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救苦天尊

更新时间:2024-07-08 07: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太乙救苦天尊.txt看一个人的的心术,要看他的眼神;看一个人的身价,要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的朋友。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 目 錄

前 言

太一救苦天尊是道教中的一位尊神,在整個道教神仙譜系當中的位置是舉足輕重的。對於積功行善、功行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接引其升仙。為了救度地獄中受苦受難的眾生,佛道兩教專門配置了相應的尊神主管教化,使之脫離苦海。佛門中有地藏王菩薩、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而在道教裏,則是太乙救苦天尊。道教有自己獨有的東方長樂世界,它的主人便是這位太乙救苦天尊。但是目前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和論著非常之少:國外還沒有關於太乙救苦天尊的研究;國內對太乙救苦天尊的研究也很少,著作只有一本,是臺灣沈武義先生所著的《太乙救苦天尊傳奇》,此外在網路上看到過一些介紹性的文章,這些著作和文章邏輯結構不很嚴密、視野狹小。基於此,本文將把太乙救苦天尊作為研究物件,分別對太乙救苦天尊的神格和信仰的不同層面進行分析,希冀能在我本土宗教——道教的學術研究上盡綿薄之力。本文在寫作的過程中還將對道教和佛教的“度人濟幽”思想進行比較,並且對太一救苦天尊信仰的相關經誥和齋醮科儀進行論述;最後還將探討太乙救苦天尊信仰在醫學中的運用。從這個角度來說,該題目的選擇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學術價值。

太乙救苦天尊,又稱太一救苦天尊、尋聲救苦天尊等。是道教的一位重要的尊神。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傳統宗教,其神團系統是非常龐大而複雜的,它在偶像信仰上繼承了古代信仰的天神、地祇、人鬼一套鬼神系統,再加上後來人為創造的長生不死的神仙體系,又吸收了不少儒家的先王聖賢和佛門的閻王鬼卒,從而形成了一個十分龐大奇異的道神系統。道教所說的“神仙”,乃是包括至高天尊、諸天神、地祇、人鬼、仙真的統稱。道教是多神宗教,信奉的神仙很多,其“神”和“仙”的系統,也是在發展中逐漸擴充而形成的。由於道教發展階段的不同、宗派的不同,故崇拜的神仙也有所差異。唐五代以後的道教宮觀一般都有供奉太乙救苦天尊之神像或神位 。道教徒通常是在上中下三元之日或為亡魂舉行黃籙超度道場時,奉祀太乙救苦天尊 。但是也有道院奉太一救苦天尊為真師,這就是臺灣的高雄道德院。高雄道德院的開山宗長是:郭藏應道士,郭道師于1981年成立太一真蓮宗之法門,並於1988年首次舉辦了太一真蓮宗皈依大法會。

太乙救苦天尊之職是“至聖至仁,極慈極愛,乘九師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浮生”。對於積功行善、功行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會“乘九師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升仙。《太一救苦護身妙經》裏說:太乙救苦天尊最尊、最貴、最聖、最靈,(農曆十一月十一日是其誕辰)他於每月三、九日降臨人間,普救眾生。凡人在危急之時,只要念誦天尊聖號,天尊即隨聲赴感,前往解救。宋元以來,道教科儀中乙太乙救苦天尊為主神的,名目繁多 。例如:《太乙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靈寶煉度》、《九幽燈儀》等等 。在此類科儀中,太乙救苦天尊除了接引浮生以外,還主持以水火交煉亡魂、主持清蕩血湖地獄,破獄拔度罪魂等等 。女性在一般宗教中地位都是不高的,但是在道教中卻可以看到對於女性的特殊關懷,這一任務就是由太乙救苦天尊率領諸大神清蕩血湖 、超度贊詠完成的。

在道教中,太乙救苦天尊所管轄的區域有兩個,一個是東方長樂世界———東極妙嚴宮,一個是道教地獄。其中的東方長樂世界是道教所獨有的,它鮮為人知,且容易與佛教中的西方極樂世界相混淆。道教和佛教在發展過程中是即相互的排斥又有融合吸收,所以出現相似之處就不足為奇。因此文中將對這兩教之“度人濟幽”思想進行比較。

本論文還將對太一救苦天尊信仰在醫學中的運用進行探討,這主要是指在臨終關懷、姑息關懷和心理治理中的運用。臨終關懷是指對生存時間有限(6個月或更少)的患者進行適當的醫院或家庭的醫療及護理,以使患者在餘下的時間裏獲得盡可能好的生活品質。其主要任務包括對症治療、家庭護理、緩解症狀、控制疼痛、減輕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負擔和消極情緒。姑息關懷指通過早期識別、積極評估、控制疼痛和治療其他痛苦症狀,包括軀體的、社會心理和宗教的困擾,來預防和緩解身心痛苦,從而改善面臨威脅生命疾病的病人及其家屬的生命品質。文章將分析太乙救苦天尊信仰對臨終病人的撫慰作用和其對臨終病人家屬的幫助作用。

摘 要

太乙救苦天尊是道教中的一位先天尊神,在整個道教神仙譜系當中的位置是舉足輕重的。對於積功行善、功行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接引其升仙;道教有自己獨有的東方長樂世界,它的主人便是這位太乙救苦天尊。本文把道教的太乙救苦天尊作為研究物件,分別從五個方面對太乙救苦天尊的信仰進行分析。

第一部分概述了道教神系的發展過程和太乙救苦天尊在道教神系當中的神格。道教是多神宗教,信奉的神仙很多,其“神”和“仙”的系統,也是在發展中逐漸擴充而形成的。要研究道教神系中的太乙救苦天尊,首先應該對道教神系的演變有所瞭解。然後文章根據史料,對太乙救苦天尊在道教神系中的地位也進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主要介紹和太乙救苦天尊相關的四部經誥。現存和太乙救苦天尊地獄救贖相關的經典,自六朝以來約有九十多種,文中首先介紹的是其中最重要的兩部:《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和《太一救苦護身妙經》;其次對《太上玄門日誦晚壇功課經》和《全真正韻》中的相關經誥進行了介紹和分析。

第三部分著重闡述了太乙救苦天尊的職責和齋醮科儀。太乙救苦天尊在天上、人間、地獄,三處變化救生:在天界為東方長樂世界的太一福神,在人間是救苦度厄的大慈仁者,在地獄

是薦拔亡魂的日耀帝君。唐宋以後,太乙救苦天尊的救贖科儀偏重在度亡上。文中著重分析了《全真青玄濟煉鐵罐施食全集》、《鐵罐斛食全集》、《先天斛食濟煉幽科儀》、《廣成儀制血湖大齋科品全集》、《太一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等科儀。此外還介紹了太乙救苦天尊的相關法器。

在第四部分:由於太乙救苦天尊具有天上、人間、地獄的三種神格,是具備了佛教阿彌陀佛接引西方淨土、觀世音人間救苦、地藏菩薩地獄薦拔這三種神格的綜合體,因此文中將道教和佛教的“度人濟幽”思想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和比較。

第五部分對太乙救苦天尊信仰在臨終關懷中的運用進行了探討。這種運用主要包括:道教太乙救苦天尊信仰對臨終病人的撫慰作用和道教太乙救苦天尊信仰對臨終病人家屬的幫助兩個方面。最後對於其運用的條件和環境也進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

關鍵字:太乙救苦天尊 信仰 經誥 科儀 運用

摘 要

Abstract

前 言

第一章 道教的神格

1-1 道教神系的發展過程

1-2 太乙救苦天尊的神格

第二章 關於太乙救苦天尊信仰的經誥

2-1 太乙救苦天尊的两部大經

2-2 有關太乙救苦天尊的其它經誥

第三章 太乙救苦天尊信仰的幾個層面

3-1 太乙救苦天尊的職責

3-2 太乙救苦天尊與道教齋醮科儀

3-3 道教的破血湖科儀

3-4 科儀中與太乙救苦天尊相關的事物

第四章 道教和佛教「度人濟幽」思想的比較

4-1 道教的東方長樂世界和佛教的西方極樂世界

4-2 道教的地獄思想和佛教的地獄思想

第五章 太乙救苦天尊信仰在臨終觀關懷中的運用

5-1 道教太乙救苦天尊信仰對臨终病人及家屬的作用

5-2 運用的環境和條件

結 論

參考目

廣東陽江職業技術學院

文 豪 講師

第一章 道教的神格

1-2 太乙救苦天尊的神格

“天尊”一詞大概最早出現于魏晉間翻譯的一些佛經中,意指佛教最高尊神(即釋迦佛)。如曹魏康僧鎧所譯《佛說無量壽經》中有“今日天尊行如來德”﹝1﹞一語。再道教中天尊是對天神的尊號。地稱為抵,人稱為鬼。天與地、人不同,稱為神。天為神指其純陽清靈之氣,造化自然鐘氣之靈。因此天之神尊曰為天尊。道教亦稱天神為天尊,指神仙之道極尊。《真靈位業圖》排列神仙位次,將最高神稱為“元始天尊”。《雲笈七簽》卷三《道教三洞宗元》載天尊有十種名號:“天尊亦有十號。第一曰自然。二曰無極。三曰大道。四曰至真。五曰太上。六曰道君。七曰高皇。八曰天尊。九曰玉帝。十曰陛下。” ﹝2﹞道經所稱天尊主要有:三清稱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三代天尊即過去元始天尊,現在玉皇天尊,未來金閥玉

晨天尊。此外還有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太乙救苦天尊等。

北宋張商英(1043—1121年)所撰《三才定點陣圖》,是現存在世的最早的一幅道教神譜圖。《道法會元》卷三曰:“東華青華大帝,亦名東極青玄上帝尋聲救苦天尊。居東極青華宮,又名東極妙嚴天宮。”﹝3﹞他就是道教神系中出入地獄,解厄賜福的大神太一救苦天尊。

據《太一救苦護身妙經》載,在東方長樂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一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數,物隨聲應,或住天宮,或降人間,或居地獄,或攝群邪,或為仙童玉女,或為帝君聖人,或為天尊真人,或為金剛神王,或為魔王力士,或為天師道士,或為皇人老君,或為天醫功曹,或為文武官宰,或為都天元帥,或為教師禪師,或為風師雨師,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此聖在天呼為太一福神,在世呼為大慈仁者,在地獄呼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邪呼為獅子明王,在水府呼為洞淵帝君。”三界萬靈眾生,若遇危厄苦難,比如時遭疾疫,病痛纏綿;波浪所驚,魚龍欲傷;值雷霹靂,風雨驚怖;六親不和,兄弟乖疏;兵火作亂,風雨不調;邪精鬼賊,妄來所傷;胎孕不安,臨產艱難;頻遭枷鎖,屢受冤牢;流滯地獄,未得托生,“但當存思,念誦聖號,便得解脫,出離囹圄。”﹝4﹞

自宋代以後,道教中人對太一救苦天尊的崇拜十分流行,並深入民間,得到朝廷的推重,從而成為“六禦”之一。太一救苦天尊就是道教“先天尊神”內的一尊神仙。在道教中,先天尊神是指天地形成時就已存在的神仙。在眾尊神中,也是劃分了等級高下的,基本排列如下:(1)元始天尊,(2)靈寶天尊,(3)道德天尊,(4)五老天尊,(5)六禦,(6)三官大帝:天、地、水,(7)土皇,(8)西王母,(9)雷祖。由此可見太乙救苦天尊在道神譜系中的地位了。《道門科範大全集》卷二四曰:“金闕虛無三清上帝,昊天六禦宸尊。”﹝5﹞即在原有的“四 禦”之上增補了南極長生大帝(即玉清真王)、東極青華太一救苦天尊。救苦天尊的聖相多變,或“足躡蓮花,圓光照耀,手執柳枝淨水,九頭獅子,左右從隨”;或“化一女子,身著火錦襯衣,披發跣足,躡於蓮花,手執金劍,圓光照耀,九頭獅子口吐火焰,繞於身形。”﹝6﹞《太一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中講述了豐都羅山的九幽之獄、二十四獄、三十六獄、一百八獄及阿鼻地獄、岱嶽十八地獄、八萬四千幽獄的悲苦情況,宣稱眾多罪魂冤鬼被拘其間,“煎煮身心,骨肉潰爛,苦楚難禁,動經億劫,不睹光明。爾時救若天尊坐九色蓮座,宣說真符玉冊,頒行諸獄幽境,威光遍滿十方,光明普照諸獄,赦宥罪魂,普使一切產厄、血湖罪魂,脫離苦趣。得睹陽光。”“已生未生,悉遂生成之樂;前化後化,俱蒙化育之深仁。”﹝7﹞由此可見,太一救苦天尊拯救亡魂,超度眾生的功德甚大,他的地位與影響,相當於佛教中的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

《道藏》中有《太上三洞表文》一卷,撰人不詳。似出於唐宋間。此書輯錄道教齋醮所用章表奏文數篇。內容主要為上表啟奏東極青玄老君、太一救苦天尊、天師、五帝、天地水三官等神靈,祈求救苦悔過,超度亡靈上天。經中有雲:“太乙救苦天尊。至聖至仁。極慈極愛。

乘九師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浮生。十方救苦天尊。威神宏遠。智慧圓通。應一念而拯拔。重泉滿十方而提攜。陰爽四生。蒙惠六道。九幽拔罪天尊。煉真上景。拔罪下泉。放無礙之神光。照大千世界。朱陵度命天尊。尊冠朱宮。道司丹境。闡慈悲而救物。廓仁惠以度人。火煉丹界天尊。道冠南宮。主司赤。擲流金之妙用。使枯骨以成人。處處應機。方方設化。法橋大度天尊。大德好生。至仁接物。布梯航於苦海。度群品於迷津。恒古恒今。挈日挈月。金闕化身天尊。以道為身。先天應化。垂儀千之名字。曆浩劫之因緣。普育群生。廣開常善。逍遙快樂天尊。體道化初。凝神物表。逈妙中之妙。端坐天上之天。功破幽冥。恩覃生死。寶華圓滿天尊。功圓六度。道征三乘。相好端嚴。福智具足。惟至誠而有感。實弘濟以無邊。”﹝8﹞《太上三洞表文》中稱天尊有九,即:太乙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九幽拔罪天尊、朱陵度命天尊、火煉丹界天尊、法橋大度天尊、金闕化身天尊、逍遙快樂天尊、寶華圓滿天尊等。太乙救苦天尊居九天尊之首。

太乙救苦天尊又名為“太乙慈尊”,又稱號為“東極青宮黃籙教主救苦天尊青玄九陽上帝”。本是玉清元始天尊之分真化氣,曆劫願力無窮,為開三界之拔濟接引而應顯十方之化號。他常為東方之救主,而開東方長樂世界,立東極之門庭。太乙救苦天尊屬下的眷屬神有:十方救苦天尊、救苦真人、大惠真人、普慈真人、普救真人等等。

太乙救苦天尊在冥界當中是最高神。《太一救苦護身妙經》中說到:“眾仙觀見童子化一天尊。足躡蓮花。圓光照耀。手執柳枝淨水。九頭獅子左右從隨。乘空而去。又見天尊化一帝君。躡蓮花。手執如意。圓光照耀。九頭獅子左右從隨。乘空而去。又見帝君化一真人。足躡蓮花。手放神光。上通九天。下通九地。九頭獅子左右從隨。乘空而去。又見真人化一女子。身著火錦襯衣。披發跣足。躡於蓮花。手執金劍。圓光照耀。獅子口吐火焰。繞於身形。乘空而去。”﹝9﹞在《上清靈寶大法》中頁說到:“東極青玄上帝。太乙救苦天尊。騎九頭獅子。化號十方救苦天尊。以度鬼魂。九頭獅子吼聲。能使地獄門開。”﹝10﹞這裏就把太乙救苦天尊的光耀、殊勝的形象生動的刻畫了出來:或於九色蓮花之上,或騎著寶座九頭獅子;手中拿著柳枝和淨瓶,端莊、威嚴,祥光閃閃。現今人們能夠看到的資料裏,太乙救苦天尊都是這樣的形象。太乙救苦天尊手中所持的柳枝淨水,是醫治世人疾病的藥苗符水,道教的符水,大都以潠、灑方式來進行的。

太乙救苦天尊騎九頭獅子像(《藏外道書》第35冊第610頁)

太乙救苦天尊現存最早的石刻造像在:四川安嶽玄妙觀第62號“救苦天尊乘九龍”龕,這尊石刻為唐開元十八年(730)刻像。﹝11﹞在中國道教協會編的《道教神仙畫集》中,收有兩幅

明清時代的太乙救苦天尊畫像,一幅是明清絹紙畫太乙救苦天尊手持柳枝玉盞像;另一幅是明清絹紙畫太乙救苦天尊騎坐九頭獅子像。但是有一個造像比較特別,在山西永樂宮三清殿神龕西壁外側,有一幅元代所畫的東極青華太乙救苦天尊壁畫,天尊在畫中沒有手持淨瓶、足踏蓮花,也沒有騎於九頭獅子之上,而是足踏祥雲,手扶童子。

道教的主要宮觀一般都有太乙殿,供奉太乙救苦天尊之神像或神位 。道教徒通常在上中下三元之日或為亡魂舉行黃籙超度道場時,奉祀太乙救苦天尊 。但是也有道院奉太乙救苦天尊為真師,這就是臺灣的高雄道德院。高雄道德院的開山宗長是郭騰芳(道教太乙真蓮宗開宗祖師藏應道師)。郭道師不但實修得證,且畢生治理於道教和其所創太乙真蓮宗之發揚。1959年在高雄市八德路創立“道善堂”,供奉太上道祖。隔年在高雄市金獅湖畔建立高雄道德院。1981年在高雄道德院創辦太一真蓮宗之,弘揚東方淨土法門。郭道師以乙太乙救苦天尊為傳度真師,教導人們信奉太乙,並年年舉行皈依大法會。該院除了常規位置的一尊太乙救苦天尊石神像外,後殿右邊另建太乙殿專奉東方常樂救主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大金身,(騎九頭獅子)另稱為太乙金仙。”

--------------------------------------------------------------------------------

[1] 《大正藏》第12册,第266页。

[2] 《道藏》第22册,14页。

[3]《道藏》第28册,第683页。

[4]《道藏》第6册,第182页。

[5]《道藏》第31册,第812页。

[6]《道藏》第6册,第182页。

[7]《道藏》第9册,第892、893页。

[8]《道藏》第19册,881页。

[9]《道藏》第6册,第182页。

[10]《道藏》第30册,第654页。

[11]胡文和《中国道教石刻艺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下册62、71页。

第一章 道教的神格

諸神信仰,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是我們民族心裏和民俗習慣的一種反映,影響過和繼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神學就是人學。對這一傳統文化,我們理應深入探討和研究,發揚其健康合理的成份,使我們的社會和人民在和平的環境裏,更加理智、自尊、祥和、團結、友愛。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傳統宗教,道教的神團系統是十分龐大而複雜的。“在偶像信仰上,它繼承了古代信仰的天神、地祈、人鬼一套鬼神系統,再加上後來人為創造的長生不死的神仙體系,有吸收了不少儒家的先王聖賢和佛門的閻王鬼卒,從而形成了一個十分龐大奇異的道神系統。”﹝1﹞太一救苦天尊就是道教神團中的一位先天尊神,在整個道教神仙譜系當中的位置是舉足輕重的。對於積功行善、功行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接引其升仙。為了救度地獄中受苦受難的眾生,佛道兩教專門配置了相應的尊神主管教化,使之脫離苦海。佛門中有地藏王菩薩和阿彌陀佛,而在道教裏,則是太乙救苦天尊。道教有自己獨有的東方長樂世界,它的主人便是這位太乙救苦天尊。但是目前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和論著非常之少,基於此,本文將把太乙救苦天尊作為研究物件,從不同角度對太乙救苦天尊的信仰進行分析。

--------------------------------------------------------------------------------

[1] 马书田,《中国道教诸神》,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年7月第2版,第12页。

1-1 道教神系的發展過程

道教是多神宗教,信奉的神仙很多,其“神”和“仙”的系統,也是在發展中逐漸擴充而形成的。由於道教發展階段的不同、宗派的不同,故崇拜的神仙及其地位也有所差異。要研究道教神系中的太乙救苦天尊,首先應該對道教神系的演變有所瞭解。

“道教創立以前,方仙道所信奉的神仙說,是以後道教的最基本的信仰與特徵;方士們所行之方術,也是道教所信仰的方術;黃老道所尊崇的黃帝、老子,是後來道教所信仰的至尊之神。是他們最終促成了道教神仙信仰的產生與形成”。﹝1﹞道教創立的初期,大道被演化為人們崇拜的尊神。張陵于東漢時開創正一天師道,自稱“太清玄元”,得太上老君之真傳。《神仙傳》說:“張道陵精思煉志,忽有天人下??或自稱柱下史,或稱東海小童,乃授陵以新出正一盟威之道。”這位來自天境的“柱下史”,就是先秦思想家老子,史載老子嘗為周柱下史。《老子想爾注》亦曰:“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三天內解經》也說:“幽冥之中生乎空洞,空洞之中生乎太無,太無變化玄氣、元氣、始氣,三氣混沌,相因而化,生玄妙玉女,玉女生後,混氣凝結,化生老子。從玄妙玉女左腋而生,生而白首,故號為老子。老子者,老君也。”﹝2﹞這樣一來,本為哲人的老子便被道教神化成為道教的教主。

早期正一道還吸收了巴蜀地區的民間信仰及少數民族的三官崇拜。《三天內解經》記載東漢永壽三年(157年)張道陵在蜀郡,“與漢帝朝臣以白馬血為盟,丹書鐵券為信,與天、地、水三官、太歲將軍,共約永用三天正法。”﹝3﹞此外,經中還載有道德丈人、太上丈人、天

帝君、九老仙都君、九氣丈人、新出老君、五帝、西王母、上元夫人、千二百官君,太清玉陛下等天師道的天真神明。在另一種早期天師道的《正一法文經章官品》中亦列有名目繁多的天地各方神君,如九水丈人、天昌君、天綱君、安氣君、赤沙君、天玄君 、青龍君、官席君、九地君、四明君、畢女君、破市大將軍、破獄大將軍、解患大將軍、太陰君、玉女君、誅殃君、五穀君、萬福君、行廚君、金倉君、注變君、北海君、太平君、百舌君,明星玉女、天皇君、朱雀君等,他們均各有主司,或主收邪治鬼、治病祛痛,或主祈雨求晴、利市安宅,其範圍幾乎包括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由此可見早期道教的神系其組成的成份已相當複雜,但尚缺乏系統性與條理性。

“漢末黃巾起義失敗後‘民間道教被迫停止,神仙道教乘機勃興,平均、平等意識頓時消沉,尊卑等級的觀念步步加強,大力維持封建秩序。兩晉南北朝的道教基本上是沿著神仙道教這個趨勢發展,直至唐代達到高潮。’”﹝4﹞魏晉以降,道教開始走上成熟發展的道路,也產生了道教神仙思想集大成的著作《抱樸子》,從而把道教神仙信仰推向了另一個高潮,使神仙理論進入了系統化和理論化的階段。

隨著道教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發展,一些新興的道派如上清派、靈寶派相繼出現,又出現一大批道教新神,如元始天尊,靈寶元尊、元始元王、太乙元君、北帝、天真大神、妙行真人、三十二天帝、五鬥星君、五天魔王、長生大君、無英公子、白元尊神 、太一司命等。但各派所奉神真不同,其來源亦異,故多不相關,略無統序。如靈寶派所奉第一尊神元始天尊,即援引上古的神話——盤古開天壁地,加以改造而塑的新神。題名葛洪《枕中書》說:“昔二儀未分,溟滓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游乎其中。”﹝5﹞這裏已把盤古演變成了道教尊神元始天王。至於道教神系中的三十二天帝,則有取於佛教。中國古代是講九天的,而道教授引佛教的“三界說”,謂“四梵三界三十二天”,所供奉的三十二天帝,這些皆明顯摸似於佛教。

上清派亦創造了許多新神,並著手於對道教神系的全面整理,從而創作出了《真靈位業圖》。“《真靈位業圖》一書,主要根據《元始高上玉檢大路》、《真誥》、《登真隱訣》、《元始上真眾仙記》等上清派道書仙傳,將其中出現的近七百名神靈的名諱,以圖譜的形式一一列出。”﹝6﹞從卷首陶弘景的自序中可知,該書的目的是理順仙聖品階,正確地顯現位業。“祈祝跪請,宜委位序之尊卑。對真接異,必究所遇之輕重。是以三君共辭先致,學未體之尤;下班居上,智有不達之蔽。雖同號真人,真品乃有數;俱目仙人,仙亦有等級千億。”因此,這部南朝道教的神譜將眾多的真靈分為七個神團,由天界、人間、鬼域三大體系組成,包括玉清、上清、太極、太清、九宮、洞天、豐都七大世界,各有主神,左右仙真,分司專職,治理著整個宇宙。如“豐都北陰大帝,炎帝大庭氏,諱慶甲,天下鬼神之宗,治羅豐山,三千年而一替。”“辛玄子,自雲禁元中郎,將吳越鬼神之司。”﹝7﹞在北陰大帝的左、右兩傍各有五十餘位鬼神,如秦始皇、魏武帝、周文王、公孫度、馬融、陶侃、王逸少、鄧攸等,大都是三國魏晉時武將文人。尤其要指出的是,除第一階所列六七位真靈純屬天神之外,其餘六階的七百餘位神真中,絕大多數皆為道教中人或歷史人物。這個特徵及現象,值得注意,因為它涉及到道教的教理。也是研究道教神學及神系必須思考的問題。北周道書《無上秘要》卷八三、八四中所收內容與《真靈位業圖》大致相同,但沒有排列階位,其神真排列的順序有異,尤其不同的是位置的大顛倒,即《真靈位業圖》中最後一名“鄧攸”,在《無上秘要》中

卻出現在卷首開頭。這是因為後者是從“得道成仙”的視角,從下至上依其修煉之程度,分為八個層次,即“得鬼官道人”,“得地仙道人”,“得地真道人”,“得九宮道人”,“得太清道人”,“得太極道人”,乃至“得上清道人”,“得玉清道人”。這兩者從形式看似有區別,一個從上至下,一個從下至上,但其內涵是相同的。目的都是為了統一道教的神系,以便為人們提供一個比較完整的崇拜神團。“《無上秘要》一書中述及的道教神靈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神跡的介紹方面,其內容都遠遠地超過了《真靈位業圖》。如《靈官升降品》、《眾聖本道品》、《身神品》等所載眾真萬靈,多為《真靈位業圖》中所無。總之,這是第二次編織了道教的神真體系,在道教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象徵意義,它標誌著道教由早期派別林立,各自為政的散雜狀況,開始朝向諸宗歸一、信仰趨同的成熟階段發展。”﹝8﹞

時至唐代,經過南北朝道教各派相互融合的歷史過程,確定了道教最高尊神三清至聖的地位,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上清境靈寶天尊、太清境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道教神系亦步入了新的格局。他們或以師徒的關係出現,或以大道的顯化降跡,構建了三位一體的三清尊神。這是道教神系發展史上又一里程碑,因為諸真萬神遍佈的宇宙之中,終於有了統領群仙眾真的至高大神。道教內的諸宗諸派,無論其派內的神靈來自何處,其構成與面貌如何複雜,但都必須服從三清尊神,敬奉三清尊神。從此,道教的信仰集中於對三清尊神的崇拜,這對於道教的發展與壯大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兩宋時期是道教神系得以完善、定型之際,其後變化不大,並流傳至今。從《上清靈寶大法》、《靈寶領教濟度金書》、《道門定制》、《道法會元》、《法海遺珠》等道書中,不僅收集,整理了近千年來道教神真譜系,並受佛教密宗的影響,造就了一大批新的神真,從而豐富了道教的神系。”﹝9﹞兩宋以來的神仙譜系,可以概括為十個層次。最高層是三清、六禦(或四禦);第二層是諸天帝,如九天上帝、五靈五老天君、三十二天帝等;第三層是日月星辰,如五鬥星君、二十八宿星君等;第四層是三宮大帝、三元真君、四聖元帥等;第五層是歷代傳經授法祖師,如玄中大法師、靈寶三師、三天大法師等;第六層是自然之神,如雷公電母、風伯雨師等;第七層是山川之神,如五嶽大帝、十洲仙官、諸海龍王、百種水神等;第八層是羅豐鬼神,如豐都大帝、扶桑大帝、溟冷大神、地獄主者等;第九層是各種執法功曹、直符使者、金童玉女、香官役使等;第十層是城隍土地、六丁六甲、太歲司命等。這是一個相當龐大但又嚴然有序的道教神系,其數量多得難以計算,所謂“三境高尊,萬天上帝”,十方上聖,歷代師真,“因經科而立教化,垂有作出法錄以度人。九品三乘,遞相通貫;六書八體,互以發明。傳于天中,為萬聖指歸之路;降乎人間,開群生修進之門。”

--------------------------------------------------------------------------------

[1]张兴发《道教神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51页。

[2]《道藏》第28册,第413、414页。

[3]《道藏》第28册,第413、414页。

[4]王明《中国道教史·序》,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第一版。

[5]《道藏》第3册,第269页。

[6]任继愈《中国道教史》2001年9月第1版,第108页。

[7]《道藏》第3册,第272、280页。

[8]李远国《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与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150页。

[9]李远国《神霄雷法——道教神霄派沿革与思想》,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152页。

廣東陽江職業技術學院

文 豪 講師

第二章 關於太乙救苦天尊信仰的經誥

2-2-2 全真正韻

《全真正韻》是未入《道藏》的一部全真道所通用的經韻譜輯,系清康熙年進士彭定求編修的《道藏輯要》中的一卷。時下 一些道觀和道人收藏的多是清末(1906)賀龍驤、彭瀚然在成都二仙庵重刊的《全真正韻》。

該譜輯共收錄了當時及之前全真道常用的經韻五十六首。曲目除記有經詞 外,還附有“當請”譜,即在經詞旁側記有“當”(鐺子)、“請”(鈸)、“魚”(木 魚)等法器演奏的狀聲字,並用圈點注明“板眼”記號。這種譜式並未標出旋律曲調,但實際上“當請”除了作為擊節數拍以控制聲韻的長短與速度外,還演化 為道內傳授道樂的一種手段。由於該譜輯無經韻旋律記錄,離開經韻老師的親傳 嫡授便不能直接依譜誦唱 。

道曲主要用於頌贊神仙、祈福禳災、超度亡靈和修持養煉,韻腔形式上有“陽韻”和“陰韻”之分,“陽韻”多用於早壇功課和祥祈性法事;“陰韻”多用於晚紜功課和超度法事,因此在這些經詞當中,有很多都是和太乙救苦天尊相關聯的。

《晚皈依》或《大皈依》中載:“青華聖境,東極上宮。十方化號度眾生,百億光中瞻妙相。九色蓮花,作慈航之彼岸。一支楊柳,開甘露之法門。九千九萬億,同名同號聖。幢幡寶蓋,接引導師。大慈大悲,循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1﹞清華聖境是他的住地,他有九千九萬億的化身,但同歸於一個太乙救苦天尊。慈航就是慈悲的航船即下水船,用它來接引眾生的,這裏十方靈寶天尊、十方救苦天尊、十方飛天神王無極救苦天尊、隨緣往生天尊,都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號。道教神封號、號數多,實際是萬法歸宗、萬號歸一。

《三尊贊》曰“建法筵,垂懸相,高極彌羅星斗上,十方國土禮金身,五色瓊光瞻玉像。花雨飛,鶯歌唱,仰叩玄恩消災障,或躭身色諸有情,沉淪苦害深無量。輯首華林禮東方,一切災殃洗滌蕩。求懺悔三元玉皇赦罪,太乙救苦天尊,大天尊。”﹝2﹞贊詠詞雖然保存了步虛詞的入樂法式,但也具備了一些新的特點。最重要的就是長短句的出現。例如這首《三尊贊》:作者在七言詩的基礎上加入許多三言句,這就形成了長短不一的格式,具有獨特的風格。

在《青華引》中說到:“贊禮東方,清華聖經,蓮花九色,九色馨香。七寶騫林,玉清應化,化現金身。太乙天尊,大藏慈仁,化道無量羣真。降下洪恩,現潛清眾誠心,願樂鴻鈞。”﹝3﹞中元節的法事要用此經。“引”:道教經韻格式之一。“引”有開弓、延長、引導之意。作為歌曲的一部分,“引子”常是起唱前由樂器演奏的過門;作為樂曲的一部分,“引子”則是其音樂主題正式出現之前的“序奏”。道教音樂中的“引”,大量出現於韻腔之中,如:《大救苦引》、《小救苦引》、《青華引》、《東華引》、《梅花引》、《天花引》等。道教音樂中的“引”類韻腔,旋律迂回曲折,悠揚婉轉,優美動聽,敍事、抒情兼備,多為用於薦亡道場科儀中的“陰韻(陰調)”,而篇幅長大,道眾稱其為“大韻子”。

《大救苦引》曰“以此,真香,攝召請。党願亡者悉遙聞,仗憑三寶力加持,此夜今時來赴會。運心平等,法力無邊,恭對寒林前稱揚寶號。無量功德慈尊,廣現身,妙色相,甘露王,慈悲救苦超生度。哭聲悲聲憾雲霄,夜迢迢,無量婆伽法諦。今宵興遇法筵開,出苦海,攝召靈魂來赴會。呼唵,噍嘍??仰啟清華教主大慈悲,普放祥光無書意。綠柳甘露灑幽門,普放地獄諸罪滯。皈叩十亡大慈悲,開放幽靈來赴會。”﹝4﹞“婆伽法諦”的發音是中國最

早雲篆的發音,叫為密語,這種發音是根據鳥的發音創造出來的。道教的踏罡很多地方接近於鳥的動作,後來演化成科儀中的禹步。“呼唵。噍嘍”的讀法則是一些先天的發音。由“皈叩十亡大慈悲”可見十亡也是歸太乙救苦天尊管轄的。

《幽冥韻》“東極青華妙嚴宮,紫霧霞光徹太空。千朵蓮華映寶座,九頭獅子出雲中。南極丹台開寶笈,北都玄禁破羅豐。惟願垂光來救苦,眾等稽首禮慈容。”﹝5﹞《幽冥韻》的經詞就是一首傳統七言律詩。這一經詞讚歎太乙救苦天尊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過世的先人,先人所居之處,稱謂冥界,這首曲就是為先人舉行超度儀式而使用的,意在祈告真靈,使陰靈超凡入聖,脫胎換骨。

《三炷香》“輯首先天一炷香,香雲繚繞遍十方。此香願達青華府,奏請太乙救苦尊。輯首先天二炷香,香雲繚繞遍十方。此香願達朱陵府,奏請十方靈寶尊。輯首先天三炷香,香雲繚繞遍十方。此香願達黃華府,奏請道場諸眾尊。”﹝6﹞中元法事開始時就要念頌此贊。這一經詞屬於讚頌詞章中的七言步虛詞,步虛是諛神之辭,建醮時,道士須旋繞香爐或燭燈,邊巡行邊按一定的曲調口誦詞章。一般為詩體,或五言、七言,或八句、十句、二十二句不等。

《慈尊贊》“慈尊九色蓮花座,七寶騫林。騫林百億瑞光中,瑞光中現出妙嚴宮。妙嚴宮中端然座,座就金容。金容手執綠楊枝,綠楊枝遍灑虛空。虛空境界難描畫,畫就無窮。無窮無盡拔度亡靈,度亡靈上往南宮。”﹝7﹞對太乙救苦天尊的描述很多在贊詞裏面。南宮就是長生無苦之宮,天宮的意思。慈尊贊是道教青玄濟幽道場的常用曲目,為讚揚救苦天尊普灑甘露潤濟群生的一首頌詞。

《小救苦引》“東極宮中,太乙慈尊。十方化號為救苦,百億光中現慈容。宏誓願力深,幽陽幽陽界,超出苦眾生。盡離幽暗泉曲府,永錫長生免沉淪。得入天堂中,魂自魂自在,徑往朱陵宮。三代宗親承攝召,一脈先靈共超升,普度亡過靈魂生仙界。甘露法王中,惟願今宵來赴會,引亡靈上往南宮。”﹝8﹞全真經韻中的經詞,專押平聲韻這一手法,是金元時期稱之為近體詩的典型用韻方法。這一用韻方法,即所謂“平聲是長音,可以延長而不變調,便於曼聲歌唱,符合詩‘詠言’和‘詠歌’的要求。”﹝9﹞《小救苦引》經詞中的:“中、深、生、宮、召、升”都是壓平聲韻。

《梅花引》“輯首東宮主,救苦救苦慈尊。太上慈仁,廣發洪誓願,度脫度脫眾生。道德天尊,救苦天尊,大惠真人救苦救苦真人。九幽地獄,一切冤愆,化作微塵。青華寶誥,金口宣揚,上薦亡靈。真人手內楊柳灑滴甘露味,潤在亡者喉中。大慈大悲,普濟普度眾生。惟願今宵來赴青華會,接引亡靈上往南宮”。﹝10﹞全真經韻的經詞在形式上,以語言精煉、形象鮮明、

韻律規範為主要特徵,在《梅花引》中充分地得到了體現。

道士在做這些法事時,要以詠唱、吟誦、禹步、奏樂等多種形式連貫進行,要求演唱者必須“莊嚴作象,意專觀想,身與口協,口與意符,意與身合,面對神明,虛心敬意”﹝11﹞方能感動神靈,獲得“性命雙修”、“成仙證真”的效果。他們唱頌著“神”韻“仙”味的經詞和道韻,伴隨著舞蹈的儀式活動,不僅是宗教信仰者力圖同所崇拜和信仰物件保持一種特定的聯繫,而且對於鞏固和強化道士們的宗教意識起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

[1] 《全真正韵》第11页。单行本,板存于成都二仙庵。以下《全真正韵》皆为此版本,不再特别声明。

[2] 《全真正韵》第20页。

[3] 《全真正韵》第25页。

[4] 《全真正韵》第25页。

[5] 《全真正韵》第32页。

[6] 《全真正韵》第33页。

[7] 《全真正韵》第34页。

[8] 《全真正韵》第45页。

[9] 程毅中,《中国诗体流变》,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7月第1版,第65页。

[10] 《全真正韵》第53页。

[11] 周振锡、史新民,《道教音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年1月第一版,第52页。

2.2 有關太乙救苦天尊的其他經誥

道教經典,浩如煙海。前文中已經提到:現存和太乙救苦天尊相關的經典,自六朝以來約有

九十多種,分別見於《中統道藏》、《續道藏》、《道藏輯要》、《藏外道書》、《荘林續道藏》、《中華道藏》、敦煌出土寫卷,以及民間道士科儀本子中。在這些經文典籍當中內容有一部分是雷同或接近的,這裏只選擇《玄門日誦晚壇功課仙經》和《全真正韻》中的經誥來介紹和分析。

2-2-1 太上玄門日誦晚壇功課經

太乙救苦天尊的主要職責是度亡、循聲救苦,度亡和循聲救苦都體現在科儀當中,他的精神和語句科儀裏面都能見得到。道教的《太上玄門日誦晚壇功課經》就是一個典型。

“早晚功課是道教宮觀道士日常的主要禮儀之一,也是宮觀道士日常修持的一部分。課,指的是課誦,功課就是例行作業的意思。早晚功課就是道觀的道士每天早晚兩次上殿念誦必讀的經文。”﹝1﹞日常功課為宮觀道士的日常必修課,按清規,住觀道士每日必須上殿誦念早晚壇功課經。宮觀道士們日常舉行早晚功課的目的是為了修道;另一個目的是為了養生。道教宮觀道士的早晚功課的內容基本是相同的,主要是經、誥和咒等。日常功課分為早壇功課和晚壇功課,主要內容即誦經念咒。所用經書一般是黃綾封面的刻印經褶本,道士人手一冊,平時念熟,早晚壇時入殿堂或念或唱,由高功或經師領頭,有時則有唱有和,念時敲打木魚鈴鐺等法器,以和音節。

《玄門日誦晚壇功課經》收錄于《道藏輯要》的張集中,主要有《原始天尊說升天得道真經》、《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太上道君說解冤拔罪妙經》等。經文一般都很短,多是四言韻文,便於誦唱。除了經文以外,還有一些誥和咒,由《步虛韻》、《舉天尊》、《提綱》、《下水船》、《千倒拐》、《小啟請》、《玄蘊咒》、《救苦經》、《升天經》、《解冤經》、《諸真誥章》、《反八天》、《解厄真言》、《十二願》、《小贊》、《二郎神》、《回向贊》、《土地咒》、《結經偈》、《三皈依》組成。《玄門日誦晚壇功課仙經》主要講內修真功,薦幽之法,和太乙救苦天尊關係密切,是齋科法事中必需背誦的經卷。課誦《玄門日誦晚壇功課經》時,在念完諸品經、誥後,高功便提提綱:“愛河千尺浪,苦海萬丈深”,表白接雲:“欲免輪回苦,大眾轉天尊”,於是便起天尊板:“太乙救苦天尊”,大眾列隊出壇轉天尊。 經中《下水船》雲,“救苦天尊妙難求,身披霞衣累劫修。五色祥雲生足下,九頭獅子道前遊 。盂中甘露時常灑,手內楊柳不記秋。千處請師千處降,愛河常作度人舟。誦經功德不思議,孤魂滯魄早超升。香供養,十方救苦天尊”。﹝2﹞文中把太乙的外貌和精神都表現了出來。《下水船》是一首贊詞,乃道教《晚課》和濟幽法事的必用曲,展現了太乙救苦天尊乘著九頭之獅子,憑空而下,揮灑甘露,遍濟幽冥,化無邊之蓮花,作接引之舟航,以拯救受苦眾生。志一心稱念:太乙救苦天尊,不可思議功德。《下水船》除了在晚課中誦經,還可在出壇行“祭孤科儀”時所用,祈求並供養太乙救苦天尊。《下水傳》還有韻曲,曲引以古琴獨奏,後由樂團合奏加入,古箏似流水,波浪層層;弦管似天樂,盈空而下。屬於濟幽一類科儀的

用韻,旋律流暢自然,如在風平浪靜中下水行船。

《救苦誥》中說:“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七寶芳騫林,九色蓮花座。萬真環拱內,百億瑞光中。玉清天寶尊,應化玄元始。浩劫垂慈濟,大千甘露門。妙道真身,紫金瑞相。隨機赴感,誓願無邊。大罖罖聖大慈,大悲大願,十方化號,普度眾生。億億劫中,度人無量。尋聲赴感,太一救苦天尊,青玄上帝。”﹝3﹞太乙救苦天尊的形象是,天尊頭戴冕旒,身著朝服,“妙道真身,紫金瑞相”。端坐於七寶芳騫林中之九色蓮花寶座,周圍有九頭青獅子口吐焰,簇擁寶座。天尊天上環繞九色神光,放射萬丈光芒。眾多仙真、力士、金剛、神王、金童、玉女侍衛身旁。

太乙救苦天尊的宮闕在《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和《救苦誥》這兩部經都沒有完整地介紹他,只有把很多經文的介紹集合起來才能瞭解清楚。按道教的信仰,它應該是在東極世界,佛教講的是西極,這裏講得是東土,所以叫東極世界。宮闕的名字叫“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可以稱為東極界,東極界的名字叫“青華長樂界”。因為道教講三界十方,三個界裏含有很多界,他的界就是他管轄的地方、執政區,就是“青華長樂界”,他住的地方是“青華妙嚴宮”,宮裏面非常的漂亮,“七寶芳騫林”,芳代表芳香的紅花很多,如木如林,“騫林”是道教的一個術語,宮是在七寶當中的。“九色蓮花座”:天尊在宮中時是端坐在有九種顏色得蓮花寶座上的,出巡時是端坐在九頭獅子上的。 救苦部的諸神都是拱形地環繞、簇擁在他的周圍,金光萬道、祥瑞繽紛。“玉清天寶尊,應化玄元始”:這裏說太乙救苦天尊是玉清元始天尊的化身。為什麼有太乙救苦天尊呢?是玉清天寶尊當時在應化了玄元始這三氣之後,垂濟度之心,大開甘露之法門,然後才成了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的,也就是“妙道真身,紫金瑞相”,“東極清宮黃籙教主太乙循聲救苦天尊青玄九陽上帝”是他的全稱。

經中《反八天》雲:“青化妙嚴,慈相億千。身居長樂,尊座金蓮。慧光無礙,照諸幽泉。甘露流潤,遍灑空玄。 朽骸枯骨,鹹得光鮮。拔度沉溺,不滯寒淵”。﹝4﹞《反八天》為道教晚課的中堂韻曲,滋因晚課以濟幽為主,所以這首曲子是道眾們請求太乙救苦天尊濟度幽冥,救眾生於苦海之中。《反八天》在晚課中有時可用反八天韻,唱辭中虔請青華天尊,拔度沉淪,並天官降臨,解除天厄。

經中《小贊韻》雲,“青華教主,太乙慈尊。玉清應化顯金身,大千甘露門。接引群生,永出愛河津。接引群生,永出愛河津。”﹝5﹞這裏說明太乙救苦天尊和玉清元始天尊的關係,他是由玉清化身而來。

另外,《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也收錄在《玄門日誦晚壇功課仙經》第二頁的《諸品仙經》

裏面,成為道人日誦所必備,因為在上節已經介紹過了,因此這裏就不再贅述。

--------------------------------------------------------------------------------

[1] 陈耀庭,《道教礼仪》,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2月1日第一版,第11页

[2] 《道藏辑要》(张集),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缩印本,第9册,第477页。以下所引皆为此版本。

[3] 《道藏辑要》(张集)第9册,第478页。

[4] 《道藏辑要》(张集)第9册,第478页。

[5] 《道藏辑要》(张集)第9册,第478页。

2-1-2 太一救苦護身妙經

《太一救苦護身妙經》收錄於《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撰人不詳。從內容文字看,蓋系隋唐道士所作。在目前所能見到道經中,敍述太乙救苦天尊神格司職最為詳盡,而且最為重要的當為《太一救苦護身妙經》。經文假託元始天尊演說,宣稱太一救苦天尊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世人如遇各種苦難,只須唱呼“太一救苦天尊”之名,念誦聖號,天尊即應化現身,前來救護。

經中說到:“爾時,元始天尊,在玄景之上,清微天中,九色玉堂,升七寶座。放大光明,普集萬靈,與天教化,十方天尊。道君老君,帝君元君,丈人聖人,萬萬仙眾,俱來詣座,聽宣妙法。於是梵王稱善,帝釋欣歌,仙樂自響,隨光而至。是時,太上老君,身離玉座,步躡蓮花,真人侍于左右,玉女扶於曳裾,至天尊前,奏曰:臣等蒙師開化,受福天堂,施功無極,恩不可量。臣觀三界之中,苦海之內,無量眾生,橫遭厄難,罪網牽纏,異類尋情,難逃生化。臣不可住於太清,欲仗威光,分身三界,救度尋情。唯望至尊,觀心慈湣。於是元始天尊,微起法身,告老君曰:善哉,汝離玉座,驚怖萬天,救苦救生,不須汝言,可還座中。吾為宣說。天尊曰:萬物吾生,萬靈吾化,遭苦遭厄,當須救之,不須汝威力,化身救度。

此東方長樂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黃沙數。物隨聲應,或住天宮,或降

人間,或居地獄,或攝尋邪,或為仙童玉女,或為帝君聖人,或為天尊真人,或為金剛神王,或為魔王力士,或為天師道士,或為皇人老君,或為天醫功曹,或為男子女子,或為文武官宰,或為都大元帥,或為教師禪師,或為風師雨師。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

今告汝知,老君重奏曰:此之威神,有無量變化,如何得至我師御前?天尊告老君曰:汝可舉聲,唱太乙之名,使仙官齊詠,自然應化現身。於是老君眾仙等,尊其教旨,齊聲稱詠太乙救苦天尊之名。忽見,帝君班中,有童子一人,步步躡於蓮花,稽首至天尊前。奏曰:臣乃太乙,為我師開化說法,臣集相聚形,聽宣妙音。天中快樂一時,地下動經萬劫,三界之中,尋生受苦,高聲呼喚,苦哉苦哉。旋繞天尊禮拜,俯伏乞下天關。於是眾仙見童子奏對,泣淚滴衣,哽噎歎言。天上快樂,地下受災,輪回報對,何時清閒。天尊告太乙曰:汝行願慈悲,眾生受苦,依汝行願,分身救之。童子喜笑,再拜而退。眾仙觀見童子化一天尊,足躡蓮花,圓光照耀,手執柳枝淨水,九頭獅子左右從隨,乘空而去。又見天尊化一帝君,躡蓮花,手執如意,圓光照耀,九頭獅子左右從隨,乘空而去。又見帝君化一真人,足躡蓮花,手放神光,上通九天,下通九地,九頭獅子左右從隨,乘空而去。又見真人化一女子,身著火錦襯衣,披發跣足,躡於蓮花。手執金劍,圓光照耀,九頭獅子口吐火焰,繞於身形,乘空而去。

老君奏天尊曰:此聖威德,變化救生,從何而有,甚劫修行,惟願應機,為眾宣說。天尊曰:此聖在天呼為太乙福神,在世呼為大慈行者,在地獄呼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邪呼為獅子明王,在水府呼為洞淵帝君。汝是吾之氣,吾是汝之根,汝知吾知此,是九陽之精。??

爾時,天尊重告老君及諸仙曰:若有眾生,時遭疾疫,病痛纏綿,可以焚香,念誦聖號,看轉此經,疾患退散,克獲安寧。若有眾生求官覓職,奸佞妄生,但當念誦聖號,看轉此經,自然嫉妒不生,高遷祿秩。若有眾生泛涉江海,波浪所驚,魚龍欲傷,可以存思念誦聖號,使得達岸,無有害傷。若有眾生,值雷霹靂,風雨驚怖,但當存思,念誦聖號,神氣亦清,魂魄不動。??

若有眾生,頻遭百鎖牢獄之中,呻吟難訴,但當存思念誦聖號,便得解脫,出離囹圄。若有眾生為七祖九先門人同學,夫妻男女,身歿之後,流滯寒庭,未得托生,但當存思念誦聖號,自然出離陰境,便得生天。若有眾生為冤家牽引,複連相纏,但當存思念誦聖號,冤家解釋,後連斷除。於是,天尊告老君曰:此聖最尊最貴,最聖最靈,每月三九日,多降人間。常於淨室中,焚香禮拜,柳枝淨水,時花藥苗,如法供養,自然壽滿一百二十,五福常臻,八難遠離。切忌窠下灰燼,石榴穢物,此為不潔,勿令觸之。

天尊說經畢竟,大會之中,尋仙唱善,獅子能語,鳳凰能言,魚龍成人,枯朽還生。蠢

動含情,福資皆遍,巍巍堂堂,皆得升仙。於是道君老君,無量眾真,同聲讚歎,今聞妙音,大獲利益,奉辭而退。”﹝1﹞

經書中主要以元始天尊為說經者,他告訴太上老君有關太乙救苦天尊聞聲救苦的事蹟。太乙救苦天尊,能隨聲救苦,化身無數,或在天宮、或在人間、或在地獄;或者化為仙童玉女、帝君聖人、天尊真人、男子女子等等。“此聖在天呼為太乙福神。在世呼為大慈行者。在地獄呼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邪呼為獅子明王。在水府呼為洞淵帝君”。“尋聲救苦。應物隨機。”﹝2﹞三界萬靈眾生,若遇危厄苦難,比如“時遭疾疫。病痛纏綿、“波浪所驚。魚龍欲傷”、“值雷霹靂。風雨驚怖”、“六親不和。兄弟乖逆”、“兵火作亂。風雨不調”、“頻遭百鎖牢獄之中。呻吟難訴”、“流滯寒庭。未得托生”等等,都可以存思太乙救苦天尊,並念誦此經,就可以免除災難。“但當存思,念誦聖號,便得解脫,出離囹圄。”﹝3﹞ 除救度生人之苦難外,太乙救苦天尊還兼及接引天界長生和地獄薦拔亡魂。這裏,太乙救苦天尊具備了救生、薦亡以及引渡淨土這三種和世人生死息息相關的司職和神格。在《太一救苦護身妙經》中,太乙救苦天尊開始出現三界救苦的特色,所謂三界救苦,就是指在人間循聲救苦,在地獄冥界薦拔亡魂,在天界則化現東方長樂淨土。於是形成了天上、人間、冥界的共同救度者。

--------------------------------------------------------------------------------

[1] 《道藏》第6册,第182页。

[2] 《道藏》第6册,第182页。

[3] 《道藏》第6册,第183页。

第二章 關於太乙救苦天尊信仰的經誥

道教敬神禮儀中以語言向神致敬的形式,便是誦經。誦經包括念誦和歌贊兩部分。念誦是指詠念經文與誦念道教諸神和真仙聖號。諸神真仙為無上大道的化身,信仰諸神真仙便是信仰道。道和經都是道教三寶(道、經、師)之一,詠念經文與誦念諸神真仙聖號,既是對諸神真仙的敬禮,也是自我修持的必要。歌贊是以唱的方式贊禮諸神、真仙的功德。贊詞多採用四言、 五言、六言或七言偈語,主要有《三清寶誥》、《玉帝寶誥》、《鬥姥寶誥》、《救苦寶誥》、《小贊韻》、《舉天尊》、《大皈依》和《三皈依》等。誦經還是道教各種齋醮法事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內容。誦經的作用在於:(1)唱誦諸神、真仙寶誥,以表崇道敬神的虔誠之心;(2)禮拜諸神、真仙,以祈延生保安,超陰度亡;(3)通過誦經,以求開悟經義,保養元和,合助道力。

太乙救苦天尊雖有天上、人間、地獄救苦三種神格,但自六朝以來,幾乎所有的道經都只強調太乙救苦天尊地獄救贖的神格。現存和太乙救苦天尊地獄救贖相關的經典,自六朝以來約

有九十多種,分別見於《正統道藏》、《續道藏》、《道藏輯要》、《藏外道書》、《荘林續道藏》、《中華道藏》、敦煌出土寫卷,以及民間道士科儀本子中。

2.1 太乙救苦天尊的兩部大經

在和太乙救苦天尊相關的道教經典中,有兩部是最主要的: 一部是《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 一部是《太一救苦護身妙經》。

2-1-1 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

《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簡稱為《救苦經》或《太上救苦經》收錄於《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撰人不詳。從內容文字看,蓋系唐宋道士所造。宋《秘書省續四庫缺書目》中錄有“救苦經一卷”,當即此書。此經以五言韻文寫成,讚頌太上救苦天尊救拔眾生脫離迷途,超出三界。謂眾生“歸命太上尊,能消一切罪”;念誦此經不息,可致“天堂享大福,地獄無苦聲”。經文之後附載北宋池州監押趙子俅所述短文一篇,記述宋徽宗宣和甲辰(1124年),池州僧童莫道組念誦此經,超度趙氏亡母而得靈驗之事。另外洞陽子所撰的《太上洞玄靈寶天尊說救苦妙經注解》是《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的注解本。原題洞陽子注,洞陽子蓋系宋元時道士。《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原本為北宋以前道經,其內容主要是讚頌救苦天尊神威,祈求天尊救拔眾生脫離地獄之苦,超升天堂。洞陽子注解經文,則以闡述內丹修煉為主。注文以人身神、炁、精為三寶君,以凝聚三寶為修道要訣。宣稱:“至人內視返聽凝其神,呼吸太和襲其炁,逆運流珠聚其精。三寶積于神室(丹田)之內,皆化為神,故曰是名三寶君”。

《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的全文為:“爾時,救苦天尊,徧滿十方界,常以威神力,救拔諸眾生,得離于迷途,眾生不知覺,如盲見日月。我本太無中,拔領無邊際,慶雲開生門,祥煙塞死戶,初發玄元始,以通祥感機,救一切罪,度一切厄。渺渺超仙源,蕩蕩自然清,皆承大道力,以伏諸魔精。空中何灼灼,名曰泥丸仙。紫雲覆黃老,是名三寶君,還將上天炁,以制九天魂,救苦諸妙神,善見救苦時,天上混無分,天炁歸一身,皆成自然人。自然有別體,本在空洞中,空洞跡非跡,徧體皆虛空。第一委炁立,第二順炁生,第三成萬法,第四生光明。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太玄無邊際,妙哉大洞經,皈命太上尊,能消一切罪。東方玉寶皇上天尊、南方玄真萬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極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東北方度仙上聖天尊、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上方玉虛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道言十方諸天尊。其數如沙塵,化行十方界,普濟度天人,委炁聚功德,同聲救罪人。罪人實可哀,我今說妙經,念誦無休息,歸身不暫停,天堂享大福,地獄無苦聲。火翳成清署,劍樹化為騫,上登朱陵府,下入開光門,超度三界難,徑上

元始天。於是飛天神王,無鞅數眾,瞻仰尊顏,而作頌曰:天尊說經教,接引於浮生,勤修學無為,悟真道自成。不迷亦不荒,無我無無名,朗詠罪福句,萬徧心垢清。爾時,飛天神王,及諸仙眾,說是頌畢,稽首天尊,奉磁而退。”﹝1﹞

道教中先天神是不需要修練的,而是要大神、大智慧者來給他們傳授經驗。這部經就是太乙救苦天尊坐在蓮臺上給眾神傳授經典,講授天地演化的成功,以及他怎麼成為十方救苦天尊的。太乙救苦天尊在十方都救過苦,而每一個地方都留下了他的精神,他的精神就作為他的化身,這些化身就成為十方救苦天尊。天尊經常用威儀神力救度眾生,但眾生知道救苦天尊時常在救度他們,好像瞎子見到日月一樣不認識,我本是在無極之道玉清天上的玉清原始尊,使人常生極樂而沒有死之痛苦。玄、元、始是形成三清天之氣,天地分化之始,他通感祥瑞、玄機。陰救一切罪,陽度一切厄。泥丸仙是他的化身,在五老中是黃老君。救苦部的這些神仙,當年見到太乙救苦天尊時天地混沌未開。天地演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又三十六天和三十六地,空中有有,有中有空,虛空一片,但卻是存在。高尚的天尊,能夠救度一切罪厄,他化號為十方天尊:在東方為玉寶皇上天尊,在南方為玄真萬福天尊,在西方為太妙至極天尊,在北方為玄上玉宸天尊,在東北方為度仙上聖天尊,在東南方為好生度命天尊,在西南方為太靈虛皇天尊,在西北方為無量太華天尊,在上方為玉虛明皇天尊,在下方為真皇洞神天尊。經過天尊超度之亡魂,可上元始天不受地獄之苦。經中說太乙救苦天尊為玄、元、始三氣所生,以感應為主;司職上認為太乙救苦天尊以“救一切罪。度一切厄”為職,而其救苦則比較偏向於地獄救贖亡魂,能使地獄“火翳成清署。劍樹化為騫。上登朱陵府。下入開光門”。﹝2﹞

--------------------------------------------------------------------------------

[1] 《道藏》第六册,第283页。

[2] 《道藏》第六册,第283页。

廣東陽江職業技術學院

文 豪 講師

第三章 太乙救苦天尊信仰的幾個層面

3.4 科儀中與太乙救苦天尊相關的事物

3-4-1 諱令

諱:人活著的時候為名,死後有諱,叫“生名死諱”。每一位神仙都有一個諱或隱諱,這個隱諱的作用就是:呼喚這個名字的時候,這位神仙就來了,而且還必須是叫這個諱令他才會來。太乙救苦天尊的諱令有兩個,分別是:“ ”﹝1﹞(讀wei音,陽平調)和“ ”﹝2﹞(讀xun音,陽平調)法器有:“鐵罐式”、“太微幡”。﹝3﹞鐵罐上有咒語“唵吽吽”,是密語,是天地開闢的時候的先天聲音,可以籲斥鬼神的咒語,這也是道教咒語的一個特點。

圖3.2:太乙救苦天尊的:諱令、法器和手印

3-4-2 法 器

法器有:“鐵罐式”、“太微幡”和“升仙金橋”。﹝4﹞鐵罐上有咒語“唵吽吽”。升仙金橋主要由桌子和布匹組成,具體有升仙橋、升仙亭和開光門三個部分,在救苦齋儀裏面是超生三塗五苦必須要用的法物。

3-4-3 手 印

中國道教在長期宗教活動中,形成一系列特有的道術。手印即道術之一。幾千年前,原始人

類獨創了手勢語言符號,經過長期演變,得到道教的精選、提煉,加以規範,乃轉變成賦有特殊思想魅力的手印。中國道教手印,在中國道教途中秘密傳授和運用,其獨具的宗教思想義蘊,只有道教人士才能深刻理解。手印是道士們用雙手的十指按照祖師口傳圖式結構聯結而成。每個手印有著特定思想內涵,並有固定的名稱。不同手印只在規定的場合使用,因為它只同特定的神靈通資訊。道術可通靈,手印就是道士們實現心理投射的一種可操作的方術,是一種超自然力量的神聖載體。太乙救苦天尊的手印有:“普度法橋印”、“救苦印”﹝5﹞、“蓮花印”﹝6﹞等,在度亡法事當中,手印用得是最多的,它相當於一個手勢,天神可以看得懂,也相當於一種密語。其中蓮花印是接引亡魂上天時用的。腦子裏存想他的諱令,嘴中念其咒語,手上結成手印,腳上踏著罡鬥,四步和和,可以通靈召神。

3-4-4 符 籙

符籙亦稱“符字”、“墨籙”、“丹書”,是道教法術之一。是一種筆劃屈曲,似篆字形狀的圖形。用以驅使鬼神、鎮魔壓邪、祭禱和治病等,能給人帶來禍福。符籙是符和籙的合稱。符指書寫於黃色紙、帛上的筆劃屈曲、似字非字、似圖非圖的符號、圖形;籙指記錄于諸符間的天神名諱秘文,一般也書寫於黃色紙、帛上。符籙被稱為天神的文字,是傳達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鎮魔,治病除災。關於太乙救苦天尊的符籙有:“十傷符”﹝7﹞和“太乙寶籙符”。﹝8﹞“十傷符”是解“殺傷。自縊。溺死。胎傷。塚訟。邪妖。藥死。冤債。複連。獄死”﹝9﹞這十種傷亡的符命。這個法事是冥陽兩利的,給陰間超度,給陽間上課,陽間也受益的。“太乙寶籙符” 也是太乙救苦天尊的一個重要符籙 ,他主要是超度亡魂時用的,在《全真正韻》中有專門的《寶籙符》文:“太上勅赦生天寶籙。度人不死之神,度南極長生之君,度度世司馬大神,度好生韓君丈人,度南昌司命司錄君,度延壽益算度厄君,度回骸起死君,度無量度人之君。度魑唵吽吒唎玄神君。日月星太乙循聲救苦天尊??黃籙院生天案拔度亡者。早早得超升,一如誥命風火驛傳。”﹝10﹞

圖3.3:十傷符 圖3.4:太乙寶籙符

3-4-5 法 印

“法印是中華道教最重要的法器之一。它是歷代的法師們因為宗教法事活動的需要,遵照道教信仰中三清諸神的名號、鬼神司府的稱謂及重要道經的內容,模仿人間社會中古代封建帝王玉璽和官府公印而刻造的各種印章。”﹝11﹞“在道教的宗教信仰體系中,法印代表著三界祈靈職司的威權,故行法用印,猶人間行政施行必用官印,是各個道派傳授有緒的信物”。﹝12﹞道教的印一般是用玉、石、木或金、銀、銅等材料做成的,在上章申表、發書遣文、召役鬼神、通聖達靈、驅邪治病和養身護體時使用。道教法印的出現很早,在道教教團形成

之前,秦漢的方士和巫師已經將法印施用于治病、解厄、辟邪、通神、達靈等活動中,其中包括“天帝使者”、“天帝神師”、“天帝殺鬼之印”、“天皇上帝之印”、“高皇上帝之印”、“皇天上帝制萬神章”、“天乙北辰章”、“天符地節之印”、“黃神越章之印”等印。後來稱這類印章為“方士印”,或稱“道家印”。 至東漢道教成立,即沿襲了秦漢方士的這一傳統,創制道教的印章。作為道教重神的太乙救苦天尊,也有屬於他的法印,這就是“青玄救苦印”﹝13﹞。這方印收在《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七十二。象徵著救苦天尊的願力與神威,經中說到:“上帝降付東極救苦天尊。度三界十方一切苦魂。如遇之。有百寶光明應。獄司睹此印光。皆束放幽爽。徑生極樂。可印符籙。”﹝14﹞

圖3.5:太乙救苦天尊的青玄救苦印

--------------------------------------------------------------------------------

[1] 《广成仪制》271集,第38页。[2] 《广成仪制》96集,第58页。[3] 《广成仪制》271集,第38页。

[4] 《广成仪制》271集,第38页。[5] 《广成仪制》271集,第38页。[6] 《广成仪制》271集,第90页。

[7] 《广成仪制》271集,第49页。[8] 《广成仪制》271集,第89页。[9] 《广成仪制》271集,第49页。

[10] 《全真正韵》第55页。[11] 李远国,“道教‘北极驱邪院印’考辨”,《道学研究》,2003年第1期,第89页。

[12] 李远国,“略考巴蜀地区的道教法印”,《文史杂志》,2003年第6期,第78页。

[13] 《道藏》第3册,第1060页。[14] 《道藏》第3册,第1060~1061页。

3-3-2 太一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

“爾時,太乙救苦天尊,遍滿十方界。會集十方天尊仙眾,說諸因緣。時有妙行真人,出班奏曰:臣今下觀欲界,酆都羅山,血湖二十四獄,鋒刀十八地獄,大鐵圍山無間地獄,三河四海九江泉曲地獄,猛津洪波流沙地獄。或則熔銅灌口,或則利鋸解形,抱銅柱以皮焦,臥

鐵床而肌爛。遍體刀割,百節火燃,鐵仗銅錘,縱橫拷掠,如斯痛苦,無有休息。而時,妙行真人,十方仙眾告,天尊曰:善哉善哉,皆緣前生今世,故作誤為。悖逆叛常,負命欠財,墮胎損子,血湖產亡。夭橫損滅,冤仇不解,罪積丘山,沉於地獄之中。血湖血井血池血硤,受諸痛苦,萬劫難外。今幸遇天尊,發大慈悲,開大法門。普集十方一切神仙,宣演妙法,普救群生。救一切罪,度一切厄,出離長夜,得見光明。萬罪蕩除,冤仇和釋,鑊湯火翳,變作蓮池。劍樹刀山,翻成花圃。赦種種之罪衍,從茲解脫。宥冥冥之長夜,俱獲超升。而作頌曰 :天尊大慈悲 ,普濟諸幽明。十方宣微妙,符命敕泉扃 。拯撥三途苦,出離血湖庭。沉魂滯魄眾。男女總超升。”﹝1﹞

這段經文是救苦天尊當時為妙行真人說明為何血湖獄之中受苦的儘是女子之身,因為作為女子來說很多人免不了要當母親,但產子合理但一些婦女將不潔之汙投江河湖海之中謝瀆水府聖眾、妊娠之際穢血污垢,穢氣沖天,褻瀆神明,故罪非小可,又有些婦女流產打胎造下三世之債不得解脫,故亡後要到血湖地獄受種種罪刑。天尊不忍,則傳此經,流教世間。太乙救苦天尊為血死眾生宣說太上真符、流光寶符、丹台玉冊飛玄靈章。使血湖普放光明,灰河化碧玉之池,硤石變清涼之座。經太乙救苦天尊放九色祥光,普照諸獄,使一切產厄血湖罪魂,脫離苦海,得睹陽光。

--------------------------------------------------------------------------------

[1] 《道藏》第9册,第892页。

3.3 道教的破血湖科儀

宋代道教的破獄燈儀中,出現了專度女性亡靈的破血湖燈儀。甯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卷五十八的《血湖獄》中曰:“血湖有五獄,王法及戰陣殺戮,癱疽疾毒。墜在三獄,罪尤可赦,魂有出期。惟已產未產罪魂,各有一獄生生執對。血穢腥膻,滔滔血湖。飲浸形體,動經億劫,不見光明。亦有婦人墮落胎孕,母喪子存,子喪母存,母子俱喪或肢體不完或敗血泄血,癩病血痢,皆屬血湖地獄所囚。”﹝1﹞這裏沉淪在血湖中的亡魂主要是產死婦人,血湖陰森恐怖,苦不可言。在北宋道經《元始天尊濟度血湖真經》亦說:北陰大海底有血湖,內分四子湖,叫血池、血盆、血山、血海。產死血屍婦人,死後入血湖地獄,備受苦難,不得超升,元始天尊見此對太乙救苦天尊說到:“吾觀欲界眾生女人,造種種罪業,身墜血湖受苦,沉淪動經億劫,永無出期。吾今開琅函寶藏,出金籙赦文,君可齊往下方,宣告三界十方。三官九署,十二河源,九幽血湖地獄,赦拔罪魂,得辭長夜,觀見光明”﹝2﹞元始天尊為濟度眾生罪魂,命令太乙救苦天尊率領諸大神清蕩血湖,超度罪魂。

“湖科儀的出現絕不是偶然,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婦女遭受疾病、生育中的種種磨難,需要宗教的安慰與救度,所以道教創造了破血湖科儀,以蕩滌血湖地獄,其意蘊就是解除婦女苦

難,以真陽至善之光,照徹婦女之亡魂。”﹝3﹞

在所有的血湖科儀當中,《廣成儀制血湖大齋科品全集》和《太一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是最有代表性的。

3-3-1 廣成儀制血湖大齋科品全集

“救苦天尊昔在浮黎國土。五明宮內,身座九頭獅子。足踏九色蓮花手執青瓶柳枝。威光遍滿十方世界,集諸天尊救苦天尊。一切仙眾,時有妙行眞人出班常跪,告天尊曰:臣今下觀欲界酆都羅山之下??上帝赦恩,皆准仁慈,普沽大澤。殊不知有血湖地獄在鐵圍山之南,別有大獄名曰無間之獄,獄之中有獄,號曰硤石之獄。獄之東北之獄,號曰血湖之獄,長一萬二千里。周圍八萬四千里,下有一門,名曰伏波門,乃血湖大神主之。東岸名號血媵獄,南岸名號血冷獄,西岸名號血污獄,北岸名號血資獄,在中名號血湖獄。每日裏血水三潮,寒冷潑體,陽世之間,有等不信。

天地日月,三光神明之婦。每遇經水過時,將穢汙衣服。或在溪澗池沼,或在河伯井神。洗濯血水,汙觸水府龍神甚至翁姑面前。期罵丈夫,拋撒五穀,種種之罪,一切惡孽不自懺悔。家中土地司命,同獄主五獄,傳奏三官。三官轉奏玉帝,玉帝旨下,血湖,有食胎黃球之鬼,青姑黑齒之神。並六丁六甲,天狼天狗天蛇等眾,檢點人間善惡。罪輕者子死母存,罪眾者母子俱亡。將血穢之魂,拘至地府拋入伏波門打下血湖獄晝夜受苦,無有休歇。世間男子女人,夙世今生,冤對受報,茲生厄難。血屍絕命之魂,或槍劍射,刀刃分身,崖推血淋而死,身崩鼻衂而亡。或吐血疫痢,癰疽肚癀,種種血疾之厄皆在血湖受罪。或有孝順兒女,仁慈丈夫抑或亡歿之後,延請清眞羽人,於家設立齋壇。迎伢天眞地聖,奏青詞於紫府,頒旨命于金闕,諷誦血湖尊經。拜禮血湖法懺或三卷五卷乃至百卷,宣化太上眞符金籙度命虛皇玉簡各道。告下血湖諸獄,咸使聞知抽拔亡魂送入善地生方,壇下受薦亡者,今對三寶慈尊御座。九清上聖台前,解前生之罪孽,離血湖以生天??”﹝4﹞

《廣成儀制血湖大齋科品全集》錄于《廣成儀制》119集。《廣成儀制》是道教全真派齋醮科書叢集,它集合了神霄、正一及靈寶科儀等。是當今最細、最具體的一部大型科儀,共有各種科書二百九十餘卷。多題“武陽雲峰羽客陳仲遠校輯”。本集應系陳仲遠搜集唐末、五代高道杜光庭之後留傳下來的齋醮科書,統一編輯而成。今存清代至民國刻本、抄本等,藏于四川成都青羊宮和青城山古常道觀(即天師洞)。

圖3.1:血湖燈圖(《廣成儀制》271集,第105頁。)

經中大部分是以故事的形式來表述,通過妙行真人的上奏,講述了血湖獄的所在地點、湖中眾女罪魂的痛苦狀況以及薦拔亡魂的辦法。“清”指清修,“羽人”指出家的道士,道士有稱為羽客。紫府指天宮。宣化太上眞符是血湖齋裏面用到的符籙。通過超度,用符籙的法攝把受苦的從血湖獄裏提出來,不再繼續遭受折磨。經中大部分是以故事的形式來表述。其中最典型的要算寶相真人的故事了,講述了血湖教主和血湖聖母的由來,他們是血湖地獄的掌路神仙。

--------------------------------------------------------------------------------

[1] 《道藏》第31册,第243页。[2] 《道藏》第2册,第39页。

[3] 张泽洪,《道教斋醮科仪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9月第一版,第227页。

[4] 《藏外道书》第14集,第718页。

2、鐵罐斛食全集

“東極青華妙嚴宮,紫霧霞光徹太空。千朵蓮花映寶座,九頭獅子出雲中。丹台寶笈開南府,懸范垂章破北酆。惟願垂恩來救苦,人天凈土路遙通。”﹝1﹞“東極宮,清華府,太乙救苦大天尊。天塗滅卻驅雷苦,奉送孤魂第一程。步步蓮花生足下,歡歡喜喜上朱陵。送孤魂上朱陵,聞經悟道大天尊。南極宮,朱陵府。火煉丹界大天尊,地塗滅卻負石苦,奉送孤魂第二程。步步蓮花生足下,歡歡喜喜上朱陵。送孤魂上朱陵,聞經悟道大天尊。西極宮,黃華府。生天得道大天尊,水塗滅卻推沙苦,奉送孤魂第三程。步步蓮花生足下,歡歡喜喜上朱陵。送孤魂 ,上朱陵,聞經悟道大天尊。伏以三陽濟煉最上妙緣,承斯神力。普濟幽魂伏願,

銅柱風雷,變清涼之凈界。鑊湯溟冷,化七寶之瑤池。羅酆山下,作蓬萊之閬苑。鐵圍無間,成洞府之仙鄉。三途息苦,八難停酸。先亡祖禰,師友宗親,速居快樂之鄉,早登人天之路。修真霞友,悟本性之眞原,聞法善人,了玄關之奧妙。四恩並報,三宥齊資,一切有情同登道岸。志心稱念,生天得道天尊。”﹝2﹞朱陵指天宮。火煉丹界大天尊和生天得道大天尊都是指太乙救苦天尊。羅酆山是鬼住的地方,那麼恐怖的地方可以作蓬萊境地,鐵圍無間是血湖地獄,變成了洞天福地,就是說世界上都沒有地獄了。可以說是:只有天堂無地獄,閻王見了不敢高聲。這部經是薩翁真人(薩守堅)傳下來的,又稱為《薩祖鐵罐焰口》。

在施放焰口時,除了要啟請太乙救苦天尊降臨加持外,高功更要將自己化身為太乙救苦天尊,方能說法施食濟煉。在登上法台前,高功掐子午訣,袖手掩面,躬身存神。表白燃表在高功前後左右書諱。高功此時要以天目書救苦諱,默念變神咒,存想下丹田真氣如火,結成一大紅玉丸,左右九轉,良久,覺玉池水滿,此時為腎水上升之候。即運一團真火上升至繹宮心府,發炎炎流金之火焚燒己身,良久煉成一嬰兒,漸登十二層樓,升至頂門泥丸宮,化為太乙救苦天尊,端坐宮中,左手執碧玉盂,右手執空青枝,極為分明。高功變神登臺之後,便可代表太乙救苦天尊說法施食了,亡魂被召至台前時,所見只是天尊之相,而不再是凡人之形了。

3、先天斛食濟煉幽科

“十方靈寶,三界諸天。神光普照燭無邊,四生出九泉。六道消冤,十類早升遷。皈命,大慈大悲湣眾生。皈命,至道至仁濟寒食。皈命,相好光明本自然。眾等志心皈命禮。仰啟青華救苦尊,青華長樂妙嚴宮,紫霧祥光徹太空。千朵蓮花映寶座,九頭獅子出雲中。南極丹台開寶笈,北都玄范破羅酆。惟願天尊來救苦,眾等稽首禮慈容??。大慈大悲尋聲救苦無上天尊。九幽黑暗那堪聞,到彼羈留盡罪魂。冥冥難得見光明,太上慈悲來接引。大慈大悲尋聲救苦無上天尊。餓鬼窮魂皆解脫,冤家債主總離身。刀山劍樹悉推鋒,爐炭鑊湯煙滅盡。大慈大悲尋聲救苦無上天尊。結滯冤愆增地獄,回心向善即天堂。王尊威力不恩議,願降慈光來接引。大慈大悲尋聲救苦無上天尊。金爐纔爇返魂香,碧落空歌聲韻長。聖號一聞金闕下。幽關鹹。玉亳光。大慈大悲尋聲救苦無上天尊。三途五苦離長夜,十類孤魂赴道場。享此無邊丹露味,自然熱惱化清涼。慈尊弘慧力,道法廣無邊。欲度幽魂苦,丹誠達九天。傳誠達悃天尊??”。﹝3﹞

《先天斛食濟煉幽科儀》的行儀內容有:啟經申意、祝香、灑凈、存想、上啟五獄、破獄、三召、召請、調冶、玄門齋醮贊、

叩十方、解冤結、五廚經、施食、水火煉度、三皈依、九戒、送亡偈等等。全儀乙太乙救苦

天尊為主神,志心召請二十類幽魂

,來臨法會,承此濟拔。其中後十五類概括了南宋時期和以後的古中國社會絕大部分職業。例如:廟廊卿相、安邦良將、文章

秀才、東齋儒士、叢林衲子、琳宮羽士、醫家名士、推星術士、五湖釣叟、雲林野叟、東皋農父、飯牛稚子、行船客旅、奮身

武士、秦樓舞女等等,經文概括了各行業共通的苦難,反映了對於人生苦難的同情,並施法予以施食和濟煉。先天斛食濟煉幽

科儀中還有“解冤結”的內容,其中把人生的“冤對”概括為:殺傷、自縊、溺水等十種,即“十傷”,反映了傳統中國社會

的理想,生前生活在無冤結的社會裏,死後能升登仙界。先天斛食濟煉幽科儀,以坐唱禮贊為主要行儀形式,在儀式的單元環

節上,基本上都有符與咒偈相配合。先天斛食濟煉幽科儀可以由一名法師主持,也可以由三位法師率班行儀。全儀唱贊行儀約

需4小時。壇場佈置絢麗輝煌,唱贊音樂豐富多彩,一直被譽為香港道教科儀的代表作。

--------------------------------------------------------------------------------

[1] 《广成仪制》272集,第2页。[2] 《广成仪制》272集,第40页。

[3] 《先天斛食济炼幽科仪》,广州三元宫,清同治元年刊本(1862年)。

1、全真青玄濟煉鐵罐施食全集

“東極青華妙嚴宮。紫霧霞光徹太空。千朵蓮花映寶座。九頭獅子出雲中。南極丹台開寶笈。北都玄禁破羅酆。惟願垂光來救苦。眾等輯稽首禮慈容。施食功德不思議。孤魂滯魄早超升”。﹝1﹞該經所配曲為:幽冥韻。在《全真青玄濟煉鐵罐施食全集》中,有一《救苦咒》:“禮拜原始尊,禮拜靈寶尊,禮拜道德尊,禮拜十方靈寶救苦尊,禮拜昊天金闕四帝尊,禮拜供養二大眞人,禮拜金闕化身尊,禮拜降魔護道大天尊。唵明明慶慶呈呈慶,呈慶呈,慶九眞,九眞慶。明明慶慶呈呈慶九眞,眞眞,眞眞眞,民其宏,明明慶慶呈呈尊。音音,音音,化音音,音音音。靈,唵靜靜隆隆虛虛隆要宗。宗宗,宗宗宗,民其宏,靜靜隆隆虛虛尊。音音,音音,其宏民,玄音音音音音證。唵凡凡景景金金景,金景金,凡金景,金景凡,凡凡景景金金景金見。見見,見見見,願寍沖,凡凡景景金金尊。空空,空空,寍願沖,靜空空,空空空,應。唵張張景景張張景張景張,景張監,監張景,張張景景張張景張監。監監,監監監,願寍沖,張張景景張張尊。空空,空空,寍沖願,演空空,空空空,陽唵黃黃輝輝黃黃輝。黃輝黃,道黃輝,黃輝道,黃黃輝輝黃黃輝黃相。相相,相相相,相道散,黃黃輝輝黃黃尊。寍寍,寍寍,道散相,道寍寍,寍寍寍,相。大悲大願,大聖大慈,十方化號,普度亡魂。億億劫中,度人無量,循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上帝。”﹝2﹞作法事時,誦讀

宮。專司各殿解到鬼魂,區別善惡,核定等級,發往投生。投生時,開載胎卵濕化,男女壽夭,富貴貧賤,並於每月匯知第一殿秦廣王處註冊。凡發往投生者,均由孟婆神灌飲迷魂湯,使其忘記前生之事。

太乙救若天尊還有一個很有名氣的化身,即“鬼王”,其聖號為“幽冥教主冥司靨然之鬼王硏孑大帝”。據說,舉凡陽間舉辦齋醮道場,久困于陰司受對的餓鬼窮魂因能難得施食賑濟,便蜂擁搶食,秩序大亂,故天尊便化身為一相貌極其兇惡的鬼王,鎮攝群鬼,維持秩序。故凡度亡法事,除了設立焰口台,亡魂案之外,必另設一鬼王案,供奉鬼王之像。(後世南方一些夥居道士為了迎合民間需要,採用了佛教觀音化身為靨然大士的說法,相沿至今。)

--------------------------------------------------------------------------------

[1] 《道藏》第1册,第3页。[2] 《道藏》第1册,第3页。[3] 《道藏》第1册,第3页。[4] 《道藏》第1册,第3页。

廣東陽江職業技術學院

文 豪 講師

目 錄

前 言

太一救苦天尊是道教中的一位尊神,在整個道教神仙譜系當中的位置是舉足輕重的。對於積功行善、功行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接引其升仙。為了救度地獄中受苦受難的眾生,佛道兩教專門配置了相應的尊神主管教化,使之脫離苦海。佛門中有地藏王菩薩、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而在道教裏,則是太乙救苦天尊。道教有自己獨有的東方長樂世界,它的主人便是這位太乙救苦天尊。但是目前國內外的相關研究和論著非常之少:國外還沒有關於太乙救苦天尊的研究;國內對太乙救苦天尊的研究也很少,著作只有一本,是臺灣沈武義先生所著的《太乙救苦天尊傳奇》,此外在網路上看到過一些介紹性的文章,這些著作和文章邏輯結構不很嚴密、視野狹小。基於此,本文將把太乙救苦天尊作為研究物件,分別對太乙救苦天尊的神格和信仰的不同層面進行分析,希冀能在我本土宗教——道教的學術研究上盡綿薄之力。本文在寫作的過程中還將對道教和佛教的“度人濟幽”思想進行比較,並且對太一救苦天尊信仰的相關經誥和齋醮科儀進行論述;最後還將探討太乙救苦天尊信仰在醫學中的運用。從

這個角度來說,該題目的選擇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學術價值。

太乙救苦天尊,又稱太一救苦天尊、尋聲救苦天尊等。是道教的一位重要的尊神。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傳統宗教,其神團系統是非常龐大而複雜的,它在偶像信仰上繼承了古代信仰的天神、地祇、人鬼一套鬼神系統,再加上後來人為創造的長生不死的神仙體系,又吸收了不少儒家的先王聖賢和佛門的閻王鬼卒,從而形成了一個十分龐大奇異的道神系統。道教所說的“神仙”,乃是包括至高天尊、諸天神、地祇、人鬼、仙真的統稱。道教是多神宗教,信奉的神仙很多,其“神”和“仙”的系統,也是在發展中逐漸擴充而形成的。由於道教發展階段的不同、宗派的不同,故崇拜的神仙也有所差異。唐五代以後的道教宮觀一般都有供奉太乙救苦天尊之神像或神位 。道教徒通常是在上中下三元之日或為亡魂舉行黃籙超度道場時,奉祀太乙救苦天尊 。但是也有道院奉太一救苦天尊為真師,這就是臺灣的高雄道德院。高雄道德院的開山宗長是:郭藏應道士,郭道師于1981年成立太一真蓮宗之法門,並於1988年首次舉辦了太一真蓮宗皈依大法會。

太乙救苦天尊之職是“至聖至仁,極慈極愛,乘九師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浮生”。對於積功行善、功行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會“乘九師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升仙。《太一救苦護身妙經》裏說:太乙救苦天尊最尊、最貴、最聖、最靈,(農曆十一月十一日是其誕辰)他於每月三、九日降臨人間,普救眾生。凡人在危急之時,只要念誦天尊聖號,天尊即隨聲赴感,前往解救。宋元以來,道教科儀中乙太乙救苦天尊為主神的,名目繁多 。例如:《太乙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靈寶煉度》、《九幽燈儀》等等 。在此類科儀中,太乙救苦天尊除了接引浮生以外,還主持以水火交煉亡魂、主持清蕩血湖地獄,破獄拔度罪魂等等 。女性在一般宗教中地位都是不高的,但是在道教中卻可以看到對於女性的特殊關懷,這一任務就是由太乙救苦天尊率領諸大神清蕩血湖 、超度贊詠完成的。

在道教中,太乙救苦天尊所管轄的區域有兩個,一個是東方長樂世界———東極妙嚴宮,一個是道教地獄。其中的東方長樂世界是道教所獨有的,它鮮為人知,且容易與佛教中的西方極樂世界相混淆。道教和佛教在發展過程中是即相互的排斥又有融合吸收,所以出現相似之處就不足為奇。因此文中將對這兩教之“度人濟幽”思想進行比較。

本論文還將對太一救苦天尊信仰在醫學中的運用進行探討,這主要是指在臨終關懷、姑息關懷和心理治理中的運用。臨終關懷是指對生存時間有限(6個月或更少)的患者進行適當的醫院或家庭的醫療及護理,以使患者在餘下的時間裏獲得盡可能好的生活品質。其主要任務包括對症治療、家庭護理、緩解症狀、控制疼痛、減輕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負擔和消極情緒。姑息關懷指通過早期識別、積極評估、控制疼痛和治療其他痛苦症狀,包括軀體的、社會心理和宗教的困擾,來預防和緩解身心痛苦,從而改善面臨威脅生命疾病的病人及其家屬的生命品質。文章將分析太乙救苦天尊信仰對臨終病人的撫慰作用和其對臨終病人家屬的幫助作

用。

摘 要

太乙救苦天尊是道教中的一位先天尊神,在整個道教神仙譜系當中的位置是舉足輕重的。對於積功行善、功行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接引其升仙;道教有自己獨有的東方長樂世界,它的主人便是這位太乙救苦天尊。本文把道教的太乙救苦天尊作為研究物件,分別從五個方面對太乙救苦天尊的信仰進行分析。

第一部分概述了道教神系的發展過程和太乙救苦天尊在道教神系當中的神格。道教是多神宗教,信奉的神仙很多,其“神”和“仙”的系統,也是在發展中逐漸擴充而形成的。要研究道教神系中的太乙救苦天尊,首先應該對道教神系的演變有所瞭解。然後文章根據史料,對太乙救苦天尊在道教神系中的地位也進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主要介紹和太乙救苦天尊相關的四部經誥。現存和太乙救苦天尊地獄救贖相關的經典,自六朝以來約有九十多種,文中首先介紹的是其中最重要的兩部:《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和《太一救苦護身妙經》;其次對《太上玄門日誦晚壇功課經》和《全真正韻》中的相關經誥進行了介紹和分析。

第三部分著重闡述了太乙救苦天尊的職責和齋醮科儀。太乙救苦天尊在天上、人間、地獄,三處變化救生:在天界為東方長樂世界的太一福神,在人間是救苦度厄的大慈仁者,在地獄是薦拔亡魂的日耀帝君。唐宋以後,太乙救苦天尊的救贖科儀偏重在度亡上。文中著重分析了《全真青玄濟煉鐵罐施食全集》、《鐵罐斛食全集》、《先天斛食濟煉幽科儀》、《廣成儀制血湖大齋科品全集》、《太一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等科儀。此外還介紹了太乙救苦天尊的相關法器。

在第四部分:由於太乙救苦天尊具有天上、人間、地獄的三種神格,是具備了佛教阿彌陀佛接引西方淨土、觀世音人間救苦、地藏菩薩地獄薦拔這三種神格的綜合體,因此文中將道教和佛教的“度人濟幽”思想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和比較。

第五部分對太乙救苦天尊信仰在臨終關懷中的運用進行了探討。這種運用主要包括:道教太乙救苦天尊信仰對臨終病人的撫慰作用和道教太乙救苦天尊信仰對臨終病人家屬的幫助兩個

方面。最後對於其運用的條件和環境也進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

關鍵字:太乙救苦天尊 信仰 經誥 科儀 運用

摘 要

Abstract

前 言

第一章 道教的神格

1-1 道教神系的發展過程

1-2 太乙救苦天尊的神格

第二章 關於太乙救苦天尊信仰的經誥

2-1 太乙救苦天尊的两部大經

2-2 有關太乙救苦天尊的其它經誥

第三章 太乙救苦天尊信仰的幾個層面

3-1 太乙救苦天尊的職責

3-2 太乙救苦天尊與道教齋醮科儀

3-3 道教的破血湖科儀

3-4 科儀中與太乙救苦天尊相關的事物

第四章 道教和佛教「度人濟幽」思想的比較

4-1 道教的東方長樂世界和佛教的西方極樂世界

4-2 道教的地獄思想和佛教的地獄思想

第五章 太乙救苦天尊信仰在臨終觀關懷中的運用

5-1 道教太乙救苦天尊信仰對臨终病人及家屬的作用

5-2 運用的環境和條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t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