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更新时间:2024-07-01 13: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检验科生化室检验项目一览表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速率法 (ALT)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速率法 定(AST) 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ALP) 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速率法 (GGT) 血清前白蛋白测定(PA) 血清总蛋白测定(TP) 血清白蛋白测定(ALB)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T.BIL) 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D.BIL)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TBA) 肌酐测定(Cr) 尿素测定(Urea) 血清碳酸氢盐(HCO3)测定酶法 (TCO2) 各种免疫方血清尿酸测定(UA) 法 血清胱抑素测定(CYC) 葡萄糖测定(Glu) 比浊法 酶法 离子选择电钾测定(K) 极法 0-1.02 3.50-6.10 3.50-5.50 mg/L mmol/L mmol/L 149-407 umol/L 免疫比浊法 化学法 化学法 化学法 化学法 酶促法 酶促动力法 酶促动力法 0.170-0.420 60.0-80.0 35.0-55.0 2.0-22.0 0.0-7.0 0.0-10.0 54-133 1.80-7.70 22.0-33.0 g/L g/L 上午9:30之g/L 前标本,11:umol/L 00取结果,9:umol/L 30之后的标umol/L 本下午3:00umol/L 取结果 mmol/L mmol/L 速率法 40-150 0-50 U/L U/L 0-40 U/L 方法 参考范围 0-40 单位 U/L 取报告时间 离子选择电钠测定(Na) 极法 离子选择电氯测定(Cl) 极法 钙测定(Ca) 镁测定(Mg) 无机磷测定(IP)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TC)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TG)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化学法 (HDL-C)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化学法 (LDL-C) 血清载脂蛋白AⅠ测定(ApoAI) 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ApoB) 血清载脂蛋白α测定 Lp(a) 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Hs-CRP) 血清肌酸激酶测定(CK) 乳酸脱氢酶测定(LDH) 血气分析 血酸碱度(pH) 二氧化碳分压(PCO2) 氧分压(PO2) 碱剩余(BE) 组织间液碱剩余(BEecf) 缓冲碱(BB) 碳酸氢盐(HCO3) 二氧化碳总量(TCO2) 免疫比浊法 免疫比浊法 免疫比浊法 免疫比浊法 速率法 速率法 比色法 比色法 比色法 化学法 化学法 135.0-145.0 mmol/L 96.0-108.0 mmol/L 2.10-2.60 0.70-1.10 0.81-1.62 3.10-5.20 0.56-1.70 1.00-1.55 mmol/L mmol/L mmol/L 1.90-3.10 1.0-1.6 0.75-1.00 0.00-300 0.00-3.00 24-170 114-240 7.35-7.45 35-45 75-100 -3~+3 46-52 23-31 24-32 mmHg mmHg mmol/L mmol/L mmol/L mmol/L 1小时 标准碳酸氢盐(st.HCO3) 标准酸碱度(st.pH)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 氧饱和度(O2sat) 氧含量(O2sat) 氢离子浓度(cH+) 尿1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微柱法 (17-OH) 女 5.5-22.2 男 35-87 尿17-酮类固醇测定(17-KS) 微柱法 女 21-49 尿香草苦杏仁酸(VMA)测定微柱法 (VMA) 微量元素测定(血清铜Cu) 比色法 各种免疫方铜蓝蛋白测定 法 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 内生肌酐清除率试验(Ccr)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抗碱血红蛋白测定(碱变性试验比色法 HbF)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血清α-L-岩藻糖苷酶测定 (AFU) 血一氧化碳分析(CO) 血清载脂蛋白E测定(ApoE) 腺甘脱氨酶测定(ADA) 血清蛋白电泳(Rep-SPE) 比色法 仪器法 琼脂 白阴性 蛋白 % 1小时 色谱法 <6.5 % 1小时 光度法 比色法 0.7-1.5 85-125 0-100 <2 g/L ml/min mg/L % 12.6-24.4 0.1-0.3 尿 umol/L U/L <68.6 umol /24h尿 umol /24h尿 23-31 方法 参考范围 95-98 7.6-10.3 35-45 男 8.3-27.7 mmol/L 单位 % mmol/L umol/L umol /24h52.3-66 a1 3.3-7 a2 6.3-11.7 b 7.8-14.00 g 11.1-20.4 Hb 96.00-98.50 血红蛋白电泳(Rep-HB) 琼脂 Hb 1.50-4.00 心肌酶谱(HEA)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干化学法 (ALT)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干化学法 定(AST) 血清肌酸激酶测定(CK) 乳酸脱氢酶测定(LDH) 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质化学发光法 量测定(CK-MB) LD1 14.8-25.4 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电泳分琼脂 析(Rep-LDH) 31.7-41.4 LD2 %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24-170 114-240 0-5 U/L U/L ng/mL 下午4:00 周一~周五 0-40 U/L 抽血标本 前 0-40 U/L 上午11:00A2 A1 % LD3 18.1-25.9 LD4 7.2-13.6 LD5 5.3-16.5 生化特殊检验项目 癌胚抗原测定(CEA) 甲胎蛋白测定(AFP) 糖类抗原测定(CA12-5) 糖类抗原测定(CA15-3) 糖类抗原测定(CA19-9) 前列腺相关抗原(PSA+cPSA)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定化学发光法 (TPSA) 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化学发光法 测定 性激素全套(E2、Prog、Testo、 FSH、LH2、PRL) 雌二醇测定(E2) 孕酮测定(Progest) 睾酮测定(Testo) 血清促卵泡刺激素测定(FSH) 血清促黄体生成素测定(LH2) 血清泌乳素测定(PRL法) 甲状腺功能 游离甲状腺素(FT4)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 0.89-1.80 pg/mL ng/mL ng/dL mIU/mL mIU/mL ng/mL ng/dL 2小时 0-3.75 ng/mL 方法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 参考范围 0-5.0 0-8.1 3.6-68.6 0-38.6 0-37 0-4.0 单位 ng/mL ng/mL U/mL U/mL U/mL ng/mL 取报告时间 2小时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促甲状腺素(TSH)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 2.3-4.2 0.35-5.5 0-60 pg/mL UIU/mL U/mL 化学发光法 (TPOAb)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甲状腺素(T4)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AMI免疫全套(CK-MB、CtnI、 MYO) 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质化学发光法 量测定(CK-MB) 血清肌钙蛋白Ⅰ测定(CtnI) 血清肌红蛋白测定(MYO) 贫血指标三项(VB12、Folate、 Ferritin) 血清维生素测定(vitB12) 叶酸测定(Folate)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 211-911 1.1-20 22-322(男) 血清铁蛋白测定(Ferritin) 化学发光法 10-291(女)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化学发光法 (HCG) 2.3-5.4(男) 尿脱氧吡啶酚测定(DPD) 化学发光法 3.0-7.4(女) 4.3-22.4(7-9AM) 血浆皮质醇测定(COR) 化学发光法 3.09-16.66(3-5PM) ug/dL nM 0-10 mIU/mL 2小时 ng/mL pg/mL ng/mL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 0-1.5 0-110 ng/mL ng/mL 2小时 0-5 ng/mL 2小时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 0-60 0.60-1.81 3.2-12.6 U/mL ug/dL ng/mL 血清药物浓度测定(DIG) 血清药物浓度测定(THEO) 甲状旁腺激素测定(PTH) 血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化学发光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 0.8-2.0 10-20 11.3-84.3 3.4-13.8 ng/mL ug/mL pg/mL umol/mL 化学发光法 法) 血清胰岛素测定(空腹) 血清C肽测定(空腹) 急诊生化检测项目 肝功能(LF)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干化学法 (ALT)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干化学法 定(AST) 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ALP) 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干化学法 (GGT) 血清总蛋白测定(TP) 血清白蛋白测定(ALB)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T.BIL) 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D.BIL) 肾功能(KF) 尿素测定(Urea) 肌酐测定(Cr) 血清碳酸氢盐(HCO3)测定酶法 (TCO2) 葡萄糖测定(Glu) 血清尿酸测定(UA) 电解质(EL) 酶电极法 干化学法 3.50-6.10 149-407 mmol/L umol/L 2小时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60.0-80.0 35.0-55.0 2.0-22.0 0.0-7.0 1.80-7.70 54-133 22.0-33.0 g/L g/L umol/L umol/L mmol/L umol/L mmol/L 2小时 干化学法 40-150 0-50 U/L U/L 0-40 U/L 化学发光法 化学发光法 方法 2.6-37.6 0.78-1.89 mU/L ng/mL 参考范围 0-40 单位 U/L 取报告时间 2小时 钾测定(K) 钠测定(Na) 氯测定(Cl) 钙测定(Ca) 镁测定(Mg) 无机磷测定(IP) 胰腺生化(血、尿AMY、IIPA) 淀粉酶测定(血AMY) 血清脂肪酶测定(LIPA) 淀粉酶测定(尿AMY) 脑脊液生化(CSF生化) 葡萄糖测定(CSF.GlU) 脑脊液总蛋白测定(CSF.TP) 氯测定(Cl) 腺甘脱氨酶测定(ADA) 胸水或腹水生化 葡萄糖测定(Glu) 脑脊液总蛋白测定(TP) 氯测定(Cl) 腺甘脱氨酶测定(ADA) 乳酸脱氢酶测定(LDH) 血脂 血清总胆固醇测定(TC) 血清甘油三酯测定(TG) 其他 血清胆碱脂酶测定(CHE) 血浆氨测定(AMON) 血清乙醇测定(ALC)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酶电极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仪器法 酶电极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仪器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3.50-5.50 135.0-145.0 96.0-108.0 2.10-2.60 0.70-1.10 0.81-1.62 0-108 23-300 32-640 2.5-3.9 120-600 120-130 0-5 3.5-6.1 0-25 96-108 0-40 114-240 3.10-5.20 0.56-1.70 9-33 mmol/L mmol/L mmol/L mmol/L mmol/L mmol/L U/L U/L U/L mmol/L mg/L mmol/L U/L mmol/L g/L mmol/L U/L U/L Umol/L 2小时 2小时 24小时 24小时 血浆乳酸测定 微量元素测定(锂) 血清δ-胆红素测定(DELB) 24h尿蛋白(24h-TP) 24h尿钾(24h-K) 血清肌酸激酶测定(CK) 乳酸脱氢酶测定(LDH)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化学法 干化学法 干化学法 0.6-1.2 0-0.23 25-125 24-170 114-240 mmol/l g/day mmol/day U/L U/L

STAGO COMPACT 血凝仪检测项目临床意义

STAGO COMPACT 血凝仪检测项目指南 已开展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

1.减少:严重的肝实质损害(如肝坏死、慢性肝病晚期、肝硬化等); 严重的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也可见于肺及前列腺手术中。

(2)无菌炎症:肾病综合症、风湿热、恶性肿瘤及风湿性关节炎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1.延长:(1)凡参于血浆凝血活酶生成的各种因子缺乏时,均引起APTT延长,尤其Ⅷ、Ⅸ、Ⅺ因子含量减少所致的各种血友病时多见延长。(2)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及有抗凝物质存在时也可延长。(3)可作为血友病治疗和抗凝药物治疗过程中的观察指标之一。

2.缩短:DIC高凝期、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1.延长:(1)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2)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IC 、原发性纤溶亢进症、肝病的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缺乏症、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等。

2.增加:(1)感染:毒血症、肺炎、轻型肝炎、胆囊炎、肺结核及长期的局部炎症

(3)其他:如外科手术、放射治疗、月经期及妊娠期也可轻度增高。

2.缩短:(1)先天性Ⅴ因子增多(2)DIC早期(高凝状态)(3)口服避孕药、其他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活性增高、血管损伤等均为血栓形成的基础)。

3.口服抗凝药的监护:临床上,当INR为2-4时为抗凝治疗的合适范围。当INR>4.5时,如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小板数仍正常,则提示抗凝过度,应减少或停止用药。INR>4.5时,同时伴有纤维蛋白原和(或)血小板减低,则可能是DIC或肝病所致,也应减少或停止口服抗凝剂。 凝血酶时间测定(TT)

1.延长:(1)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如SLE、肝病、肾病等);(2)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及DIC、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2.缩短:见于血样本有微小凝块或钙离子存在时。

临床血液项目

项 目

标本 参 考 值

临 床 意 义

红细胞计数( RBC ) 静脉

血 男 :4~5.5×10 增加:生理性 : 高原居住者病理性 : 真12 /L 性红细 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 女 :3.5~5×10 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急慢性失血。 12 /L

新生儿 :6~7×10 12 /L

血红蛋白 ( HB )

静脉血 男 :120~160g/L

女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增加:生理性 : 高原居住者病理性 : 真性红细 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 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急慢性失血。

白细胞计数 (WBC)

静脉血

成人 :4~10×10 增加:生理性 : 新生儿、妊娠末期、分9 /L 娩 期、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

浴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病理性:大部分

儿童 :5~12×10 化脓性细菌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9 /L 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新生减少:病毒感染、伤寒 、副伤寒、黑热 病、儿 :15~20×10 疟疾、再障、极度严重感染、 X 线及镭9 /L 照射、肿瘤化疗、非白血性白血病、粒细

胞缺乏症。

红细胞压( HCT ) 积 静脉

血 男 :0.42~0.49L/L 增高: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脱水。

女 : 减少:各类型贫血随红细胞减少而有不同0.37~0.43L/L 程度的降低。

中性粒细胞 ( N ) 静脉

血 淋巴细胞 (L) 单核细胞 (M) 嗜酸性细胞 (E) 嗜碱性细胞 (B)

0.50~0.70(50~70%)

0.20~0.40(20~40%) 0.01~0.07(1~7%)

0.005~0.05(0.5~5%) 0~0.01(0~1%)

增加:中性粒细胞 : 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 胞性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汞和铅中毒。嗜酸性粒细胞: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术后、烧伤。嗜碱性粒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癌转移、铅中毒。淋巴细胞: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腮腺炎、结核、肝炎。单核细胞:结核、伤寒、亚急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减少:中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 X 线和镭照射、 化疗、极度严重感染。嗜酸性粒细胞:伤寒、副伤寒、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淋巴细胞:多见于传染性疾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嗜碱性粒细胞:见于 速民型变态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单核细胞:临床意义不大。

网织红细胞计数 末梢( RET ) 血

成人: 增加: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 各型贫血

0.005~0.015 尤为显著,恶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应用维

生素 B 12 或供铁质后显著增多,表示有

新生疗效。 儿 :0.02~0.06

减少:再障 阴性

多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其活动期较缓解期阳性率高。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动脉炎、硬皮病及皮肌炎等有时也

红斑狼疮细胞检查 静脉

(LE) 血

可查到此种细胞。未找到狼细胞并不能否定红斑狼诊断,应进一步作相关的免疫学检查。 红细胞分布宽度 静脉(RDW) 血 红细胞平均体积 静脉(MCV) 血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静脉血 < 14.9% 80~92fl 反应红细胞大小不均程度的指标,增大多见于缺铁性贫血 用作贫血和形态学分类 平均值 MCH ( pg ) MCV ( fl ) MCHC ( g/L ) 320~360g/l 正常 27~31 80~92 320~360 大细胞贫血 >27~31 >80~92 正常 正常细胞性贫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27~31 <80~92 <320~360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7~31 <80~92 <320~360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 ) 血小板计数 (PLT) 静脉血 静脉血 静脉血 27~31pg 100~300×10 9 增多见于骨髓增生综合征、急性大出血、/l 急性溶血、急性化脓性感染 , 脾切除术后。 0.11%~0.28% 增高:见于骨髓纤维化、切除,慢粒。 减低:见于再障、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分布宽度 静脉(PDW) 血 15.5%~18.1% PDW 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异质性参 数。 增大:见于急非淋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粒,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栓性疾病。 疟原虫检查( MP ) 末梢血 微丝蚴检查( BF ) 末梢血 阴性 阴性 阳性表示感染上疟疾。 阳性表示患上丝虫病。 血小板压积 (PCT)

> 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 生化项目 您的位置

项目代号

项目名称

参考范围 位

增高:脱水和血液浓缩、多发性骨髓瘤(主要是球

总蛋

TP

g/L

60

83

蛋白合成增加)。降低:肝脏疾病、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广泛烧伤、肾病综合征、大量反复放胸腹水、溃疡性结肠炎、水潴留使血液稀释等。 增高:脱水和血液浓缩。降低:白蛋白合成障碍:营养不良、肝脏疾病、慢性消化道疾病。白蛋白消

白蛋

ALB

g/L

35

55

耗或丢失过多:消耗性疾病、恶病质、肾病综合征、急性大出血、严重烧伤、腹水形成等。其他:妊娠晚期、遗传性无白蛋白血症。

增高:肾前性因素:各种疾病引起的血液循环障碍(肾供血减少)及体内蛋白代谢异常。肾性因素:

尿素

BUN

mmol/L

肾功能减退,如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晚期、

3.2

7.5

肾结核、肾肿瘤、肾孟肾炎等。肾后性因素:尿道阻塞,如前列腺肿大、尿路结石、膀胱肿瘤致使尿道受压等

增高:肾病初期肌酐值常不高,直至肾实质性损害,血肌酐值才升高。其值升高3- 5 倍提示有尿毒

Cr

肌酐

umol/L

症的可能,升高 10 倍,常见于尿毒症。如果肌酐

45

106

和尿素氮同时升高,提示肾严重损害,如果尿素氮升高而肌酐不高常为肾外因素所致。降低:肾衰晚期、肌萎缩、贫血、白血病、尿崩症等。 增高:血尿酸测定对痛风诊断最有帮助,痛风患者

UA

尿酸

umol/L

血清中尿酸常增高。核酸代谢增加:如白血病、多

180 420

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肾脏疾病:急性或慢性肾炎时,血中尿酸显著增高,其增高程度较临床意义

非蛋白氮、尿素氮、肌酐更显著,出现更早。由于肾外因素对尿酸的影响较大,故血尿酸升高程度往往与肾功能损害程度不平行。其他:氯仿中毒、四氯化碳中毒、铅中毒、子痫、妊娠反应、饮食中脂肪过多、肥胖、糖尿病等。减少:遗传性黄嘌呤尿症等。

总胆

T_BIL

红素 直接

D_BIL

胆红素

umol/L

0

6

增高: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umol/L

0

17.1

增高: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

病理性增高:各种糖尿病。其他各种内分泌疾病:甲脏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嗜酸细胞腺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

葡萄

GLU

mmol/L

功能亢进。颅内高压: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

3.9

6.11

等。脱水引起高血糖。病理性减低:胰岛素分泌过多:胰岛细胞增生或肿瘤,注射或服用过量胰岛素或降血糖药。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严重肝病:肝调节机能下降 .

增高:高总胆固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常由遗传因素引起,继发的见于肾病综合征、甲脏腺功能减退、糖尿病、胆

胆固

CHOL

mmol/L

3.6

6

总管阻塞、粘液性水肿、妊娠等。减少:低总胆固醇也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前者常由遗传因素引起,后者如甲脏腺功能亢进、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增高:一般认为,高甘油三酯不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只有伴以高总胆固醇、高 LDL - C 和

甘油

TG

三酯

mmol/L

0.23

1.71

低 HDL - C 等因素才有临床意义。高甘油三酯有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者多由遗传因素引起,继发的见于糖尿病、糖元积累病、甲脏腺功能不足、

肾病综合征、脂肪肝、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减低:低甘油三酯见于甲脏腺功能亢进、肝功能严重衰竭。 HDL-ch 被认为是一种抗高脂血症的抗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体液因素。 HDL-ch 降低是冠心病的高密HDLc 度胆固醇 mmol/L 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HDL-ch 增高见于原发性胆汁0.7 2 性硬变,慢性肝炎,慢性乙醇中毒;降低见于糖尿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Ⅳ型高脂血症,急性感染等。 增高:病毒性脑膜炎、脑肿瘤、脑水肿、脑出血、脑脊csfGLU 液葡萄糖 mmol/L 糖尿病、尿毒症等。减低:代脓性脑膜炎、结核性2.5 4.5 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梅毒性脑炎、脑脓肿、低血糖等。 正常:亦可见于病毒性脑膜炎、脊髓灰质炎等。 减脑脊csfCL 液氯 mmol/L 119 129 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梅毒性脑炎、脑出血等。 临床情况 脑脊液蛋白含量 (g/L) 球菌性脑膜炎 1.0-30 结核性脑膜炎 0.5-3 偶可达 10 浆液性脑膜炎 0.3-1 脑炎 0.500-3 脑脊csfPro 液蛋白 g/L 0.15 0.45 癫痫 0.5-3 神经梅毒 0.500-1.5 多发性硬化病 0.25-0.8 脊髓肿瘤 1.-2.0 脑瘤 0.150-2.0 脑脓肿 0.3-3.0 脑出血 0.3-1.5 增高:甲脏旁腺功能亢进(包括增生、腺瘤和癌肿)、Ca 钙 mmol/L 2.25 2.75 骨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结节病、维生素过多症等。降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手术后。佝偻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tc.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