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品基地育人服务创收(修改)

更新时间:2024-05-25 04: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打造精品基地育人服务创收

——三山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汇报

三山寄宿制学校位于巴林左旗的北部边垂,这里四面群山环绕,北靠大兴安岭南路余脉,气侯条件较差,无霜期较短于其他地区,是半农半牧地区。过去这里的经济比较落后,交通闭塞,农业生产技术更为落后,农牧民全部靠天吃饭。现学校是2005年8月整体布局调整后,由原来的三山中学改建而成,学校校园占地面积34380平方米,建筑面积六千多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404人,住宿生389人,教职工61人。现有劳动基地1 6亩,其中校外劳动实践基地1 1亩,校内基地面积5亩,有林地100余亩,猪场一个,现存栏生猪11头。

为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让学生的劳动实践教育有个场所,同时也为解决学生的吃菜问题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对劳动基地实行科学规划、自主经营。

一、 实行科学管理,加大基地建设力度。

为了强化领导、加强管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实践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总务处具体负责,各处室分工协作,教导处、年级组负责课堂教育;政教处、少先队负责课外教育活动;总务处负责实践基地建设;在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中,每班均有一名指导教师负责,确保活动的实效性和安全性,从而形成多角度、多方面基地建设保障体系。制定了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总规划,提出总目标和年度目标,分步实施。

基地实行“两统”“三护”管理制度。“两统”既学校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根据园田土质特征,对整个园田做出科学合理的种植规划和经营策

略。“三护”既学校领导、全体教师、全体学生三位一体全员参与整个园田的护理。

自学校经营管理以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把基地建设成“袖珍式园田”。2006年修建围墙240延长米,投资1.2万元,打井1眼,并完成水利设施配套投资1.2万元,2007年修建围墙120延长米投资6千元,学校多方筹集资金4万余元,建筑了一座占地300平方米的钢架结构朔料暖棚和一座占地480平方米的钢架结构塑料春棚,几年来平整校内外基地师生投入人工800多个。每年购入羊粪、鹿粪等农家肥30多立方米,改良了基地的土壤。

基地基础设施完备后,为解决住宿生的吃菜问题,本着学生吃什么我们就种什么的原则,改变以往蔬菜品种单一的种法,力求做到农家院里有的我们都有,并不断引进蒙白一号,晚丰一号,汉中韭菜,北京油叶青等名优新品种。更重要的是:本地区无霜期很短,大棚的建设延长了学生们吃新鲜蔬菜的时间。在春季3月上旬我们的学生就吃上了学校自己产的鲜菜,一直能延续到到1 1月中旬。这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全校住宿生的食用蔬菜全部由基地供给,全部是绿色食品,保证了学生的饮食卫生和食品安全,吃上了放心菜,并根据学生用菜时间需要适时播种。我们还在校园内规划开辟了5亩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利用劳动课时间,让学生动手种植各类蔬菜、花卉、果树、风景树,由各班分块管理。同时,请有经验的教师担当理论指导,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基地服务于学生生活的同时努力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服务。学校在保证当地蔬菜品种齐全的同时,不断进行了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几年来引进的新品

种有三十几种。每年学校都会到赤峰市农博会的现场,了解新信息、新方法,引进新品种,并在基地行科技实验。提高了基地种植品种的科技含量。 基地的暖棚种植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极大地推动了本地区的蔬菜品种的改良,改变了当地农民的种植观念,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引来了很多农民不断到大棚参观,咨询基地的种植技术。现在仿照学校建起大棚并取得良好效益的农户,就光本村就有五六户,种植技术和很多新品种在本地得到推广。

此外还以基地为依托,加大了养猪场、豆制品坊、百亩果园、林地的建设和管理力度。由专人管理,专人负责。猪场每年生猪出栏20余头,解决了学校部分的肉食供应,让师生们吃上了新鲜肉和放心肉。自制豆制品有豆腐、豆芽、豆腐脑、豆浆,丰富了学生的饮食。同时制定出台了《果园管理办法》、《果园管理条例》《猪场管理办法》《饲养员职责》等各项管理办法,保证了猪场、果园、林地的各项效益稳步提高。

为扩大横向交流,根据旗教育局的安排布署,2008年我们和林东第六小学结成了联谊校,每学期和他们合作一次基地实践活动,极大发挥了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

二、课堂渗透和劳动实践相结合,发挥基地育人功能

我们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按照实践教育要求,结合基地种植项目,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计划。组织教师编写了一套适合本地区、 本学校的校本教材,为更好的开展生产实践教育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保证。 (一)目标体系

总目标: 学校规定在四、五、六三个年级开设“劳动技术课”,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劳动技术课”作为中高段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既要利用传统技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识,具有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我们把总体目标细化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并且明确了具体内容。

1、知识目标 劳动技术知识是指生活劳动、简单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和管理知识。具体知识目标如下:

(1)、了解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家务劳动的基本方法。

(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了解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简单知识。

(4)、了解工艺品制作、编织技术、裁剪与缝制的知识。

(5)、了解一些现代化文明生产的基础知识,了解最新科技信息。 2.能力目标

劳动技术能力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科学技术原理,在劳动实践中初步形成的基本技能。

(1)、学会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制作简单的手工作品和工艺品。 (2)、初步掌握编织、缝制技术,能制作简单的制品。

(3)、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术,掌握小动物的饲养方法。

(4)、学会木工、金工、电工、农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进行简单的识图和制图。

(5)、在劳动技术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尝试有创新特色的小制作、小发明。

3、德育目标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树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正确思想。

(2)、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使学生认识劳动是日常生活、发展生产、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

(4)、培养良好的非智力素质。在劳动实践中使学生自觉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初步具有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途径和方法

为保证实现课程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在组织领导、师资队

伍建设、课程资源、教学管理、展示评价、实施过程等方面强化了管理与监督、考核与评价,确保了此项工作顺利实施。

1、组织领导

学校确定一名班子成员负责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的管理和负责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学校配备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管理员,负责种植园、养殖园的管理,并协助《劳动与技术》任课教师购置、准备劳动技术课的制作材料。学校配备劳动技术课专用教室;建设足够的学生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基地;置办必要的劳动技术教育工具和设施。学校要加大投入,充实劳动技术教育资源。

2、师资建设

师资队伍薄弱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通过不定期的在职培训等措施,建立一支能胜任教学的劳技课专职教师队伍,并保持这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是劳技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专职劳动技术课教师在工资待遇、职务聘任、评选先进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聘任四至六年级班主任担任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探究课兼职教师,组织各班级的种植、养殖实践探究管理兴趣小组,带领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强调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技术观念、劳动技术态度、劳动技术习惯的养成。劳动技术课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劳动技术即体力劳动技术”、“劳动技术教育即德育”等观念,将“劳动技术教育”转变为“教育劳动技术”。关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等多方面的功能实现。

3、课程资源

学校从实际出发成立劳动技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开展劳动技术课程建设。学校要管理好劳动技术教育实践基地,给种植园加土保墒,确保学生劳动能出成果;秋实园要合理分散果园内的苗木,定植大苗,处理小苗。尽量做到果园内品种丰富、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便于教育实践活动;蔬菜种植园按班田制设计,品种丰富。六年级实践基地温室大棚时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憩园”栽种数十种等与科学课有关的植物,整合资源。创造条件建设劳动技术教育专用教室。劳动技术课教师要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潜在的教育资源,引入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并充分利用劳技室、劳动技术园地、种植园、、学校绿地等教育作用,以更有效的实现劳动技术教育的目标。

4、教学管理

劳动实践活动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动手能力不同学生。注重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靠学生固有的经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并注重实施跨学科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行为能力。课堂要生动活泼,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校规定种植课由劳动技术课老师组织学生栽种,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学生管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在制作方面由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一般是按照“模仿——独立劳动技术——熟练劳动技术——创造劳动技术”的顺序发展的。且小学生

的劳动技术基础差,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加强示范指导。因为学生的“一技之长”,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实践能力的科学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良好的习惯,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将来服务社会奠定的基础。

5、展示评价

充分发挥劳动技术教育评价的作用,展示学生的劳动技术成果,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承认、鼓励和鞭策。评价虽然不能直接产生创新能力,但它会促进创新品质的形成,从而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展评劳动技术成果(作品),可在实践过程中或结束后进行,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可用现场实例促进操作的成功;在实践结束后进行,主要是师生共同衡量和评价教与学双方的成败,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巩固所学知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价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尤其要注重情感和态度。展评小结,教师运用“赏识教育”,更多地看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鼓励,应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幼稚的设想和失误的探索如果得不到宽容,学生就会逐渐地失去自我,泯灭最可贵的创新意识。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价,还应特别提倡采用“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它不会给被评价者造成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有利于形成丰富的想像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不断地投入到新的创新中去。

6、实施的过程 (1)、积极准备

要求每个学生人手一本《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劳动手册》并印发《家教报》进行指导,使学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组织课题组学习培训

查阅文献,利用互联网广泛收集信息,通过国内知名网站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发展趋势,把握时代特点,寻求更具时代特色的青少年优良的行为习惯。并在研究小组内更加细仔划分研究任务,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开展工作,并定期展开课题汇报会,及时交流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3)、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向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从整体上反映习惯养成的现状。“习惯养成”调查问卷,分学生行为习惯调查问卷和学习习惯调查问卷两部分。由课题组成员完成问卷设计 。

1)、讲解说教,形成热爱劳动导向。

利用班队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利用古诗文好读、易记,诗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

2)、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

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其一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课题研究

的理论基础化的作用。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劳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

3)、家校配合,共造劳动环境 一是创设校园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劳动教育。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劳动教育氛围,精心设计“劳动教育”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使校园形成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学习教育场所。在学校的宣传栏、走廊墙壁上悬挂有关劳动的名人名言。如苏霍姆林斯基:“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又如高尔基:“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以及宋庆龄:“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等。校内广播、黑板报、校园网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传,使全体师生了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求和重要意义,形成“人人知劳动”的良好氛围,为“人人爱劳动”打下舆论基础。另外在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运动会等集中性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时,也注意与劳动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如可以在学生的小品节目上表演、美术和手抄报作品的展示以及故事演讲中,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渗透性。

二是创设班级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

热爱劳动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内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除学校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外,在班级也可以创设热爱劳动的环境氛围。如班级的布置上,班级黑板报、班训、专栏、条幅等都可以围绕热爱劳动的内容。班里可开展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一些有关劳动的活动,如开展“每天一分钟家务”,“我们也参加种菜”,“抢收蔬菜”,“雨中栽秧”,“粉刷教室”,“整理小房间”,“养出最美的花”、“每人一个口袋,随时弯弯腰”、“爸、妈做我们的裁判”,“我不甘落后”等活动。种种实践活动,会使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们再也不娇气了,个个成了爱父母,爱班级,爱学校,爱劳动的好儿童。同时班上还可以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中队会;开展“学习身边人,评点身边事”的演讲;开展“我家爱劳动小故事”创编和讲故事比赛;评选“班级劳动之星”;举办“劳动主题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使“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思想意识扎根学生心里。

三是创设家庭劳动环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会中人,因此他总要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家和学校,除了在学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因此我们可利用家长会建议家长在家做到:

A、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尝试劳动。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劳动。

B、给孩子一段时间,学会劳动。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会

劳动。开始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要接纳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C、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自主劳动。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很重要,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劳动的空间。比如低矮的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让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

D、给孩子良好的心里空间,享受劳动。要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以鼓励为主。

E、给孩子一个方法。学会劳动。家长开始要教给孩子劳动的技巧,使孩子能胜任劳动。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引导孩子进入角色。

F、给孩子一个要求,贯彻到底。提出要求和任务,成员要形成统一战线,坚持贯彻到底

G、给孩子一个规则,体味劳动。制定一个劳动奖罚规则,让孩子看到自己劳动带来的荣誉,也能体验懒惰带来的后果,促使孩子最终爱劳动,自觉劳动。

(4)、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习惯,行为训练要反复进行,持之以恒,训练内容滚动进行。在训练中,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红领巾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

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评估时间:每天自评,每周互评,每月班主任小结,期末总结表彰,达到及时反思、不断强化的目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第一学期,本年级学生应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做好值日生”、“捡起身边的一张纸”为主;第二学期,以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入手,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抓好文热爱劳动教育,调整行为偏差,矫正不良习惯,将养成的良好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使习惯稳固化。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和情趣,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有力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学校的每一块菜畦都被各个班级认领为班级的实践基地。一块基地就是一个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在这里创造着美、体味着劳动的快乐、放飞着理想、编织着未来、憧憬着美好的明天,他们种下的不仅是一颗蔬菜的种子更是一颗理想的种子。

几年来,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的基地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 的成绩,市局领导到校指导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全旗多所兄弟学校的领导来我校参观。2008年,我校被评为赤峰市勤工俭学示范学校、我校的基地被评为赤峰市示范劳动实践教育基地。 今后努力的方向

继续筹措资金,优化基地设施。继续加强基地管理,提高基地效益,充分发挥基地的服务、育人、示范功能。

今后,我们将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立足于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实际,以劳动实践教育促素质教育向深度推进,让学生在劳动课堂上学习劳动知识,在基地实践锻炼中磨砺意志、掌握技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我们深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使三山寄宿制学校生产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更上一层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vb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