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初中化学复习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08 09:4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化学复习策略

复习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记忆、加深理解,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巩固应用知识、贮存重要的知识和信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训练正向、逆向、发散和收敛思维,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以及对知识迁移的本领;通过规范化科学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解题能力。它绝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所学知识,也决非把原来的教学活动再重现一次。

目前的现状是:中考化学分值现在为60分,领导一直不够重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创伤,大多数学校课时比较少,而教学任务没变,相对其他学科,我们复习的时间明显少了。那么,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如何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加深对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的理解;同时培养更高境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呢?这一定是我们所有老师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也一定是大家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之一。根据我们学校的教学教学现状,我们的思考和计划如下:

一、复习的指导思想

1.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确定基本知识点,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作专题讲授,反复运用,以加深理解。

2.注意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独立性和批叛性,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探究能力和综合多种知识或技能的解题能力。

3.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学生存在智力发展和思维能力上的差异,对优秀学生指导阅读,注重方法上的总结和提高;中等学生则要求跟上复习进度,在训练中提高能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建立知识档案,实行逐个辅导,查漏补缺。

二、复习的基本目标

以教材、课标为依据,以“双基”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应用能力为重点,以考试说明为突破口,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较强的运用相关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的一般策略

1.大力强化“双基”教育,重视教材、课标,中考考试说明(《中考总复习》)的指导作用;

2.加强集体备课,发挥众人智慧,筛选、编制符合学情的有效教学资料。

3.以课堂为主阵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热情,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4.构建知识网络,重点内容重点复习,并研究综合能力的提升,加强对学科主干知识特别是知识的交汇点的教学,通过对主干知识的教学带动相关知识的全面复习。

5.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重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技能的描述、设计、操作和实验误差的分析能力。

6.利用自主学习卡或教学案,把化学课堂向课外延伸,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7.认真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上设置梯度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努力提高课堂“收视率”。

8.多点耐心、宽容心、爱心、决心,加大情感投入,注重个别辅导,适时因材施教,争取整体优势。

9.抓关键环节,步步为营,落实好“两制”,即:过关制和导师制。 10.面向中考,多渠道收集信息。

四、复习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狠抓一轮复习,夯实学生基础 无论你分析哪一年的中考试题,你都会发现基础题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所以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就等于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同时扎实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对中考十分关键。我们的第一轮复习课时计划如下:

第一轮复习:(3月31日到5月初)(用一轮资料和导学) 3月31日——4月5日

第一课时: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第二课时:空气、氧气性质和用途

第三课时:氧气的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

第四课时: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 第五课时:水的元素组成,性质,水的净化 周检测:第一章和第二章《导学》 4月6日4月12日

第一课时:导学第一、二章分析与讲评

第二课时:物质构成的奥秘、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三课时: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第四课时: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第五课时:化学式计算 周检测:第三章《导学》 4月13至4月19日

第一课时:习题讲评与补救

第二课时:燃烧与灭火、化石燃料 第三课时:定量研究化学变化

第四课时:金属和性质、用途和冶炼 第五课时:金属的锈蚀、防护与回收利用 周检测:第四章《导学》 4月20日至4月26日 第一课时:石灰石的利用 第二课时:溶液的性质和组成 第三课时:物质的溶解性 第四课时:物质的溶解度 第五课时:第五《导学》 周检测:第六章《导学》 4月27日至5月3日 第一课时:溶液的酸碱性 第二课时:常见的酸、碱、盐

第三课时: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的应用 第四课时:盐和化肥

第五课时:物质的分类和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 周检测:第七章《导学》 5月4日至5月10日

第一课时:食品中的有机物

第二课时:化学与社会 第三课时:第八章《导学》 第四课时:第九章《导学》

为更好地夯实学生基础,复习中我们通常的具体做法是: 1.调查摸底,有的放失,提高效率

每节课课前我们都通过自主学习卡、走访、谈话、提问、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点、盲点,找到学生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明确考点,精读课本,少用时间

带领学生研读中考说明,精读课本,明确重点、考点,少做无用功。 3.构建网络,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化学知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复习时老师可以通过示范,指导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归纳起来,形成网络,做到点归其系,题归其类。这样,一方面,学生把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另一方面,学生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4.创设实验,广泛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及化学科学技术,诱导学生积极学习

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影响学习效率的主导因素。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创设实验(补充趣味实验或为了求解习题而补充实验),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及化学科学技术,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非常实用且很有意思,感受到化学就在自已身边,从而主动参与复习活动,强化复习效果。

5.方法灵活多样,提高课堂效率

无论什么时候,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复习中,不能简单在将知识点再现,那样学生会有“烫馊饭”的感觉。为此,我们对教材进行整合形成二十个小专题,复习时进行知识的前后串联,同时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感觉得复习课的新鲜,同时,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复习课中都能有所获得。通常我们的复习课大多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设计不同的引入,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小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并发展各项能力。然后,让小组内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展示、归纳、总结,同时,进行评价。最后是知识的应用(多以习题进行训练)提高,形成学生自我的各种能力,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通常,我们的复习课是按照这样的七个环节进行的:即课前热身——课堂快速进行考点回顾——学生合作交流——提出问题或疑惑——辨析释疑——例题精讲——当堂检测,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这样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想学”、“我要学”。我觉得:学生的活动越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越强,复习的效果也越好。 6.精编习题,保证复习质量

复习课的目标应是通过复习达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消灭疑点、查缺补漏、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所以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复习环节之一。劣质的试卷,不仅耽误了学生的时间,牵扯了学生的复习精力,而且会让学生失去对化学的兴趣和考试的自信心,危害极大。因而,精编习题是复习最关键一个环节,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

如何选编习题呢?我们是做法是:复习前加强集体备课,重新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中考《导学》说明,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回顾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了解学生做题中存在的问题。编题时做到心中有目标,心中有标准,心中有学生。

7.课后反思,弥补教学不足 “百密而一疏”,我们复习难免有遗漏的知识点或复习效果不满意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及时分析原因,制定补救的办法,就能使复习效果趋于完美。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如课堂观察学生的表现、谈话、问卷调查、课堂检测、作业等,了解我们的复习效果实际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认真分析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下一节课的复习方案,

有时还增加部分补救性练习进行补救,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复习效果与预期目标基本吻合。

(二)巧设二轮复习,提高综合能力

每年二十天左右的二轮复习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巧妙设计,提高效率。为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二轮复习的任务:

第一项任务:形成知识系统网络并强化记忆。附一、二轮比较表 一轮 逐个知识点的记忆;初步掌握知识结构 记忆倾向于展开;侧重于点 会记;记住 二轮 系统知识网络的记;忆熟练掌握知识结构 记忆倾向于浓缩;侧重于网和面 记熟;记准 第二项任务: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 复习特点 解题思路 题型能力要求 一轮 知识单项”、“跨度小 解题思路较为单一 低----中 二轮 知识多项”,“跨度大 解题思路多变 中----高 第三项任务:提高考生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

一轮复习侧重于做“对”。二轮复习既要“对”,又要“快”。

今年这么短的时间,如何巧妙设计二轮复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呢?我们的做法是: 我们的二轮计划是: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5月11日到5月底)(用导学) 第一课时: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二课时: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三课时: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四课时:科学探究

第五课时: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六课时:综合练习一 第七课时:综合练习二 第八课时:综合练习三 我们的方法是:

1.立足基础,重视教材,敢于取舍 (抓重点求突破) 2.尊重个体,因材施教,突出综合 (课内异步教学) 3.跳出题海,突破定势,强调方法 (精选精练精讲) 4.重视典型,一点突破,全面提高 (高频考点的浓缩) 5.指导审题,优化方法,力求规范 (落实导师制)

(三)组织模拟测试,提高应试能力

模拟考试是熟悉考试系统的操作层面,也是熟悉考试题型、分值、难易度、梯度等设计的过程,它有提高应试技巧,减少失误率的功能,还有消除神经紧张,提高自信的功能。中考前进行有效的模拟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编制什么样的模拟试题进行模拟呢?我们的做法有:

1.精选精干组员,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精心分析学情,深刻挖掘江苏省十三大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按要求编制3-4套模拟试题,然后,通过集体备课,进行删减和整改,

汇编成2-3份模拟试题。

2.收集信息(本市内),进行集体整合,查漏补缺、重点题改造、网上信息再整合汇编成1-2份试题。

模拟考试后要求老师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模拟阅卷,及时与学生见面,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不良习惯、不规范书写和答案,鼓励学生敢于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我们的计划是:第三轮复习:(6月1日至6月13日) 第一课时:模拟测试一 第二课时:模拟测试二

第三课时:模拟测试一、二的分析与总结 第四课时:模拟测试三 第五课时:模拟测试四

第六课时:模拟测试三、四的分析与总结 (四)回归课本,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心 众所周知,近几年试卷的难度一直不深,而且课本也是每年中考命题改编题的重要来源,这样就更需要我们在复习中要不时的回归课本,尤其在中考前。回归课本这句话不能留于形式,一定要留时间、指导学生结合粗读、精读、熟读,将课本中的每个知识点梳理一遍,形成知识网络,争取做到:见到试题,能知道是哪一章、哪一节的知识、用到哪一个知识点心。

回归课的计划是:(6月6日至6月10日,高考期间) 6月6日:第一、二章 6月7日:第三、四章 6月8日:第五、六章 6月9日:第七章

6月10日:第八、九章

五、复习注意事项

1.用好“三本书”即《中考总复习》、《课标》和教材。

2.立足“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3.着力提高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努力提升所有学生的化学素养。

4.加强化学实验复习,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能力。力求得高分、得满分。 5.注重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整理,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全力提升冲刺能力。 6.注意题型训练,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规范学生语言表达,打造尖子生。

最后,真心的希望我们所思考的内容对大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在复习这一教学环节上做得更加得心应手,提高我们整个涟水的化学教育教学质量,为我们的化学教学画上个圆满的句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vu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