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余秋雨现象”争论的回顾与反思

更新时间:2023-11-29 23: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余秋雨现象”争论的回顾与反思

学生姓名:张振华 指导教师:孙强

[摘要]:上世纪80年代,散文创作相对薄弱,但进入90年代以来,散文突然显现繁盛的局面。这一时期,余秋雨异军突起,以一本《文化苦旅》闯入散文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但是当“苦旅”正盛的时候,学术界突然兴起了一阵“批余风”,对余秋雨散文创作的思想和艺术等各方面产生了质疑,对他的作品和人格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名噪一时的“余秋雨现象”。通过对“余秋雨现象”的回顾与反思,可以发现这其中隐含着的许多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余秋雨现象” 回顾 反思

20世纪90年代,散文被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被人们称作是“当代散文的第二次高潮”。在这一时期,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横空出世,掀起了所谓的“文化大散文”的热潮,一下子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在中国文坛上引起了剧烈的反响。余秋雨也成为了当时众人谈论的话题,并形成了争议一时的“余秋雨现象”。有人说他的散文弥补了“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散文的空白,刷新了一个彻底苍白的时代。也有人这样评价道“写文化散文的作家不只余秋雨一个人,然而没有一个作家能够像他一样自觉的坚守着文化的视角审查历史、注视人类。”1但是对其的批判之声也是从未停歇过,《文化苦旅》出版后的几年中,在各种学报和晚报上,陆续对余秋雨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和争论,并且有人将争论的文章进行编辑,先后出版,如《感觉余秋雨》《余秋雨现象批判》《秋雨秋风愁煞人》《余秋雨现象再批判》等。但无论是赞扬还是批判,这中间总是有其深刻的原因。当然,我们在研究赞扬余秋雨和批评余秋雨话语的同时,更应该学会理性的认识问题。余秋雨的批评之词虽多,但喜欢余氏散文的人也不在少数,这必然有它的可吸引性。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们一定会给余秋雨的散文和人格给予一个中肯的评价,在散文的历史上给他一个准确的定位。本文试通过对“余秋雨现象”的总说,从余秋雨的赞扬与批评两个方面,对余秋雨现象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进而对“余秋雨”这一话题提出一点反思的看法。 一.“余秋雨现象”总说

余秋雨散文,是颇具山水人文气息的,因此深受青年学生读者热爱,尤其在台湾影响巨大。余秋雨本人,在出书的同时,也踏出书屋,广泛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娱乐活动(如主持凤凰卫视节目《秋雨时分》),故影响愈深,一跃成为一位以文化为名义的“明星”。正所谓“高处不胜寒”,接之而来的便是对余秋雨作

1

陈晓:《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管窥》,徐州教育学院学报(第19卷第3期),2004年7月

品和其人的强烈抨击。一时间形成了以批判和推崇余秋雨为中心的“繁荣”景象。

人们一般认为的“余秋雨现象”主要包括以下两点:一是余秋雨独特的散文创作模式;二是对其散文进行褒贬的双方展开的争论以及余秋雨对批评家作出的回应,也就是他们二者之间的论战。本文从余秋雨独特的散文创作入手,然后针对文艺界对“余秋雨”本人的批判,对余秋雨的散文及其自身思想上存在的一点缺陷,进行简要的分析。

仅从余氏作品文本来看,余秋雨的散文语言华丽,文风豪放,对人的心灵有一种正面的催化作用。《文化苦旅》总是带着一种强烈的吸引力,让人不知不觉会迈入他的文化世界。所谓文学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余秋雨散文所描写的人文山水,正深刻地表达了他对文化的一种执着。秋雨散文大致有一个整体的结构,往往是先从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出发,透出一份怀古的气息,然后通过对一个或几个小事件的叙述,层层推进,最后抒发自己的文化感怀,阐发主旨,进而形成了一种“模式化”的创作。而他的语言整齐,多处运用排比,文辞优美。但这种结构和语言形成的模式较为僵化,以至于他很难再推陈出新,哪怕是去年出版的《何谓文化》,也依旧环绕着那种模式的影子。

余秋雨推出“大散文”一跃成名后,人们对余秋雨的评价,“有一个从颂歌合唱到骂声如潮的过程”。确实,有些人对他的偏爱程度甚至不能让人理解。重复出书的现象在余秋雨那里算是很常见的,但即便是这样,有人还是会买他的书。如余秋雨《文化苦旅》92年出版后,接着在94年又出版了《文明的碎片》一书。《文化苦旅》除自序和后记外,有31篇,而《文明的碎片》与其重复的就有十四余篇之多。这还算不了什么,还有人竟然将《文明的碎片》中的许多篇章,比作是“好情人”,“值得一爱再爱”。当然,我觉得这样的比喻比较夸张。不过有些好评的说法听起来倒是不那么刺耳,有一篇题为《天上飘着余秋雨》的文章这样写道:“余秋雨确乎是一场秋雨”“在一个成熟的季节里飘然而降,有着成熟从容,大器,厚实与高度,雨势是厚积薄发的,雨声是圆润悦耳的,雨色是深沉素洁的。蕴含了春雨的缠绵,夏雨的狂暴,冬雨的冷静,从而酝酿出一个思想者的气势。”2大紫大红之后,自然少不了别人的批判。但无论是对余秋雨的批判还是推崇,此时的余秋雨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文体模式”的创新者,而是一种文化现象的承担者。 二.“余秋雨现象”回顾

从《文化苦旅》发表开始,对余秋雨的争论就没有间断过,一般把对余的批评归结为三个层次:第一,在肯定余秋雨散文创作的同时,指出他在文章中所犯的毛病,如一些常识性和知识性的错误,以及上面提到的长期“大散文”创作所

2

转引自王彬彬《文坛三户》,语出边园的《天上飘着余秋雨》,载《深圳商报》1994年7月4日

形成的这种僵化的模式;第二,指出他行文为人中表现出来的做作,尤其是针对余秋雨在对待“文化大革命”时的回避态度,提出了一系列批评,甚至把这一问题上升到了作家的文化良知和文化人格的层面;其三,是针对余秋雨行文过程中“特有”的话语策略和“煽情”的语言文字进行的谩骂和批判。如《文化苦旅》各篇中大多表达的是一种历史文化的深思与感悟,并且是熔铸了传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的,这在别人看来便是刻意塑造语言,进而引起了一系列争议。

对余秋雨持支持或赞扬意见的很多,我在这里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李咏吟在《学者散文的命脉》一文中给了余秋雨很高的评价,文中写道“在中国的散文世界里,如果没有余秋雨及其作品,那它当然也是芳草繁茂,乔木挺立。但是在有了余氏散文之后,这就成了中国散文风景线中的一个独一无二的事例,一个不可或缺的景象。”3李咏吟把余秋雨的散文看成是中国散文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且不可或缺,言外之意便是说余秋雨的散文独放异彩,称赞之意溢于言表。之后又提到余秋雨的散文是在探寻真理,达到了情理合一的的境界,并且说余的散文语言是情理合一的典范,文章中还提到了余秋雨戏剧作品《戏剧理论史稿》,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可见他对余秋雨的正面评价还是很高的。

张伯存的《余秋雨董桥合论》一文也可看做是对余秋雨赞扬的代表。文中就文化认知、文化价值取向、文化人格、生命意识和精神家园等方面的论述,将余秋雨和香港作家董桥的散文作了一番比较。他说道:“阅读余氏散文能够感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创作主题的强烈情绪和无法解释的内心紧张,他的散文显现出一种文化游行的姿态”,这种姿态“透漏出余氏骨子里是一个文化理想主义者”,在以文化理想主义作为支撑点的背后,“透漏出余氏强烈的精英文化意识与启蒙精神”。这是从文化认知的层面,对余秋雨作了一个描述。而在文化人格的追求上,他这样描述道“在求索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上,在反思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历史命运上,余秋雨是一个拷问者,他有着拷问者的焦灼、痛苦和愤激,他更多地

4把笔指向对象世界,下笔力透纸背”。余秋雨的散文大多写的是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描写一个文人或因文人而出名的地方,进而引入对传统的深入思考,所以在文化人格的追寻上他是一个拷问者。从美学风格上来看,张伯存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说余文“如梵高的油画,酣畅淋漓地挥洒着他那燃烧着的激情”“有一种西方古典悲剧的大强度的心理震撼力”,说他的语言华丽、典雅,“时有句式整齐的语言方阵一路铺排下去,有汉赋和六朝骈文之遗风,当他逐层深入地议论以显现题旨时,是很有穿透力的??余氏散文是讲坛上的演讲??有很大的表演性”

5

。这些话可以说是将余秋雨的散文文本语言推向了一个不平凡的高度,足见他

3

李咏吟:《学者散文的命脉——从余秋雨的散文说开去》,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3月 4

张伯存:《余秋雨董桥合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24卷第1期),1998年3月 5

张伯存:《余秋雨董桥合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24卷第1期),1998年3月

对余秋雨是极尽推崇的。

冷成金在其论文《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的内容摘要中对余秋雨散文给予了这样的评价:余秋雨散文以强烈的民族贵任感和时代的使命感对传统文人的品格进行了深入的检索,对复杂的文化传统进行了清醒的汰选,从“可爱”的文化传统中寻找具有现实合理性的“可信”的因素;余秋雨散文在文化传统的深处立定,以其冷峻的理性和充沛的人文意识关注民族文化品格的重建,从而完成了对当代散文的一次重要超越。这已经对余秋雨的散文奠定了一个赞扬的基调。而在论文的正文中又对秋雨散文进行了一番称赞,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系列文化散文,“正像一位祈盼悟道的苦行僧或是一位背负沉重使命的山居隐士的心灵轨迹,在踏遍了荒漠和闹市,追问了往古和现实以后,建立起了一座丰富深邃、宁静淡远又透出无限生机的‘精神道场’”“余秋雨的确是一位诗人,读其散文,正如吟啸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使我们思接古往今来和上下四方,使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个人的文化追求可能已经绝望,但文化的整体和谐、天道的运行规律仍然值得深深地信赖”6。这也是对余秋雨的散文进行的一个很高的定位与评价。

五六十年代的散文多是对政治观念的描写和对现实生活的简单歌颂,形成了“以表现‘时代精神’的目标的‘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的主体和结构趋向,刻意追求散文的‘诗化’和对‘意境’的营造”7的模式。七八十年代的散文也多是表现“生活”,表现“自我”,而余秋雨的散文则是摆脱了五六十年代的模式,避开了政治上的束缚,直接从思考历史、追寻健全的文化人格入手,为“文化散文”注入了一股活力。

当然,泰极则否,秋雨散文在广受读者欢迎的同时,也将迎来它“灰暗的时刻”,即文艺界的批评,这儿姑且说是对余秋雨其人其文持否定态度的观点或看法。下面也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汤溢泽写过一篇名为《<文化苦旅>:文化散文衰败的标本》的文章,他认为:“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一书与其说是余在当代散文这样立体社区唱出的一支牧歌,不如说是今日散文上空“衰败的典型”。说得公允一些,《文化苦旅》

8一书是古代文化与现代美文的组装品,而且在许多方面还十分蹩脚。”他很直接地

将余文说成是散文上空“衰败的典型”,可见余文在他眼中已是逐渐走向衰落。另外,他还认为《文化苦旅》外在是现代美文但其肢体则只是一味的舞弄古史,即是古史与现代美文的组装品。把一篇散文说成是古今的组装品,说明一个人的行文是胡乱堆砌,水平便可见一般了。

如果说汤溢泽的观点已是对余文的否定,那么朱国华的评论则又是更进一步。

6

冷成金:《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7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版,第316页 8

汤溢泽:《<文化苦旅>:文化散文衰败的标本》,文学自由谈,1996年5月

他在《别一种媚俗—〈文化苦旅〉论》中写道:“《文化苦旅》的精神实质就是一种毫无新意的感伤情调。作者写来写去的,无非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峙时的尴尬,以及作者对此生起的某种不可名状的执著和迷惘。作者从感情上萦心于中国传统文化,但当他以现代理性的目光来审视它时,又身不由己地走向了对它的否定。为了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余秋雨先生将这对矛盾淡化成一种温柔的怜悯,演绎成一种温情脉脉的感伤情调。尽管这种情调作者已经倾诉得太过深情以至于达到了滥情和矫情的程度,然而它还是得到了众多看客的大声喝采。”9这儿将《文化苦旅》的感伤情调说成是毫无新意,尤其是“滥情”和“矫情”两个词的应用,得到了很多反对余秋雨的人的支持。

另外,王强的《文化的悲哀:余秋雨的学问及文章》一文中也作过这样的评价“余秋雨先生这类散文的风行,正是中国文化沉沦的象征,值得深思。”10也是将余氏散文打入了不时髦的一方,甚至把他的散文当成是文化沉沦的象征了。

上述几种观点,只是从一个层面上否定了余秋雨的创作主题和情感,他们的批评是稍微带一点理性的。然而,真正对余秋雨批评或是达到谩骂程度的,是针对余秋雨散文创作的“硬伤”,以及对他“文革经历”的道德批判。持这种批判态度的比较多,大多是你一言我一语,随声附和着。

余秋雨在文革中的经历,是众人“讨伐”余秋雨的重要的“证据”。起因是文革期间,余秋雨曾在一个由姚文元直接控制下的写作组及《学习与批判》杂志中参与理论文章的创作,并成为当时化名为“十一歌”的写作组的成员,写下了一些批判性文章,如《读一篇新发现的鲁迅佚文》(1975)《胡适传》11(1976)等。而在文革结束十多年后,余秋雨又以人文为主题散文创作而声名鹊起,享誉海外。但在政治性创作变得薄弱的时期,余秋雨却忽略了对自身经历的反思,所以批评家对他的人格产生了质疑。这其中以张育仁、余杰的批判为最。

1999年,张育仁发表了一篇题为《余秋雨:“文化苦旅”的一个重要缺环》的文章,里面写到“他(余秋雨)有意回避早年写作的一段重要经历一我们所说的灵魂拷问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缺环,就是‘文革’时期他发表在《文学与批判》上的那些‘重要文章’”12。旨在批判余秋雨不“袒露”早年经历,没有“足够的真诚和勇气把自己的灵魂曝晒在阳光下”。之后的2000年,余杰又发表了一篇题为《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的文章,以更强烈和苛刻的语气对余秋雨进行了“攻击”。他认为余秋雨是“文革余孽”、“上海文人与‘才子加流氓’”13。这

9

朱国华:《别一种媚俗—〈文化苦旅〉论》,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3月 10

王强:《文化的悲哀:余秋雨的学问及文章》,文学自由谈,1996年2月 11

转引自许敬华《余秋雨散文与余秋雨现象》(《胡适传》署名为余秋雨,一般认为是余秋雨所做,对此余秋雨有所保留,并在《给余杰的一封公开信》中有所解释) 12

张育仁:《余秋雨:“文化苦旅”的一个重要缺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3

余杰:《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载《大舞台》2000年01期

一时期,众口高呼“余秋雨是否应该反思”,以至于将一个“反思”的话题提升至了一个更高的角度。自此之后,对余秋雨的批判可以说是接连而至,一时批判成风,此处不再赘述。

从有些例子可以看出,对余秋雨的评论已不是纯粹的文学批评,它们已经完全抹杀了余秋雨散文的价值,虽然有些也可入理,但表达出来似达到了谩骂的程度。以上的例子是对余秋雨好评与批评的一点梳理,但无论“秋雨热”能起到一个什么样的效应,我们都应以一个客观的态度去理解,看到事物的反面的同时也应该看清它带给人们的好处,千万不能以一种偏激的情绪化言论来判定。 三.“余秋雨现象”反思

围绕余秋雨,发生了长期的争论,这其中有些是有着客观的依据,但有些也纯粹是无理的口舌之争。“余秋雨现象”不仅反映了争论双方的立场,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中的一些问题。在当代商品经济的巨大冲击下,文学批评也脱离了它应有的轨道,理论性实际性逐步下降,渐渐朝向“边缘化”发展。或许目前对余秋雨的嘘声会盖过呼声,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苦旅》印数达90多万册,《霜冷长河》重印达33次之多,其中虽不免有炒作之嫌,但这也是任何只重“短期利益”的商业运作所无法产生的效益,可是为什么批评还是会一浪高过一浪呢?

对“余秋雨现象”的反思,首先,我认为理性批评值得我们再深入。唐冬琳、赖大仁的《从“余秋雨现象”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隐忧及其建设》一文中这样说到:“批评家的‘棒杀’和‘捧杀’人为地加速了我们文化之林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批评界冷嘲热讽,对余秋雨全面围攻,添油加醋,众口一词,已形成可怕的话语权利,许多人被感情冲昏了头脑,被舆论蒙蔽了双眼,丧失了批评的理性原则。”14不论是所谓的“二余之争”“三余之争”,还是所谓的“余古官司”,以及后来的“抹着文化口红游荡文坛”的话语,都明显地脱离理性化的论争,而是到了谩骂和攻击的地步。当然,文学批评可以表现出鲜明的批评个性,但是这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性精神之上。李正兵曾认为“任何形式的文学批评都不能脱离被批评对象的主题精神和道德倾向,都不能断章取义地按照自我需要进行蓄意弯曲”15。我们在阅读有关批评余秋雨的文章的同时不难发现,本来一个人有理有据的批评话语,引用到别人那里便能大肆渲染,狠话相加,以至于使原文失去了本色,也使自己的东西变得枯燥无味。这样的文学批评只会与真正的文学理论背道而驰,使我国的理论水平逐渐走上下坡路。陈尚荣也说过:“以理服人,平心静气的理性批评,既有助于作家,又有益于读者。以偏概全,浮躁任性的感性批

14

唐东琳、赖大仁,《从“余秋雨现象”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隐忧及其建设》,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9月 15

李正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关于“余秋雨现象”批评之综述》,光明日报,2001年4月

判是批评的歧途。”16可见,我们的批评需要理性。

其次,反思问题应重视。在对余秋雨批评的过程中,围绕比较多的一个话题便是:余秋雨应不应该忏悔或反思?前面引用了张伯存的一句话,他是从余氏散文的角度,从价值取向方面对余秋雨进行了好的评价。余秋雨更多地是把笔“指向对象世界”,而没有指向自己。余杰提到:“自我灵魂的缺席,并非简单地为了维护自己的社会形象,而还存在着更加深刻的原因。”17他的“深刻的原因”间接来说,便是指余秋雨不能正视文革经历,深意即余秋雨应该反思。这其中,隐含着知识分子的一种忏悔话题。那么,余秋雨到底该不该忏悔呢?我觉得是应该的,也是有必要的。

在谈论余秋雨忏悔话题的同时,我们先来看看另外一个人,他就是巴金。巴金也是经历过文革的人,只是他比余秋雨岁数稍大。1966年8月,巴金受到上海市文联“造反派”批判,开始了被批斗和强迫劳动的生活。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开始,巴金在香港《大公报》开始连载其散文《随想录》。这儿提到巴金,主要是因为他的《随想录》。有人对巴金《随想录》作了这样的评价,说是“以自身的深切体验和独特见解,对‘文化大革命’的荒诞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也对自己作了无情的解剖”“充满了作家的自省意识,无情地,痛苦地,赤裸地呈现自我”18。巴金在《随想录》的许多文章中都认真地谴责自己,说过去自己的思想不由自主,写过遵命文章,违心地批判过一些好同志。而同样从文革中走过来的余秋雨,没有受到过批斗,反倒在“写作组”的引导下,“风风火火”地批判着别人。文革结束的这三十多年中,余秋雨只字不提文革时期的经历与所作所为,并且在批判声中,他也没有深入反思,而是随意应付。我想,余秋雨作为一个“文化名人”,如果能把“文革时期”的思想转化为文字,那么他将会得到更多人的青睐。张育仁曾说:余秋雨还没有到写自传或回忆录的年龄,也还没有到编自己的全集的时候,倘若真到了那一天,余秋雨是否会正视文革时期的创作,对“十一歌”的作品进行一个理性的反思呢?“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不光彩的一页,巴金曾极力倡导“建立一座‘文革’博物馆,用具体的、实在的东西,用惊心动魄的真实场景,说明20年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19,这是巴金自省后的话语,其中“发生的事情”会不会有余秋雨的一笔?现在余秋雨的散文固然得到了许多人的好评,但人们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余秋雨本人的思想时,“反思”是否会变得很有必要呢?

总之,余秋雨作为八十年代末以来影响超越文学界的作家之一,人们对他总是评论不止。当然,迄今为止的研究还不能充分揭示余秋雨散文的价值,对余秋

16

陈尚荣:《余秋雨散文批评述评》,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17

余杰:《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载《大舞台》2000年01期 18

刘勇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403页 19

转引自《﹤民主与科学﹥百期文萃》第321页,学苑出版社,2006年6月

雨其人的批判也还是停留在感性的阶段。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余秋雨的散文和人格一定会得到一个准确的定位。

[参考文献] 1.陈晓:《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管窥》,徐州教育学院学报(第19卷第3期),2004年7月

2.王彬彬:《文坛三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 3.李咏吟:《学者散文的命脉——从余秋雨散文说开去》,载《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2期

4.张伯存:《余秋雨董桥合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24卷第1期),1998年3月 5.冷成金:《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取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6.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2版 7.汤溢泽:《<文化苦旅>:文化散文衰败的标本》,文学自由谈,1996年5月 8.朱国华:《别一种媚俗—〈文化苦旅〉论》,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3月 9.王强:《文化的悲哀:余秋雨的学问及文章》,文学自由谈,1996年2月 10.张育仁:《余秋雨:“文化苦旅”的一个重要缺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1.余杰:《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载《大舞台》2000年01期 12.唐东琳、赖大仁,《从“余秋雨现象”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隐忧及其建设》,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9月 13.李正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关于“余秋雨现象”批评之综述》,光明日报,2001年4月 14.陈尚荣:《余秋雨散文批评述评》,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15.刘勇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403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xi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