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王冕教案

更新时间:2023-10-25 21: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4.《少年王冕》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沛县曙光小学 阎娟

教学目标:

1、认真品读王冕“辍学放牛”“学画荷花”两件事例中的重点语句,,感受王冕孝敬母亲、勤奋好学的美好品德,净化、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

2、感受文中景色描写的优美,揣摩体会作者景色描写的顺序及用意,学习借景喻人的写作方法。

3、结合补充材料,感悟荷花与王冕的君子品格。 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语句的品析,感受王冕勤奋好学、孝敬长辈的美好品德。

2、学习课文刻画人物和景物描写的细腻笔法。 设计思路:

1、焦点阅读,感受人物形象。 2、赏读景致,揣摩作者用意,初步学习借景喻人的写法。 3、拓展延伸,课后阅读《儒林外史》,激发学生自觉亲近名著的阅读愿望,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教学过程:

一:焦点阅读,感受人物形象

1、过渡: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少年王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孝顺母亲、勤奋好学)上节课,同学们已经知道

了本文重点写了两件事情“辍学放牛”和“自学画荷”,作者为什么把这两件事情作为重点呢?

(1) 、先来看“辍学放牛”这件事,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一个

怎样的王冕呢?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作批注。 (2) 、小组交流、汇报

孝顺母亲:语言(宽慰母亲、有担当)

行动(两处“舍不得”、陪伴:少年—成年 )

勤奋好学:处处读书

孝---勤---孝 (师生共同书写“孝”字:子承老,方为孝)

二:赏读景致,揣摩作者用意

“自学画荷”这件事中,作者用了比较多的笔墨来写雨后的景象。先听老师读一读,想一想这雨后的景象、这荷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雨后美景,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又是怎样写出来的?(圈画批注)(配乐范读)

(投影出示要求,同桌合作) 1、汇报:

(1)顺序:由上到下或由远及近 如:“天空中”“山上”“山下” “湖里” (2)美:

颜色:如“黑”“白”“红”“青”“绿”

动词:“镶”“透”“照”“缭绕”“掩映”“葱茏”“欲滴” 词语工整:雾气缭绕 岩石掩映 树木葱茏 青翠欲滴等。

2.点评 3.练读,背诵。

4、感悟景物描写的作用:

过渡:古人写文章,往往“惜字如金”。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来写景呢?景和人有什么关系吗?

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里,这一段明亮开阔的环境描写,暗示着王冕的人生将从这一刻发生转变!当然,在这儿作者描写荷花,还有一个原因。这篇课文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们中国一部非常有名的长篇讽刺小说。在这本书中,主要讽刺当时社会中,有很多读书人已经丧失了做人的本分,成为了伪君子。但是在这本书中,唯一一个例外,就是课文中所写到的王冕。作者把他放在整本书的开头,作为开篇第一人,就是想告诉读者,王冕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后面那些伪君子的丑陋面目。而这荷花,在中国人眼中是花中的君子,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所以,在这儿,作者写荷花,其实也是告诉我们,王冕是个像荷花一样的君子。你看,在小说当中,在环境描写的背后,寄托了作者深深的用意。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现在,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1.出示问题:荷花与王冕这个人有什么内在关系? 2.出示补充资料,自由读。

《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讽刺当时官道腐败。儒,就是读书人。儒家的最高标准就是成为君子。而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说:“君子务本??孝悌(xiào tì )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大概是说,

君子应致力于根本,??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大概是仁的根本吧!《易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是说:君子应当如同天的运行一样,苍劲雄健,自强不息。《爱莲说》中写道:“莲,出淤(yū)泥而不染,濯(zhuó )清涟而不妖??花之君子者也。”是说:莲花出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的洗涤,显得纯净而不妖媚,是花中君子。

3.同位交流,指名汇报。 4.教师引导总结。

5.认识成人王冕,学习他的洁身自好,敢于默默奉献的精神。 相机板书:自强不息 以景喻人 三: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儒林外史》。

这一堂课,我们主要是在梳理整篇文章情节的基础上,品味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进一步读懂了王冕的人品,知道了作者把这两个年龄阶段和事件具体描写的原因,还读懂了文中环境描写的用意。课后,请同学们读一读《儒林外史》,了解一下书中那些和王冕不一样的读书人,想想作者又是怎样来写这些人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w0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