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学通论

更新时间:2024-06-23 18: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考古学通论(摘要) 第一章 考古学概论

考古学属于人文科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根据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以研究古代历史。

第一节 考古学的基本涵义 一.考古学的定义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考古学研究的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和王朝时代。 考古学是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一门科学。考古学研究的中国古代历史包括史前时代和王朝时代。 二,考古学研究的对象

作为考古学研究对象的实物资料包括遗迹和遗物两大部分。遗迹和遗物又统称为文化遗存。遗迹通常分为房屋、村落、道路、运河、墓葬等人工建筑和设施。遗物按其用途可分为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艺术品和礼器等。按其质料可分为石器、玉器、铜器、铁器、金银器、陶器、瓷器、骨器、角器、牙器、贝器、竹器、木器、漆器和丝棉织物等。

三、考古学研究的作用

对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文字未出现的史前时代的研究,完全依靠考古资料。对于文字出现后的王朝时代,考古资料既可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又可纠正文献资料中的错误。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献资料少有记载,更需依赖考古资料。 第二节 考古学文化

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涵义

考古学文化是指代表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具有一群特征性明显的文化遗存。 二.考古学文化的命名

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地名(乡镇名、村名)作为考古学文化的名称,是考古学文化命名中最常见的做法。

三.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考古学文化研究的内容,包括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面貌及特征;文化的渊源和发展演化;文化时代和分期;相邻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内涵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等。

第三节 考古时代的划分

考古学根据生产工具的变革将人类古代社会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中国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基本上是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史前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相并行的。 一.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大约从300万年前开始,结束于距今约1、2万年至1万年。旧石器时代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只能以天然的产物作为食物,生产经济尚未出现。旧石器时代

人类的劳动工具以打制石器为主,也使用木器、骨器、角器和蚌器。

(二)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是以农业、家畜饲养业和磨制石器的产生作为标志的。此外,稍晚时期,陶器也开始出现。人类生活的居住地逐渐以洞穴转为人工营造的地穴或半地穴式,乃至平地起建的房屋。 二、青铜时代

青铜是铜和锡或铅的合金。但因为铜料珍贵,所以青铜出现后,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青铜主要用来制造兵器、礼器和上层社会人物的生活用品。中国的青铜时代始于夏代。

三、铁器时代

铁器时代系指青铜时代以后,生产工具和武器主要以铁为原料的时代。中国的人工冶炼铁技术始于西周晚期,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铜柄铁剑、铜内铁援戈和铜 铁叶矛,是迄今所知最早人工冶铸的铁器。战国时期以后,铁器在生产、生活领域广泛使用,至汉代,铁器基本取代青铜器。

第四节 考古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一、考古调查

野外调查是发掘的准备工作。调查分普查和重点调查两种。普查是了解某一地区所有的文化遗存,重点调查则是根据确定的学术课题有选择地进行调查。调查之前要查阅有关古代文献和发表的考古书刊资料,以决定调查的范围。调查中要注意自然的断崖等,观察分析,听取当地群众的反映,河流沿岸,尤其两河交汇处附近,宜于人类生活之地是调查的关键之地。调查中要携带必要得用具,做好文字记录、绘图和照相等工作,并要采集陶器、石器、铜钱、建筑构件等标本。 二、考古发掘

当前进行的考古发掘多是配合基建工程,凡在基本建设范围之内的文化遗存尽可能都要发掘,此外还有为解决学术问题而进行的发掘。发掘前需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发掘执照,筹集资金,组织专业人员,雇用民工,准备发掘用具、仪器、文具,以及安排食宿等。

田野发掘之前,必须先进行钻探,了解地下文化遗存的情况,以便确定发掘地点。遗址发掘采用探方法,自上而下按地层堆积情况逐层下挖,遇有灰坑、房址等,要根据开口层位以及打破关系,先发掘年代最晚的,再发掘年代最早的。小型墓葬的发掘一般也按探方法,大型墓葬可先钻探出边框,确定地层与邻近的遗迹的关系后,按墓葬范围发掘。发掘要随时做记录,绘探方内遗迹图,重要遗迹现象要照相,出土物要编号,记录作标。大型墓葬发掘要注意地表有无封土、祭祀性建筑等。每日发掘的情况须做日记。

三、资料的整理和报告的编写

考古发掘所获资料应填写探方登记表,灰坑、房址、墓葬、小件器物登记表等。

1

对于文化年代的判断,可依据:1、文字资料;2、地层堆积和遗迹之间的打破关系,可推断相对的早晚关系;3、型式学研究,推断器物早晚演变关系;4、自然科学方法断代,如动物化石、花粉孢子、放射性碳素、热释光、古地磁断代。

报告的编写,包括发掘简报和正式发掘报告。 第五节 考古学的分支

一、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 二、田野考古学

三、几种特殊门类的考古学分支:美术考古学、宗教考古学、古钱币学、古文字学、航空考古学、水下考古学等。 第六节 考古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与第四纪地质学的关系

旧石器时代正处于地质学的第四纪更新世,全新世则延续至今。

二、与动物考古学的关系

动物化石可确定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年代;确定当时的气候,以及狩猎对象;渔猎及畜牧业在生产经济中的比重;骨料如非本地动物骨骼,则可推断与邻近地区的往来关系等。

三、与植物考古学的关系

可判定采集植物的种类,以及农业的起源,农作物种类。 四、与体质人类学的关系

根据人骨鉴定性别、年龄等推断族属、丧葬礼俗、婚姻制度、社会组织、人类疾病等。 五、与民族学的关系

民族学是以现代民族的现实生活为研究对象,考古学则是以古代人类的文化遗存为研究对象。现代民族保留的某些旧习俗可对考古发掘的古代现象的解释提供参考。考古发掘也可对现代民族的起源发展提供资料。 第七节 文化年代的确定 一、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

利用地层学的顺序推断相对年代的早晚,根据文字资料,如碑碣、墓志简牍等确定绝对年代。 二、利用自然科学手段测定绝对年代

(一)放射性碳素断代 放射性碳素断代是利用死亡物体中碳十四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断代的技术。 (二)古地磁断代 包括考古地磁断代和地层沉积磁性断代,适用于陶瓷窑和遗址地层。

(三)热释断代 利用绝缘结晶固体的热释光断代,适用于陶瓷器等火烧粘土样品。 (四)树木年轮断代 是利用树木年轮的生长规律来进行断代的技术。

(五)铀系断代 利用铀、钍等放射性样品中的不平衡性的断代技术。

第八节 自然环境对古文化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史前时期人类生活的影响最为明显,尤其是旧石器时代,不论采集,还是渔猎均取决于生态环境。新石器时代,北方沙漠草原地区,细石器比较发达。细石器多

嵌于骨、木柄上,为复合工具,用于渔猎较多。南方则磨制石器和制陶业发达,因为农业为主,食物以粮食为主所致。

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导致生态失衡,也会影响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原地区陶寺文化盛极一时,但因过度砍伐林木,植被破坏,水源枯竭,致使陶寺文化之后,当地长时间荒芜。闻明的新疆尼雅遗址,汉代极盛。以后因人类生产活动频繁生态严重破坏,逐渐为沙漠所侵蚀。

第二章 中国考古学简史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金石学

春秋、战国至隋唐五代,是中国金石学的萌芽期。金石学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就已收录出土青铜器的铭文。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对古代城址、陵墓、寺庙、碑碣等多有记述。北宋至元明为金石学的形成期。吕大临的?考古图?,成书于北宋元祐七年(1092年)是现存最早的古器物图录。约三十年后成书的?宣和博古图?对后世金石学影响很大。对古器物的命名、图形、比例、款识、大小、容量、重量、出土地点和收藏地都有记述。清代金石学的特点是精于鉴别,详于考订,研究范围较广,并有一些集成性和综合性的著述。搜集的铜器铭文、碑刻、钱币及玺印等铭刻资料十分丰富,考释文字的水平也比较高。清代末年至民国初年,金石学的研究范围更加广泛,不仅包括新发现的甲骨、简牍,而且兼收明器和各种杂器。罗振玉和王国维是当时集大成的金石学家。马衡所著的?中国金石学概要?则对金石学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

第二节 近代考古学的传入和中国考古学的萌芽

一.19世纪欧洲近代考古学的主要成就“三期论”的确立和“类型学”的开端

1819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克里斯琴?朱尔金森?汤姆森根据馆藏遗物武器和工具提出著名的“三期说”,即将丹麦的古史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汤姆森于1836年?北欧古物导论?、沃尔索于1843年?丹麦原始时代古物?,将三期说用于野外古迹发掘所见地层关系分期的依据,奠定了近代考古学的基础。汤姆森和沃尔索在他们的著作中强调了准确描述和区分古物的重要性,必须按照器物的形制进行分类,并探讨器物学与装饰风格在古代器物断代上的重要性。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考古发掘工作开始科学化。在田野发掘中采集全部遗物并注意地层关系,要求充分做好包括绘图、照相和文字记录在内的各种记录,迅速整理资料和发表报告。 二.近代考古学传入中国和中国考古学的萌芽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清王朝行将崩溃,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和瓜分中国。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派遣考察队潜入中国边疆地区,以考古研究为名,掠夺中国珍贵文物。他们以非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和发掘,致使许多古代遗迹和遗物遭到破坏,造成中国文化遗产的极大损失。 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发现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以彩陶和

2

磨制石器共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并与奥地利人师丹斯基、中国人袁复礼进行发掘,提出“仰韶文化”命名。同年又发掘辽宁锦西沙锅屯遗址。1923—1924年又去甘肃、青海调查发掘。1926年从美国学习人类学回国的李济主持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这是首次由中国学者主持田野考古工作。1922年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成立考古学研究室,马衡被聘为主任。1927年中国学者徐旭生与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为首组成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

第三节 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和发展

1929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裴文中主持北京周口店发掘,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同时发现大批石制品和用火痕迹。1927年,李济将其在山西夏县西阴村发掘的资料撰写成《西阴村史前遗存》。1931年,梁思永等在河南安阳后冈发掘,确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尧、舜、禹)、商代文化自下而上叠压的三叠层堆积。1937年,刘耀作《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之分析——论安特生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分期问题的错误》,最早指出仰韶村遗址包括仰韶和龙山两种文化遗存,安特生所说的“仰韶文化”在内容上有所混淆。1936年在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发现“良渚文化”遗存。1928—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学组在河南安阳殷墟进行15次发掘,先后在小屯村附近发现50余座夯土建筑基址,获得两万两千多片甲骨,又在洹河北岸侯家庄商王陵区发掘多座商代大墓,以及上千座埋人的祭祀坑。以后,历史语言研究所还发掘了河南浚县辛村西周卫国墓地,汲县山彪镇和辉县琉璃阁战国墓地。

第四节 中国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文化部设文物局;中国科学院设立考古研究所,各省、自治区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1952——1955年文物局考古所北大举办四期考古工作人员训练班。北大历史系创办考古专业。至今已有许多大学建立考古系或考古专业。1979年中国考古学会成立。各省自治区成立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博物馆学会成立。又建立与考古学有关的学术团体。以中国科学院考古所为主对各个时代文化遗存进行有目的科学发掘,地方配合基本建设。

旧石器时代考古,成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恢复周口店遗址发掘,发表研究文章。

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西安半坡等遗址。1983—1985年发掘辽宁建平与凌源交界处的红山文化女神庙。出版《庙底沟与三里桥》等。

夏商周考古,探索夏文化,发现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丰镐、琉璃河西周遗址,东周列国都城等。发表《辉县发掘报告》、《殷墟妇好墓》、《甲骨文合集》、《殷周金文集成》等。

秦汉至元明考古,发掘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汉长安城、马王堆、隋大兴唐长安城、元大都、明定陵等。发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唐长安大明宫》等,以及《新中国的

考古收获》(1961年)、《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1984

年),现又出版《中国考古学?夏商卷》、《西周卷》。 考古刊物《考古学报》、《考古》、《文物》、《考古学集刊》、《考古与文物》、《中原文物》等。最近又出版十五卷本《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第三章 旧石器时代

地球的历史大约为45亿年,而人类只有300万年左右的历史。旧石器时代人类以打制石器作为主要的生产工具,过着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的原始生活。 第一节 人类的产生

一. 人类产生前生物的演变

地球历史分为五个代,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太古代早期,无水、无空气,因而无生命;太古代中期开始出现菌藻类。古生代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出现,如三叶虫、筆石;古生代末期,剧烈的地壳运动,使许多地区的海洋隆起为陆地,海生藻类登陆成为光蕨类,低等的无脊椎动物演变成鱼类,以后又出现两栖类。古生代末期的石炭纪是陆生植物大发展的时代,形成广厚煤层的重要时期。中生代爬行动物广布于水、陆地和空中,总称为恐龙。爬行动物一部分向鸟演化,一部分向哺乳动物演化。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繁育。 新生代是地史上最近的一个时代,从距今7000万年开始,直至现代。裸子植物为被子植物取代;爬行动物大量绝灭,代之而兴盛的是哺乳动物。新生代的第四纪分更新世和全新世。更新世始于距今300万年前后,距今一万年结束,是人类开始出现的旧石器时代。全新世是地史上的现代,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

二、进化论的产生和古猿演变为人类的证据 关于人类的起源,从古代起世界各民族中曾有各种神话和传说:如人类是从月亮上掉下来的,或是怪鸟下蛋孵化出来;中国则有女娲用泥土造人之说,这实际是母系氏族社会,尊崇女性的反映。基督教《圣经》中说,上帝以泥土造男人亚当,又从他身上抽出一根肋骨造女人夏娃。1859年英国达尔文《物种起源》提出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古猿演化为人有胚胎学的证据。现代人有返祖现象。东非发现的更新世早期石器,证明南方古猿是最早能制造石器的人类祖先。

三、古猿演化为人类的过程 劳动(有意识的)、语言(固定的表达方式)和抽象思维活动等诸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发展,使得以天然工具劳动的古猿在漫长的过渡阶段中逐渐学会制造工具,从而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过渡,使古猿最后变成社会性的人类。 四、关于人类起源的几个问题

人和猿的界限,是否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是否有社会意识语言及自觉能动性。任何动物都不依赖使用工具维持生存,而人则必须依赖使用工具才能生存下来,进而发展到能够制造工具。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腊玛古猿可能是过渡阶段的早期代表,南方古猿中的一种则是过渡阶段的晚期代表。从猿到人的过渡,开始于距今

3

1400万年,结束于距今300万年。 第二节 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概况 一、旧石器时代的生态环境

中国华北地区的更新世分为四期:泥河湾期(早更新世)、公主岭期、周口店期(中更新世)、马兰黄土期(晚更新世)。周口店期的标准地点是北京猿人遗址,属洞穴堆积。周口店动物群,泥河湾期残留种属,如剑齿虎、居氏大河狸、三门马等;中更新世种属,如纳玛象、披毛犀、肿骨大角鹿、中国缟鬣狗、洞熊和杨氏虎等;最早出现的现代哺乳动物,如狼、啮齿动物。上述动物反映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比较复杂,但总的来说属于温带,不过其间曾多次发生过冷暖、干湿的波动,并向大陆性气候发展。 二、化石的分类、形成和埋葬

化石是埋葬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骸、遗物和遗迹。遗骸,动物的骨骸、牙齿,植物的茎叶、种子等化石。遗物,粪便、蛋化石等。遗迹,动物和人类的足迹等化石。形成化石的首要条件是埋葬于地下,免受外界的风化和破坏。埋葬后要发生石化作用,带有矿物质的地下水通过骨骸的孔隙,会将矿物质填充在骨骸里,所以化石比较沉重,还有的植物内的某些成分被其它矿物质所取代,也会形成木化石。此外,蒸馏作用也是生物积淀成化石的重要原因。因为地壳的变动,许多化石出现在沉积岩中,也有的出现在植物残骸形成的煤层中。还有的化石,如北京猿人化石埋葬在洞穴遗址的地层中。 三、旧石器的制作、类型和特征

石料的来源一般采用河滩等地的砾石,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多属燧石、火石,也有石英石,砂岩、角页岩等。用以生产石片的石料称为石核,以石核制作的石器称为石片石器。打制石片的方法有直接打击法和间接打击法。直接打击法有锤击法、碰钻法、摔击法、砸击法。间接打击法是通过木棒或骨棒作中介物打击石核,产生石片。第二步加工是以石锤或骨木棒对石核或石片加以修整,使石器适合使用。旧石器时代早期无论是打制石片,还是加工石器均以直接打击法和石锤加工,晚期则常见以骨木棒第二次加工。细石器很小,皆以压制法加工而成。自然力破碎的石块,一般无打击点、半锥体、裂缝和台面。 四、中国古人类和旧石器文化的年代与分布

中国迄今已发现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地点200余处,最早的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距今180万年。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遍布全国。中国西南地区出土丰富的腊玛古猿化石,表明中国西南地区可能是人类的起源地区之一。 第三节 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一、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概述

旧石器时代早期大约相当于古人类发展阶段中的直立人或称(猿人)阶段,直立人又可分为早期直立人(早期猿人)和晚期直立人(晚期猿人)两个发展阶段。早期直立人延续年代为距今300万年至200万年或150万年,晚期直立人生存年代距今200万年或150万年至20万年或15万年。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早期人类化石多属晚期直立人阶

段。直立人身材比南方古猿高大。南方古猿身高1.40米,

体重40公斤左右,直立人身高1、60米,体重60公斤左右。直立人脑容量较南方古猿大,后部牙齿减小,骨盆口变大,以便生出脑部较大的婴儿。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由简单到复杂,类型由少到多,从一器多用渐趋用途固定。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已懂得用火御寒和熟食。 二、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

(一) 元谋猿人文化遗存,1965年5月在云南元谋县发现,从动物化石的性质来看,其地质年代为早更新世,年代距今170万年。猿人化石为两颗上内侧门齿,属一成年人个体。1973年发现三件石器,均为刮削器。

(二) 西侯度文化遗存,1961—1962年在山西芮城西侯度发现,地质年代为早更新世,距今180万年。石器32件,刮削器、砍砸器、三棱、大尖状器、鹿角器。

(三) 蓝田猿人文化遗存,指1964年在陕西蓝田公主岭和1963年蓝田陈家窝发现的文化遗存。公主岭猿人头骨化石较完整,属30多岁女性个体。陈家窝下颌骨化石属老年女性。蓝田文化遗存出土和采集石器200余件,有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和石球等。此外公主岭人头骨化石出土地层中有黑色灰烬。

(四) 北京猿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是一个很大的洞穴堆积。1927年在第一地点发掘,迄今发现40多个个体的北京猿人化石,10万件石制品,以及丰富的骨器、角器和用火遗迹。堆积物厚达40米以上,自上而下可分13层,主要由洞内崩坍的石灰岩块和流水带入的粘土粉砂构成。第1、2、3层为上层堆积,系洞穴顶部的坍塌物,第4—10层为中部堆积,猿人化石、动物化石和文化遗物大多出自这一组地层。第11—13层为下部堆积,化石和石器等很少。上、中、下三部分堆积从出土动物化石分析,年代有所不同,早期为距今70万年至40万年,中期距今40万年至30万年,晚期距今30万年至20万年。

北京猿人的头骨有许多原始特证:脑量较现代人小,但超过猿类;头骨比现代人矮,但较猿类高;前额比现代人低平,而比猿类斜度大;头骨上窄下宽,现代人头骨上下接近,猿类上窄下宽尤甚;头骨壁较现代人厚,而猿类更厚;枕骨圆枕不如猿类明显,但仍较现代人发达;眉骨不如猿类突出,但仍较现代人明显;吻部不如猿类外凸,但仍较现代人显著。北京猿人的上、下肢骨则与现代人接近。根据劳动创造人的理论,中国学者认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首先是手足分化,两腿直立行走姿势的确立,使手从支撑中解放出来,从事生产劳动。人的脑髓是在直立行走确立之后,在长期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而在上部堆积中发现的5号头盖骨较中层发现的头进步。 北京猿人的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尖状器、石锤和石锥等。北京猿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是不断进步的。在原料的选择上,由下层至上层,质软的绿色砂石逐渐减少,优质的石料逐渐增加,至顶部燧石石器大量出现。在打片技术上,碰砧法逐渐被淘汰,砸击法越来越多的被采用,锤击法被广泛应用而又有所改进,到上层还出现修理

4

台面的技术。修理技术也逐渐提高,小型精致的石器多出现在上层,下层发现较少。尖状器和雕刻器自第6层开始出现,向上层逐渐增加。圆头刮削器和石锥第4层才出现。大型粗糙的砍砸器主要在下层,上层少见。遗址中还发现许多鹿骨化石,有一部分是人工劈裂的。洞穴中发现分散的灰烬,说明北京猿人不但会用火,而且能控制火。 第四节 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一、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概述 大约距今20万年至15万年,人类已由晚期猿人发展至早期智人阶段。旧石器时代早期进入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的社会形态由血缘婚发展至氏族外婚制的早期阶段。早期智人由晚期直立猿人演化而来,其体制结构有所进步,与现代人多有接近,但仍保留某些原始性。旧石器时代早期偏晚时出现的石器工艺修理台面的技术在中期已广泛运用,石器的类型增多,功能进一步分化。这一阶段已经出现有意的埋葬。

二、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存

(一)大荔人化石是1978年在陕西省大荔县发现的。大荔人化石为一近30岁的男性头骨。出土500多件石制品,以石片石器为主,刮削器居多,有直刃、凹刃、凸刃几种,其次是尖状器,还有雕刻器和石锥。

(二)许家窑人化石始于1973年发现,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村。人化石近20件,为顶骨等,属10多个个体。出土石制品1、4万余件。石器以刮削器居多,还有尖状器、雕刻器、石砧、砍砸器等,石球很多,说明狩猎发达。 (三)丁村人化石1953年于山西襄汾县发现,以后又多次进行大规模的发掘。以丁村为中心的汾河两岸发现旧石器地点11处。发现的人化石有幼儿顶骨和少年的牙齿。石器分石片石器和石核石器两种。石片石器有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石核石器有砍砸器、手斧、石球等。三棱大尖状器是丁村文化中最富特色的器物。丁村遗址出土28种哺乳动物化石,大部分为生活在森林中的种类,还有许多鱼类化石,说明当时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汾河水量很大。丁村附近旧石器中期地点密集,这时人类已排除近亲婚配,而实行族外婚,体质大有进步,男女分工比较稳定。

(四)长阳人化石是1956年在湖北长阳县下钟家湾的一个洞穴中发现的,为下颌骨和牙齿。

(五)马坝人化石是1958年在广东省曲江县马坝乡发现的,为一中年男性的头骨。

(六)桐梓人化石1972年发现于贵州桐梓县岩灰洞。人类化石为老年个体的牙齿,石器有刮削器和尖状器。 第五节 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一、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概述

大约距今5—4万年,早期智人进化到晚期智人,旧石器时代中期发展至晚期,人类社会则由母系制的开始阶段进入到确立阶段。中国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具有明显的蒙古人种的特征。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制作技术有很大进步,以间接打击法制作的石叶,可加工成多种类型的复合

工具,如石矛、石刀、镞、雕刻器等。华北地区还出现细石器工艺,多加工成镞。骨角器制作技术也有很大发展,采用锯、切、削、磨、钻孔等方法,制作出骨针、鱼叉、骨锥、骨刀和骨铲等,还出现以兽牙、鸟类肢骨、贝壳和小砾石等加工成的装饰品。人类的居住地仍以天然洞穴为主,还有半地穴式的小屋。旧石器时代中期开始出现埋葬死者的意念,晚期已成习俗,并在死者附近放置生产、生活用品,还撒赤铁矿类的红颜料,这说明原始宗教的观念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形成。 二、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峙峪文化位于山西省朔县峙峪村,1963年发现。有1件头骨化石。文化遗物主要是小型石器、大型石器少,有尖状器、刮削器、扇形石核石器、斧形小石刀和石镞等。刮削器有圆头、盘状、双边刃等。石镞的出现标志着当时已使用弓箭。还出土1件一面穿的石墨装饰品、1件骨制尖状器等。雕刻器、圆头刮削器、石镞、扇形石核等是典型的细石器工艺之先驱。

(一)下川文化遗址,位于山西省沁水县下川。出土石制品包括细石器和粗大石器两类。细石器以燧石为主要原料,其中黑燧石居多,有多种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琢背小刀、镞、锯、砧等。粗大石器有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石锤、砺石、磨盘等。下川细石器开新石器时代细石器工艺之先河。

(二)山顶洞人遗址1930年发现,位于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顶部的一个洞穴。遗址堆积分洞口、上室、下室和下窨。上室是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文化层中发现人类化石、石器、骨针和装饰品。下室堆积中发现3具完整的人头骨化石和一些躯干骨,人骨周围散布赤铁矿粉末及随葬品,说明这是一处葬地。下窨未发现人化石和文化遗物。3具头骨化石经鉴定,为一老年男性和二女性,其头骨特征几乎均与现代蒙古人种相近。山顶洞人的石器发现25件,有刮削器、砍砸器和两极石片(两端刃器)。还发现残骨针长83厘米,以小尖状器挖出针孔,说明已有缝纫;还有赤鹿角矛头。装饰品有,1件钻孔石坠,7件钻孔石珠,3件穿孔海蚶壳,1件钻孔青鱼眼上骨,4件刻道骨管,100多件钻孔兽牙。说明已掌握钻孔、磨制、切割技术。山顶洞人以采集狩猎为生,还捕鱼。赤铁矿、海蚶均非周口店本地所产。赤铁矿产于河北宣化,距周口店100余公里。海蚶壳产于渤海,距周口店200余公里。说明山顶洞人活动范围之大。公共墓地出现说明人们已有原始宗教信仰。赤铁矿粉末撒在尸骨周围,说明以红色代表鲜血,希望死者在冥界复活。

(三)中国东北地区发现许多旧石器时代晚期地点,出土石器和骨角器等,但尚未发现人类化石。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晚期地点迄今为止则仅出土石器。 第四章 新石器时代

第一节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述 一、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

大约距今1.2万年左右,更新世结束,全新世开始,

5

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根本区别是人类经济生活的变革。旧石器时代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属“攫取性经济”;新石器时代有了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属“生产性经济”。新石器时代人类除使用打制石器进行生产外,主要使用磨制石器进行生产。过去将陶器的出现也作为新石器时代的开端之一,但实际上,打制石器中出现石斧、石锛、石锄等农业生产工具,但尚未见陶器时,农业即已产生。 二、新石器时代诸文化因素的关系 (一)磨制石器和农业的关系

磨制石器是适应农耕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凡是农业经济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如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各种新石器时代文化,由于其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磨制石器也比较普及。反之,凡农业经济不发达,而采集、渔猎经济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如北方沙漠草原地区和东南沿海的“贝丘遗址”地区,打制石器和细石器占较大比重,而磨制石器则不发达。 (二)制陶业和农业的关系

陶器是农业产生以后,为适应炊煮谷物性食物的需要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将狩猎和捕捞的兽类、鱼类放在火上烧烤即可食用,采摘的果实更是不用加工就能食用,所以人类没有制作陶器的意念。新石器时代初期农业虽已产生,但收获甚少,仍以狩猎捕捞为主,所以对陶器的需求亦不迫切。根据民族学材料,人们可以将石子烤热在上面加工食物,也可在土灶上烧烤食物。原始农业的发展,人们对谷物食品的依赖性增加,是陶器产生的客观条件。凡农业比较发达,亦即磨制石器发达的黄河、长江流域的各种新石器时代文化,人们食用粟、稻,以陶器炊煮的需求迫切,制陶业都比较发达,反之,北方沙漠草原、东南沿海“贝丘遗址”地区,细石器比较发达的地区,制陶业都不发达。 新石器时代在农业、磨制石器、陶器等诸文化要素中,农业是其中的核心。只有农业的发展,才能促进磨制石器和陶器的发展,只有农业发达的新石器文化,磨制石器和陶器才能比较发达。反之,农业不发达的地区磨制石器和陶器都不发达。

三、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

过去,考古学界以磨制石器、制陶业、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作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四个基本要素,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一般被认为是距今七、八千年。现在以经济的发展变化,主要是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出现作为新石器时代开端的标志。根据农业、石器、陶器等文化因素的发展变化,中国新石器时代可分为早、中、晚期三个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年代提前到距今1万年至1.2万年。 (一)新石器时代早期

新石器时代早期又可分为前陶时期和有陶时期。前陶时期的主要遗址有山西省怀人县鹅毛口和陕西省大荔县沙苑等。有陶时期为陶器的萌芽期,主要遗址有江西省万年仙人洞等。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石器仍以打制为主,磨制少见,

且一般为局部磨光,整体磨光罕见。已出现农业生产工具

和谷物加工工具,如砍伐器、石斧、石锛、磨盘和磨棒等。陶器火候低,质地粗疏,夹砂器多,吸水性强,器形为圜底或平底,不见三足器。当时的农业为撒播或点穴播种,不翻耕。家畜饲养以牛、羊为主,猪因需喂谷物,少有饲养。早期的年代为距今11000年至7500年。 (二)、新石器时代中期

新石器时代中期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有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北辛文化,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东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等;后期的有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早期、马家窑文化,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马家浜文化,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陶器从手制逐渐发展到慢轮修整;陶胎从较厚且不均,发展至陶胎厚薄均匀;陶系从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少,发展至泥质陶比例上升;器形从以圜底、平底为主,圈足、三足少见,发展至圈足、三足器增多,并出现尖足器,长江流域的鼎,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炊器;彩陶在后期已经普遍出现。石器从打制为主,磨制少见,发展为以磨制为主,打制所占比例减少。穿孔石器大量出现,新出石铲、石耜、石锄等掘土工具。农业已从火烧点播,发展至翻土锄耕。黄河流域普遍种植粟,长江流域种植水稻,说明已有灌溉农业。猪已成为一种主要的家畜。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墓葬中发现玉猪龙、玉佩饰等随葬品。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年代,大约为距今7500年至5000年左右。 (三)新石器时代晚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亦可分为前后两期,属于前期的有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庙底沟二期文化,长江流域的屈家岭文化、崧泽文化等;属于后期的有黄河流域的后岗二期文化、王弯三期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陶寺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等。陶器制作在慢轮修整的基础上,从开始整体轮制发展至普遍使用,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出现的蛋壳黑陶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陶系大多以灰、黑色为主,彩陶已衰落。突出特点是出现以鬲、斝、鬶、甗为代表的袋足炊器。石器磨制精细,器形变小。穿孔石刀、石镰等收割工具普遍使用。有段石器和双肩石器是东南沿海地区最富特征的器形,三角形穿孔石犁、耘田器是太湖流域最具特征的生产工具。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墓葬中普遍发现礼器性质的玉琮、玉璧、玉斧等随葬品。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长江流域已大体进入发达的锄耕农业阶段。太湖流域可能已发展至犁耕农业阶段。北方草原沙漠地区在整个新石器时代,其农业均不甚发达,渔猎经济始终占重要地位,新石器时代晚期,渔猎经济逐渐向畜牧经济过渡。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年代距今约5000年至4000年。 四、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系

新石器时代虽然较旧石器时代有所进步,但是人类与自然斗争的能力仍然很低,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环境的制约。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差异较大,因而人们的生产活动的内容和习俗存在较大的差异。

6

这就导致不同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房屋、墓葬等遗存的不同。这是形成不同文化区系的根本原因,一般来说,新石器时代的区系大体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华南地区和北方沙漠草原地区,上述四个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都有从早至晚的发展序列。 第二节 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一、黄河中游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迄今在黄河中游地区只发现两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前陶文化遗址,一处是山西省怀仁县鹅毛口的石器制造场,一处是陕西省大荔县的沙苑文化。有陶时期的遗址是江西万年仙人洞。鹅毛口石器制造场发现打制或刃部磨光的石斧、石锄等农业生产工具,说明当时农业已经产生。沙苑文化也发现类似磨制石斧类的打制石斧以及细石器等。 二、黄河中游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一)黄河中游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前期文化,有老官台文化(或称大地湾文化)、裴李岗、磁山文化。

老官台文化,分布在渭水流域及丹江上游地区,经发掘的遗址主要有甘肃秦安大地湾,陕西宝鸡北首岭、华县老官台和元君庙等。大地湾发现三座圆形半地穴式建筑,面积仅五、六平方米,不见灶坑,有斜坡式门道,地穴周壁的柱洞向中心倾斜,说明是一座窝棚式房屋。大地湾和北首岭发现集中墓区,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北首岭发现一座5人合葬墓,其中三人为一次葬,两人为二次葬。随葬品多为陶器,一般三、四件,最多十几件。大地湾有随葬少量猪下颌骨的现象。石器仍以打制为主,磨制较少,主要器形有石斧、石铲、石刀、石凿等。骨器有镞、镖、锥等。还有陶片改制的纺轮。陶器多以夹细砂红陶和褐陶为主,制法有手制和模制。器形以三足器和圈足器为主,有三足钵、圜底钵、圈足碗、假圈足碗、三足筒状罐、小口圆腹壶等。三足器多饰网状交叉绳纹,碗的口沿下多饰锥刺纹,三足钵和圜底钵口沿下多饰红色宽带,此外还有少量的线纹、划纹、刻齿纹和附加堆纹等。老官台文化遗址的分布比较稀疏,文化层比较薄,内涵贫乏。

裴李岗文化,分布在豫中地区,经发掘的遗址有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和密县莪沟等。陶器以泥制红陶数量为多,夹砂红陶次之,灰陶数量少。器表绝大部分为素面,纹饰很少见,有指甲纹、篦点纹、划纹和乳钉纹等。常见的器形有圈足碗、钵、三足钵、壶、双耳壶、罐、圈足壶、深腹罐等。石器以磨制为主,器形有铲、斧、镰、磨盘、磨棒等。石铲多为两端刃,还有少量的有柄石铲、桂叶形石铲,石镰弓背,刃部有锯齿,石磨盘、棒多成对出现。房屋为半地穴式,以圆形为主,方形较少,门朝南,有阶梯式门道。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裴李岗墓葬头向南,莪沟墓葬头向西南。莪沟墓葬,凡随葬石斧、石铲、石镰的墓皆为男性墓,而随葬石磨盘、磨棒的墓则皆为女性,说明男女之间已有明显的分工。

磁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冀南、豫北地区。石器以磨制为主,但较粗糙,有石斧、铲、锛、凿、磨盘、磨棒。磨盘底有三足或四足。陶器以夹砂褐陶最多,夹砂和泥质红陶

次之。陶器均手制。纹饰以绳纹最多,编织纹和篦纹次之,还有少量的附加堆纹和剔刺纹。器形有陶盂和支座、深腹罐、小口双耳长颈壶、三足钵和平底钵、碗、杯、盘等。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建筑,平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无门道发展为有门道。窖穴有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在62个长方形窖穴中发现粟类粮食堆积,厚达0.3—2米。反映当时锄耕农业已比较发达。另外还发现猪、狗骨骼。磁山文化年代大致与裴李岗文化相当。

(二)黄河中游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后期文化,主要是仰韶文化,于1921年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首先发现而命名。该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渭河流域、豫西和晋南地区,主要可分为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和西王村类型。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发掘资料最为丰富和典型。 1、半坡类型,经过大规模发掘的遗址有陕西省西安半坡、宝鸡北首岭、华县元君庙、华阴横阵、临潼姜寨。石器以磨制为主,但制作还比较原始,种类有斧、铲、锛、刀、凿、磨盘和磨棒等。骨器有镞、针、锥等。陶质工具有锉和刮削器。陶器有泥质和夹砂两种,皆手制一般为泥条盘筑,小型器以手捏塑。器形多圜底、平底和尖底器,缺少三足器和圈足器。典型器有尖底瓶、细颈壶、红顶碗、红顶钵、彩陶盆等。纹饰主要有绳纹、线纹、锥刺纹、指甲纹等。彩陶纹饰有宽带纹、平行条纹、三角纹、网纹、鹿纹、人面纹、鱼纹和由鱼纹演变而来的各种图案。彩绘多用黑色,红色较少。聚落布局分为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三部分。姜寨遗址的聚落包括五个较大的建筑群和三片公共墓地。五个大的建筑群被三条人工围沟和临河所环绕。三片公共墓地在村落的东部围沟之外。每个大建筑群都有一座大型房屋,以及多座中小型房屋。聚落中央是一个四周高中心低的广场。五大群建筑呈圆圈形围绕在广场周围。所有房屋的门都朝向中心。三条大围沟是聚落的防御设施。几条小围沟可能是不同民族或家族居住区的界限。房屋多为半地穴式,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按面积可分为大、中、小三类。大型房屋为方形,面积从数十平方米到一百几十平方米,中型房屋20—40平方米,小型房屋15平方米左右。大多房屋设门道。居室中部有灶坑,灶坑一端放陶罐,或挖一小坑,内存火种。地面留柱洞,可立柱支窝棚状屋顶。半坡的墓葬已发现1000多座,可分为土坑和瓮棺葬两种。墓地在遗址的一端,瓮棺葬则在房屋附近。墓地内的墓葬多整齐排列,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半坡发现一座两男性合葬,一座四女性合葬墓。元君庙和横阵的墓葬则以多人二次合葬为主。合葬墓中的随葬品为同坑者集体所有。瓮棺葬绝大多数埋葬幼儿。葬具一般为夹砂红陶瓮上扣一个泥质红陶钵或盆,钵、盆上往往钻一小孔,供灵魂出入。半坡墓葬中还发现断指和断肢现象。半坡类型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常见刻划符号,其中许多符号在间隔达100公里的遗址中出现,可见这些符号在不同部族中有着相同的涵义。

2、庙底沟类型,1956年在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发掘而

7

命名。经发掘的地点有河南洛阳王湾,陕西华县泉护村和盂县下孟村等。庙底沟类型在年代上晚于半坡类型,其文化因素的影响也远超半坡类型,几乎遍及整个黄河流域。陶器以细泥红陶居多,夹砂红陶次之,有少量的泥质灰陶。陶器制作主要为泥条盘筑,慢轮修整口沿已经很普遍。典型器物有双唇尖底瓶、曲腹碗、曲腹盆、曲腹钵、釜形鼎、灶等。彩陶较多,黑色为主,红色少见,纹饰为圆点、弧线三角、勾叶、涡纹等,鸟纹、宽带纹、太阳纹也属常见。有一部分施红衣或白衣。房屋除半地穴之外,还有地上建筑,平面有方形、长方形和圆形。有的房屋内部出现一排木柱,说明这种房屋已经分间,并构成人字形屋顶。柱洞内有的加垫石片、陶片起到柱础的作用。庙底沟遗址的两座房屋,其中心柱下更铺垫扁平砾石作柱础,这在中国土木建筑史上有重要意义。庙底沟类型的窖穴形状与半坡类型接近,但普遍趋大。庙底沟类型墓葬已无同性合葬和多人二次合葬。

3、仰韶文化的社会形态和年代。仰韶文化延续的时间较长,半坡类型时期,婚姻和家庭形态处在母系制的对偶婚和对偶家庭阶段,亦即处在母系制的繁荣阶段,庙底沟类型时期以后,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在姜寨聚落中,以大型房屋为中心的五大群房屋是五个氏族的住所。以中型房屋为中心的一小群房屋是一个母系家族的住所。而每座小型房屋,则是供一对对偶居住的。老人与儿童不与对偶同居一室。对偶婚是群婚的残余。群婚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实行,即一氏族的一群男子与另一氏族的一群女子的交互婚姻,即族外婚,这较旧石器时代的氏族内的血缘婚有很大进步,但子女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在母系制下,子女属母方氏族,男方对子女无任何权力。男子死后必须归葬本方氏族。所以,只有同氏族的人才能埋在一起。男女分区埋葬,男性墓区的成员是同族的兄弟,女性墓区的成员是同族的姊妹。横阵遗址的墓葬形式是大坑套小坑,大坑中的成员属同一氏族,小坑中的成员则属同一家族。庙底沟类型时期开始以后,因为农业的发展,采集和狩猎经济退居次要地位,男子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显著,家庭和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强烈要求改变世系按母系计算的传统观念。在仰韶文化偏晚的许多遗址中都出现了男性生殖器的陶制品—陶祖,有的遗址还发现男性的陶塑像。这说明人们已经开始崇拜男性始祖。庙底沟类型的房屋也出现分间和套房。半坡类型时期的同性合葬、多人二次合葬等埋葬习俗逐渐消失。这些都反映母系制开始向父系制过渡。 三、黄河中游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一)黄河中游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前期文化是庙底沟二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发现于河南省陕县庙底沟遗址第二期文化之中,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有着直接的承袭关系。庙底沟二期文化的石器除沿用仰韶文化的一些器形外,又出现半月形穿孔石刀。还有骨铲、骨镞、骨针、蚌刀、蚌镰等。此外,还发现双齿耒的痕迹。灰坑中出土家畜的骨骼远超同一遗址中仰韶文化时期灰坑中的家畜骨骼数量。猪、狗、牛、羊是常见的家畜。陶器以粗灰陶

为主,红陶极少。陶器制作有手制和轮制两种,以手制为主,仍以泥条盘筑,口沿多经轮修。纹饰以篮纹为主,次为绳纹,少量方格纹和附加堆纹。彩陶已很少见。陶器的特征之一是体大厚重,作风粗犷,有的器形周壁加数条附加堆纹。器形有鼎、灶、盆、杯、碗、豆、罐、尖底瓶等。鼎的数量较多,有圜底罐形和盆形,有的上腹还附一对鸡冠状耳。陶斝是新出现的器形。陶灶呈筒状,近底部有一灶门,上部有四个烟孔。陶窑由火口、火膛、火道和窑室等几部分组成。由火口引出两股主火道,再分出6支火道。窑室略成圆形,直径不足1米,底部有箄,上有25个火眼与火道相通。这一时期的房屋仍以半地穴式建筑为主,居住面上常铺一层白灰,房屋结构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单室或双室。双室半地穴式房屋由前室、后室和过道三部分组成。过道侧壁以石块垒灶。

(二)黄河中游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后期文化,有客省庄二期文化、后岗二期文化、王弯三期文、陶寺文化、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 客省庄二期文化,最初发现于陕西省长安县客省庄遗址的第二期文化中,主要分布于关中地区。客省庄二期文化的石器以农业生产工具为主,渔猎工具次之,有刀、斧、锛、凿、镞等。石刀为单孔或双孔。骨器有铲、镞、针、锥、鱼勾等。蚌器有刀、镰。陶质工具有陶刀、压锤(制陶工具)和纺轮。陶器以灰陶为主,手制、轮制和模制。模制仅限于三足器的足部。纹饰以绳纹和篮纹最普遍,还有附加堆纹、弦纹、方格纹等。陶器口沿上常见锯齿形花边。典型器有单把鬲、双耳斝、单耳罐、双耳罐、三耳罐、小口高领折肩瓮和盆等,鬲是数量最多的一种炊器。房屋为半地穴式或地面建筑。半地穴式房屋多为分前后室的双室,平面方形或圆形。房屋内部有储物的袋形窖穴。双室之间有过道。室内还设壁炉和小灶。墓葬多为单人葬,也发现男女合葬墓,男性约为35岁,女性40岁,属夫妻合葬。还发现废弃窖穴埋人的现象,有一个灰坑内埋人骨5具,兽骨3具。

后岗二期文化,1931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后岗遗址的第二期文化遗存中发现。后岗二期文化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制法有手制、轮制和模制。大型器物如深腹罐,采用泥条盘筑;小型器物如碗、豆、杯等采用轮制;足采用模制,然后将袋足和腹部捏合在一起。纹饰以绳纹为最多,其次是篮纹和方格纹,还有少量的弦纹、附加堆纹、划纹和指甲纹等。典型器物有罐形鼎、侈口束颈深腹小平底罐、小口高领双耳罐等。房屋主要是地面建筑。先在地面上筑土台,然后在台上挖基槽,在槽内筑墙,有土墙、木骨泥墙和土坯墙三种。地面垫土经夯打,抹草拌泥或白灰面。居住面中央有灶坑。汤阴白营遗址居住面下的填土中发现多座婴儿墓,有的是瓮棺葬,可能与建房时奠基有关。有的房基附近还发现埋羊坑,也是一种奠基遗迹。白营遗址还发现水井,水井平面呈圆角方形,口大底小,深11米,贴靠井壁用木棍凿榫交叉扣合成井字形木架作为支护,上下依次堆垒46层。墓葬多单人仰身直肢葬,

8

无随葬品。涧沟遗址发现丛葬坑,一种是废弃水井中埋人达五层,男女老幼皆有,另一种是圆坑内埋10具人骨。另外,在一座房墓内发现四个人头骨,有砍砸和剥头皮的痕迹。后岗二期文化中还常发现卜骨和穿孔龟中。

陶寺文化,1978年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发掘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晋南,主要从事农耕,农作物以粟为主,许多窖穴内遗留很厚的炭化粟粒堆积。已掌握凿井技术,最深水井超过12.3米。饲养的家畜有猪、牛、羊、狗等,大中型墓葬以整猪或数十乃至130余猪下颌骨随葬。制陶、漆木加工、琢玉、纺织等具有很高的水平,金属冶铸业也已出现。陶窑属横穴式,一座陶窑双层窑箄结构为史前罕见。陶窑多数座集中分布,说明是集中生产。陶器以夹砂和泥质灰陶为主,器形有釜灶、斝、鬲、鼎、罐、盆、豆、扁壶、瓶等。墓中随葬的泥质陶器多施红、白、黄色彩绘,均为烧成后着色,图案有圆点、条带、几何花纹、涡纹、云纹、龙纹、变体动物纹等。漆木器种类繁多,有鼓、案、几、盘、豆、盆、斗、仓形器等。木器表面多遗留炭黑色胶状物,很可能是生漆,其上再以红、白、绿、兰、黄诸色繁缛的图案。剜、削、刮、拼合等技艺运用自如。木作工具有斧、锛、凿等。大型墓随葬成组大小、宽窄配套的石锛,最多达13件。玉器有璧、环、组合头饰等。纺织品主要是麻织物,皆发现于墓葬中,或铺垫敛衾裹尸,或覆盖包裹随葬器物,有的织物上可见黄、白、灰色,可知当时的织染已具一定的水平。突出的发现是出土砷青铜环和红铜铃各1件,其中铜铃为合范铸造。陶寺遗址面积达四百万平方米,发现一座古城,平面大体呈圆角长方形,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基本包括了遗址的中心区。古城内发现大面积的夯土建筑基址,灰坑中出土刻划几何纹图案的白灰墙皮。小型房址有窑洞、半地穴式和平地起建三种,居室面积4—10平方米不等。发现自地面向下挖掘而成的天井式院落,两窑洞分别掏挖在天井周壁,天井侧壁有通往地面的半环形坡道。发现大小不等的储物圆袋形窖穴。大型窖穴沿周壁多有供上下的坡道。墓地位于居住址的东南,已发掘1300座,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多数是仰身直肢单人葬。墓地划分不同的茔域,墓葬排列整齐,墓葬分大、中、小三等。大型墓仅6座,不及墓葬总数的1%;中型墓占墓葬总数的10%;小型墓则占90%。大型墓长3.2、宽2.5米左右,有木棺,棺底铺朱砂。随葬成套彩绘漆木器和陶器,还有玉石器和整猪。男性大型墓随葬彩绘龙盘、鼓和特磬,女性大型墓随葬彩绘龙盘。中型墓长2.5、宽1.5米左右,随葬成组陶器和少量木器,以及玉石器和猪下颌骨等。小墓仅可容身,少见随葬品,一般无随葬品。这三种不同规格墓葬墓主的身份当为首领、贵族和平民。陶寺文化大中型墓按级别高低随葬不同规格的礼器,开创了商周礼乐制度的先河。大型墓随葬陶盘上的蟠龙图案是陶寺先民崇拜的图腾。陶寺遗址出土的1件扁壶上的毛笔朱书“文”字,与殷墟甲骨卜辞上的“文”字几无差异。陶寺地处临汾地区。临汾古为平阳,史有尧都平阳之说。陶寺文化的年代距今4600年至4000年,正

是古史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陶寺大墓年代偏早,又发现古城,其地望及年代为尧都平阳说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第三节 黄河上游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黄河上游流域的青海省东部,甘肃省的洮河流域,渭河的上游和河西走廊的东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大致可归入同一个文化区系。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有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是齐家文化。 一、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分为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

这是先后相承袭的四个文化类型。

石岭下类型,于甘肃省武山县石岭下发现。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纹饰有绳纹、弦纹、划纹、附加堆纹等,部分陶器外表有白衣,彩绘花纹有几何形和动物形两种。几何纹有单线或多线的平行纹、波浪纹、连弧纹、锯齿纹、弧线三角勾叶纹、勾形纹和草叶纹等。动物花纹有形态各异的鸟纹。典型陶器有卷沿盆、敛口碗、彩陶壶和彩陶罐等。

马家窑类型,于甘肃省临县马家窑发现。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灰陶,纹饰以绳纹为主,少量的附加堆纹、划纹、篮纹和凸饰。彩绘多用黑色,红色少,有少量内彩。彩纹以钩叶圆点纹、弧线三角纹、带状纹较多,少量锯齿纹、涡纹、圆圈纹、S形纹等。典型器物有侈口长颈双耳彩陶壶、敛口小平底彩陶钵、卷唇曲腹彩陶盆、短唇圆肩彩陶瓮、小口长颈瓶、矮柄豆等。

半山类型,于甘肃省和政县半山发现。陶器以红陶居多,少量灰陶和白衣陶。彩陶比例高达80%以上,黑、红两色相间勾画出各种花纹图案,有螺旋纹、菱形纹、圆圈纹、葫芦纹、同心圆纹、折线三角纹、平列弧线纹、网纹、锯齿纹。彩绘图案一般是四面或六面成组,均匀对称。典型器物有小口高颈双耳壶、单耳大口罐、短颈双腹耳瓮等。 马厂类型,于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发现。陶器以红陶为主,灰陶次之。常见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弦纹、划纹、锥刺纹等。彩陶比例较大,彩色以黑色为主,也有黑、红兼用。几何纹饰有四大圆圈纹、三圈纹、折线三角纹、菱形纹、漩涡纹、多圈纹等。

马家窑文化延续时间较长,陶器制作从完全手制,到马厂类型已出现慢轮修整技术。马家窑类型的墓葬中尚未见随葬品多寡悬殊的情况,至马厂类型时,墓葬的大小和随葬品多寡悬殊的情况比较明显,表明已开始出现贫富分化现象。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时期都发现成人男女合葬墓,即夫妻合葬墓。马厂类型晚期还出现人殉和人祭的墓葬。马厂类型的房屋已出现双间和多元套间的结构,屋内一般都有储物的窖穴。海贝和石贝的出现反映商品交换的发展。马家窑文化早期阶段尚处在母系制的对偶婚和对偶家庭阶段,晚期已进入一夫一妻的父系制阶段。 二、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在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发现,其分布范围较马家窑文化

9

更广泛,甘肃、青海、宁夏,乃至内蒙古西部都有分布。陶器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以手制为主,轮制较少。彩陶已大为减少。纹饰有绳纹、篮纹、附加堆纹、划纹、印纹。彩陶以黑色为主,有宽带纹、三角纹、网纹、菱形纹等,以斜线构成的菱形带状纹和两边对称的方格纹为特点。器形有鬲、罐、盆、碗、豆等。彩陶多为罐类,口沿下有对称的双耳。齐家文化的墓葬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普遍发现成人男女合葬墓和殉人墓。甘肃武威皇娘娘台发现三座一男二女的成年人合葬墓。男性仰卧直肢居于墓坑中央,两女性分左右置于男性两侧,侧身曲肢面向男性。 丰富的随葬品大多集中在男性身旁。一男二女皆为一次葬,三人不可能同时死亡,显然女性是为男性殉葬。齐家还发现以一人为主的8人和13人的同坑合葬墓。随葬品最多的墓,器物多达百余件,包括玉斧、玉铲、玉琮、玉璧等。还发现身首分离,肢体不全的乱葬坑。甘肃永靖大何庄还发现四处“石圆圈”遗迹,直径4米左右,周围分布着许多墓葬,还发现卜甲和牛、羊骨架。这是一种宗教祭祀仪式,即在氏族公共墓地埋葬亲属时,宰杀牲畜(牺牲),围起“石圆圈”,举行哀悼仪式。齐家文化时期已有冶铜业,铜器种类有斧、刀、镰、匕首、镜、指环、锥等。铜器的制造有冷锻,也有冶铸。铜镜质地有红铜和青铜两种。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铜镜。

第四节 黄河下游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黄河下游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大致可分为前后承袭的三种文化,即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北辛文化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早阶段,大汶口文化约当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晚阶段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偏早阶段,龙山文化则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偏晚阶段。 一、北辛文化

北辛文化大致分布在鲁南苏北地区,以发掘山东省滕县北辛而

得名。生产工具有石器和骨角牙器。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器形有斧、敲砸器、盘状器、铲、刀等。磨制石器有铲、刀、镰、磨盘、磨棒等。骨角牙器有镞、锄、凿、匕首、针、锥、梭形器等,还有蚌铲、镰、镞等。陶器以夹粗砂的黄褐陶为主,泥质陶多红陶和红褐陶。均为手制。主要器形有侈口或敛口的深腹尖圜底鼎、釜和支座、小口双耳壶、圜底或平底钵、三足钵、盆、罐等。纹饰有竖直或斜行的短泥条组成的花纹带、人字形或菱形的压印纹、划纹、剔刺纹、乳钉纹等,彩陶少见。 二、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鲁中、鲁南和苏北地区。人们过着农业

定居生活,农作物以粟为主,家畜的种类有猪、狗、牛、羊等。许多遗址中发现骨鱼镖、镞、石镞、网坠等,说明渔猎和采集也是一种辅助性的经济部门。陶器在大汶口文化的早、中期以红陶为主,黑陶和灰陶次之;晚期则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早、中、晚期皆有白衣陶或白陶。鼎、杯、罐、觚、盉是早、中、晚期皆有的器形,但型制又有

所变化,如早期的三足觚形杯器身由细长至中期渐矮粗,晚期时三足消失。晚期的薄胎黑陶高柄杯、平底或圈足觚形杯、袋足鬶、宽肩壶,通体瘦小的背壶、贯耳壶、双腹豆等是典型陶器,其中篮纹鼎、白陶小袋足鬶、大宽肩壶,都是新出现的器形。薄胎磨光黑陶,胎厚仅一、二毫米;高温之下烧出的薄胎、质硬、色泽光亮的白陶都是陶器中的精品。高柄杯、背壶、贯耳壶、盉等都是专用的酒器。自早期至晚期均有彩陶,以早期居多,颜色为黑、白两色,施单彩或多彩,纹饰有圆点、弧线、勾叶、波折纹等。大汶口文化晚期出现比较复杂的意符刻文或称刻划符号,如山、日、月,以及工具形象等。早期墓葬以同性合葬和多人二次合葬为主,中期以后男女二人合葬墓增多,同性合葬墓消失。自早期开始,随葬品多寡悬殊的现象已出现,晚期已非常明显。男女随葬品也有所不同,男性多随葬生产工具,如石斧、锛、凿等,女性则随葬纺轮等。早期墓葬有随葬獐牙和獐牙勾形器的习俗。此外,墓葬中人骨可见成年男女拔除侧门齿的现象,开始拔牙的年龄约在15—20岁。拔牙是进入青春期的标志。关于大汶口文化时期的社会性质,普遍的看法是,早期处于母系制的末期,中期母系制开始瓦解,晚期则已进入父系制。王因遗址经鉴定的885具人骨中,男性为547,女性为223,另有一些性别不清。可知当时男性远多于女性,这可能是进入父系社会之后溺杀女婴所致。大墩子一座大汶口中期墓葬的死者为一中年男性,其左股骨被一枚三角形骨镞射进骨内2.7厘米。这说明当时为掠夺财物而进行的战斗十分激烈。 三、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首先发现而命名。因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流域等地区也发现与龙山文化时代相当的,以灰陶和灰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分别命名为各种类型的龙山文化,所以分布在山东及邻近地区的龙山文化遗存被称之为“山东龙山文化”或“典型龙山文化”。

典型龙山文化的石器绝大多数为磨制,以石斧、锛、穿孔铲、长方形或半月形刀、柳叶形或菱形镞数量为多。有的遗址还出土成组玉器。冶铜业已出现,有铜锥等。陶器制作以轮制最为发达,灰陶、黑陶居多。陶器多素面,纹饰有弦纹、竹节纹、划纹、篮纹、镂孔和附加堆纹。器形以三足器和圈足器为主,平底器次之,器身上常加盖,并有流、耳、鼻、把手等附加。典型器有“鬼脸式”足曲腹盆形鼎、三角形足罐形鼎、三环足盘、高圈足豆、蛋壳高柄杯、袋足鬶、甗、盉、曲腹盆、双耳带盖罍和各种形式的杯等。成套的黑陶器物群,尤其是蛋壳陶的高柄杯达到史前制陶业的顶峰。城子崖发现防御性围墙,南北长450米,东西长390米,略呈长方形。寿光县的一座城呈不规则的圆角梯形,东、西、北、三面有缺口,可能是城门。墓葬比较分散,泗水尹家城一座大墓,有棺和椁,随葬品丰富,有带盖陶鬹、磨光黑陶鼎、盆、壶、甗等,还有20余个狗下颌骨,以及40余枚鳄鱼骨板(鳄鱼皮鼓)。另外发现河卵石铺的长方形和圆形建筑遗存,当为祭祀遗迹。典型

10

龙山文化时期,手工业的巨大进步,冶铜业的产生,设防城堡的出现,礼器以及体现奴隶主意识形态的饕餮纹、云雷纹的面世,反映当时已进入阶级社会。 第五节 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发现很少,有仙人洞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遗存主要有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马家浜文化等;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主要有屈家岭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

一、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仙人洞文化以江西省万年县大源仙人洞遗址的发掘而得名。仙人洞是洞穴遗址。出土的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打制石器有刮削器和砍砸器。磨制石器有梭形器、有孔石器和砺石等。骨器有鱼鳔、镞、凿、锥、针等。鱼鳔有对称的倒刺。角器为凿形器。牙器为刀。陶器皆为碎片,不易复原,均为夹砂红陶,火候低,手制,纹饰以绳纹为主,有少量的划纹和圆涡纹。发现火堆遗迹,无灶坑,周围有许多扁平大石块,当为人们围坐在篝火旁炊煮、进餐、取暖的遗迹。出土大量兽骨,以斑鹿为多,还有少量羊和野猪骨。鱼骨、螺壳也很多。可知当时人们的生活以渔猎为主,农业尚属初始阶段。

二、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 (一)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因1973年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遗址的发掘而得

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陶器主要是夹炭黑陶和夹砂红陶、红灰陶。除素面陶外,盛行绳纹、平行纹、波浪纹、圆圈、叶形、谷穗状纹等,偶见白地深褐色的彩陶。以平底器和圜底器为大宗,典型器物有釜、罐、带把钵、宽沿浅盘、盉、支脚等。骨器数量远超石、木、陶类生产工具的总和,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所独有。骨耜、骨镞、骨匕、骨哨、骨针以及石斧、石锛、木矛、木刀都是具有特色的器物。大批榫木构件及干栏式建筑,显示出河姆渡文化住房的特色。普遍发现稻谷遗存,最厚处超过1米。家畜有猪、狗。一件陶盆上刻划着稻穗猪纹图象。渔猎也很发达。出土的鹿角,仅河姆渡遗址就达400余件之多。骨哨既是乐器,也可诱捕动物。凤鸟形象牙匕状器等工艺品反映出高超的雕刻技术。河姆渡文化偏早阶段发现水井,采用竖井支护结构,这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水井遗迹。墓葬发现不多。 (二)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因在四川省巫山县大溪的发掘而得名,其分布主要集中在川鄂长江中游地区两岸。石器总的特征是,早期器形较大,磨制粗糙,几乎不见穿孔石器;中期的器形,磨制精致,穿孔普遍出现,并开始出现有肩或有段石锛。常见的器形有石斧、锛、铲、锄、矛、镞等,常见巨型石斧出土,如湖北红花套遗址出土的1件石斧长达43.1厘米。大溪文化的陶器,早期以红陶为主,灰、黑陶少,晚期以黑陶为主,灰陶次之。早期多素面,中期以后纹饰增加,主要有印纹、瓦棱纹、刻划纹、弦纹、篦纹、附加

堆纹等。彩陶以中期最为发达,以黑陶为多,主要有宽带纹、平行条纹、横人字纹、旋涡纹、绳索纹、草叶纹、菱形格纹、弧线三角纹、太阳纹等。陶器的器形有釜、支座、鼎、碗、簋、钵、筒形瓶、曲腹杯、瓮、罐、器盖、器座、陶球等,其中最具特色的器形是圈足盘、圈足扁罐、簋、筒形瓶、曲腹杯、细颈壶、带花纹的陶球和各种器盖。房屋分半地穴和地面建筑两种。地面起建房屋在木柱间编扎竹片,然后内外涂泥。居住面多经烧烤。墓葬多为一次葬,分仰身曲肢、侧身屈肢和俯身屈肢葬三种,屈肢葬是大溪文化埋葬的一个特色。随葬的生产工具较多,也有玉、石、骨、蚌、牙制的装饰品,种类有玦、环、珠、璜、镯、璧等。还发现以鱼和龟随葬。有的于头下枕一支大象牙。晚期墓葬已出现随葬品多寡不一的现象。 (三)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因浙江省嘉兴马家浜遗址的发掘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马家浜文化的经济生产以农业为主,水稻是主要的农作物,有籼稻和粳稻两种。家畜有猪、狗、水牛等。草鞋山遗址发现三块炭化的纺织物残片,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纺织品,经鉴定纤维原料是野生葛,织物为纬起花的罗纹织品。石、骨制品多为农业和狩猎工具。陶器以夹砂红陶为多,器形有釜、碗、盆、罐、盉、壶等,晚期新增鼎类。釜有筒形腰和弧腹腰两种。盉的把手置于器身一侧。房屋为平地起建,长方形或圆形,周围有柱洞,附近开排水沟,这是适应江南水乡的防潮措施。墓葬以单人仰身直肢葬居多,也有同性多人合葬。随葬品较少,主要是陶器等日常生活用品。有的墓葬中,将釜、钵、豆、盆等陶器扣在死者头上。 三、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一)屈家岭文化

屈家岭文化因发掘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

在湖北省,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屈家岭文化居民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渔猎和采集。石制生产工具为扁平穿孔石铲和石斧,还有凹腰或双肩石锄。家畜有猪、狗,还发现形似鸡、羊的陶塑。陶器主要是泥制黑陶和灰陶,圈足器和三足器发达,早、中期的凹底器多。这是该文化的显著特点。主要器类有鼎、甑、豆、罐、壶、盂、盆、碗、杯、缸等。有一定数量的彩陶。纹饰常见凸弦纹和镂孔。镂孔主要在圈足上。彩陶纺轮最具特色,均为细泥陶,胎以黄色居多。彩纹基本母题是直线、弧线、三角、圆点等。彩陶着色以红和红褐色为主。网纹圈足彩陶碗、涡纹高粗颈折腹彩陶壶,造型和彩饰十分美观。房屋有长方形单间、长方形双间、圆形单间等。红花套遗址发现三座呈“品”字形排列的成组房间。青龙泉发现五间一组房屋,其布局为,东侧是二间相连的长方形房屋,南北全长14米,东西宽5.6米,中间一道隔墙将其分为南北两室,门均开在东边,隔墙东端有缺口使南北两室通连。两侧为三间长方形小屋,南北依次排列。房屋皆为平地起建,室内多有灶坑。

11

(二)崧泽文化

崧泽文化以在上海市青浦县崧泽遗址的发掘而得名,其主要分

布区与马家浜文化大体一致,是马家浜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其影响范围又超出太湖流域。崧泽文化最具特征的石器是穿孔石斧、穿孔石铲、有段石锛和石锄。陶器以灰黑陶为主,器表多素面,纹饰有弦纹、瓦楞纹、竹节纹、绳纹、划纹、附加堆纹、镂孔及彩绘。器形以扁铲足鼎、高柄竹节形豆、折腹或折肩折腹的罐和壶、花瓣圈足杯和壶、折肩盆、瓦楞纹罐等为典型器物。甑和鼎相套合的甗也颇具特色。墓葬出现男女成人合葬。随葬品多为日用陶器,少量为石器。随葬陶器组合为鼎、豆、罐。农业等生产用具随葬在男性墓中,有石斧、锛、铲等。生活用具和纺轮随葬在女性墓中。随葬品多寡不一,多者达二、三十件,少的仅一、二件或一无所有。 (三)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以在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遗址的发掘而得名,其分布范围主要在太湖流域,实际上是崧泽文化的承袭文化。石器通体磨光,典型器有穿孔石斧、有肩穿孔石斧、有段石锛,两端上翘中上部穿孔的耘田器、有柄石刀、三角形穿孔石犁、石镞、石镰、石矛等。玉器有斧、璧、琮等。玉器表面常刻原始的饕餮纹、云雷纹、鸟纹等。这些玉器多为大墓的随葬品。陶器以泥质黑皮陶为主,纹饰有弦纹、竹节纹、刻划纹和镂孔。器形以圈足器和三足器为主。典型器有鱼鳍或丁字形足的鼎、袋足鬶、贯耳罐、高颈壶、竹节状高柄豆、镂孔矮圈足豆、带流有盖宽把杯、卷沿深腹瓮等。农业比较发达,农作物有水稻、蚕豆、花生、芝麻、瓜类、酸枣、毛核桃、葫芦等。发现许多竹编器物,有席、篓、篮、簸萁等,还有麻布和丝织品。丝织品的出现说明四千多年前中国就开始养蚕织绢。余杭县安溪乡瑶山发现一座祭坛,平面呈方形,最里面是一座红土台,四周有围沟,其西北边缘发现由砾石叠砌的石坎。整个祭坛外围每边长约20米,总面积约400平方米。12座墓葬打破祭坛,随葬品多为精美玉器。随葬玉器或有火烧的痕迹,说明埋葬时举行过用火的敛葬仪式。多见男女成人合葬墓。草鞋山的一座墓为一男二女合葬,两女性为二次葬,皆有玉器随葬。玉璧、琮、斧等已失去装饰品和实用意义,均为祭祀用的礼器。

第六节 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华南地区包括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高原地区两个大的区域。本节主要概述东南沿海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一、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 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其文化系统尚不清楚。经大规模发掘的遗址以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最具代表性。石器有打制和磨制约各占一半。打制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磨制石器有斧、锛等。还有骨鱼鳔、镞等。陶器以红陶为大宗,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划纹、席纹和篮纹。器形有罐、钵、瓮及少量三足器等。农业尚属初始阶段。渔猎、采集在经济生活中所占比例较大,出土大量

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及鱼、鸟、鳖、蚌等。墓葬无明显的墓坑,就地堆土掩埋。葬式以屈肢葬为主,多见屈肢蹲葬。人骨上染有红色赤铁矿粉末。部分头骨上有下陷或空洞。 二、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主要有石峡文化、昙石山文化、圆山文化等。石峡遗址位于广东省曲江县狮子山峡地。石器多通体磨光,有锛、铲、凿、镞等。石锛以双肩、有段最具特征。陶器以灰褐陶和灰黄陶为主,多为轮制和磨制。器形以三足器、圈足器和圜底器为多,平底器少。具有特征的器物有瓦形足或凿形足的子母口盘形鼎、釜形鼎、子母口的浅腹三足盘、子母口浅腹大圈足盘、子母口的圈足壶和盖豆。方格纹、曲尺纹和漩涡纹具有几何印纹特征。农作物为人工栽培的籼稻和粳稻。流行二次葬,墓中有两套随葬品,一套为原一次葬墓中迁来,另一套为二次葬时设置的。随葬品中石制工具较多。二次葬的大墓中有一定数量的玉琮、玉璧等。 第七节 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东北地区辽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有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兴隆洼文化(内蒙古赤峰)和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红山文化的整体水平达到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鼎盛时期。

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的发掘而命名。红山文化的骨器数量很多,有鱼鳔、鱼勾、匕、镞、锥、针等,复合工具有石刃骨柄刀。石器有细石器、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大型的打制石器发达,有砍砸器、斧状器、桂叶形石器、双孔石刀和叶形石耜。石耜是掘土工具,为红山文化的典型器物。陶器有夹砂褐陶和泥质红陶两种。器形以大口深腹平底罐最多,还有敛口筒状瓮、斜口深腹罐等。纹饰常见“之”字形线纹,“之”字形点纹,皆属篦纹系统,是红山文化陶器特征之一。泥质红陶器表常饰黑彩,有三角涡纹、斜方块纹、竖行或斜行平行线纹、菱形纹、鳞纹等。器形有小口双耳罐、长颈深腹筒形罐、敞口深腹平底碗、敛口曲腹平底盆、钵等。陶窑由窑室、火道、火膛组成,有单室窑和连体窑两种。喀喇沁左旗东山咀发现一座外方内圆的石祭坛。在建平和凌源两县交界的牛河梁村发现一座“女神”庙和几十处积石冢群,以及一座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石围墙遗址。女神庙有主室和侧室,出土一尊基本完整的女性头像,与真人大小接近。还有女性特征的陶塑身体残缺。积石冢分布在近30个山巅、高坡上、积石冢内置石棺,上覆石块,外围放置筒形彩陶器。中心大墓和周围小墓多有玉器随葬,器形有玉猪龙、玉鸟、玉鸮、玉龟、双联璧、三联璧、勾云形佩、箍形器等。牛河梁的一座墓中还出土铜环。积石冢、祭坛、女神庙遗迹的发现,以及玉猪龙、玉鸟等动物形象的玉器,反映出红山文化时期居民的祖先崇拜和自然神的崇拜。红山文化时期已有比较发达的农业,农作物主要是谷类。此外渔猎和采集在经济中也占一定比重。 第五章 夏商周

第一节 概论

12

本章的内容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一、夏商周考古的特点 (一)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商周时期已有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除此之外,战国秦汉时期的史籍如《史记》等也追记了商周时代的历史,并经考古发掘证明基本属实,而成为信史。夏代的文字尚未发现,有关夏代的记载也比较简略,但也为追寻夏文化提供了线索。 (二)社会大变革时期

史前时期至夏代,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转变;春秋时期至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在考古学文化上均有明显表现。 (三)城市等大型建筑兴起

夏代的二里头文化大型宫殿建筑,偃师商城、郑州商城、盘龙城、殷墟,周原遗址、丰镐遗址,东周列国都城遗址等,规模宏大,布局复杂,功能齐全,充分体现出文明社会的巨大进步。 (四)使用两种金属器具

夏商西周时期使用青铜器。自西周晚期开始出现铁器,春秋时期的铁器已经比较常见。青铜是红铜加锡或铅的合金。青铜熔点低,为700—900度之间,而红铜为1083度。青铜硬度较红铜大,可制作工具、器皿,易铸造。但青铜因原料珍贵,价格不菲,故作为工具难以推广,所以即使是青铜时代,石质工具仍广泛使用。商代早期的河北藳城台西遗址出土1件铁刃青铜钺,北京平谷商代中期墓出土1件铁刃青铜钺。经鉴定,铁刃均为陨铁。 二、夏商周考古的分期

(一)初期奴隶社会,约当夏代,从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河南偃师二里头为典型遗址。开始铸造青铜器,包括专用的武器。农业与手工业开始分离。商品交换的媒介贝币出现。大型宫殿建筑出现。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产生。国家已经形成。

(二)中期奴隶社会前段,相当商代前期,约为公元前16世纪至前13世纪。偃师商城、郑州商城、湖北黄陂盘龙城、河北藳城台西为典型遗址。成套青铜礼器和兵器大量存在。城市、宫殿建筑多有兴起。人殉比较普通。贝币增多。

(三)中期奴隶社会后段,相当商代后期至西周早期,约从公元前13世纪至前10世纪。殷墟遗址、陕西周原遗址、陕西长安沣镐遗址。青铜铸造也达到高峰,内部分工细致,可铸造大型青铜礼器。礼制比较完善。大型城市、宫殿、陵墓多有发现。甲骨文、金文已趋成熟。人殉、人祭普遍。青铜兵器形式多样,数量巨大。奴隶制经济空前发达,大规模的手工业作坊集中在王都附近。贝币流通广泛。 (四)晚期奴隶社会前段,包括西周中晚期至春秋初期,约公元前10世纪至前7世纪中叶。主要遗址有陕西长安沣西、沣东西周中晚期遗址、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此期的特点是,青铜冶铸业开始衰落,铁器冶炼已经出现并有初步发展。礼制开始出现僭越,随葬青铜礼器常见与

墓主身份地位不符的现象。人殉、人祭减少。奴隶制度已经有所动摇,周王室权力削弱,诸侯势力增强。

(五)晚期奴隶社会后段,包括春秋中、晚期,约从公元前7世纪中叶至前5世纪中叶。主要遗址有山西侯马东周遗址、河南洛阳中州路东周墓地、东周王城及秦、晋、燕、齐、鲁、吴、越、楚等诸侯国王都遗址和墓葬。该期的特点是,冶铁技术进一步发展,铁器已逐步取代青铜器。金属铸币产生并进入流通领域。列国经济兴起,出现新型的政治和经济结合的城市。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周王室衰微,礼制僭越更为严重,甚至在平民墓中也出现仿铜陶礼器随葬。封建制大有取代奴隶制之势。

第二节 夏文化

一、夏文化的含义和夏文化的追寻

夏文化指的是夏王朝时期夏族的文化。关于夏朝,史书虽有记载,但失之过略。按《史记?夏本纪》和《竹书纪年》的记载,夏代自启至桀,经历14世17王,共400余年。中国历史年表将夏朝的年代推定为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但因文献记载毕竟零星且多带神化色彩,考古学上也未能提供有力证据,所以中国历史上是否确实存在夏代,遂为部分学术界人士所怀疑。考古发掘殷墟,出土大量甲骨文字,证实商王世系之后,以前亦曾被怀疑不实的商代成为信史。故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司马迁所著《史记?夏本记》的叙述亦当有所本。尤其是近年来举全国学术界之力,集中公关实施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多学科、多层面的综合研究,使夏文化探索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将夏代基本年代框架估定为公元前2070年至前1600年,确认二里头文化的主体是中晚期的夏文化。而早期夏文化应从文献记载夏人主要活动区域内,年代亦于早期夏文化相近的文化遗存中去探寻。据文献记载,夏人主要活动于河南西部的颖水上游和洛阳附近的伊河、洛河下游地区,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涑水附近。文献记载夏朝的都邑和许多重大事件都与这些地区有关。而豫西、晋南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无论是分布地域或是年代均与早期夏文化有密切关系,因此是今后考古发掘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

二、二里头文化

(一)二里头文化的发现

二里头文化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而命名。二里头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南中、西部的郑州附近和伊、洛、颖、汝水流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一带,现已发掘的遗址约百处。因豫西地区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与晋南地区以夏县东下冯遗址为代表的遗存在文化面貌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些差别,故又用“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来区别。

(二) 二里头文化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形态

二里头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组富有特征的陶器上。作炊器的是鼎、折沿深腹罐、侈口圆腹罐等;作食器和容器的是深腹盆、三足盘、平底盆、豆、澄滤器、小

13

口高领罐和大口尊等;酒器为盉、觚、爵等。罐口沿的花边装饰和盆甑、罐上腹附加的鸡冠状扳是陶器中富有特色的风格。二里头文化的陶器可分四期。第一期陶器以褐陶为主,磨光黑陶占一定比例,纹饰以篮纹为主,另有少量方格纹、细绳纹。第二期黑陶减少,纹饰以细绳纹为主。第三、四期陶器颜色普遍浅灰,纹饰以绳纹为主,基本不见篮纹、方格纹。第二、三期鬲很少见,第四期出现薄胎、重腹、袋足分档明显的鬲,以及橄榄形平底深腹罐和束颈平底盆等明显属于商文化系统的器物。

二里头文化的居民以农业经济为主,农具主要是石器,有铲、镰,还有斧、锛、凿,另有蚌镰、骨铲等,也使用木耒一类农具。饲养的家畜有猪、牛、羊、狗、鸡等。饮酒之风甚盛,平民墓中也常见觚爵等陶酒器。

二里头文化在经济上的突出进步是出现较大规模的青铜冶铸业。二里头文化创造出我国最早的成组青铜容器,有鼎、盉、斝、爵等。一件铜爵含铜92% 锡7% ,可确定为青铜。其他器类有铃、戈、镞、戚、刀、锥、钩等。铜器上的镶嵌技术也十分精湛,一件兽面铜牌用200多块绿松石镶嵌其上。二里头遗址发现一些坩埚、陶范,东下冯遗址发现铸造铜器的石范,可知当地有冶铸铜器的作坊。 二里头文化的建筑遗址有三类,一类是宫殿建筑遗址,二类是大型居址,三类是小型居址。宫殿基址在二里头已发现多座,均建筑在夯土台基之上。1号宫殿基址,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正面是面阔8间、进深3间的殿堂,四周有廓庑,南边有门,中间为庭院。2号宫殿南北长72.8米、东西宽57.5—58米,其布局与1号宫殿近似。这两座殿堂皆由堂、庑、庭、门等组成,主次分明,结构严谨,基本呈南北正方向,其形制开创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先河,表现出统治者的权威和尊严。大型居住址长10米、宽5米左右,中间有隔墙。三类是小型居住址,有地面建筑和半地穴式两种。东下冯类型发现的是窑洞式居址,就断崖和沟壁掏挖而成。

二里头文化的墓葬可分为三类,一类为大型墓,长5米、宽4米左右,有二层台,随葬品丰富;二类为小型墓,长2米、宽1米左右,多随葬实用陶器,少数随葬玉石器或铜器;三类为非正常埋葬,散见于灰坑或灰层中,多身首异处,或作捆绑状。

二里头文化的年代约当于公元前1900年至前1600年。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二里头遗址是夏朝中晚期的都邑。目前,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仍在继续,而且不断有重要的新发现。

第三节 商文化

一、商文化的发现、分期和特征

夏朝建立之时,商族即已存在。文献记载,商立国之君汤以前的先公时代,商族在黄河下游地区八迁其居,逐渐发展壮大,汤灭夏桀,建立商朝。自汤至帝辛(纣),商朝历31王。自汤至盘庚,商王朝曾五迁其都。盘庚迁殷后,273年更不徒都,直至帝辛被周武王所灭,商王朝共历时600年左右的时间,即公元前16世纪至前11世纪。夏商

周断代工程将商代的年代基本框架估定为自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商文化可分两大期,武丁以前为早商文化即二里冈期文化,自公元前1600年至前1300年;武丁至帝辛时期为晚商文化即殷墟文化(小屯文化),自公元前1300年至前1046年。

(一)早商文化(二里冈期文化)

在河南、河北、湖北等地发现许多早商文化遗址,其中以河南最为密集。郑州人民公园、邢台曹演庄、安阳小屯及黄陂盘龙城的地层关系都证明早商文化遗存叠压在晚商文化遗存之下。特别是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规模宏大,布局严整,可能是商都所在。

二里冈期文化本身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陶器多薄胎、卷沿,饰细绳纹。鬲、甗实足根较瘦长。大口尊较粗矮,口径约与肩颈相等。斝多敞口。铜容器尚少。晚期陶器饰粗绳纹、同心圆纹。陶器多折沿。鬲、甗的实足根较短粗。斝口沿收敛。大口尊体瘦长,口径大于肩径。刻纹白陶开始出现。成套青铜礼器开始出现。 (二)晚商文化(殷墟文化)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自1928年开始发掘。殷墟文化可分四期,殷墟一期文化一般归入早商文化。殷墟二期为晚商早期,殷墟三、四期为晚商中、晚期文化。晚商早期文化,陶器之中,鬲的高与宽大致相等,足根较粗,档较高。簋腹较深,圈足较矮。甲骨卜辞大量出现。晚商的中晚期,陶器盛行三角形划纹。鬲多呈扁体,通高小于宽度。晚期的鬲、实足根已近消失。簋腹变浅。大口尊中期少见,晚期绝迹。墓葬中过去常见的陶爵、陶觚,体形变小,演变成明器。 二、商代的城址

(一)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 许慎的《说文解字》曰:“城,以盛民也。”“市,买卖所知也,市有垣。”中国古代城市至功能比较完备时,一般包括,宫殿、衙署等政治活动场所,城墙、壕沟等防御设施,市场以及居民区等。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经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雏形阶段,包括夏商周时期。城的政治作用突出,宫殿建筑占城内主要部分,商业区和市民居住区尚未形成,城壕主要是为防护宫殿而设置,城内的手工业区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偃师商城、郑州商城、黄陂盘龙城等即属此类。第二,初期阶段,包括战国秦汉时期。城市的政治作用依然突出,其经济作用也逐渐明显。城内设居民区和商业区,但所占面积尚小。如齐临淄、秦咸阳、西汉长安,东汉洛阳等。第三,发展阶段,包括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城市的战争色彩浓厚,特别注意防御设施的改造和加固。居民区扩大,宫殿位置北移并和居民区严格区分,出现以南北中轴线为对称布局的新格局。如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城。隋唐五代时期上述城市格局已成定规。第四,完善阶段,包括北宋至明清。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基本完善。都城为宫城、内城、外城的重城。变封闭的里坊制度为开放式的街巷制度,商业经济活动趋于自由,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增加,对外贸易港口发达,如北

14

宋东京城、元大都和明清的北京城等。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先河。 (二)偃师商城

偃师商城于1983年夏发现,位于河南偃师尸乡沟。该城非一次建成而是经若干不同的发展时期陆续改、扩建而成。城墙有两重,小城年代较早、面积稍小,另有一重大城。小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100米,东西约740米,面积81万平方米。方向7度。城墙宽度6—7米。大城平面呈刀形,南部较窄似刀柄,方向为7度。东城墙长1770米,西城墙长1710米,北城墙1240米,南城墙740米。城墙宽度按墙基最宽处计算为18米。残存高度1—2米。已发现城门5处,即东、西城墙各2处,北城墙1处。城内有纵横交错的大道。已发现至少9座宫殿建筑基址,其中3座规模较大,集中在南部。南部正中一座最大,长宽各近200米。环绕大城城墙之外有护城河,与城墙距离约10米。城内有供水和排水道。学术界对偃师商城的性质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是“汤居亳”,即商早期之都,另一种看法认为是商早期商王的离宫所在,而郑州商城才是汤之亳。 (三)郑州商城

郑州商城于1955年发现于郑州白家庄。始建于二里冈下层时期,使用到二里冈上层时期,为早商另一都邑。平面为长方形,东墙长1700米,南墙亦长1700米,西墙长1870米,北墙长1600米。墙基最宽32米,地面残高5米。城墙四周发现11个缺口,可能与城门有关。建筑方法为夯土版筑。城墙内外有护坡。东北部有大中型夯土基址,其中一座南北长34米,东西宽10.2米。另一座东西长60米,南北宽6米,柱洞直径40厘米。城外分布铸铜、制骨、制陶作坊,以及小型房址、窖藏、墓葬等。郑州商城规模巨大,没有大量奴隶劳动不可能建成。当时农业生产虽仍以石器为主,但是青铜农具也有使用。郑州南关外铸铜遗址出土的2000件陶范中,农具钁的范仅次于镞范。手工业规模大,分工明确。一墓葬出土穿孔海贝460多枚,可知商品交换有一定水平。有的墓葬二层台上殉人,还随葬青铜礼器、玉石、象牙、玛瑙器。一处制骨作坊,骨料中人的肢骨占一多半。一壕沟内有成堆人骨,为奴隶或战俘。郑州商城的性质,有的学者认为是商十一代王仲丁所迁之敖都,也有人认为是早商之都。 (四)黄陂盘龙城

盘龙城位于湖北省黄陂县叶店,1974、1976年两次大规模发掘。为二里冈期上层文化时期所建。平面略呈方形,南北290米,东西260米,方向北偏东20度。残垣高出地面1—3米,墙厚20米左右。四面中部均有缺口。城墙4米外有壕沟。曾先后修筑两层宫殿。修筑上层宫殿时将废弃的下层宫殿铲平,筑成高数十厘米至一米的夯土台基。已发现三座宫殿。一号宫殿为一座内分四室,外绕回廊,廊外阶下设散水的四阿式建筑。二号宫殿是一座两侧开门的厅堂式建筑。两座建筑一前一后,与文献记载周代以前的前朝后寝结构极为相似。盘龙城附近的杨家湾、

娄子湾、李家嘴为贵族墓地,出土鼎、斝、甗、盘、簋、盉、觚、爵、鬲等青铜礼器。盘龙城为商代在南方的一个封国的都邑。 (五)殷墟

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据《史记?殷本纪》引《竹书纪年》记载:\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亡,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距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可知整个商代后期皆以此为都,共经历8代12王,年代约为公元前14世纪末至前11世纪。20世纪初,罗振玉等经过调查,确认今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为甲骨文出土地,发现甲骨卜辞上记述了商朝先公先王的名字。王国维进一步证实小屯村及附近地区为商代后期的王都遗址。1928年开始对殷墟发掘。解放后发掘至今。殷墟的范围东起郭家庄,西至北辛庄,长约6公里,南起苗圃北地,东北至三家庄,宽约4公里。洹河南岸的小屯东北地为商代宫殿、庙宇区,周围还分布着手工业作坊、一般居址和平民墓葬;洹河北岸的侯家庄和武官村北地是王陵区;殷墟周围还发现平民居住区。宗庙和宫殿建筑多有夯土台基,其上有柱础,墙体为泥土夯打而成,屋顶覆草。在侯家庄商王陵区已发掘大墓13座,内有大量的殉人、人牲和随葬品。在武官村大墓之南,发掘1400多个祭坑,应为商王室祭祀祖先的场所。小屯村北发掘地穴和半地穴式房址各一座,出土砺石260多块,还有玉料、石料及少量成品,此处当为商王室制作玉石器的作坊。苗圃北地发现铸铜遗址,从出土陶范看,以制造礼器为主;另在薛家庄、孝民屯两地也发现铸铜遗址,前者制作礼器为主,后者制作礼器和矛、钁等。北辛庄南发现制骨作坊,出土大量骨料、半成品和凿、锥、镞、笄等;大司空村也发现贮存骨料的窖穴和地穴式房屋,以及锥、镞笄等骨器成品。

1999年在洹河北岸发现一座商代城址,平面近方形,边长2100米至2200米,面积470万平方米。洹北商城年代略早于殷墟文化的年代,即早于武丁时期,很可能是盘庚迁殷的最早地点,而以小屯为中心的传统意义上的殷墟,实际是武丁以后发展起来的。关于洹河北商城的性质,因发掘资料所限,学术界上有不同看法,有待今后新的考古资料确认.三、商代的墓葬 商代历时500余年,在商王朝统治区和方国内发现大量墓葬,经正式发掘并公布资料的有3000余座,为研究商墓的分期、葬俗、商代的社会生活和阶级关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一)、商代墓葬分早、晚两期。

早期以郑州二里冈遗址为代表,还有郑州商城、辉县琉璃阁,藁城台西,黄陂盘龙城也有发现。晚期以殷墟为代表,在河南辉县、罗山,河北邢台,山东益都,山西石楼,江西清江有发现。 (二)、商代墓葬类型及等级关系

商代早期墓葬可分中、小型两类。早期大墓在郑州等地尚未发现。中型墓以黄陂盘龙城李家嘴M2为典型。该墓平

15

面呈梯形,面积约12平方米,底部一腰坑,内殉一狗。墓有一棺二椁,棺内壁涂朱,外表雕花。随葬品丰富,铜器63件,礼器有鼎4、鬲1、甗1、簋1、觚1、斝3、盉1、盘1、小盘5、罍1,共计23件,还有铜兵器、铜工具等;另有玉器、陶器、木器等。墓内殉葬3人。级别较高的小型墓也多随葬青铜器,如郑州白家庄M3、残存青铜器鼎3、斝2、觚2、爵1、罍1。此外,大部分的小墓无椁,有棺或无棺,多无随葬品。

商代晚期墓葬分大、中、小三型。大型墓发现于殷墟和山东益都苏埠屯。多有墓道,有东西南北四墓道的“亚”字型,南北二墓道的“中”字形,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墓室面积至少在50平方米以上,加上墓道面积多在数百平方米,皆有棺椁,棺下有腰坑,殉人数十乃至百人以上。随葬品有青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玉石器、白陶器等。武官村大墓为“中”字形,墓室面积168平方米,墓道口面积172.8平方米。腰坑内殉人1、青铜戈1。此墓早年被盗,发掘时仅见货贝、玉、绿松石、骨镞、青铜戈、斧、镞等,还有鼎、爵、斝残片。殉人多在二层台上,男女均有,共41人。填土中发现人头34个,南墓道殉人1,北墓道殉人2。总计殉人79,殉马28,殉猴3,殉鹿1,殉其他禽兽15。中型墓面积一般5——50平方米,少数中字形,个别甲字形,不见亚字形,皆有棺椁,流行腰坑,殉人几个到十几个,随葬品有成套的青铜礼器、武器、工具,个别墓还有乐器、车马器。小屯M5,又称妇好墓,墓室为长方形竖穴,墓口长5.6米,宽4米,殉人16、狗6。随葬品1928件,其中一部分是在回填封土时埋入的,主要为陶、玉石器,少量铜器。随葬铜器多在棺椁之间,共468件,其中礼器200余件,有鼎、三联器、甑、簋、盂、尊、盉、觥、方彝、盘、罍、瓿、勺、壶等,每种1——10件不等,鼎多达30余件,还有4面铜镜和5件一组的铙,许多铜器上有“妇好”,“司母辛”铭文。另有兵器120余件,以戈为最多,达90多件,铖4件,二大二小,大者长39.5,宽37.5厘米,重9公斤,上有“妇好”铭文。还有工具,车马器等。另随葬骨、角、牙器200余件,海贝6000余枚。墓主妇好、司母辛为同一人,是商王武丁之妇。据甲骨卜辞记载,她曾主持过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动,并多次率士卒征讨夷方、土方、羌方、巴方。级别较高的小墓随葬仿铜陶礼器和陶生活用具等。个别墓随葬一组铜觚爵,或一件铜戈。另有无随葬品的小墓以及非正常埋葬。从墓葬型制和随葬品情况分析,大墓的墓主人为商王,在商都之外,当为方国君主;中型墓的墓主人为奴隶主贵族;小型墓中级别较高者为小奴隶主,一般为平民。非正常埋葬者则为战俘或奴隶。 (三)商代的人殉和人牲 在商代,人殉是为侍奉死后的社会或家族中某些特权者而从死的人,有陪臣、妻妾、侍卫和亲信,也有用作仆役的奴隶。人牲是祭祀时捋人像牛羊猪等牲畜一样被供奉给祖先的神灵,被杀者多为战俘和奴隶。人殉、人牲现象在原始社会末期即已出现,到商代发展至高峰,商代晚期以后

逐渐衰退。郑州商城宫殿区内的壕沟中发现大量的人头骨。安阳小屯宫殿区基址中有人祭遗迹,乙七基址人牲多达600个,夯士内、柱下、门旁都有祭祀坑。西北冈祭祀坑规模最大,位于候家庄王陵区,东西长450米,南北宽250米,共发掘祭祀坑1400多个,多数埋人,少数埋动物,个别埋车马。殉人有全躯、身首分离、无头者,每坑各1——10人不等,埋头骨坑头骨3——39个不等。死者男女均有,多为青年,还有儿童。据甲骨文记载,祭祀所用人牲多为羌人。武丁时期用人牲数量最多,一次可达三、四百人。据统计,商代祭祀所用人牲1.4万人,其中武丁一代即用9000人,武丁以后逐渐减少。人牲主要来自战俘。在早期奴隶社会,战俘沦为奴隶后不能生产出较多的剩余产品反而消耗俘获方的食物,故多用于祭祀。随着奴隶制的发展,青壮年战俘用于生产获利渐丰,利用价值增加,因而人牲减少,且多为妇女,儿童。 四、商代的青铜器 (一)、青铜器的铸造

铸造青铜器一般要经历三道主要工序:制模、翻范、浇铸。模即所要铸造的青铜器的原型。商代的模一般用淘洗后的粘土制成,塑出欲铸造器物的形状,刻出花纹,稍加焙烤或阴干,即成模型。殷墟第13次发掘曾出土一件方彝中段残模,其上以朱笔绘出云雷纹,有的地方已刻划成形,半浮雕的蘷龙是用泥条附加在模体上的。范分内外范两种。以泥片按在陶模上,待其半干时切成若干块,分别取下后以火微烤,各片外范间有榫卯相连合,苗圃北地曾出土3000多块陶范实物。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据铸痕分析,当有范30多块。外范内放一略小于外范的内芯,亦称内范,内外范间留出适当空隙,浇入青铜溶液,冷却凝结,敲碎内外范,便成一青铜器,再经磨修即为成品。 (二)青铜器的分类

商代青铜器大致可分为工具、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工具有斧、锛、凿、铲、钁、刀、锥等。礼器是商王和奴隶主贵族用来举行宴会、祭祀等重大仪式的器物。其中食器有鼎、鬲、甗、簋等;酒器有觚、爵、觯、斝、尊、卣、壶、觥、罍、盉、瓿、方彝等;水器有盘等。乐器有铙和鼓。铙是三件一组大小递减的乐器。兵器有铖、戈、矛、镞、戟、剑等。其中戈的数量最多,也是断代的重要器物。车马器有辖、轭、镳等。妇好墓中还发现铜镜。 (三)、商代青铜器的分期及特征

判断青铜器的年代主要依据墓葬材料,因为青铜器一般不见于遗址。选择有地层叠压关系的墓葬,在判断墓葬的年代上有所依据。出土陶器的墓葬,判断墓葬年代较准确,因为陶器的时代特征明显。小型墓铜器少,大型墓铜器多,常有前代传世品,判断墓葬年代有困难。商晚期铜器上出现铭文,有人物或时代的铭文可准确判断青铜器的年代。商代青铜器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食器有鼎、鬲、甗、簋,酒器有爵、觚、斝、罍、瓿等,水器有盘。中期的器类与早期大体一致。晚期新出现方彝、觯、觥、无肩尊和扁体卣等。早期兽面纹都不以雷纹为地,几何纹简单,雷

16

纹粗率。三足鼎有一足与一耳成垂直线相对立。簋深腹无耳。觚圈足有“十”字形大孔。爵皆平底。戈有直内、曲内两种,无胡无穿。中期的兽面纹由雷纹和羽纹构成,晚期则以细雷纹为地。中期的鼎三足与两耳对称,不再是一足与一耳成垂直对立。中期的爵出现圆体。晚期除无胡戈之外,又出现有胡有穿戈。同时青铜器上出现较长的铭文。 五、商代的社会经济 (一)农业

商代的农业比较发达,卜辞中常有卜求晴雨、祈祷丰收的记载。“协田”的记载表明当时是大规模的奴隶集体劳动。农具仍以石器为主,还有木、骨、蚌器。青铜工具尚属少见。甲骨文中有禾、黍、麦的象形字。酒器的普遍使用,说明当时剩余粮食较多。 (二)畜牧业

郑州早商遗址和殷墟都发现大量牛、羊、马、猪、狗的遗骸,以牛、猪最多。大量的牲畜用于祭祀。马可以拉车。这反映当时畜牧业发达。 (三)手工业

商代是中国青铜文化发达的时期,尤其殷墟文化达到鼎盛期。青铜铸造业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逐步发展过程。商代早期郑州南关外发现总面积达1050平方米的铸铜作坊。商晚期殷墟成为全国青铜铸造业的中心地区。晚商铜器以厚重为特点,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通高133厘米,横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达875公斤。铸造这样巨型青铜器,冶铸作坊规模宏大,劳动协作严密。商代的冶铸业由王室和贵族控制。陶器制作工艺更趋发展,硬陶和原始瓷器出现。郑州发现的原始瓷器以高岭土为原料,经1000度以上高温烧造,并经施釉,已达到一般瓷器的标准。刻纹白陶亦以高岭土为原料,烧成温度在1000度以上,器类及纹饰与铜礼器近似。刻纹白陶仅见于商代,多出土于殷墟大,中型墓。此外,木器、玉石、漆器、纺织等手工业及骨、角、牙、蚌业等也有一定发展。

六、商代的文化艺术 (一)、雕塑艺术

商代的雕塑艺术突出表现在玉石器的制作上,晚商时期达到高峰。玉石器雕刻有平面的浮雕或浅雕,也有立体的雕像。在殷墟妇好墓中发现的玉石雕刻作品有数十种动物种类,达几百件之多,其中有龙、虎、熊、鹿、象、牛、马、鸟、鸮、凤、鹦鹉、鹅、鹤、鹰、燕、蛙、鳖、蝉、蚕、螳螂、猴、狗、龟以及玉人等,惟妙惟肖,巧夺天工。商代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也体现出很高的水平。 (二)、占卜

占卜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末期,当时人们占卜的对象主要是自然神,如山川、天地等。夏代的占卜又有所发展。商代占卜的对象除自然神外,更多的是上帝以及被神化的先公先王等祖先。卜问的内容包括国家大事,乃至私人生活,如祭祀、征伐、天气、福祸、田猎、疾病、生育等。专掌卜事的卜官地位很高,可以代神发言,指导国家大事。占

卜有一套程序:(1)选择甲骨并经修整,即钻凿;(2)将问卜之事刻于甲骨,谓之“命辞”;(3)灼烧甲骨反面使之出现裂纹,即“兆纹”;(4)判断吉凶,并刻于甲骨之上,谓之“占辞”;(5)决定是否采用;(6)验证结果,刻于甲骨,谓之“验辞”。 (三)文字

商代的文字资料有以毛笔书写的陶文、石文和骨文,还有铸在铜器上的金文,更多的是刻于甲骨上的甲骨文。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已有十几万片,能确定为汉字的有1700余字,未能认定的有2500余字,总共单字4000余字,现在仅能释读千余字。从甲骨文的结构看,已出现象形、象意、形声、假借四种造字方法,其中以象形字最多。形声字表明甲骨文已是一种进步的文字。 第四节 西周文化

一、先周文化的考古学探索

周族起源于我国西北部的泾水、渭水一带,即陕西中部和甘肃东部的黄土高原地区。古公亶父时,周族居于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文王、武王迁都丰、镐、周人逐渐强大,并最终取代商朝建立周朝。先周文化是指周王朝建立以前周族的文化,年代约当商25代王祖甲以后,直至商纣灭亡。关于先周文化的起源,学术界的看法尚未统一。 二、西周文化的分期

周朝是周武王于公元前1046年灭商之后建立起来的。周文王在沣水西岸建立丰邑,武王在沣东建立镐邑。周王朝建立后,则以镐地为都,称为镐京。周公旦又在洛阳建造洛邑。镐京在西,洛邑在东,故平王东迁前称西周,东迁后称东周。解放前考古工作者对陕西、河南两周的墓地进行过发掘,解放后在陕西、河南等地又继续开展工作,获得更为丰富的大量新资料。西周初年,周王室分封数十个诸侯国,借以藩屏周王朝。各地原有的土著文化与周文化结合起来,其文化面貌既有与周文化的一致性,又具明显的地方特点,而最能反映西周文化面貌的则是周王朝的中心统治区沣水沿岸地区和周族的发祥地周原地区。西周文化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晚期与春秋早期的文化内涵相近,可并为一期。

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1世纪中叶至前10世纪中叶。陶器以绳纹为主。簋、豆、罐是典型器物,与殷墟晚期差别不大。惟鬲多瘪档,尖袋足较明显,与殷晚期矮档鬲不同。铜器大体继承商制,主要器形有鼎、簋、甗、鬲、觚、爵、觯、尊、卣、瓿、罍、觥、壶、盘等。鼎多为圆垂腹。簋的双耳下各有一小珥,开始流行圈足下带一方座的新式样。常见云雷纹底的饕餮纹,鸟纹也较流行。铭文字数仍较少。

西周中期,约当公元前十世纪中叶至公元前九世纪中叶。陶器特征接近早期,但也有所变化,主要是瘪档鬲已极为少见。青铜器的变化则较为明显。酒器如觚、爵、斝等大为减少,乃至绝迹。新出现簠、须、杯、匜、编钟。鼎底近平,三足作兽足形,带盖的簋增加。饕餮纹减少,夔如鼎的饕餮纹匮已很少饰于腹部,而多见于足部。简化的变

17

体纹流行,新出现瓦纹,窃曲纹和重环纹。铜器铭文较长,末尾常有“子子孙孙永宝用”之语。 西周晚至春秋早期,陶器纹饰仍以绳纹为主,素面陶增多;陶鬲的足底平,足根呈柱状;圈足簋绝迹,为素面平底盆取代;豆柄变细。铜器特点的变化明显。饮酒器基本绝迹。饮食器新出现盆。编钟数量增到7至9件一套,除甬钟外,又出现钮钟与镈。鼎流行大口浅腹,鼎足呈马蹄形。簋多鼓腹带盖,有的在圈足下另加三个小兽蹄足。青铜纹饰变化显著,夔纹、鸟纹几近绝迹,饕餮纹变小成为足上装饰,而窃曲纹、重环纹、垂鳞纹、变形夔纹盛行。长篇铭文增多,如厉宣时的《毛公鼎》上的铭文多达497字。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青铜器已趋衰落。 三、两周青铜器的断代

因为青铜器不易破碎,使用的时间较长,所以在墓葬或窖藏中的青铜器往往有一些前世的器物,即铜器的埋藏年代与青铜器的铸造年代不一定完全一致。两周时期青铜器带铭者较多,故可据此断定其年代或国别。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根据铜器铭文记载有某王名或其活动,即可定为某王时的标准器,如《利簋》,铭文记载了作器者利,跟随周武王参加伐纣灭商的战争,受到赏赐而做此簋以为纪念,当为武王时器。第二,根据铭文记载的人名、事迹与文献记载相合,而文献记载有纪年,亦可断定铜器的年代。例如《虢仲盨》铭文,“虢仲以(与)王南征,伐南淮夷,在成周做旅盨”。《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厉王无道,淮夷八冠,王命虢仲征之,不克”。由此可以推断为厉王时器。第三根据器物的出土地点,铭文内容与文献对照,也可断代。例如安徽寿县蔡侯墓出土一批铜器,根据文献记载,自蔡昭侯二十六年(公元前493年)蔡国迁至州来(寿县),于公元前447年被楚国灭亡,故这批铜器时代的上下限就十分清楚了。第四,根据共存器物,推断器物年代的下限。

四、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水平 (一)农业

西周的农业生产规模较商代更为扩大,但其耕作技术及使用工具与商代无大差别。西周农作物的种类有黍、稷、梁、麦、稻、菽、麻、纻等,种类较商代丰富。 (二)手工业

西周的铸铜业由王室百官掌管。铸造技术较商代有一定进步,主要表现在一模翻制多范方法的发明和焊接法的使用。例如沣西张家坡窖藏铜器50多件,同类器物往往成组成对,大多数是四个一组,无论形制、花纹、大小皆相同。常见的壶,匜等器物的耳或扳都是焊接上的。西周青铜器中出现“明器”,中期以后青铜器的制作也逐渐草率,说明青铜器作为礼器的地位已下降,青铜时代开始走向衰落。原始瓷器已比较流行。漆器制也达到较高的水平,在虢国墓中曾发现14件漆器。琉璃河燕国墓地出土的漆罍上镶嵌蚌类装饰是后世螺钿的开端。西周的养蚕和纺织业也有很大发展。当时的纺织品种类有棉麻和丝织,丝织品花纹有平纹组织和提花组织,说明当时已有专门的织机。

五、西周的建筑

西周时的都城遗址,无论是丰镐、洛邑或岐邑,迄今尚未发现城墙。岐山周原遗址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扶风凤雏甲组宫殿基址计1469平方米,南北向,以影壁、前院、门道、门房、中院、前堂、过廊、小院、后室居中,东西两边配置回廊、厢房。在扶风召陈也发现一处大建筑群。西周的建筑有以下特点:第一,瓦屋的创建。召陈建筑内的瓦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制多样,有板瓦、筒瓦和半瓦当。第二,墙壁和居住面使用三合土,由黄土、白灰和细沙组成,极为坚硬。第三,在凤雏和召陈发现建筑装饰物,如壁砖,蚌壳、汉白玉饰件等。第四,根据檐柱的间距和屋顶的重量增加,推测斗拱的使用是可能的。第五,前堂后室的布局。 六、西周的墓葬 (一)、墓地与墓葬型制

现今发掘的西周墓葬总数已超过2000座,以陕西宝鸡斗鸡台、沣西,北京房山琉璃河,河南浚县辛村,安徽屯溪等地的墓葬最具典型性。西周时期的族葬制度还很牢固,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葬的风俗是原始氏族社会“公共墓地”的延续,但已变成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同一墓地内,墓葬的大小、随葬品的多寡有明显的区别,大型墓还有随葬车马坑的现象。西周墓葬可分为中原和长江下游流域两大区。中原地区墓葬为土坑竖穴,随葬的陶器、青铜礼器等多放在墓主人头前的棺内或棺椁之间,兵器折断或弯曲后置于二层台上,玉饰多随身放置,中型墓常见随葬的串饰,人殉现象不仅大墓有发现,中、小墓也存在。长江下游流域地区的埋葬形式多不用墓穴,只在平地堆土墩埋葬,屯溪土墩墓是先铺河卵石,其上放置器物,然后堆筑封土。 (二)、列鼎制度

宗法等级关系是西周王朝加强统治的重要内容。为使君臣父子各就其位,埋葬方面有严格的规定,主要表现在使用棺椁、乐器、车马器以及鼎、簋等礼器的数量上,但记载的标准并不一致。这就需要从考古发掘的实例加以印证。列鼎制度,是指在一个墓葬中发现的一组形制相同、纹饰相同、大小依次递减的鼎的组合。商代虽用鼎随葬但无明确规定,西周时用鼎逐渐形成规律。例如西周早期,甘肃白草坡1号墓用方鼎五、圆鼎三、簋三。西周中期长安普渡镇元士墓,出土三鼎配二簋,还出土三件编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用鼎制度最为盛行,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太子墓随葬七鼎六簋,其他规格的五鼎、三鼎、一鼎墓也有发现。春秋中晚期越礼的现象开始出现,随着春秋社会变革的加剧,用鼎制度也遭到破坏。 第五节 春秋文化 一、文化分期

春秋时期,自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并起。春秋早期的文化面貌与西周晚期相近,奴隶制趋于衰落;春秋中、晚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兴起。春秋中期时间约为公元前七世纪中叶至前六世纪中叶,晚期约

18

为公元前六世纪中叶至前五世纪中叶。洛阳王湾春秋中晚期墓葬出土的陶器特点明显。春秋中期陶鬲连档,下有小实足。晚期,鬲已少见。豆的柄较前趋长,晚期出现带盖豆和带盖鼎。山西长治分水岭春秋中期墓和安徽寿县蔡侯春秋晚期墓出土的青铜器特点明显。春秋时期新出现的青铜器有缶、鉴、敦。鼎有无盖与带盖之别,带盖鼎皆为口沿旁附耳。簋的盖钮出现莲花瓣状。蟠虺纹流行。 二、春秋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铁器的发明及其意义

冶铁技术的发明,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铁制生产工具的广泛应用,标志着新的生产力的出现,因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代先民已经对陨铁进行加工,并制成兵器。河北藁城台西和北京平谷刘家河商墓中均出土了陨铁刃的青铜戈。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西周晚期的玉柄铁剑、铜内铁援戈、铜骹铁叶矛,其铁质皆为块炼铁制品。块炼铁是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在800—1000度下,经碳化,在凝为固态时再锻打成所需器形。春秋早期出现生铁,山西天马、曲村春秋早、中期遗址皆出土铁条,为生铁制品。生铁是在1146度下,用木炭还原铁矿石得到含碳量较高的液态铁,可以直接铸造各种器物,并能批量生产,因而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春秋铁器以农具居多,有锸、锄、铲、耙、钁等。西亚和欧洲块炼铁技术虽然早于中国,但是迟至公元初年才掌握冶炼生铁的技术,比中国迟500—600年。 (二)矿冶遗址和铸铜工艺 铜绿山矿冶遗址位于湖北大冶,这里发现许多古代矿井和采矿工具、生活用具,还发现冶炼遗址。矿井由竖井和平巷组成,以木制方形框架作为井巷支护,框架以榫卯法连接。排水系统由木槽和专门的巷道将地下水引至储水井,或以水桶将水提升至地面。

在山西侯马晋国都城遗址附近发掘出一处铸铜遗址,面积达3000平方米,发现大量陶范,大小总计3万多块,其中有花纹的1万多块,还发现窖穴、水井、道路、建筑基址,以及熔铜炉、烘范窑、鼓风管、坩锅、铜锭、铅锭等,是人们可以了解春秋时期的冶铸铜技术水平。 (三)金属货币的生产

商代,人们已经在使用海贝作为货币的同时,已经开始使用铜贝。西周、春秋时期,铜贝也多有发现。例如侯马上马的一座春秋墓内就出土铜贝1600多枚。春秋时期,空首布开始流通,侯马晋国铸铜作坊出土大量空首布范和12件空首布,汲县山彪镇春秋墓中也出土674件空首布。空首布是仿照生产工具鎛,即铲的样式铸造的。 三、列国城市的兴起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逐渐强大,因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各地出现许多新城市。这时的城市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和文化中心,对后世的城市建设有很大影响。 (一) 洛阳东周城

洛阳东周城,史称王城,位于洛、涧两河交汇处,自周平王东迁至周景王止,以王城为都凡12世300余年。城址

平面呈正方形,北墙存长2890米,西墙3200米,还发现深5米的护城壕沟。城址南部发现两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有围墙,城址北部有手工业作坊遗址。 (二)侯马晋城

侯马晋城为晋国晚期晋景公所迁的新田,由六座城址组成,有白店、台神、牛村、平望、呈王、马庄,其中以白店古城为早,城址平面呈长方形,牛村古城面积最大,约1100×1650米。城垣南面有铸铜、制陶、制骨作坊移植以及两周墓地,东南有大面积的盟誓遗址。

盟誓遗址位于牛村古城东南,发现400多个密集的小坑,已发掘326个,长1.3—1.6米,宽0.5—0.6米,坑内出土牛、羊、马的骨架,朱书的石简、玉圭玉玦等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故称该地为盟誓遗址。侯马盟书的盟主是赵孟,即文献中的赵鞅、赵简子,以赵氏为代表的政治集团,为了扩大自己的力量,分化、镇压敌对力量,进行了一系列的盟誓活动,这就是侯马盟书的核心内容。 (三)曲阜鲁故城

山东曲阜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的封地。鲁城的平面近椭圆形,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有护城壕。已发现11座城门,东、西、北面各三座,南面两座,各门都与城内大道相通。城内大道共十条,纵横各五条,宫殿区位于中部,处于南北中轴线上。宫殿区的东西、北面环绕着铸铜、冶铁、制陶、制骨等手工业作坊和居址,城区还发现墓地。 四、春秋墓葬 (一)寿县蔡侯墓

安徽寿县蔡侯墓是春秋晚期的蔡昭侯之墓。该墓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南北长8.45米、东西宽7.1米,深3.35米,有棺椁痕迹,东南角殉一人。随葬品有青铜礼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和装饰品等。青铜器486件,容器有鼎、簋、鬲、簠、敦、豆、壶、尊、盉、鉴、盘、盆等,乐器有甬钟、钮钟、镈、钲,兵器有戈、矛、剑、斧、镞等。作为蔡侯墓,墓内出土盖列鼎九件、无盖列鼎七件,簋八件及三套编钟。墓中出土的青铜器可作为春秋晚期断代的标尺。

(二)莒国春秋墓

山东沂水刘家店子发现两座春秋中期墓和一座附葬的车马坑,其中一号墓是莒国国君墓。两椁一棺,殉人40名,随葬铜器、陶器、玉石器、金器等470件。 第六节 商周时期边远地区的青铜文化 一、北方草原地区的青铜文化 (一)、夏家店下层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夏家店下层。约当中原地区夏商时期。陶器特点鲜明,有尊、鬲、盆、甗、罐、鼎、盘、豆、鬶、爵等,鬲有鼓腹和直筒两种,彩绘陶器多见。青铜器多为小件器物,如耳环、指环、杖首、小刀、镞、牌等。较大的聚落多有围墙或壕沟作为防御设施。赤峰敖汉大甸子墓地有近千座墓葬。 (二)、夏家店上层文化

19

夏家店上层文化约当中原西周、春秋时期。陶器有鼎、鬲、鬶、豆、罐、盆、钵等。青铜器中容器较少,工具、武器、饰物居多。大型墓在内蒙古宁城南山根发现两座,出土一组中原常见的青铜礼器,还有青铜工具,武器和容器等。既有本地的因素,也输入了中原文明。夏家店上层文化应是东胡、山戎、肃慎等诸戎狄文化。北方草原地区的青铜文化还有发现于吉林市的西团山文化。 二、西北地区的青铜文化 (一)、辛店文化

辛店文化发现于甘肃临洮辛店村。彩陶比较多,纹样有S形纹,三角折线纹及动物纹鹿、狗等。陶器种类有双耳罐、四耳罐、鬲、盆、鼎、豆、盘等。青铜容器少见,青铜武器、工具居多。 (二)、西北地区其他青铜文化有,甘肃临洮寺洼山的寺洼文化,青海湟中卡约的卡约文化,甘肃民勤沙井的沙井文化。

三、西南地区的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是中国西南地区古代巴、蜀两族先民的文化,主要分布在四川境内。蜀族活动范围以成都为中心,巴族活动范围则在四川东部。大约从殷代开始,巴蜀进入青铜时代。巴蜀青铜器深受殷商文化影响,在器形,纹样风格以及冶炼技术上也颇具各自浓厚的特点。正式发掘的遗址尚少,最主要的是发掘广汉三星堆遗址的两个大祭祀坑。二号坑出土青铜兽面、青铜树、人面像、人头像、车形器、尊、罍等,还出土大量玉石器、象牙、海贝等。 四、江南地区的吴城文化

吴城文化发现于江西清江吴城。其时间与殷商相当。马鞍形陶刀,制作青铜工具的石范,最具特色。新干大墓出土青铜器达480多件,既受中原影响,又具地方特色。 第六章 战国秦汉

战国,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秦,公元前221年至前207年;西汉,公元前206年至24年;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历时近700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封建社会形成、确立、发展、成熟的时期。 第一节 战国文化 一、农业遗存

铁农具虽然在春秋时期已开始使用,但真正广泛普及还是战国中期以后。据考古发掘,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铁农具出土。种类有,耕具犁铧,掘土器、锸、耒、锄、铲,收割器镰。因地域的不同,农具的型式又有所区别。河北磁县下潘汪和河南登封告成镇等地还发现铸造铁农具的铁范和陶范。铁范的出现说明铁农具可以大批量生产。犁铧的使用则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耕地面积迅速扩大,水利灌溉事业的兴起,以及耕作技术的改进,使农作物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漳河渠在魏国的邺地,即今河北磁县和临漳一带;都江堰位于泯江中游四川灌县;郑国渠在仲山西麓,即今陕西泾阳县,均是在战国时期兴建的著名水利设施,都江堰至今还在水利灌溉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粮仓的增多与容积的扩大,是谷物产量提

高的直接证据。洛阳发现战国粮仓74座,为圆形窖穴,口大底小,口径10米,深亦10米。江西新干县界埠发现4座战国粮仓,每座面积达670平方米,为当时最大的粮仓。此外,出现石磨,取代过去的杵臼,促进粮食加工技术的发展。 二、手工业遗存 (一)冶铁业

战国时期,各国的都城均有重要的冶铁手工业作坊,一般都由官府掌握。韩国新郑故都和阳城的冶铁作坊遗址规模巨大,发现熔铁炉底、炉壁及炉衬的残块,陶制、泥制的鼓风管残片以及各种武器、工具、农具的陶范。河北兴隆还发现铸造工具的铁范。战国时期冶铁工艺又有新的进展,为了克服白口铁的脆性,发明了铸铁柔化技术,经900度高温退火,使生铁中的碳在冷却和凝固时变成团絮状石墨,柔化后的铸铁有较好的韧性,可锻打。还发明对铸件直接柔化处理的技术,表层具有钢的金属组织,内部仍为生铁。淬火工艺也开始应用,可增加器物的强度和利度,多用于武器的制作。此外,日用器具如鼎、釜、带勾等也有的以铁制作。当时,北方的东胡、匈奴和南方的百越,铁器也普遍使用。 (二)青铜铸造业

战国时期的青铜冶铸业在西周春秋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铜绿山发现10座炼铜竖炉,分炉基、炉缸、炉身三部分。这是氧化矿的还原熔炉,具有冶炼性能好、操作简单,且能连续加料、连续排渣、间接放铜、持续进行冶铜生产的特点。炉渣总计超过40万吨,含铜量仅0.7%。侯马铸铜遗址的工艺也有新的提高。分铸法和焊接技术更加成熟。有的铜器是分铸后用榫结合的。新发明了失腊法。即将易熔化的黄蜡制成蜡模,用细泥浆多次浇淋,并涂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做成铸型。烘烤后黄蜡熔化流出,成型腔,浇注铜液即成复杂的器物。出现叠铸造,一次可铸造十几个或更多的器物。镶嵌技术有新发展,除镶嵌珠玉、绿松石外,还出现金银错、嵌红铜、鎏金和细线刻镂技术,使青铜器色彩斑斓,艳丽美观。青铜器上的纹饰除在泥模上雕刻外,还以花纹印版在泥模上捺印,或将印出的花纹泥片贴附在模胎上。纹饰摆脱了商周以来神秘威严的色彩,而以叶纹、羽纹、蟠螭、蟠虺、纹、贝纹、三角纹、藻纹、弦纹以及反映现实生活的战斗纹、狩猎纹为常见。铭文多为刻划,细且浅。青铜器种类更复杂。鼎的器形趋肥硕,足短。豆有浅深腹,长、短柄之别。壶的造型多种多样,有鸟盖铜瓠壶、华盖式壶、提梁式圆壶,多为鼓腹圈足有盖圆壶、方壶和扁壶。敦是由鼎演化来的。武器中出现铜弩机,戈为长胡多穿,戟有多戈式,或戈矛组合式。日用器有铜镜、带勾、灯。最早的铜镜是齐家文化时期的,广泛使用在战国时期,其特征是,质薄,背有小桥形或三弦纹钮,除素面外,多流行蟠螭纹、钩连雷纹、菱形纹、山字纹、羽状纹、四叶纹、涡纹、龙凤纹、连弧纹等,还有错金银和嵌绿松石铜镜。带勾形状很多,有棒形、竹节形、琴面形、兽形等,装饰工艺有包金、错金、鎏金、嵌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qv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