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学教程新编》课后练习题答案(2015.11)

更新时间:2024-05-09 12: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普通逻辑学教程新编》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练习题p13

一、判断正误 1. 【正确】

2.【错误,取决于逻辑常项】 3.【错误,具有全人类性】 4.【正确】 5.【正确】

二、请例举具有下列逻辑形式的具体命题和推理 1.【有的鸟不会飞】

2.【如果某某是罪犯,那么作案时间就不是零点之前】

3.【此商品不畅销,或是因价高,或是因质次,此商品价不高,所以,此商品质次】

三、下列命题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请用公式表示 解析:

1与7同:所有S都是P; 2与4同:只有p,才q;

3与8同:所有M都是P;所有S都是M;所以,所有S都是P; 5与10同:如果p,那么q;

6与9同:如果p,那么q;p,所以q 四、选择题 1.(c) 2.(b) 3.(c) 4.(c) 5.(a)

1

第二章(概念)练习题p56

一、判断题

1.【错误,同一个概念可以由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2.【错,必须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之间】

3.【错,矛盾关系也可以是两个正概念;而正负概念之间却未必就是矛盾关系】

4.【错,概括是扩大概念外延,是寻找属概念的过程】 5.【对】 6.【对】

7.【错,不适合于单独概念,因为种差太多,难以集中列出】 8.【对】 9.【对】 10. 【对】

二、试分析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1.昆虫【集合,是在集合意义上使用的,它在句中表达的是集合概念。因为它是作为反映事物的集合体来使用的。】

2.中国人。【非集合】 3.水杉【非集合】 4.儿童【非集合】 5.青年人【非集合】 6.鲁迅的小说【非集合】 7.人【集合】

8.鲁迅的杂文 【集合】

三、请用欧拉图解表示下列各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间的外延关系 略

四、请对下列概念进行一次限制和概括 1.违法行为

【限制:错误行为、抢劫行为;概括:行为】 2.剧作家

【限制:中国剧作家;概括:作家】 3.花

【限制:红花;概括:植物】 4.生产关系

【限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概括:社会关系】

2

5.非金属元素

【限制:碳;概括:元素】 6.社会科学

【限制:社会学;概括:科学】

五、下列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 1.

【不成立,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

【正确】 3.

【正确。不一定非要表现为语词的增减】 4.

【正确。不一定非要表现为语词的增减】 5.

【不成立,两者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不是属种关系】6.

【不是限制,修饰】

六、下列语句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 1.

【不正确,不是定义是比喻】 2.

【不正确,循环定义】 3.

【不正确,定义否定】 4.

【不正确,定义过窄】 5.

【不正确,定义过宽】

七、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是否正确?为什么? 1.【不正确,单独概念不能再划分】 2.【不正确,不是划分是分解】 3.【不正确,子项相容】

4.【不正确,多出子项:美术作品】 5.【不正确,划分不全:(少了)拘役】 6.【不正确,混淆根据、子项相容】

7. 【不正确,划分层次不清(高教袁正校60)】 8. 【不正确,划分不全:少外祖父母、外孙子女】 八、选择题

3

1.(d) 2.(c) 3.(b) 4.(c) 5.(b) 6.(c) 7.(b) 8.(c)

4

第三章练习题(演绎逻辑一)p114

一、判断题 1.

【正确】 2. 【错】 3.

【正确,单称命题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 4.

【正确】 5.

【正确】 6. 【错】 7.

【正确】 8.

【错,结论特称,前提未必要有一特称,两个全称前提也可推出一个特称结论】

9.

【正确】 10.

【正确】 二、指出下列语句表达何种性质命题?请写出其命题形式 1.

【没有?是=所有?都不是。所有共同犯罪都不是过失犯罪;E命题;所有S都不是P。】

2.

【不都是=有的?不是;有的犯罪的不是成年人;O命题;有S不是P。】 3.

【有些人有心理疾病;I命题;有S是P】 4.

【E命题。所有S不是P】 5.

【I命题;有S是P】 6.

5

则SAP真;3假(POS)则PAS真。因此S与P同一关系】

7.

【1和2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即A命题和E命题同时出现不可能同时都是真的必定有一假,则3也是假的,则说明有人会,2也是假的,条件一真两假,则1真,即A真,全部都会】

8.

【1和3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即A命题和E命题同时出现不可能同时都是真的必定有一假,只有一句是假的,则2是真的,说明有人会。3是假的,1是真的,宏志班班长会游泳】

9.

【全异】 10.

【3种,M包含在S中与P全异;M与S交叉与P全异;M与S全异与P全异;】

11.

(1)SAP为假 【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2)SEP为真 【全异关系】 (3)SIP为假 【全异关系】

(4)PES为假 【同一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 (5)POS为假 【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 12. (1)

【对称、非传递】 (2)

【反对称、传递】 (3)

【对称、反传递】 (4)

【对称、传递】 13.

【无效,性质命题不应否定】 14.(1) 【“理解”为非传递关系,推理错误】 (2) 【“离?很远”为对称关系,推理错误】 (3) 【“与?接壤”为非传递关系,推理未必正确】 (4)

11

【“朋友”为非传递关系,推理错误】 15.(1) 【“决定”是反对称关系】 (2) 【“矛盾”是对称关系】 (3) 【“欺骗”为非传递关系】 (4) 【“在?之前”为传递关系】 16.

【解析】从所给条件可以知道:戊>丁>丙,乙>甲,丙>乙。因此,正确答案为戊。

12

第四章练习题(演绎逻辑二)p200

一、判断题 1.

【正确】 2.

【正确】 3.

【错误】 4.

【正确】 5.

【正确】 6.

【错误】 7.

【正确】 8.

【错误】 9.

【正确】 10.

【错误】

二、下列命题属于何种复合命题?写出其逻辑形式 1.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p,才q】 2.

【联言命题,p并且q并且r】 3.

【相容选言命题,或者p,或者q】 4.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当且仅当p(人犯我),才q(我犯人)(只有p,才q;并且如果p,那么q)】

5.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p,才q:不(只有)入虎穴,就得不到(才能)虎子】

6.

13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当且仅当p,才q】 7.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p,那么q】 8.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p,那么q:一旦?就?】 9.

【假言型多重复合命题,如果p并且q,那么r或者s】 10.

【假言型多重复合命题,只有p或者q,并且r或者s,才t】 11.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p(到杭州西湖),才q(知西湖之美)】 12.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当且仅当p(你去),才q(我去);或:如果p,那么q并且只有p,才q】

13.

【联言型多重复合命题:支命题是必要条件】 14.

【不相容选言命题,要么A,要么B】 15.

【选言型多重:或者p并且非q,或者q并且非p王莘37页13题】 三、写出下列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值命题,并用公式表示 1.

【并非除非生病或者有要紧的事,他才不来上课。﹁((p∨q)←﹁r)】 他既没有生病也没有要紧的事,但还是没来上课。﹁p∧﹁q∧﹁r】 2.

【并非没有春天的耕耘,就没有秋天的收获。﹁(p←q) 即使没有春天的耕耘,也会有秋天的收获。﹁p∧q】 3.

【并非如果是艺术家,那么他就会写诗或绘画。﹁(p→(q∨r) 虽然他是艺术家,但他并不会写诗和绘画。(p∧(﹁q∧﹁r)】 4.

【并非明天或者刮风,或者下雨。﹁(p∨q) 明天既不会刮风,也不会下雨。﹁p∧﹁q】 5.

【并非这家小超市的商品不但价格低廉,而且质量合格。﹁(p∧q) 这家小超市的商品或着价格贵,或者质量不合格。﹁p∨﹁q】 6.

【并非当且仅当衣食足,才能知荣辱。﹁(p?q)

14

要么衣食足,要么知荣辱。pq】 7.

【并非这份材料或者是原始资料有错,或者是计算出错,或者是抄写错误。﹁(p∨q∨r)

这份材料既不是原始资料有错,也不是计算出错,又不是抄写错误。 ﹁p∧﹁q∧﹁r】 8.

【并非我要么喝咖啡,要么喝茶。﹁p﹁q

我或者既喝咖啡又喝茶,或者既不喝咖啡也不喝茶。(p∧q)∨(﹁p∧﹁q)】

9.

【并非做坏事而不受惩罚。﹁(p∧﹁q) 或着不做坏事,或着受惩罚。(﹁p∨q)】 10.

【并非只有贪污才会犯大错误。﹁(p←q) 即使没有贪污也会犯大错误。﹁p∧q】 11.

【并非只要多施肥料,苹果树就不但能抗病虫害,而且结果多。﹁(p→(q∧r)

即使多施肥料,苹果树不一定能抗病虫害,或者结果不多。p∧﹁(q∨﹁r】

12.

【并非当且仅当喜鹊叫,客人到。﹁(p?q) 喜鹊叫但客人未到。或者喜鹊没叫却有客人到。(p∧﹁q)∨(﹁p∧ q】 四、下列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为有效式?请用符号表示其推理形式

1.【联言推理,分解式,,有效;p:军队,q:警察,r:法庭,s:监狱;((p∧q∧r∧s)→r∧s)】

2.【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无效;p:去苏州,q:去无锡;((p∨q)∧p)→﹁q】

3.【必要条件假言连锁推理,有效;p:树立坚定的信心,q:不懈地努力,r:取得优异成绩;((p←q)∧(q←r))→(﹁p→﹁r)】

4.

【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无效;p:“全班同学都是团员”为假,q:“全班同学都不是团员”为假;((p∨q)∧q)→﹁p】

5.【假言型多重复合命题推理,否定后件式,无效;p:主观上出于故意,q: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商标的管理活动,r:构成假冒商标罪;(p∧q)←r)∧﹁r)→﹁p∨﹁q】

15

6.【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有效;p:从大连来的,q:从沈阳来的,有效;(pq)∧p→﹁q】

7.【二难推理,复杂构成式,有效;p:别人的意见是正确的,q:我们应当虚心接受,r:别人的意见是不切实际的,s:应当提出异议;((p→q)∧(r→s )∧(p∨r))→(q∨s)】

8.【假言联言推理,复合肯定式,有效;p:经常练习短跑,q:有速度,r:经常练习长跑,s:有耐力 ;((p→q)∧(r→s )∧(p∧r))→(q∧s)】

9.【联言推理,组合式,有效;p:公务员要有德,q:公务员要有才;((p,q)→p∧q)】

10.【二难推理,复杂破坏式,有效;p:某甲盗窃了大量财物,q:他犯有盗窃罪,r:某甲诈骗了他人巨款,s:他犯有诈骗罪;((p→q)∧(r→s )∧(﹁q∨﹁s))→(﹁p∨﹁r)】

1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无效;p:我是教师,q:努力钻研业务;((p→q)∧﹁p→﹁q】

12.【充分条件假言连锁推理(假言归谬推理),否定式,有效;p:没有仔细调查取证,q:弄不清案情,r:不能作出正确判决;((p→q)∧(q→r))→(﹁r→﹁p)】

13.【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无效;p:因为缺乏经验,q:因为骄傲自满,r:因为困难太多;((p∨q∨r)∧q)→(﹁p∧﹁r)。】

14.【二难推理,简单构成式的最优式,有效;p:去赴宴,q:有人会不高兴,r:背地里指责我;((﹁p→(q∧ r)∧(p→(q∧ r) )∧(﹁p∨p))→(q∧ r)】

15.【反三段论,p:王丽有作案时间,q:有作案动机,r:她是作案嫌疑人;((p∧q)→r)→((q∧﹁r)→﹁p)】

16.【假言型多重复合命题推理,否定后件式,但本题无效,p:一个数能被2整除,q:一个数能被5整除,r:这个数能被10整除;(((p∧q)?r)∧﹁r)→(﹁p∧﹁q),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有效的结论应是并非(p并且q),它不等值于非p并且非q。应该是“或者”】 五、请构造一个相反的二难推理,来破斥下列二难推理

【如果我这次官司打胜,那么按照法庭判决,我不应该给您另一半学费; 如果我这次官司打败,那么按照合同,我不应该给您另一半学费; 我这次官司或者打胜或者打败; 所以,我都不应该给您另一半学费】 六、真值表解题

1.用真值表方法判定下列命题是否等值? (1)

【p:你来,q:他来;(1)p∨q;(2)﹁(﹁p∧﹁q);列真值表如下:

16

p T T F F q T F T F ﹁p ﹁q F F T T F T F T p ∨ q T T T F ﹁pΛ﹁q F F F T ﹁(﹁p Λ﹁q) T T T F 有上表可知, (p∨q) ?﹁(﹁pΛ﹁q) 两个命题是等值命题。】 (2)

【p:甲队是冠军,q:乙队是冠军;﹁(﹁p→q);﹁p∧﹁q;等值,真值表略

p T T F F q T F T F ﹁p ﹁q F F T T F T F T ﹁p Λ﹁q F F F T ﹁p→q T T T F ﹁(﹁p→q) F F F T 】 (3)

【p:他会下围棋,q:他会打桥牌;p∨q;﹁p→q;等值,真值表略

p T T F F 】

(4)

【p:孙某的证词真实,q:赵某是作案人; a. ﹁(p→﹁q);b. p→q; c. p∧q;

a b c p T T F

q T F T F ﹁ p F F T T p∨q T T T F ﹁p →q T T T F q T F T ﹁q F T F p→﹁q F T T ﹁(p→﹁q) T F F p→q T F T p Λq T F F 17

F F T T F T F 有表知,a、c是等值命题,但与b不是等值命题】 2.请用简化真值表法(归谬赋值法)判定: (1)

【推理形式为:((p∨ q )Λ(p→r)Λ﹁r) → q T T F TT T (T)F F F

假设原命题不是重言式,赋值中r出现矛盾赋值,所以假设该公式为假不成立,故该公式是重言式。原推理有效!】

(2)

【假设原命题不是重言式,则 ((p ∧ q ∧ r)→ s)→(﹁s →(p →(q →﹁r))) T T T T T F (T)F F T F T F(F)T

赋值中s出现矛盾赋值,所以假设该公式为假不成立,故该公式是重言式。 [也可将后件pqrs的赋值带入前件,则子公式((p ∧ q ∧ r)→ s)为假,与假定为真矛盾,故可判定原命题不能为假,原公式为重言式]】 (3)

【解析(1):假设原命题不是重言式,即

((r→﹁p)∧(﹁q →﹁r)∧ p)→﹁q T (T)F (F)T (F)T T F(F)T F (T)F (F)T (T)F T F(F)T F (F)T (F)T (T)F T F(F)T

第三组没有出现赋值矛盾,故该公式不是重言式。 解析(2):假设原命题不是重言式,即 ((r→﹁p)∧(﹁q →﹁r)∧ p)→﹁q F (F)T (F)T (F)T T F(F)T F (F)T (F)T (T)F T F(F)T

(﹁q →﹁r)中r至少有一组未出现赋值矛盾,即在p真、q真、r假这组赋值中,满足前件真,后件假, 故该公式不是重言式】

(4)

【解析:假设原命题不是重言式,即 (( p Λ ﹁ q) → ﹁ r )Λ r ) → ( ﹁p ∨ ( p Λ q ) ) T (T) F T (T)F T F (F)T F T F F 由于假设原命题为假,命题出现赋值矛盾,r 在公式中既真又假,所以,假设不成立,说明原命题是重言式。】

3.请用真值表方法判定: 【解析:真值表如下:

C A B

18

p T T F F q T F T F ﹁ p F F T T p →q T F T T q → p T T F T 解析: (1)B真,张三是主犯,李四不是从犯。 (2)张三不是主犯,李四乙不是从犯。

(3)表中第一种和第三种组合符合,可判定张三是否主犯不定,乙是从犯确定。】

4.

【解析:甲:﹁p→﹁q,乙:﹁q→p,丙:pq;列真值表如下: 甲 乙 丙 p T T F F q T F T F ﹁p ﹁q F F T T F T F T ﹁p→﹁q T T F T ﹁q→p T T T F pq F T T F 符合题干要求的是第二种情况,方案是小方去,小王不去】 5.

【解:设p:用小黄;q:用小林。则原命题可符号化为

A:p →﹁ q; B;﹁p 列真值表如下: B A p T T F F q T F T F ﹁p ﹁q F F T T F T F T p →﹁q F T T T 由上表(第二行)可知,当A、B恰有一个为假时,某公司录用了小黄,但却没有录用小林。】

6.

【解:甲、乙、丙的话符号化为:

甲:p ∨ q;乙:﹁p →﹁q;丙:p →﹁q。列真值表如下: 甲 乙 丙

19

p T T F F q T F T F ﹁p ﹁q F F T T F T F T p ∨ q T T T F ﹁p →﹁q T T F T p →﹁q F T T T 由表(第二行)可见,当p真q假时,即李平是大学生而孙兵不是大学生时,丁的话成立。】

7.

【解析:甲:p→q;乙:q∧﹁ p ;丙:p←﹁q ; 丁:qp

甲 乙 丙 丁

p T T F F q ﹁ p T F T F F F T T ﹁ q F T F T p→q T F T T q∧﹁ p p←﹁ q F F T F T T T F qp F T T F (1)甲的评判正确。

(2)如果不出车,那么 不 丢炮。】

七、运用推理的相关知识解答下列问题,并写出推理过程 1.

【解析:题干内容形式化为 (1)p V q

(2)p → ﹁ r (3)s → t 已知事实 (4)r ←﹁ s (5)w

(6) ﹁ t 假设前提 (7) ﹁ s [(3)(6),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8) r [(4)(7),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 (9) ﹁ p [(2)(8),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10) q [(1)(9),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11) ﹁ t → ﹁ p ∧ q [(6)—(10)条件证明]

20

由上可知,刑警队长的推理正确:如果办公室里无枪声,那么凶手是乙而不是甲】

2.

【解析:题干内容形式化为 (1)p ∨ q ∨ r 前提 (2)﹁r ← s 前提 (3)﹁(s → q) 前提

(4)s ∧ ﹁q [(3)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负命题的等值命题] (5)s [(4)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6)﹁q [(4) 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7)﹁r [(2)(5) 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肯定后件式] (8)p [(1)(6)(7)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由上可见,凶犯是邱某。】 3.

【解析:题干内容形式化为 (1)﹁P →﹁ S (2)﹁ K ← R

(3)(W∧H) (﹁W∧﹁ H) 【或(W ?H)】 (4)K ? ﹁M

(5)﹁M ←﹁H 已知前提 (6) W P (7)R→(X∧E)

(8)﹁S →(﹁T∧﹁Q) (9)M F (10)R

(11)X∧E [(7)(10),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 ] (12) ﹁ K [(2)(10),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 ] (13) M [(4)(12),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 ] (14) H [(5)(13),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 ] (15) W [(3)(14),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 ] (16)﹁P [(6)(15),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 ] (17) ﹁S [(1)(16),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 ] (18)﹁T∧﹁Q [(8)(17),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 ] (19)﹁F [(9)(13),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 ] ∴ 上场的队员有: W、X、H、E、R、M 不上场的队员有:K、F、P、Q、S、T 】 4.

21

【解析(一): (1)p V q V r

(2)﹁ s → ﹁ r (3)s → ﹁ p

(4)p → q 已知事实 (5)t → p (6)﹁ t →w (7) w → ﹁ q (8) s

(9) ﹁ p [(3)(8),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 (10) ﹁ t [(5)(9),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11) w [(6)(10),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 (12) ﹁ q [(7)(1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 (13) r [(1)(9)(12),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丙谋害了王先生】 5.

【解析:题干内容形式化为 (1)r→s

(2)﹁p←﹁q 已知前提 (3)q s (4)(t∧ w)→ r (5)p∧w 假设条件 (6) p [(5),联言推理分解式] (7) w [(5),联言推理分解式] (8) q [(2)(6),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 (9) ﹁ s [(3)(8),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 (10)﹁ r [(1)(9),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11)﹁( t∧ w) [(10)(4),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12) ﹁ t V﹁ w [(11),联言命题负命题的等值式] (13) ﹁ t [(12)(7),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9号不该上场】

八、选择题 1.(d) 2.(b) 3.(b) 4.(c) 5.(a)

22

6.(a) 7.(d) 8.(d) 9.(a) 10.(d) 11.(b) 12.(c) 13.(c) 14.(b) 15.(c)

23

第五章练习题(模态逻辑)p230

一、下列命题属于何种模态命题,请写出其逻辑形式 1.

【必然非p,□﹁p】 2.

【必须非p,O﹁p】 3.

【必然非p,□﹁p】 4.

【允许p,Pp】 5.

【禁止p,Fp】 6.

【不可能p,﹁◇p】 7.

【可能p,◇p】 8.

【必然p,□p】 9.

【必须 p,Op】 10.

【允许非p,P﹁p】

二、根据模态命题间的对当关系,解答下列问题 1. (1)【必然p,若错误,则必然非p正误不能确定,可能p正误不能确定,可能非p则是正确的。】

(2)【必然非p,若错误,则必然p正误不能确定,可能非p正误不能确定,可能p则是正确的。】

(3)【必须p,若错误,则必须非p正误不能确定,允许p正误不能确定,允许非p则是正确的。】

(4)【允许p,若错误,则必须非p是正确的,必须p是错误的,允许非p则是正确的。】

(5)【可能非p,若错误,则必然p是正确的,必然非p是错误的,可能p是正确的。】

(6)【允许p,若错误,则必须非p是正确的,必须p是错误的,允许非p则是正确的。】

24

2.

【题干是必须p,已知其错误,则(1)允许非p是正确的;(2)允许p正误不能确定;(3)禁止p正误不能确定;(4)不允许非p是错误的。】

3.

【题干是允许p,已知其正确,则(1)禁止p是错误的;(2)不禁止p正确;(3)必须p正误不能确定;(4)允许非p正误不能确定。】

4.

【题干是禁止p,已知其正确,则(1)禁止非p是错误的;(2)必须非p是正确的;(3)允许非p是正确的;(4)不允许p是正确的。】

5. (1)【必然非p;可能非p;差等关系。必然非p真可能非p真;必然非p假可能非p真假不定;可能非p假必然非p假;可能非p真必然非p真假不定。】

(2)【不可能非p(必然p),可能非p;矛盾关系;不同真不同假。】 (3)【必须p,允许非p;矛盾关系;不同真不同假】 (4)【必须非p,禁止非p;反对关系;必须非p真禁止非p假;必须非p假禁止非p真假不定;禁止非p真必须非p假,禁止非p假必须非p真假不定。】

三、将下列推理符号化,并判定其是否正确? (1)

【Op→ Pp,正确】 (2)

【□﹁p→﹁◇p,正确】 (3)

【﹁□p→◇﹁p,正确】 (4)

【﹁◇SAP→□SOP,正确】 (5)

【O﹁p→﹁Pp,正确】 (6)

【﹁P﹁p→Pp,正确】 (7)

【﹁□p→◇p,错误,差等关系】 (8) 【﹁◇(﹁p∧q)→□(﹁p→﹁q),正确。不可能p∧q推必然非p∧q】 (9) 【(□p∧□q)→□(p∧q),正确】 (10)

25

【◇(p∨q)→◇p∨◇q,正确】 (11)

【◇p∧◇q→◇(p∧q),不能确定,无效】 (12)

【□(p∧q)→﹁◇(﹁p∨﹁q),正确】

四、写出下列模态三段论的形式,并判定其是否有效? 1.【所有P可能是M;所有M必然是S;所以,有些S可能是P。有效】 2.【所有M必然是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必然是P。有效】 3.【所有M可能P;所有S可能M;所有S可能是P。有效】 4.【所有M必须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必须P。有效】 5.【所有M可能P;所有S是M;所以,所有S可能P。有效】

26

第六章 练习题(归纳逻辑)p285

一、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3.

【错误】 4.

【错误】 5.

【正确】 6.

【正确】 7.

【正确】 8.

【错误】 9.

【正确】 10.

【错误】 11.

【正确】 12.

【错误】

二、下列论证是用什么方法(推理)得出结论的?前提对结论的支持程度如何(强弱)?

1.

【类比推理把“酒桶和装酒量”与“人的胸膛和胸腔积水”作类比:同是封闭的物体,内藏液体,叩击时能发出声音等,从而根据叩桶知酒量而推出叩胸知病情的结论。】

2.【概率推理,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度较弱。】 3.【这一推测就是运用回溯推理得到的。 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度较强。】 4.【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5.【科学归纳推理,寻找原因——进行化学分析。结论可靠性较高】 6.【完全归纳推理,支持度强。】

27

三、试分析下列各题运用了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法 1.

【求异法,种水葱前后水质不同。】 2.

【求同求异并用法】 3.

【剩余法】 4.

【共变法】 5.

【求同法】

四、请用回溯推理的方法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 【解析:案情分析与推断:

已知事实q——汽车玻璃店以给车修配玻璃而牟利; 如果p则q——如果人为破坏则可以迫使汽车上门;

所以,造成q的原因有可能是p——此路段汽车被袭击案件,可能与接这生意的店主有关。】

五、在下列研究中,研究者提出了什么假说?怎样验证的?运用了哪些推理方法?

【解析:研究中初步提出的假说是:蝙蝠有特别强的视力。但经过实践检验,该假说被推翻。于是又提出新假说:蝙蝠能够听到自己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的回声。经过实践检验,该假说被证实。

提出和验证假说的全过程如下:

第一步,提出假设:蝙蝠有特别强的视力;

第二步,形成推论:如果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它就会撞到障碍物上。 第三步:用实验验证从假说引出的推论。实验结果推翻了上述推论,这里运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推论被推翻说明原先的假设不能成立,必须另立新假说。

第四步,推出新假设::蝙蝠能够听到自己发出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后的回声。

第五步,形成新推论:如果把蝙蝠的耳朵塞住,它就会撞到障碍物上。 第六步,用实验验证从新假说引出的推论。实验结果证明新假说是正确的。这里运用的是求异法推理,即根据实验结果证实蝙蝠撞上障碍物的原因】

28

第七章练习题(规律)p310

一、判断题 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错误】 5. 【错误】

二、下列各题是否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为什么? 1【违反同一律,偷换概念】

2.【解: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因为“一触即死”与“违者罚款”相悖。】 3.【解;没有逻辑矛盾的。当然也不违反矛盾律了。】

4.【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断定并不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5.【解: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同—方面,同时作出两个矛盾关系的判断造成了逻辑矛盾,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

6.【解:没有违反矛盾律的要求。为什么说这段话没有逻辑矛盾呢?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从文章有没有面定的格式(定体)来看,那是没有的;如果从写文章有没有基本的规律和形式即大概的格式(大体)来看,那是有的。可见,王若虚从“定体”的角度说文章“无体”,从“大体”的角度讲文章“有体”。他在这里就同一事物(这里指文章)的不同方面(“定体”与“大体”)进行论断,这样从不同的方面而作出不同的断定并不违反矛盾律。】

7. 【解:甲在同一思维的过程中使月“吃饭”这语词前后表示的概念不同一,所以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8.【断定违反了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因为前两句话对不能同假的命题同时加以否定,故违反了排中律要求;而最后一句话又与第一句话相矛盾,所以又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9.【反对命题(汉、唐),不能同真,不能同时肯定,违反矛盾律。】 10.【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断定并不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三、用逻辑基本规律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解:这位青年的话中包含着逻辑矛盾,这个青年同时断定了两个矛盾判断:“发明一种溶液是万能溶液”和“发明一种溶液不是万能溶液”。由于没有器皿置放万能溶液,可见他的思维违反了矛盾律,当然,也同时违反了排中律。所以当爱迪生通过提问,揭露出其中包含的逻辑矛盾是,青年无法自圆其说。】

2.【解析:甲乙的断定具有等值关系,可以同真,可以同假,所以丙同时肯定,丁同时否定,均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3.【解析:a、b是矛盾关系,不可同真,不可同假。甲都赞成,违反了矛盾律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乙都反对,违反了排中律要求,犯

29

了“两不可”的错误。】

4.【解析:如果同时肯定a、b为真,则相当于肯定“小周去杭州出差并且老赵到北京进修”为真,这与肯定c为自相矛盾,故同时肯定a、b、c,违反矛盾律的要求。】

5.【解析:因为甲与乙的断定具有反对关系,不可同真但可同假,所以丙同时肯定,违反矛盾律的要求,丁同时否定,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解析:a.决赛结果表明,四人中只有一人的预测是正确的,则根据排中律,具有矛盾关系的(或下反对关系)两个命题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小张与小刘的话中必有一真,则小赵的话假,推出“甲队可能是冠军”,小王的话假,推出“乙队不是冠军”。可见小刘话真,小张话假。

b.若决赛结果表明,四人中只有一人的预测是错的。那么,根据矛盾律,具有矛盾关系的或反对关系的命题两个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小张与小刘的话中必有一假,则小赵的话真,推出“甲队不可能是冠军”,小王的话真,推出“乙队是冠军”。可见小刘话真,小张话假。】

30

第八章练习题(论证)p339

一、判断题 1.

【错误】 2.

【错误,论证方式不同于论证方法】 3.

【正确】 4.

【错误,推理的前提相当于论证的论据,推理的结论相当于论证的论题】 5.

【错误】 二、选择题 1.(a) 2.(b) 3.(c) 4.(a) 5.(d) 6.(a) 7.(d) 8.(c) 9.(b)

10.(d) 三、综合分析题

(一)指出下列论证有什么逻辑错误? 1.

【虚假论据】 2.

【转移论题:真理有阶级性 转为认识、利用和接受真理都是有阶级性的。】

3.

【循环论证】 4.

【偷换论题】 5.

【以人为据:因人废言】 6

【非黑即白】

31

7.

【预期理由】 8.

【推不出:论据与论题不相干。重视产品的数忽视了产品的质量】 9.

【推不出,推理形式错误,前提真实。正方形的内角之和等于3600,正方形是四边形,所以,四边形的内角之和等于3600。小项不当周延】 (二)下列反驳是否正确?为什么? 1.

【正确,被反驳的论题:‘原始社会中的石斧也是资本’,反驳方式: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反驳方法:直接反驳(归谬法)】

2.

【诉诸人身:人身攻击】 3.【正确,被反驳的论题:‘喝中国奶妈奶的朗宁是亲华派’,反驳方式:类比推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反驳方法:直接反驳(归谬法)】

4.

【转移论题:论题应保持同一;其次,论据虚假:】

附 录(答案暂略)

3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wa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