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马铃薯的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第一次)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3 10: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毕 业 论 文

我国马铃薯的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摘 要

中国是署类生产大国,2011年播种面积达到5205千hm^2,占世界比重为27.3%。但同时也是署类出口小国,2011年马铃薯出口贸易总额是2.25亿美元,所占世界比例仅为3.34%,本文分析了近10年内我国马铃薯及其制品进出口贸易现状,我国马铃薯产品的贸易总量、贸易地位及贸易格局,认为目前我国马铃薯及其制品的贸易总量呈呈攀升态势,出口增长相对较快,贸易格局日趋多元化,并就马铃薯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结合当下马铃薯贸易状况,对我国未来马铃薯产品贸易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马铃薯 ;贸易现状 ;趋势

1 前言

21世纪我们吃什么?有专家认为,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今后的21年,预计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数字将超过1亿,其中增长人口的95%以上将出现在土地和水已经承受巨大压力的发展中国家。因而200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消息称,据科学家分析,解决人类未来粮食安全的问题,只有靠马铃薯了。

马铃薯的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的粮食作物里面最全的。有营养学家曾经作过实验,148克土豆,大约是3两,就基本上能满足人一天的维生素和营养需求。所以,法国人把马铃薯称为“地下苹果”,德国人称为“地梨”,俄罗斯人称为“第二面包”。

“从资源环境上来讲,发展马铃薯产业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农业部马铃薯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屈冬玉指出,中国耕地中60%是干旱缺水地区,这些地区只有种植马铃薯才能获得高产。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马铃薯将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它的水分利用率是小麦和玉米的8倍。

马铃薯主要在中国的东北、内蒙、华北和云贵等气候较凉的地区种植,在21世纪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然而,从其国际竞争力来看,中国在世界马铃薯贸易市场上只占很小的份额,与其生产地位严重不相称。[1]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进入了更为广阔的国外市场,我国与东盟之间的双边贸易不断放大,出口动力充足,但是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马铃薯制品的进出口市场结构越来越完善,中国的马铃薯加工企业望尘莫及,因此进口需求十分旺盛。

中国世界上最大的薯类生产国,马铃薯贸易也一直备受关注,如何将马铃薯生产大国变成马铃薯出口大国,是中国当今一个重要的议题。

2 我国马铃薯的进出口贸易现状

2.1 我国马铃薯及其制品的贸易总量及地位

从我国马铃薯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来看,进出口总额总体呈攀升态势。联合国数据显示,2011 年我国马铃薯进出口总额已达到3.67亿美元(见表1),是2000年的4.73倍,年均增长 17. 21% ,其中进口贸易额1.42亿美元,是2000年的1.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 9.37% ,出口贸易额2.25亿美元,是2000年的19.45倍,年均增长率达31.37%,2006年我国马铃薯产品对外贸易,扭转入世以来贸易逆差的局面,由逆差转为顺差。

从我国马铃薯产品进出口贸易份额来看,2000-2011年进口量从7.07万吨增长到12.91万吨,

所占世界比重从0.53%上升到1.48%,进口额从0.53亿美元增长到1.42亿美元,所占世界比例从

1.10%上升到2.19%,出口量从5.21万吨增长到41.37万吨,所占世界比例从0.4%上升到4.69%,

出口额从0.11亿美元增长到2.25亿美元,所占世界比例从0.25%上升到3.43%。虽然其产品贸易

发展迅速,出口增长尤其明显,但是相较于美国和荷兰,所占贸易份额在世界马铃薯市场上还是很

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用于马铃薯的消费量也位居世界首位,马

铃薯的生产主要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出口比例不高。

表格要用三线表,自己制作

表应有表题,放表上方居中,用阿拉伯数字编号,表题用黑体5号字,居中。如:表1,表号后不加任何符号,空1个中文字距后写表题。

2.2 我国马铃薯及其制品主要进口产品贸易分析 2.2.1 种用马铃薯进口价格呈下降趋势,进口量变化大

我国种用马铃薯专用型品种缺乏,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保鲜贮藏能力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

需求,很多商家把目光转向国外市场,从马铃薯贸易强国购进种用马铃薯,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

2011年我国马铃薯种用马铃薯,进口数量为91.42万吨,进口额6.31万美元。就进口价格而言,相

较于2000年,进口价格下降。就进口数量而言,我国种用马铃薯波动幅度较大,每年情况不一。

2.2.2 进口产品仍以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需求量最大

从我国马铃薯进口趋势上看,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进口总量呈增长趋势,需求总

量保持适度的增长,并且以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进口贸易额最大,贸易总额大幅增长,

其中2011 进口贸易总额达到 1. 05 亿美元,比 2000 年增长5. 52 倍,年均增长 18. 59%

2.2.3 其他初级马铃薯产品进口数量呈现减少态势

我国马铃薯进口品的初级产品还有鲜或冷冻马铃薯 (种薯除外) 、冷冻马铃薯、制作或保藏

的未冷冻马铃薯。这些初级产品需求减弱,进口量增长速度持续低迷,其中,2005 ~ 2007 年鲜或冷冻马铃薯进口为 0。同时,冷冻马铃薯进口量呈缩减状态, 2000~2011年缩减了11484.7吨;

同样,制作或保藏的未冷冻马铃薯进口量呈下降趋势,其中,2004~2006年平均进口量仅为49.03吨.

2.2.4 马铃薯加工品逐渐成为主要进口产品

我国马铃薯加工品进口的强劲增长,表明我国的内需依然旺盛,据相关数据统计,马

铃薯粉片颗粒及团粒,2011年达到307.37万美元,同比增长48%,增长趋势明显。相反,我国马铃薯细粉增长趋势变化不一,2000~2010年,年均进口额137.26万美元,但随后的2011年开始激增到

1268.79万美元,增长了9倍之多,同时。马铃薯淀粉进口量增长不稳定,其中2007年只有1万吨,

但是2010年却达到历史最大值14.24万吨.

表格格式同上。

2.3 我国马铃薯及其制品主要出口产品贸易分析

2.3.1 初级产品出口逐年上升,以鲜或冷冻马铃薯为主(产品较为集中)

中国出口的马铃薯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如表所示,鲜或冷冻马铃薯(种薯除外)是中国出口额最大的马铃薯产品,,鲜或冷冻马铃薯(种薯除外)的出口额连续10年保持增长势头。出口额从2000年的 467.74万美元增长到 2011 的16975.26万美元,年均增长38.51%,2000-2011年年均出口量24.02万吨;出口额紧跟其后的是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制品,从289.85 万美元增长到 2560.35 万美元,年均增长21.9%,2000-2011年年均出口量1.04万吨,冷冻马铃薯出口额居第三位,从 103.97 万美元增长到 738.54万美元,年均增长27%,2011年鲜或冷冻马铃薯(种薯除外)和制作或保藏的未冷冻马铃薯出口额分别占马铃薯产品总额75.42%和11.38%。其中,鲜或冷冻马铃薯(种薯除外)所占比例比2000年增加了33%。

2.3.2马铃薯加工品出口呈增加趋势,但出口量仍相对有限

由表看出,2000-2011年,我国马铃薯加工产品的出口额呈现增长势头, 其中2007-2010年的出口额较大,然而相对于初级产品,加工品出口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初级产品,2011年我国出口量仍然十分有限,2011年我国马铃薯淀粉出口额从2000年的174.3万美元增长到824.13万美元,年均增长15.17%,居马铃薯产品出口额第三位。

这段论证不够充分,马铃薯加工品除了淀粉还有其他,你都没有论述,而且你也没论证出口量如何有限。

表格格式同上。

表格格式同上。

2.4 我国马铃薯贸易格局分析

2.4.1 我国马铃薯产品的进口贸易格局

我国马铃薯产品进口来源集中, 相关数据显示,为进口额作出最大贡献的是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马铃薯淀粉位居第二,马铃薯细粉及粗细紧跟其后,从 表 4 中我们可以看出,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的进口来源地主要是北美地区,并且(删)进口来源地较为集中。 其中, 美国是中国进口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的第一大来源国,占中国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进口额的份额高达78.45%; 其次是加拿大, 956.52万美元, 占 9.13%;荷兰,554.62 万美元,占 5.29%。欧洲国家是中国马铃薯淀粉的主要来源。其中,德国是中国进口马铃薯淀粉的最大来源国,进口金额952.34,占46.42%。其次是荷兰,416.87万美元,占20.32%;丹麦,203.33万美元,占9.91%;法国,185.6万美元,占 9.05%。 马铃薯细粉最大的进口来源,同样是美国,进口额 1018.04 万美元,占中国种用马铃薯进口额的 80.24%。从这三组数据来看, 我国马铃薯进口来源地较为集中, 欧美是我国马铃薯产品的主要来源。

表格格式同上。

2.4.2 我国马铃薯产品的出口贸易格局

邻近国家和地区是我国,鲜或冷冻马铃薯(种薯除外)的主要出口对象 ,马来西亚是中国,

鲜或冷冻马铃薯(种薯除外)的第一大出口国,2011年我国出口到马来西亚的,鲜或冷冻马铃薯(种薯除外)占中国,鲜或冷冻马铃薯(种薯除外)出口额的 31.28%,高达16975.26万美元,;其次越南 5310.44万美元,占 25.17%;俄罗斯4363.87 万美元,占 12.77%; 印度尼西亚,2167.9万美元,占9.71%;泰国1648.89万美元,占5.34% ;新加坡 906.27万美元,占 3.86%。排在前面的这6位国家占中国鲜、冷非种用马铃薯(与表格中名称统一)出口额的 82.7%。

东亚是中国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出口的主要出口市场。 日本是中国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占中国对世界出口的79.25%, 其次是泰国,223.70万美元,占 8.74%;香港,112.46万美元,占 4.39%。排在前面的这3位国家占中国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出口市场的份额就高达 99.45%,几乎到 了 100%,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出口市场集中度高。

韩国是中国马铃薯淀粉出口的最大目的地,出口交易额488.61万美元,占中国马铃薯淀粉出口份额的59.29%, ;其次是泰国,129.95万美元,占15.77%;香港,52.61万美元,占6.38%;蒙古,51.26万美元,占6.22%。排在前面的这4位国家占中国马铃薯淀粉出口的57%。

根据如上3个主要品种的分析来看, 中国马铃薯出口市场也比较集中, 周边国家是中国 马铃薯产品的主要出口对象。

表格格式同上。

3 我国马铃薯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3.1 存在“难出”“易进”的贸易格局

过去,由于我国的部分马铃薯价格长期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因而没有关税,对马铃薯进口的限

制,主要采用如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并通过国家进出口公司垄断经营。我国入世后,马铃薯平均关税降幅很大,这样一来,进口增长的幅度也会越大,另外,近年来马铃薯的成本上升很快,我国马铃薯竞争优势已不复存在,甚至有些出口产品成为现今国内的主要进口产品,“难出”“易进”的贸易格局尤为明显。

3.2 进口市场过于集中,存在进口渠道中断风险

我国马铃薯进出口市场比较集中(你到底写进口市场还是进出口市场?标题又是进口市场,内容上写的也是进口市场),欧美是我国马铃薯产品的主要来源地,出口市场不够多元化(不是写进口市场吗,怎么突然扯到出口市场了?),如冷冻马铃薯制品(冷冻马铃薯制品指什么?对应表格中的什么?应与表格名称统一)的前两位来源国美国和加拿大占到中国进口额的 94%(数据与表格不符);欧盟国家几乎垄断了中国马铃薯淀粉的进口来源,荷兰、德国和丹麦 3 个国家对中国 的出口占中国马铃薯淀粉进口额的 87%,这可能遭遇出口渠道中断的风险。

3.3马铃薯出口品多属于初级产品

我国马铃薯加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在初级农产品加工的比例方面,我国为20%,而

发达国家为90%以上,其中深加工为70%以上,在加工类产品相对于初级产品的增加值方面,中国仅为2-3倍,而发达国家可高达5-7倍,(以上数据请以参考文献形式标注来源)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明显,这一切都源自于我国马铃薯产品尚处于初级水平,还不能成为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力量

3.4马铃薯出口竞争力弱

第一,产品加工包装 、贮藏等环节与国际水平相比,比较落后,近年来我国马铃薯单产不断提高,投入加大,使得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第二,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劳动力的价格不断上升,使得过去我国马铃薯产品在国际上靠低成本和廉价劳动力支撑的低价销售优势正在逐步丢失。加入WTO 后,农产品贸易在WTO多边贸易框架下进行,对我国马铃薯产品的国内市场产生很大的冲击。第三,我国马铃薯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在发达国家对进口农产品采取越来越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下,马铃薯质量已经成为提高我国马铃薯出口的重要因素,在既定价格水平条件下,质量越高,越有竞争优势,质量越低,越没有竞争优势!

表格格式同上。

既然对策中提到贸易壁垒,在问题中也可以写一写。

4 促进我国马铃薯国际贸易发展的建议

4.1 完善我国政府对马铃薯进出口贸易的政策

我国马铃薯产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政府的支持和积极引导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规划、指导、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马铃薯进出口贸易的政策,使马铃薯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4.2 优化马铃薯进出口市场结构,降低贸易风险

欧美国家通过制定政策措施,支持、鼓励、限制部分产品的进出口,使马铃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要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发展,不断升级我国马铃薯的进出口结构(你要写的是市场结构还是商品结构?)显得尤为迫切,从而更契合我国产业政策和贸易利益,降低贸易风险。

4.3 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马铃薯精细加工水平

马铃薯贸易的健康发展有赖于产业化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紧密联接。由于以往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利益连接机制上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我国马铃薯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创新经营模式,促进产业化经营。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国际贸易和技术合作的发展, 市场对马铃薯质量、加工技术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们还要不断提高马铃薯精细加工水平,迎合市场需求,形成竞争优势,促进贸易发展。

4.4加强进出口马铃薯的贸易管理,积极应对各种贸易壁垒

就经济方面而言,我国GDP不断增长,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同时我

国马铃薯出口规模和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对部分国家马铃薯产品造成冲击,成为有关国家对我国产品设置贸易壁垒的口实。面对层出不穷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以及日益严重的贸易壁垒, 我们首先应该要加强进出口马铃薯的贸易管理,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贸易壁垒造成的严重影响,对违反WTO等多双边规则和原则的不正当做法以及对国际贸易造成扭曲和障碍的政策措施,要积极进行交涉,实现消除壁垒的目的,维护公正公平的世界经济、贸易秩序。 积极妥善应对贸易壁垒 (这句话怎么回事,没头没尾)

建议部分第一不够全面,第二不够深入、具体,缺乏实操性,尤其是第一和第二条建议,基本在喊口号。

5 我国马铃薯的贸易发展趋势

5.1 我国马铃薯出口动力充足,马铃薯加工品出口稳步上升

马铃薯产品出口继续增长,但马铃薯加工品仍比较有限。随着我国马铃薯加工产业持续发展,国内生产将满足马铃薯初级产品消费需求,我国的马铃薯加工品已具备出口优势。目前全国约有

100家具有产业化特色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并且拥有150条国内外先进生产线,马铃薯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丰富马铃薯的市场供给,是把马铃薯推向世界的主要力量。另外,自入世以来,我国马铃薯的出口结构也不断趋于优化,以鲜或冷藏的马铃薯(应与表格名称统一)为主的初级产品占据我国出口市场大部分份额,但比例有缩减的趋势,另一方面,马铃薯加工品的出口数量及规模却呈现上升态势,加上我国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参与的其他经济组织,开拓更为广阔的国外市场,无论是加工品还是初级产品,不断扩大的国外市场需求极大地刺激着我国马铃薯出口。

5.2马铃薯加工品进口量攀升,进口替代效应愈加明显

我国对马铃薯加工能力较低,国内大量的消费需求与供给呈现巨大缺口。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只有通过进出口来调节余缺,从而弥补国内结构性供需缺口。我国马铃薯进口省份主要为经济相对发达省份,如山东、上海、天津、福建、内蒙古、辽宁、广东、江苏、吉林、河北、浙江、广西、安徽、北京、四川、黑龙江、海南等省市。一直以来,我国马铃薯产品贸易结构不合理,处于出口初级产品而大量进口加工品的贸易格局,马铃薯加工品贸

[2]

易有较大贸易逆差,且加工品进口量逐年攀升,尤其是马铃薯淀粉和马铃薯细粉、粗粉及粉末。

我国对马铃薯加工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消费市场。极大部分商家把目光瞄向欧美国家,企图通过依靠国外市场弥补国内需求,这就导致出口初级产品而大量进口加工品贸易格局出现。自2006至今,马铃薯加工品贸易有较大贸易逆差,且加工品进口量逐年攀升。随着我国政府的不断重视,加上马铃薯市场及贸易环境不断改善,我国马铃薯进口替代效应愈加明显。2006年以前,我国马铃薯加工产品一直为净进口,从2007年以来,部分马铃薯产品已经随着国内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转变为净出口格局,中国马铃薯进口替代效应将日渐明显。

标红文字前后重复了

5.3进口市场由集中于欧美国家逐步扩展到亚太地区

马铃薯加工产品的进口市场仍主要集中在北美及欧盟地区,部分初级产品进口市场扩散亚太地区,北美及欧盟地区马铃薯出口结构完善,出口条件成熟,价格优惠,所以北美及欧盟地区这个市场可以满足我国国内需求,但是自2006年马铃薯淀粉反倾销案后,马铃薯淀粉进口有减慢趋势。从国内对马铃薯的需求来看,初级产品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而亚太地区是世界马铃薯主要生产区域,因此,从区位环境来看,我国马铃薯初级产品的进口来源地仍将以东盟国家为主,(不是北美吗?)但伴随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其进口对象将扩散至亚太地区。

5.4出口市场由集中于周边国家逐步扩展到欧美国家

马铃薯出口市场仍集中在邻边国家,初级产品将扩散至欧美国家,加上我国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参与的其

他经济组织,进入了更为广阔的国外市场,论是加工品还是初级产品,不断扩大的国外市场需求对我国马铃薯质

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我国不断完善出口结构,重视产品质量,产品优势会相对明显,其出口也将逐步流向欧

美等发达国家。

确实字数偏少,正文至少7000字,论证上还需深入、全面些,字数就不成问题了。

参 考 文 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pa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