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合实践活动教案(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更新时间:2024-06-06 23: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单元 养成· 服务

一、 单元活动设计思路

民以食为天”, 自古以来美食就被世人津津乐道。从古至今, 许多文人雅士们热爱美食、 赞颂美食, 逐渐形成了一种美食文化。这种文化在我们生活的这片沃土—— —美丽的新疆, 也以它独特的魅力受到世人的推崇。 本次活动就是带领同学们对家乡的美食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让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领略家乡最具传统魅力的特色饮食,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新疆的特色美食。 2.掌握使用调查分析问卷。 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调查访问的方法以及收集、 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2. 通过活动, 培养学生接触社会、 接触生活、 主动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 热爱学习、 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并树立为宣传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主人翁”

1

意识。

三、 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4课时。

第1课时: 选题活动、 团队建设、 方案制订 第2课时: 资料收集、 调查访问、 交流分享 第3课时: 成果展示 第4课时: 活动总结、 评价 四、 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 教师更多的是带孩子去想,而不是带孩子去做,教师要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 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活动方法与方式的指导, 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

本次活动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 操作起来不是很困难, 教师只需根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即可,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努力去实践、 去学习、 去总结。另外, 这次活动需要留给学生充裕时间去实践,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学校, 深入社会去调查研究, 所以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 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积极配合。

2

主题一 美食文化

( 一 ) 发现问题

选择和确定一个适合学生研究的课题是关键性的一步。人人都爱自己的家乡, 提起家乡谁都会倍感亲切, 选题时,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视频资料来引导学生再次去领略家乡的美食,从而激发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 总之, 教师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 要知道研究的主题虽然有设计者的意图, 却没有固定的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也没有能够复制的具体方法, 所以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策略。

( 二 ) 活动准备 1.组建研究团队。

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 性格特点 等差异进行分组 ,这 样 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和公平竞争。研究小组内的成员可以根据主题活动的具体任务进行分工,如搜集资料、 调查访问、成果展示等。

2.制订活动计划。

制订计划时要求细致具体, 例如活动时间的安排、 活动形式、 活动内容等都要一一细化。

( 三 ) 实施阶段

1.查阅和收集资料。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搜集信息,例如上网搜索、去图书馆翻阅文献、 采访周围的人等。

3

2.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 汇总和分析资料。 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进行简单的资料和问卷的汇总、 整理、 分析, 并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3.此环节可以发动家长带领子去家乡的特色小吃街、 美食文化广场等地调查访问, 做好记录, 用镜头记录下诱人的美食。

(四) 汇报与展示

成果展示环节,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 如亲自制作美食、 演唱歌曲、 绘画、 举办摄影展、 演讲、 写作、 表演小品或相声等。 ( 建议老师和学生及家长合作办一台关于新疆美食亚克西”的主题晚会 )

( 五 ) 活动评价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交流中评价。 注意教师在评价活动中不是审判官的角色,而是学生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 指导者。

( 1 ) 组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将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班级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 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2 ) 注重学生评价中的诚信意识教育。

( 3 ) 要引导学生以欣赏、 现别人优点的眼光去评价他人。评价要公正客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 如对合作意识和能力的评价、 对自己和他人参与的主动性的评价、 对自己和他人实践能力的评价等 )

( 六 ) 活动延伸

4

此次活动只是个引子,除了美食, 还有很多值得赞美的特色文化呢,例如,新疆的水果、 干果、民族乐器等, 引导学生要通过这次活动, 向更多的人展示我们美丽的新疆, 让美丽的新疆走出中国, 迈向世界。鼓励学生为家乡的展出谋划策,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方案。

五、 活动注意事项

此次活动个别学生可能要走出校园,走向街头巷尾进行调查, 因而, 安全保障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1.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需要外出调查活动的学生应在家长的支持和陪同下进行。 3.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习惯, 注意饮食卫生安全。 六、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生活 · 环境

一、 单元活动设计思路“身边的低碳生活”课题的提出是基于时代的展要求: 当今世界, 环境不断恶化, 全球气候变暖, 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而我们生活中却有许多浪费现象。本活动便是希望学生能小手牵大手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多 节约、 少浪费, 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5

二、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子们明白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节水的方法。 2.能够用数字简要表达调查数据, 简要表述调查的结果。 3.认识观察的重要性, 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 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观察身边自然事物的能力。 2.在调查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调查获得的信息做简单归类与整理, 并得出简单调查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

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并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节约用水。

三、 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2课时。 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观察的重要性, 初步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 难点: 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 五、 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家庭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探究题材。“身边的低碳生活” 这一活动主题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而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并有兴趣去开展探究活动。

6

主题二 身边的低碳生活

( 一 )发现问题

本课例是以塔里木河水的不断减少引发学生认识到节水的必要性, 认识到水并不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水是不可再生资源, 我们应该节约用水。问题的引出, 老师可以用资源包中的,也可以自己寻找能强烈引发学生“节水行动”的题材,建议最好选择老师和本校学生比较熟悉的题材。如用严重缺水的图片和视频等。若选择其他主题, 在这个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可根据所选主题积极主动地去现问题。

( 二 )活动准备

组建团队时老师提前落实学生们的分工情况,了解他们这样分工的原因, 明

确每个组员具体干什么?团队组建好后, 老师应指导学生围绕所确定的主题制订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 三 )实施阶段 1.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 调查身边人们节水的意识和节水方法。在调查中, 学生也在思考他自己做到了吗? 别人没做到自己应该怎样做到? 因而调查的过程也是对自己习惯的思考和反思。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更会加深学生对他人节水意识的了解和对自己节水意识和习惯的认识。这一活动, 老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调查,

7

也可安排学生提前进行调查, 若没有提前安排可选择一小组现场调查,一定要落实。 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调查其他班的情况。调查后数据的整理也很重要, 老师应指导学生用数据简要地表述调查的结果。

2.查阅和收集资料

资源包中给出了新疆水资源现状和一些节约用水方法的示例。这部分内容孩子可以上网查,也可以查阅书籍。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本地的水资源状况,在查阅过程中让子们感受节水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节水, 并培养节约用水的习惯。

3.实地调查记录

实地调查记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我” 家一周用水情况的记录。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家中一周用水情况的观察和记录, 现自己浪费水的不良习惯。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学生若能现自己不经意的行为可能浪费水也可能节约水,那在以后的生活中能从小事做起,自发地参与到节水行动中就更好了。也可能有的学生在实际的观察和记录中会发现适合自己的节水方法。 这一活动的落实可能有困难, 老师应鼓励学生坚持做好一周的收集活动。此外,也可借助学校在世界节水日开展的活动, 培养学生观察身边自然事物的习惯。 另一部分内容是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这部分内容,学生可采用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自己看到的现象,从而激他们的节水意识。

4.交流和讨论

8

经历了以上的活动后, 学生在这一环节一定有许多想说的, 可先让学生们在本小组中交流, 之后再选一名组员在全班交流。这个环节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四) 汇报与展示

进行成果展示可采用多种方式, 如办小报、 写倡议书、 设计节水标语和宣传画等。这部分内容也可与学校的德育活动相联系, 把学生的活动成果在橱窗中进行展示,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节水活动中来。倡议书的书写不做细致的要求, 只要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 能说明倡议的原因和希望则可。

( 五 ) 总结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重视过程, 兼顾结果。 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 突出对学生活动体验和收获的评价, 应注重评价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 即使活动是失败的,也应从学生获得了宝贵经验的角度视之为重要成果, 肯定其活动的价值。在评价中关注子实践后的变化,尤其在节水行动中自己能自觉地养成一种节水的良好习惯。

六、 活动注意事项

1.在调查活动中一定要实事求是, 填写内容要真实。 2.在活动中老师应积极地引导、 评价和管理学生的实践活动。 尤其在交流活动中组织子们积极投入,对于积极发言、善于倾听的子及时鼓励,对善于给他人好的建议的子及时表扬。

9

七、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人文 · 社会

一、 单元活动设计思路

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体会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订计划。从学科特性出通过实践、调查、 收集、 计划、 交流、 完善、 终结、 展示等活动步骤, 引导学生们循序渐进地体验掌握制订计划活动,努力做到活动与情感融合并进。四年级学生步入小学中段的学习时期, 同学们有一定的综合实践能力, 但老师的引领极为重要, 既要给学生们充分活动自由, 又要给予活动方法上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二、 活动目标

本主题的活动目标分为两个大的方向: 一是旅游计划的制订; 二是通过旅游计划制订的活动掌握制订各项计划的方法。

知识目标:

1.懂得计划是什么以及计划的重要性。

2.学习制订一日游计划, 通过制订旅游计划的实践活动, 掌握如何制订各项计划。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10

2.引导学生在查找、 总结、 交流等参与活动中自主学习, 提高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集体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三、 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3课时。

四、 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性学科, 不能当成一门具有独立知识体系的学科来教,它虽然有设计者的意图, 却没有固定的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也没有能够具体复制的具体方法, 所以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灵活多样的课堂实施策略。本课在综合实践课程中, 不是针对某一知识领域的具体学习,也不是对某种现象的具体研究, 这一课的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们从小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让子们体会到实践活动的快乐, 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意识以及责任心。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本课要求老师起到引领的作用, 而不能过多地干预, 要给学生们留足自由想象活动的空间。 但老师要多关注子们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状态, 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

11

主题三 学会制订计划

( 一 ) 发现问题

这一环节, 教师可带领学生们认真阅读资源包第23页中有关天天的故事, 让同学们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学们还可以讲讲自己类似的故事,为吐鲁番一日游这一主题奠定基础。建议: 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与实践

( 二 ) 活动准备

1.观察图片, 确定吐鲁番一日游这一主题。

2.收集资料。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熟练地运用“关键词搜索”、 多途径阅读”、 访谈、文献等方法, 搜集到较多与探究实践活动相关的资料。

3.成立小组。合理分组是合作的前提, 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同学们可以自由结合, 但老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指导。

建议: ( 1 ) 教师根据学生研究兴趣, 协调组 建活动小组, 调控、 弥补小组之间的差异。 ( 2 ) 教师应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使小组成员不仅能明确各自职责, 而且乐意帮助同伴,民主平等地参与研讨, 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建议小组成员在尽力完成自己任务的基础上, 能主动承担公共职责。

( 三 ) 实施阶段

12

1.汇总资料。这一环节是完全属于孩子们的,他们在小组中可以自由讨论, 老师可根据小组的不同情况给予具体的指导。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各种不同的呈现方式对资料进行处理, 并帮助学生能从资料中提炼出有助于解决研究问题的信息, 如确定旅游地的景点、 旅游最佳时间、 当地天气等信息的处理。

2.制订计划。这一环节是在汇总资料

后各小组对提炼出有助于解决研究问题的信息进行整合, 确定目标, 制订一日游计划。明确目标是制订计划的首要条件,为达到目标而事先制订明确具体的行动安排叫做计划。本环节确定吐鲁番一日游这一目标后,小组应讨论列出旅游计划,如当地著名旅游景点, 根据天气确定最佳旅游时间、 交通方式、 旅游景点门票及旅游注意事项等事宜。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应帮助学生如何更有效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与筛选等, 并就活动开展过程提供帮助。在小组活动过程中,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 合作程度以及责任意识。

(四) 汇报与展示

这一环节是各小组对已完成的任务的总结和交流, 这是子们相互学习的好机会,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成果展示的不同方法, 指导并建议学生采用多元方式展示成果, 如过程实录手册、 研究报告、 幻灯片、成果发布会等, 并为学生的成果展示提供帮助。展示结束后,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各自小组计划的自我总结并加以完善。

13

( 五 ) 总结评价

让学生们对自己和他人进行多方位评价, 如: 对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的评价; 对主动性的评价等。活动评价是信息反馈的一种有效形式, 能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能激励学生产生内在的动力,使学生有意识地克服自身的不足, 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

( 六 ) 拓展延伸

本课案例中,以吐鲁番一日游为主题活动, 带领同学们体验实践制订旅游计划的全过程。这些内容对学生们来说只是一个引领和启发,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此次主题活动后, 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其他主题的探究实践活动。

五、 活动注意事项

1.要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合作意识。

2.资料的收集是进行探究实践活动的关键, 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 并按计划开展活动。

3.让学生学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掌握制订计划的基本方法。

4.学生可将此次旅游计划付诸行动后再进行总结。 六、 参考资料

1. 《一生的计划:如何卓有成效地树立目标和制定计划 》 格莱恩 · 布兰德著, 理子、 罗鲲译,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

14

2. 《如何旅游没烦恼—— —旅游者的法律盾牌》 孙思忠、 张鹏编著,中 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3. 《吐鲁番不 寂寞—— —高 昌王国 传奇》 张峰峰、 张鹏著,中 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2年版。

七、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 自然 · 科技

一、单元活动设计思路

课程纲要中明确规定,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 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主动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本单元设计就是基于学生兴趣下, 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进行思考和实验, 体验探究实践的一般过程, 并积累一些对探究过程的直接经验。在游戏中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和信息进行质疑归纳, 并对客观现象进行分析验证。

二、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实践体验静电的产生和存在。

2.通过试验感知不同材料产生静电的效果。 3.探究产生静电现象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5

能力目标:

通过控制实验明确事物内在规律,在对比中观察提出质疑, 并能对已有信息进行简单分析, 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

展学生自主探究身边各种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 懂得在活动中要相互协调配合。

三、 课时建议 建议3~5课时。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情感态度, 实践体验静电的产生和存在。

教学难点: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关注自然现象的良好品质。 五、 教学指导方法及建议

主题四 生活中的静电

( 一 ) 发现问题

本环节教师应适时地给出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现、 思考、 讨论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对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汇总后, 提炼出来加以关注。 实践探究中, 老师应引导让学生带着问题 ( 即了解比较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和静电具有的吸附作用 )在游戏中体验, 以激发子们迫切的求知欲,为下一步活动奠定基

16

础。

( 二 ) 活动准备

在活动准备阶段, 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有关静电的相关信息, 但对不同材料的特性还不是很了解。因此, 组建团队时指导教师就要考虑到活动材料的局限性, 组内人数也不宜太多, 否则很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干扰, 导致学生得出错误的结论。

( 三 ) 实施阶段 1.神奇的气球

在组织实践活动当中建议采用实验加游戏的方式展开,实验也是实践, 游戏即是动力。本环节中如能找到皮毛摩擦气球, 然后利用静电的吸附特性吸引空的易拉罐缓慢向前滚动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手心、 气球、 空的易拉罐均应干燥。建议将此游戏的活动作为过渡, 相关变量较多容易误导学生。可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演示, 目的是让子明确摩擦后可以产生静电, 并初步掌握操作要领和明确产生的效果是评价的指标。 为了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里还运用到了表格。表格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让学生明确摩擦可以产生静电, 导电性能差的材料静电容易积累。 操作中注意先填写自己的观点, 然后实践验证并讨论交流后达成共识。

2.小兔快跑

虽然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活动的热情, 促使子们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但对探究活动也会造成一定的限制。因为, 游戏中

17

学生会过多追求趣味性, 而对活动当中产生的一些有价值的现象疏于观察。这就需要指导教师运用评价方法, 适时运用激励语言赞扬实验时善于观察并提出有效措施的学生, 将其方法在全班推广。这不仅是对子的最大认可, 也是引导其他子转移关注点的有效途径。 游戏中切忌只重实践结果而忽视了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归纳, 每次操作之后都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另外, 制作道具时要注意取吸管的中心为支点, 并且将大头针穿过吸管的一侧后尖端顶住吸管的内壁即可。

3.引水入杯

在这个游戏环节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各组间组员与组员的小组合作能力,从而体现自主、 合作的学习理念,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另外,就是在选择材料上给予适当的提示,缩小学生考虑的范围。操作时,带静电的签字笔靠近水流的位置也有很大关系, 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醒学生尽量接近出水口的位置效果可能会明显一些。 在实验活动过程中, 应注意保持桌面、 试验材料及手的干燥,避免和水接触造成静电流失; 试验时全组成员不要围拢靠近道具观察,以保障试验器材周围空气畅通,同时让学生们了解我们呼出的气息带有水蒸气,也会影响学验效果。对活动任务的分配也无需太多, 但要让每个组员都带着问题去实践。

(四) 汇报展示

本环节主要是锻炼子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同时督促各组

18

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 经过组内合议后不断提出方案尝试验证,最终得出最佳方案记录下来。然后建议各组自由选择比赛对象,推荐本组代表参加比赛。 裁判可以邀请不参与比赛的第三方小组成员担任。 教师应提醒每个组要扬长避短, 比本组最拿手、最精通的游戏项目内容。 比赛标准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判定的结果要有权威性, 如果不服气可以重新再来。一场比赛结束后,“ 裁判” 客观地给出判定的结果, 并说出给几颗星的理由。 ( 五 ) 总结评价

在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运用各种评价措施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教师可以引导各组运用语言评价、 书面评价、 小组互评等方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一份客观的评价。 组长要多现组内成员的闪光点,以鼓励表扬为主, 调动每个同学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对于善于总结经验和方法的成员, 指导教师了解后应在全班推广并采取各种方式给予表扬。

( 六 ) 我的收获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如口头汇报、 讨论、 辩论、 日记、 绘画等多种形式交流活动体会,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悟。

( 七 ) 拓展延伸

通过本环节的引导, 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相关领域的内容, 辩证地看待事物的两个方面, 培养子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良好

19

习惯。教师应加以辅助提示, 拓展学生的思考范围。本环节是对已获信息及由此产生新问题的进一步实践、 探究。

六、 活动注意事项

1.在活动中, 由组长组织, 轮流试验,让每个同学都有动手实践的机会。

2. 游戏 “小兔快跑” 中对道具要轻拿轻放, 不要用手直接拨动; 塑料管不要压实, 否则不易转动。游戏 “引水入杯”中要调整好水槽的位置,以保证桌面的干净整洁。

3.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个人、小组的能力,从而体现自主、 合作的学习理念,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情感态度。

七、课后反思

主题五 走进声音世界

一、 活动设计思路

本活动主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有关声音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玩一玩”、 “查一查”、 “想一想”、 “试一试”等实践活动, 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了解自然与科技, 热爱自然与科技, 体验与感受生活, 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0

本次活动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亲身体验、 查找资料、动手实践等方面。 在这些活动中, 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以帮助学生建立不断探究的信心和勇气。

二、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声音的一般科学知识。 2.初步学会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初步养成观察的习惯, 提高自身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1.学会与他人合作, 并且在合作过程中注意倾听他人意见。 2.在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 积极思考,敢于动手。 三、 学时计划安排建议 建议4~6课时。

四、 教学方法指导及建议

本次活动主要运用了文献法和实验法等方法。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 收集资料是重点, 尤其是对资料的简单的整理与分析。

建议: 这一主题活动可以与科学教师有关声音的学习相结合, 互相补充, 相得益彰, 让本次活动成为科学学科知识的一个延续活动, 是对学生所学科学知识的一个综合实践的运用

21

与体验。

( 一 ) 发现问题

这一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看资料,也可以让子们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关于杯子的现,激发学生去探索、去现杯子为什么会 “唱歌”。教师要注意引导子了解七个音符的有关知识, 并且能分辨出不同的音。

( 二 ) 活动准备

1.组建研究团队在这里, 需要提醒的是团队的任务分工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具体分工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增减。

2.制订活动方案

一个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好的活动方案, 因此设计好活动的方案是搞好活动的关键。教师要多费些时间,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会制订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的设计最好以组为单位, 重点放在步骤、 注意事项等的设计上。

( 三 ) 实施阶段 1.玩一玩

此时, 学生一定会对“会唱歌的杯子”产生了兴趣,对此很是好奇。可光有好奇心是不够的, 还要有实践。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 才能发现科学的奥秘, 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在这一环节, 资源包中设计了具有一定梯度的三种不同的玩法:第一种玩法是用筷子轻轻地敲击四个大小相同的空玻璃杯, 看一

22

看筷子与杯子接触之后声音的是怎样的。 这是学生的第一次亲身体验,一定要注意让学生认真仔细地去听, 并把自己的感受记录在表格中。第二种玩法是用筷子敲击注入相同水量的玻璃杯, 注意观察筷子与杯子接触时声音的变化是怎样的。 这是学生的第二次亲身体验,同样的,也要注意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记录在表格中。 第三种玩法是用筷子敲击不同水量的玻璃杯, 注意观察筷子与杯子接触时声音的变化又是怎样的。 这是学生的第三次亲身体验, 注意引导学生比较这一次敲击与前两次敲击后声音有什么不同。在玩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冷静下来, 保持安静, 认真倾听、 记录。玩完后请学生们认真思考为什么?你现了什么?水量的多少与声音的高低有什么关系? 并且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们交流。 通过这三次的亲身体验,学生一定会有自己想法,这些想法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声音的探究欲望。

2.查一查

这一环节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自己心中的疑惑去解决疑惑。 因各地学生展水平不一和物质条件的限制, 不要求一定通过网络来查找资料, 可以使用多种途径, 比如问家长、 问专家、 看书等等。查找资料的方法比较多,一般有图书目录查找法、 关键字查找法等。最好是先各自查找, 之后在课堂上汇报不同资料的收集情况, 并进行相应的简单的整理与分析。最终要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之间的振动产生的。

3.想一想

23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想一想, 除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敲击玻璃杯能发出声音外, 还有哪些其他的方法,比如用手指蘸水摩擦杯沿的方法等,以此来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要让学生明白物体之间振动的方式、 方法有可能不一样, 但都可以产生声音。

4.试一试

有了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 学生一定很想自己动手去尝试实践。在实施过程中, 学生们可以按照资源包第47页给出的实验步骤去实验,也可以按照自己小组讨论的具体步骤实施。 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要求。但是要注意引导学生知道声音有强弱、 高低之分。子有可能会用最常见的方法—— —敲击杯子边沿去试着让杯子再次“唱歌”, 且能 “唱” 出不同的音来, 但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让杯子“唱歌”, 比较哪种方法 “唱”的歌更动听些,最后自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演奏简单的乐曲, 哪怕是很简单的 《 两只老虎 》 曲子中的一小段。 在这个环节, 要注意安全, 时时提醒学生做到“三轻”,以免发生事故。

(四) 我的收获

四年级的学生在活动总结上, 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自己在这次活动中学会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遇到了哪些困难? 是怎样克服的?学生只要能说出来一些, 教师就应给予肯定, 不要要求太高了。另外活动的总结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制作ppt演

24

示文稿、 小快板、 手抄报等等。

( 五 ) 总结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我们采取了自评、 组评、 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评价的内容涉及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的态度、 合作与分工落实情况、 收集资料等实践能力以及积极思考等情感内容。在活动的评价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成长中的不足之处。

( 六 ) 拓展延伸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会“唱歌”的杯子进行美化。 只要学生能对杯子进行简单的修饰就给予肯定。 当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 比如功能的增加等等。

五、 活动注意事项

1.注意此次活动中用的材料基本上是玻璃制品, 属于易碎物品, 因而要注意“三轻” 即轻拿、 轻敲、 轻放。

2.注意团队精神的体现, 活动时听指挥。

3.在活动中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与他人的交流。 【 资料库 】

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不断地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这种运动就叫振动。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表示。音高是描述物体震动慢的一个量。 物体振动越快, 声音就越高, 物体振动越慢, 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25

3.在相同的杯子里注入不同的水量敲击, 声音会不同,主要是敲杯子时候杯子的振动频率就不同了, 所以声音不同。

4. 杯子里的水越多, 声音越低; 水越少, 声音越高。 六、课后反思

劳动与技术 第一单元 家政篇

一、 单元目标

1.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刀法, 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常用刀法的操作技巧。

2.使学生了解腌制泡菜的简单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制作简单泡菜的方法。

3.使学生了解营养搭配的简单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初步掌握制作简单营养餐的制作方法。

二、 单元设计意图

家庭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幸福的家庭是每一个人都渴望拥有的。家政学就是研究人类家庭生活规律和技巧的科学,它的研究内容涉及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研究的目的就是促进个人的健康展和家庭的稳定、 幸福。烹饪是

26

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 掌握烹饪的技能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感受生活的乐趣,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四年级的学生在享用父母用爱心给他们烹制的美味食物时, 他们自己对烹饪技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动手制作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食物是一件无比开心快乐的事, 与好朋友分享美食的美好时刻可能会永远留在他们童年的记忆里。本单元活动的设计以掌握基本知识、 技能为基点, 帮助学生在老师、家长的指导下,学习将食物切成常见的形状, 制作简单的泡菜,了解简单的营养搭配的知识, 能制作简单的营养餐。

活动一 几种常用刀法介绍

一、 教材分析

由于刀具的使用有一定的危险性, 小学生年纪小、 安全意识比较薄弱, 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大多数四年级学生没有使用刀具的经历, 而刀法是烹饪技术学习的基础, 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刀法的基础上才能学好烹调技术。此次活动,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常见食物在切割时使用的常见刀法, 使学生具备使用刀具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使用刀具的安全意识。

二、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 一 )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刀法在饮食文化和烹饪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作用。

27

2.引导学生总结各种常见食材在制作过程中的不同切法。 3.指导学生初 步掌握食 材 切段、 切片、 切块、 切丝的简单刀法。

4援引导学生具备安全使用刀具的方法和意识。 ( 二 )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具备安全使用刀具的方法和意识。 ( 三 )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初步掌握食材切段、切片、切块、 切丝的简单刀法。

三、 教学建议 ( 一 ) 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

( 二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大量展示精美刀工的图片。

2.各种刀工在烹饪食物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资料。 学生准备:

准备各种待切的食材。 ( 三 ) 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教师首先通过精美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刀法的浓厚兴趣, 再由教师示范切段、 切片、 切块、 切丝的方法; 学生

28

交流各种食材常见的制作要求。 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饮食习惯, 用不同的刀法切食材。

2.实践操作

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切段、 切块的技术相对比较容易掌握, 可以让学生先掌握好这两种刀法, 再学习切片、 切丝的刀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刀法,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及制作过程, 还要给学生介绍刀工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注重强调安全使用道具, 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3.拓展延伸

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掌握了切段、 切片、 切块、 切丝这几种简单刀法的基础上,学习用滚刀法切块,以及切片时注重各种造型的设计, 使食物不仅好吃而且好看。

4.鼓励学生回家后多实践, 在实践体验中熟练掌握这些生活中常用的简单刀法, 为以后的烹饪技术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课后反思

活动二 简易泡菜

一、 教材分析

29

泡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饮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食品。因其味道可口、 贮存方便,泡菜成了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常见菜。我国的泡菜种类繁多, 加工工艺也有很大差异, 在本次活动中主要让学生学习两种简单泡菜制作的过程及贮存方法。

二、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 一 )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泡菜的相关历史和知识。 2.了解泡菜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益处。 3.掌握制作简易泡菜所需的食材和辅料。 4.掌握制作泡菜的技术要领和贮存泡菜的方法。 ( 二 ) 教学重点

掌握制作简单泡菜所需的食材和辅料,制作泡菜的技术要领和贮存泡菜的方法。

( 三 ) 教学难点

掌握制作泡菜的技术要领和贮存泡菜的方法。 三、 教学建议 ( 一 ) 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 ( 二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国内外不同地区制作的泡菜的图片, 介绍各类泡菜等加工工艺的资料等。

30

( 2 ) 教师引导总结制作过程: 一是准备食材, 二是清洗食材, 三是切食材, 四是打火炒制。

2.练习切片、 切段的方法。

教师演示后, 学生练习切片、 切段的方法。 3.打火炒菜。

( 1 ) 首先烧热锅, 然后再倒入食用油。 ( 不要凉锅熬油 )

( 2 ) 教师演示重点步骤: 首先要把锅烧热, 然后再倒入适量的油, 待油冒出少量的烟,就表明油已经热了。( 炒羊肉会有油迸溅, 提醒学生不必紧张, 可以加少量的盐, 把火关小、 用锅盖半掩住等方法, 防止油迸溅到身上, 放入葱、 姜、 蒜等调料时, 教师要提醒学生把葱、 姜、 蒜等放在锅铲上, 锅铲靠近油锅轻轻放入, 切忌向油锅内投掷,以免油溅出伤人。 )

4.讨论 “安全提示”。

重点引导学生思考避免油迸溅的方法: 加少量的盐、 加少量的面粉、 把火关到最小、 用锅盖遮挡等均可。

5.学生制作,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用刀和用火的安全并巡视指导。

四、 作品展示, 评价提升。

制作完成后, 由全班师生共同品尝、 评价各组的作品, 指出各组需要改进的地方, 评选出最佳作品。各小组同学总结完善作品的方法, 全班同学交流总结出制作的最佳方法, 并请同

36

学评价做得好的好在哪里,为什么能做好; 做得不好的原因是什么?

五、 总结提升, 进行 爱劳动” 教育。

1.教师总结学生活动中好的做法, 如计划性强、 安排合理、 烹制过程有技巧等, 鼓励全班同学在劳动中学会思考, 掌握劳动的技法。

2.学生自由谈谈活动的感受, 教师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六、 阅读拓展延伸内容, 布置下节课任务。

请同学们讨论交流, 在一天的饮食中还需要吃哪些食物?根据这个季节的食物特点, 设计出一天三餐均衡合理的营养餐食谱。 ( 这个环节如果时间不够可以留作课外作业, 让学生和父母一起设计营养食谱, 使每一个学生的家庭都逐步形成健康的饮食结构。 )

七、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活动篇 活动一 种小树

一、 单元活动目标

1.了解树木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2.小组合作栽种杨树幼苗。

37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环境。 4.激发学生为美化环境、 净化空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 教学重点

根据杨树幼苗的根系, 挖好合适的树坑, 并成功栽种杨树幼苗。

三、 教学难点

栽种小树填土时, 要将肥沃的表土填入树坑内, 并在填入一半时用脚踩三四下, 轻轻提一下树苗,让树根舒展开来, 再浇入水。 ( 口诀: 三踩一提 )

四 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 五 教学准备

杨树幼苗、 铁锹、 水桶、 水等。 六 教学过程 1.知识学习

一是学会使用工具—— —铁锹。 能根据杨树幼苗的根系挖出40厘米见方的树坑。二是了解栽种时的要求, 即填土时将肥沃的表土填入树坑内, 并在填入一半时用脚踩三四下, 轻轻提一下树苗,让树根舒展开来, 再浇透水。学习栽种小树苗时,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 再实地演示。在栽种小树苗时, 让学生注意观察。

2.实践操作

38

( 1 ) 栽种小树苗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开展。 学生分工协作,探讨交流,效果更好。

( 2 ) 栽种过程中, 要先确定好树坑的位置, 如果树苗较多, 要提前整好树田, 打好线,用明显的标记确定每个树坑的位置。

( 3 ) 挖树坑时要依据树根大小来挖,不要影响树根的生长。

( 4 ) 栽种小树苗时, 放入幼苗的位置在树坑的中央。填入肥沃的表土, 填入一半以上时, 用脚踩三四下, 每个面都要踩到、 踩实; 再轻轻提一下树苗,让树根舒展开来, 倒入水, 让土壤湿透, 保证树根不缺水分; 最后将树坑填平再踩三四下。

3.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挥动铁锹时, 注意观察周围的同学, 不要碰伤或擦伤同学。

4.栽种好树苗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要让树苗成活, 并长成大树, 我们后期要做些什么?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定期给小树浇水, 除草, 做好后期的管护工作。

5.拓展延伸

这部分是让学生在劳动中懂得爱护树木, 保护环境。 回到家中, 认领一棵自己家周围的小树苗,对其精心管护,让小树苗和自己一起健康成长。 让学生从内心意识到美好的环境要靠大家共同建设。

39

七、课后反思

活动二 养蘑菇

一、 活动目标

1.了解蘑菇的生长环境要求及其生长变化过程。 2.学会平菇室内袋式栽培技术的基本过程及方法。 3.培养对蘑菇养殖的兴趣及科学观察、 汇报交流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平菇的室内袋式栽培技术的基本步骤及生长期管理方法; 培养蘑菇养殖的兴趣。

三、 教学难点

平菇的室内袋式栽培的生长期管理技术。 四、 教学课时

建议2课时 ( 第一课时为蘑菇养殖的实地考察学习; 第二课时宜在第一潮蘑菇采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蘑菇养殖过程的经验交流与汇报 ) 。

五、教学准备

平菇菌袋 ( 3~10袋) 、 温度计一个、 喷雾器一个、 小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y2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