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模拟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名校高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与解析word版(整理精校版)

更新时间:2023-09-09 06: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届高考模拟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名校高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与解析(word版

高考模拟试卷 0217 17:00

::

2015届高考模拟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名校

高三次联考

语 文 试 题

命题单位:华普教育研究所语文研究室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1卷7~14题,第Ⅱ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5届高考模拟,中国电影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电影市场如此蓬勃的发展?每一位中国电影人都会给出相同的答案——电影产业化改革带来的旺盛活力。在这轮改革中,电影创作生产过程中高度的消费者意识赋予了中国电影日益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使电影成为当前我国文化领域中市场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最高的行业之一。

“电影票房是观众用脚投票投出来的”,“得观众者得天下”。电影界的这些行话,形象地道出了电影市场的真谛。市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由众多具体的、真实的观众构成的。看哪部电影,不看哪部电影,选择权掌握在每一位观众自己手里。从这个意义上说,创作生产中的消费者意识,根本上

是对“文艺服务于人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现代化、市场化阐释,也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所在。

在任何一个市场,消费者至上的服务意识都是产品立足于市场的前提。文化市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近年来,不仅是电影,舞台演出、图书出版、电视剧等领域的发展状况,也都纷纷印证了这一规律。

文化市场建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市场身份日益明晰的过程,从单纯的艺术创作到文化生产,从文艺作品到文化产品,从孤芳自赏的艺术家到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一系列变化的出现必然对创作生产观念的转变提出相应要求。而这些转变中,最根本的就是服务意识的提升。只有完成了这样的观念转变,我们才算得上是在用市场经济的思维和方式建设和完善文化市场。

但是,对于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化市场来说,消费者至上的服务意识仍然是当前非常欠缺的。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非常强调文艺作品的引导功能、教化作用,而对服务功能重视不够,一些艺术家过分强调创作中的自我表达而未对受众的需求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造成了不少文化产品在内容题材、表达方式、表现形式等方面与消费者需求相脱节。而更应引起重视的是,当这种脱节出现时,一些创不仅没有反省自身,反而将问题的责任归咎于消费者和市场,这无疑是观念上的严重错位。

提高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消费者意识,需要艺术家抛却对自我表达的过度迷恋,需要创抛却教条化的僵直表达,需要创作生产切实围绕文化消费者的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在扎实的调研和高度艺术化的表达中以如履薄冰的态度虔敬地进行。有人会问,消费者意识是否意味着对消费者需求的简单迎合,是否是对当前存在的一些低俗、庸俗、媚俗现象的一味纵容?答案是否定的。消费者意识的提升绝不等于文化产品的唯经济效益至上,更不意味着对社会效益的偏废。或许一些哗众取宠的文化产品能在市场上获得暂时的生存机会,但它们绝不能持久地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任何领域的市场竞争中,最后存活下来的总是那些品质经得住考验的产品。文化市场也不例外。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文化市场的构建中,相信市场自身的优胜劣汰,也就是相信人民群众的选择。那些背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产品,最终只会被人民群众背弃。

(选自刘阳《文化生产要有消费者意识》,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电影票房的高低是影片对观众是否具有吸引力和号召力的唯一标准。 B.电影票房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反映出影片对观众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C.电影票房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出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的高低。 D.电影票房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反映文化市场体系是否发展和完善。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段阐述了中国电影市场因产业化改革带来的旺盛活力而蓬勃发展的现状,说明电影是当前我国文化领域中市场化程度和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行业。

B.②③④段通过电影、舞台演出、图书出版、电视剧等领域的发展状况,说明只要具有消费者至上的服务意识,现代化市场体系就会得到发展和完善。

C.⑤段重点强调了为了增强消费者至上的服务意识、防止观念上的严重错位,一些创更应该反省自身,而不应该将问题的责任归咎于消费者和市场。

D.⑥段重点论述了消费者意识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品质经得住考验的产品虽然无法保证能够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但是却可以做到不偏废社会效益。 3.下列对原文中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化文化市场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关键就是创作生产过程中要具有消费者意识。

B.非常强调文艺作品的引导功能、教化作用已经完全不符合时代和市场化的需要。

C.提高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消费者意识有的时候可以对消费者的需求简单迎合。

D.文化市场也是优胜劣汰的,最后存活下来的总是那些品质经得住考验的产品。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长孙绍远,字师,河南洛阳人。少名仁。父稚,魏太师、录尚书、上党王。

绍远性宽容,有大度,望之俨然,朋侪莫敢亵狎。雅好坟籍,聪慧过人。时稚作牧寿春,绍远幼,年甫十三。稚管记王硕闻绍远强记,心以为不然。遂白稚曰:“伏承世子聪慧之姿,发于天性,目所一见,诵之于口。此既历世罕有,窃愿验之。”于是命绍远试焉。读《月令》数纸,才一遍,诵之若流。自是硕乃叹服。

魏孝武初,累迁司徒右长史。及齐神武称兵而帝西迁,绍远随稚奔赴。又累迁殿中尚书、录尚书事。太祖每谓群公曰:“长孙公任使之处,令人无反顾忧。汉之萧、寇,何足多也。然其容止堂堂,足为当今模楷。”六官建,拜大司乐。孝闵践阼,封上党公。

初,绍远为太常,广召工人,创造乐器,土木丝竹,各得其宜。为黄钟不调,绍远每以为意。尝因退朝,经韩使君佛寺前过,浮图三层之上,有鸣铎焉。忽闻其音,雅合宫调,取而配奏,方始克谐。绍远乃启世宗行之。绍远所奏乐,以八为数。故梁黄门侍郎裴正上书,以为昔者大舜欲闻七始,下洎周武,爰创七音。持林钟作黄钟,以为正调之首。诏与绍远详议往复,于是遂定以八为数焉。授小司空。高祖读史书,见武王克殷而作七始,又欲废八而悬七,并除黄钟之正宫,用林钟为调首。绍远奏云:“天子悬八,肇自先民,百王共轨,万世不易。下逮周武,甫修七始之音。详诸经义,又无废八之典。且黄钟为君,天子正位,今欲废之,未见其可。”后高祖竟行七音。属绍远遘疾,未获面陈,虑有司遽损乐器,乃书与乐部齐树之。后疾甚,乃上遗表又陈之而卒。帝省表涕零,深痛惜之。

(选自《二十四史·周书卷二十六》,有删改)

公讳绍远,河南洛阳人。司空定王之孙,太师文宣王之子也。六艺悉穷于巧,百行无厄于过,故以口占河流,笔力泉涌。同韩宣之识礼,似季札之知音,公实体之,非文谈所至。凡仕涉两朝,岁余一转,奉倩谢其公才,敬祖惭其鼎望。不幸遘疾,春秋有六十,以保定五年夏薨于泾州赵平乡。诏赠郏、中、熊、邵、义五州诸军事郏州刺史,谥曰献。

(选自《长孙绍远墓志铭》,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始克谐 谐:成功 B.下逮周武 逮:到,及 C.六艺悉穷于巧 悉:全部 D.奉倩谢其公才 谢:不如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尝因退朝 不如因而厚遇之

B.绍远乃启世宗行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见武王克殷而作七始 因人之力而蔽之

D.非文谈所至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孙绍远喜欢读古代书籍,聪慧过人,过目不忘。他的父亲长孙稚的管记曾经用几页《月令》试验他,他在读完一遍后,就能背诵下来。

B.长孙绍远才能出众。太祖认为长孙绍远任职的地方,令人没有后顾之忧,汉朝的萧何、寇恂也超不过他,他容止堂堂,足以做当世的楷模。

C.长孙绍远在乐器方面造诣极深。世宗用他提出的八音作为基数,后高祖推行七音,绍远重病仍上表说明不应该废黄钟的理由,高祖最终同意。

D.长孙绍远像韩宣季札一样识礼知音。他一共在两个君主统治的两代王朝做官,一年多就升一级,后来不幸得病,六十岁逝于泾州赵平乡。 7.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绍远性宽容,有大度,望之俨然,朋侪莫敢亵狎。 译文:

(1)及齐神武称兵而帝西迁,绍远随稚奔赴。 译文:

(1)天子悬八,肇自先民,百王共轨,万世不易。 译文: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除 夜 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除夜有怀 崔 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於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8.白诗首联、崔诗歌尾联分别点明了题旨,请分析各自的作用。(4分) 答:

9.两首诗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4乙两题任选一题做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① ,② 。③ ,池鱼思故渊。④ ,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⑤ ,⑥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乙:① ,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②天下云集响应, 。 (贾谊《过秦论》) ③ ,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④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赛上》) ⑤乌雀呼晴, 。 (周邦彦《苏幕遮》)

⑥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三、(2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

煤油灯 徐晓政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时光的流逝,生活中的某些片段或一些记忆在岁月的河流中积淀下来,萦绕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就像煤油灯,灯光泛起的点点涟漪,在心海中激起朵朵浪花,清晰如昨天。它不但带来光明,还给我开启了一扇心灵之门。

②我家住甘肃省中南部比较偏僻的农村,上世纪七十年代是个物资奇缺的年代。对煤油灯,现在的孩子没有见过,而我却像老朋友一样熟稔。虽然现在日子好过了,但那些烟熏火燎的岁月在心底不由自主地涌起。

③那时,老家没有通电,晚上照明全靠煤油灯或清油灯,我们家乡则叫它“灯盏”,而清油灯是普通人家烧不起的。灯的做法很简单,就是用一个废弃的墨水瓶,把一个约2寸长的薄铁皮卷成与筷子一样粗的圆桶,穿在瓶盖中间,高出瓶盖半寸左右,然后用棉花搓成细条当灯芯,把灯芯放在细圆桶里,为防止塑料盖烧着,在塑料盖上臵同样大小的铁皮,然后瓶里灌上煤油,点着即可,煤油灯就具备了雏形。点灯时,先把灯芯在煤油里浸一下,防止灯芯被烧掉。煤油灯虽不起眼,却给全家带来光明和温馨。白天大人去挣工分,吃晚饭已经日落西山,屋里光线很暗,昏暗的煤油灯下,大人总有干不完的活,喂牲口、做针线活。

④桔黄的煤油灯闪闪烁烁,一家人围坐在土炕上,其乐融融。我和妹妹轮流为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捶背,祖母一边帮母亲糊做鞋用的褙子,一边哼童谣或讲故事,我听得如痴如醉,视线随祖母抖动的嘴皮而左右移动,手机械式的为父亲捶背,这时就遭父亲的戏谑。因为是长孙女,祖母对我疼爱有加,大多数时间与她挤在一个被窝里,在悠扬绵长的童谣中,我渐渐入眠。寒冷的冬夜,漫长而漆黑,屋里没有取暖的炉火,冷如冰窟。半夜里,土炕渐渐凉下去,风从纸糊的窗户里灌进来,冻得我缩做一团,祖母瞌睡很轻,“呲啦”一根火柴把灯盏点亮,瞬间不大的土坯屋子亮堂起来。为防止风吹灭灯盏,祖母一手拿煤油灯一手遮着火焰,去土炕里填草渣一类的燃料。

⑤如豆的灯光摇曳在童年的记忆里,那么亲切,那么温暖。特别是冬天的夜晚,我们住的西屋也是土坯房,没有生火,风吹着纸糊的格子窗,贼冷贼冷的,发出啪啪的声音。吃罢晚饭,没有电视机、收音机之类的娱乐设施,无事可干。劳顿一天的母亲,把煤油灯放在泥巴裹的的窗台上,在散发着幽幽、昏暗的光下,我在做作业、看小人书。母亲纳全家大小六七口人的鞋底,在A字形的夹板上,绱鞋或缝鞋帮,屋里弥漫着呛人的煤油味。因为光线很暗,身子紧挨着煤油灯,时间一长,两个鼻孔被熏得黑乎乎的,鼻孔痒的时候,用手指一抠,全是黑黑的。微弱的光把母亲的影子投影在屋里的墙上,虚幻而高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rk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