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专题研讨会发言稿:行动就有收获

更新时间:2024-05-23 23: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组合作学习专题研讨会发言稿:行动就有收获

一、听课随想 令人欣喜的发现:

只要进入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就开始变得兴奋,投入度、参与度明显高于传统课堂。 思考1:如何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

目前我们课堂中的做法:教师示意学生举手发言。因为举手的一般是性格外向或成绩优秀的学生,所以,发言的机会往往被少数人抢占。性格内向、成绩普通的学生因为缺乏主动,往往被忽视,成为旁观者、陪衬者。 如何避免以上现象?

教师点到组别,请小组指派代表发言,同时指派专人做好组内成员发言次数的记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或有目的地点名请学生发言(你可以让小组中的一个或两个学生回答问题,解释小组的推理过程,或者演示)。总之,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表演的机会。 《中学课堂管理》——

弗雷德:给每个组指派“流程控制人员”和“观察员”很有用。这些人负责让每个组的活动顺利进行,例如,这个人可以调控每个人发言的次数。在小组活动结束以后,流程控制人员就能够用小组使用过的数据来评价小组的合作能力。 思考2:教师如何指导、调控以促进学生有效合作?

一是要明确指令,即合作任务、目标,应具体清晰,可以利用投影仪呈现,可以口头说明(不过,口头发出指令,易造成“过耳不留”);对此,备课时就要做好周密的思考。

二是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深入巡视、观察、倾听,也就是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合作过程,深入到每一个小组,了解每一个组员在做什么,是否按要求在合作或讨论,发现问题及时提醒、点拨;不能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做其它的事,比如,板书,站在讲台后低头看教案,或无目的地转来转去。

三是重视评价。既要注意过程性评价,又要注意终结性评价;既要注意整体评价,又要注意个体评价;既要注意合作成果评价,又要注意合作过程评价。个体评价往往是即时的,整体评价往往是一节课结束之后的。

李炳亭:教室墙壁上一定要有专门的“小组表现评比栏”。任何一节课,哪怕是“复习课”,都必须评选出表现卓越的小组,“只要有要求,就一定要有评价” 思考3:何时需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第 1 页 共 17 页

形式为内容服务。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众多学习方式之一。备课时要思考:教学的内容是否有合作的价值和必要?学生能自主解决的内容,教师就不要采用合作的形式。 二、后阶段工作

1.新增实验班级【七(1)、七(4)、七(6)】开始对学生进行动员、宣传、科学分组,同时积极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有疑惑、思考,最好形成书面。

分组尽量不要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选择容易导致同组同质、异组异质。《中学课堂管理》——不加干涉的话,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和那些与他们相似的人接近。

2.组本研修从执教者到参与者,一切都要围绕主题:备课时要思考,说课时要思考,听课时要思考,评课时要思考。教后的反思也一定不能脱离主题。实验领导小组核心成员,尤其是行政人员,要深入组本研修活动——不是说要指导,而是要积累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实验能不能走远?第一,需要实践,真心实意的实践,不是行政推动下的无奈之举,靠行政强行推动是没有生命力的,不推就不动了嘛;第二,需要理论;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理论上的认识,就不可能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掌握教育技巧。”理论从哪儿来?来自实践对实践的不断思考,来自对书本的不断学习。

3.尝试让小组合作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以英语为例,词汇的读、写可以组内成员互教、互查;作业、练习的纠错,可以发挥组长或组内成绩优秀学生的作用。《中学课堂管理》——研究一直表明,为同学解释问题对自己的成绩很有帮助;换言之,学生解释得越多,他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

谁负责教,谁负责查,谁负责纠,他们的履职情况,可指派专人做好评价。

班级管理等方面也可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我们的实验班已做了积极尝试,已初见成效。

☆为什么要搞小组合作学习实验?它会给我们老师和学生带来什么?我们需要追问。但我们在没有获得明确的、令人信服的答案之前,不妨记住布隆伯格的话:“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会走到什么地方——那又怎样呢?哥伦布也不知道他会走到哪里。关键在于,我们正在前进。”

第 2 页 共 17 页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目录

第一篇:教案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第二篇: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第三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3 第四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2 第五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正文

第一篇:教案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默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习重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习准备:准备材料《我的童年》,学生人手一份;课前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各组交流一下读书活动的开展情况。

第 3 页 共 17 页

2.准备好课前发的材料。

阅读《我的童年》,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3.比较一下《我的童年》和《窃读记》的异同。 4.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家,采访一下这位德高望重、酷爱读书的老爷爷,听听他对读书的见解。

二、做采访准备

说一说自己想采访的感兴趣的读书问题。(教师做好记录) 讨论一下在采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礼貌问题、作记录问题??) 三、读课文,找到自己的答案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在季老的话语中,找到自己问题的答案。 四、感悟课文内容

1.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谈谈你对这几点的认识。

(1)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2)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

(3)进行古诗文积累

2.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篇文章是一篇访谈录,一问一答式。

我们在访问爱读书的人时,用这样的记录方式就很好。希望同学们把我们的读书活动继续进行下去,开展得丰富多彩。

第 4 页 共 17 页

3.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小苗和大树不仅代表着苗苗和季羡林,“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能成才的内容。

五、个性阅读,独特见解

1.在小组内就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形成小组意见全班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得到启发。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3.谈谈你对闲书的认识。 六、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

1.同位俩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 2.两名学生分角色一问一答。

3.全班对于他俩的读进行评价,说出理由。

如:“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从中可以看出季羡林老先生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说得形象生动,听来如临其境。

“爷爷,我和您太像了,我也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着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都不疼,可

第 5 页 共 17 页

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从话语中可以感觉出苗苗的童稚与可爱。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对下一代青年的殷切希望与深深关爱。

七、学技巧,指导综合性学习活动

通过读这篇文章,说一说进行访谈活动还应注意些什么。 八、辩论

对课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闲书、学生偏科、背两百首诗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等问题进行辩论,说出自己的见解。

九、拓展

1、调查一下本班同学阅读的书目;

2、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本站向你推荐:)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第二篇: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学目标: 1. 2.

3. 认识本课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与学习的启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 6 页 共 17 页

教学过程: 一、 板题示标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与学习的启示。 齐读教学目标。

师:目标都清楚了,有信心完成吗?

二、 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目标清楚了,请同学们接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读准字音,声音洪亮听的同学如发现问题,请及时举手纠正。

1.

2. 生接读课文,师板书易错字,指名后进生读。 检测:指名读易错字。

第二次“先学后教” 三、

师:课文字音大家都读准了,现在我们来理解课文内容。 (一)、出示自学指导一

1.“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指谁和谁的对话?为什么要以“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为题?

2.季羡林老先生对读书有什么建议? (二)、生自学。 (三)、交流

第 7 页 共 17 页

1. 苗苗与季羡林老先生的对话。课题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道路上刚刚起 1

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先生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2. 季老先生对读书的建议:(1)多看闲书。(2)要三贯通。(3)多背古诗文。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写法分析)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与其他文章有什么不同? (一)、生思考。 (二)、交流

这是一篇访谈录,采用的是一问一答式。 师小结

一般的访谈录都要在前面标明时间、地点、采访对象。五.当堂训练

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多看闲书 做到三贯通 多背古诗文 教学反思:

第三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3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第 8 页 共 17 页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为略读课文,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这一老一小,一个是德高望重学有建树的著名学者,一个是刚开始求学的小学生。他们俩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巨大的悬殊,却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就阅读展开了逐步深入的交流。季老指出: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这些不仅使苗苗受益,也使读者受到启发。在两者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苗苗的稚气与礼貌,更能感受到季老的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还有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与深深关爱。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二是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口语交际、习作打好基础,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

“闲书”指的是《彭公案》《济公传》等课外书,“正课”指的是课内要学习的课程。“闲书”与“正课”的区分源自教师与家长的界定。这句话是季老在与苗苗交流读课外读物时,现身说法,举了自己童年的例子。季老对童年时阅读印象深刻,说得生动形象,听来如

第 9 页 共 17 页

临其境。

②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贯通”,即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三贯通”则是指清华大学提出的“中西贯通”“古今贯通”和季老提出的“文理贯通”。这句话是季老针对苗苗偏科而说的。国力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

③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季老在与苗苗交流中提出古诗文积累的建议,并用“起码”“最起码”提出了量化的要求。这与我们《语文课程标准(试用)》提出的古诗文背诵不谋而合。这里面既有季老自身成长的体验,又有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继承的关注,更是对“古今贯通”的一个注解与落实。

(2)对词语的理解。

绿林好汉:原指西汉末年聚集起义的湖北绿林山的农民起义军。后来泛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者的人们。文中指《水浒传》里所描写的起义后聚集到梁山上的各位英雄。

一百单八将:单,一个。文中指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个好汉。 滚瓜烂熟:形容朗读、背诵得熟练流利。 偏科:指单独着重某一科,不能全面发展。

注:用文字解释字句。文中指对《古文观止》中难以理解的词句

第 10 页 共 17 页

加上注释。

二、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三、教学建议

1.本文作为略读课文,且是对话形式的访谈录,没有复杂的句式、过多的修辞和深奥的词句,完全口语化,所以更应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

2.本文是访谈录,通篇都是对话,在反复自读把握主要内容后,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或模拟采访。在朗读中要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苗苗是个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而季老毫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在幽默的谈吐中善于诱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文中有许多多音字,如《水浒传(zhuàn)》、“绿(lù)林好汉”、“一百单八将(jiàng)”、《济公传(zhuàn)》等要注意读准确。还要注意对话是口语化的,如“跟前儿”“偏科”“起码”这些

北京方言,更是透着亲切,所以要读得像说话一样自然,毫不做作才好。

3.在弄清苗苗同季老交流了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

第 11 页 共 17 页

文的问题后,可以在小组内就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然后形成小组意见全班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得到应有的启发,如,要加大课外阅读,才能促进写作的提高;不要偏科,全面发展;加强古诗文积累,增强文化底蕴等。

苗苗与季老的对话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如,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但在课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可行吗;苗苗的爸爸打她对吗;学生偏科与任课教师有关系吗;背两百首诗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我们能成为“三贯通”的人才吗??

4.在本文的学习中,要注意从对话中感受到季老谈笑风生中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关心关爱下一代成长的人格魅力。还有在访谈中如何有礼貌地请教、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对方的表述等,学习一些采访的技巧,用于指导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本文还可做一些拓展,如,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等。

5.在读书、讨论、交流后,可以品味题目的寓意:表面上与二人的名字密切相关,“小苗”--苗苗;“大树”--季羡林。实际上“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会成才的内容。

第四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

第 12 页 共 17 页

学习目标

1、认识三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我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

学习重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读课文。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

2.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音(尤其注意多音字),读通句。 4.检查自读情况。

(二)精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交流了哪些问题?(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

第 13 页 共 17 页

3.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

季老: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三)达成共识,感受阅读乐趣。

1.在小组内,根据文中谈到的问题,选择一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感受。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闲书”问题:

(1)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用了很长时间在讨论看闲书。那么到底闲书知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2)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能带来欢乐,帮助写作。老师也特别喜欢阅读。我想这样说,“阅读,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知识的大门”。你能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对阅读的感受吗?

(3)教师小结:看来,“闲书”不闲,著名诗人也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今天,老师想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吧!

五、品味题目寓意。 再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1.与二人名字相关。

2.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

第 14 页 共 17 页

大树。

六、课外拓展:(任选一、两项) 1.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

2.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作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 3.调查一下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学习课文的写法,做一份访谈纪录。

4.写一个读书推荐卡,把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同学。 第五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能借助词典,认识本课生字,读懂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获得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课前准备】 媒体资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5 页 共 17 页

一 温习课文,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习了林海音的《窃读记》,体会了小姑娘的窃读感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采访著名作家 季羡林先生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

下面我们先听听本课的朗读,教师播放媒体资源。 请同学们在听的同时把生字新词及不明白的语句画出来, 教师抽查学生,检查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了解。 二 精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说说苗苗同季老交流了哪些问题? (阅读、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诗文)

3、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苗苗: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崇敬溢于言表。 季老: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幽默中善于引导,满含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三 全班交流,重点研读

1、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闲书”问题:

(1)在苗苗对季老的采访中,他们花了很长的时间讨论看闲书。那么闲书到底是什么,能结合课文谈谈你们的理解吗?

(2)同学们能从两个人的交流中体会到阅读的欢乐,帮助写作。 (3)教师小结:看来,“闲书”不闲,闲书也能发挥它的优势,帮助大家写好文章。今天老师要说的是,如果你想学好语文,那么请

第 16 页 共 17 页

先爱上阅读吧!

四 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2) 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五 布置作业

介绍自己喜欢读的课外书,为大家推荐一些书目。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读后感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单元作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读后感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

第 17 页 共 17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px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