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

更新时间:2023-10-26 12: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

同志们:

按照这次培训班的安排,今天由我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如何进一步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介绍一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的发展历程;二是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 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的发展历程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是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是在1981年5月中央政法委召开的五大城市治安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的,到1985年10月中央针对青少年犯罪情况发出专门指示而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等方面的问题,社会治安出现了严重问题,刑事犯罪活动大幅上升,成为当时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1981年5月,中央召开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等五大城市治安座谈会,讨论了当时社会治安的形势、任务、政策和措施。中央批转座谈会纪要时提出:“争取社会治安根本好转,必须各级党委来抓。全党动手,实行全面综合治理。”第一次明确

提出了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是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方针。1982年,中央关于加强政法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采取多种手段,强调加强青少年教育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中心环节。1983年8月,中央办公厅印发《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实现社会治安的根本好转宣传提纲》,强调指出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是一致的,阐明了严打与综合治理的辩证关系。综合治理要采用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文化的、教育的和法律的等多种手段。1984年,中央政法委在总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验时,又明确提出打击、预 防和改造是综合治理的三个环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内容。经过三年严打斗争,刑事犯罪依然高发,社会治安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被正式提到日程,1991年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七届全国人大十八次会议也于1991年3月2日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明确了综治工作的任务、要求、目标、工作范围、工作原则等,建立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首次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中央综治委于1991年12月25日通过了《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的规定》和《关于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的规定》。1993年11月14日,中央综治委、中纪委、中组部、人事部、监察部等五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若干规定》,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工作的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决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着力解决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方针,是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进入新世纪,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1年9月5日再次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确立了“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工作方针,完善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强化了工作责任制。2005年,中央顺应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新要求新期待,又对在全国广泛开展平安建设作出了部署,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党的十七大将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纳入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就是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专门机关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及时对违法犯罪等社会治安问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手段的防范治理活动,是一种教育人、改造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是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方针,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任务就是在各级党委

和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统一协调,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思想的、教育的、文化的、法律的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打击和预防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所谓政治的手段,就是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正确处理各阶层之间、各群体之间以及其他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打击敌人,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管理好国家和社会事务,使政通人和。所谓经济的手段,就是党和国家依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编制国家和地方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繁荣经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制定正确的经济下政策,实行必要的经济奖励和经济处罚措施,以调整和处理人们的各种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所谓行政的手段,是指行政机关运用行政措施防止违法犯罪现象发生。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当正确行使职权,尽职尽责,及时公正地处理公务,防止因失职、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而制造矛盾、激化矛盾。对违反行政法规、命令、指示、决定的行为,要分别不同情况,给予行政处分,以维护正常的行政管理秩序。思想的、教育的、文化节的手段,旨在培养提高公民的思想素质、首先素质等,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和防范违法犯罪的能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工作范围主要包括: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和改造等六个方面。(具体说就是:1、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2、加强治安防范,建立健全治安

防范控制体系;3、对公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鼓励公民自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4、开展基层安全创建活动;5、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消除不安定因素;6、建立健全重点地区、要害部位、特殊行业、特殊物品的安全防范制度,防止发生重特大事故;7、教育、挽救、改造违法犯罪人员,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是:坚持打 防结合,以防为主。就是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既要打击现行违法犯罪活动,又要针对违法犯罪的原因从根本上加以预防,把防范违法犯罪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积极措施,进一步把严打、严防、严管、严治有机结合起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是:遵循依法治理、谁主管谁负责、专门机关工作与群防群治相结合、地方和系统相结合以地方管理为主。(依法治理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法实践活动,根本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谁主管谁负责”是指一仝地区、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领导,对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负责、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要求和工作范围,一方面抓好业务工作,发挥职能作用,另一方面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列入工作内容,承担起防止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治安的整体责任,确保一方平安。“专门机关工作与群防群治相结合”是指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政法机关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过程中,既要依法行使职权,充

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又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最大限度地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协助。综治工作群众性强,群防群治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关系着综治工作的成败。“地方和系统相结合以地方管理为主”要求地方和系统都有责任和义务做好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本地和本系统的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但在开展综治工作中,所有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都要服从所在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综治工作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必须由各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抓,综治领导机构组织实施,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要求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综治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健全综治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定期研究部署工作;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形成“谁主管谁负责”的局面;各项措施落实到城乡基层单位,群防群治形成网络,广大群众法制观念普遍增强,敢于同违法犯罪 行为作斗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是: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得到控制并逐步有所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大减少,治安混乱的地区和单位的面貌彻底改观,治安秩序良好,群众有安全感。

后来,为什么又提出平安建设?它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什么 关系?平安建设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的应有之义。治安有小治安,有大治安。治安就是安宁、有序。安宁有序就不仅仅是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的问题。1991年中央作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时,并不是仅仅局限在预防和减

少犯罪,也强调要疏导、调处各种民间纠纷,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对一些重点行业的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当时社会治安最突出的问题是刑事犯罪案件高发,经过三年严打斗争,刑事案件上升幅度还是很快,几乎以平均每年45%的速度在递增。因此,那时的工作重点是放在减少、遏制刑事案件上,这是当时影响社会稳定的最严重问题。经过十几年的工作,现在虽然刑事案件仍然处于高发状态,但没再大幅度攀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在不断提高。到了20世纪90年代,社会矛盾、民间纠纷问题凸显,开始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中央认为必须通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来解决好、化解好社会矛盾。所以,2000年中办、国办转发了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意见》,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作为综治工作的一项重点,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后来又出现了新的情况,公共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公共安全牵涉大量的、和千家万户都有联系的问题。比如火灾、交通事故、生产事故、假冒伪劣产品问题、食品和药品安全问题,都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比较大的威胁,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形象。这些也是治安问题。现在党政领导对什么事情考虑得多?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特别是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凡是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就一定要解决好。作为党委政府抓社会治安的参谋和助手,各级综治委要责无旁贷地去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平安建设就是这样产生的。

中央两办转发的《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平安建设作为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人民群众所期盼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对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拓宽领域、充实内容、提高层次、完善机制、取得实效具有重要作用。 二、如何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历 程。我们在认真总结综治工作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社会利益的不断调整,社会稳定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仍然并将长期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如何积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一步做好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深化平安xx建设的重要意义 2009年,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任务艰巨繁重的一年,也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平安河南建设纲要(2006—20l0年)》极为关键的一年。当前我们正处于应对危机的关键期、各种社会矛盾的叠加期、刑事犯罪的高发期和对敌斗争的复杂期,深化平安xx

建设还面临着许多考验。一是经济形势有了新变化。今年以来,虽然全省经济有了企稳回升,但当前仍呈现增长速度放缓,下行压力加大的特点,就业面临着城市与农村相挤压、总量与结构相困扰、新增劳动力与失业人员相交织的严峻形势,民生问题日益突出,社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后危机时代必然要求对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新矛盾还会不断产生,老问题也会进一步凸显。我省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资源、环境压力大,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将日趋艰巨而繁重。二是社会转型期有了新矛盾。我省正处在社会发展转型期,新旧矛盾交织并存,人民内部矛盾表现出利益相关性凸显、群体性矛盾增多、处理难度增大等明显特征。今年以来,全省信访绝对量依然较大,同比上升***%,因社会保障、工资福利、离退休待遇以及城市扩张、旧城改造、土地征用补偿等引发的信访案件明显增多。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这些自发的、零散的、轻微的利益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就有可能转化成自觉的、有组织的、严重的群体性对抗矛盾,引发更大范围、更加激烈的不稳定。三是公共安全有了新动向。今年以来,我省先后发生了xxx矿特大瓦斯爆炸和xxx矿火灾两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死伤8 O余人,造成了很大影响,给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敲响了警钟,也给全省的平安建设工作敲响了警钟。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增大,手足口病、甲型HlNl流感都对人们的“心稳”带来不利影响;食品药品安全隐患依然存在,xxx实验幼儿园发生的214人食物中毒事件给我们再次敲响了警钟。这些对我们加

强应急管理,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公共事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舆论媒体有了新特点。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媒体信息网络高度发达,舆论传播极为迅速,舆论引导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一些局部性、个别性问题一经网络、手机传播,往往被无限放大,使分散问题汇集成焦点问题、局部问题放大成全局问题、一般问题演绎成政治问题,使偏激言论扩展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面对这些新形势、新考验,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艰巨任务,为确保省委、省政府加快“两大跨越”、推进“两大建设”、加快中原崛起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深化平安xx建设,维护全省大局稳定的工作具有了更加重大的意义。只有不断深化平安建设,才能切实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保障。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不断深化平安河南建设,致力于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加有效地保护各类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更加有效地保护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也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力,做到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只有不断深化平安建设,才能切实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提供保障。今年以来,我们提出要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两个确保”,坚持“三保两抓一推动”的工作部署,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正发生

积极变化,企稳回升的态势初步形成,同时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各项措施的落实,较好地实现了平安建设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一同推进、共同提高。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深化平安建设,才能为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坚强保障。只有不断深化平安建设,才能切实落实中央部署、维护全省社会大局稳定。能否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也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稳定。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社会稳定工作越不能出大事,否则势必分散我们抓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力,影响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那样的话我们不仅不能保增长、保跨越,还有可能给全局添乱、给中央添乱,对全省、全国大局的稳定带来严重的影响。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着眼大局考虑问题,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自觉倍加努力把平安建设工作做好,坚决杜绝出大问题。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工作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以及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先后下发了12份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指导性文件。在年初召开的综治委全会上,xxx书记对今年全省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进行了总体安排部署,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7月份,又成立了以xxx书记为组长的省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省平安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平安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

安排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建设平安河南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强领导,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强化保障,落实责任,推动平安xx建设深入开展,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切实服务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工作,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扎实抓好省委、省政府和省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文件要求的落实,应着重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在基层的开展。基层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基层稳全局稳,基层安全局安。平安建设关键在基层,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要以基层的稳定促进全省的稳定,以基层的平安保证全省的平安。前面我讲到,今年省里下发了12份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指导性文件,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印发的,有的还是以省委、省政府两办的名义下发,规格高、权威性强,任务目标明确,责任分工清晰,任务分解科学。这些政策文件为我们进一步深入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开创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在基层的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给予了有力保障。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基层基础建设各项文件的落实,全面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明确基层基础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着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强化基础工作、完善工作机制,实现新的突破,做到全面发展。可借鉴xx市的做法,xx市超前谋划,从去年开始就通过深入调研考察,分析研究,

于今年年初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出台了《2009—2011年平安xx建设基层基础工作规划》,将基层基础建设具体为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市直政法基层单位、人防和技防建设等七大工程,并逐项明确建设标准,确定时间节点,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奖惩措施,基层基础建设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要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综治工作中心已全部建成。但从省综治委督查考核中发现,还存在机制不够健全、职责不够规范、考核不够严格、工作合力不够强、人员素质不够高、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好,特别是综治基础工作向村(社区)延伸不够到位等问题。下步工作中,要紧紧围绕综治工作中心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信息报告、工作例会、联合调处、工作台账、值班各勤、检查考核等工作制度;规范各职能单位的工作职责,细化量化目标任务,强化对中心主任、副主任的工作绩效考核,严格兑现奖惩。对因工作不力、辖区发生不稳定案事件、重大治安问题或工作长期落后的,严肃追究中心负责人的责任;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将社会治安、矛盾纠纷、重点人员等基础工作信息输入微机,逐步实现上下联网、及时传输、动态管理;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省辖市综治办要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制定人员配备的具体标准,选好配强综治中心主任和专职副主任,借鉴xx市综治中心建设经验和xx市统一组织面向全市公开选拔综治中心主任和专职副主任的做法,真正把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年

富力强的干部选拔到综治工作中心。同时,省辖市综治办要指导县(市、区)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综治工作中心主任、副主任和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构建党政领导、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基层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工作体系,实行矛盾纠纷“联调”、治安“联防”、警务“联勤”、突出问题“联治”、基层平安“联创”,真正形成基层维护稳定的整体合力;将综治工作向村(社区)延伸。加强村(社区)综治办、治保会、调委会建设,成立治安小组、调解小组、信息小组、宣传小组等群众性组织,明确专人负责,推动综治工作在基层的落实,打牢基层平安创建的基础。

二要创新平安创建形式,丰富平安创建内容。要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和“平安村”创建活动,“平安乡镇”的标准是:不发生重大刑事案件;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不发生进京赴省集体上访和人人非正常上访事件;不发生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案事件;不发生乡镇党政领导干部严重违法违纪问题;完成平安村创建年度目标、且公众安全感指数高于所在省辖市平均数。“平安村”的标准是:无刑事案件;无被刑事处罚的人员;无越级集体上访和个人非正常上访;无邪教活动;无黄赌毒现象;无群体性事件。要实行星级评定,公示评选结果,分级命名表彰,进行动态管理。力争全省“平安乡镇”、“平安村”年内达到50%和60%,2010年达到60%和70%,2011年达到70%和8 0%,以小平安促大平安,不断提升全省平安建设整体水平。同时,要

将平安创建活动向最基层延伸,以“平安之星”创建为载体,以“无刑事治安案件、无违法犯罪、无非正常上访、无邪教活动、无吸毒人员”等为主要内容和标准,在农村广泛开展平安村组创建活动,在城市开展平安楼院创建活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平安创建的积极性和维护社会治安的责任感、荣誉感。要在村组、楼院广泛建立平安志愿者队伍,建立村组(楼院)治安员、纠纷调解员、稳定信息员、法制宣传员队伍,广辟信息渠道,了解社情民意,掌握治安动态,加强预知预防,做到耳聪目明,有针对性地做好防范控制工作,提高基层平安创建的实效性。

三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开展法律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等“法律六进”活动,采取法律政策明白诗上墙、法制宣传长廊、法制讲座、文艺演出、现场开庭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农村党员远程电教网络等现代化信息宣传手段,营造浓厚的氛围。要积极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重点针对当前群众在表达反映诉求、维护自身权益、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社会管理等方面产生不稳定问题较多的现状,结合本地实际,找准法制宣传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有侧重地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做好相应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反映诉求,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减少不和谐因素。

四要抓好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各级综治部门要健全矛盾纠纷及时报告、情报会商、分析研判、定期排查、工作台帐、归口调处、督查督办、下访回访、责任查究等制度,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组织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全方位、多层面地深入开展调查摸排,确保把已经发生和正在酝酿的矛盾纠纷逐件搞清楚,不留盲点和死角。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机制,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好社会各方面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形成调处合力,提高化解成功率。加强矛盾纠纷信息员队伍建设,确保信息报告及时、渠道畅通。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要逐一进行登记建档,归类梳理,逐件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各级各部门要注重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问题,对排查出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汇总、及时交办督办,坚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和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采取领导包案、挂牌督办、派驻工作组等措施限期解决,使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和有效控制,真正达到定纷止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坚决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难、难事拖乱,预防和减少“民转刑”案件,确保全省不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群体性事件。

五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排查整治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活动。各地各部门要针对本地社会治安形势,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组织辖区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厂矿、学校和群众

自治组织,认真排查治安乱点、突出治安问题和安全隐患,真正把治安混乱的区域、部位场所排查清楚,把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搞清楚,把导致治安状况混乱的原因搞清楚。对排查出的问题,要全部登记造册,按照问题的性质和管辖权限,逐一分析研究,逐一制定整治方案,逐一落实牵头部门、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逐一明确整治目标、措施和期限。坚持边排查边治理和滚动排查、滚动治理,多管齐下、标本兼治,限期改变面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对情况复杂的,经反复整治,问题仍得不到解决、效果仍不明显的,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必要时要层层挂牌督办,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组,进驻乱点,蹲点整治,确保实现“由乱到治”。要大力加强农村平安建设,深入排查和整治农村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农村稳定、侵害农民权益、危害农业生产的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开展禁毒、禁赌、禁娼斗争,净化农村社会环境。

六要认真开展对违法犯罪高危人群的排查管控。对“法轮功”等邪教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等高危人员进行排查摸底,逐一建立台帐,落实教育和防范措施,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落实管控责任,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教育好、管控住,防止漏管失控、危害治安,同时,做好教育感化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预防和减少个人极端案事件的发生。

2、深化严打整治斗争,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深入推进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以县区为单位,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纳入县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下大力气解决好防控布点、防控力量、防控措施、经费投入等问题,着力构建点线面结合、人防技防措施完善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有效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提高控制和驾驭社会治安的能力。首先,要大力推进技术防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综治委<2009年度xx省技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办[2 008]35号),在城市,大力推广以电子视频监控为主的技防设施,到年底,所有居民小区、繁华街道、重点单位、公共场所、案件高发区和8 0%以上的商场、超市、集贸市场、企事业单位要安装视频监控设施。目前虽然一些地方在技防建设方面投入大、技防设施安装覆盖率也很高,但是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利用率不高,一些单位、企业、学校、小区等的监控系统自成一体,没有实现联网,监控系统的整体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下一步要重点把分散安装的监控系统整合并网,实现联网升级,建设高层次的技防监控平台,年底前,完成全部县级监控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技防系统的利用率以及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在农村,大力推进“平安互助网”建设,进一步提高村级覆盖率和农户参与率,到年底,9 5%以上的村安装以“平安互助”为主的实用技防设施,接入系统的农户达到7 O%以上。同时,在使用“平安互助网”的村(组)建立“平安互助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把农村有限的人防资源组

织起来,确保一旦出现警情,有人及时帮助,实现技防和人防相结合,使这一惠民措施真正发挥作用,造福广大群众。二是加强人防队伍建设。按照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规范化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工作的新途径。推广郑州市加强专职治安巡防队建设的做法,各市、县(市、区)都要建立一支由政府出资保障的城市专职巡防队伍。大力加强保安队伍建设,公安、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建设等部门要认真研究相关措施,联合制定加强保安管理工作的具体意见,从招录、培训、持证上岗、社会保障、抚恤、奖惩等方面规范管理机制、管理制度,把保安队伍建设好、使用好、管理好,充分发挥其维护社会治安的作用。进一步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广泛动员党员、团员、民兵、青年志愿者、离退休人员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工作,健全完善群防群治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治安与保险互动、治安防范承包责任制和企业法人治安责任制等工作机制。

3、以发挥各部门整体优势为依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要发挥综治部门的领导优势,紧紧围绕平安建设的目标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核心,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为主线,领导政法各部门扎实开展平安建设,不断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驾驭治安局势的能力、消除安全隐患的能力、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严格公正执法的能力。要发挥成

员单位的职能优势,在综治部门的组织领导下,立足本职、服务大局、搞好平安建设。要将平安建设工作纳入总体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各成员单位都要结合自身职能,广泛深入地开展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平安商场、平安医院、平安校园、平安交通、平安边界等多种形式的平安创建活动,促进平安建设各项措施的落实,不断扩大平安创建的覆盖面,切实将平安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以小平安促大平安。要加强对本系统、行业平安建设工作的领导指导,确保平安建设工作的各项措施在本部门、本系统、本行业贯彻好、落实好。各成员单位及本系统的下属单位要自觉接受所在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监督,全力支持所在地党委政府的平安建设工作,严防“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现象的发生。要进一步完善综治委工作制度,强化报 告制度,成员单位要及时将本部门部署开展平安建设工作情况报告综治委。规范述职制度,严格落实委员年度述职规定。加强考评制度,坚持“平时工作与年度考核相结合,以平时工作为主”的原则进行考评,并建立综治实绩档案。深化五部委联席会议制度,对平安建设进行分析研判,安排部署。完善巡视督查制度,加强督导,促进工作,为平安建设建言献策。落实联系点制度,各成员单位要经常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发现总结经验,扎扎实实地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总之,要在综治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成员单位作用,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真抓实管、齐抓共管的工作

格局。要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健全党政领导、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平安建设工作体系,切实提高社会治安联合防控、矛盾纠纷联合化解、重点工作联合行动、突出问题联合整治、基层平安联合创建的水平。要提高平安建设的参与度,发挥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优势,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平安建设的积极性,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4、以严格平安建设责任为保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强化责任、严格奖惩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做好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必须认真抓好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要强化领导责任,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是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领导承担分管工作范围内平安建设的责任。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切实把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其他领导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认真负责地抓好职责范围内不稳定问题的排查化解工作。要强化部门责任,综治委是平安建设的工作实施部门,要按照“属地管理”、“系统抓、抓系统”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本地区的平安建设工作,政府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将平安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员单位要对本部门、本系统的平安建设工作负全面责任,充分发挥行政管理、行业管理职能作用和工作优势,配合好地方党委、政府的平安建设工作。去年和今年,我们陆续下发了一系列落实平安建设责任的文件。要按照《关于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综治工作实绩档案的通知》的要求,建立健全

综治实绩档案,把领导干部综治工作实绩列入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任用、晋职晋级及奖惩的重要依据。对成员单位的平安建设工作,要严格按照《成员单位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办法》,逐项评定打分,对工作措施不落实、整顿治理问题不力等达不到标准的,要严格扣分。对年度考核排名连续靠后的,综治委可建议对其主要领导不予提拔重用,严重的还可以建议对其主要领导进行职务调整。年度工作考核成绩要纳入成员单位综治实绩档案。对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失职渎职导致发生在全省、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治安案事件的,依照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强化平安建设工作责任制的意见》、《xx省平安建设工作奖惩细则》、《xx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实施办法》和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平安建设重点管理工作和落实奖惩措施的通知》的规定,及时组织调查,严格进行查究,视情况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一票否决、责任追究或重点管理。在强化责任追究的同时,要加大奖励力度,通过奖优罚劣、表先促后,调动各级各部门维护稳定的积极性,共创平安,共保稳定,共促和谐。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完善机制,狠抓落实,维护全省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的持续平稳,努力把我省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崛起、构

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sk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