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利荣 学年论文 定稿

更新时间:2023-03-08 06:43:27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试论两极分化与犯罪

闫利荣

【摘 要】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然而,从1984年开始,我国的贫富差距开始拉大,标志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一路攀升,到2007年已达到0.473.在本世纪初期形成两极分化。随着两极分化的出现,人们心理开始失衡。开始通过各种方法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可避免的开始犯罪,导致犯罪率逐年提高,影响到社会治安秩序。本文以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的两极分化对社会犯罪率的影响和重要作用出发,分析目前我国社会贫富差距导致的两极分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和这种现象对社会犯罪率的影响、对社会治安秩序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些方案来解决我国当前的两极分化问题、犯罪事件高发问题,使国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顺利平稳的发展,拥有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关键词】犯罪;两极分化;贫富差距

Try to talk about the polarization and crime

Yan Lirong

[Abstract]: With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eople’s material life level has been improved greatly. However, begin from 1984, our country began to widening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mark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of gini coefficient climbed all the way, to 2007 has reached 0.473 formed in the early part of this century polarization. With the emergence of polarization, people began to psychological imbalance. Start by all kinds of ways to satisfy his vanity, inevitable began to crime, lead to the crime rat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influence to the social security and order. Based on the

1

widening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in the polarization of social crime influence and important function of analysis current our country society to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of polariz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existence question and the reason, and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of social crime,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security and order to the impact of. And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olution. Through these solutions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 of polarization, crime event high-risk problem, mark the country in socialist road smooth development, have a good public order.

[Key words]: Crime ;Polarization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贫富差距持续拉大,二是分配不公较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拉开收入差距对提高效率是必要、合理的,亦是不可避免的,但差距过大不仅严重损害社会公平,更与“共同富裕”根本目标相悖,会导致弱势群体增大、市场需求不足,使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摩擦增加,矛盾加剧,对经济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客观而深入地探究当前收入分配领域两极分化现象的危害及治理对策,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无法回避的战略性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而犯罪作为一种社会法律现象,总是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方式决定的,是社会生活中诸种矛盾的综合反映。犯罪行为总是受一定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所支配,是行为人犯罪心理和意识的外化,而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本身就有其文化内涵。由物质生活条件带来的差距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大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开始了很大的变化。为了达到想要的目标,人们开始通过各种非法行为来获取利益,甚至甘愿与法律相悖,铤而走险。下面,我们对当前中国社会两极分化的现状、特点、

[1]根源及其带来的危害作一些的分析,提出解决两极分化的对策,减少因两极分化而引起的犯罪。

2

二、两极分化的概述及其现状

(一)两极分化的概念

两极分化 ,原指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不断从小商品生产者中产生少数脱离劳动的资本家和大量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这样两个极端的趋势。

(二)当前我国两极分化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从平均主义的分配格局转变为收入差距逐渐扩大,基尼系数不断上升。收入差距扩大首先涉及的是经济学意义的公平与效率问题。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起来,生活先好起来的政策,正是为了通过有效的激励,提高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效率。事实表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鼓励先进,强调竞争,有利于激发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收入差距扩大虽有其积极意义,但也不能一概而论。首先,收入增加的手段要正当,要通过诚实的劳动和经营致富。如果是凭借不公平的竞争条件和不正当的经营手段获取不合理的收入,甚至靠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侵吞国有资产而致富,则会危及社会和经济的正常发展,危及到社会犯罪。其次,过分悬殊的收入差距会引致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现进一步扩大的态势。这种收入差距扩大不仅表现在由行业之间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更突出地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加速扩大。

十多年前,当时粗略估计是,10%的人拥有40%的银行存款。到90年代中期,20%的人拥有80%的银行存款。而近10年来,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更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中国城乡之间的人均收入比率由1995年的2.8提高到2002年的3.1,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呈现拉大的趋势。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从1992年到1998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从37.6上升到40.3;最低和最高的20%居民

3

的收入份额分别从6.2%和43.9%变为5.9%和46.6%。1998年,最低和最高的10%居民的收入份额为2.4%和30.4%,后者是前者的12.7倍。按照中国的统计,现在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进一步上升到45.8,高中低收入户的比例呈金字塔形。2000年,城乡高收入户占总户数的2%,中低收入户占18%,低收入户占80%。从当前家庭财产总额的差距来看,最高的达到158.1万元以上,相当于户均财产22.8万元的近7倍。有资料表明,国内1%的最富有者和1%的最贫困人口收入状况,其悬殊已是天文数字②。财政部的最新调查指出,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什么是“高度不平等”?就衡量总体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来说,0.4以上叫“高度不平等”,而我国的基尼系数,早就超过了0.4,到2007年已达到0.473。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农村推行包产到户,把集体经济重新改变成个体小农经济,城市企业实行改制,把大部分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重新改成名为民营实为私有制经济,由此拉开了两极分化的帷幕。从1984年开始,基尼系数一路攀升,到2007年已达到0.473。至于2007年以后,我国的基尼系数又达到了何种“新高”,所有的媒体和统计部门全都保持沉默。在城市中,10%的富裕家庭占有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只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

[7]最近发行的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创刊号所公布的、名为“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的、对包括资改派吴敬琏、厉以宁在内的50位知名经济学家的问卷调查中,“收入差距过大”,位居前十位主要问题的首位。刚刚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布的公告中说:“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这说明,中央已经注意到并默认了由收入差距“高度不平等”所带来的贫富差距过大。总之,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以上数据说明,少数人占有了社会大量的财富,而多数人处于绝对或相对贫困当中。也就是说中国的国民收入存在着两极分化。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一极是所谓“新富阶层”——私营企业家,文艺界明星,在位的以权谋私的官员等等;另一

4

级是生活水准的低下、社会成员发展机会的匮乏以及发展能力的不足的社会成员,主要是不得温饱的农民,贫困线以下的城市下岗失业职工,劳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差的其他弱势群体,等等。

三、两极分化的特点及其危害

(一)两极分化的特点

1、贫富差距特别巨大。上述我国的基尼系数,在世界各国中位于前列,全世界恐怕没有几个比我国贫富差距更大的国家了。基尼系数只是一般地说明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的数据。我国作为后起的贫富差距巨大的国家,更有其独特之处,即存在着极少数富豪,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态。据统计,当今中国有亿万富翁三千多个,是真正的一小撮;千万富翁三十多万,占不到总人口的千分之一。麦肯锡最新的调查表明,2008年中国的富裕家庭数量为160万个,在中国所有城市家庭中,只有1%的家庭达到富裕的标准;放到全国来说,只能占到千分之二、三。而大多数人的平均收入,仍在贫困线(日均2美圆)以下,处于买不起房子,看不起病,孩子上学困难的贫困状态。

2、两极分化特别快。我国的贫富差距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拉大,到本世纪初期形成两极分化,前后不过二十年的时间,这种速度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很少有的。

3、官僚特权阶层。构成了大富豪的主要成分。统计数据说明,中国的亿万富豪,高干子弟和亲属占了90%以上。这些人都属于新产生的官僚特权阶层。这一数据也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高干子弟和亲属里边,这些人也是少数。

4、大多数劳动群众处于贫困状态。权威统计数据说明,2008年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人民币4750元(大约合700美元),处于国际标准的贫困线以下;依据中国多年来的实际情况,起码有一半人占不到人均收入的一半,即不到人民币2400元(大约合350美圆),处于国际标准的绝对贫困线之下。一般工人的状况也不比农民好,甚至更差。以江苏为例,2009年月最低工资标准,一类地区850元,二类地区700元,三类地区590元,二、三类地区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xn.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