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短程弹道导弹和远程火箭炮发展的前瞻和回顾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02 07: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短程弹道导弹和远程火箭炮发展的前瞻

来自中华网社区club.china.com/

来自中华网社区club.china.com/ 中国目前战役级别的远程地面火力投送手段主要包括:短程地地弹道导弹、远程火箭炮两个大类,在90年代之后,受到台海局势的刺激,再加上我国在该类型武器上本来就有不错的技术基础,这两类武器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弹道导弹方面,二炮和陆军分别大量列装了DF-15和DF-11,并先后推出了B-611和P-12用于外贸出口,在远程火箭炮方面,陆军大量列装了基于苏联“龙卷风”火箭炮仿制提高而来的05式远火,而在外贸出口方面则有著名的“卫士”系列和新锐的“神鹰SY400”等。

然而近年来,我国在短程地地弹道导弹和远程火箭炮方面的突破性的进展逐渐停滞了,军队中DF-15和DF-11只是在精度上有改善,外贸上也没看到收获外国的大笔订单,其中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技术上目前已经很接近目前的最高水平,继续突飞猛进的余地不多了;二是战术上没有新的突破,不论是我军还是外国客户,都没有对短程地地弹道导弹和远程火箭炮提出突破性的战术要求,后一个原因比前一个更为重要,因为战术上没有需求才导致技术上没有突破,如果战术上有需求,技术上不管是强突硬干还是曲线通幽,总会向着战术需求指引的方向前进。

在职场上,许多人都有相同的经验:职场上头几年的努力和提升一般成正比,只要肯努力都能迅速进步,但几年后都会遇到一个瓶颈期,即使花费以前许多倍的力气,也获得不了以前几分之一的提升,这个现象被戏称为晋升之路遇到了“透明的天花板”。目前中国短程地地弹道导弹和远程火箭炮方面,似乎也正是遇到了类似的“透明的天花板”。

那么,中国短程地地弹道导弹和远程火箭炮,该如何突破这“透明的天花板”,而在战斗力上更上一层楼呢?根本的办法就是提出更先进的战术设计,从而引导该方面技术的发展,突破这“透明的天花板”,使战斗力达到全新的层次。下面就是本文推荐的短程地地弹道导弹和远程火箭炮方面的一种新战术:将短程地地弹道导弹和远程火箭炮进行混合编制、共同运动、协同作战、配合攻击。

目前,我军的短程地地弹道导弹分别配属于二炮和陆军军一级指挥单位,前者装备DF-15负责对付500公里之内的目标,后者装备DF-11主要对付300公里之内的目标,远程火箭炮则配属于陆军师一级指挥单位,主要对付100公里之内的目标,客观来说,这种做法确实有不错的实战效果。

不过本文推荐将射程都在200公里左右的短程地地弹道导弹和远程火箭炮混合编制在新组建的远程打击部队中,两者的数量当然不用1:1配置,短程地地弹道导弹可以较少,远程火箭炮则应较多,之所以提200公里则是因为,昂贵的短程地地弹道导弹射程低于200公里则浪费严重,远程火箭炮射程高于200公里

则价格低的相对优势将被稀释且技术难度急剧增加,而且短期内我国最可能发生冲突的台湾海峡的宽度正好不到200公里。

两者混合编制在一个单位后,一旦上级需要对200公里左右的敌方目标进行打击,不再需要去选择和协调由二炮还是陆军那个军种那种导弹来执行任务,而是可以直接下令由新型混合编制部队进行打击,打击反应速度最高,而且在我国作战需求最强烈的200公里距离上,新型混编部队的作战效费比最高。而且两者编组在同一支部队中,火箭炮也可以使用精度更高性能更好的导弹的目标指示和后勤支援,相当于是昂贵的导弹的指挥和后勤资源得到了更高效率的利用。

两者混合编制在一个单位后,将采用同样的底盘车辆,两者在外观上也可以做成完全相同,不管是进入还是撤出发射阵地都共同运动,这样敌方的侦察卫星、飞机和谍报人员都无法判断出混合部队中有多少近程地地弹道导弹,多少远程火箭炮,这样就等于用廉价而数量多的远程火箭炮掩护和防御了昂贵而数量少的近程地地弹道导弹,如果将两者的补弹车、后勤车等都做成统一外观,那么在敌方空中力量占优势的战场上,远比现在单一的DF-15或DF-11组建的部队容易生存下来并保存较多的战斗力。

两者混合编制在一个单位后,在同时进行攻击时,敌方的战术级防空导弹防空系统,无法将少量近程地地弹道导弹从大量远程火箭弹中识别和区分出来,只能要么全面拦截而迅速耗尽昂贵的防空导弹,要么只能撞大运随便选少数几个目标

进行拦截,这样在技术上本来就十分难以被拦截的近程地地弹道导弹被拦截的几率就进一步降低了。

这种混合编制共同攻击做法是符合战争规律和需求的,以攻击敌军机场为例,数量多而散步广的火箭弹承担毁坏跑道的任务,数量少而精度高的导弹则对调度指挥中心进行点穴式的打击,又以攻击敌军军营为例,火箭弹承担打击士兵营房的任务,导弹则负责打击军官和士官营房。

需要重点提出的是,为了达成上述效果,必须使近程地地弹道导弹和远程火箭弹的弹道轨迹十分接近,举例来说,只能让都是倾斜发射的B-611导弹和“卫士”火箭炮混编配合作战,或者让都是垂直发射的P-12导弹和神鹰SY400火箭弹混编配合作战,而决不能随便交叉组合,那样只会白白暴露。另外即使导弹和火箭弹飞行轨迹大致一致了,还要让导弹的轨迹处在分布较散的火箭弹轨迹的中间区域,就是在火箭弹群中,导弹既不是轨迹最高也不是最低的那个,既不是最先飞抵也不是最后飞抵的那个,如果要进行中段变轨也不要有太激烈和明显的飞行轨迹变化,而是尽量较缓慢的调整飞行轨迹,始终保持在火箭弹群的掩护之中。

最后,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种以高档弹药和低档弹药组成弹药群,在技术上还有更上一层楼的潜力。在冷战时期,就有人为反舰导弹群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战术,即一群反舰导弹射向敌方舰队时,为了避开敌方的拦截,只有一枚在高空飞行负责侦查敌方舰队的目标方位,其他的全在低空跟随飞行。混合编组的导弹和火箭弹弹药群可以参考这种思路,在导弹和火箭弹之间用数据链建立关联,利用

导弹精度较高的特点,火箭弹可以以导弹为目标,只要火箭弹尽量向着导弹靠近,就可以获得更准确的修正,这种指导方式不像惯性制导会随距离增大而变差,也不像GPS制导受外界封锁和干扰,只要那枚导弹是准确的,火箭弹就可以获得有效的修正而缩小散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在飞行轨迹的末段,当火箭弹向导弹靠拢时,需要有一个最小靠近距离不能突破,否则可能导致敌方的一枚防空导弹能杀伤我方多枚导弹或火箭弹。

所以,本文建议我军设计制造在射程和飞行轨迹上都能配合的两种短程地地弹道导弹和远程火箭炮,来组成混编部队,两者共用指挥系统和后勤系统,该部队中所有车辆的运载底盘和外观也完全一样,执行攻击任务时则共同攻击,导弹和火箭弹各有分工又互相支援,届时我军200公里距离上的地对地打击能力恐怕能在全球独领风骚,而且按照这个理念,现有的B-611、P-12导弹和“卫士”、“神鹰SY400”火箭炮,在经过一定的改造之后,就可以混编成这种新概念火力投送组合,相信这种新概念高技术产品也能使我国在此类军火贸易中建立雄视天下的领先优势,让我国这方面的军工企业从模仿者、追赶者的角色,一跃而转变为规则的制定者和行业潮流的指引者,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还请吃水不忘打井人,给兄弟我分一点内部股什么的,谢谢了!真有什么奖励一定要联系我。鄙人博客是http://azp727.blog.china.com,欢迎围观,禁止打脸。

来自中华网社区club.china.com/ 中国短程弹道导弹和远程火箭炮发展的回顾将在下面以盖楼的方式发出

大名鼎鼎的DF-15,据说94年威慑李登辉的军演中,发射的两发就是这位摔锅,只见导弹一出,台湾岛上一片狼藉,当即有爱国义士打出大幅标语抗议李登辉,诗云:共军飞弹头上过,都是老李惹的祸!文采飞扬之处,直到今日仍久久不能忘怀

DF-15后期型的主要特征是,在弹体中部靠前的位置加装了小翼,其作用地球人都知道,就是有利于末端制导变轨,提高攻击精度

与风头一时无两的DF-15相比,DF-11似乎光芒就要暗淡一些了,究其原因,是因为土老帽陆军的风头必须给高科技的二炮让路,还是由于设计时间稍早而确实性能稍逊?跪求学霸为我等授业解惑......

直接发后期型了,就是加了小翼的

在外贸方面,最早打出名气的是B-611,卖到了土耳其,时不是就对着雅典卫城里的众多女神高高勃起,这是什么待遇!

先发一个早期型号

后来的B-611挟成功出口之余威,出没于各类军事会展,并改进至B-611M,改进的具体性能提升,咱也不知道......

倾斜发射的B-611

再发个B-611的弹体

大概是受到B-611成功出口后财色双收,不对,是那个名利双收的刺激,有一家军工企业推出了P-12系统,不过不知是性能原因,还是后发劣势,反正没听说有成功出口的记录,不过导弹看起来还是很漂亮的,而且和倾斜发射的B-611相比,垂直发射的P-12在技术上应该更高端一些

上清晰大图

再发一个P-12完全起竖的图,否则光看上面那个图,还以为P-12是仿制的B-611呢,真是比窦娥还冤......

只不过这张图不算太清晰,凑合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嘛......

导弹的讲完了,讲讲火箭弹,还是从正规军讲起,有请光荣入伍的03式远火童鞋: 先看前脸

再看屁股,各位看官请细看,最中间那两根向后脱出的鲜红色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努力摇头,想把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广告词甩出脑海,)跪求学霸

盛装版的

战士版的

沙场怒射 中国足球队让开

03式远火最新改进动向是,将原先的12管改成2个5联装的保存、运输、发射一体化单元,这样一是适当减轻了重量,加强了战术机动能力----走土路是更不容易翻车,和战略机动能力----铁路平板车皮运送更方便,二是发射后换5联装单元比原来的重装12管火箭弹快得多,火力持续性增强了,在阵地上滞留的时间减少了,生存能力也就加强了

本来有一张非常好的图,但大小超过了500K,发不上来,只能处理了一下,大家将就看吧

03式远火终于发完了,为什么要说终于呢......

之所以发这么多,是因为我国的远程火箭炮曾经有四大金刚并存竞争的局面,而03式则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历经无数初赛复赛PK复活,直到成为最终获胜者,才得以装备我军,光荣入伍,这光荣二字真不是随便写的

四大金刚中第一个,是东北某老军工厂出品,具体型号忘了,好像是WM-80什么的,后来该厂的155mm45倍径加榴炮红遍海湾,于是就把该型火箭炮忘到姥姥家去了,但就这么一个型号,都曾经出口非洲某国和亚美尼亚,四大金刚中的A-100泪飞顿作倾盆雨......

下图为A-100

四大金刚中,A-100和03式远火的外形是最相像的,原因是两者有一定的血缘关系,03式远火是在苏联龙卷风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全系统的引进和提高,例如其廉价高效的简易制导系统就大力学习了,而其水平不高的某些弹药,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03式比龙卷风还有所提高,例如西方国家的反装甲目标的末敏弹只比罐头大不了多少,苏联的竟然比高压锅小不了多少,03式的就比苏联的提高了一些,但好像还是达不到西方的水平

而A-100则是只针对龙卷风火箭弹进行了学习,整体系统上还是沿用原来的系统,自然就竞争不过03式

两者外形上最容易分辨的两点是:

1、运载车的车头形状不同,03式前挡风前倾,A-100后倾

2、发射管排列不同,03式共3层12管(下2层左4右4、最上层4),A-100共2层10管(上4下6)

A-100在于03式竞争失败后,只能寻求外贸出路,但至今尚未有成功消息......

下图为A-100的补弹车

下面到了名声在外的卫士系列了,卫士系列曾经出口土耳其等国,卫士1的图我就不发了,上面26楼就有,感谢ZIBAO老兄的热情捧场,直接发卫士2的

外战有所斩获的卫士2(倾斜发射)

卫士2最抓人眼球的就是其超远的射程,卫士2D号称可以达到400公里,不过据大神分析,这应该在弹体上设计了可以张开的弹翼,400公里包括了利用弹翼滑翔的距离,还有种说法,说卫士2为了增加射程,加粗了弹径以容纳弹翼和更多的推进剂,而弹体长径比变小后,更加不利于射程的提高,而且还损害精度,以上说法不知真假,纠结啊......

使在中国这个火箭炮和dvd一样处在白热化竞争状态的国家里,那独树一帜的垂直发射的特性,就已经深深的出卖了神鹰SY400,和全部都是倾斜发射的四大金刚相比,让人心生“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之感

神鹰SY400尾喷口上安装的燃气舵,更高效、更昂贵,和一般火箭弹使用的空气动力舵相比,就像独栋别墅之于普通多层,钻石铂金戒指之于易拉罐拉环,完全是高端、上档次的

神鹰SY400在上届珠海航展开幕之前抵达会场,但在开幕之后又突然撤走,神龙见首不见尾,幸好有照片可供我等仰慕

以前曾经有外国媒体(好像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海外看中国”)透露,中国曾经将大量剩余的红旗-2防空导弹改装成短程地对地弹道导弹,还有模有样的给了个M7/M9的编号,此事不知真假,只好列在番外篇中

传说中的红旗-2改对地型号

我承认上一张图片过于粗糙,严重损害了观众的视力,补发一张红旗-2的艺术照,既补偿一下观众,又给红旗-2正名,实事求是的说,虽然红旗-2是我国防空导弹中最老的一种,但这张图却是我所见过的防空导弹类别中拍的最好看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wd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