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增长源泉分析

更新时间:2023-12-14 15: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美人鱼与斑 福建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源泉

《区域经济学》论文

论文名称 福建经济全要素生产率

与经济增长源泉分析

姓 名 木易 笔名vb美人鱼与斑

二○ 一六年 九 月

美人鱼与斑 福建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源泉分析

目录

引言 .................................................................. 0 一、福建经济现状分析 .................................................. 1 二、检验方法与指标的选取 .............................................. 2

(一)方法与模型 .................................................. 2 (二)数据选取与说明 .............................................. 2

1、总产出 ..................................................... 2 2、劳动投入 ................................................... 3 3、资本存量的计算 ............................................. 3

三、数据分析 .......................................................... 4

(一)模型的参数估计 .............................................. 4 (二)结果分析 .................................................... 5

1、技术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 ............................... 5 2、资本投入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 6 3、劳动投入对福建经济发展起到较低的作用 ....................... 8

四、有效促进福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9 参考文献 ............................................................. 11 附录A ............................................................... 11

1991-2012年福建经济增长各指标 ................................... 12 导入eviews的数据表 .............................................. 13 剔除价格因素的gdp和Kt结果表 .................................... 14

美人鱼与斑 福建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源泉分析

引言

在克鲁格曼提出“东亚无奇迹”的论点后, 关于经济增长源泉这一主题引起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近些年来, 一些学者通过估算我国不同时期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由此探寻经济增长之源。根据新古典经济理论,资本、劳动和技术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三个因素。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或阶段,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同。一般而言,技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或阶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资本和劳动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或阶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福建位于中国大陆的最东南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福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引进外来资金,大力发展国民经济。近年来,福建经济快速增长,呈现出勃勃生机。本文采用索洛余值法对福建经济进行实证分析,寻找福建经济增长源泉。基于索洛余值法估算出福建省1992-2012年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就此对福建经济增长贡献作简要分析。分析说明:(1)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福建增长的贡献率在经过90年代平稳增长后,进入21世纪的微增趋势;(2) 1992年之后,全要素生产率经济贡献趋弱,充分表明福建经济增长呈现的资本驱动特征,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资本投入型经济增长。

美人鱼与斑

福建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源泉分析

一、福建经济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和社会事业沿着又好又快方向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经济规模迅速扩张,人均GDP屡创新高,产业结构也逐步优化,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跨越。福建的第二产业并没有拉开与第一产业的太大的差距,通过台海政策的优惠,台湾很多企业都到福建与当地企业合资,利用福建的工厂加工产品。这使得福建的第二产业份额增长的比较多。同时,福建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各个设区市发展条件得以良好改变;交通建设日新月异;煤电油运等先行工程得到长足发展,供需基本平衡;各级政府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全省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很好,团结干事业的氛围很好。经济发展又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教育、科技、卫生、环境等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过多年的发展,福建省经济发展水平已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具备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自海西经济区开始推动后,福建省相关的基础设施亦大力建置,对外资及台商有一定的吸引力。但近年来由于中国大陆沿岸地区劳工的薪资水准大幅提升,使得外资及台商的人事成本亦大幅增加,许多台、外资企业纷纷往中国内陆发展,以求降低生产成本维持竞争力;此外,受限于腹地及市场,在商品的销售及流通部分,随着中国大陆国内工资水准及购买力的提升,除高科技等相关产业外,许多台、外资企业的市场主攻点已逐渐转移至中国大陆内部,而非在国际市场竞争,尤其是民生用品制造业、服务业和零售业。此两大方向的转变,对海西经济区的发展是不利的,也成为以海西区为核心概念的福建省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的一大挑战。

随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圈崛起,福建经济发展落后于东部许多省份。迅速崛起的南北三角洲,并不给福建留下充足的区位优势的回旋空间,甚至开始通过“虹吸”拉走福建本来就不丰厚的生产要素,通过“挤压”缩小福建本来就不宽裕的市场份量,使得福建面临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大危险和挑战:一是福建的资源与市场无法直接融入长三角与珠三角,从而处于产业边缘、资本边缘、市场边缘的不利地位;二是在南北三角洲“极化”效应不断放大的过程中,从外围圈层吸引走的产业与资本将会大于从核心圈层外溢出的产业与资本,原先投向福建的外资和台资将会随着“路径逆转”而流向南北三角洲;三是福建与南北三角洲无法在同一平台上形成城市共等级、产业共轭性、市场共协调的“高对称”的伙伴关系,而可能成为它们低端资源配置的外围区域。

1

美人鱼与斑

福建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源泉分析

二、检验方法与指标的选取

(一)方法与模型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是指各要素(如资本和劳动等)投入之外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等导致的产出增加,是剔除要素投入贡献后所得到的残差,最早由索洛提出,故称为索洛余值”[1]。1957年,索洛提出了测算技术进步的基本方法,其方法在于将总产出的增长分解为来自于要素投入的贡献(通常包括实物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和来自技术进步的贡献,以此寻找出经济增长的源泉。“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希克斯技术中性假设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就等于广义技术进步率”。本文将采用索洛余值法测算福建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

(1)

其中,Yt代表产出;Kt为资本量、Lt 为劳动投入;A(t)代表代表技术水平,也称全要素生产率;α、 β 分别为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力产出弹性;t表示年份。两边同时取自然对数有:

(2)

全要素生产率:

(3)

通过收集相应数据,利用以上模型估算福建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并分析经济增长源泉。

(二)数据选取与说明

1、总产出

文中的总产出用GDP表示。数据主要来自《福建统计年鉴》,同时对所获得的数据通过价格指数平减以不变价格进行计算,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x1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