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决定论

更新时间:2023-08-27 21: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发展历程及其现实意义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05级历史学基地班 高 尚

指导老师: 柴 彬 老师

校园卡号:320050913131

【摘要】:“地理环境决定论”是西方史学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产生的时间长,持续影响的时间也长,并且影响力也比较大,虽然这一思想已经被证实是错误的,但是当把它放进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去认识时,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它积极的一面,并且在正确认识了这一理论中关于地理和社会相互关系后,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它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理环境决定论 发展历程 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地理环境决定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确认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一种思潮,简称“决定论”。即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从而归结于地理环境决定政治体制。是一种以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思潮。是一个包含于“人地关系论”中一个理论体系或称观点。这一论点曾广泛流行于社会学、哲学、地理学、历史学的研究中。

二,“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起源

地理环境决定论这一思想由来已久,在远古时代,人们出行不易,庄子有“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1的感慨。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活在各地区的人们,终其一生,其可能达到的区域是有限的,如果是定居的农民其生活的区域就更加有限了。因此早期的文明,特别是定居文明非常受其所在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这就可表述为文化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具体地说西方关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最初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认为人类特性产生于气候;柏拉图(Plato)认为人类精神生活与海洋影响有关。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认为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影响个别民族特性与社会性质;希腊半岛处于炎热与寒冷气候之间而赋予希腊人以优良品性,故天生能统治其他民族。这些论点无法解释当时希腊半岛各民族的历史进程,但却影响深远。我认为他们关于地理环境对历史进程影响的认识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认识存在于其中,这一认识相对于神话式的认识世界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且这一思想对以后的学者有着深远的影响。 1 庄子:《逍遥游》。

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发展

中世纪时期,神学史观笼罩在西欧的大地上,成为人们头上一道沉重的精神枷锁,处于发对封建神学以及发展人文主义的需要,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地理环境决定论”成为一些学者对抗封建神学的一项重要的思想武器。其间的代表人物就是法国启蒙运动中的杰出思想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但是在这一时期中,最早阐明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发生影响的并不是他,早在16世纪初期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让.不丹(Jean Boding)对于这一问题就做出过具体的表述,在他的著作《论共和国》中认为,民族差异起因于所处自然条件的不同;不同类型的人需要不同型式的政府。

孟德斯鸠的贡献在于把这一思想系统化,并从这一角度探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问题,以至于西方的历史学家们把它称作“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代表学者。他在这方面的论点可以概述如下:

1,他认为气候对于一个民族的性格、感情、道德、风俗、宗教以及法律等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他在解释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南方人与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方人之间的差异时,认为:“气候的王国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 异常炎热的气候有损于人的力量和勇气,居住在炎热天气下的民族秉性懦怯,必然引导他们落到奴隶的地位。而寒冷的气候则赋予人们的精神和肉体以某种力量,这种力量和勇气使他们能够从事持续的、艰难的、伟大的和勇敢的行动,使他们保持住自由的状态。”2他赞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并且想方设法用不列颠群岛的气候特点来解释这种政体的优点。他还用印度炎热的气候来解释佛教教义的产生。孟德斯鸠把气候因素看得如此的重要,乃至成了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

2,他认为土壤同居民的性格之间,尤其是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也有非常密切的依赖关系。他写道:“土地贫瘠,是人勤奋、简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3因此,“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4等。

3,他还认为一个国家疆域的大小,也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极为密切的依赖关系,他指出,小国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宜于君主治理,大帝国宜于由专制君主治理。

这里我们必须指出的是,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因为地理环境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而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孟氏的理论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中世纪的宗教史观总是把政制或法律归结于神意,社会发展的动因要到上帝那里去寻找,在神学史观笼罩的那个时代,孟德斯鸠能够在物质因素中去寻找社会发展的动因,不仅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神学的进步作用,而且也不乏唯物主义的成分,这在人类探讨社会历史问题方面又向科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我们应该指出的是,孟氏的理论并不是为了论证某个民2

3 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Montesquieu, Lesprit de la loi P282 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Montesquieu, Lesprit de la loi P280 4 Charles Louis de Secondat Montesquieu, Lesprit de la loi P275

族的优劣,事实上,他对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几乎都充满着人道主义的同情。

在孟德斯鸠之后,黑格尔是这一理论又一代表人物。黑格尔与孟德斯鸿相比,他对这个理论又有新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他的前辈。首先,黑格尔视地理环境为“历史的地理基础”,世界历史的舞台。他把整个世界的地理环境划分为三种类型:“1.干燥的高地,广阔的草原和平原。2.平原流域,—是巨川、大江所流过的地方。3.和海相连的海岸区域。”5黑格尔认为,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居住在这三种地区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性格也产生了不同。生活在第一种地区的民族过着游牧生活,其政治生活的特点是家长制,这些人“显示出了好客和劫掠两个极端; 他们时常集合为大群人马,在任何一种冲动之下,便激发为对外活动”,如洪水泛滥一般,造成一场结果为遍地瓦砾和满目疮皮的大乱。生活在第二种区域的民族,由于土地肥沃,又有四季有序之助,所从事的是农业,有关于土地所有权的各种法律,这样的民族依赖性强。生活在第三种地区的居民则“追求利润,从事商业”,这样的民族智能兼备,既有权谋又具机警。6

可以看出,黑格尔已与孟德斯鸠有很大的不同,他在描述各种地理环境中人们的政治生活、法律制度以及人们的气质性格的同时,注意到了因不同的地理环境,人们从事着不同的物质生产活动,并意识到物质生产活动方式与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之间的某种联系。虽然黑格尔的描述中有不少的形而上学的成分,但与之前辈相比,的确有了重要的进步,包含有更多的历史唯物主义因素。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认为:黑格尔关于地理环境决定人类历史发展的理论,总的说来虽仍属于唯心主义范畴,但其中亦不乏含有历史唯物主义因素的卓越见解,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他们的思想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他们在地理环境问题上的一些正确观点,并没有导致科学的结论。

在黑格尔之后的1881年英国历史学家巴克尔(H.T.Buckle)在《英国文明的历史》一书中认为个人和民族的特征服从于自然法则。哲学与物理学中的机械决定论思潮亦给地理学中的决定论以有力的推动。这种从外部自然条件中寻找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因的荒谬的外因论,在当时却起着积极的进步作用。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用地理唯物主义反对唯神史观,以地理环境特点说明君主专制制度的不合理性;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作用也决定了这一思潮的广泛影响。传统的地理学家们程度不同地受到决定论思潮的影响,如洪堡写道:“我要努力证明自然条件对道德和人类命运的经常的、无所不在的影响。”7李特尔认为由于英国“位置在众港湾从各方面包围的中央,所以自然地成为海洋的统治者。”8第一个系统地把决定论引入地理学的是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F. Ra-tzel),他在《人类地理学》一书中机械搬用达尔文生物学观念研究人类社会,认为地理环境从多方面控制人类,对人类生理机能、心理状态、社会组织和经济发达状况均有影响,并决定着人类迁移和分布。因而地理环境野蛮地、盲目5 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23、131、132页。 6 黑格尔:《历史哲学》,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32一135页。 7 引自: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J】 宋正海,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年26卷5期 转载于: 8 引自: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J】 宋正海,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年26卷5期 转载于:

地支配着人类命运。这种环境控制论思潮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欧美地理学的理论基石。在德国地理学界中,宣扬并推崇这一理论的有赫特纳、魏格纳(A.Wegener)、施吕特尔(O. Schlter)等。拉采尔的学生地理学家辛普尔(E.C.Semple)将这一思潮宣扬于美国,在《美国历史及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书中一再加以发挥,认为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特定自然环境造成的。9美国地理学家亨丁顿(E. Huntington)于1903~1906年间在印度北部、中国塔里木盆地等地考察后发表《亚洲的脉动》一书,认为13世纪蒙古人大规模向外扩张是由于居住地气候变干和牧场条件日益变坏所致。1915年他又出版《文明与气候》,创立了人类文化只能在具有刺激性气候的地区才能发展的假说。1920年他在《人文地理学原理》一书中,进一步认为自然条件是经济与文化地理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受到了巴罗斯(H.H.Barrows)的抨击。

必须特别提到的是地缘政治学到了豪斯霍夫(K.Haushofer,1869-1946)那里,开始被利用来为纳粹政权服务。地理环境决定论逐步演变成了服务政治的工具。1925年他创办的《地缘政治学杂志》,得到第三帝国的支持。他的关于地缘政治是人们之间公正分配地球空间的强有力的战斗手段之一的言论,非常适合法西斯的口味,为希特勒制定了“活的边界”以及“大日尔曼”等一系列反动理论,力图证明纳粹德国先占领欧洲,然后占领全世界的权利。

四,对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抨击及其的衰落

与地理环境决定论有不同看法的思想和理论是伴随地理环境决定论发展而同时存在和发展的。这些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深入论证,得出相异的意见。但主要是作为理论补充,即把人作为一个主动和具有反作用的因素加以重视。提出决定人类行为和发展的还有其它的众多因素,地理环境因素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20世纪初,与地理环境决定论有争论的是法国维达尔·白兰士((Vidal de la Blache,1845-1918)及其学生白吕纳(J.Brunhes,1869-1930)为代表的地理或然论。维达尔在其著作《人生地理学原理》中提出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只是提供了各种可能性,而人类在创造他们居住地的时候,则是按照他们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也就是说,环境包含着许多可能性,它们的被利用、实现哪种可能性,则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他们强调,“人地关系非仅为天然环境单方面之作用,人类对于天然环境,亦有自由选择与自由活动之余地”,“自然界没有必然,到处都存在着机遇,人类是这种机遇的主宰,可以自由支配它们,由此可居于自然之上。”10

在20世纪20年代,从地理哲学角度看,决定论已非地理学的唯一基础,露骨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潮已渐趋没落,随后为索尔的文化景观论以及与法国人地关系中的或然论相孪生的美国的地理调节论所冲击;后者由于仍然渗透着许多决定论观点,陷入理论上的软弱性,因而不能从实质上否定决定论。有深刻社会背景和影响的“地理环境虚无论”、“地理环境不变论”以及“文化决定论”思潮,均力图取代自然决定论。正确地阐明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助于发展地理学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应用。毫无疑问,主宰人类社会历史演变的是9

10 引自: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J】 宋正海,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年26卷5期 转载于: 《人生地理学原理》 亨丁敦, 克兴著

其固有的内在规律;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而不能上升为主导的或决定性的因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封建社会之解体与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并非自然的恩赐”11。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当人类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发生联系并能加以利用与改造时,才能显示其特性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加速或延缓的影响。社会发展阶段越古老,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大;即使在原始阶段,社会发展速度也并非与地理环境优越性程度成正比。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均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而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之中。走向另一极端主张无视地理环境和随心所欲地践踏地理环境的地理环境虚无主义,均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违背,也必然在实践中碰壁

五,深化地理环境论的认识之现实意义

“地理环境决定论”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它的错误在于:它把自然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完全归因于自然条件的决定性作用,把社会发展及人的活动单纯地看作是对自然界的适应,把社会发展的动力归因于社会之外的自然界,认为人的体质、心理状态、人口和民族分布、智力的高低、经济的盛衰、国家的强弱、社会的发展,乃至社会问题的多寡和种类、宗教信仰、婚姻家庭形态都受地理环境的控制和支配。这就有失偏颇,没有找到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原因,至于脱胎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豪斯霍夫地缘政治学,进一步鼓吹“优等民族”有权占有“生存空间”和建立“新秩序”,将地理环境决定论发展推到了极致变态的高度。坚定一点,不论其余。完全被法西斯夸大和利用,变成侵略行为和血腥屠杀合法化的理论依据。这应该看作是被别有用心的借用。完全抹煞了作为社会行动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忽视了其他影响因素的存在和变化。

但是,正确地阐明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助于发展地理学理论研究和指导实践应用。毫无疑问,主宰人类社会历史演变的是其固有的内在规律;地理环境虽然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物质条件,但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发展,它不仅没有持续成为主导的或决定性的因素,反而是在逐渐变弱的因素。当人类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发生联系并能加以利用与改造时,才能显示其特性并对社会发展产生加速或延缓的影响。

在近代,科学技术大发展,有效地改变了世界,变成忽视了地理环境的社会历史作用,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批判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在行动上人们普遍乐观认为,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大,地理环境对社会的作用将越来越小。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从战争废墟中挣扎起来的人类把发展工业作为富强之路,拼命追求速度和产值。经济上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带来空前繁荣,提高了生活水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作用(地质作用)已是十分巨大的,以至于科学家们指出已出现新的地球圈层,先后提出有“智慧圈”、“社会圈”、“技术圈”和“人类圈”;近年又提出在地球史末期应增加“人类世”。

但与此同时,由于不尊重自然规律,人类活动已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致使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危机、资源危机、能源危机、人口问题、自然灾害等等问题严重折磨人类社会。大自然的无情报复,给陶醉于“人定胜天”的骄傲人类上了一堂堂生动的地理环境11 引自: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J】 宋正海,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6年26卷5期 转载于:http://www.77cn.com.cn/archiver/tid-28220.html

决定论课。常用的“控制自然”一词开始被认为是“一个妄自尊大的想象产物”。于是地理环境理论重新得到空前重视,又有了新的发展。

对中国这样一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重新解读地理环境决定论无疑是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民族,并一直将这个理念贯穿在政治活动和人类活动中。但是在近半个世纪受到环境决定论过度批判的影响和受到国家发展恶劣外部条件的影响在与环境互动的实践中走过曲折了的历程。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理环境决定论曾被列为“资产阶级地理思想”,进行批判;50年代末,“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盛行;70年代的儒法斗争中,因地制宜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又常被列入天命论来批判;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中的地理学派以及人文地理学,统一地理学在长达30年中是销声匿迹的。“文革”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极左思潮开始得到清算。基因遗传学、相对论、控制论、共振论、地质灾变论等极大多数曾挨错误批判的重大自然科学理论得到彻底平反,地理环境决定论已不再被列为资产阶级地理思想。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越加明确和坚定了。到了今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更是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中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这是中共中央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

总之,我们可以认为,历史上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虽然说从根本上是错误的,但是我们还是要认识到“地理环境决定论”自身所包含的积极的意义,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积极意义予以重点关注不是否定人对自然环境有反作用,更不是否定生产力中人的社会历史作用,而是对“地理环境论”某些唯物辨证科学的认知方式予以肯定。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理环境的影响会越来越小限制人类的活动;但是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忽视地理环境的重要作用和夸大人类主观能动的作用都是不可取的。要警惕的两种极端,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才能让人类走得更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西方史学史》 张广智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论法的精神》 【法】孟德斯鸠著 张雁深译 商务引书馆1982年版 《历史哲学》 【德】黑格尔著 三联书店1956年版

《论近代以来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与史学研究》 【中国 台湾】谢英彦 《开

放时代》2000年第11期46-50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si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