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和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的研究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2-03 18:3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和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的研究

摘要

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安全、快捷、方便的网上支付,打开了制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关联产业,其重要性日益凸现。目前,支付宝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该模式一直致力于为中国电子商务提供简单、安全、快速的在线支付方式。支付宝为解决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支付问题和网上交易的诚信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解决方案,带动了整个中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前进,推动了互联网诚信体系的建立,为电子商务各个领域的用户创造了丰富的价值。本文介绍了支付宝的产生背景和发展现状,在分析支付宝的运营模式基础上,分析了支付宝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第三方支付企业就盈利、合作、信用与创新方面提出了建议,同时也在市场、业务、机构及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监管建议。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金融市场,影响

Abstract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as a safe, fast and convenient online payment, opened the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mmerce. As the important link of e-commerce industry, its importanc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truding. At present, pay treasure is China's largest third-party payment platform, the model has been committed to provide China's e-commerce is simple, safe and fast online payment. Pay treasure to solve the payment problem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mmerce and the credibility of online transactions and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and solutions, animating the whole high speed of China's e-business,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ernet credibility system for all areas of e-commerce users to create the value of the rich.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f alipa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operation mode of the alipay, analyzes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pay treasure to the challenge and the impact on the financial markets, on this basis for third-party payment companies will profit, cooperation, credit and innovation are proposed, but also in the market, business, institutional and policy aspects of regulator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hird-party payment; Pay treasure; The financial markets

目录

摘要 .................................................................................................................................................. 1 Abstract ............................................................................................................................................. 2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5

1.1研究的背景 ......................................................................................................................... 5

1.1.1第三支付平台的发展 .............................................................................................. 5 1.1.2中国国际金融体系的不健全 .................................................................................. 5 2.1研究的意义 ......................................................................................................................... 6

2.1.1促进我国第三支付平台的发展 .............................................................................. 6 2.1.2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 6 2.1.3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 7

二 第三方支付平台及金融体系理论概述 ..................................................................................... 8

2.1第三方支付平台 ................................................................................................................. 8

2.1.1第三方支付平台概念 .............................................................................................. 8 2.1.2第三方支付平台工作流程 ...................................................................................... 9 2.1.3第三方支付的特点 ................................................................................................ 10 2.1.4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分类 ........................................................................................ 11 2.2我国的金融体系 ............................................................................................................... 12

2.2.1我国金融体系形成的背景 .................................................................................... 12 2.2.2金融结构的界定:基于金融功能的角度 ............................................................ 13 2.2.3金融体系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 .................................................................... 14

三 第三方支付平台及金融体系发展的现状 ............................................................................... 15

3.1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现状 ................................................................................................... 15

3.1.1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的规模 ................................................................................ 15 3.1.2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规模 ........................................................................................ 17 3.1.3第三方支付的应用领域 ........................................................................................ 18 3.1.4第三方支付发展特点 ............................................................................................ 19 3.1.5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模式 .................................................................................... 20 3.2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的经济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 24

3.2.1第三方支付发展的经济作用 ................................................................................ 24 3.2.2第三方支付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 .................................................................... 25 3.2.3第三方支付重构现代金融信用体系 .................................................................... 27

四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 ................................................................................. 28

4.1第三方支付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 ............................................................................... 28 五 第三方支付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 ..................................................................................... 30

5.1第三方支付促进电子货币结算体系发展 ....................................................................... 30

5.1.1电子货币概念 ........................................................................................................ 30 5.1.2电子货币分类 ........................................................................................................ 30 5.1.3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运营成本低 ........................................................................ 31 5.2 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促进货币流通 .............................................................................. 32

5.2.1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促进特性 ............................................................................ 32 5.2.2实证分析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发展对于经济促进作用 .................................... 32 5.2.3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流通给金融市场稳定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 33

5.2.4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影响国家政策调控 ................................................................ 33 5.2.5第三方支付发展影响社会货币的供求 ................................................................ 33 5.2.6第三方支付发展给社会市场带来威胁 ................................................................ 33 5.3第三方支付网络信用对传统信用体系的冲击 ............................................................... 34

5.3.1信用的概念及作用 ................................................................................................ 34 5.3.2第三方支付作推动了商业信用的发展 ................................................................ 34 5.3.3第三方支付信用风险分析 .................................................................................... 36 5.3.4第三方支付网络信用所带来的其他风险 ............................................................ 37 5.3.5第三方支付机构对传统支付结算体系的影响 .................................................... 37 5.4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 ................................................................... 38

5.4.1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地位及监管问题 ............................................................ 38 5.4.2第三方支付机构所面对的的外患内忧 ................................................................ 39 5.4.3总结 ........................................................................................................................ 40

六 第三方支付及我国金融体系未来发展前景 ........................................................................... 41

6.1完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监管体系 ........................................................................... 41

6.1.1明确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地位和经营业务 .................................................... 41 6.1.2建立高效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体系 ................................................................ 42 6.2建立安全可靠的客户结算资金管理机制 ....................................................................... 42 6.3健全第三方支付机构内部控制机制 ............................................................................... 43

6.3.1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 .................................................................................... 43 6.3.2建立有效的了解客户制度 .................................................................................... 43 6.3.3强化与银行间资金清算管理 ................................................................................ 43 6.3.4加强对员工和岗位的内部控制管理 .................................................................... 43 6.3.5建立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体系 ............................................................................ 43 6.4增强第三方支付机构交易系统的安全性 ....................................................................... 44

6.4.1尽快制定统一的第三方支付服务技术标准 ........................................................ 44 6.4.2建立健全第三方支付机构安全管理体系 ............................................................ 44 6.4.3加强和完善技术安全保障机制 ............................................................................ 44 6.5 第三方支付机构自身发展建议 ...................................................................................... 44

6.5.1以小额支付为主,塑造核心竞争力 ....................................................................... 44

6.5.2实施差异化竞争,塑造核心竞争力 ....................................................................... 45 6.5.3加强与产业链的业务合作,提高自身盈利能力 ................................................... 45 6.6 促进我国金融结构的优化 ............................................................................................ 46

6.6.1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结构优化的意义 .................................................................... 46 6.6.2优化我国金融结构的总体思路 ............................................................................ 48 6.6.3优化我国金融结构的政策建议 ............................................................................ 49

七 结论......................................................................................................................................... 55 八 致谢......................................................................................................................................... 56 九 参考文献 ................................................................................................................................. 57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研究的背景

1.1.1第三支付平台的发展

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最流行的一种商务模式。信息的传播、资金的流动以及物流运输这三个环节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同时,传统的网络支付作为影响资金流动的重要环节,因为诸多原因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

这样的情形催生了一批拥有技术优势和创新思维的企业开始进入网络支付市场,这些企业主要是网络或通信企业。这种支付方式不同于传统的支付方式,因为其性质和工作流程的特殊性,都被称为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平台由于其独有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网络支付中的安全支付保障以及信用问题。而这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尤以财付通和支付宝为首。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现代网络支付的发展趋势,但也正是因为是新兴产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身份资格的规范问题、风险的防范问题、技术安全问题等等。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科学地处理,无疑会严重影响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健康发展,不利于我国支付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1.1.2中国国际金融体系的不健全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与弊端暴露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凸显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问题上,经济体分歧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体系之中的地位问题。充分认识国际金融体系的现

状、特点与缺陷,深入剖析主要经济体关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思路与分歧,有利于准确把握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体系变化的总体趋势、推进这一改革的进程。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充分暴露了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诸多缺陷与弊端,同时也强有力地表明了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国际金融体系的变迁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体系变化的总体趋势,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利于中国金融和经济发展并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战略和措施,以推动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

2.1研究的意义

2.1.1促进我国第三支付平台的发展

第三方支付企业一方面必须加大研发力度以获得技术上的进步,攻破安全技术难关,减少和避免客户账户信息被盗取等关键问题,保证网络支付的安全性,增强客户的忠诚度。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安全防范的宣传力度,告知客户在日常网络支付时保持安全警惕的状态,并养成良好的网络支付习惯,保护个人的账户信息安全。

2.1.2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金融创新已成为金融领域求发展的主旋律,从上到下,对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形成共识,金融创新迈出大动作,全面展开。但是金融创新也产生了新的金融风险,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管理,保证金融稳定,促进金融创新,提高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因此本文从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将为我国金融市场面对金融创新的冲击实现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第一,深入研究金融创新对金融稳定的宏微观效应,有利于控制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减少负面效应,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第二,通过研究金融创新中的金融监管问题,可以及时发现金融市场监管制度的不足之处,提出确实有效的监管措施,从而可以推动金融市场监管体制的进步和完善。对政府的市

场监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第三,深入研究金融市场体系的内部机制,分析内部风险,加强内部治理。从而可以控制最源头的风险,由内至外减少金融创新对金融稳定的负面冲击。

第四,通过研究金融创新和金融体系稳定性的理论框架,有利于从根本上理清金融创新对金融体系稳定性影响的基本规律以及具体脉络,对金融创新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1.3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

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

二 第三方支付平台及金融体系理论概述

2.1第三方支付平台

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 已成为最流行的一种商务模式, 由于其具有快速方便的交易方式, 因此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主要包括商情服务( 即商品广告和商品简介) 、交易和支付 3 个关键环节。其中前两个环节中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但是在最后一个关键环节, 即如何在买卖双方达成交易协议之后进行支付, 越来越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因此, 各种支付手段纷纷出现, 以期降低支付的成本, 增加支付的安全性, 从而更好地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在这种潮流下, 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运而生, 它以其更加安全、稳定、快捷的支付体系, 正成为当今世界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手段的主流。我国的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也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2.1.1第三方支付平台概念

第三方支付(Third一PartyPayment)是在电子商务实践中产生的一种支付模式,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因而目前尚无专业且权威的定义。

简单的讲,第三方支付是指付款人通过非银行的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交易平台向收款人进行资金转移的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平台是指非银行机构投资运营的、与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力和信誉保障的交易支持平台。

当前位居世界第一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PayPal,在中国居于前列的是支付宝(Alipay);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用户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注册之后,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即第三方支付主要依托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在收款人和付款人之间转移货币资金。

2.1.2第三方支付平台工作流程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工作流程主要分三步: 一是将买方货款转拨到第三方平台所在账户。二是当转账成功后通知卖方发货。三是接收买方确认货物信息后, 货款转拨到卖方账户。一次成功的第三方支付过程包括 9个环节, 其具体流程见图 1。

( 1) 买方( 网上用户) 进入买方市场( 电子商务网站) , 浏览自己所需商品的信息。 ( 2) 买方如果觉得某件商品合适, 就和卖方达成交易协议。卖方就发送信息通知买方到与其结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

( 3) 买方进入第三方支付平台, 提交其账户和密码以及所付款额等信息给第三方平台。 ( 4) 第三方支付平台接收到买方提供的银行账户信息后, 进入买方账户所在银行, 对其提供的账户信息进行验证。

( 5) 验证成功后, 第三方支付平台将买方所应支付的款额转拨到第三方支付平台所在账户, 对其进行临时保管。

( 6) 通知与其结盟的电子商务网站, 买方应付货款已到, 准备发货 ( 7) 电子商务网站配送商品到买方手中。

( 8) 买方收到商品后进行验证, 如果满意就发送信息给第三方支付平台, 确认商品已经验收, 同意付款。

( 9) 第三方支付平台接收到用户确认信息后, 将其临时保存的货款转拨给卖方, 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支付过程。

由此可见,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整个支付流程全面介入, 进行监管。买卖任一方出现不满意, 都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调节, 直至双方满意。这样就使得支付能够顺利地完成, 减少了交易的风险和成本, 促进了电子商务的极大发展

2.1.3第三方支付的特点

第一:安全性

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撑, 因而能建立完善的安全支付平台。一方面, 第三方支付平台采用目前最成熟的电子支付相关技术, 与各银行的支付网关相连, 用户在支付时输入的账户和密码都将直接传给用户账户所在的银行, 这样通过银行本身支付网关就能提供足够的支付安全保障;

另一方面, 第三方支付平台自身拥有非常好的安全防护体系, 对用户的关键数据传输使用国际流行的 SSL128 位加密通道并配合 PKI 密钥体系, 为用户提供了更强的支付安全保障。

SSL 加密技术简介

SSL( Security Socket Layer) 全称是加密套接字协议层, 它位于 HTTP协议层和 TCP 协议层之间, 用于建立用户与服务器之间的加密通信, 确保所传递信息的安全性, 同时 SSL 安全机制又是依靠数字证书来实现的。

SSL 基于公用密钥和私人密钥, 用户使用公用密钥来加密数据, 但解密数据必须使用相应的私人密钥。使用 SSL 安全机制的通信过程如下:用户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后, 服务器会把数字证书与公用密钥发送给用户, 用户端生成会话密钥, 并用公共密钥对会话密钥进行加密, 然后传递给服务器, 服务器端用私人密钥进行解密。这样, 用户端和服务器端就建立了一条安全通道, 只有 SSL 允许的用户才能与服务器进行通信。

PKI 密钥体系

PK(I Public KeyInfrastructure) 即公开密钥体系。PKI 技术就是利用公钥理论和技术建立的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基础设施, 它是国际公认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安全认证机制, 它利用现代密码学中的公钥密码技术在开放的 Internet 网络环境中提供数据加密以及数字签名服务的统一的技术框架。

公钥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加密体制, 在这一体系中, 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各不相同, 发送信息的人利用接收者的公钥发送加密信息, 接收者再利用自己专有的私钥进行解密。这种方式既保证了信息的机密性, 又能保证信息具有不可抵赖性。目前, 公钥体系广泛地被应用于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支付的安全保障。

第二:公正性

由于采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清算模式, 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拒付和欺诈行为的发生, 创造出良好的、使买卖双方彼此信任的交易环境。第三方清算保证模式采用了在网站与银行之间进行二次结算的方式, 使得支付平台不再单纯地作为连接各银行支付网关的通道, 而是作为中立的第三方机构,能够保留商户和消费者的有效交易信息, 为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三:便捷性

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独立的一方, 与各大电子商务网站以及银行建立合作关系。用户在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的电子商务网站上进行支付活动时, 第三方支付平台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支付界面, 因此用户无论拥有哪个银行的户头, 都可以通过这个界面进行支付, 不需要在各个网上银行的界面中来回操作, 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第四:开放性

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几乎所有第三方支付平台都能支持全国范围大多数银行的几十种银行卡和全球范围的国际信用卡的 在线支付, 为用户提供支持银行卡种类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支付服务。

另外, 第三方支付平台现在的支付终端也产生了多元化变化, 它不仅支持各种银行卡通过 PC 机终端进行支付, 而且还支持手机、电话等多种终端的支付操作。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采取多银行、多卡种、多终端支付方式, 因而具有极大的开放性。

2.1.4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分类

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分类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分为宿主型和独立型两类。

第一:宿主型。此种第三方支付平台依托于某个电子商务网站, 由此电子商务网站自行开发, 它为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的交易支付进行服务。以淘宝网的“支付宝”和 eBay 易趣

的“安付通”为此种类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代表。淘宝网和 eBay 易趣网这两个电子商务网站都是 C to C的电子商务模式, 此种模式的商务网站主要提供两种服务: 一是提供用户进行商务活动的平台; 二是提供用户进行交易的支付平台。C to C 模式的电子商务网站实质就是为用户的交易提供一个可信、快捷、稳定的交易环境, 所以它的支付平台就不再属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卖方或买方,而是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公平的第三方对买卖双方的支付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和保障。

第二:独立型。此种第三方支付平台独立于任何一个电子商务网站和银行, 只专注于提供第三方支付平台服务。以首信“易支付”、易达信动“1st- pay.net”为此种类型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代表。首信和易达信动作为第三方代表, 与多家银行形成战略联盟的关系, 为多家特别是中小型的电子商务网站提供支付服务。由于它独立和有力的全程监控措施, 使得其成为电子商务支付平台最有潜力的一种形式。

2.2我国的金融体系

2.2.1我国金融体系形成的背景

在经济金融化、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对金融效率的强调具有特殊的经济金融和社会政治意义。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资产金融化是否以牺牲现在和未来实际生产和服务是衡量金融效率的标准。

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了两方面的重要性:第一,资源配置效率的时间连续性和持续性,即某国在某时点上资源配置效率。第二,全球所有国家在相对较长的历史时期内,金融与经济能否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在空间上实现相互均衡,相互协调的资源有效配置。

金融发展理论(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ory),主要研究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研究金融体系(包括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以及如何合理利用金融资源以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金融体系效率高、资本市场相对发达的经济体中,家庭和企业资金的可获得性强,储蓄率就低,同时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高,投资的水平也相对高,使得经常项目容易出现逆差,并靠资金的净流人来为经常项目逆差融资。反之,金融体系效率低、资本市场相对不发达的国家则容易出现经常项目顺差。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进一步放开资本市场,国际经济、金融一体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储蓄可以在国际上更大范围内灵活配置,一国金融体系效率和金融市场发展对其经常项目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两者的相关性会更明显。

从实际情况看,各国经常项目顺差或逆差的分布情况和各国金融体系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对应关系。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最大,但同时美国的金融体系效率也最高,金融力量也最

为强大。美国的经济实力占全球的33%左右,但其动用的金融资源超过了全球的一半。通过发达的、充满创造力的金融体系,美国吸引了国外大量资金流人,压低了国内利率,一方面带来旺盛的国内投资;另一方面,家庭由于财富效应和可以借债消费,储蓄积极性大大降低;同时,由于融资成本低,政府可以轻易地低成本地为财政赤字融资,进而放松了财政约束。企业投资扩大、家庭储蓄意愿降低和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共同导致经常项目逆差增大。

外部资本流人在维持了经常项目逆差的同时,又以FDI的方式输出,“帮助”金融体系效率低的国家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美国则从中赚取金融中介的输出收人。从历史纵向看美国同外部世界的金融关系,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后就一直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美国,实际上经历了从“世界银行家”向“世界风险投资家”角色的转变(Gourin-hcasnadRey,2005)。

开始美国主要借短(外国愿意购买美国流动性强的美元资产)贷长(美国向国外供给长期贷款和投资基金),正像一个银行的行为。之后美国越来越由对外长期贷款转变为FDI,而且从20世纪90年代,转为FDI和股本投资并重,而同时美国的负债结构仍然是原来的低回报,低风险资产。

这样,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就越来越像是扮演“世界风险投资家”的角色。除美国外,属于普通法系的资本市场发达的英联邦国家也存在较大的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包括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但是属于大陆法系的资本市场相对落后的发达国家却出现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逆差,比如德国、日本和韩国。对此现象的

2.2.2金融结构的界定:基于金融功能的角度

(一)金融结构概念的最初研究

结构通常是指不同类别或相同类别的不同层次按程度多少的顺序进行有机排列,即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每一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结构特征,事物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其结构。结构状况,即内部要素不同组合与配比情况,决定功能发挥的状况。

戈德史密斯较早和较为系统研究金融结构理论,在其《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从比较金融学的角度,对金融发展的过程及规律进行了描述,分析了不同国家和不同历史阶段金融结构的状况,构建了一个宏大的理论体系,并通过金融结构的跨国分析,论述了不同类型的金融结构对经济的不同促进作用。在这本书中,戈德史密斯指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1,金融结构即“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及其相对规模共同构成了一国金融结构的特征。” “对于经济分析来说,最重要的也许是金融工具的规模以及金融机构的资金与相应的经济变量(如,国民财富、国民产值、资本形式和储蓄等等)之间的关系。” 戈德史密斯从宏观角度,认为金融结构由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共同决定,各国金融结构的差异及其变动状况主要体现在国民财富、国民产值以及金融上层结构、金融交易等方面在数量规模和质量特点的变化上。金融结构的变动,反映了对不同经济部门的渗透程度的变化。戈德史密斯分析方法和他的金融结构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宏观战略意义。同时,戈德史密斯关于金融结构理论开创性研究框架,对于金融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学者对于金融结构的界定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金融理论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对于金融结构这一概念,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界定方式。 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对金融结构进行研究。早在 1987 年,李茂生在其《中国金融结构研究》一书中,提出金融结构是货币流通和信用赖以构成一个整体并能充分发挥各部门机能的存在方式、组织形式和基于人们物质利益而建

立起来的调节机制。后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逐步深入。例如:1991 年,王兆星在其《中国金融结构论》一书中指出,金融结构是各种金融要素有机联系的整体,包含着各种金融要素间质的联系和量的关系。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理论界对金融结构的研究更加活跃,成果也更加丰富。

例如:2002 年,王广谦在其《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分析》一文中认为:“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或总量)各个组成部分的规模、运作、组成与配合的状态,是金融发展过程中由内在机制决定的、自然的、客观的结果或金融发展状况的现实体现,在金融总量或总体发展的同时,金融结构也随之变动。”32003年,白钦先在《百年金融的历史性变迁》一文中认为:“金融结构可以是狭义与广义的。

狭义的金融结构指短期金融与间接金融同长期金融与直接金融比例的不平行发展与不均衡发展,以及后者对前者的逆转,即‘金融倾斜及其逆转’。广义的金融结构就要复杂的多了。它可以包括全球不同类型国家或一国不同时期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资产、金融市场、金融商品、金融衍生商品、实质经济与虚拟经济(金融)的数量变化(比例)与质量高低,上述因素不同时间不同空间要素的变化与比例等。”

2004 年,李健在其《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问题》一书中认为:“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金融结构有多种表现形态,体现着各种金融要素的组合与运作状态,反映了金融发展的不同程度及其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5她还对金融结构的表现形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了描述。

(三)从金融功能的角度界定金融结构

基于不同的视角,理论界对于金融结构的界定也是不一样的。本人认为,对于金融结构的认识和理解,不能仅仅只从结构的存在状况去描述,而要从金融功能的角度去考虑。戈德史密斯对于金融结构的研究,就是着眼于金融结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他认为金融结构及其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如果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重要问题之一”。

金融结构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它表示一国在某一特定时刻现存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组织与金融市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规模、比例和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如果再细一步考察,金融结构可包括微观与宏观两个层次。

在微观层次上,是指各个组成部分内部的构成、比例和相互关系;而在宏观层次上,则是指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业务、金融资产等各个组成部分的比例、相互关系。 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金融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并且随经济社会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2.2.3金融体系结构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

从根本上讲,经济结构决定金融结构,但金融结构并非是完全被动地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它对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金融机构的发展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结构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经济发展的阶段越高级,金融结构的影响也就越大,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决定作用。因此,金融结构不仅是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状况的具体体现,而且对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与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和影响力。

金融结构状况,对于金融功能的发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通过金融结构的优化,可以提高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功能,可以提高金融体系的运转和经济增长的效率,可以优化资金配置与改善资金结构,可以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而保证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因此,对于一国金融结构的研究,不能仅仅限于探究金融组织结构和相对结构在某一时点上的存在和表现状况。更重要的是,要在把握金融体系功能的基础上,探究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经济效率提高之间关系,以及金融结构与金融危机防范的关系,使金融结构优化服务于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

三 第三方支付平台及金融体系发展的现状

3.1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现状

3.1.1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的规模

第三方支付发展迅速,从事相关支付业务的企业数量增长也呈现阶梯式跨浙江大学硕_卜论文第三方支付概述越,企业数目从个位数到十位数飞跃至百位数。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企业数量达到320家。①2010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非金融机构管理办法》,按照国家对非金融机构的管理内容将使一部分企业面临淘汰,但是符合条件的、竞争实力比较强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将获取营业执照,在新的政策支持和行业优势下开展相应业务,竞争能力更强和发展潜力更广。 正如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行业发展的规模

源自行业内部单个企业的发展状况,第三方支付行业规模的扩大得益于不同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自身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方支付规模的扩大赢得了我国社会各界对第三方支付的关注和使用,根据行业114的资料,本文整理了2010年中国网民投票选举的中国国内十大领先第三方支付平台,如下表2一1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行业114网站内容整理httP://~.hangyell4.net/

从上表可以看出,排在前列的是我国网络用户使用最多的、规模较大的支付宝,这一点在艾瑞咨询的调查报告中也得到了证明。

如下图2一1,ZOH年第二季度第三方支付网上支付核心企业交易规模市场份额图

3.1.2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规模

第三刚支付企业不仅在数量上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在交易规模上显示了质的飞跃。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在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75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网络购物用户的年增长率为48.6%,网民规模的快速增加,给第三方支付带来更多的应用和商机。

根据艾瑞咨询推出的《2010-2011年中国网上支付行业发展》,报告中统计的2010年中国中国第三方网上交易金额规模达到10105亿元,同比增长100.1%,实现了成倍的增长,不仅如此,第三方支付的网上交易规模在2008年至2010年的3年时间里实现了4倍的增幅。根据这种形式和国家的实际情况,对于我国第三方支付的交易规模进行了描绘和预测,如下图所示:

3.1.3第三方支付的应用领域

第三方支付企业数目的增多带来了行业内部的竞争,而用户数量的增加则带来了行业整体发展的潜力。根据经济学中欲望无限的特性,消费者的支付需求增加,涉及的领域也随之扩大,为满足用户的多样支付需求,第三方支付运营商积极的在各应用领域积极拓展。根据艾瑞咨询的《2010一2011年中国网上支付行业发展报告》,我国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往新的不同的领域拓展业务范围。2009年支付宝增加了互联网数字娱乐收费、教育收费等领域支付解决方案;财付通推出了信用卡还款业务,并与东方航空公司展开合作,深入拓展航空客票领域的服务;快钱在网上保险领域与近20家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并与新东方等教育机构合作推进网上教育的支付应用等。①这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业务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带来消费者多样化支付需求的满足,提高了整体的社会效益。多方合作共赢局面形成:社会满意度提升,资源配置优化、第三方支付利润增加,同行业竞争减弱。下表根据当前第三方支付的运营风格和业务拓展领域进行汇总,使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一目了然。

3.1.4第三方支付发展特点

第三方支付是非银行机构从事银行相关业务中的一个环节。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在商家和银行之间建立连接,充当信用担保和技术保障,借助银行卡等卡基支付工具或虚拟账户、虚拟货币等网上支付工具,为客户提供交易资金代管、货币支付、资金清算以及增值服务等业务。

第三方支付因其链接客户和商家,又需要与银行合作,所以其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第三方支付首先是为网络交易提供保障的支付平台,是独立的支付机构。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支付宝为例,支付宝的功能就相当于一个独立的金融机构,当客户购买商品的时候,货款先付至支付宝的银行账户上,等到客户确认收货之后支付宝才把货款转至入商家的账户,支付宝在这个交易工程中不仅起到了银行的收款和转账的作用,还可以保障网上交易的顺利进行。

第二,第三方支付对参与交易的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为交易双方提供担保,促进了交易的达成。例如支付宝的提出“赔付机制”一一“你敢用,我就敢赔”,不仅可以将买家的钱划入卖家账户而且如果出现交易纠纷,比如卖家收到买家订单后不发货或者买家收到货物后找理由拒绝付款的情况,支付宝会对交易进行调查,并且对违规方进行处理,比如罚款等。监督和约束交易双方。

第三,第三方支付提供的支付手段便利、灵活且多样。用户可以使用网络支付,电话支付,手机

短信支付等多种方式进行支付。例如:利用云网,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支付的方式购买飞机票,也可以将银行账户的钱转到第三方支付云网账户里面,用电话支付的方式购买飞机票。

第四,第三方支付与银行既合作又竞争。银行在第三方支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三方支付为银行和网上用户疏通了流通、支付环节,促进银行业务的发展。银行和第三方支付都存在网上业务,所以二者的关系不断的发生变化,即存在竞争又必须合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关系,但由于第三方支付的形式和传统银行业的中间业务、信用卡业务模式有很强的类似性。那么,第三方支付机构和传统银行之间在众多领域发生竞争,这竞争随着第三方支付的日益壮大而激烈。

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中的这些特点是第三方支付成功立足的基石,在传统金融机构缓慢进入这块支付市场的情况下,给了第三方支付成长、发展的机会。十多年的时间不断的产品更新、积极的市场定位,已经使其形成数量较大的、稳定的客户群,成为我国支付体系的一支新生力量,伴随着政府有效的监管和社会信用体系的逐步完善,第三方支付作为新兴的产业,成就自己的同时,也为中国网络经济的发展添上了翅膀,服务了人们的网络生活。

3.1.5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模式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在2010年6月份发布的资料,第三方支付在《非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出台之前,企业数量就已经达到320家。截至2001年8月30日,向中央人民银行提交申请并公示的支付企业总数为174家。目前已经有钧家获取“支付业务许可证”牌照。根据表2一2,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涉及的领域不尽相同,运营风格各有差异,由此他们的运营模式也有所不同。本文以第三方支付机构经营模式的不同,进行了如下四种模式的划分

支付网关模式发展较早,有些文章称此种模式为独立第三方支付模式,是指其有独立的运营平台,为前端的网上商户和签约用户提供以订单支付为目的的增值服务运营平台,系统后端连接着不同银行的电子接口。因为这种第三方支付位于互联网和银行专网之间,可以保护和隔离银行的专用网络,是以称为“支付网关”。

从整个过程上来看,支付网关模式是一个把银行和签约用户连起来的虚拟通道,消费者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给商家,第三方支付为签约用户提供一个可以兼容多家银行支付的接口平台首先当消费者选择商品并下订单,选择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点击后进入银行支付页面进行支付操作,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把消费者的支付请求传递给相关银行,相关银行根据消费者的支付能力进行转账等支付行为,并把支付结果第三方支付机构和消费者,商家收到支付信息后提供商品或服务。具体支付流程如下 图2一3。

使用这种模式的大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支付机构因为服务收费问题、交易安全问题、对银行的依附性问题等导致发展受限。

信用中介模式

信用中介模式,又称非独立第三方支付。这种模式解决了支付中信用缺失问题,由交易双方都信任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做担保,保证交易中的诚信。信用中介模式中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一般依托于有实力和信誉的大型母公司,它的产生主要是为母公司或关联机构作为服务和支持在具体运营过程中,需要用户先在第三方支付机构注册账户,成为会员。消费者在与商家达成交易订单后,把货款付给第三方支付中介,消费者确认收到商品之后,第三方支付机构把货款付给商家;否则,消费者不确认,货物返还商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货款重新返还消费者。如图2一4所示:

这种模式的运营商拥有的客户较多,资源丰富,系统设计相对完善,信用中介的身份保障了交易的进行,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但是这种模式存在着客户备付金沉淀问题。

邮件账户模式

邮件账户模式最指用户通过电子邮件(Ema11)进行网上在线付款、收款的方式。这种模式要求付款人和收款人都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用户,需要建立账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享有

国际盛名的、世界上最大的在线支付提供商一一PayPal,在我国称为贝宝。这种模式的主要 操作步骤是:

1、用户使用电子邮件注册成为用户,并根据需要选择功能合适的账户,然后将资金转入PayPal账户。

2、一旦交易达成,付款方输入收款方的Email地址和支付金额,并选择一个付款账户(信用卡或银行账户)付款至收款人的PayPal账户中。

3、收款人收邮件后确认收款,再发送货物给付款人

这种模式的交易流程简单,只需要交易双方的邮件地址就可以实现网上支付,用户不用开通网上支付功能,减少了银行卡信息在网上传递的风险。邮系统是一个通知系统,用户收到电子邮件的同时也收到货款。

移动支付模式

随着智能终端和手机3G系统的广泛使用,移动支付因方便、快捷逐渐深入到普通消费群体中。移动支付模式是以移动电子设备为支付工具,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

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我国手机用户达9.30亿,3G用户总数达8719.9万,成为世界上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眨.5亿元,巨大市场吸引了移动运营商、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都在积极参与。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于2010年10月发布了第一款加载支付宝安全支付产品的客户端—淘宝forAndroid,推出手机淘宝和手机支付。配合网络社会中团购活动的浪潮,淘宝网于2011年推出团购活动“聚划算”,支持移动支付,抢先占领了手机移动支付的部分市场。移动支付是第三方支付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3G用户规模的提升和三网融合的推进,手机支付将与包括移动电子商务在内的更多应用场景进行结合,手机的远程和近程支付将更加贴合用户的实际需求。总之,行业的竞争和科技的发展,将带来移动支付模式的新的跨越,广泛应用于各种

生活活动中

3.2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的经济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3.2.1第三方支付发展的经济作用

(1)第三方支付创新了支付方式,发展了网络经济网络经济的领头羊一一电子商务,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在我国萌芽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发展较为缓慢。直至2003年“非典”的出现,网络经济出现较强的发展势头,但是支付方式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顺应市场需求第三方支付机构主要依托公共网络创新了支付方式,在收款人和付款人之间转移货币资金,促进了我国的网络经济的发展。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2007年中国网络经济市场规模为475亿元;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经济市场规模达到353.4.亿元;2ml年第二季度中国网络经济整体规模达到622.0亿元,而且电子商务在整体网络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持续扩大,达到43.9%。

(2)第三方支付拓展了支付渠道,增加了银行的中间业务第三方支付通过与不同银行的合作,为用户接通了支付网关接口。同时为银行带来了大量的客户资源,为银行的网上业务开拓了渠道,得到了结算分成。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使银行的地位与功能出现了新的变化,依托第三方支付,银行可以介入电子商务流程中的融资业务,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如阿里巴巴公司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开展了中小企业联保信贷,借助于阿里巴巴的客户信用记录帮助一些中小企业获得了信用贷款。

(3)第三方支付增加了交易保障,建立了信用基础第三方支付是交易双方的支付中介,保障交易顺利进行。首先,在交易之前,第三方支付要求参与交易的用户填写真实信息开设账户,建立用户资料数据库。在交易的过程中,第三方支付记录了大量的个人用户、企业用户的交易记录。在交易之后,第三方支付建立了信用评价体系,参与交易的双方获得公正的评价, 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信用资源。这种信用资源一方面为买卖双方建立信用中介,提供了交易保障,降低了交易风险;另一方面有效的利用这些信用资源可以弥补传统信用体系的不足,也将给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建立的征信系统提供资源和信息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信用资源。

这种信用资源一方面为买卖双方建立信用中介,提供了交易保障,降低了交易风险;另一方面有效的利用这些信用资源可以弥补传统信用体系的不足,也将给中国人民银行正在建立的征信系统提供资源和信息

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

1978 年以来,伴随我国市场化导向的经济改革,经济自由化和开放程度逐步加深,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经济以每年 9.8%以上的平均增长速度长期保持了世界最快的增长记录,远远超过了同期世界平均约 3.48%的增长率。

与此同时,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也逐步深入,金融业迅速成长,金融总量不断增长,金融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金融机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金融工具日益多样化,金融市场逐步建立并稳步发展,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金融结构体系。

毋庸置疑,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社会经济结构迅速变迁、经济长期高速增长、面临多重转型压力挑战的发展中国家,在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同时,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深入观察可以发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增长波动剧烈,改革开放之后波动逐渐缓和,1980 年之后的三个 10 年的时间阶段,经济增长波动幅度逐级缩小,稳定性逐级增强,特别是 2000 年以后,我国经济一直处于一个平稳高速增长阶段。

同期国际比较,我国经济增长相对于亚洲主要国家、新兴国家、转型国家各组别经济体也表现出了相当强的稳定性。 与此同时,经过三十年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尽管我国金融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金融结构仍然呈现出“双主导”和“双重二元性”的特征,即:金融结构呈现国家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特征,并具有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城乡金融差距加大的“双重二元性”特征。

我国经济金融领域的上述特征事实促使我们对其中的运行机理产生兴趣。 首先,我国金融体系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在总体上具有何种关系。其次,在实体经济层面,经济增长的波动及其稳定性的达至是如何实现的。

再次,我国既有的金融结构及其演化对经济增长稳定性存在何种影响机制。最后,着眼于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增长,我国金融体系和结构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优化。

3.2.2第三方支付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

第三方支付激活电子商务市场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电子商务也逐渐在我国生根发芽,然而直至本世纪初电子商务都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优势,影响其发展的原因有多个方面,而支付问题和信用问题首当其冲(见下图2一2)。

然而随着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产生、发展,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支付问题不但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而且交易过程中的信用问题也迎刃而解,网购市场日渐

繁荣起来。2006年《中国BTOB电子商务报告》就显示2006年中国BTOB电子商务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就达到了1.28万亿⑤。《2009年中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2009年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达1.99万亿,同比增速达到20.3%。这些数据无一不在证明第三方支付对电子商务市场支付环节和信用环节的完善,在有力的推动着国内电子商务、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

用户不打算网上购物的原因

第三方支付促进了银行网络业务的开展,增加了银行中间业务

众所周知,随着国内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业开放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对我国银行业而言依靠传统存贷差的银行业务利润己经过去。现阶段,我国银行业一方面要面对国内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外资银行进入的挑战,要生存下来就必须开发更多的中间业务,而有效的利用第三方支付资源与其合作不仅可以促进银行网络业务的开展,同时也有利于帮助银行开发

更多中间业务。

第三方支付的出现,不但改观了网络用户对网银使用安全的顾忌,帮助银行有效的开发了网银市场,而且帮助银行有效的整合了中小型商户的网络支付,带动了企业、个人业务的发展。艾瑞统计显示,2009年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达到5700亿,其中85%的第三方支付是通过网络银行完成的。第三方支付帮助银行整合个人注册用户超过1亿、整合中小型网络商户超过160万,目前和第三方支付合作的国内银行除了工农商建还包括中小型银行超过60家⑥。

另外,第三方支付信用卡支付功能的开通也有效的促进了网络用户办理信用卡的热情。据易观国际《中国信用卡市场用户调研报告2008))显示,52.99%的信用卡用户使用信用卡在网上购物。大家熟知的支付宝、财付通、环迅支付、快钱、易宝支付等都支持信用卡,而且环迅支付甚至推出了国际信用卡支付产品。由上可见第三方支付在促进现代银行业务发展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2.3第三方支付重构现代金融信用体系

信用是金融体系生存的基石:在货币市场,货币能够正常流通是赖以信用得以维系的;传统银行业中存贷业务也是基于银行、企业的商业信用得以维护的??而国内传统的信用建设资源有限,第三方支付的出现不但帮助买卖双方起到了信用中介的作用,降低了交易风险。同时由于第三方支付记录了大量的个人用户、乃至企业用户的交易记录,因此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信用资源。有效的利用这些信用资源不但能弥补传统信用体系的不足,而且能更大程度的促进金融资源的融通。如阿里巴巴公司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开展的中小企业联保信贷就是银行业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信用合作的产物,其借助于阿里巴巴有效的客户信用记录帮助一些优质的中小企业获得了信用贷款。

四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

4.1第三方支付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

十年间,第三方支付在我国的飞速发展有赖于其电子支付和信用中介的地位,不管法律上其地位如何,从金融学的角度讲,其核心业务就在于金融清算职能。第三方支付是现代电子金融的一部分,是电子支付发展到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

在电子商务资金结算活动中,第三方支付前端直接面向网上客户,后端连接各家银行,因此,在交易过程中承担着资金数据的接收、处理、传递、跨行结算等职能,俨然就是一个非银行支付清算组织。尽管央行尚未确定其支付清算组织的地位,但无可否认的是,第三方支付己经在整个电子交易过程中的确扮演着支付清算组织的角色,那么第三方支付究竟是如何与银行间进行资金结算的呢?

电子支付与第三方支付

近十年来,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对支付的效率、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因此导致了电子支付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同时由于国内网络交易的不断发展壮大,最终促发了第三方支付的产生。电子支付是指电子商务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网络通信、密码技术以及其他安全措施通过电子信息化手段进行的货币支付和资金流转。

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电子支付有许多优势:第一,电子支付是通过网络以先进安全的数字信息技术来完成的支付行为,满足现代化社会高效便捷的商务活动需求,加快资金周转速度,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第二,电子/网上支付使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使商家和消费者很方便地加入电子支付系统。

电子支付系统可以跨越时空,提供全球7天24小时的服务保证,使交易者能够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消费支付活动;第三,电子支付通过网络和计算机实现,可以替银行节省许多办公场地、物资和人力,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电子支付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是银行利用计算机处理银行之间的业务,办理结算;

第二阶段是银行计算机通过网络与其他机构计算机之间进行资金的结算,如代发工资等业务;

第三阶段是利用网络终端向客户提供各项银行服务,如自助银行;

第四阶段是通过银行卡介质利用ATM、POS向客户提供自动取款/消费扣款服务。银行卡是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一种支付结算工具,可用于购物消费、存取现金,并具有一定的消费信用功能。银行卡终端、各家银行的银行卡发卡系统、结算网络系统以及中国银联的银行卡跨行交换网络组成了银行卡支付的运行环境。

第五阶段是最新的阶段,即客户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实现银行的转账结算,这种形式的电子支付又称为网上支付,目前以第三方支付为主。第三方支付机构之所以包含第三方是指网络交易中买方与卖方之外的第三方。同时,第三方还有另一种含义,就是指在线支付客户与银行之外的第三方,即本文中提到的支付宝、财

付通等。

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客户与银行间的支付网关不但有效解决了支付问题、信任问现代金融清算系统金融清算体系(paymentsystem)也称清算体系、支付结算体系,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伴随着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交易者之间、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偿的制度安排,是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管理货币转移的规则;它是实现支付指令传送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的,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制度性安排。

目前国内的支付结算体系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导,全国各商业银行为主体,依托人民银行组织开发支付清算网络系统,处理各银行间资金收付的电子清算系统。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典型,各银行在中央银行支付系统国家处理中心(NPC)开设清算账户,人民银行业自己也要开设一个清算账户。跨行支付要通过人民银行转发。

这相当于把一笔跨行支付变成了两个环节:一、付款行付款给人民银行;二、人民银行再转付给收款行。清算则是所有的成员银行都与人民银行进行清算。这种模式也称为中央对手清算模式。在这种方式下,资金转移是通过央行的清算账户进行,一方面能够变各银行两两之间的互为对手网状清算为中央对手的星状清算,大大提高支付系统效率,另一方面清算风险也得以化解,因为中央银行本身具有货币创造能力,商业银行在央行拥有的存款不会产生信用与流动性风险。

五 第三方支付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

在了解第三方支付的概念、特点、应用功能、及对它的资金清算职能后,我们可以清醒的认识到第三方支付服务于现代经济的本质就在于它的资金清算职能,在网络交易活动中,它俨然就是一个非银行性的支付清算组织,扮演着加速资金流通、降低交易成本的角色。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第三方支付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足之处,要有效的利用第三方支付的推动作用,我们还必须正视第三方支付给传统金融一系列问题,.并有针对性的防范各类风险的产生。

5.1第三方支付促进电子货币结算体系发展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作为现代支付结算体系的补充在推动国内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确切的说,其作用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其以网银为基础的电子货币有效的解决了网络交易过程中的资金支付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源于第三方支付在商业交易中信用的放大效应。但也正是基于此,第三方支付也给传统金融体系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5.1.1电子货币概念

电子货币的发展给传统货币市场的稳定带来了潜在的威胁电子货币(Ele。tronicMoney)又称网络货币、数字货币、电子通货、虚拟货币等,是一种在网络电子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互联网进行资金传输和存储的一种信用货币。

5.1.2电子货币分类

总体地讲电子货币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独立于帐户的电子货币,电子现金,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货币,主要有基于智能卡的电子货币和基于电子计算机的电子货币两大类。但基于电子计算机的电子现金在国内还没有见到或没有形成规模,同时现有的智能卡是用法定货币向发行者购买的,相当于有法定货币作为其储备,因此非独立运行,对原有的金融体系没有什么影响。

第二类为账户依存型的电子货币,其实是现有结算系统的电子化,本质上与一个转账体系差不多,只不过其实现方式是借助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比如借记卡、信用卡、第三方支付中介(比如PayPal、支付宝)等。对于这种所谓的电子货币,首先不能产生借贷行为,不能转化为存款货币;其次帐户依存,其交易是资金在各方银行帐户间的划转;因此,它有替代现钞的功能,并加速货币流通速度,随着它的不断扩大应用和发展,从长远来讲将会影响到货币的监管和调控,对传统金融体系形成一定挑战,因此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流通的潜在威胁也由此产生。

5.1.3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运营成本低

首先:准确地说,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其实是用户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开立虚拟账户,交易双方从网络银行账户向虚拟账户充值形成电子货币,在买卖过程中,交易双方可以跨越银行账户,直接借助于虚拟账户中的电子货币完成资金支付,电子货币仅仅在虚拟账户之间流通,必要时也可以兑换电子货币为传统货币。在大众应用的诸多第三方支付中,无论是阿里巴巴的支付宝还是腾讯旗下的财付通、上海环迅旗下的ISP,都无一例外的牵扯到了电子货币,这些电子货币不仅在直接购买商品的时候具有了广泛的支付能力和现金替代特点,而且能够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及其他渠道与实体货币进行双向兑换,在网络购物环境下,这些电子货币俨然成了一种准通货,扮演着实体货币的职能。

其次:由于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属于账户依存型电子货币,其存在、依托的基础是网络银行,因此第三方支付与生俱来就享有网络银行运营的低成本性。不同于传统银行分支机构,也不同于电话银行、ATM机等,由于涉及到庞杂的人员管理、机器维护,需要一定的运营成本,网络银行在运营过程中资金的支付完全通过网络数据信息信号的传递实现,因此极大的降低了银行的运营成本。同时由于不存在兑换、找零、辅币的问题,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据统计相关资料统计网络银行的出现极大的降低了银行业的运营成本,下表4一1 显示了网络银行在交易成本中的优势

再次:除了具有网络银行的运营优势外,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多数都是IT公司出身,因此它们在技术上的优势更为突出,擅长通过网络中的技术手段来降低运营过程中的成本投入,因此相比较网络银行而言,通过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进行资金划拨成本优势比较突出,尤其是在网络购物小额支付活动中优势明显。比如,在日常不同银行帐户间的资金划转都是需要收取手续费的,即便是网络银行虽然手续费减半但仍旧存在手续费,而通过第三方支付虚拟账户不同帐户间电子货币的划转是不需要手续费的。

因此借助于网络银行的低成本运营优势、借助于自身的技术优势,第三方支付电 子货币在流通过程中的运营费用相比传统货币更具优势。

5.2 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促进货币流通

5.2.1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促进特性

由于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的流通是借助于现代网络手段实现的,它具有虚拟性、高流动性、超越时空性,因此资金的支付可以瞬间在网络上完成划拨,替代传统货币后,不仅会减少传统货币存取的繁琐,同时在买卖双方不见面的情况下,通过网络拨付,瞬间完成资金流的转移,从而大大的会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

另外随着网络交易的不断扩大化,便捷、快速的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流通量也会持续增长,从而加速对传统货币的替代,尤其是在我国历来重视现金交易的经济社会里,伴随着网上购物的高速发展,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对传统通货中的现金替代性尤为明显。从世界各国电子货币发展的历程看,电子货币与传统货币的流动性强弱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电子货币对它的替代就越明显。

5.2.2实证分析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发展对于经济促进作用

同时,现实情况也在证明,电子货币具有高流通性,电子货币的流通对现金的替代性越来越明显。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在2009年参加中欧陆家嘴金融家沙龙时曾介绍到:我国的现金流通量多年以来却一直稳定在三万亿元左右的水平。相对于现金流通量的稳定,支付量每天都在成倍增加。08年我国GDP总量约为30万亿,银行资产达到70万亿,股票交易为20多万亿,而全社会的支付总量高达1130万亿。

这其中有70万亿是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完成的电子支付,30万亿由中、农、工、建各家商业银行电子支付完成,127万亿是由中国银行银联卡支付完成,此外整个票据完成了270万亿支付量⑦。

可见,电子货币的发展对货币流通和现金替代的作用是尤为明显的,一方面表现在电子货币在整个社会支付交易规模替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电子货币对通货现金的流通替代量逐渐上升。尽管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并未提到,但无可置疑的是,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支付手段,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的流通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随着日后第三方支付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加速货币流通速度、替代现金流通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5.2.3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流通给金融市场稳定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如上述可知,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具有低成本、高流通、现金替代性强的特点,就目前而言,尽管其对传统货币市场的冲击尚且有限,然而伴随着国内网上购物市场的高速膨胀发展,随着第三方支付在由小额支付CTOC领域向BTOC、BTOB领域、由内贸向外贸领域的跨入,它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也会越来越重要。

5.2.4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影响国家政策调控

届时,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会同其他形式电子货币、电子支付一起作用,将会影响到央行对货币供给量调控、影响到整个社会对货币需求量,给传统货币市场的稳定带来潜在的威胁。 从本质上说,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市场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其对现金通货的高替代性和高流通性上。从货币供给量的角度讲,尽管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在应用过程中仅仅是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内部流通,并未沉淀在商业银行内部转化为存款货币。

5.2.5第三方支付发展影响社会货币的供求

但由于其对现金通货的高替代性,一方面会导致原有在市场流通的现金通货转化为存款货币影响央行对基础货币的调控;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现金漏出率的降低、超额准备金率降低从而引起货币乘数的不稳定,最终从两个方面导致货币供给量趋于不稳定。

从货币需求量的角度讲,一方面第三方电子货币对现金的高替代性会降低大众对交易型现金的储备;另一方面第三方电子货币的高速流通性也会使货币价值放大化从而减少大众对货币供给的需求,最终从两个方面引起社会货币需求量减少。

5.2.6第三方支付发展给社会市场带来威胁

另外,由于目前第三方支付并未纳入正式的金融监管体系,这样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的流通扩张,最终会导致货币主管部分对货币需求量的有效预测和对货币供给量的有效调控,从而给货币市场的稳定带来潜在的威胁。

5.3第三方支付网络信用对传统信用体系的冲击

5.3.1信用的概念及作用

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现代经济运行的基础,即经济学所称的信用经济。尤其是在整体金融体系中,信用是整体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前提,信用问题贯穿于金融市场的各个角落。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参与者的信用关系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互为前提的有机网络,这个网络中的某些环节断裂,必然对整个网络产生连锁性的破坏,且这种破坏呈现放射性恶性扩张的特征。信用问题从根本上制约着金融市场能否健康发展,而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恰好满足当下网络经济的需要,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但同时也给传统信用体系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5.3.2第三方支付作推动了商业信用的发展

一:第三方支付代表着一种新兴的网络信用

以阿里巴巴支付宝为例,第三方支付所代表的网络信用在推动交易开展上面与传统信用形式相同,但在交易环境、信用工具和信用主体上有所差异:首先,网络信用源于在现代的网络交易,由于互联网环境的虚拟性,买卖双方如果要通过网络打成交易,依靠传统的信用形式其表现力度是相当有限的,要解决买卖双方的信任问题,就必须有相应的网络环境下的信用形式作补充,而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其次,网络信用的呈现是以第三方支付的虚拟交易记录为信用工具的。在传统商业信用或银行信用其信用工具主要是以汇票、债券等各种票据为主的,而在网络交易环境中,信用工具却是以网络交易中虚拟化的电子货币为基础的。再次,网络信用是以第三方支付为主体的。在现代经济中由于银行信用是商业信用的主体,因此传统商业信用主要存在于买卖双方的长期信任乃至银行的自信能力,而网络信用的出现则是伴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第三方支付是网络信用的主体。

二:第三方网络信用推动了市场交易额快速提升

在市场活动中,信用最为直接的作用就是推动交易的顺利进行,网络信用的意义也恰恰如此。从第三方支付产生的第一天起,网络信用的使命就在于推动交易的正常开展,据艾瑞统计分析,从2004年到2009年第三方支付直接推动的网络交易规模近1万亿,平均增长率超过100%,到20n年,交易规模预计达到1.5万亿见下图4一1。

三:第三方网络信用有效的推动了国内企业信用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

企业信用体系不完善一直以来都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尤其国内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缺失,严重影响到了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究其根源,国内没有完善的机制和体系就中小企业行为进行信用采集,造成传统银行对中小企业采信成本高,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尤为严重,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而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由于他们和中小企业天然的盟友关系,因此他们在采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是具有先天的优势,可以有效弥补原有银行信用的不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的重任。以阿里巴巴联保贷款为例,其实它就是阿里巴巴与大银行为中小企业融通贷款而提供的服务,而其关键点就在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宝网络信用有效的激活了中小企业信用市场。

而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由于他们和中小企业天然的盟友关系,因此他们在采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是具有先天的优势,可以有效弥补原有银行信用的不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的重任。以阿里巴巴联保贷款为例,其实它就是阿里巴巴与大银行为中小企业融通贷款而提供的服务,而其关键点就在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宝网络信用有效的激活了中小企业信用市场。

而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由于他们和中小企业天然的盟友关系,因此他们在采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是具有先天的优势,可以有效弥补原有银行信用的不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的重任。以阿里巴巴联保贷款为例,其实它就

是阿里巴巴与大银行为中小企业融通贷款而提供的服务,而其关键点就在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宝网络信用有效的激活了中小企业信用市场。

5.3.3第三方支付信用风险分析

毫无疑问,在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信用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效的推动了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转,但无可否认的是任何一种信用形式的产生和应用都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以第三方支付形式呈现的网络信用也无一例外了掺杂着一定的风险,包括道德风险及其他风险

第三方支付网络信用所带来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MoralHazard)是指参与合同的一方所面临的对方可能改变行为而损害到本利益的风险。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买卖双方通过第三方支付进行资金交割,其使用前提就是建立在买卖方和第三方支付合同合作的基础上的。但由于国内有关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体系尚不健全,这就有可能造成第三方支付不履行合同规定给买卖方带来道德风险。

在合作过程中,第三方支付服务商经营不善或风险管理不当,甚至违规操作而造成的不能履行相关责任,如挪用客户资金等,这些不当行为都会侵害买卖双方的利益。另外,第三方支付企业掌握了大量买方和卖方的基本信息和交易数据,如果这些数据和信息被其泄露、挪作它用或进行交易则会给买卖双方带来潜在的风险,甚至造成经济损失。

目前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顺利完成交易的前提是顾客与商家都信任第三方,那么第三方的信用支持来源是什么?其中固然有银行的参与和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但最重要的还是平台所依附的企业依靠,很多第三方支付企业都存在幕后的东家,如支付宝和阿里巴巴,贝宝和ebay,财付通和腾迅,大数消费者对第三方支付的信任都来源于此。但是企业有兴旺发达,也有衰落消亡,将如此巨大的资金量寄托于几个企业的正常经营,本身就有极大的风险。

沉淀资金的监管问题

交易沉淀资金是指在交易没有完成时或者用户平常在第三方支付的虚拟账户里

面闲置的用户资金。由于一般的交易期限都在3一7天左右,所以用户的这部分沉淀资金数额庞大,这样这部分资金的安全问题及相应的利息问题不仅影响到客户本身的利益,而且对金融监管也是一种挑战。当买方或者支付方对第三方平台的虚拟帐户充值后,资金从买方的帐户划至了第三方支付商的虚拟帐户,此时,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资金保管人还是代为履行第三方,在交易过程中的责权尚不明确,这关系到资金所有权是否发生转移。如果第三方支付机构只是作为款项的保管人,则始终不具备对资金的所有权,那么对于在银行帐户内孽息归属在法律上应进行一个明确表示。

大量的用户在第三方支付机构上开设了虚拟账户,只要准备付款就必须提前对虚拟帐户充值,也就须将银行帐户的款项划入虚拟帐户,即第三方支付在银行的现实帐户。在第三方支付流程中,如买家需要等卖家货物到达,有一定到帐期,在此期间,在银行帐户内的用户帐户必然产生利息。而第三方支付机构一般会在服务协议中要求用户放弃此权利,如支付宝协议:“您同意,本公司无须对您使用支

付宝服务期间由本公司保管或代收或代付的款项的货币贬值承担风险,并且本公司无须向您支付此等款项的孽息。”如果第三方支付机构排除了用户要求支付款项孽息的权利,那么孽息去向无非是两种可能:一是银行提供的是无息帐户或者银行占有了该部分孽息;二是用户资金产生的孽息被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取了。但从目前而言,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多属于后一种可能性较为大,这样,一旦用户数量急剧增长,巨额资金将带来为他们带来可观的利息收入,这样无异于客户的利益受到了侵害,而对这一种情况无疑应要受到国家金融监管系统的的重视。

5.3.4第三方支付网络信用所带来的其他风险

第三方支付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除了上述风险外还有套现风险、洗钱风险、技术风险,而这些都是建立在第三方支付信用的基础上的。

套现风险:第三方支付以其特点和形式,很可能成为某些人制造虚假交易来实现资金非法转移、套现的工具。第三方支付机构只能从技术上保证交易的安全,却无法保证交易的真实性。比如在传统信用卡的使用过程中,为了防止套现风险的发生,信用卡一般都被设定一个提取现金的额度并且通过取现的交易成本来限制它的使用,而利用第三方支付可以避开这些控制手段,以几乎为零的成本,套取现金。

洗钱风险:第三方支付工具为电子商务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支付平台,其中一些第三方支付工具不需要实名制就可以完成交易,这样便给一些不法份子提供利用第三方支付工具进行洗钱的机会,甚至为网络赌博等不法行为提供资金渠道。第三方支付盘活了定向支付等工具内的隐匿资金存量,为注入金融系统提供了通道。如今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的使用范围己迅速增大,大多数第三方支付都借助网上银行卡,还有很多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逐渐开展跨国支付业务,这可能会导致不法分子将外国的黑钱通过第三方支付的方式洗清,并投入到我国资本市场,扰乱市场秩序。由于第三方支付过程的相对隐蔽性,为洗钱活动提供了温床,网上洗钱活动阻碍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5.3.5第三方支付机构对传统支付结算体系的影响

众所周知,支付结算体系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为商品和劳务提供支付便利而产生的。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支付结算体系要提供高效的支付清算服务,不但要求其能够提供支付便利、降低交易成本,而且要求其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多样化经济发展的需要,防范各种支付风险。

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出现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支付结算体系的在网络小额、频繁支付中的不足,其便捷、高效的支付清算服务促进了国内网络经济的繁荣发展,但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新型非金融社会支付清算组织,它的诞生也为现代支付结算体系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风险,给国内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甚至可能影响到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

第三方支付机构有效的弥补现代支付结算体系的不足

从本质上讲,支付结算体系是适应交换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是支付清算系统发展的最基本决定因素,反过来说,支付清算系统也应以满足商品和服务交换的需要为首任。因此当支付清算服务不能满足当前网络经济发展需要的时候,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出现无疑给现代支付结算体系带来了新的生机。

当网络购物、网络支付日渐成为当代消费主流的时候,原有的支付结算体系并未能够承担起支付清算的重任,反而在网络购物中担当重任却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一方面这是由于国内网购市场的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清算优势也恰好满足了国内网购的需要。

近几年来国内网购市场呈飞速发展局势,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0%,截至09年,总额近2500亿,但总体特征表现为单笔数额小、交易频率高的特点。尽管国内原有的支付体系也能满足电子支付的需要,但在网络信任和单位处理成本上却没有办法满足网上购物的需要。而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优势和特色的经营方式,恰好满足了当前国内网络购物市场单比数额小、频率高的特点,不但有效地避免了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的不信任问题,而且降低了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成为国内网上交易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因此,在当前国内网上交易市场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非金融机构日益发展成为专业化的支付清算服务主体,提供支付信息的交换、清算等服务,提高了支付服务效率,改善了支付服务质量,逐步发展成为中国支付清算服务市场的重要补充力量,对于调整支付服务市场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支付服务质量等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加快了我国的电子支付服务市场的发展

第三方支付机构给现代支付结算体系带来的新问题

如上所述可以知道,第三方支付的产生满足了当前国内网上交易便捷支付、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弥补了国内现代支付结算体系的不足,但与此同时,由第三方支付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为当前的支付清算监管体系形成了一定挑战。

高效运行的现代支付结算体系不仅是应该建立在降低成本、促进交易的基础上的,另外它也要求保证交易过程中的安全性、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片面的追求效率而忽略安全问题也必然会导致支付清算服务的无效性。

因此,在肯定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清算服务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应当正视它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如上述文章中提到的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电子货币流通所带来的对货币市场的冲击,由于第三方支付网络信用所产生的道德风险、沉淀资金问题、洗钱问题、套现问题等等。在当前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真空下,这些风险的产生不但会影响到国内网络经济市场的发展,同时可能对国内的金融体系产生冲击,影响到央行对整体经济的宏观调控,阻碍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

5.4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

5.4.1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地位及监管问题

上述内容探讨了第三方支付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冲击,然而无论是电子货币或

者是网络信用引发的风险问题,其问题的本质都在于:第三方支付法律地位尚不明确、监管环节缺失。虽然本文第三部分分析了第三方支付的资金清算工作,但国家法律并未确认其支付清算组织的角色,其监管体系更是无从谈起。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结算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必须经过银监会的批准才能从事;除银行外其他非金融机构不得担任吸储的角色。显然,第三方支付机构部分业务已经涉及了银行的角色,结算业务、吸纳储蓄嫌疑等明显有违《商业银行法》规定,而且其业务已经对现在的金融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为未来金融体系的稳定埋下了隐患。

目前,国内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格局仍然没有成形,其格局变化与产业链环节上的国家政策密切关系,第三方支付机构游走于政策与法律的边缘,许多经营范围处于灰色地带,在低层次竞争与多样化支付需求不对称的情况下,第三方支付机构虽然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进行各种金融性服务的尝试,然而主体资格与经营范围的不确定,不但影响着其投入和服务的水平,同时影响到国家的金融安全与经济安全。因此个人认为第三方支付发展前景如何其关键在于其法律身份的确立及相应的监管问题。

5.4.2第三方支付机构所面对的的外患内忧

l、第三方支付机构面对的网上银行竞争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为推动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当经济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第三方支付与银行业的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

早期银行之所以愿意与第三方支付合作一方面是因为网民网络支付意识不高,需要通过网购来促进;另一方面在很多商业银行在早期网上银行业务的基础并不扎实,它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将柜台业务搬到网上”的网上银行基础业务建设。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多数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基础已经夯实,与此同时,通过几年市场经验的积累以及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网上银行发展的各方面条件己经成熟,对于网上支付不像以前那样需要借用外力。目前网上支付行业己有一定规模了且后劲十足,商业银行群体开始重新审视网上支付业务的价值,普遍预期网上支付将成为银行重要的收益来源之一,故而积极地直接投入到支付业务中,于是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客户争夺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面对日渐崛起的网络银行的竞争,第三方支付显然是处于劣势:其一,银行业在金融领域内名正言顺,有正式的名分,显然在行政力量方面更具话语权。其二,传统银行业拥有着广泛的用户基础,第三方支付要开展业务依旧必须以客户的银行业务为基础。因此一旦银行业如何要断绝和某家第三方支付的合作,无异于封杀它们。

由此可以看出银行是第三方支付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旦银行业介入到第三方支付市场的业务中,很显然两者之间的一场血战将不可避免,而最终受伤的更多的可能是第三方支付。

2、第三方支付面对的同行竞争

目前的第三方支付相互之间的竞争近于疯狂,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业务同质化严重。其二同行竞争低价策略为主,盈利者寥寥可数。

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第三方支付商近50家,并且同质化严重,各公司不计成本

地抢占市场份额。2005年初,阿里巴巴公司推出支付宝,并实行免支付服务费政策,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手续费率形成了巨大冲击。第三方支付机构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导致价格成了唯一的竞争筹码,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以不正常的低价来抢占市场份额。这样不仅挤压了电子支付市场有限的盈利空间,而且很可能出现第三方支付商为了吸引用户而采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由此很难避免恶性竞争,使原本就没有盈利空间的第三方支付雪上加霜,煎熬在生死的边缘线上。

据环迅支付(IPS)总经理奕毓敏介绍,目前国内有超过40家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多数处于零利润甚至是负利润的状态。这是因为行业缺乏牌照指引和规范,企业数量过多,大家被“市场占有率理念”指挥着,以零利润甚至是负利润抢夺市场份额,无暇提高产品服务质量

5.4.3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和网络信用所发挥的作用是其应用价值的基本体现,也是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当第三方支付依此为基础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金融体系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反而使第三方支付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电子货币的高速流通和较强的现金替代性对传统货币市场的稳定产生了冲击;另一方面,另外由第三方支付机构所带来的网络信用极度膨胀不仅带来一系列的道德风险、沉淀资金问题,同时还带来套现、洗钱风险,引发金融犯罪。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非金融机构作为支付清算组织补充,在提高原有体系效率的同时,也给我国金融体系的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第三方支付机构要实现健康发展首当其冲要解决的是其法律地位的问题,其次也要正视其内外交困的市场竞争。

六 第三方支付及我国金融体系未来发展前景

由上文可知,第三方支付在促进国内整体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电子货币的流通和网络信用的极度膨胀也为现实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另外第三方支付内外竞争激烈,这些无疑都使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前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因此要有效发挥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首先明确第三方支付的法律地位,完善其监管模式,这样才能扬其优势,避其不足。另外,第三方支付机构本身也要塑造其核心竞争力,不断拓展全新业务,增强其盈利能力

6.1完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监管体系

6.1.1明确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地位和经营业务

1.明确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清算组织的法律地位和准入条件法律应当赋予第三方支付机构明确的法律身份和地位,可以参考《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其定位为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非银行类机构,所提供的服务是银行支付结算业务的重要补充和延伸;要明确第三方支付机构市场准入的条件以及在提出申请时需向管理部门提交的材料和证明文件。

2.明确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经营行为要明确界定第三方支付机构经营范围,严格界定为收付款人提供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禁止从事与支付清算服务无关的经营

活动;规范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收费行为,服务费标准可以采取政府指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强制披露制度,第三方支付机构要及时对公司重大事项、重大经营项目以及服务行为、服务标准等进行公开披露,维护客户的知情权等合法权益。

6.1.2建立高效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体系

1. 确立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主体

根据现有的法律规定,目前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督管理部门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信息产业管理部门以及税务机关等。要根据职责分工分别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信息产业管理部门以及税务机关等部门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督管理职能。应明确中国人民银行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主要监管者,并对其业务准入、交易行为、经营行为等方面实施监督管理。

2. 建立非现场监管和现场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模式

要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动态的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向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布风险预警信息。要定期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所报送的财务会计报表、重大事项报告、交易纠纷和诉讼案件报告等开展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窗口指导。现场监管应侧重第三方支付机构交易风险、业务经营风险、沉淀资金风险等方面。同时,通过现场监管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内部控制体系开展评价,提示其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内部控制。

6.2建立安全可靠的客户结算资金管理机制

首先,要建立自有资金与客户结算资金分离制度。客户结算资金应当在商业银行专户存储,专户核算,单独设账,方便对客户结算资金的统计,方便管理部门对其实施监督管理。

其次,要建立客户结算资金的保证金制度。第三方支付机构要按照管理部门确定的比例提取保证金,保证金可以存放人民银行。保证金提取可根据组织规模、管理和运行情况等实行差别比例制度,由人民银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实行定期评估,确定合理的提取比例。

再次,要建立合理的沉淀资金利用制度,可允许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合理、合法的投资,取得相应的收益。但投资的领域应当仅限于低风险、高流动性的货币市场,严禁将沉淀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以及其他高风险、低流动性的领域,以降低投资风险。

最后,要规范客户结算资金利息收入的分配。第三方支付机构可通过客户账户进行利息分配,或通过客户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事先签订相关协议的方式,对利息的归属作出安排。

6.3健全第三方支付机构内部控制机制

6.3.1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

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在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中制定明确的内部控制政策,规定内部控制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报告关系清晰的组织机构,明确所有与风险和内部控制相关的部门、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6.3.2建立有效的了解客户制度

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或与其进行交易时,应当根据法定的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可靠的身份识别资料,确定和记录客户的身份。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建设的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对客户的身份真实性进行核查,验证客户身份信息的真伪,防止客户通过网络进行恶意交易,造成其他交易相关者的利益损失。 6.3.3强化与银行间资金清算管理

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实行严格的岗位职责分离制度和审批授权制度,并建立和完善与银行的及时对账制度。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确保支付指令的完整性、一致性,支付清算业务处理的及时性、正确性和支付清算服务的安全性。 6.3.4加强对员工和岗位的内部控制管理

要防范员工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要建立内部岗位控制机制,严格划分相关部门、相关岗位的职责,做到不同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不相容岗位严禁兼岗。要加强对员工风险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

6.3.5建立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体系

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充分性、合规性、有效性和适宜性进行评价,对违规、险情、事故及时报告和纠正,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利用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绩效监测和数据分析,持续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6.4增强第三方支付机构交易系统的安全性

6.4.1尽快制定统一的第三方支付服务技术标准

第三方支付服务业务技术标准包括基础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系统操作标准和电子信息交换标准等,以确保第三方支付服务系统的安全、可靠,同时也为今后不同平台之间的连接创造条件。

6.4.2建立健全第三方支付机构安全管理体系

要明确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部门、管理部门和应用部门的职责,将系统风险防范措施标准化和制度化。要建立数据库审计制度,由独立的专门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数据、信息和权限设置等技术安全保障机制进行监测和审查,评估系统的技术风险,提出修复和整改方案。 6.4.3加强和完善技术安全保障机制

要建立符合安全性要求的独立机房,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要建立功能强大的防火墙系统和病毒监测系统,定期做好系统漏洞监测工作。要制定有效稳妥的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异地灾备系统,保证系统的故障和灾难恢复处理能力

6.5 第三方支付机构自身发展建议

6.5.1以小额支付为主,塑造核心竞争力

当前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发展过程中内外交困:即便是法律上确认第三方支付机构非金融机构清算组织的身份,对外,它仍旧不得不面对着网络银行日益强劲的竞争压力;对内还面对同行同质化的竞争。因此要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下来持续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就应该以小额支付为主,塑造核心竞争力,既能避开网络银行的优势,又能坚持自己特色的经营业务。

以小额支付业务为主,发挥其信用中介优势,避免与网络银行正面交锋前文分析到,随着国内网络支付环境的日渐成熟,网络银行在网上支付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和客户经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直接竞争避不可免,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己经得到了诸如当当、卓越等拥有大额支付商户及其用户的认可。然而,尽管如此,网络银行却无法动摇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小额支付方面的优势。

其一:银行机构高额的技术和人员投入无法满足小额支付业务数量小、频率高的低成本支付需要。其二:对于中小型网络商户而言,他们自身的资质难以达到银行机构的要求,更不可能为了顾客需要成为多家银行的合作商户。其三:对于网络消费用户而言,既要满足其对安全交易的要求,又要满足他们多选择的支付需

要,这个只有第三方支付机构才可以做到。因此对于第三方支付而言,发挥其信用中介优势、以小额支付业务为主,是其面对银行竞争的必然选择。 6.5.2实施差异化竞争,塑造核心竞争力

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除面临上述银行机构的竞争外,其同行间竞争也异常激烈,表现为:业务同质化,为争夺客户、占领市场,不惜降低服务费,以至于到目前为止, 还有为数不少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处于负利润的境地。从当前的市场格局看,第三方支付机构要走出恶性竞争的怪圈就必须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塑造各自的核心竞争力,这样通过市场的细分和各自特色经营服务能力的打造,不仅有利于打破原有同质化竞争的格局,而且还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纵深化。

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例,他们的竞争优势表现在于其内置的淘宝网和拍拍网平台,依赖其庞大的CTOC市场的商户和用户,它们当之无愧是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领头羊。因此,对于它们而言,继续保持其内置CTOC平台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是其差异化发展的道路。

以易宝支付为例,通过多年来与政府、教育机构等行政事业机构的合作,其在电子政务、网络教育支付服务上已经积累的丰富的经验,比如承担国家人事部公务员考试报名支付工作、会计师注册考试报名支付工作??因此对于易宝而言,其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在于把电子政务活动中的支付工作。

6.5.3加强与产业链的业务合作,提高自身盈利能力

加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产业链中其他节点的合作,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优势和战略需要,向产业上游或下游进行合作、兼并、重组、整合等,朝着产业一体化方向发展。

1.强化与银行机构的合作环境

银行机构为第三方支付提供的支付网关,是网上支付和结算的最终执行者,应强化与其业务的合作关系,在技术、客户关系、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增强自身的优势,使银行体会到与第三方支付产业互补的优势和必要性,保证银行这个服务源头的稳定性。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还可以借助于其强大的信用评价记录和信用披漏机制增加与银行机构的合作勃度。

2.利用广泛的客户基础,适时地推出各类业务

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产业链中除了有银行机构,还有大量中小型商户和终端消费者。因此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根据商户和终端消费者的需要,适时地提供各类业务,包括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水费、电费、手机充值服务,面向商户的物流整合服务。借此,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些增值业务的提供,开发更多的利润源泉。

由此可以看出发展金融创新,优化我国金融结构的变化,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多以优化我国金融结构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6.6 促进我国金融结构的优化

6.6.1促进我国金融体系结构优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宏观经济稳定性

经济运行表现为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金融运行往往处在一种连续的压迫力和惯性之中。金融结构的状况,影响金融稳定。金融稳定是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金融结构的状况,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稳定,也可以通过金融稳定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状况。从金融稳定角度而言,金融稳定依赖于金融结构的优化。

金融机构结构改变、金融市场结构的演变、金融工具的变迁、融资结构的改变以及货币政策工具和传导演进都将影响金融稳定。如果金融机构结构失衡、金融资产结构错配的、金融工具结构协调混乱的金融结构无法保持长时期的稳定状态,反之,在金融稳定状态下,金融功能的顺畅发挥和金融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金融结构的优化。

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国家主导型经济模式和国家主导型金融结构对宏观稳定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在具体选择项目放贷的过程中,存在着银行的偏向性选择与“惜贷”的情况,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为此,中小企业不得已转向民间借贷,而民间不规范的信用和借贷体系更加难以承受风险累加,资金链轻易断裂,这样对宏观经济稳定的造成极大的隐患。

再例如,我国高货币增长率和高货币存量金融结构对宏观波动跨期平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总之,优化我国金融结构,必须有利于增强宏观经济稳定性,注意这些结构缺陷对宏观经济稳定造成的影响。

二、有助于提升金融效率

金融效率就是指金融部门的投入与产出,也就是金融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之间的关系。如果在一个金融体系中金融资源没有得到最优的配置,相反而是产生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投融资双方付出高昂的成本与代价,对经济增长没有发挥应有的贡献,甚至制约了经济增长,显然这样的金融结构是缺少效率的,不是一个合理的金融结构。

我国金融体系的产生、发展是在我国特有的国情下进行的,金融结构的状态是由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具有被动适应性、跳跃性和外生性的特点。这种形成过程,虽然是为了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但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金融体系进行了诸多干预,产生了金融抑制和制度歧视等问题。

金融结构的缺陷对效率的提高造成了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金融结构对资源配置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的低效性上。例如,为了促进投资和更加大量地引导资本进入建设领域,我国长期采取行政压低银行利率的方法,这一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得银行利率水平经常低于市场均衡利率水平,从而形成所谓的金融抑制。金融抑制的结果是大量低利息信贷资金被分配到政府希望优先发展的一些部门。金融强制和制度歧视使得市场效率受到扭曲,虽然是在特殊的历史阶段的无奈之举,但也造成正规金融系统效率低下和风险增大等问题。因此,优化我国金

融结构,必须有助于提升金融效率。

三、有利于金融功能的健全

金融结构优化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虽然金融发展的外在条件不同,但对于一个金融结构而言,其根本的任务就是发挥其功能作用,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金融功能具有聚集和配置资金、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三大功能。如果金融结构不合理,金融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显然要受到很大的制约。

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金融功能的发挥,还主要在聚集和配置资金以及部分金融服务等方面,金融服务的水平还比较低,风险管理也存在很多问题。可以说,我国金融体系的功能还不是很健全。优化我国金融结构,必须有利于金融功能的健全,即:不仅提升聚集和配置资金等基础功能的水平,而且要促进金融派生功能的全面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等功能。

四、与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 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状况决定金融结构,金融结构应该与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状况大体一致,但我国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状况存在不对称、不平衡现象。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有了很大的调整和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非国有经济的迅猛发展,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迅速提高,但是金融结构并没有随之做相应的调整,金融结构仍然主要服务于大中型国有企业,金融供给和金融工具仍主要由国有部门主导。而很难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人的金融服务需求,导致金融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严重不对称。同样,金融空间结构的不合理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乡金融发展不协调。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金融资源却过于

偏向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比例较小,不利于缩小地区差距。 因此,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不仅要符合金融结构变迁的一般规律,适应中国的国情特色,而且要与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特别是要适应伴随经济改革和发展而产生的对金融结构的新需求。

五、符合要素的完整性和协调性要求 金融要素齐备完整与否,是金融功能得以发挥的基本前提。一个要素完备的金融结构才能充分发挥金融各项功能。由于金融结构服务于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然要求金融要素的供给结构尽可能与金融需求结构相适应。在现代经济视角下,只有各种功能不同、主营业务各异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满足不同的经济主体对储蓄、投资以及其他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的各种金融商品与服务,才是一个合理的金融结构。同时,金融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也是能否发挥金融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个要素结构不协调、不平衡的金融体系中,金融功能很难得到完全的发挥。

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我国金融内部要素结构存在不合理或失衡现象。例如,金融机构结构不合理,发展很不平衡,非国有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相对滞后;虽然我国以形成了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保险市场等在内种类基本齐全的金融市场结构,但其子市场之间仍存在结构失衡现象。调整和优化我国的金融结构,必须符合要素的完整性和协调性要求,着力解决这种完整性欠缺和协调性不强的问题,使金融更好的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6.6.2优化我国金融结构的总体思路

金融结构作为一个系统,并非一个封闭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系统。金融结构的优化,必然受到系统内外因素的影响,即不仅受到国内外各种金融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国内外各种非金融因素的影响。优化金融结构,必须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形势。

总体来看,“十二五”时期中国,一方面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又处于重大利益调整期、矛盾凸显期。在世界性金融危机引发一系列变化的背景下,国内各项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解决制约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统筹城乡发展,改进收入分配等,必将成为“十二五”时期不可回避的重点。

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深度制度调整,以及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形势发生的变化,使中国的金融改革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美国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货币体系正处于大变革时期,经济的缓慢增长和调整时期国家间利益的冲突,必然会进一步增加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表明,我国金融业在进一步参与金融全球化中,需要保持外界有一定风险隔离的情况下,加大自我发展,注重把握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优化金融结构,必须考虑这些新变化和新问题。

在这一背景下,今后一段时期,优化我国金融结构的总体思路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优化为重点,加快和完善国内各方面的制度改革,构建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金融组织结构体系,基本确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框架,包括统一的债券市场、主板、二板、创业板框架和全国统一有效的产权交易市场等;利率、费率的基本市场化和汇率弹性的进一步扩大;真正建立灵活多样、适合中国广阔市场特征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完善政策性金融与市场性金融

在机构、业务政策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彻底解决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委托代理机制,基本形成符合国家战略意图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有进有出、有增有减”和绝对 与相对控股的格局。

6.6.3优化我国金融结构的政策建议

为了满足现实经济发展需要,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和均衡增长, 我国必须大力调整优化金融结构,改善我国金融要素结构、协调金融市场结构与 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协调性,加快对外开放和加强监管规避风险。根据优 化金融结构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思路,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金融市场各组成部分的比例,稳步推进金融要素结构的均衡发展 金融结构高度深化是金融结构优化的标志之一,推进中国金融结构高度化是调整和优化中国金融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针对我国金融结构高度化存在的问题,必须提高非银行金融结构比率、证券化比率和高级金融工具比例,全面提升金融要素结构的均衡发展。需要开展金融制度创新,深化金融机构改革。目前我国面临着国有银行和金融机构垄断金融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不发达,银行风险集中,这给金融结构的调整和深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破解这一矛盾还需从金融机构改革开始,其切入点应是产权制度创新。

一是以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作为金融结构改革的突破口。银行业的产权结构改革是当前我国金融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银行业的产权结构必须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安排的要求。因为产权关系及其组织安排从根本上规定了商业银行的决策机制、运转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决定了商业银行的行为目标和经营理念,进而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良性运作效率和资源配置。因此,要进一步优化国有银行的产权结构,实现国有金融机构的股权多元化、社会化及其流动性,这样有利于建立一个目标明确、有效制衡的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培育真正的市场性寡头金融

组织适应全球金融业并购的大趋势。

二是放宽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条件,促进各类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在审慎监管的前提下,在金融业的对内、对外开放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主要包括:发展民营金融机构,继续鼓励开办更多的区域性或地方性的商业银行、农村和城市信用社等中小银行进行改造,发展各种股份制银行等,以改造现有的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结构。

三是加快证券、保险和信托、租赁等非银行业的发展步伐,提高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比率。在未来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增量调整中,加大对非银行金融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以优化金融产业格局,增强金融市场活力,提升金融机构结构层次。在发展中规范证券业,扩大证券机构的资本规模,壮大资本实力,通过增资扩股、重组并购、上市等方式尽快扩大规模,并建立金融控股集团,进行优化配置,走集团化、大型化之路。 通过金融产权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可以促进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特别是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完善金融产业结构,提高金融机构高度化水平。

二、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商业银行经营转型 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商业银行经营转型,这是优化金融结构的内在要求和重点所在。基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环境演变的不确定性和中国银行业现有的发展水平,未来一段时期要巩固和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地位,必须实现商业银行的经营转型。

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即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利润和价值增长的各种经营管理要素投入及其组合方式的转变。其实质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要素、手段以及实现途径的转变,实现营利能力的提升、业务规模的扩张以及银行价值的增长。总体而言,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既涵盖业务结构、产品结构、客户结构、财务结构,也包括组织结构、业务流程、治理结构、管理架构的变革。其中,核心在于结构调整,,包括客户结构、业务结构、产品结构、收入结构、组织结构、人员结构等。完善机制是经营转型的关键,要充分运用机制的力量去推动经营转型,不仅要研究单个机制的完善,还要研究机

制之间的相互推动。

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目标看,最根本的目标是构建集约化经营、内涵式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因此,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方向就是要彻底摒弃单纯追求规模与数量扩张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向多元化价值增值型的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结构调整、机制优化为基础的集约型经营模式转变。实现商业银行经营转型,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重新审视并制定经营转型战略。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表明,依靠资本消耗的传统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商业银行必须把握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脉络,增强经营转型的前瞻性和系统性,走高效、资本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切实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必须加强资本管理。提高资本的科学管理水平,加快运用 RAROC 或EVA 等风险调整收益的方法,自主地用有限的资本制约银行规模的无限扩张,强化分支机构对风险资产的自我约束。面对经济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信贷超高速增长,商业银行应更加注重效益、质量、规模的协调发展,注重长期资本管理,提高银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t5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