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琪艺术学笔记
更新时间:2024-01-01 11: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1、以史前洞穴壁画为例说明原始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1)史前艺术表现了巫术,而巫术根源于原始的社会生活。史前艺术的目的就是巫术。巫术是用幻想的方式征服自然,用人的力量征服自然。(2)史前艺术反映了氏族社会的秩序。女性石雕《奥林多夫的维纳斯》将女性的生殖特征突出出来,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A。表现了母性崇拜的社会意识(旧石器时代人类社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B。表现了原始人对生育的渴望。经济不发达的氏族社会人口的多少对氏族的强弱兴衰起很大的作用。(3)史前艺术表现了原始社会的审美趣味,而原始社会的审美趣味又根植于原始社会的劳动生产。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主要是狩猎,狩猎的对象是动物,人们以动物为美。没有实用价值的兽牙,牛角成为猎人勇敢,力量与灵巧的象征,认为是美的。
2、艺术情感的根本性质
(1)艺术情感是追求自由的感情。人类的情感从社会性上分为两类:追求自由的情感和扼杀自由的情感。追求自由是艺术情感的根本性质。(2)艺术情感是包含社会历史内容的个人情感:艺术情感既包含深刻社会历史内容的情感,又包含个人的独特的情感。(3)艺术情感是人们再度体验到的情感:A。理解感情是一个过程。B。人们用冷静的理智去理解情感。(4)艺术情感是与思想融合为一的情感。艺术中思想和感情是融合为一:A。认识与情感不可分割。B。思想支配和制约情感。艺术中情感与思想总是融合为一,不可分离。(5)艺术情感是超功利的审美情感。不满足吃喝住穿实际需要的情感就叫做超功利的审美情感,它是艺术表现的情感。超功利的审美情感与功利的关系:A。从历史过程来看,人类的审美情感是在功利的母腹中孕育起来的,非功利的情感隐含着功利的因素。B。从社会性质来看,非功利的情感是以功利为基础的。(6)艺术情感是不可言传的情感。根本原因在于情感和语言的“互不对应”。表现在:A。艺术表现的情感是情感的具体状况,语言只能表达情感的概念。B。艺术表现的情感是个别的,特殊的情感,语言表达情感的共同的,一般的特征。C。描述情感的语言是
贫乏的,粗糙的,简单的,情感的实际状况是具体的,丰富的,细腻的,复杂的,a。从量上有不同程度的感情,b。从质上不同性质的情感互相交叉,互相渗透.
3、艺术形象及其特征
(1)艺术形象就是艺术家根据社会生活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蕴含情感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生动图画:A。艺术形象是艺术家的创造。B。艺术形象是社会生活的反映。C。艺术形象是生动的图画。D。艺术形象具有情感性和审美性。(2)特征:A。艺术形象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感性的形式和理性的内容的统一。B。艺术形象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a。客观性指艺术形象包含社会生活的客观内容。b。主观性指任何艺术形象都表现着人的主观世界。C。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思想和感情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真实性和倾向性的统一。
4、形象思维的特征
(1)形象性是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a。形象是形象思维的对象和内容.b。形象是形象思维的整个过程,c。形象是形象思维的成果。(2)想象性是形象思维的核心内容。想象,就是人脑以原有的记忆表象为基础,对表象材料进行选择,分解与重组,形成未曾知觉过的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在创造艺术形象的作用表现在:A。艺术家要设身处地想象自己就是他所表现的对象。B。艺术家从眼前平凡事物想象出杰出的人物形象。C。想象能把客观事物的表象分解,综合,构筑出新的艺术形象。(3)情感性。形象思维过程就是情感运动的过程。(4)审美性,整体性,独特性。
5、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关系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1)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区别又相联系。A。本质区别:a。形象思维过程始终伴随着具体的形象,抽象思维进入理性的领域就抛弃了具体的形象。b。形象思维的成果是典型的艺术形象,抽象思维的成果是概念,判断,推理。c。形象思维的过程依靠想象,联想和情感,抽象思维过程依靠逻辑推论。d。形象思维揭示事物的一般本质,本质融于现象之中,抽象思维揭示了本质就抛弃了个别,抛弃了形象。e。形象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抽象思维可以孤立的研究事物的某个局部,揭示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和规律。B。互相渗透:抽象思维中有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中有抽象思维。C。相互转化:是一个辨证的发展过程。(2)在艺术创作中,A。形象思维是主要的,基本的. B。抽象思维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抽象思维在艺术中的作用:a。艺术作品的主题需要抽象思维去提炼。b。抽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必要补充,艺术作品发表哲理性的言论离不开抽象思维。
6、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以及二者的关系
(1)艺术作品内容:构成因素有两个:A。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再现的社会生活,一般称之为艺术作品的题材。B。艺术家对再现的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感情,一般称之为艺术作品的主题。(2)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作品内容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的总和。包括两个因素:A。艺术作品内容诸要素的组织结构,简称为组织结构。B。艺术作品内容的表现手段,简称为艺术语言。(3)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辨证统一的:A。艺术作品的内容决定形式:a。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作品的内容决定形式的产生。b。在艺术接受过程中,艺术作品的内容决定对形式的接受。c。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作品的内容的变化决定形式的变革。B。艺术作品的形式积极的,能动的反作用于内容:a。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就能深刻的,充分的,感人的表现作品的内容b。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就能损害艺术作品内容的表现。C。艺术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在艺术接受过程中,由于内容的晦涩难懂或者接受者水平所限,对内容未能接受,却可以为形式所陶醉。D。艺
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形式渗透着内容,内容通过形式显现。完美的艺术形式和基本的内容的有机统一。
7、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1)黑格尔认为艺术美高于现实美:艺术美是为了弥补生活的缺陷,这是唯心主义的美学观点。A。自然中的美是无意图的,而艺术中的美是有意图的。B。现实中的美是少见的,而艺术中的美是常见的。C。现实中的美是短暂的,而艺术中的美是永恒的。D。现实中的美是相对的,而艺术中的美是绝对的。(2)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现实美高于艺术美:现实中的美是真正的美,彻底的美,艺术美是生活美的粗糙拙劣的模仿。这是旧唯物主义的美学观点。A。意图并不能够创造美。B。混淆了“最美”和“美”的界限。C。美是发展的,变动的。D。混淆了“完美”“最美”与美的界限。(3)辨证唯物主义的美学思想认为艺术美和现实美的关系:A。从量上看是,现实美高于艺术美:现实美具有无比的丰富性和多样性。B。从质上看,艺术美高于现实美: a。现实中的美是不纯粹的,分散的,平淡的,不能令人满意的。b。艺术中的美是纯粹的,集中的,强烈的,理想的,令人满意的。c。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升华。
8、艺术语言及其基本原则和类型
(1)艺术语言指艺术作品内容的表现手段。(2)艺术语言的共同性就是艺术语言追求的基本原则:A。准确性:艺术作品对艺术语言的基本要求就是准确的表现作品的内容。B。多样性:生活是多样的,情感是多样的,表现情感的艺术语言必然是多样的。C。共性和个性:艺术语言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既要有创新,也要有传统。D。民族性和世界性:民族性和世界性辨证统一。(3)艺术语言的类型:A。写实的艺术语言:写实是艺术语言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包括两部分:a。取形,即真实的再现事物的形貌色彩。b。表现,即真实的表现人的思想感情。B。夸张的艺术语言:为了表达情感,对表现对象的基本特征作超出正常界限的夸
大或缩小的描写,被称为“激昂之言”.a。以现实生活为根据.b。准确的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C。隐喻的艺术语言:根据不同事物之间某一方面的联系,借助联想和想象,言此指彼。两种类型:a。对艺术家自我的隐喻。b。对其他事物的隐喻。
9、审美意象的特征
(1)“意象”是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意”指主观的情思,“象”指客观的物象,“意象”是物象与情思的融合。“审美意象”是指“意象”既体现了主体的审美意识,又体现了客体的审美特征,是主体审美意识和客体审美特征的统一。(2)特征:A。是主观和客观统一的内心视象:“内心视象”指存在于艺术家内心的视觉形象,还没有用物质手段表现出来呈现于观赏者面前:a。艺术构思首先考虑的是“象”,即表现怎样的社会生活,是艺术作品的题材。b。艺术构思的关键是通过“象”表达“意”,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是艺术作品的主题。c。“象”表现“意”,“意”统帅“象”,意中有象,象中有意。B。是个性与共性统一的内心视象:就是典型的内心视象,是艺术家用典型化的方法构思出来的内心视象:a。典型化是艺术构思的关键。包括两方面:共性化和个性化。共性化不排斥个性化,共性化没有脱离个性化,共性化寓于个性化之中。b。艺术家构思共性和个性统一的审美意象的具体方法是:综合法和原型法。C。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内心视象: a。审美意象是艺术家内心具体,鲜明,确定的形象。b。不确定性体现在:审美意象具有模糊性和变动性。
10、艺术批评的性质及作用
(1)性质:A。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内容的阐释,是一个无限阐释的过程: a。艺术作品的内容具有多义性。b。艺术作品的内容具有朦胧性。c。批评家对艺术作品的内容的感受具有局限性。B。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价值的评判: a。审美价值的评判:审美价值是艺术作品的基本价值。与接受者审美经验期待视界认同的艺术作品便能引起美感,作品便具有审美
价值。b。认知价值的评判: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艺术作品便具有或高或低的认知价值,艺术的认知价值与审美价值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审美价值表现出来。C。教化价值的评判: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包括对道德规范的反映。艺术家的道德准则必然会体现在艺术作品中,艺术的教化价值和是审美价值结合在一起并通过审美价值显现. D。娱乐价值作出评判:接受者对艺术作品的直接感知是它的娱乐价值,娱乐的首要特征是通过感性形象带来快感. E。宗教价值作出评判:艺术与宗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批评会对艺术作品的诸多方面的价值作出评判,例如罗中立的《父亲》的批评:审美价值.认知价值.教化价值.政治价值. (2)作用: A。艺术批评是艺术接受的向导: a。艺术批评使接受者正确理解艺术作品. b。艺术批评使接受者正确选择艺术作品. B。艺术批评是艺术家和艺术创作的诤友: a。艺术批评树立艺术家的公众形象,从而促进某一艺术家在接受者中的威望或某一艺术风格的发展. b。艺术批评促进艺术创作. C。艺术批评是艺术理论发展的动力: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作出的理论判断,艺术作品具有模糊性,朦胧性,不确定性,艺术批评必须具有逻辑性,确定性,准确性. 艺术批评从本质上说就是艺术理论。
11、宗教对艺术发展的作用
宗教对艺术的发展有促进和阻碍互相矛盾着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两方面的影响作用是并存的。(1)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宗教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存在根本对立的方面:a。宗教是对现实生活颠倒的歪曲的反映,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的反映。b。宗教要求对彼岸世界的心灵感悟,艺术要求对现实世界和世俗情感的形象表现。c。宗教的对象是神,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人在神面前感到渺小,艺术的对象是全面的社会生活,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在艺术面前感到自身的力量,智慧和美。d。宗教是对人心灵的麻醉,艺术是对人心灵的净化。e。宗教相信自己的对象的超自然实体即神灵的真实存在,艺术不相信自己创造的对象的真实存在。f。宗教的根本特征是对神的信仰和崇拜,艺术的根本特征是对人的表现和反映。(2)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艺术与宗教的共同点:A。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B。都蕴含了感情和幻想的成分。C。都是对社会生活全面的反映。D。都能使人的
精神得到抚慰,产生愉悦与希望。宗教推动艺术的发展是必然的,表现在:a。宗教促使艺术突破教义的局限从而得到发展。b。宗教为艺术提供题材。c。宗教是艺术生产的组织者。(3)宗教对艺术是一柄双刃剑:既有阻碍,否定的一面,又有促进,肯定的一面。“宗教艺术”突出表现了宗教对艺术既促进又阻碍,既渗透又排斥的复杂关系,包含着不可解决的内在矛盾。宗教艺术是游离于此岸性与彼岸性之间,介乎宗教与艺术之间的精神产物,兼而具有宗教和艺术两种因素。
12.艺术创作方法
艺术创作方法就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的观察生活和艺术的表现生活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两方面:艺术的观察生活和艺术的表现生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结果,两个方面辨证的统一构成了完整的艺术创作方法
13.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
(1)现实主义既是创作方法的实践,又是创作方法的理论,先有创作方法的实践,后有创作方法的理论,后者是前者的概括和总结。(2)基本特征:A。艺术描写的真实性: a。重视细节的真实。b。想象和虚构要符合生活的逻辑。符合生活的必然规律。c。艺术形象按照自己的逻辑而不是按照艺术家的愿望去生活。B。艺术形象的典型性:现实主义要求真实的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揭示生活的本质。C。思想感情的隐蔽性:把思想感情融合到艺术形象中,通过对生活的直接描绘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
14.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
(1)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最初起源于神话,神话实质上是人们用幻想的方式对征服自然的理想的表达,这是浪漫主义的最初萌芽。(2)基本特征:A。创造理想化的世界:a。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突出特征和核心是表现理想。b。浪漫主义艺术家创造了理想的社会,理想的自然,理想的人。c。浪漫主义的灵魂就是创造理想的社会生活。B。强烈鲜明的感情色彩:感情,热情,激情是浪漫主义的生命。C。奇特新颖的表现形式:浪漫主义在表现形式上常采用奇妙的幻想,非凡的夸张,强烈的对比,离奇的情节,浓艳的色彩,怪诞的比喻。
15.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之异同
(1)共同点:都要反映现实,表现理想:A。浪漫主义主张表现理想,但不主张脱离现实:a。浪漫主义表现的理想根植于现实。b。浪漫主义所要再造的理想生活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c。浪漫主义既表现理想,也反映现实。B。现实主义既要真实的反映现实,又不排斥理想: a。现实主义反映生活,对生活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和评价,显示出一定的社会理想。b。现实主义要真实反映的现实是发展的,现实主义不仅要反映昨天的现实和今天的现实,还要反映明天的现实,就是理想。C。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总是结合在一起。(2)区别:对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A。现实主义要表现理想,但理想必须服从现实,要求真实的再现现实生活,即使这真实与理想不相符合。B。浪漫主义要反映现实,让现实服从理想,创造理想的生活去“代替”或“补充”不够理想的现实。
16.艺术接受中共鸣的特征
(1)共鸣一词来自物理学,艺术接受中的共鸣是个借用词,指接受者对艺术作品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深深的感动,使接受者和艺术形象同喜怒,共哀乐,契合一致,物我同一,物我两忘。共鸣是艺术接受的高峰和极致。(2)特征:A。强烈的情感特征:艺术接受中的共鸣,实际上是接受者与艺术家的情感的一致性。B。强烈的创造特征:接受者的感受和艺
术家的意图契合一致。C。强烈的介入特征: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及其情境变成了接者者及其情境。
17.艺术真实的含义及其与科学真实的区别
(1)“艺术真实”的内涵是:A。艺术的真实是假定的真实: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与客观的社会生活具有不等同性:a。内容上,艺术中的形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或再现.b。形式上,任何客观事物是在三度空间中存在,绘画要在二度空间中真实的再现三度空间是不可能的。c。艺术真实是假定性和真实性的统一。B。艺术的真实不仅是现象的真实而且是本质的真实:艺术的真实要求通过现象的真实反映达到对本质的把握。C。艺术的真实不仅是再现的真实而且是表现的真实: a。“再现的真实”就是真实的描绘事物的形貌色彩。b。“表现的真实”就是真实的表现人的思想感情。(2)本质的区别:A。科学真实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没有差别的同一的,艺术的真实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有差别的。B。科学的真实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纯客观的,纯理性的反映,艺术的真实是人对客观是包含情感的反映。C。科学的真实是惟一的,艺术的真实是多样的。
18.艺术典型及其特征
(1)典型的艺术形象就是既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具有广泛深刻的共性,并达到了共性和个性完美结合的艺术形象,是高度完满的统一。(2)特征:A。典型形象既有共性也有个性:a。共性表现人物的相似性,个性表现人物的差别性.b。共性体现典型形象的思想价值,个性体现典型形象的艺术价值。B。典型形象的共性表现在:a。典型形象体现了一类人的共性,是一类人的代表。b。典型人物表现了人的共同本性。c。典型人物体现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表现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C。典型形象的个性表
现在:a。典型形象性格的丰满性.典型人物性格的丰满性的最高境界是不可言传性。b。典型形象性格的鲜明性。c。典型人物性格的独特性。独特性就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性。
19.意境及其特征
(1)“意”就是情与思。“境”就是物与象。“意境”就是“意”与“境”的有机融和与和谐统一。意境是艺术形象的精髓。(2)特征:A。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形象:a。“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b。情是灵魂,景是表现。c。情景交融是意境的主要内容和根本特征。B。是物我同一的艺术形象: a。“同一”就是情与景融合无间。b。物我同一是中国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C。是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虚实相生的两种类型:a。以实为虚。b。以虚寓实,以空虚衬托实景。虚中有象,虚中有境,象外之象,境外之境。D。是不可言传的艺术形象: a。意境的内涵具有多义性和丰富性。b。意境的内涵具有朦胧性和模糊性。
20.情感在艺术中的地位作用
(1)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作出的一种主观反映形式: a。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b。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和目的所作出的反映形式。c。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的主观反映形式。d。人的需要和目的具有不同的层次,情感也有高低层次之分。(2)地位:A。情感是一切艺术都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的本质特征之一。B。情感是区分艺术形象和非艺术形象的界限之一。(3)作用:A。情感在创造艺术形象时的变形作用:任何艺术形象都会在情感的作用下发生符合目的的变形。a。情感使艺术家观察到的是变了形的物象。b。情感使艺术形象对客观事物的形象有所改变。B。情感在创造艺术形象中的动力作用:艺术创作的直接动因是情感,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表现。艺术创作的情感动机的两种形态:a。“缺乏性动机”由于生活中的某种缺乏在主体与客体失衡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情,主体之所需就是客体之所缺。b。“丰富性动机”在
主体和客体平衡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情,主体之所需就是客体之所有。C。情感在艺术中的感人作用:艺术表现情感,因而以情感人。
21.艺术美和现实丑的关系
丑是使人不快的事物。丑是恶的表现形式。丑是违背正常发展规律的事物的形式。不管是现实丑还是现实美,都是美的集中表现。(1)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是现实丑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变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2)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的条件是:A。欣赏者有正确的审美态度:表现现实丑的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个性与共性,内容与形式高度完美统一的艺术形象,是典型的,成功的,不同于现实丑。B。艺术家塑造的表现现实丑的艺术形象深刻的,真实的揭示了丑的本质:比现实丑更典型,更集中,更本质的表现丑。C。艺术家的情感: a。对于社会丑,即恶的表现形式,艺术家应当用鄙弃的感情去否定它。b。对于形式丑,这些丑一般与不幸,善良相联系,艺术家用同情的情感去表现。 22.艺术体验,艺术构思与艺术传达的关系
(1)艺术创作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生活的艺术体验,艺术构思与艺术传达。三个阶段的成果是:审美表象,审美意象和艺术形象。(2)关系:A。三个阶段互相渗透: a。对生活的艺术体验贯穿艺术创作过程的始终。b。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是互相渗透的,在艺术传达过程中往往需要重新构思。c。艺术体验阶段也孕育和蕴含着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因素。B。艺术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都伴随着情感的活动,情感是贯穿艺术创作整个过程的中心线索。
23.灵感及其特征.
(1)灵感,就是人们在艺术构思的探索过程中由于某种机缘的启发而突然出现的豁然开朗,精神亢奋,取得突破的一种心理现象。(2)特征:A。突然性,短暂性,亢奋性,突破性。B。综合性,自发性,跳跃性,模糊性,独特性,不可重复性。
24.艺术风格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稳定性与变动性及其关系
风格是艺术作品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所呈现的独特性。分为:规范性风格和描述性风格。a。任何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时,在内容方面和形式方面都具有选择性,有选择性才有风格。b。选择性是艺术风格的前提,风格是对选择性的限制。艺术风格是艺术家精神个性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1)A。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a。艺术家创作个性的多样性决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b。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c。审美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B。艺术风格的统一性:流派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体现了艺术风格的统一性。C。关系:a。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互相联结的:统一性寓于多样性之中,多样性体现统一性。b。艺术风格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区分是相对的。c。具体的艺术风格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辨证统一。(2)A。艺术风格的稳定性:稳定性是一切艺术风格存在的前提条件。B。艺术风格的变动性是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C。关系:变动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艺术史就是艺术风格的变动史,艺术风格的稳定性只是变动中的一个特定阶段。
25.艺术接受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性质与作用
(1)地位: A。艺术创作是艺术活动的起点,艺术接受是艺术活动的终点和完成:艺术生产创造了艺术接受,表现在: a。艺术生产创造了艺术接受的对象. b。艺术生产规定了艺术消费的方式. c。艺术生产规定了艺术消费的动力. d。艺术生产规定了艺术消费,创造了艺术消费,只有艺术消费才实现了艺术生产的目的,表现了艺术生产的价值,完成了艺术生产的任务. B。艺术消费是艺术生产的起点. (2)性质: A。不可穷尽性: a。艺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是很难确定的。b。艺术家创作意图的自白不能成为阐释艺术作品的根据. c。艺术家并不能充分理解自己的创作意图.艺术接受是个永无止境的创造过程: a。主观上,接受者无法穷尽伟大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b。客观上,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具有深不可测的无限意蕴. B。不可言传性: a。艺术作品的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学结构具有不可言传性. b。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具有不可言传性.c。艺术接受的不充分性必然使艺术作品具有不可言传性.C。主观差异性:表现在: a。不同的接受者对同一艺术作品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评价. b。同一接受者对同一艺术作品在不同的时期中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评价.原因: a。接受者阶级,民族的差异会产生艺术接受的差异性. b。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水平,文化修养会造成艺术欣赏的差异性. c。接受者的审美兴趣的差异造成艺术接受的差异性. (3)作用: A。艺术接受决定艺术的本质:对象确定事物的本质,艺术作品的对象是艺术接受. B。艺术接受决定接受者的本质:接受者的本质由其所接受的对象的本质来确定. C。艺术接受是艺术价值的实现:艺术价值是艺术作品的客观属性,由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构成. a.客体是具有满足接受者审美需求的艺术作品. b.主体是具有审美能力的接受者.二者缺一不可.接受者是形成艺术价值的灵魂,是艺术价值的源泉,是艺术价值的创造者.
26.艺术认识作用的表现及其特点
艺术的主要社会作用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与审美作用. (1)表现: A。艺术使人认识到客观事物的具体形状和色彩. B。艺术使人认识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甚至一个人的思想感情. C。艺术使人认识到客观世界的感知方式. D。艺术使人认识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情趣. (2)特点: A。艺术的认识是全面的认识: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全面反映. B。艺术的认识是近似的认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为了表现情感的需要,必然选择,加工,改造甚至虚构幻想,艺术只能是对客观对象的近似的反映. C。艺术的认识作用是间接的:艺术通过形象暗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通过艺术形象间接的悟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27.艺术教育作用的表现及其特点
艺术硕士考试(1)表现: A。艺术教育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正义的向往. B。艺术教育人们对苦难的同情和对罪恶的愤慨. C。艺术教育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的净化. (2)特点: A。艺术的教育作用是以情感人的: a。艺术先使接受者受到情感的感染,而后引起对生活和人生的理性思考从而受到教育. b。在艺术作品中,理融于情,在艺术接受中,情先于理. B。艺术的教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艺术的作用具有长期性,延续性与稳定性. C。艺术教育作用是“寓教于乐”:人们接受艺术作品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娱乐。
28.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及其辨证关系
(1)艺术的民族性,就是民族的特殊性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表现:A。艺术内容的民族性:艺术内容的民族性最基本,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艺术表达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灵魂和核心。B。艺术形式的民族性:艺术形式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就是表达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习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审美情趣。(2)世界艺术是民族艺术的一种。特征:A。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B。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3)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辨证统一关系。联系: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差别: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A。深刻的表现“人的一般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B。真实的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艺术。
29.举例说明超级写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征
(1)超级写实主义要求分毫不差的逼肖客观事物。(2)主要特征:A。传统绘画艺术家对景作画,超级现实主义艺术家要求对照片作画。B。传统绘画要求近似,超级现实主义要求逼肖。C。传统绘画题材广泛,超级现实主义的题材多为繁华富丽的城市,闪闪发光的工业品或者比照片更精美逼真的人。(3)罗中立的《父亲》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原因:A。表现了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感。B。以惯有的领袖像标准表现了普通的农民,表明艺术从天国向现实的回复,是一曲中国农民响彻云霄的颂歌。C。对西方超级写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成功借鉴。
30.艺术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艺术:A。经济基础决定艺术的发生:经济发展在先,艺术发生在后。B。经济基础决定艺术的性质:一个阶级在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它的艺术在精神领域也占统治地位C。经济基础决定艺术的发展。
(2)艺术积极地,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A。艺术反作用经济基础的效果:a。“促进”就是艺术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促进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进步的作用。b。“阻碍”就是艺术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排斥先进的经济基础,从而起着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B。艺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特点:a。艺术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间接的,必须通过政治的中介。b。在一般情况下只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31.艺术反映生活的能动性
(1)艺术家有选择的反映社会生活:艺术作品只反映生活的一角,寄寓着艺术家的理想。(2)艺术家用独特的加工改造的手段去反映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一切都是经过艺术家加工改造过的生活。(3)不同的艺术家根据同一客观对象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艺术作品: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生活道路和生活经验,有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4)艺术反作用于社会生活是艺术能动性的突出表现:社会生活对艺术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作用,艺术地社会生活的作用是第二位的。艺术的作用取决于社会生活的状况,当社会生活处于平稳
发展阶段,艺术的反作用不那么清晰可见,当社会处在激烈动荡阶段,艺术的反作用就显而易见了。
32.意蕴和气韵的内涵及其共同特征艺
(1)意蕴的内涵:A。意蕴是艺术作品内在的因素。B。意蕴是艺术作品无形的精神。C。意蕴是形象之外的意味。D。意蕴是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2)气韵的内涵:A。气韵是蕴藏在形背后的内在精神。B。气韵无法用感官直接感知。C。隐藏在万事万物背后的灵魂就是艺术家的灵魂。D。气韵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占首要地位。(3)共同特征:A。都是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蕴含着无限的内在精神。B。都具有模糊性,多义性和不可言传性。C。是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
33. 艺术符号
符号有两种:推理性符号和表现性符号。(1)推理性符号是由语言构成,表现事物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陈述自己的思想和感觉。(2)表现性符号是由线条,色彩,体块构成,表现情感,把感情转化成可以看见,可以听见的形象。表现性符号就是艺术符号。(3)艺术就是表现性符号体系。艺术符号是稳定性和变动性,明确性和多义性的统一。
34. 艺术家的主体性表现
(1)艺术家的主体性:a。艺术家是创造艺术作品不可代替的主体。b。艺术家的主观因素表现在其创作的艺术作品中。(2)A。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表达主体的审美感受:艺术作品表达的是艺术家对客观生活的感受。B。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表达主体的人格品德。C。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是高度个性化的劳动,艺术作品具有艺术家独一无二的个性特征,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具有绝对的不可替代性。
35.对生活艺术体验的特点
(1)艺术体验是对形象的体验:艺术家以敏锐的观察力把握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了解和熟悉事物形象的特点和细节。(2)艺术体验是对情感的体验:包含对主观心灵的情感体验。(3)艺术体验是对美的体验:对生活中美的敏感是艺术家必须具备的独特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36.艺术传达的一般规律 (1)艺术技巧是艺术传达的手段:艺术技巧是掌握物质媒介表现审美意象的特殊能力。(2)艺术传达是伴随情感的传达。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传达。
37.无意识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1)无意识最早有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提出,弗洛伊德将其大大完善化。无意识是未被认识到的,潜在的心理活动。(2)无意识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起必要的,辅助的作用: A。梦在艺术创作中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B。醉酒在艺术创作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38.艺术作品的主题及其特点
(1)艺术作品的主题是对题材及其意义的认识与评价,是通过艺术形象显示出来的主要思想。(2)特点:A。艺术作品的主题是艺术家通过生活现象的描绘暗示出来的“不说之理”:艺术作品主题的最大特点就是隐蔽性。暗示才是艺术。B。艺术作品的主题是通过艺术形象所显露出来的诸多思想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中心思想。C。艺术作品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艺术作品的主题来自社会生活和艺术家的实践活动。
39.组织结构的一般原则
艺术作品组织结构的普遍性,共同性就是组织结构的一般原则。(1)组织结构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主题是艺术作品的灵魂。(2)虚实相生,留有余地:“虚”与“实”是我国传统艺术很重要的一对范畴。“虚实相生”的含义:a。笔墨为实,空白为虚。b。画内为实,画外为虚。(3)多样变化,和谐统一。a。“多样变化”指题材的各个部分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生动活泼。b。“和谐统一”是艺术作品形式的最高追求。
40.艺术作品的召唤结构
(1)留有空白,虚空和不确定性,召唤接受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去补充,发现和创造的作品称之为艺术作品的召唤结构.艺术接受的过程就是对艺术作品召唤性实现的过程. (2)艺术作品召唤结构的层次: A。艺术作品物质材料的召唤结构. B。艺术作品形式的召唤结构:a。三维空间的召唤结构. b。对声音和运动的召唤结构. c。对时间的召唤结构. C。艺术作品内容的召唤结构: a。艺术形象的召唤结构.b。艺术作品主题思想的召唤结构 41.艺术作品的空白和虚空与“偏离效应”及其在艺术接受中作用
(1)A。艺术作品中的空白和虚空是指象与意之间的距离:艺术作品中的象是感官可以感知的,艺术作品中的意是感官无法感知的,隐藏在象的背后,二者之间的遥远距离就是空白. B。 作用:艺术作品的空白和虚空,是判定艺术作品是否成功的标志,是衡量艺术作品艺术性高低的尺度,是构成艺术作品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是判定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之一. (2)A。在艺术作品中创造虚空和空白遵循的共同的基本的方法就是“偏离效应”,就是意与象的偏离。B。作用:a。使艺术作品产生了较多的虚空和空白,增强了艺术作品的召唤性,调动接受者填补虚空和空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b。使接受者产生意外与新奇的快感。偏离效应产生了艺术接受的动力和快感。
42.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及其在艺术接受中的作用
(1)“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就是在接受艺术作品之前心中早已积累起来的艺术经验与生活经验的总和。(2)在艺术接受中的作用表现为互相矛盾的两种趋向: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A。艺术接受的定向期待:就是接受者的审美经验与艺术作品的同化趋向。接受者不能同时
的,同等的接受一切艺术作品。a。定向期待具有选择的作用。b。定向期待具有习惯的作用。c。定向期待具有自我显示的作用。B。艺术接受的创新期待:就是接受者的审美经验与艺术作品的异化趋向。表现在审美期待中求新求变求异的一面。C。定向期待和审美期待的关系:a。对立的:定向期待体现艺术接受中的同化趋向,封闭性和保守性。创新期待体现艺术接受中的异化趋向,开放性和前进性。b。互相制约:定向期待制约创新期待,创新期待制约定向期待。接受者能接受的艺术作品是二者的统一。c。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是发展的,变化的,互相转化的。艺术
43.为什么错觉在艺术中是有益的?它在艺术接受中的作用
(1)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人们的感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的外部特征的反映。知觉,人们对客观事物整体外部特征的反映。错觉是知觉的一种形式。错觉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歪曲的反映。(2)利用接受者的错觉使艺术作品产生迷人的魅力,具备的条件:A。给艺术作品留下空白和虚空。B。让接受者确知怎样去填补作品的空白和虚空。(3)在艺术接受中错觉对艺术作品虚空和空白的填补方式:物象错觉。空间错觉。运动错觉。
44.为什么误解在艺术接受中是必然的,有益的?它在艺术接受中的作用
(1)理解,就是对艺术作品内在因素的解释性分析。包括:a。对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阐释。b。对艺术作品意蕴的阐释。(2)误解是难以避免的:A。艺术作品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和表现形式的独特性,接受者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具有不充分性。B。接受者无法完全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思想感情。误解是有益的:A。前辈的误解必然成为后辈接受艺术作品的必不可少的参考。B。误解也是一种理解,无数的“误解”的总和可以接近对艺术作品的正确理解。
45.艺术接受中介及其作用
(1)艺术接受的中介,就是艺术家和艺术消费公众,艺术作品与艺术消费之间的联系环节.没有艺术接受的中介就没有艺术接受。(2)作用:A。艺术接受的中介对艺术符号作了通俗的解释,使接受者了解艺术作品。B。艺术接受的中介使接受者了解艺术家。C。艺术接受的中介重新阐释艺术作品的价值,在接受者心中复活被遗忘了的艺术作品。
46.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及其原因
(1)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实践. (2)原因:A。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a。劳动使猿爪变成人手,猿脑变成人脑,这是从猿到人转化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b。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劳动和语言又进一步推动了意识的产生,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c。劳动推动了工具的制造。人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B。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的条件。C。生产劳动推动着是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的条件。人是艺术发生的前提,审美性,情感性是艺术发生的必要条件,前提和条件具备之后,艺术的发生就是必然的了。
47.艺术发展的规律
“草创-繁荣-衰亡” “从渐进到断裂” “否定之否定”
48.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
(1)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2)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3)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
49.经济的发展与艺术的不平衡性表现
(1)对历史发展的不同时代做纵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2)对同一时代的不同地区,国家做横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对艺术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做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并不否定经济决定艺术:a。艺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b。平衡与不平衡是辨证的统一。c。艺术具有相对独立性。
50.为什么说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深刻的,重大的影响作用
(1)政治与艺术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两种影响的力量是不平衡的。(2)A。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直接的:在上层建筑内部政治与艺术的联系是直接的。艺术史表明:a。创造艺术在动荡,搏杀的苦难时代。b。欣赏艺术在和平,宁静的幸福时代。 B。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重大的:政治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物质力量。C。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深刻的:政治影响艺术的诸多方面,包括艺术的性质,风格,形式,内容,甚至创作方法,流派。
51.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表现,条件及过程
(1)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表现:a。民族艺术思想内容上的相互影响。b。民族艺术形式的相互影响。(2)条件:a。民族的社会生活的类似性。b。民族交往的可能性。(3)过程:a。把外国艺术原封不动的“拿来”。b。鉴别外来艺术的精华与糟粕,吸取精华,抛弃糟粕。c。把外来艺术和本民族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
正在阅读:
杨琪艺术学笔记01-01
2019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12(2)-精选03-05
如何观察宏观经济指标?10-17
互联网知识产权纠纷十大案件03-16
春景图片02-09
研究生英语听说教程答案07-30
图表控件MsChart教程12-04
2017.1丰台期末高三英语试卷06-29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艺术学
- 笔记
- 杨琪
- 景观园林专业参考书目 必看
- 惠州市平价商店管理规定
- 中级财务管理作业习题20151102
- 交通支持系统船舶建造(购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 CMD命令行高级教程精选合编 - 第二章 DOS循环:for命令详解
- 《做最棒的自己》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 “评信通”--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圳模式3.0
- 初高中生物衔接相关问题分析
- 北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 - 图文
- “十三五”重点项目-纯鲜蜂王浆加工项目申请报告
-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钻石画活动计划
- 平行与垂直
- 中科院部分GIS试卷
- 全民国家安全日宣传标语
- 糖尿病患者168例使用胰岛素泵常见问题与护理对策
- spring+hibernate+struts2应用mysql数据库乱码问题
- SVN使用教程总结
- 监理质量处罚实施细则
- 搬运机械手电气控制系统设计 -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