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勘测工测试题(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16 11: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东水文水资源局业务知识与技能测试

1、测试目的:为了检验山东水文局干部职工参加强化培训的培训成果,加强比武参赛人员的理论水平,及时发现前一段时期内的学习盲区;

2、测试内容:《水文测验》、《工程水文学》、《水文预报》等教科书相关理论知识为主,兼顾测验规范和实际操作部分内容;

3、测试方法:笔试(闭卷、总分为100分,附加题10分); 4、测验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水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水文测验 、 水文计算 、 水文预报 。 2、水位是河流或其他水体自由水面相对于某一 基面 的高程。 3、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水准尺矢距应小于 8 mm。

4、当水尺零点高程发生大于或等于 1 cm的变动时,应查明变动原因及时间,并应对有关的水位纪录进行更正。

5、观测水位时,身体应蹲下,使 视线尽量与水面平行 ;有波浪时应 读取峰顶峰谷水位 ,取其平均值;当水尺受到阻水影响时,应尽可能 排除阻水因素 后再观测;其目的是为了减小水位观测误差。

6、水位观测人员应最少提前 5分钟 到达水位观测现场。

7、降水量是指在一定 时段 内,从大气中降落到地表的液态和固体水所折算的水层深度。 8、使用量雨杯观测降水量时,应使量雨杯处于铅直状态,读数时视线与 水面凹面最低处 平齐,观读至量雨杯的最小刻度,并立即记入观测记载簿与观测时间相应的降水量栏,然后 校对读数一次 。

9、从泥沙向下游输移的观点讲,全沙包括悬移质和 推移质 。

10、悬移质含沙量横向分布的形式与河床性质、 断面形状 、河道形式、 泥沙粒径 、以及上游来水情况等因素有关。

11、当单沙短时间缺测时,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用 直线(连过程线) 插补法、 流量与含沙量关系 插补法和 上下游站含沙量相关插补法 等方法插补。

12、降雨到达地面后,经过植物截留、地面填洼、 土壤入渗 和蒸散发等环节,剩余的雨量便成为 径流 。

13、用流速仪法测流时,根据精度要求不同及操作繁简不同,可分 精测法 、 常测法 和 简测法 。 14、采用流速仪法测流时,要求在一次测流的起止时间内,水位涨落差不应大 于 平均水深 的10%。当流向偏角超过 10° 时,应测量流向偏角。

15、水文现象的基本特性有 周期性 、 随机性 、 相似性 、 特殊性。

16、雨量器是直接观测降水量的器具,它由 承雨器 、 漏斗 、 储水瓶 、和 量雨杯 组成。 17、一般洪水重现期 小于10年 、较大洪水重现期 10~20年 、大洪水重现期 20~50年 、特大洪水重现期 超过50年 。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承担水文情报预报任务的水文测站,应当及时、准确地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和 水行政主管部门 报告有关水文情报预报。

二、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1、水文站网规划的主要原则是根据( C )和可能,着眼于依靠站网的结构,发挥站网的整体功能,提高站网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A.任务 B.地形 C.需要 D.交通 2、比降—面积法测流属于( A )法。

A.水力学 B.面积—流速 C.物理 D.积宽 3、一类泥沙站的单样含沙量测验,不得采用( B )法。

A.选点 B.一点 C.垂线混合 D.积深 4、长期储藏备用的流速仪,易锈部件必须涂( C )保护。

A.煤油 B.机油 C.黄油 D.柴油

5、水位流量关系是否稳定,主要取决于影响流量的( D )是否稳定。

A.断面面积 B.河床糙率 C.水面比降 D.各水力要素

6、降水量观测场地应平整,地面种草或作物的高度不宜超过 ( D )cm。

A.25 B.30 C.35 D.20

7、水文缆道钢丝绳夹头的松紧以压扁索径的( D )左右为度。

A.1/2 B.1/5 C.1/8 D.1/3

8、按目的和作用,水文测站分为( D )站、试验站、专用站和辅助站。 A.水文 B.水位 C.雨量 D.基本

9、跨河水准测量时,跨河两岸测点间的水平视线距水面应有一定的高度并应大致相等,可以克服或减弱( B )。

A i角误差 C φ角误差

B 大气垂直折光影响 D 两水准标尺的零点差

10、借用相同类型的浮标系数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 )。

A 断面形状和水流条件 C 风力风向

B 率定系数的方法 D 流量大小

11、三等水准往返测量高差不符值的限差,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为( A )mm。

A ±20L

B ±12L C ±8L D ±14L 12、瓶式采样器要求进口流速V进等于天然流速V天,否则,当采样器V进

A 含沙量偏大,粒径偏细 C 含沙量偏小,粒径偏细

B 含沙量偏大,粒径偏粗 D 含沙量偏小,粒径偏粗

13、一次输沙率测验过程中采取二次以上相应水样时,可将各次单样含沙量( A )作为相应单样含沙量。

'bVm”加权值 B “

A 算术平均值

C 部分流量加权值 D 时间加权值

14、凡单断沙为直线关系,关系点总数不少于10个,且实测输沙率相应单沙占当年实测最大单沙的( D )%以上时,可作高沙部分延长。

A 80 B 70 C 60 D 50

15、洪水传播速度ω与断面平均流速V的关系是( A )。

A ω>V

B ω<V

C ω=V

D ω≤V

16、某站采用悬索悬吊流速仪测流,流速仪至铅鱼底的高度为0.40m,则采用一点法(η=0.6)测流的最小水深为( D )。

A 0.40m

B 0.60m

C 0.75m

D 1.00m

17.测定溶解氧与生化需氧量(BOD5)的水样采集时应避免( B ),水样应充满容器,避免接触空气。 A.充气 B.曝气 C.水样溢出 D.阳光直射

18.某垂线用五点法测得流速分别为V0.0=0.58m/s,V0.2=0.58m/s,V0.6=0.55m/s,V0.8=0.48m/s,V1.0=0.36m/s,则其垂线平均流速V m =( C )。

A 0.51m/s B 0.52m/s C 0.53m/s D 0.55m/s

19.当水尺零点高程发生大于( D )cm的变化时,应查明原因及时间,并应对有关的水位记录进行改正。

A10 B 2 C 3 D 1

20.大断面岸上部分的高程,应采用( C )等水准测量。

A 一 B 二 C 四 D 五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降水量观测场地应平整,地面种草或作物的高度不宜超过( × )

2.泥沙运动对流速脉动有一定影响。悬移质含沙量对脉动有控制作用,含沙量增大,流速脉动将增强,特别是高含沙量时更加显著。( × )

25cm 。

3.一年内悬移质输沙率的测次,主要分布在洪水期。 ( √ )

4.百年一遇的洪峰流量值是五十年一遇的洪峰流量值的2倍。 ( × )

5.在弯曲河段,凸岸水位常比凹岸水位低,故洪痕调查应在凹岸进行。 ( × )

6.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设备主要有传感器、通讯设备、遥测终端机、中继机、前置通讯控制机(简称前置机)和辅助设备。( √ )

7、水准测量每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其仪器站数均应为偶数。 ( √ ) 8、为控制悬移质输沙率测验误差,一类站不宜采用横式采样器。( √ )

9、相应水位法是应用河段上下游相应流量或相应水位间的经验相关关系做预报的方法。 ( √ )

10、当跨河水准测量的视线长度在( √ )

300m

以内时,应观测两个测回。

11、水文站网是在一定地区或流域内,由各类水文测站所组成的有机集合体。 (√)

12、测验断面应选择在石梁、急滩、卡口等易形成断面控制的控制断面处。 (×)

13、在天然河道中,悬移质含沙量沿横断面分布变化一般较流速的横向变化小。 (√)

14、水文资料整理时,改正、插补符号仅用于直接改正、插补值。对于由改正、插补值推算出来的数值,均不加符号。 (√)

15、受洪水涨落因素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为绳套曲线。绳套的宽窄与附加比降DS=1dz 的udtdz大小有关,式中u为洪水波传播速度,dt为洪水涨落率。山区河流洪水涨落比平原河道洪水涨落水快,

因此,前者的绳套现象应比后者的绳套现象明显 (×)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在下图水文缆道中标出钢架、主索、循环索、绞车、行车、铅鱼、地锚。

行车 主索 循环索 钢架 铅鱼 (0.5分) 绞车 地锚

2.水质贮样容器材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案:

⑴容器材质应化学稳定性好,不会溶出待测组分,且在储存器内不会与水样发生物理化学反应; ⑵对光敏性组分,应具有折光作用; ⑶用于微生物检验用的容器能耐受高温灭菌。 3、水文资料整编主要包括哪些工作内容?

答案:(1)测站考证,(2)对原始资料的审核,(3)确定整编方法、定线,(4)数据整理和输入,(5)整编,(6)单站合理性检查,(7)编写单站整编说明。

4.典型洪水放大有哪几种方法?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典型洪水放大有同倍比法和同频率法两种。同倍比法又有按洪峰倍比和按某一历时洪量的倍 比之分,该方法简单,计算工作量小,但按峰放大和按量放大结果不同,按峰放大,放大后的洪峰等于设 计洪峰,但洪量就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同频率法能使放大后的过程线,洪峰等于设计洪峰,各历时洪量 都等于相应的设计洪量,但计算工作量较大,如控制时段过多,放大后的洪水过程线变形较大。

5、单样含沙量测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如何控制?

答:单样含沙量的测验误差,包括单次测验的综合误差和测次分布不足的误差,其控制方法为: (1)单次测验误差,主要来源于垂线布设位置、取样方法、仪器性能、操作技术及水样处理等方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wj8.html

微信扫码分享

《水文勘测工测试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