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大13秋行管本电子政务1-4网上作业

更新时间:2023-05-15 22:0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作业一

一、实例

众所周知,美国是全球信息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最为发达的国家,也是电子政务的发源地。早在1993年,当时的副总统戈尔所领导的全国绩效评估委员会(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 NPR)便针对行政过程与效率、行政措施与政府服务的品质进行了重新的探讨,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再造政府(reengineering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思想。1994年,美国政府又制定了《政府科技服务远景》,为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确立了新的目标。由于实现电子政务,从1992年至1996年的数年间,美国政府员工减少24万人,关闭了近2000个办公室,减少开支1180亿美元,在对居民和企业的服务方面,政府的200个局确立了3000条服务标准,作废了16万多页过时的行政法规,简化了3万多页规定。在初尝胜果后,克林顿政府更坚定了推行电子政务的决心。1999年12月,克林顿总统向各行政部门和机构签发了关于“电子政府”的备忘录,该备忘录引发了许多行动,诸如使国家的制度和事务能够在网上得到,确保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得到保护,给残疾人提供接入服务。由此可见,美国政府既是电子政务国家理念的倡导者,也是电子政务实践的率先垂范者,当然还是电子政务行动的最早受益者。

二、个人的讨论提纲

(一)、电子政务概念

电子政务可以理解为政府部门应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将政务处理与政府服务的各项职能实现有机集成,并通过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持续不断的优化与创新,以实现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精简政府管理机构、降低政府管理成本等目标。 “电子”是手段、工具和载体,而改善政务者是根本的目的。所以说,只有达到改善和创新政务管理的根本目标,才能算作是真正有单方的电子政务。

(二)、电子政务的意义

1、提升政务处理效率。

电子政务在提升政务处理效率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因为住处通信技术在处理大量的、复杂的政府信息和公共事务时显得极为有效,而且基于互联网的数据收入集和传输的应用在大大节省传统的政务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的同时,显著促进了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外部之间信息的共享。

2、促进政府服务。

不断提升政府服务的能力是政府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追求目标。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服务方面将发挥极为显著的作用。一是提高政府服务的满意度。二是降低政府服务的成本。

3、改善政府管理。

改善政府管理,提高政府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是发展电子政务的重要目的,一是提高政府决策水平。二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三是促进政府廉政建设。

4、创造社会价值。

创造全面的社会价值是发展电子政务的重要目标,也是电子政务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一是增进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二是增长社会知识和技能。三是增加新的商业和工作机会。

三、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一)、电子政务的内涵

电子政务的内涵:一是以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技术基础。电子政务不同于用电话、传真方式处理政府事务,必须通过以互联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住处通信技术的应用才能实现,它的发展变不开住处基础设施和相关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二是“电子”与“政务”的有机融合。电子政务并不是政府事务和信息通信技术的简单组合,而是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政务活动中难以做到的信息实时共享和双向交互等新的政务实现方式成为可能,使政务处理的效率、水平、透明度和满意度等各方面都能得到极大提高。三是必须与政府改革和流程重组紧密结合。电子政务有能停留在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这一层次,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住处通信技术与电子政务发展相适应的政府机构改革和工作流程重组紧密结合起来,使电子政务发挥出真正的优势来。否则的话,让先进的住处通信技术去适应落后的政府组织结构和政务工作流程,只能是隔靴搔痒,于事无补。四是“政务”是根本,“电子”是手段。如果过分追求“电子”的先进性,而忽

视了“政务”的根本需要,那么只能使电子政务误码入歧途,贻害无穷。

(二)、电子政务的意义和价值

1、提升政务处理效率。

电子政务对提高政务的正理效率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一是一站式服务提升效率。二是7*24服务提升效率。三是信息资源共享提升效率。四是数字化的信息传输提升效率。五是机构精简提升效率。

2、促进政府服务。

不断提升政府服务的能力是政府自身改革与发展的追求目标。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服务方面将发挥极为显著的作用。一是提高政府服务的满意度。二是降低政府服务的成本。

3、改善政府管理。改善政府管理,提高政府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是发展电子政务的重要目的,一是提高政府决策水平。二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三是促进政府廉政建设。

4、创造社会价值。

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如何提高政府自身管理的水平,实现公共治理的和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影响公共治理的因素很多,政府在推进公共治理方面也有多种途径,但不管选择哪条路,都要把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推动政务信息化、发展电子政务放在重要地位,这对改善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民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度,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业二

北京市政府和上海市政府门户网站全面分析与对比

综述

电子政务建设是推动城市信息化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门户网站则是一个城市电子政务建设情况的全息缩影。政府门户网站提供服务的能力直接反映了政府信息化的综合水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真实政府的运作情况。虽然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在整体成熟度上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但最近几年来一些大城市的政府部门已经逐渐认识到了电子政务在提高政府内部协作能力 增加执政透明度、降低政府管理成本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等方面的显著作用。因此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都在持续加大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八力度,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北京和上海两大直辖市一直是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先锋. “首都之窗”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和 “中国上海”(上海市政府门户网站)代表着国内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顶尖水平,各自积累了很多可供国内其它政府网站学习和借鉴的成功经验。尽管在很多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报告中首都之窗 和“中国上海“的综合实力都非常接近.然而它们却在运营体制 建设理念、组织结构、发展路线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假如要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两者建设模式区别的话,那么可以说前者基本上是属于 自由恋爱” 而后者则更像是“包办婚姻 。下面将根据政府网站评估标准,对两个城市网站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对比。

1 管理体系

首都之窗是由北京市政府主办、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北京市信息办)承办的。北京市信息办成立于2000年 是北京市政府部门中成立最晚的一个.属于议事协调机构。北京市市长给信息办的定位是 规划、规则、标准、监督 。首都之窗主站由北京市信息办直属的事业单位首都之窗运行管理中心负责日常运维.各政府部门的网站大多也是由其信息化部门负责运行维护。中国上海是由上海市政府主办,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承办的。办公厅是政府部门中最核心的一个.在市领导和各委办局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直接颁布政府令.对各部门具有很强的协调力度。中国上海主站是由上海市政府办公厅下属的中国上海网站编辑部负责日常运维 各政府部门的网站大多是由其办公室负责运行维护的。从管理体制上看 北京更注重对门户网站建设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因为信息办系统对于信息化行业本身的理解要强于各业务部门 同时可以从全局的角度统筹规划.以利益无关者的身份推动各部门资源共享的进程.上海更注重对行政体制的理顺,因为办公厅系统对于业务数据的产生过程非常了解,有利于其组织和协调相关资源.以强势行政

手段推动各部门的工作。简而言之 在管理体系上首都之窗与中国上海主要是技术导向与业务导向的区别。

2 运维机构

首都之窗运行管理中心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 其组织机构完备,人员配置完全按照业务发展的需要增减:除了对主站的日常运维外,还受北京市纠风办与北京市信息办联合委托对各分站内容更新、对网络安全进行监管以及对各分站进行年度评议。同时 运行于北京市政府专网的公务员门户网站和一些分站的运维也由首都之窗运行管理中心负责。而中国上海,则是由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内部的一个部门负责编辑管理.没有独立法人式的完善组织机构且人员配置也较少,主要负责主站的内容协调和分站的监督管理。从运维机构的情况看,北京更注重运维实体的独立运作能力,通过完整的组织机构来保证快速的日常反应能力.当需要协调时再通过上级主管部门运作.上海更注重运维实体与政府部门的协作配合能力,通过紧密的工作关系 增强其日常协调的力度。在运维机构方面.北京更侧重灵活性.上海更侧重协调力。

3 发展路线

首都之窗从1998年7月初开始运行,当时信息化条件并不十分成熟,管理部门也没有成立。因此它走过了漫长的各自为政的分散建设之路:建设初期成效显著在单向政务内容发布阶段,但是由于没有长效的业务部门支持保障机制.当进入互动阶段时建设速度明显放缓。随着主管部门的建立,调度力的加强.管理体制的理顺.多年积累的建设经验和各部门在重点难点方面的高度共识等将会在最终进入社会资源无缝整合阶段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使首都之窗再次出现爆发式增长。中国上海从2001年9月底开始试运行,2002年初开始正式运行.起步;比北京晚了三年多,但是由于充分吸取北京及其他地区的建设经验。并采取了先理顺体制,后进行建设的建设思路。因此其建设初期的工作相对艰难,进展比较缓慢。随着规范化工作的深入,当进入在线服务阶段时.其基础扎实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增长速度超过北京的首都之窗。但是.其相对统一的建设模式对于最终进行社会资源整合不十分适合.因此其最终阶段的建设速度会放缓。

北京的发展路线是快、慢、快的节奏。而上海则是慢、快、慢的节奏。两者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此起彼伏.但其最终结局必然是殊途同归。

4.核心能力

首都之窗运行管理中心在主站建设运维和网站群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包括政府渠道、媒体渠道、网站渠道、专家渠道产业渠道在内的多维度支持架构,在不同时机利用不同渠道的力量推动建设进程已经成为首都之窗运行管理中心的核心能力,尽管其管理成本较高.很多渠道还不够完善。但其管理相对比较灵活,便于动态调整。中国上海编辑部在上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直接指导下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强力的政策支持。例如,政务公开立法和可以列席市长办公会等特殊政策。使得中国上海编辑部在获取政务信息以及协调政府服务方面更加直接、有效。以强力政策为依托形成的强势协调是中国上海编辑部的核心能力.这种协调虽然单一,但具有相当高的效率。北京的核心能力不如上海突出 但具备更大的柔性,相比之下, 对行政体制的依赖相对较弱。

5 资金投入

由于首都之窗网站群起步早,产业环境不成熟以及各部门,各阶段投入不均衡等原因造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因此大多数资金充足的部门网站都是独立投资建设.网站群整体投资比较分散.不易平衡。近年来集约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心网站和各部门网站的共识,接口统一和数据共享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的建设思路将会成为未来网站建设过程中的主导思想。中国上海借助后发优势.充分发挥政策支持的核心能力.在很多大型全市性应用上集中投资.例如市民邮箱等。这种做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当然也遇到了很多由于大集中造成的管理成本上升的问题 另外集中投入单笔资金额度通常较大.收益问题也经常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果处理不当反而会带来反面效应上海在处理大集中的问题上比较果敢,北京相对保守一些,主要是为了预留可供回旋的余地。

6 发展契机

申奥成功无疑给中国尤其是北京带来了无限机遇 作为政府门户网站的首都之窗的建设也被列八了奥运折子工程 为了实现未来北京城市门户的总体目标 首都之窗必须要紧抓奥运契机,大力拓展公众服务.加速向世界先进政府网站靠拢同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也给中国上海网站带来了一个发展高潮。作为中国经

济中心的上海一定会借助全世界对世博会的关注更上一层楼,而其政府门户网站中国上海自然要承担起沟通世界的重任。两个举世瞩目的机遇对于北京和上海来说同样重要,对于整个中国来说也同样重要。只要充分借势发力两个城市的信息化建设都可以获得大幅度的提升。

7 运维外包

首都之窗在建设之初一直是采取商业公司全权托管的方式,到2003年4月才由北京市信息办建立的首都之窗运行管理中心接管。经过近两年的磨合,2005年下半年起首都之窗运行管理中心开始对包括技术 内容、评议、监管等全方位工作外包,彻底向管理型中心转变。外包细化到不同专业 。采取公开招标或谈判的方式选择不同规模的专业企业承担。并建立备选企业机制,保持合作企业的支持活力。不过,如果对太多的合作伙伴控制不力则会造成较高的管理成本。中国上海由于编辑部本身人员较少,从开始建设就将大部分工作交给两家与政府合作紧密的大企业.外包关系相对固定。在合作伙伴相对少的情况下可以不断降低沟通成本和保持运维稳定,但是在控制力度上也存在逐渐降低的可能.企业的支持活力较难长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电子政务不可能单靠政府的力量建设完成。因此,两个城市都选择了外包的模式。但外包管理是非常复杂的。两个城市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了分散外包与集中外包,也因此而面临着不同的管理问题.但总体上外包还是利大于弊。

8 经营方向

首都之窗运行管理中心一直在探寻关于引入市场运营机制的方法 希望能够借助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 尤其是在公众服务方面,准备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路进行建设,尽量降低非公共服务的政府投入成本,争取最大的投入产出比。

中国上海的投入力度要相对大得多很多面向全市的服务项目都是由政府全资投入,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不少建设成果。但在投入产出方面 社会效益的难评估性的确容易引起争议。公共服务是引入一部分市场机制还是由政府全资投入.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个尚未定论的难题。北京和上海分别尝试了不同的模式 也都各自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孰优孰劣还需要等待时间的检验。

9 服务理念

首都之窗的服务理念中有一条是来自于北京市信息办的 无我 ,即努力达到理想中的 无为而治 的境界.尽量消除网站上的行政体制痕迹,让市民觉得亲近、自然 最终将政府网站作为与政府沟通和交流的主渠道。市民们主动接受管理本身就是对城市管理的最佳参与.而只有通过互联网.才能实现这种管理的长效机制。和谐社会的最终建立将主要是依托互联网实现的。中国上海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网上政府,因此将现实政府提供的服务在网上完美实现是其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其提供的在线服务广度和深度看,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政府业务的网络化.部分服务的可用性相当高,强化了中国上海的政府职能特色 体现为网上强势管理。虽然两个城市在服务理念上都是以民为本 但北京的做法相对更平实一些.而上海的权威性更强。

10 网站评议

首都之窗运行管理中心从2oo1年开始受北京市纠风办和北京市信息办联合委托对各政府部门的网站建设情况进行评议,并于2003年形成政府网站建设的地方标准.评议结果作为北京市监察局和北京市信息办对各部门进行年度政绩考核的参考。中国上海编辑部也采取类似的方式对上海市的政府部门网站进行评议.其评议结果对于各部门政绩的影响更大 因此对于各政府部门的协调力度也更强。上海市委书记和市长每年都会在上海市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直接做出指示.同时对网站的建设和评议也相当关注,真正引起了各部门一把手对信息化的重视。实践证明.考核评议是推动政府网站乃至整个电子政务发展的最有效手段。在这方面两个城市都利用得比较充分.北京主要借助了监察机制和电子政务考核机制上海则利用市领导的作用直接对评议产生影响。

11 内容定位

首都之窗发布内容的角度主要是以政务信息公开为主.避免与新闻网站发生定位上的冲突 也尽量减少非主营业务的成本开销。包括工作动态信息在内的所有内容,都在力图以非新闻视角去表述 最大限度降低

主观因素对政务活动事实的影响。中国上海由于和政府新闻网站的紧密合作,很多政府相关的信息是与政府新闻网站直接共享的.因此在发布内容的时候具有较浓的政府新闻色彩。在内容组织的有序性和条理性上 上海做得更加充分,而北京则在数量和质量上做出了更多的努力。

12 服务驱动方式

首都之窗在服务提供方面紧抓公众参与和领导决策两边的需求,逐渐促进各部门自觉的信息共享和服务整合.推进的难度相对较大进程缓慢。中国上海通过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强势介入在政府在线服务方面率先突破.将众多线下政府服务移植到了线上,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政府服务的社会总威本。北京以百姓互动为突破口带动各部门逐步提供服务,受到领导和市民的一致肯定.上海则通过强力协调 大量实现在线服务在行政效能提高上率先取得进展。

13 页面设计风格

首都之窗主站的设计风格更多地参照了国内传统商业门户的特点.层级较少。每层的内容较多.在条理性和易用’陛上相对较弱,在单页内容丰度和广度上比较突出,主要是为了照顾大多数经常使用商业网站的网民们的使用习惯。中国上海网站的设计风格比较简单分块清晰.一方面保留了早期政府网站的传统特色 另一方面也借鉴了国外政府网站的设计风格.在条理性和易用性上相对较强.但和主流门户风格存在较大差异,容易使商业网站用户感到不适应。设计风格与服务理念是相关的,北京的迎合与上海的庄重各自体现了设计与理念的高度统,异曲同工。

14 远景分析

首都之窗的建设是以信息化管理部门为依托,借助信息产业无尽的生命力和超强的自驱力不断进取和创新.使政府网站的生命力日益顽强.最终将成为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实现全社会资源无缝整合和共享的主要动力。中国上海的建设是以政府核心部门为依托借助政府行政职能的强制力。不断强化网上政府的职能,最终实现部分取代甚至完全取代实际政府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进一步实现对周边资源全面整合。很显然.北京和上海门户网站建设的愿景是一致的,只不过实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三,结论

尽管北京和上海在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绩。但从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到,两者的建设思路却有天壤之别。这也给全国其它地区的政府网站建设工作者们一个非常好的启示.同样的目标可以通过完全不同的途径达到.只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情况的不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就能建设出同样优秀的政府网站。

作业3“延迟付费型资助”方式作为政府资助高校贫困生的最优选择

在中国历史上,朝廷的国子监、各州府县学和各种书院业都是由朝廷上直接拨款设立的教育机构,并多采用了教养合一的办学模式,学生免费入学,而且领取公费津贴。

在公费高等教育时代,不存在所谓的“贫困生”概念,学生的生活费都是政府资助的,在学习也是一样的。

一、高等教育的属性及高等教育产品的特点,决定了政府理应承担起资助高校贫困生的历史责任

1、高等教育的投资品属性分析。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T-W.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率先把“人力资本”的概念引入经济学的分析中,使古典经济学的“资本”概念开始向广义拓展

2、高等教育虽然具有公益性的特点,但是从投资的长期性来看,能给受教育者带来收益。正如经济

学家阿瑟·刘易斯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曾指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基本上把高等教育看成一种投资,是确保取得优越社会地位和优厚收入的一种手段。从社会观点来看,大学教育是一种消费还是一种投资问题。今天许多国家的预算中反复强调高等教育、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趋势是赞同把这类教育看作是投资开支,并把他们置于绝对优先的地位。

3就我国目前的现状来说,生产力不发达,人力资源的现状、人力开发战略和高等教育的供求状况,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投资品属性。

4、高等教育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分析。依据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公共物品理论,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

4、政府资助高校贫困生的效率与公平分析。高等教育的投资品属性,决定上大学是一种个人选择的投资行为。政府是高等教育外部效应的受益者,资助高等教育分担成本,就无旁贷,这是毫无异议的。

二、政府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的分类及其政府经济学分析

从政府经济学的视角分析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我们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促进社会公平方面,更加注重从边际的角度来分析问题。

高校贫困坐资助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七种:政府奖学金、政府助学金、社会(企业)奖学金、贫困生补助、减免学费、勤工俭学、助学贷款。

从贫困生获得资助的性质进行再分类的话,实际上可以把这七种资助方式化分为三种类型:

赠予型资助,劳务报酬型资助和“延迟付费型资助”。赠予型资助是指,贫困生以福利的方式“无偿”得到资助金,包括:政府奖学金、政府助学金、社会奖学金、贫困生补助、减免学费等方式;劳务报酬型资助是指,贫困生以自己的劳动换取劳动报酬,主要是指勤工俭学;“延迟付费型资助”是指政府或者商业银行提供助学借款或者贷款,待学生毕业以后再还本付息,主要是指助学贷款。

1、“延迟付费型资助”——政府资助贫困生的最优选择。建立以贷学金为主的“延迟付费型资助”制度,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贫困生资助贷款的来源问题。从我国的金融市场和贫困生对贷款金额的需求情况来看,资金来源是有充分保障的。2000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为643万人,按贫困生率20%计算,每位本科生四年需要学费及生活费按3万元,平均还贷期限为10年,未来1 0年内每年平均新增招生量100万,每年增加贫困生20万人,10年内累计共需贷款为【643×20%+5 (20+200)]万人x3万元/人=3685.8亿元。我国是高储蓄率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储蓄余额会在现有的6万亿元基础上继续增加,就是按6万亿元计算,3685.8亿元仅占6万亿元的6.14%,如果再把10年内到期的还款计算在内,贷款资金来源将更加充足。

二是建立“政府贴息的贫困生生源地贷款”制度。通过政府招标,鼓励地方商业性银行积极参与,建立直接由学生家长提供担保的信用助学贷款,能够有效规避助学贷款的风险,是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助学贷款方式。

2、劳务报酬型资助一一政府资助贫困生的次优选择。由于劳务报酬型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性,增强服务意识,在参与社会劳动的过程中增强劳动技能,积累自己的社会资本,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非贫困生竞争助学岗位的动机,促进公平,提高了效率,应该成为政府资助贫困生的次优选择方式。

3、赠予型资助一一需要改革的资助方式。由于增予型资助的“无偿性”,使得这种资助方式在公平与效率方面多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行改革。一种更为公平有效的办法是取消资助金发放的“无偿性”,把这部分资金改为政府资助贫困生的 “无息借款”基金。学校在认真考察的基础上,把钱借给贫困生,由学生家长承担还款责任,以毕业后1 0年为限归还本金,不计利息。这样就可以在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前提下,将这部分资金变成可以“循环”使用的贫困生资助基金,即可以使更多的贫困生得到资助,又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所以综上所述,联系政府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得知“延迟付费型资助”方式作为政府资助高校贫困生的最优选择。

参考文献:

【1】 贺保月.论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思想根源及方式选择【J].信阳师范学院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2】 郑泽莉,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

【3】 汪柱旺,肖建华,高校贫困生解困的经疥学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 (1)

[4] 尚南梓.我国高等教育私人收益率分析及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初探[D].重庆大学,2003.

【5】贺保月.论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思想根源及方式选择【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作业4政府信息资源整合理论的学习体会

伴随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兴起,21世纪我们进入了以信息为主体的知识经济时代。电子政务则成为政府信息化的主要方式和运营手段。在全球信息化的趋势之下,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政府的竞争力,成为衡量各国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

一、电子政务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联系

1、 国内外信息化发展状况

国外信息化建设的开展的比国内早,在信息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根据自身基础研究、人才状况、技术优势等选择具有自身优势的研究方向。

在国外,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化理论:霍顿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威廉德雷尔的数据管理(DA)理论让让人们意识到了开发利用数据资源的重大价值,以及没有成功高效的数据处理,建立不起来整个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在国内方面,由于我国与发达国家工业水平的差距,信息化发展水平是有较大区别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要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推进电子政务,整合网络资源,建设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构建政务信息网络平台、数据交换中心、数据认证中心,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目前,各地都在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开发利用,通过“政府带头,依规推动;工程示范,绩效评估”的工作机制,大大推进了跨部门业务系统建设,提高了信息共享能力。现在我国也在大力建设四大基础数据库,即自然人基础数据库、法人基础数据库、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和宏观经济数据库。

2、 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与国家信息化建设

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也就是十几年的时间,属于新生事物,其发展过程基本上与我国的信息化历程同步。从1996年海南省政府创办首个政府门户网站到2006年1月1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政府网站层级体系的架构已经基本形成。2006年,中国政府网累计发布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文件500多件、国务院公报250多期,直播国务院及有关部门会议近60场,邀请了22个国务院部门和地方政府负责人在线访谈;整合了71个部门约1100项网上服务,发布了8个部门的47项行政许可项目。日均

发布中英文稿件约100篇,已成为国内外人士获得中国政务信息的重要窗口。随着互动交流渠道的多样化,已有越来越多的公众通过政府网站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据美国ALEXA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政府网目前的国际排名在各国中央级政府网站中仅次于加拿大政府网站,位居全球第二。显然,大力促进政府信息化,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建设现代公共政府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关键环节。

二、 国家信息化建设视野下的信息资源整合

面对国际信息环境的变化和挑战,我国也采取了一系列对策, 1993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并相继启动了各项重大信息化应用工程,加快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步伐。2005年11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温家宝总理主持的第5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将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推进和信息资源的深层开发利用提高到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高度,同时也确立了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方向。当前,中国信息化建设正处于重要的结构转型期,即从信息技术推广应用阶段转向信息资源及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阶段。信息化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需要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整合信息资源,其建设重心以应用为中心而不以资源为中心,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供增值服务,提升信息资源开发与信息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三、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

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这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由于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分别进行的,没有统一的战略规划,各部门之间相互封闭。这些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彼此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这样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各种系统难以兼容,信息资源难以共享。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和时间,而且大量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信息资源的交流、交换、共享和整合对加速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提高行政效率、实现政务公开意义。通过网络把电子政务过程中一个个“信息孤岛”连接起来,政府的信息资源才能创造真正的价值;而通过信息化建设提供的基础平台,让各种信息化系统整合在一起,统一的发布,对政府管理的标准化也是一个进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vy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