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眼中的中国城市

更新时间:2023-12-07 02: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外人眼中的中国城市 ——读《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

社科0923班 李杨勇 3090104461

曾有人总结说,外国学者研究中国社会和历史,尤其是中国古代的社会和历史,往往会产生两种差异巨大的观点。那些对中国古代历史真正了解有所研究的人往往会将中国看做一个文明的但是又极其复杂的社会,而那些缺乏对中国实际了解的学者则往往会将中国视作一个野蛮的国度。在历史上,欧洲学者中不乏伏尔泰这样的大家表示了对中国文化与制度的高度赞扬,但同样也不乏对中国的大量的误解,在清朝时期就有大量的欧洲学者对中国持有误读的观点,将中国视作一个野蛮的国度。而施坚雅主编的这本学术专题论文集可以算作是前者,乃是对中国历史社会有一定了解的外国学者所作出的中肯论述与研究,也因此阅读本书是有价值的,它展示的是外国学者对中国古代社会晚期城市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是对中国古代社会晚期的社会经济的一次梳理,对于我们今天的研究依然具有很大的价值。

首先介绍一下作者,本书的主编施坚雅,是美国汉学界的重量级人物,长期从事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在康奈尔等多所知名大学担任教授等职务,具有极强的研究能力,1950年至1951年到中国四川考察,1977年考察中国城市市场,同时他曾任1980年出席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经济史讨论会的美国代表团副团长 。在他的研究中有大量关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科学研究、农村和农民、人口、民族、海外华人的内容,除了本文介绍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的多篇论文和他为所收编的研究论文所作的导言之外,他还著有《东南亚华人》 《泰国的华人社会史》 《泰国华人社团的领导和权力》 《两个世界间的中国城市》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等专著和研究论文,从他的研究领域和个人经历以及著作来看,他对中国社会经济是有充分研究和了解的,因此对于这本他所主编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而言,它对于研究中国社会和经济结构等具有很大的价值。而本书的中译版校译者则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现在是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终身教授 ,他评价本书时说施坚雅开创了城市史研究的新方向,他还专门为本书写了《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一文,对本书做出了中肯的评价。

介绍完作者信息,接下来就要对本书的基本内容观点以及框架结构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介绍。本书是一本以中国古代晚期的城市发展基本情况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专著,研究的时段主要集中在明清。共收入国际汉学界知名人士的论文16篇,施坚雅为各编写了长篇导言。内容涉及广泛,大体侧重三方面:城市的建立与扩展,影响其形式与发展的原因;城市之间以及城市与乡村间的联系;城市内部的社会结构。全书的结构三编,即《历史上的城市》、《空间的城市》和《作为社会体系的城市》。

施坚雅主编的这本书开创了跨领域的对于中国城市经济社会的研究,传统意义上来说,对于历史上的城市问题,一向属于历史地理学家的研究范围。而本书集合了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除了地理学家章生道外,还包括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历史学家,研究经济史的马克·埃尔文(伊懋可),专攻佛教史、思想史和隋史的芮沃寿、研究地方政治制度的约翰·R·瓦特,专攻明史与思想史

的牟复礼、以研究宋代经济史与江南区域史著称的日本学者斯波义信、擅长家族史的休·D·R·贝克等,还包括了不少人类学家,如施坚雅、王斯福)、致力于道教史与台湾道教研究的施舟人等。 如此背景丰富各异的学者共同来研究一个课题,无疑会形成对于这个母体不同角度的解读,研究者们关心的问题不同,切入的角度各异,研究的方法各有不同,他们从不同侧面对中华帝国晚期城市的研究建构了一个立体的系统框架,在这个框架下涵盖了经济社会思想政治等多重的关于中华帝国城市的解读。而这也是本书的难能可贵之处,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成为了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倡导的研究方法。

本书的另外一个亮点乃是作者的区域研究的方法,外国的研究者往往在研究中国社会时将中国笼统的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然后得出结论,然而中国本身的地理范围广阔和经济社会文化的复杂性决定了单纯的将中国作为整体的研究方法在很多情况下会产生错误。其实不止外国学者包括中国自己的学者在研究问题时也会简单的将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施坚雅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则放弃了将中国作为整体来研究中国的城市,而选择了区域研究的方法,因为在他看来,工业化前期,将中国作为整体的全国城市化实际上毫无意义,要重新有系统地阐述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各区域出发。在施坚雅的长文《中国农村的集市贸易和社会结构》他就依照河流系统,将中国分为九大区域。这样的划分不但打破了传统上以政治边界划分中国的方法,而且改变了自20年代以来西方学界认为中国城市化无从谈起的韦伯模式,其意义重大而且深远。在《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的第一篇导言“中华帝国城市的发展”中,施坚雅将他的区域体系分析理论用到了对中国城市的研究之中,他认为知道19世纪中期中国各大区各自发展出的独立城市体系之间,经济与行政事务关系还过于薄弱,不能把各部结合成全国范围的统一城市体系,这也是他把各区城市化分开来进行分析的充分理由。他认为地方制约、行政收缩以及中世纪嬗变形式是对中华帝国晚期城市发展最具意义的三个问题。

除了区域研究的方法,施坚雅另外一个值得我国学者学习的是用计量研究法突出了历史城市研究的社会性和经济性 ,不同于过去中外学者研究中国历史城市的传统的定性描述的方法。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的研究著作中,作者更多是采用定性的研究而忽视定量的分析,比如郦道元的《水经注》,作为一本地理专著,它的文学性的突出正是由于它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施坚雅在本书中采用了社会科学化的统计分析与图表分析,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施坚雅在本书中的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是城市之间的比较法,施坚雅在研究中既将中国的城市与外国的同类城市进行了比较,也对国内古今城市进行了比较,做到了纵向横向的比较。施坚雅在书中将中国的北京南京等城市与伦敦君士坦丁堡等国际城市进行比较来探究中国城市的特点,施坚雅还把苏州城1229年的石刻全图与1945年的航空摄影图并列对照,700年间的城市变迁一目了然,这种纵横对比的研究方法使得他的研究对象进入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立体环境里。

抛开本书的研究方法,我们下面关注本书内容和观点的本身。尽管本书的各个作者来自不同的研究领域,本书囊括了对于中国城市的多角度多侧面的解读,但是施坚雅在本书中有一个突出的中心观点,那就是他的“中心地理论”。

我们下面就本书的三部分有选择对其中的文章和观点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一编“历史上的城市”,论述城市的建立与扩展,以及影响其形式与发展的诸种因素。第二编“空间的城市”,着重城市在各自的腹地和区域中扎根的过程,论述城市与城市以及城市与乡村间的关系。第三编“作为社会体系的城市”,论述城

市内部的社会结构。

在第一部分关于城市历史的论述中,施坚雅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华帝国晚期城市人口的比例占多少,论文是建立在他所创立的“区域理论”基础上,通过复杂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几乎没有直接引用具体史料,带有明显的社会科学化的色彩。这也是施坚雅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的体现。我们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第一部分中几个作者的研究结果:芮沃寿的《中国城市的宇宙论》讨论了中国人关于城市选址与规划的观念以及实践,从人类学来说,他的研究是从内部视角来解读中国的城市社会;拉姆利的研究,通过比较19世纪台湾地区宜兰、新竹与台北三城修建的经过,揭示了政府与地方社会间复杂的关系。

本书的第二部分讨论城市间以及城市与农村空间关系 ,共收录了包括施坚雅自己的导言在内的七篇研究专著。施坚雅在导言中分析了中国城市经济中心地与地方行政治所的关系,强调了前者对后者的制约作用。他认为治所的正规行政属性,大部分是由它在区域体系中所处的经济中心地位发展出来的,而不是由传统的行政属性决定的。这一部分研究基本出发点是区域体系内的密切的城乡联系,而非城乡隔绝与对立。 在这个基本点之上,他的观点成为日后研究当时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出发点。施坚雅在这部分提到的两个问题十分有趣,一是中国士大夫有多少城市成分;二是传统中国有没有独特的城市文化。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研究的是城市社会结构,施坚雅在这一部分的导言中提到城市生态问题、客居与城市社会问题以及城市社会如何管理的问题。斯蒂芬·福伊希特旺、德格洛珀与施舟人的研究,或以学宫与城隍为例讨论了官方信仰与民间信仰的相互关系,或详细分析台湾城市个案的社会结构、信仰组织的结构与关系。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涉及了城市内部的官府与民间社会的关系。

《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是外国学者对于我国历史城市地理问题的研究,它的研究方法观点有我国学界值得学习的地方,希望我国的研究者能够在此基础上取得我国自己关于我国历史城市的研究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vg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