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81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

更新时间:2023-04-29 02:4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 页,共34 页

7da0cbf2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6

第 2 页,共 34 页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7da0cbf2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6

第 3 页,共 34 页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1年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81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考研核心题库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精编

1.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答案】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同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又反过来保护其经济基础,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证。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应该坚持辩证的态度和方法。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资本主义国家取代中世纪的封建专制统治,民权代替君权,分权代替集权,是人类文明史上国家制度方面的重要进步和创新,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历史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2)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在解决使政府发挥管理被统治者职能的同时又能管理好自身,使社会政治生活在民主与权威、自由与秩序之间保持平衡等难题上,资产阶级积累了颇有价值的经验,对此我们可以参考和借鉴。对于它在政治制度建设和实施的理论、观点、立场、方法等方面带有的深刻的资产阶级印记和阶级偏见,应该进行分析和批判,深刻认识其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

(3)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资本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民主。资产阶级名义上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资产阶级法律的实质是将存在于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两党制或多党制从表面上看,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实际上其参政的程度是受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的,它不可能改变资产阶级国家性质,也不能使国家政权真正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多党制本质上仍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2. 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答案】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因为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劳动实践不仅创造了人,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得到充分的体现和确证。

7da0cbf2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6

第 4 页,共 34 页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社会本质。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创造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社会本质。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人类是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将自己的理想转化为现实的,即将其对象化,以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是在社会活动中改造自然的,社会状况直接制约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因此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

3. 结合金融危机的现实,论述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和本质。

【答案】(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过剩。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经济危机期间所产生的种种现象,都是由生产相对过剩引起的,是生产相对过剩在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的表现,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与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之间的矛盾;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资本主义不能消除它自身固有的各种矛盾,因而也就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爆发,从抽象的可能性上来说,或者说从直接原因来看,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买卖在时间上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行为,如果有一些商品生产者在出卖了自己的商品后不直接购买他人生产的商品,就会有另一些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卖不出去。同时,在商品买卖有更多的部分采取赊购赊销的方式的情况下,如果有某些债务人在债务到期时不能支付,就会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21世纪初的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因为银行的债务关系遭到了破坏,出现了信用危机,结果像雷曼这样的大银行几乎在一夜之间就破产倒闭,然后引起一连串的反映,恶性循环从而引发了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规模之大,影响之深,都是历来金融危机中少见的。在这场危机中,有一大批的知名银行倒闭和瘫痪,许多著名的企业或公司面临破产和重组,像汽车、家电、钢铁等产量急速减少,大批工人失业,就连大学生就业都成了问题,整个劳动力市场一片荒凉,经济复苏尚需时间。当然,这只是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真正的原因,也就是最根本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3)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地反复出现。它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紧密相联,一般说一个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周期的基本阶段。由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反危机政策和措施的作用,近几十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周期的阶段性不像以前那么明显,经济危机间隔时间也呈现不规则状态,但是危机阶段则是必经阶段,没有危机阶段,就不存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另外,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与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联系在一起,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7da0cbf2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e6

第 5 页,共 34 页 经济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激化的产物,同时又是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暂时的、强制性的解决形式。危机的爆发缓解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对立,通过破坏生产力这种强制性方式实现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暂时平衡,使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继续,逐步渡过经济危机。但是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上得到发展。这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4. 试述如何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答案】(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坚强领导。因此,要在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

(2)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社会主义民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因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执政党在社会主义国家中领导人民实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放弃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根本利益就无法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改善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人们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探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善于学习和总结经验,在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中不断前进。对党的领导同样如此,要在实践中探索党在新形势下实现其思想、政治、组织领导的新形式、新方法。

(4)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5. 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答案】商品经济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即商品二因素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劳动二重性从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其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决定着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和商品二因素的矛盾。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不能直接进行量的比较的,只有将具体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也就是从具体劳动中抽象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

然而,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个私人劳动就不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就不被社会所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反过来,如果私人劳动生产的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u6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