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

更新时间:2023-11-22 15: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孙权劝学》资料

一、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能不读书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对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二、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吗,语气词) 2、一词多义

当:卿今当涂掌事 动词,掌管 但当涉猎 动词,应当、应该 ..见:见往事耳 动词,知道、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动词,认清、识别 ..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 动词,认为 ..3、古今异义词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古义是古代王侯的自称;今义常为“孤单”“孤独”等。博士:古义指当时专掌经济学传授的学官;今义指一种学位名。)

(2)见往事耳 (往事:古义指历史;今义指过去的事情。) (3)即更刮目相待 (更:古义是重新;今义是更加。) 三、课文内容理解

1、课文层次结构:第一层(“初”??“蒙乃始就学”),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第二层(“及鲁肃过寻阳”??“结友而别”),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2、中心意思及写作特点:(1)中心意思: 本文通过孙权劝学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当涂掌事”的重要作用。(2)写作特点: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的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3、孙权告诉吕蒙两种读书方法,目的是:(1)治经,其目的是从事专门学业;(2)涉猎,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历史或知道历史,以便吸取经验教训。

4、吕蒙的学习态度是:乐于接受别人的劝说,知错能改。 5、吕蒙拒绝学习的理由是:军中多务。

6、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明确: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也是从侧面表现劝学的结果,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7、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1)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造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观看待。造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8、文章写法:(1)语言描写传神,孙权劝导吕蒙学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2)侧面烘托,借鲁肃的称赞表现吕蒙的勤奋好学及才能。

9、吕蒙由不学到学乃至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给你什么样的启发? A、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可要改变人生,非学无以成才。

B、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 C、人只要肯学习,就会大有长进。

D、说明学习的重要性,人只要想学习,有志者事竟成。

1

10、劝学名言: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C、知识就是力量。D、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11、比较阅读

《孙权劝学》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孙权劝学》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出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两文的写法不同,《孙权劝学》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12、作品理解:

(1)主题思想:本文描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2)结构: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学(鲁肃叹学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3)写作特点:对话揭示人物性格 13、句子品味:

(1)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指出“学”的必要性; (2)卿言多务,孰若孤:指出“学”的可能性;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情不自禁的赞叹,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日,形容时间短;刮目,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吕蒙以当之无愧的态度表明了自己才略增长之快之大。 14、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1)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 (2)吕蒙:吴国名将 知过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3)鲁肃:吴国谋士 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15、用原文回答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答: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答: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孙权现身说法劝吕蒙读书的句子是哪个?答: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16、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答:对话(语言)描写 四、模拟演练

(一)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往事耳 B、大惊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卿今当涂掌事/卿今者才略 D、蒙乃始就学/家祭无忘告乃翁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先是不愿意学,以“ ”推辞,后认为孙权说得有道理,“ ”。(用原文语句回答,限四个字)

2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译文: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需要别人的激励,只有激励才能让人的学识才干大有长进。 B、文章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但叙事简约,语言简练。

C、吕蒙的思想变化主要经历了“推辞学习”、“开始学习”、“学习很有信心”三个阶段。 D、鲁肃大惊从侧面说明了吕蒙学识才略的长进令人惊叹。

(二)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 B、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C、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一蹴而就/指物作诗立就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⑴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

答: ⑵孙权期望吕蒙学得怎样的结果?

⑶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不学时,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和好处的是哪几句话?

答: 4、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

答:

答:

(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但当涉猎/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B、权谓吕蒙曰/太守谓谁 ....C、即更刮目相待/是日更定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才美不外见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 ;最能说明吕蒙因“学”而才略惊人长进的句子是: 。(用原文句子回答) 4、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3

译文:

答:

(四)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蒙乃始就学/乃重修岳阳楼 B、蒙辞以军中多务/无从致书以观 ....C、及鲁肃过寻阳/人恒过然后能改 D、自以为大有所益/香远益清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小明原先是一个令人头痛的孩子,他调皮、捣蛋,不认真读书,常常气得他老爸直跳脚,后来升上高中后,他的成绩却是名列前茅,在待人接物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这真的是让人“ ”啊;而且隔壁的小米因为受到他的影响也努力读书,最近当选为学生会的文艺部部长,已经不再是“ ”。(请用原文填空) 4、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短文写了孙权告诉吕蒙两种读书的方法,目的是让他更好得当官。

B、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刻画的人物是鲁肃,并通过鲁肃,从正面突出了吕蒙的才略大有长进。 C、这篇文章中,作者刻画人物形象,主要通过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D、文章的结尾部分,既表现了鲁肃爱才、重才、敬才,又衬托了吕蒙才略长进之大之快,还巧妙地交代了文章开头孙权“善劝”的结果。

(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①!”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②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孙权劝学》)

【注】①当涂:当权。 ②博士:古时专掌经学教授的学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走: ②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尝: ③蒙乃始就学 乃: ④及鲁肃过寻阳 及: 2、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分) 译文: 3、甲文是通过 和 两件事来反映宋濂求学经历的,乙文则是通过 从侧面反映了吕蒙的学习效果。(3分)

4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2分) 译文:

4、细读甲乙两文,谈谈宋濂、吕蒙两人的成功对你有什么启发?(4分)

答: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pp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