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10-17 13: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专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共七个大题,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棱角(lèng) 峥嵘(r?ng) 遏止(è) 狼奔豕突(shǐ) ....B. 横亘(gèn) 迸发(bèng) 遒劲(qiú) 沁人心脾(pí) ....C. 胄甲(zh?u) 箴言(jiān) 粗犷(guǎng) 翘首以待(qiào) ....D. 聒噪(guō) 刹那(shà) 炽热(chì) 面目可憎(zèng)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缥渺 讥诮 销魂 穿流不息 B. 慰籍 悬崖 急燥 中流砥柱 C. 长篙 耄耋 揣摩 反唇相讥 D. 栋粱 缄默 凄切 风弛电掣

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有的不仅有去信,还附有回函,礼尚往来,有应有答,自成一体。 ....B.刚离开家乡的时候,他还没有尝到“乡愁”的滋味,说起父母亲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牵挂可有可无,没什么大不了的。 ....

C.《文人遭遇皇帝》是李国文历时经年、数易其稿之后的呕心之作,无论是史....料的巧妙使用,还是情感的即兴抒发,都更加流畅自然。

D.翠翠,你人乖巧,爷爷笨得很,话说得不温柔,也莫生气。我信口开河,说....个笑话给你听。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

B.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C.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D.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京中有善口技者 .

B.及渚河,则在舟中矣 . 谋及子孙 .C.固不知子矣 . 子固非鱼也 .D.蹇叔之子与师 .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6、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王之蔽甚矣

A.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C. 句读之不知 D. 吾妻之美我者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10分)

( )1、词,又称长短句,产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最初称为“曲词”或“曲

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又称为“诗余”。 。在“沁园春.长沙”里面,“沁园春”就是词牌。

( )2、《炉中煤》中作者郭沫若,以煤自况,“炉中煤”的熊熊燃烧象征着诗人愿

为祖国献身的激情,寄寓着诗人以身许国、积极进取的爱国情怀。

( )3、闻一多,原名闻家骅,号友三,出版新诗集《女神》、《死水》,是现代

诗坛的经典之作。

( )4、“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一句出自顾城的《回

答》。

( )5、《秦晋殽之战》选自《左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详细地记

叙了春秋时代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

三、默写(10分)

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 2、一桥飞架南北, 。 ,截断巫山云雨, 。

3、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

, 。

4、夫子怃然曰:“ ,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8分)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

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骰,毅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胃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1、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吾其还也 B.劳师以袭远 且吾不以一眚 ....掩大德

C.君见师之出 为吾子之将行也 D.余收尔骨焉 复驾言兮焉求 ....

2、选出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 )。(2分)

A.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B.不替孟明,孤之罪也。

C.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D.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3、把上文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2)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五、(8分)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醉汉

非马①

把短短的巷子 走成一条 曲折 回荡的 万里愁肠

左一脚 十年 右一脚 十年

母亲啊 我正努力 向您 走 来

[注]①非马:台湾诗人,祖籍广东,1948年离开大陆到台湾。

1、诗的开头“短短的巷子”指什么?诗的结尾说“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走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2、请赏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3分)

3、诗行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好在哪里?(2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12分)

说《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感情的后面蕴藏着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之用,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易水歌》以轻轻两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萧萧”二字诗中常见。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煞人。”“风萧萧”三字所以自然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人说“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而这里说“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它们之间似乎是一个对照,又似乎是一个解释,我们不便说它究竟是什么,但我们却寻出了另外的一些诗句。这里我们首先记得那“明月照积雪”的辽阔。

“明月照积雪”,清洁而寒冷,所谓“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易水歌》点出了“寒”字,谢诗没有点出,但都因其寒而高,因其高而更多情致。杜诗说“风急天高猿啸哀”,猿啸,为什么要哀,我们自然无可解释。然而我们不见那“朔风劲且哀”吗?朔风是北风,它自然要刚劲无比,但这个“哀”字却正是诗的传神之处。那么壮士这一去又岂可还乎?“一去”正是写一个“劲”字,“不复还”岂不又是一个“哀”字?天下巧合之事必有一个道理,何况都是名句,何况又各不相关。各不相关而有一个更深的一致,这便是艺术的普遍性。我们每当秋原辽阔,寒水明净,独立在风声萧萧之中,即使我们并非壮士,也必有壮士的胸怀,所以这诗便离开了荆轲而存在。它虽是荆轲说出来的,却属于每一个人。“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这一点相知,我们人与自然间的一点相得,这之间似乎可以说,又似乎可以不说,然而它却把我们的心灵带到了一个更辽阔的世界去。那广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自来,我们在狭小的人生中早已把它忘记,在文艺上乃又认识了它,我们生命虽然短暂,在这里却有了永生的意味。

专诸刺吴王,身死而功成,荆轲刺秦王,身死而事故。然而我们久已忘掉了专诸,而在赞美着荆轲。士固不可以成败论,而我们之更怀念荆轲,岂不正因为这短短的诗吗?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文中指代的内容(6分) (1)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 .

(2)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

(3)那广漠的原野乃是生命之所自来,我们在狭小的人生中早已把它忘记。 .

2、想一想,《易水歌》中的短短两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绝唱?本文对你鉴赏诗词的方法有何启示?(3分)

3、谈谈你对“诗人创造了诗,同时也创造了自己,它属于荆轲,也属于一切的人们”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七、作文(4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

心态,即心理状态。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一个幸运儿,如果心态不正常,可能身在福中不知福,。一个命运坎坷的人,如果心态好,照样可以笑口常开。评价自己,也要有良好的心态。如果把自己看得过重,那就可能拒绝批评,陷入孤立;如果用一颗谨慎敬畏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事,许多事情也许会迎刃而解。 请以“摆好心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vv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