实验步骤:

1. 组装好带有铁圈的铁架台。在铁架台的下一铁圈上垫一石棉网,放上半烧杯凉 水,下面放好一个酒精灯在铁架台上一铁圈上挂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液泡正好浸入水中。

2. 未加热之前,先记录下温度计的读数,然后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数。

实验现象:水的温度在不断升高,达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会再升高。

实验结论: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沸腾”。

水沸腾后,温度计读数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这杯水的沸点。

十、凝结实验

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试管夹烧杯小碟子少量冰块三脚架石棉网 实验步骤:

1. 在三脚架上放石棉网,把装有水的烧杯放在上面。在烧杯上面放装有冰块的小碟子。

2. 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

3.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随着温度的升高,水里不断产生气泡,水面上部有水汽出现,在小碟子的下面出现水珠。

实验结论: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十一、模拟雨的形成

实验材料 : 大烧杯 碟子 三脚架 石棉网 酒精灯 水 火柴 实验步骤:

1. 把水装在烧杯里,烧杯放在三脚架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沸腾。

2. 把碟子放在沸腾的烧杯口上,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结论:碟子下面出现水滴,并不断地滴下来。这就是“雨”。

十二、模拟露的形成

实验材料:毛巾 不锈钢杯 碎冰块

实验步骤:

1. 用干毛巾将较大的不锈钢外表面擦干净,然后将碎冰块倒入杯内至杯子的1/2处,掺入适量冷水至2/3处。

2. 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结论:杯壁外挂满了小水珠,这就是露。

十三、霜的形成

实验材料:冰 水 食盐 搪瓷杯(外壁是深色的)

实验步骤:

1. 先倒入半杯冷水,再加入适量的冰块(擦干净杯外壁上的水)。测定杯内温度。

2. 在冰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待食盐溶化后再测定杯内的温度。

3. 观察杯外壁出现的现象。

实验现象、结论:杯的外壁上有一层白色粉末出现,这就是霜(形成霜的温度:0℃以下)。

十四、模拟雾的形成

实验材料:广口瓶 温水 冰块

实验步骤:

1. 在广口瓶里倒入少量不冒“白气”的温水。

2. 用一块冰接近瓶口。

3. 把冰从瓶口移开,再接近瓶口。

4. 观察现象。

5. 把冰接近瓶口,瓶口有“白气”(即雾)出现,把冰移开,则“白气”消失。

实验结论:“白气”实际上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许许多多的小水滴。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小水滴飘浮在低(高)空,形成了雾(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y3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