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百科系列-方言篇

更新时间:2023-08-11 03:29: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莆田方言又称莆仙话、兴化方言,是由古汉语分化出来的,具有中原汉语的许多特征,而且留存了古汉语江东吴语和南楚方言的痕迹。史书有记载过唐代就有人唱莆仙戏了。

莆田百科系列——方言篇

莆田方言概况

莆田方言又称莆仙话、兴化方言,是由古汉语分化出来的,具有中原汉语的许多特征,而且留存了古汉语江东吴语和南楚方言的痕迹。史书有记载过唐代就有人唱莆仙戏了。兴化方言属汉语方言系中的闽海方言群,为福建省十个汉语方言之一,在中国的整个语言体系中占有一定地位。

莆仙方言沿革及发音变更是经过千百年来逐渐形成、不断发展而来的。莆仙方言是古代闽越族原住人和不断南迁的中原汉人产生文化交融的结果。历史上,大量中原汉人迁徙入闽。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朱买臣率兵南征东越王余善,部分汉兵就在莆仙定居下来。当年留下的鸡子城和越王台遗迹就是佐证。晋代“永嘉之乱”时八姓入闽,很多人也迁入莆仙,现存的氏族谱有清楚的载述。五代时中原人士避乱入莆,是较大规模的中原士族进入莆仙。

莆仙方言是以中原古语、闽越语音的结合体为主,并逐渐吸取现代语汇和一些外国语为辅的地方话。外地人刚接触莆仙方言时,只闻叽叽喳喳,不知所云,常常比喻为雀舌鸟语。其实,莆仙方言中保留着大量的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语音特点。莆仙方言的独特标志是:八音分明,保存着较多的唐以前中原古汉语,保留着边擦清音。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等著名论断,可在莆仙方言中找到大量例证。如“肥、飞、饭、蜂”等字,普通话读为唇音“f”,而这些中古汉语中为轻唇音的字,用莆仙方言念白时,其声母为p、ph。又如“中、直、虫、抽、除”等字,今普通话的声母为zh、ch,而兴化话念白时,其声母却是t、th。在莆田南山广化寺的宋代石经幢上,用中、梵文泐刻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梵文英译的“伽、迦、俱、揭”,读为k,kh,而“咤、侄、耻、胝”读为t、th一类,这与莆仙方言读音如出一辙。

由于大量古音的存在,莆仙方言中的口语使用大量的古语词,如称“脚”为“骨交”,称“书”为“册”、称“绳”为“索”、称“晚”为“晏”、称“哭”为“吼”、称“蛋”为“卵”、称“立”为“企”、称“房”为“厝”、称“饭”与“糜”、称“藏”为“囥”,称“踩”为“蹂”、称“尝”为“味”等等。所

莆田方言又称莆仙话、兴化方言,是由古汉语分化出来的,具有中原汉语的许多特征,而且留存了古汉语江东吴语和南楚方言的痕迹。史书有记载过唐代就有人唱莆仙戏了。

以,莆仙方言和现行的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外人确实会感到陌生。

另一方面,莆仙方言带有古代原住人闽越族的语音遗留。莆仙方言词汇中一些土语与古越后裔的壮侗语有惊人的类似。如莆田称鞋子、筷子的一只或一支为“戈”,这与壮族、布依族的(K’D’)一致;又如北方称牲畜居处为“圈”,莆仙则称为“栏”,音义和壮族、水族、傣族相似。如莆仙方言的“坂”字,与壮侗语的(ban3)一样,意为村寨,多用于地名,莆仙带有“坂”字的地名有近百个,诸如“沙坂、林坂、蒲坂、郑坂、下坂、土坂、芳坂、南坂、坂洋、坂中、湖坂、后坂、龙坂、洋坂、”等等。在语法上,莆仙方言中的量词、动词、形容词、能愿动词都带有黏着状态,都可以得叠,这与古越语的黏着特征极为相近。经过千百年的交融同化,莆仙古代原住人闽越族群逐渐成为弱势群体,至今已无法寻觅其踪迹了,但在《闽都别记》中,记载着宋代莆田涵江还有古越族的后裔木客的存在。

在原莆田县和仙游县境内,莆仙方言基本上相通,但仍存在十里不同音的现象。在语音上,莆田沿海一带一般都带有鼻化韵,俗称“界外腔”;莆田江口一带受福清话影响,俗称“江口腔”;仙游枫亭和园庄一带,口音则挟杂“闽南腔”;而游洋、石苍、钟山、象溪、庄边、新县、大洋等山区乡镇的口音,则有明显的“山里腔”。在词汇上,也存在一些差异。如莆田方言一般把“海蛎”称为“蚮”,枫亭却说成“蛾”,大概是指其形状如蛾虫;又如涵江常把“蜘蛛”称为“八大爷”,是源于一个蜘蛛织网迷敌,救了明正德皇帝大驾的传说。莆田方言称“儿子”为“囝”,仙游方言则叫“乃囝”等等,加上“乃”的称谓是古代人的习惯用法,如“乃父”“乃翁”等。

至今,兴化方言在保存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某些特点方面较其他汉语方言仍更显著,国际音标中的边擦清音(舌尖前音)就是独特标志;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等古音方面的著名论断,可以在兴化方言中找到大量例证;在广化寺有两座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建造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石经幢,上用中、梵文勒刻,其中梵文英译本中的“伽、迦”等与兴化方言读音相同。

由于古音的大量存在,所以很多人感到兴化方言“好说不好写”,有的话好象很“土”,根本就写不出来。其实不然,兴化方言任何一句话都可写成文字,

莆田方言又称莆仙话、兴化方言,是由古汉语分化出来的,具有中原汉语的许多特征,而且留存了古汉语江东吴语和南楚方言的痕迹。史书有记载过唐代就有人唱莆仙戏了。

且句句字字有来历。如,莆仙人将淘米水之类的猪饲料叫做“潘”,1949年大众书局出版的《大众字典》第377页关于“潘”字的解释有两个,第一个是:淘米泔水;第二个是:姓氏。又如,莆仙话把成年的男人叫做“打捕”,源自古代氏族社会中男人主要外出打猎捕鱼;而妇女则称“室娘”,反映了古时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形态。莆仙话连古代社会的家族成员分工都能反映出来,其源流之久长可见一斑了。

兴化方言的特色是:八音(包括白阳入)分明,保存着较多的唐以前中原古汉语。国际音标中边擦清音(舌尖前音)就是兴化方言的独特标志,有人认为这是古百越族的底层语言遗存。

在今普通话中,只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没有入声。这是因为在古汉语的演变中,入声字已于元代消失了。但是,莆仙话中却仍然保留着大量的中古汉语的入声,构成完整的八音。有些人写旧体诗词时,分不清哪些字是仄声,用莆仙话一读便知:音节短促不能拉长尾声的便是入声,入声属于仄声。

莆仙话在语音上的另一个特点是,无前后鼻音之分,只有鼻音尾韵;无平卷舌音之分,仅有舌齿音,因此莆仙人说普通话常闹笑话。

莆仙话还有个音变特征。所谓音变就是某些字、词在同其他字、词连读时,语音发生了变化。虽然其他方言也有这个特征,但远比莆仙话来的简单。这也是莆仙话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兴化方言中不仅保存着大量的古汉语语音,也保存着大量的古汉语词汇。许多古籍中可以看到的词汇,一直被莆仙话继续沿用着,只是读音发生了变化而已。

莆仙话在词汇上除了大量继承古汉语词汇外,另一特点是词汇的通用性较其他汉语方言发达,特别是动词。如:莆田人的“打”字,可表达120多种不同意思的动作,仙游人的“装”字,几乎可代替所有动词使用。

兴化方言流行区域除莆田市的莆田县、仙游县、涵江区、城厢区、湄洲湾北岸、湄洲岛外,还分布在福清、永泰、惠安等市、县的部分村落。宋、元后,不少莆仙人因谋生或飘洋过海,或迁徙他乡,随着他们的足迹,兴化方言也被带到各地。远的如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都有兴化方言的分布,近的如闽东、浙南沿海均发现兴化方言岛。在台湾,有不少寮、廊、坑、厝、店地名前

莆田方言又称莆仙话、兴化方言,是由古汉语分化出来的,具有中原汉语的许多特征,而且留存了古汉语江东吴语和南楚方言的痕迹。史书有记载过唐代就有人唱莆仙戏了。

冠以“兴化”,这表明在今日的台湾,也不乏兴化方言的踪迹。

莆田方言与莆田文化

(一)莆田方言词汇中保留了大量的古语词,从中可以看出莆田方言的古老以及莆田文化的悠久历史。

如单音词中有叫“锅”为“鼎”,“筷子”为“箸”,“问”为“勘”等;双音词有“草草”指“随便”,“独步”指“唯一的方法”,“盘缠”指“旅费”,“叨承”指“多谢”,“灶下”指“厨房”,“何如”指“怎样”,“知晓”指“知道”;多音词有“大有缘”指“难得”,“下气苟容”指“谄媚”等等,这些例子都可以从古籍史料中找到例证。又如一个十分普遍的小称词尾“囝”,莆田人不说“儿”或“子”,而用“囝”来指称。男孩是“丈夫囝”,女孩是“婶娘囝”,《集韵》说:“囝,闽人呼儿曰囝”,这说明闽语莆田方言的古老。而且本字无考的读音也很多,许多用普通话填词的歌曲都无法改用莆田方言演唱,如勉强唱出,也显得不伦不类。其原因就是莆田方言受北方方言影响相对较少,所以保留了许多古代语言特色。

(二)莆田方言与植物栽培史

栽培植物史在人类文化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植物品种不同的称呼就象一块块化石一样,有时能为栽培植物的起源的传布提供线索和佐证。在莆田方言中把“甘薯”叫做“番薯”。番薯原产南美洲,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西班牙人把它带到菲律宾,据清朝人周亮工《闽小记》等书说,明代万历年间,福建因台风摧毁农作物而遭受饥荒,于万历二十三年运回甘薯种。“番”字一般是该物从外国输入的标志,所以可知“番薯”并非莆田土产。

马铃薯也是原产南美洲的,它输入中国比番薯更晚,前者在十六世纪,后者在十七世纪。时间的先后从马铃薯在莆田方言中的称呼也可以得到印证。莆田话把“马铃薯”称作“洋番薯”。番薯传入后,久而久之人们不再觉得它是舶来品了,所以当马铃薯随后再来时,人们就在“番薯”前头加上“洋”以资区别,仿佛“番薯”是土产,马铃薯才是洋货。

莆田方言又称莆仙话、兴化方言,是由古汉语分化出来的,具有中原汉语的许多特征,而且留存了古汉语江东吴语和南楚方言的痕迹。史书有记载过唐代就有人唱莆仙戏了。

茶是我国的一种特产植物,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典籍里只有“荼”字,而无“茶”字,“茶”字晚至唐代中期才见于正式的文献,即陆羽的《茶经》,有人认为“荼、茶”是异名异物,也有人认为是异名同物,而从语音发展史的眼光看,则毫无疑问是同名同物,根据这两个字在中古的音韵地位,可以推定它们在上古都属定母鱼部,中古以后字音才分化,莆田方言“茶”念do就证明了这一点。可见很早茶叶就流传到了莆田。

(三)从莆田方言地名透视文化内涵

地名是一种符号,是人类社会最为复杂的符号体系——语言的组成部分。地名又是一种历史现象。作为交际工具,地名和其它词语口口相传、世代相因,只有保持稳定才能发挥其社会职能,正是它的稳定性和顽强的延续性,较好地保存了文化史中的某些本来面目。

(1)将莆田地名嵌入熟语,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熟语,达到讽喻的目的。如:“未有兴化,先有广化”(谓莆田广化寺比兴化府还古老);“皮有宁海桥石厚”(喻厚颜无耻,宁海桥以桥石厚著称);“清共木兰陂水一样”(喻清白之至,木兰陂为莆田古代水利工程),“乞食过湄洲”(讥人行李太多,湄洲为莆田海岛名),“江东节妇伓成生伓成死”(比喻生不得,死不得,江东为莆田梅妃故里)。

(2)人名中有乳名和学名并行,地名中则有俗名和雅名的并用,俗名常从当地的自然特征取譬、雅名则经过深思,寄托着人们的理想和愿望。

如莆田城郊的“枋尾”雅名为“丰美”,黄石乡的“窑兜”雅名“瑶台”,忠门乡的“下塘”雅名“霞塘”,常太的“庵口”雅名为“安口”。从语言形式说,地名的雅化多采取“谐音”汉字的办法,就是选取同音或音近的“雅”字眼“好”字眼去代替本来的“俗”字眼“坏”字眼,同音的如“庵口、安口”,音近的如“枋尾、丰美”,“下塘、霞塘”等。

(3)某些地名反映了莆田特殊的地理环境。

如“埭”意为海滩围垦的涂堤,莆田有洋埭、下埭、埭头等;“礁、、哆”多用于岛礁名(后两字是莆田地区的俗写),莆田有白礁、线礁、哆头、哆后、

莆田方言又称莆仙话、兴化方言,是由古汉语分化出来的,具有中原汉语的许多特征,而且留存了古汉语江东吴语和南楚方言的痕迹。史书有记载过唐代就有人唱莆仙戏了。

牛、顶等,这些都说明了莆田临海的特点。

兴化平原沟渠纵横、水塘众多,在莆田方言里也有所反映,如“陂”,堰水为塘是为“陂”,莆田就有石陂、木兰陂等。

(四)莆田方言与莆田民俗

一般而言,操同一种方言的人,他们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都有其一致之处,因此方言研究对了解民俗往往有很大帮助。

(1)亲属称谓的差异。如“媳妇”在莆田话中称作“新妇”,”新妇”在古汉语中本来就有“媳妇”的意思。“新妇”顾名思义是“(家里)新来的人”的意思,这个概念反映了汉人长期以来妻子到夫家落户的婚姻制度。又如称公公为“大官”,称“婆婆”为“大家”,也是封建社会中夫权地位的反映。

(2)莆田方言中忌讳词和吉利词所反映的心理状态。

在各地方言中都有一批忌讳词,特别是在旧时使用得更普遍。如莆田话中将“死”称作“跷天”,“送葬’叫做“上山”,“发财”又指东西坏了(原指春节时桔子坏了)。“老鼠”叫“尖嘴啊”(放东西怕老鼠吃,又怕直接讲老鼠,用“尖嘴”代指)。

与忌讳词相反的是吉利词,莆田方言中利用谐音而取吉利。如莆田人过节爱吃蚮(牡蛎),因为方言中“蚮”与“活着”谐音,具有长命百岁的意味。又如古时私塾开学日,家长与孩子须挎一篮炒米花去拜师,篮上放七根青葱、八个布钮扣,象征孩子“七聪八窍”(莆田话中“扣”与“窍”谐音)。

(3)利用谐音表达戏谑的心理,常用于一些歇后语中。

如:鳖——还是团鱼(鳖与同音,常借以讥讽推说“不会”之人)。

涵空——流水(涵空,小涵洞,谐音“红腔”,意为骄傲,讥人太骄傲自负)。

古戏——做伯喈(“古戏”连读与“古意”谐音,古意是老实厚道的意思。《蔡伯喈》为传统古装戏,言老实得象古戏中的蔡伯喈,伯喈并不老实,所以这是一条讥讽他人假厚道安份的谚语。)

莆田方言又称莆仙话、兴化方言,是由古汉语分化出来的,具有中原汉语的许多特征,而且留存了古汉语江东吴语和南楚方言的痕迹。史书有记载过唐代就有人唱莆仙戏了。

(五)莆田方言口语与莆仙戏曲语言

任何一种戏曲,其起源都局限于一定地域,采用当地的方言,改造当地的民间歌舞而成。地方戏的生命力就在于使用方言,因此利用方言来研究戏曲史显然是重要的途径。

莆仙戏是莆田著名的地方戏,是利用莆仙方言进行演唱的。

一般来说,戏曲词汇比方言口语保守,反映较古层次的方言面貌。如莆仙人今天称母亲为娘、妈,但在莆仙戏中却称为“姊”。“姊”是古代称母之词。戏曲语言的保守性跟它主要是口耳相传的传统分不开,这一特点客观上给方言演变的历史层次提供了活的证据。

同时,戏曲术语也会对方言的口语产生影响,当然,这个过程有时很不容易觉察。如明代姚邃《露书》谓:“打敌都,莆田语,不知何辞,亦不知所本。第徐文长《四声猿》中亦有此语。”查《四声猿?狂鼓吏》杂剧中有唱词曰:“那里一个大鹧鸪呀,一个低都呀一个低都,唱得好时犹自可呀!一个低都呀一个低都;不好之时低打都打敌都。”看来低都是当时唱戏的衬词,所以可以随心变换为打敌都、低打都以配合节奏。因为在演唱中此语多次重复,所以后来进入方言以形容刁嚣难制者。今其他方言皆无此词,唯莆仙方言依然流行,足见明代戏剧活动之繁盛。

(六)莆田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

在莆田话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着民族融合的成分。汉人入闽之前,莆田也是百越杂居的地方。现在的莆田方言中,有些音素(如某些边擦音声母)很难用古汉语的语源去解释,而在壮、布依等南方民族的语言中却不乏其例,这表明,莆田方言留存有一些古百越族的底层语言成分。

这种底层成分在地名中也有反映。如“坂”字作地名时,相当于壮侗语的[ban\],义为“村寨”。莆田就有不少地名带“坂”字。如:沙坂、林坂、莆坂、溪坂、郑坂、芳坂、南坂等等。莆田另一个地名常见字“浦”,据研究可能也出于古越族。

同时,莆田方言与相邻的不同方言也有接触。用词方面,莆仙话中有不少词

莆田方言又称莆仙话、兴化方言,是由古汉语分化出来的,具有中原汉语的许多特征,而且留存了古汉语江东吴语和南楚方言的痕迹。史书有记载过唐代就有人唱莆仙戏了。

语,既有闽南说法,又兼有闽东说法。如“古意、清气、铁笔、茶心、衫裤”等与闽南说法相同,但闽东话的“老实、澈洁、钢笔、茶箬、衣裳”也一样通行。正因为莆田话语词往往有多种说法,使它的词汇较其它方言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近代莆田与海外接触加强,它吸收了一些外国语的语词,增添了莆田话自身的特色。如普通话的“瓦圈”,莆田称“淋环”,“淋”即英文rim(边)的音译;“打气筒”称“风榜”,“榜”为英文pump(打气筒)的音译等。

(七)莆田方言中的一些惯用语

惯用语是一种结构比较稳定,比喻性较强的短语。莆田话中的惯用语主要有三字格和四字格两类。三字格的多含贬义,结构以述宾式为主,四字格的结构和含义略似成语。以下分别例举:

1.三字格言,如:

食三戈,又作食三先(占小便宜)

食大担(犹挑大梁)

落大铺(犹高枕无忧)

搭大船(吃大锅饭)

拗手骨(不给面子)

掺清水(犹泼冷水)

拍嘴花(有口无心)

无味素(无人理睬)

以上为述宾式,也有非述宾式的,如:

三月时(立场或主意不坚定如三月天气变幻无常)

鱼炒虾(喻混乱)

目空浅(小心眼)

肺花开(开心,心情好)

2.四字格言,如:

莆田方言又称莆仙话、兴化方言,是由古汉语分化出来的,具有中原汉语的许多特征,而且留存了古汉语江东吴语和南楚方言的痕迹。史书有记载过唐代就有人唱莆仙戏了。

三岁两秋(年龄幼小)

厝边隔壁(左邻右舍)

孤形独相(性格孤僻)

大腔小气(言语大方,行动小气)单丁孤姓(小户人家)

日曝雨沃(风吹雨打)

起早冥晏(早晚时侯)

张形做状(虚张声势)

拉红泄白(胡说八道)

困久梦长(夜长梦多)

牛筋马力(力气很大)

有冥无日(形容时间长)

讲天对地(答非所问)

食铜吐铅(干了蠢事)

头叫尾应(反应很快)

啥也不懂(糊涂依旧)

戈赚嘴吃(自已养活自己)

古锣古斗(陈旧不堪)

无此无彼(一无所有)

无戈无手(缺少帮手)

做七做八(干活不专一)

出头出豆(畏缩)

本文由,,/编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we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