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愈“不平则鸣”文学主张的价值和意义

更新时间:2024-01-03 08: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韩愈“不平则鸣”文学主张的价值和意义

不平则鸣,现在大多意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这一观点出自于韩愈《送孟东野序》,文章开篇就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不平则鸣,是 “古文运动”的创作口号,其中富含民主精神和反抗精神,这既是对中国古代“诗可以怨”传统的继承,同时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他继承和发展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肯定了文学艺术的社会批判功能。

《送孟东野序》一文中共用三十八 个“鸣”字,盛世、乱世皆有能“鸣”者,列举的数十位著名先贤中,坎坷困厄、穷而不达者居多。而这与韩愈本人的遭遇也是相同的,《送孟东野序》的写作缘由即是因为“东野之役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作此序“以解之”,“抑不知天将和其声, 而使鸣国家之盛耶? 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韩愈对于孟郊的凄惨境遇深表理解和同情,激励“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的穷者孟郊“不平则鸣”,这是对孟郊的安慰也是对自己的安慰,自己郁郁不得志的郁闷心情在此也得到“不平则鸣”。

作者韩愈本人一生几经官场风波、仕途坎坷数十载,“不平则鸣”是他总结先辈的经历、结合自身困窘生活和社会现实感悟出来的。结合他的作品和生平,韩愈的“不平则鸣”不仅表现在为自己及友人不幸“鸣不平”,也是在为国家和下层的人民“鸣不平”。韩愈一生积极入世,但却出淤泥而不染,经常直接批判、讽刺社会现实的黑暗,具

有强烈的人民性和“大我”意识。《杂说四?马说》深刻揭露黑暗制度和昏聩的执政者埋没人才;《论天旱人饥状》全盘托出惨苦民情,直言要求停征赋税,为民请命。

韩愈“不平则鸣”论的价值和意义不止在当时,更是在于它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北宋欧阳修进一步发展了“不平则鸣”理论,提出了著名的“穷而后工”见解,认为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精美的诗歌作品。结合对韩愈“穷苦之言易好”的理解,欧阳修还分析了两方面的因素:其一,坚持理想、不满现实的优秀诗人或被贬谪、或遭流放,更贴近自然,与风云鸟兽草木虫鱼建立起较纯粹的审美关系,能“探其奇怪”;其二,穷窘困厄,怀才不遇,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更为曲折深微的世态人情。王安石在《哭梅圣俞》一诗中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诗人况又多穷愁,李杜亦不为公侯。”

南宋陆游也对“不平” 之气进行了阐述,并提出“悲愤出诗人”的见解,体现了他所处时代的鲜明的现实精神。“盖人之情,悲愤集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陆游列举了历史上诸多名人的事例:“苏武、李陵、陶潜、谢灵运、杜甫、李白,激于不能自已,故其诗为百代法。”又指出本朝一些诗人遭际:“国朝林逋、魏野以布衣死,梅尧臣、石延年弃不用,苏舜钦、黄庭坚以废黜死,近时江西名家者,例以党籍禁锢,乃有才名。盖诗之兴,本如是。”

不止在宋代,就连此后的元明清乃至近现代,不少文学家都对次发表过不少观点。李贽就在《忠义水浒传序》中指出:“太史公曰:

《说难》、《孤愤》,贤圣发愤之所作也。由此观之,古之贤圣,不愤则不作矣。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颤,不病而呻吟也,虽作何观乎? 《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而再远一些的钱钟书先生更是在《诗可以怨》一文中提出:“一般人认为‘不平则鸣’和‘发愤所为作’涵义相同;事实上,韩愈和司马迁讲的是两码事。司马迁的‘愤’就是‘坎壈不平’或通常所谓‘牢骚’;韩愈的‘不平’和‘牢骚不平’并不相等,它不但指愤郁,也包括欢乐在内。”进一步拓宽了这条“不平”之路。

上承孔子“诗可以怨”、屈原“发愤抒情”、司马迁“发愤著书”,后启欧阳修“穷而后工”、李贽“不愤不作”,韩愈“不平则鸣”的文学价值和意义正在于承前启后,这一理论,乃至这一系列理论都成为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笔重要财富。这些理论一脉相承,又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升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qo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