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一个人的话
更新时间:2024-02-13 20:17: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高考语文话题作文的标题
难点31 话题作文的标题
拟标题不难,难的是拟一个好标题。要充分利用标题自拟这一条件,拟出自己的特色,拟出文章的个性。
●难点磁场
[试题](2001年京皖蒙春季高考试题)
有一则寓言说,文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和哲学家聚会时有人提议,各自用一句话来描述和赞美世界。文学家感叹地说:“这世界真是太美了!”科学家认真地说:“这世界最珍贵的是探索。”企业家兴奋地说:“这世界充满着商机!”哲学家没有说话,沉思之后在纸上画了一个“?”和一个“!”。
请以上面这个寓言或其中某一个人的话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文体不限。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
●案例探究
[案例](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做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做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写作导评:此命题虽然也属“立意自定”,但相对而言,材料本身对写作立意的导向比较明显,考生可能放不开手脚。但标题上,却可以有更大的展示空间。“心灵的选择”必然与情感的联系较大,在标题的拟写上,可尽可能突出情感、展现文采。
方法点拨:可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用情感丰富的短语,可直接点出事件的震撼心灵之处??总之,对于此类话题,标题应注重情感性、形象性。
●锦囊妙计
标题是文章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评卷人评阅作文时看到的第一项重要信息。有人说,好的标题是写作成功的一半,此话不无道理。
下面精选 1999年(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话题“诚信”)、2002年(话题“心灵的选择”)全国卷优秀作文的标题,供学生体会与参考。
一、直接揭示文章主题
如:选择永恒(2002年)/让爱做主(2002年)/这是我的选择(2002年)/崇高的心灵选择——谈悲剧之美(2002年)/张开双臂,选择博爱(2002年)/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2001年)/守住心灵的契约(2001年)/莫谈“绝对” (2000年)/换个角度会更美(2000年)/无穷的可能无穷的美(2000年)/我拒绝记忆移植(1999年)
二、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那两条鱼儿(2002年) / 在黎明前的抉择(2002年) / 一个“死囚”的无悔抉择(2002年) / 诚信古今说(2001年) / 一毛钱与诚信(2001年) / 寻找美的答案(2000年)
三、以修辞等方式增强抒情性或标新立异
如:倾听心灵的钟声(2002年) / 月若有情月长吟(2002年) / 心星点灯(2002年) / 与诚信同行(2001年) / 带着“诚信”上路(2001年) / 点一盏心灯期待诚信(2001年) / 人生也是一张答卷(2000年) / 生命的出口(2000年) / 打开“第三只眼” (2000年) / 一花一世界(2000年)
四、给人以思考,引人入胜
如:生命的高度(2002年) / 心灵的颤动(2002年) / 心灵归属何方(2002年) / 标准与答案(2000年) / 为韩寒让出一条道(2000年) / 谁是真正的朋友(2000年) / 雪化了以后是什么?(2000年) / 我是谁(1999年)
五、表明故事基本内容或情节
如:弥勒规则(2002年北京卷) / 黄河需要诚信(2001年) / 五颗亮亮的心(2001年) / 侃球(2000年) / 伤心儿女(1999年) / 火星拯救行动(1999年)
六、故事新编,给人以新的感受
如:孔雀东南飞(2002年) / 昭君的选择(2002年) / 东坡的选择(2002年) / 雨夜的选择(2002年) / 《小重山》后的选择(2002年) / 赤兔之死(2001年) / 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2000年) / 堂·吉诃德新传(1999年) / 爱因斯坦复活以后(1999年)
七、以矛盾或不同于常理的说法出奇制胜
如:选择牢笼(2002年) / 拷问灵魂(2002年) / 心在刃上选择(2002年) / 拍卖诚信(2001年) / 找回诚信(2001年) / 阳光很活泼(2000年) / 十减一等于几??(2000年)
八、表明文章所采用的独特体裁
如:谏屈原书(2002年) / 一名律师的日记(2002年) / “诚信”漂流记(2001年) / 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2001年) / 给妈妈的一封信(1999年) / 报摘(2001年) / 中国国家大剧院设计招标简介(2000年) / 征稿启事(2000年) / 四幕剧(2000年)
●歼灭难点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浪漫、轻松,也不乏鲜花和掌声;生活中有困苦、艰辛,也不乏险滩和暗流。那么,在你的眼中,生活是怎样的呢?
请以“真实的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的生活、学习、思维都需要一定的空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保持,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打破,有的空间需要我们拓展,有的空间需要我们开创??
请以“我与空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此题在审题上要注意话题的限制:不是“空间”,而是“我与空间”。因此,对“空间”的理解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把话题中的“我”扩大为“我们”,必须是写自己。如,“我心中的乐园”“我的这一片天地”“心灵空间”“超越自我”“走出校门”“冲破围城”等。内容可写观念、写自由、写活动空间、写学习空间??
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艾森豪威尔年轻的时候,一次晚饭后跟家人在一起玩纸牌游戏,连续几次都抓了很坏的牌,他开始不高兴地抱怨。妈妈停下来,正色对他说道:“如果你要玩,就必须用你自己手中的牌玩下去,不管那些牌怎么样!”
他一愣,母亲又说:“人生也是如此,发牌的是上帝,不管怎样的牌你都得拿着。你能做的就是尽你的全力,求得最好的效果。”
很多年过去了,艾森豪威尔一直牢记着母亲的这番话,从未对生活存过任何抱怨。相反,他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迎接命运的每一次挑战,尽自己所能,做好每一件事,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家庭走出,一步一步地成为中校、盟军统帅,最终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4任总
统。
请以“命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可以写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等。撰写内容只要与材料或材料主旨相关即可。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命运是由谁在摆弄,是上帝?不,是自己。人生初期可能有一些道路、方式、条件等不是自己能选择的,但自己并不是无所作为。在顺境中要能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以清醒的头脑明确方向;在逆境中要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不断地克服困难,变不利为有利,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不懈地迈向成功。
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阶段很多人爱讲实惠,买东西要实惠,吃饭要实惠,学知识练技能要实惠,托人办事送东西时也考虑是否实惠;迎逢者得到好处时感到实惠,“以羊换牛”论者谈自己的实惠,以单位钱财大肆送礼为自己铺前程者乐于此实惠;也有人说学雷锋不实惠,考研、读博士不实惠??
请以“实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所写内容只要与“实惠”这一话题有关或有相关之处皆可。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实惠是一种眼前的利益,要放眼前方,不要只顾眼前。
从社会发展来说,要注意把眼前利益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从政策到投资等,都应该注意到这一问题。
实惠也是一种生活追求,是在一定生活条件下的一种明智的选择。
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说:预言丰收是轻松的,它可以用彩笔描绘;庆祝丰收是欢乐的,它可以用响鼓紧擂;创造丰收是辛苦的,它需要像小河一样流淌的汗水。
请以“丰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6.材料:钱塘江大潮,一年一度,其远出海门,仅为银线,既而逼近,汹涌澎湃,无比壮观。潮涌时,有无数的弄潮儿高举彩旗,冲击于波涛之中。两岸观者如潮,欢呼雷动。
请以“弄潮”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材料中写潮水汹涌,弄潮儿搏击其中,大显身手,赞美了弄潮儿的本领。最后一句话却笔锋一转,引人深思。审题时要把握材料中所渗透的这么一种辩证关系。可论述“时世造英雄”“新时代给青年人的挑战”等。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栏目非常走红,那就是“实话实说”。它之所以走红,是因为现实社会中虚伪太多,假话太多,人们渴望“实话实说”。
请以“实话实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8.以“适应”为话题,联系现实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
篇二:秋天
《秋 天》教学设计
——在诗情画意中感受秋天
一、教材分析:
《秋天》是一篇精读课文。诗人用情味深长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三节诗组合成三幅既流动又整合的秋天意向,抒发了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首诗内容简单易懂,教学的重点是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品味语言。诗歌的语言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应通过学习此诗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要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课文语言优美形象,情趣盎然,插图精美,使学生获得阅读的乐趣与美的熏陶,是一篇培养学生观察、朗读、想象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教材。我准备用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
二、学生分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而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这节课中,我尽量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描绘画面来把握作者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意境;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品味语言、仿写歌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五、教学难点:
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六、教学手段:
1、朗读法2、联想想象法 3、研讨法
七、教学安排: 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说秋)
1、学生观赏秋天的图画,自由用词语或句子描绘秋景
师小结:秋天是一个浪漫的季节,是个容易引人遐思的季节,提及秋天,我们会自然联想到硕果挂枝、粮仓满溢、农人慰心的笑容。的确,秋天是一个成熟和收获的季节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是秋天用收成证明着播种者的品质;秋天又是宽容博大的,是秋天用慈母般的心肠去孕育勃勃生机的满园春色。现代诗人何其芳以他敏锐的心捕捉,描绘出了秋天的风采,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秋天》,体味诗人笔下那动人的秋魂。
(设计意图:用秋天的图片导入,激起学生对秋天美景的热爱,欣赏之后说自己心目中的秋天,锻炼学生自由表达的能力。)
二、赏读诗歌,领悟美感,把握作者的感情。(读秋)
1、作者简介: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幼时即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代表作品有: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含园集》,散文集《画梦录》等。
2、检查学生完成生字词的情况。
丁丁 ()栖息() 背篓() 肥硕() 乌桕() 满载() 归泊() 梦寐() 寥阔() 枯涸() 清洌() 青鳊鱼() 撒( )网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在学习课文之前排除字词的障碍,让学生扎实的掌握字词。)
3、何其芳的诗歌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下面听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把握语速、读出情感
4、学生自由朗读。
5、请几位学生试着朗读。要求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后,形成了一定的能力,这种能力如果能被他们自己清晰地意识到,就能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三、互助研讨,感悟诗歌深层意韵。(品秋)
1、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秋景的诗,从诗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秋天的天气特征:露珠、白霜、冷雾
农家特色:稻香、瓜果 镰刀 蟋蟀声使田野更寥阔、溪水干涸更清冽
2、这幅优美的乡村秋景图有几幅画面组成呢?
三幅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问题简单,为下面各小节的讲解做好铺垫。)
研讨诗歌第一节
1、这一节诗中哪些词写出了丰收的景象?
“饱食过稻香的镰刀”“肥硕的瓜果”
“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饱食过稻香”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镰刀都足足地享受过了,写镰刀其实是写人的喜悦的心情。形象生动,耐人寻味。
2、第一节诗从哪些感官来描写农家丰收的景象?
听觉:伐木声“丁丁”
嗅觉:稻香
视觉:露珠 瓜果 幽谷 镰刀 背篓 竹篱
3、这节诗的结尾,诗人用“栖息”这个词是否准确?
栖息:休息。“露珠震落了,树木砍下了,稻谷收割了,瓜果也收获了”这时的秋天如果比作一个人的话,像个劳动过后,躺下来休息的人,所以用的很准确。(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节诗处处都描写出了一派丰收的景象,那我们给他取个名字吧?
农家丰收图。
(设计意图:问题由易入难,层层深入。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就会有成就感。)
研讨诗歌的第二节
(1)第二节最后一句说秋天在“游戏”,实际上写了什么?
写渔民打鱼。
(2)写了哪几个动作?
三个,撒网,收网,归泊
(3)什么时候?
早晨,从冷雾可以看出。
(4)渔民打捞起了什么?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一、青鳊鱼、乌桕叶、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青鳊鱼像乌桕叶;
二、没打捞起什么:从 似的 影子 轻轻 可以看出渔民打捞的是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
(5)现在明白是谁在“游戏”吗?
是渔民,表面是写秋天像个可爱的孩子在游戏,实际是在写渔民轻松愉快的生活。
(6)这幅图我们又给它取个什么名呢?
霜晨归渔图。
(设计意图:这一小节我设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采用抢答的形式,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并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研讨诗歌第三节
1、根据课文第三节的内容你觉得画面上有必要再添加些什么内容呢? 牧羊女 吹笛的放牛郎 小溪和石头 蟋蟀
应广大同学的要求我们把这些画面都加上,这下齐全了。
2、那笛声是什么时候吹奏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那是放牛郎在夏夜吹响的笛声,“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3、是谁在问“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牧羊女牧羊女在想念放牛郎 想念夏天的美好。
4、“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中的“梦寐”是什么意思?作者用它要表达什么呢?
“梦寐”:是睡梦的意思。说明牧羊女陶醉于秋天的美丽,还在想念吹笛子的人,怀念夏天美好的笛声。表现了秋天如诗如烟、如痴如梦的意境。
5、这一节怎么命名?
牧女思恋图。
从全诗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喜爱,赞美
(设计意图:这一小节我采用的是根据内容填图片的形式,学生会根据自己读到的内容给画面填图片,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顺利解决最后的诗句)
四、拓展延伸(绘秋)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诗人何其芳的带领下,一起领略了秋天的风采,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秋天,在我们的眼里,秋天是五彩斑斓的,秋天是多姿多彩的,下面拿起笔来做回小诗人,描绘一下你们心目中的秋天吧。
1、我也能当小诗人!改写歌词『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哪里呀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这里有红花呀
这里有绿草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
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
嘀哩哩
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
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设计意图: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直接学写诗歌有点难度。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改写歌词的形式,学生只要抓住了秋天景色的特点就能改写成功。以此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五、【教师寄语】
其实当我们的脚下不经意间踩过无数凋零的落叶时,是否意识到也许你踩过的不只是叶儿,更是一段宝贵的光阴?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四季不停的轮回
篇三: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阅读
1、记叙:叙述事件的经过。
2、议论:发表作者的观点、看法、态度、意见和主张。
3、说明: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功能等。
4、描写:①人物描写 ②景物描写 ③场面描写
5、抒情:①直接抒情 ②间接抒情
※ a、表达方式决定文章体裁。
b、表达方式不同,作用就不同;表达方式相同,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一、关于时间
1、要根据文章提示的内容,把时间要素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答全(由大到小写到最具体)。
2、有一些时间不是直接交代的,而是通过各种描写体现出来的。
3、有横纵两条坐标时,找到二者之间的交叉点,它的时间才是准确的。
4、要分析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样的一个时间范围内,然后在考虑时间答道哪为止。
二、关于地点:由大到小写到最具体。
三、关于人物
1、主要人物
①、谁能表现文章的主题,谁就是主要人物(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人物)。
(谁是主要人物?为什么?
答:××是主要人物。因为本文.....的主题是通过对××的描写表现出来的,所以××是主要人物。)
②、有的文章主要人物是一个人,有的文章是多个人,甚至是一个群体——这有文章的主题来决定。
2、次要人物的作用(侧面描写)
①、起线索作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衬托主要人物。 ③、侧面烘托出主要人物的......品质(或性格特点)。 ④、与主要人物形成对比反衬,突出文章......的主题。(或突出主要人物的......品质或特点)。
⑤、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社会背景等),为下文......做铺垫。
⑥、用来间接描写主人公,交代......的内容,解释上文设置的悬念,为下文......做铺垫,突出××人物......的品质。
(间接描写:用一个人的话讲另一个人的故事)
3、线索人物(文中的“我”有什么作用?)
①、作为事件的见证者,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②、作为文章的线索组织材料,是文章结构严谨;
③、是文章运用第一人称叙事,增强文章的亲切感。
四、事情的起因:谁遇到了什么困难/谁想做什么事。
五、事情的经过:为解决困难/达到目的做了哪些事情。
六、事情的结果:事情怎么样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主要内容的概括
一、
二、 大意的概括:
连接六要素
注意:
1、谁必须是主要人物。
2、忽略经过,重因果。
3、必须使用文章的关键词。
4、要注意标题。
三、 主旨的总结
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的一种表达方式。
作用:点明中心,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间接抒情和直接抒情)
*** 议论句和抒情句所在位置:
1)、文章末尾。
2)、总起性开头。
3)、过渡段。
4)、人物语言。
2、没有议论句和抒情句的文章:
1)、小说:
a
、先看主要人物的命运有没有变化;
b
c、主要人物的命运没有变化的,要分析人物形象——所代表的时代风貌就是主旨。
2)、写景类文章:
a、热情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山脉、江流)/美好生活(有人物在活动的)/大自然(季节、山石树木、鸟兽虫鱼)的热爱与赞美之情(留恋、向往、怀念)。
b、如果是人文景观,则热情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怀念:事物消失很久后,人的想念。
想念:
思念:
悼念:对刚刚去世的人的想念。
四、 主要内容的概括:
文章通过叙述
的是,赞美了/歌颂了/讽刺了/批判了/揭露了/抨击了.....+主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表达了/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注意:现代社会负面内容的文章,不能用“揭露”“批判”,应该用“抨击了什么社会现象”/“呼吁人们怎么做”。
文题的含义和作用
一、含义:(如何理解题目?)
首先指......(文题的本意),同时也指......(文章的主旨)。
1、要分析它的表面含义(往往与文章的内容有关,往往指自然界中的××,或生活中的××)。
2、要答出它的内在含义(往往与文章的主旨有关)
※3、如果标题是关于人的(不涉及到自然界的某一事物),那我们就直接分析它的内在含义。
二、文题的作用:
1、......(主旨)
2
。
3。
4
5、用问句做题目,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注意。
(有修辞方法的标题,用修辞方法的作用答)
引发:引了,也有反映了。
引起:只是引,不强调对法的反应。
三、文题的理解;
理解=含义+作用
首段的作用
1、(必有)内容上写出了......
2、总领全文(开头有主旨的关键词,和下文是概具关系。)
3、引起下文(与下文能直接衔接)
4、开篇点题(开头有题目的关键词)
5、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开头运用了修辞方法和/华丽的词藻时)
6、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文章的开头有抒情色彩)
7、为下文......做铺垫。(一定是两个故事情节,前者为后文做铺垫)
8、为下文......埋下伏笔。
9、与下文......形成对比(开头的情节/描写与下文恰恰相反)。
10、设置悬念(文章表面没有问题,但是你读了以后会有问题产生),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11、用问句开头,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注意。
12、环境描写做开头......
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一、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二、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放在故事开头:创设了......的氛围,为人物出场做铺垫。
2、放在故事中间:
1)、(必有)渲染了......的氛围(喜悦、温馨、紧张、恐怖、悲凉、凄凉),烘托了谁什么样的心情(后悔、自责、愧疚、开心、 喜悦、苦闷、犹豫)。
2)、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当下文的故事感情色彩与环境描写同一色调时)。
3)、暗示人物命运(当下文人物的命运与环境描写同一色调时)。
3、环境描写放在故事的结尾
1)、(必有)暗示故事结局,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使文章余韵袅袅。
2)、与上文......形成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
如何确定景物的特点:
1、 修饰景物的形容词
2、 很多景物在一起,要总结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
3、 人物看景时/看景后的感受。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三、社会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和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人物描写方法:
正面描写—→①语言描写
(直接描写) ②动作描写
③心理描写
④外貌描写
⑤神态描写
侧面烘托
(间接描写)
一、侧面烘托
1、用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来烘托另一个人(往往是主要人物)的品质特征。
2、用自然界的事物侧面烘托出人物的特点。
3、用景物描写侧面烘托人物的心情。
二、人物形象分析方法及其作用
1、人物形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指人物的性格特点。
2、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1)、看这个人做了什么事。
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首先看是对主要任务的描写还是对次要人物的描写)对主要任务的描写可分为:
a、 语言描写
b、 动作描写
c、 神态描写
d、 心理描写
e、 外貌描写
......(句义),突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主旨)。
※ 分析人物描写首先要看是对主要人物的描写还是对次要人物的描写,如果是对主要人物的描写,直接分析人物的品质或文章的主题,如 果是对次要人物的描写,就要分析出它对主要人物或对文章情节的展开所起到的作用。
***
对次要人物的描写是侧面描写(无论是对次要人物的语言,还是动作等描写都叫做侧面描写。
)
......(性格特点)。
关键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
一、 含义:
这句话是说......
。
二、 作用(内容上的作用=含义上的三句话——必有)
1、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 为下文......做铺垫;
3、 为下文......埋下伏笔;
4、 与上文......形成对比,使文章结构严谨;
5、 与文中......形成对比,突出来......
关键词语的理解和作用
一、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解释这个词
2、这里是说......(整句话的意思)
3、指明这个词的用法(是人物描写或修辞)
4、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样子。
5、突出了××人物......的品质。
6、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
二、含义
词语的本义,这里是说......(整句话的意思),写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问词语能否删去:
1、先答含义的三句话。
2、如果删去了,就变成......(整句话的意义变化成什么了)。
3、如果是副词,起修饰限制作用。
4
四、问两个词语是否矛盾:
要给出结论,然后分别答出每个词语的含义和句子的意思;最后答这两个词语写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
一、顺叙(也叫正叙)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写作。
作用:1、便于读者掌握事情的来龙去脉。
2、写作思路清晰。
二、倒叙
1、把事情的结果先写出来,然后再叙述起因、经过。
2、先叙述后面发生的事情,然后再叙述先发生的事情,叙述到先写的内容后,再接着顺叙事情。
123456→612345→312456
作用:1)、开篇点题
2)、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3)、引起下文
4)、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5)、(必有)内容上写出了事情“我”留下的印象之深(对“我”的影响之大)。
三、插叙:(有些插叙是用次要人物的语言描写表现出来的——间接描写)
1、在叙述过程之中插入一段从前发生的事情。一般有引出插叙的话,而这句话却不是插叙的内容。
2、对人物或情况做一些说明和介绍。
插叙的前提是全文有一个中心事件,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停一下,插进一段必要的内容。
作用:1)、补充交代了......使文章情节更完整;
2)、回答了上文设置的悬念(解释了上文......的原因);
3)、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中心;
4)、为下文......作铺垫;
?5)、突出了××......的品质(突出文章的主题);
?6)、缩短时间跨度,使文章情节更集中、更紧凑,行文灵活。
※ 如果一篇文章有顺序有插叙,一定要答插叙,不答顺叙;如果一篇文章有倒叙有插叙,一定要答倒叙,不答插叙。
文章的结构
1、按时间的推移划分(有表时间的词语);
2、按地点的转换划分(有表地点的词语);
3、按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划分(不三就四);
正在阅读:
赞美一个人的话02-13
一级特级动火证03-14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112-04
初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1003-31
2019-2020新人教版下册(第二学期)(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2 - 图文11-07
转正工作总结08-23
优秀班集体申报材料02-13
四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优秀5篇)03-25
教师转正工作总结08-23
城市公交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练习题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