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五个教育”,全面实现绵竹教育事业的跨越与腾飞

更新时间:2023-11-17 10: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打造“五个教育”,全面实现绵竹教育事业的跨越与腾飞

历经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绵竹市教育系统创造了抗震救灾的奇迹,创造了灾后重建的奇迹,创造了加快发展的奇迹。如今,我们通过大力推进均衡教育、平安教育、数字教育、内涵教育、幸福教育,正努力创造“建设西部教育强市”的奇迹——均衡教育——城乡一体,共同发展,让每一所学校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 长期以来,绵竹始终坚持“教育强市”的理念,以“六个统筹”为抓手,推动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7年获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县。“5?12”特大地震使绵竹历经几十年积累的教育成果在瞬间损失殆尽。灾后,绵竹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把教育重建列入公共设施重建的首位,立足发展,科学规划,以“江苏对口援建”为主体,社会捐建为补充,教育灾后重建高速推进。2010年春季开学,绵竹规划总投入达17.896亿元的83个学校重建项目全部交付使用,5万余名师生全部告别板房,入驻永久性学校。全市学校硬件建设和教学装备配置坚持标准化和城乡一体化,彻底打破了城乡差异,学校硬件建设达到县域领先水平。 作为四川省8个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县之一,在震前绵竹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初见成效,以及灾后重建全市学校硬件建设和设备配备全面均衡的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提出了绵竹义务教育向高位均衡发展的目标—— ?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学前教育办亮。绵竹进一步切实加强对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的管理和评价,满足学前儿童生活、安全、卫生保健的特别需求。鼓励幼儿园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基本形式,开展丰富多样、富有创意的学前教育活动,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充分利用重建后幼儿教育、卫生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的资源优势,努力形成由教育、卫生、人口、妇儿等部门协同运作的社区早教服务网络,拓展幼儿教育服务的延展性。

义务教育做精。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育人为本,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重点关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提升,探索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模式。更加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努力使所有的学生学有所获、思有所进、能有所长。积极创造条件,推行小班化教学。 高中教育做优。坚持高中学校从实际出发,鼓励绵竹中学、南轩中学两所高中学校发挥传统优势,形成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环境,形成教育方式独特、学科优势明显、活动富有创意的特色高中。目前,绵竹两所高中在特色办学的道路上成效突出,其教育竞争力不断提升,基本实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入读,富有个性地发展。

职业教育做强。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重视市内外职业教育的校际合作,架构技能型人才深造发展“立交桥”,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保障,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支持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开放教育培训资源,积极探索职业中学的办学新机制。加强对企事业单位员工和转岗、再就业人员等社会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 ?实施优质教育联动发展

继续实施城乡学校资源整合。震后,绵竹市东北镇的原广和、玉马、天河、赤兔、联合等五所村小在重建中实现整合,新建为张家港永建博爱小学,由本部学校天河小学统一管理,成为在当地百姓中广为赞誉和绵竹颇具规模的一所村小。绵竹市教育局将推而广之,逐步将现有城区周边部分村小与城区小学进行整合,以满足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新增学龄儿童就读需要,有效减少城区学校压力和择校现象,满足学生就近进入优质学校的愿望。

建立城乡学校共同发展联盟。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建立两种联盟形式:1.引领式联盟,即由学校发展相对成熟的学校与相关学校联盟,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带动联盟学校实现超常规、

跨越式发展。2.互补式联盟,即由各具特色的学校结为联盟,在互相学习和交流中,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平安教育——创新教育环境的共建模式,把最安全、最牢固的校园建设成青少年儿童最纯净的成长家园。 学校的科学重建,使全市校舍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和火灾、洪灾等相关防护综合灾害安全标准,成为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为建设平安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警校共育”模式的发源地,绵竹教育环境的共建模式一直在不断地改革创新。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学校、家庭、社会和司法联动,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有效预防了未成年人犯罪。这充分体现了绵竹教育系统对教育环境建设的重视和勇于创新的实践精神。更重要的是绵竹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作为重点工程来抓。2010年,该市财政投入500万元,建设了设施一流、人员到位的“校安工程”,实现了天网、地网、人网合一,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技防和人防问题。

根据震后绵竹教育的实际,该市教育局在全市开展了“校卫共管”模式的实践探索,实施学校卫生条件标准化建设。他们充分利用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为学校提供医疗服务、疾控服务和学校卫生安全监控服务,进一步健全了师生健康体质的检查与监控体系。学校建立了标准的卫生室、保健室,健全了学校卫生安全管理制度,把学校卫生、疾控列入年度责任并签订责任书。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专用食堂、餐厅建设实现了规范化。

实施红领巾公交工程。他们积极与交通部门和运输公司联系,开通公交车接送学生上下学,基本实现公交车覆盖每个镇乡学校,有效杜绝学生乘坐非法营运车辆,确保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实施学生集会及应急疏散标准化管理。按照固定方式、固定线路、固定人员的“三固定方式”开展师生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在紧急状况下自救、避险能力,防止踩踏等安全事故发生。 完善学校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制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开展生命教育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和转介机制。将中科院心理所、四川师大、北京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1+1”心联行动以及贵州省红十字会援助的“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心理辅导系统”等资源和平台进行整合,提升本市心理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教育系统建立了“绵竹市学校心理教育辅导中心”,在所有的中小学设置了心理健康辅导室,开设了学生心理健康课程。部分学校建立了青少年生命教育、心理辅导的活动中心。所有学校均按要求配备了具有职业资格的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

数字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生提供更开放、更便捷的学习环境。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绵竹教育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高标准建设“数字化校园”,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教育技术现代化,打造具有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数字教育”。

——巩固教育城域网建设已有成果,加快信息化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信息化设备和信息接口的“班班通”。

——完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按照“共建共享、优选优化”的基本思路,逐步建设涵盖各级各类学校、各门学科的学习资源平台,初步形成网络学习资源基地雏形,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精品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绵竹学习网”,推进数字化学习资源网络建设,努力构建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新型“学习型校园”和“学习型家庭”。完善教育信息系统运行机制,不断提升技术先进性和网络管理水平。

——实施“三、五、十工程”,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引导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让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绵竹教育系统用三年时间按照“全员参与、分层培训、整体推进”的原则,让3000名教师熟练使用信息教育技术,每校培养5名教师成为全市学校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练员,

10所学校成为省市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 ——在城乡学校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将网络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研究和建设数字化教研服务平台,制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和评价体系,对学生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增强正确理解、合理运用大众传播媒体等信息网络的能力,掌握并提高学习、创造、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加强信息技术伦理和道德教育,强化舆论宣传,提倡文明上网,营造健康的网上学习环境。依靠网络缩短城乡距离,共享课堂教学和优质学科资源。

内涵教育——以“三品教育”丰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内涵。三品,即品位,学校文化建设;品格,学校特色发展;品质,教育质量提升。

学校品位建设。学校文化是现代教育内涵成长的重要标志,是学校理性发展,提升办学品位的重要环节。在完成教育基础设施重建任务后,绵竹市教育局提出“感恩图强,内涵发展,高位求进”的战略思想,制定了“一年恢复,两年提升,三年建设西部教育强市”的工作目标。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根据自身的环境、文化和实践背景,研制了五年发展规划。其中部分学校还进一步拉开了“理性思考,文化定位,内涵提升”的新一轮教育创新的帷幕。通过入住永久性校舍一年多来的积极探索,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办学思想先进、办学目标明确的学校应运而生。其中绵竹市七一大西街小学的“博文约礼,品质育人”、天河小学的“和雅教育”、孝德中学的“德孝”文化、遵道学校的“遵道而行,博学万科”等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学校办学品位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学校品格形成。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最高形式的体现,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一个民族需要有自己的品格,一所学校、一个地方的教育当然需要构建自己的品格。“构建一校一品的教育新格局,形成县域教育高位均衡的新局面。”这是绵竹教育后重建时期的发展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各级各类学校就必须抓住灾后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求真务实,彰显特色,形成不同类别学校现代化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学校品格,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优质教育需求。绵竹中学“立身教育”,南轩中学“德艺齐修”,职业中学的“校企联合”的办学特色已经彰显出强劲的吸引力和区域竞争力。义务教育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素质教育成果丰硕,“全国书法教育实验学校”、“四川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等一大批特色鲜明的中、小学校不断涌现。以环境教育、生活教育为特色的边远山区学校清平、金花学校在与江苏对口支援的学校结对发展中迸发出更新的活力。

教育品质提升。“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区域教育社会公信度的核心。绵竹教育的腾飞,其形态是办学条件的跨越,其内核是教育质量的提高。

首先,绵竹教育系统把“不让一所学校落后,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名教师落伍”作为后重建时期的教育均衡理念,加大对相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探索建立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协作机制,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延伸,推进薄弱学校委托管理,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其次,创新德育实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重视对全市青少年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感恩自强,立志成才”为主题,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开展和谐校园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合力育人机制,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再则,深化课程改革,注重把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创造思维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沟通能力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实施“阳光体育”,完善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制度,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执行课时计划,控制作业量和考试难度。建立和健全了落实素质教育“省八条”、“市六条”的监测、举报、通报和问责制度。切实加强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有效教学”研究,连续3年,绵竹高考上线率年递增超过7%,2010年高考应届生上线率为50.1%,位居德阳县(市、区)之首,从而再次取

得了总上线率和应届上线率均为德阳市第一的好成绩。绵竹教育的质量美誉成为教育高品质发展的生命。

幸福教育——让教师有情趣地工作,让学生有乐趣地学习,让家庭的教育期待得到不断满足。 构建幸福教育,首先是建设一支热爱教育事业,充满教育情趣的教师队伍。借力江苏省对口援建,全市各学校与江苏8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缔结帮扶关系,形成教育成果共享、教师队伍共建的合作关系。3年来,通过江苏省教育厅等的帮助,全市3000余名教师、校长先后赴全国各地学习、参观,其规模和数量空前,内容涉及心理抚慰、业务研修、理念提升。教师的教育视野、职业胸怀得到拓展,一支职业信念坚定、职业素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这是绵竹教育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教育的幸福,更是学生的幸福发展。灾后重建的绵竹公共设施、基础建设有了历史性的跨越,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得到了巨大的丰富。沿山旅游带、绵竹年画村等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成功建设,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年画博物馆、体育中心、西部白酒金三角等一大批建设成果成为了全市青少年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践基地。绵竹市教育局紧紧抓住这一良好的校外教育基地条件,大力鼓励学校、家庭和其他社会团体创新实践,打造全市青少年校外实践的精品活动,探索实施未成年人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场馆基地活动的新型合作模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

关注特殊群体的教育需求,这也是幸福教育的重要内涵。2011年,绵竹市政府安排资金580万元,改建绵竹市特殊教育中心校,为残疾儿童教育创造了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帮扶、助学工程在绵竹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通过地方红十字会、社会慈善团体、个人的帮助迈上了更高的台阶。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建立起学校师生“助学助教奖励基金”共40余个,基金原始资金达900余万元。“绵竹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建立,进一步规范了社会助学行为,为困难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求学帮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的建设覆盖率达到100%。这些举措的实施,为绵竹教育和谐,创建幸福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教育是一项民生工程。幸福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让每一个家庭受益于社会发展的幸福成果。绵竹教育的跨越发展来自于社会大爱,来自于全国、全社会对地震灾区的倾情援助。强力实践幸福教育,是对这份大爱的最好诠释,也是绵竹教育新形势下的重要使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s2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