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21 11: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陶艺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为达成教育目的或学校教育问题,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

一、课程产生的背景:

陶艺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历史悠久、扬名寰宇,并以物载道,蕴涵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我们常州的邻居宜兴有着古老的制陶历史,蕴涵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优秀的技艺在陶瓷史上写下了重要的篇章,被誉为“陶都”;无锡惠山泥人也响誉国内外,被称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民间工艺”;邻校的市三中在中小学陶艺教育方面走在了全国首列。

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我校凭借各方优势,在领导和专家的帮助和校内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从兴趣小组的活动形式,发展到全校的美术课堂中,深受各年级学生的喜爱。去年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小学陶艺夏令营暨作品展评中,获得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的好成绩,得到同行和领导的好评。我校师生从中受到鼓舞,更加积极参与陶艺的教学活动,并希望从兴趣小组和不定的美术课的形式发展为校本课程的形式,从实践活动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高度。

在国际上,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陶艺教育十分发达,几乎从小学至大学都有一套完善的陶艺教育体系。人们之所以对此热忠和重视,是因为陶瓷艺术教育对人的各方面发展有促进、调节、培养、发展的作用,具特有的魅力。

21世纪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我国也开始了具划时代意义的课程改革。陶艺教学活动可充分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硬件方面,我校已经建立一间陶艺专用教室、一间作品展示廊和烧窑室,并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计划逐步扩充。在师资方面,我校有三名专职美术教师,还有一名兼职教师,均为35岁以下大专以上的年青教师,四人都十分热爱美术教育,并积极投身于教改实验。

从社区到社会各界、从校领导到校外专家、从教师学生到家长,齐心协力开发我校的陶艺校本课程,我们坚信在这个开发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理论和实践都能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二、课程理念

1、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选择贴近学生能引起其兴趣的、基础的、利于学生发展的陶艺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础内容。坚持学生主动探究,重视个性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2、挥陶艺教育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感和认识特征相适应,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陶艺的独特价值,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陶艺表现的多样性、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以及了解中国陶艺发展史和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负责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 3、各门学科沟通与交融,为学生营造各种学科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艺术学习环境,构建跨学科的相互渗透,扩展学生的认知空间,使他们受到启发,触发联想形成新的认识,达到认识上的飞跃,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调把信息技术、陶艺活动的内容和过程有机地整合,致力于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特别是艺术修养的养成。

4、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和交流合作。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生生关系。注重整体的、多元化的过程性的评价,采用“自我参照标准”,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感观、综合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5、这是一种以学生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本课程将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个人发展,获得成功的感受。突出陶艺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结合小学其它学科,有效的运用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培养学生整合创新意识,充分发挥陶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体现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

5、陶艺课程具有整体性,它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我们将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陶艺课程具实践性,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感受,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陶艺课程具开放性,开放的内容和展现的形式以及多元的评价标准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展示的舞台;陶艺课程具生成性,陶艺本身是一种生生不息,永远都在创新、变革发展的艺术,陶艺活动中对作品不断改进、新的构思不断生成、方法和效果不断被发现,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也不断地加深;陶艺活动具自主性,在活动中将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览学生的思维,不用自己狭隘的个人喜好影响、控制、约束学生。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活动,尝试各种陶艺材料、工具、制作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陶艺活动的乐趣;了解基础的表达方式方法,个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美化环境的能力和生活的质量,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在过程中合作、分享、积极进取,激发创造意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初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整体地发展。 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造型与表现 通过看做等方法用泥土大胆自由地表现,体验陶艺造型活动的乐趣。学习基本的揉捏搓拼拈接等陶艺技法。 初步认识、尝试各种形、肌理、色等美术语言在陶艺作品中的运用,使用各种工具体验制作中不同的效果;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自己的见闻、感想。 设计与应用 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结合陶泥进行简单的设计制作,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在陶艺设计制作中强调个性的同时,注意美学组合原理。 欣赏与评述 观赏陶艺作品、其它各类美术作品和自然景物,能用简短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 利用信息技术等途径观赏自然、陶艺和其它美术作品的形、质感,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了解陶艺史,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培养学生爱国、爱科学的情感。 欣赏、认识陶艺作品的材料、形式、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讨论等方式,了解陶艺发展史和陶艺表现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能用简单的术语表达自己对陶艺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与探索 采用陶艺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有主题或无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采用陶艺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社会、思品、信息技术等课程内容,进行陶艺创作、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对各地民俗有所了解。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陶艺与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陶艺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三学段5、6年级 运用形、色、肌理、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的工具和其它辅助材料,表现自己的见闻、感想,发展构思和创作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和情感。 运用美学组合原理,根据陶土的特点进行创意、设计和加工制作,美化身边环境。

四、课程内容:

1、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要依据课程目标,以阶段标准和学生身心发 展为参考,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的兴趣、能力、需要出发,根据陶艺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2、教材内容要考虑综合性,注意趣味性,既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现 代观念和方法,来开拓学生眼界和思路。教材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陶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副线,既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又突出陶 艺课程本身的因素,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挥、自主探究。

3、学生学习活动方式,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陶艺活动特点来划分四个学习领域:欣赏与评述;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综合与探索。陶艺具有可操作性特点,创作活动占有的比重较大。欣赏与评述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造型与表现是陶艺学习的基础,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与应用强调创新,鼓励个性的多元的创意。

4、从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出发,与社会课、思品课、语文课、信息技术等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具有开放性的陶艺教学结构。 上册:

一、[造型与表现]:1、形的组合 2、鸟和家禽 3、树上树下 4、学做家务 二、[设计与应用]:1、果壳盘 2、造房子 3、小挂件 4、生活用品 三、[欣赏与评述]:1、印印纹 2、虫鱼虾 3、送礼物 4、小动物、

四、[综合与探索]:1、我的名字 2、水产市场 3、各民族朋友 4、交通安全 中册:

一、[造型表现]:1、动物、植物、人 2、亲昵 3、动物圆的晚上 4、交通与运输 二、[设计与应用]:1、十二生肖 2、请你喝茶 3、花的新家 4、和时间赛跑 三、[欣赏与评述]:1、陶瓷历史 2、动物王国 4、我爱我家 4、京戏脸谱 四、[综合与探索]:1、另一种面孔 2、丰富的节日 3、中国古民居 4海里的世界 下册:

一、 [造型与表现]:1、表情 2、海洋生物 3、桥上桥下 4、我的未来 二、 [设计与应用]:1、脚和鞋 2、怪兽 3、地球 4、建筑 三、 [欣赏与评述]:1、壁饰 2、乐队 3、古迹 4、陶艺 四、 [综合与探索]:1、我崇拜的人 2、我知道的职业 3、五十六个民族 4、向动物学习

五、内容标准

1、欣赏与评述

欣赏古今中外自然景物和艺术作品特别是陶艺作品。通过欣赏获得审美感受,并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理解和认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艺术特别是陶艺与社会、陶艺与历史、陶艺与文化的关系,涵养人文精神。 (1)、多视角欣赏陶艺(其它艺术)作品,从中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精深博大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 (2)、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3)、学生相互交流,评述表达对作品的感受、理解和认识。 2、造型与表现:

运用多种陶艺材料、辅助材料、工具和手段,探索造型方法体验造型乐趣,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1)、在游戏式的造型活动中感受泥性,体验不同效果。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陶艺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

和造型表现能力。 (3)、在活动中大胆采用各种辅助材料和造型方法,并借助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设计与应用

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加强趣味性。引导学生选择运用陶艺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创意、设计、制作,创造美,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1)、学习设计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自由运用各种陶艺材料、辅助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提高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感受各种陶艺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材料的特性进行设计制作。 (3)、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围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健康生活。 (4)、养成事前预想和计划的行为习惯以及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 4、综合与探索:

通过综合性的陶艺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综合解决问题。融各领域为一体,与其他学科香综合,与现时社会相联系。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形式发挥个性学会合作,体验探究、发现愉悦和成绩感。 (1)、了解陶艺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 (2)、认识陶艺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和成功感。

第一学段(1、2年级)

[造型与表现] 学习领域

通过看画做等方法,用泥土大胆自由地把见闻、感想表现出来,体验陶艺造型活动的乐趣,并学习基本的陶艺知识技法. 教学活动:

1、在陶艺游戏中体验各种工具、材料、陶泥的效果,了解泥的特点。

2、在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尝试使用各种长短粗细大小不同的泥球、泥块、泥板、泥条进行平面或立体的点、线面结合的表现活动。

4、用揉搓压捏切挖堆等方法进行简单器皿、动物、人物形象的造型。培养 学生概括能力。

5、用各种费旧物品与陶泥结合,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培养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6、通过对自然物或人造物的压印,了解不同的肌理效果。

评价、 1、是否对美术课感兴趣。

2、能否通过陶艺制作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3、能否用陶泥和各种辅助材料制作简单的物体、植物、人物和动物形象。 4、能否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收拾整理。 [设计与应用]

尝试不同的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想做等方法,进行简

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教学活动:

1、以游戏的方式,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的组合造型。 2、通过拼摆、粘接、堆积、组合等技法进行个性化的造型游戏。

3、用单色或彩色的陶泥,采用搓、捏接拼贴等陶艺技法进行平面或立体的造型游戏,感受陶泥特性及其设计的关系。 评价:

1、是否对陶艺活动感兴趣。

2、是否在作品中表现出大胆的想象和创新。

3、是否对陶泥的特性有大致的了解,并能选择一些辅助媒材进行造型制作。 4、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

5、能否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收拾整理。 [欣赏与评述] 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景物和各类美术作品特别是陶艺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活动:

1、走出教室,观赏校园和社区、地方的景色。引发学生爱校爱家乡的情感。 2、欣赏自己和同学创作的陶艺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了解、欣赏中外民间美术作品,感受造型和色彩的特点。

4、欣赏不同风格的陶艺作品,并进行讨论。领略陶艺的多元化,从中得到灵感和启发。

5、欣赏大自然美丽的动植物图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建立环保意识。 评价:

1、是否对自然或陶艺以及其他美术作品感兴趣。 2、能否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欣赏活动。

3、能否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对自然、陶艺和其他美术作品的感受。 [综合与探索]学习领域

采用陶艺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有主题或无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教学活动:

1、利用各种辅助材料和陶泥的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象,创作出陶艺作品,并发表自己的感受。

2、结合语文、音乐、思想品德、自然学科内容进行陶艺创作,共同设计布臵学生陶艺作品展览或美化教室、办公室、校园。

3、用陶艺材料配合其他一些辅助材料制作的陶艺作品,并布臵成小小超市或集市,用作品交换的形式,模拟商品交易过程。 评价建议:

1、是否积极地参与陶艺造型游戏活动。

2、是否能把在身边的辅助媒材利用到陶艺作品中。 3、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交流。 4、能否与同学合作。

5、能否在活动结束时进行收拾整理。

第二学段(3、4年级) [造型与表现] 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尝试各种形、肌理、色等美术语言在陶艺作品中的运用,使用各种工具体验制作中不同的效果;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自己的见闻、感想、情感。

教学活动:

1、学习陶艺基本知识,体验陶泥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运用。

2、通过拼贴、堆积、组合、压印等手法进行陶艺造型活动,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

3、围绕主题,制作表现生活中动植物间亲密关系等有意义的事物。 4、按自己的想法反映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5、能发现并表现事物大体的特征,根据陶泥特点制作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评价:

1、能否大胆、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2、能否发现和表现事物特征,突出和夸张其特点。 3、能否动脑筋创作立体和半立体造型,美化生活。 [设计与应用]

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在陶艺设计制作中强调个性的同时, 注意的美学组合原理。 教学活动:

1、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原理,通过组合、捏、堆积等手法进行简单的陶艺造型活动,获得视觉和触觉经验。

2、用平面或半立体的形式将动物与人物等不同类别的形象组合在一件作品中。 3、创造性地制作简单的彩塑及脸谱,尝试简单的艺术处理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4、了解浮雕的特点;了解茶壶和花器的设计制作,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评价:

1、能否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匀等组合原理。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2、能否大胆地进行想象,并表达自己的创意。 3、能否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活动。 4、能否注意设计与功能的关系。

5、能否安全的使用材料和工具,并在活动结束时收拾整理。 [欣赏与评述]

利用信息技术等途径观赏自然、陶艺和其它美术作品的形、质感,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了解陶艺史,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培养学生爱国、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活动:

1、欣赏经典的学生感兴趣的易于理解的陶艺作品和其他美术作品,对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2、欣赏情节性较强的中外陶艺(美术)作品,了解其艺术形式的特点。 3、了解陶瓷艺术史,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观赏民居图片,分辨不同及原因。领略中华民族的博大和悠久的文明史,激发爱国情感。

5、欣赏中外面具艺术,领略不同民族、年代、艺术风格。开阔学生眼界。

评价:

1、是否对欣赏活动表现出一定的热情。

2、能否以独立或合作的方式对陶艺(美术)作品的形式、内容、内涵进行初步的探讨。

3、能否用恰当的词语、短句表达自己对陶艺(美术)作品的感受。 4、能否识别陶与瓷。并对陶瓷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综合与探索] 学习领域

采用陶艺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社会、思品、信息技术等课程内容,进行陶艺创作、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对各地民俗有所了解。 教学活动:

1、根据陶艺材料的特点,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有主题的想象,创作陶艺作品,并发表自己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的评价。

2、结合语文、社会、科学、思品等课程内容进行陶艺创作,选定设计方案,布臵陶艺作品展览,美化教室、办公室、学校、家庭环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并体验成就感。

3、结合传统节日,创作、设计和制作陶艺作品,体会陶艺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评价:

1、是否积极地参加造型游戏活动。

2、是否对媒材的形与色感兴趣,发现并收集身边可以用于陶艺造型活动的费旧材料,并对材料进行了联想。

3、能否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查询、交流。

4、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的作品的意见,与同学交流。 5、能否对活动进行预先的准备,并在结束时进行收拾整理。 6、能否与同学合作。

第三学段(5、6年级) [造型与表现] 学习领域

运用形、色、肌理、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的工具和其它辅助材料,表现自己的见闻、感想,发展构思和创作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和情感。 教学活动:

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合理利用在陶艺作品中,突出陶艺作品所表现的物品特点。

2、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并根据自己的想法夸张地表现,使自己的作品具个性和创造力。

3、围绕一个主题或选取一个故事情节合作一组作品。 评价:

1、是否初步认识形、色、肌理和空间等在陶艺造型活动中的作用。 2、能否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事物的比例关系。 3、能否在造型活动中初步运用构图知识。

4、能否个性地用立体造型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与应用] 学习领域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美学组合原理,根据陶土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创意、设计和加工制作,美化身边环境。 教学活动:

1、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制定一个主题进行设计制作。

2、与同学合作,选择一些辅助媒材,设计制作大型主题陶艺作品。 3、学生合作,设计想象中或校园、社区、地球的平面图或模型。 评价:

1、是否在设计活动中表现出创意。 2、是否具有有序的工作方法。

3、是否能用口头语言或短文的形式对自己和同学的陶艺作品进行评述。 [欣赏与评述] 学习领域

欣赏、认识陶艺作品的材料、形式、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讨论等方式,了解陶艺发展史和陶艺表现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能用简单的术语表达自己对陶艺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活动;

1、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陶艺(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2、请一个同学介绍自己陶艺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陶艺与生活的关系。 3、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作品,通过上网或其他方法查阅资料,交流欣赏作品的心得。

4、将若干陶艺作品的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区别作品的时代特点。 5、介绍一现代陶艺特点、陶艺家及其代表作品。

6、欣赏各朝代以及现代陶瓷作品。感受我国古代精湛的技艺和文化蕴涵,和现代陶艺的多元化,感受新时代对创新的需求。 评价:

1、是否具有民族自豪感,乐于了解人类文化艺术成就。

2、能否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对陶艺与生活、环境以及与其他学科关系的浅显认识。

3、能否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描述陶艺作品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4、是否知道我国和世界的一些著名陶艺家及其代表作品。 [综合与探索]学习领域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陶艺与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陶艺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教学活动:

1、利用信息技术查询历史人物,合作一组有场景的英雄人物的作品。帮助学生树立心目中的榜样。

2、对职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认识到只要能力,行行出状元。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3、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制作大型作品,并解说,展览。使用摄象机、照相机、计算机等手段进行展示活动。 评价:

1、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究性活动。

2、是否能用文字、图象形式记录调查结果。 3、能利用网站交流自己的看法。

4、是否积极地动脑,有自己的见解并提出自己的方案。 5、能否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

六.实施与管理:

1、课程评价:

陶艺活动中评价应具多元性。 (1)、评价应是“自我参照”而非与其他同学相比。要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为评价标准,杜绝用象与不象、好与不好这些单一的标准答案的方式。 (2)、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发现自我,学会反思,自我改进。并有利师生互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3)、注重对活动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评价不仅仅是看结果,更重要是学生在过程中是否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要充分体现陶艺的多样化、个性化、创造性等基本特征。弱化评价的甄别功能,以鼓励为主,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起到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积导向的作用,更好地促进师生发展。

2、课程实施: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p176)明确指出“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要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教材,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践”。根据这一精神,我们将小学一至六年级美术教材中的有关陶艺方面的知识与校本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实施能力,每学期每个年级,根据陶艺校本课程内容安排6-8课时进行实施。 (2)、面向全体学生,在学校各年级开展教学。

(3)、课外兴趣小组,每周六和暑假开展兴趣活动,学生自愿参加。 (4)、陶艺研究小组,选拔部分既有兴趣,又较突出的同学进一步提高,创作课题式的,难度较高的系列作品,布臵学校,参加展览竞赛等活动。

以陶育德,以陶育能,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实施方案

五个子目标:

在陶艺学习中,通过学生运用揉团、搓、捏、接等方法自由改变形体,激发学生探索陶土和塑造新方法的浓厚兴趣。通过学生强化眼、脑、手的协调运用,促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在陶艺学习中,通过对原始陶艺、民间陶艺和现代陶艺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的思维与灵感,特别是通过富有生活情趣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创作主题的设置,使学生在轻松的创作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在陶艺学习中,通过引导学生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问题的交流、分析与探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泥料沾合、色彩处理、焙烧温度、陶 的保护,培养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技术创新精神。

在陶艺学习中,通过不同学生、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作品的交流评价,培养学生互相学习,不断超越的人文精神。

在学生活动中,通过大力开展\陶艺作品与设计家居装饰\、\陶艺作品与校园文化打造\、\陶艺作品与商品交易\等活动,渗透学生\商业文化\意识。 三、坚持传统文化教育为主导的原则、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原则、校园文化建设为亮点的原则

陶艺教育作为课程来讲,其内涵十分丰富,学校充分挖掘\陶艺\范畴的教育元素,做到陶艺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结合的原则、陶艺教育与素质教育相整合的原则、陶艺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1、坚持陶艺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陶艺教育是十分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它包含了人类学、心理学、艺术学、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美学等多种知识在内的人文学科教育。我们要秉承中国传统陶艺教育,就应了解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增进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创作品质。具体是:

(1)每周早上利用15分钟时间,咏读《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让学生了解本国的民族文化,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使陶瓷作品达到\人物和谐\、\淡然天成\、\寄寓隽永\的艺术境界,真正做到\化人\而不\化物\的教育目的。 (2)每周四聘请专家讲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巴渝文化》,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能挖掘、反映中国古代灿烂文化和重庆本土文化,培育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

(3)每周授课前10分钟,采用多媒体了解中国陶瓷文化。如:从新时期时代的\彩陶文化\,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宋代的龙泉窑青瓷,国际统一命名的元代\高岭土陶瓷\,明代青花瓷,康熙的青花、五彩(古彩)三彩、雍正的粉彩、墨彩等珍贵作品,增强学生从小树立艺术创作的兴趣,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2、坚持陶艺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素质教育是以开发青少年、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的教育,是通过学科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如何求知、如何审美、如何健体、如何劳动、如何创造,促使学生发挥潜能,达到全面和谐发展。

我校在实施陶艺教育中,让学生充分了解陶瓷文化,丰富学生文化视野,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的陶瓷工艺不仅仅停留在制作,更重要的是要让陶艺影响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启发人们觉悟,热爱生活,追求理想。

在我校的陶艺授课中,要求教师授课要具有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在陶瓷造型制作中,要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陶瓷设计制作过程中,要求做到学生脑力、体力并重,启发学生大脑的敏感性和创造性。陶艺课比传统的美术课更具具体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让他们从中获得创作乐趣和审美愉悦。 3、陶艺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文化是一种能力,每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学校文化是学校生命所在,陶艺文化建设是我校发展内涵的目标。这个目标体现育人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改变学生知识面窄、文化修养低、创造能力差的校园文化面貌。 (1)开发《陶艺校本课程》体系

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我校组织教师和学生广泛收集原始陶艺、民间陶艺、现代陶艺、学生作品,从文字、声像、图片进行收集和整理,从陶艺表现手法、塑造手法、欣赏构成教材结构框架。第一、从表现的内容角度去确立教材横向体系:教学重在引发学生创作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生活趣事、童谣、传说故事、心中之事为主线,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人物、动物、实物为内容,张扬学生个性。第二、从塑造的形式去确立教材的纵深体系。儿童塑造有这几种:建于捏成型、泥板成型、盘筑成形、挖空法、综合成形等。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重视儿童迅速掌握的方法,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减轻学生在技法学习上的负担,渗透性让学生掌握技法。第三、从欣赏角度充实文化底蕴,丰富教材内涵体系。教材充分展示原始陶艺作品,如:半坡出生、文化的彩陶人面、鱼和鹿纹、彩陶舞蹈纹等;民间陶艺作品,如:盘、碗、罐及各种鸟兽玩具;现代陶艺作品,是通过拉怌机造型与各种工艺制作的有机结合,如:陶瓷装饰作品和现代建筑风格。

学生作品,通过学生的欣赏、评价、交流,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教师针对性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强化师资培训。我校专门聘请了陶艺专家每周一次对教师进行培训,骨干陶艺教师对普通教师进行教学指导,初步建立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

搞特色活动。学校特色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将学校特色内化为学生素质。我们组织学生到重庆洪崖洞、重庆会展中心参观世界各地的陶艺作品展出,组织学生\六、一现场作品制作评比活动\、\陶艺作品商品交易活动\、\迎新年、赠陶艺、送温暖\等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 创造鲜明的陶艺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是潜移默化和无形的。我校充分发挥隐性教育作用,提升师生审美情趣。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为了以环境和氛围来教育每一位学生,学校在专栏、橱窗介绍中国悠久灿烂历史文化,走廊处悬挂伟大哲人、艺术家和精妙陶艺作品,操场上、校门、办公室处处可见世界各国陶艺作品,围墙镶嵌汉砖车马图案,陶艺工作室有重庆市著名书法家朱墨先生书写的《天工开物》四个大字,陈列柜里有教师、学生无数陶艺作品。近年,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学校打算塑造象征学校精神风貌的陶艺塑像,还设想通过学生一代又一代来塑造\秦皇陶俑\、\万里长城\,以丰富学生文化艺术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3) 陶艺特色打造成校园文化

陶艺特色如果停留在表现的层面上,只能算学校的一个投资项目或学生今后萌生的手段。如何深化,如何发挥其教育功能,需要我们去研究,如果领域提高

了,师资水平、学生能力达不到,我们只能通过几代人不断的努力,朝着一个目标引领。争取努力实现\三个走向\:走向艺术-发挥美育功能;走向经典文化-丰厚文化底蕴;走向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以\三个走向\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真谛,做一个促进社会进步的人。

三、 把陶艺教育真正落实到常规教学中、落实到校本教研中、落实到教育科研中、落实到\美德\教育中

我校在实施陶艺教育过程中,紧紧围绕\质量\为中心开展,提倡\质量是生命线\的观点,把陶艺教育作为一种人文精神教育的内在力量,不求\量\,只求\质\;不求\外表\只求\内在\,教学真正做到\四个落实\。 1、把陶艺教育落实到教学常规教学中

(1)确定授课内容:低年级备课内容一是培养学生喜欢顽泥巴为主,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泥巴的硬、软、干、湿等不同性质并自由自在地变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自信心;二是鼓励儿童尝试多种技法、探求陶土的可塑性。如:揉、搓、切、打、挖、刮、堆等技法,通过游戏让学生主动探索;三是能够捏出各种简单的几何形体。中年级内容一是尝试各种辅助材料进行陶土的造型创作,如:水果类、生活用品类、交通运输类等;二是把握雕塑造型的立体感,感受陶土潜在的美感特性,并能与他人团结合作完成作品;三是尝试运用各种技法制作平面或立体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逐步收藏自己喜爱的作品,并作简单介绍,养成欣赏作品的习惯,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高年级内容一是喜欢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陶艺作品,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发现作品创作的背景、内容、形式、风格等,能进行自主探究并创作艺术作品。二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在创作作品之前,能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自主选

择材料、工具和技法,有步骤地进行创作,能注意到特体量感与动势的表现,并逐步接触拉怌制作出简单的怌体,学习简单的釉色法。

(2)探索教学模式:为充分落实教学目标,我校陶艺课初步形成四个教学模式:

创设情景,激趣认识,自主探索--变被动参与为自我需要。 投入体验,开阔视野,陶中有艺--变知识传授为人文渗透。

引导创新,鼓励创新,鼓励求异,动手动脑--变简单作业为自我表现。 多向评价,多种形式,激励进取--变等级选择为全面评价。

(3 )熟练技法技巧:为了提高学生技法技巧的熟练程度,把学生作业贯穿于平时生活中,使之养成习惯。学生作业分为课前作业(如:学生网上查询陶艺资料、准备工具材料的选择)、课堂作业(如:拉怌,晾干,上釉,烧制,出窑)、课外作业(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共同创作)。

(4) 评价交流,共同进步:评价交流包括谈陶艺制作感受-介绍自己作品-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评价综合分类:敢于说的人10分,敢于动手的人20分,敢于创造的人30分,作品精致的人40分。

(5) 反思总结,不断升华:要求教师平时对典型的陶艺课进行反思,并写出相关案例或论文,每期写反思或案例4篇,期末论文1篇。 2、把陶艺教育落实到校本教研中

开展讲座:每月定期请陶艺专家开展讲座1次,每期陶艺授课教师进行专题研讨2次。

开展研究: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重点研究五种课型的教学方法

A、以作品为主展示的欣赏课。B、以基本技能练习的训练课。C、以专题拓展为主的创作课。D、参观学习的活动课。E、以制怌后期上釉、装窑为主的整理课。

召开现场会。邀请陶艺专家和本区开展陶艺课的兄弟学校,举行师生作品展,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由专家组评出优秀作品。

组织10人的兴趣小组。每周三把对陶艺课感兴趣的优秀学生进行专门培训,以此引领全体学生。

作品推销。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推销,使学生懂得原材料-设计-加工-产品-推销的全过程,增强\商业意识\,培养社会实践能力,为成功而获得自信。 3、把陶艺教育落实到教育科研中

陶艺教育重点是挖掘陶艺的\教育\元素。为提高陶艺的教育品质,我校建立了学校总课题-年级组子课题-教师小课题的研究模式。主要进行以下课题的研究。《儿童陶艺造型特点与审美倾向的研究》、《小学陶艺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验研究》、《陶艺教育与巴渝文化整合性研究》、《陶艺教育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性研究》等。在学校大课题研究的条件下,要求教师研究范围\小\、质量\高\、针对性\精\,扎扎实实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 4、把陶艺教育落实到\美德\工作中

这里的\美\是指陶瓷美术(审美)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这里的\德\是陶艺文化教育对学生产生的深远影响。我校在实施陶艺教育中,首先以坚实的美术基础作为陶瓷美术专业的基础。 这种坚实的美术基础,不仅仅体现在\画\的造型和能力上,更重要、更内在体现在诸多艺术思维能力上。其次,确立艺术创作和产品设计并重的陶艺思想,要求学生在个性化、独创性方面得到发展。由于人

们对艺术品位、风格特点、审美情趣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教学也开始放在了培养学生综合创作的设计能力上。其三,要求学习运用并发展我国优秀的陶瓷民族文化,发扬民族精神,完成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在教学中,我们要求用陶瓷艺术语言来表现\荣辱观\、\礼仪廉耻观\、\修身养性观\,挖掘传统美德一切有益的、富有生命的部分,使之为我所用。这样我们的陶艺教育才能即有自己独特的面貌而有具普遍的教育意义。

本学期陶艺课程安排

大班2005-2006年陶艺教学计划

八月份的课题内容是以合作为主 材料:黄泥

内容:1、搭桥 2、过河 3、爬山 4、河边的鸭群

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孩子的团队精神,而且起到了孩子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好作用。

九月份以做动物为主 材料:纸粘土

内容:1、斑马 2、上色 3、恐龙 4、上色

斑马和恐龙都在绿色的草地上,希望孩子做好后好好保存,待到一周后上色,引导孩子讲究卫生,在保持环境清洁情况下完成作品。

十月份以两种不同色的泥进行创作各种花瓶和陶罐

材料:不同色的陶泥合着用

培养孩子敢于想象,克服困难,让孩子用不同的色的泥来大胆尝试,孩子们会感到很新奇。

十一月份以彩泥和彩陶为主 材料:彩泥和彩陶

内容:1、制作精致的手镯 2、制作精致项链 3、彩泥圣诞树 4、彩泥脸谱 培养孩子的审美和爱美的兴趣。

十二月份以自由创作为主 材料:不同色的两种陶泥

创作主题是:1、会飞的房子 2、会说话的水壶 3、海底世界 4、找自己喜欢的东西进行创作

让孩子把一学期学到的东西和体会到的东西,引导他们自由的发挥出来。

一月份以工具结合制作出不同的效果来 材料:纸粘土

做好作品后上色然后再刻上图案,达到一种很特殊的效果。培养孩子扩展智慧、不断创新的精神。

中班2005-2006年陶艺教学计划

八月份的课题以做动物为主

八月份中班的教学意义主要是训练孩子的造型能力,用两种不同的泥来给孩子做出他们自己心目中的动物。

1、树桩上的鹦鹉 2、梅花鹿 3、小花猫吃鱼 4、老鼠推车

九月份陶罐

九月份中班孩子的教学意义是自己把做罐的本领学会,训练孩子制作能力,搓好泥条,把罐做漂亮了。

1、做长罐 2、圆罐 3、小嘴大肚子罐 4、大嘴罐

十月份彩泥和彩陶

十月份的教学意义主要是让孩子感受装饰品的美。

1、彩泥做一串葡萄 2、彩陶做一个漂亮的菠萝 3、做一个漂亮手镯 4、做一枚戒指

十一月份以搭建物体为主

十一月教学的意义主要是让孩子学会用泥来筑建成各种高楼或不同的房屋。培养孩子敢想敢做。

1、盖个小房 2、搭高楼 3、盖院子 4、盖座宝塔

十二月份以做人物为主

让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人物做出来。教学的主要意义是让孩子分别做出男女老少的特征。

1、做一个男生 2、女生 3、老爷爷 4、小宝宝

一月份以纸浆粘土来做了珠子。待干后教孩子上色再串绳子,让孩子体会到纸浆粘土的神奇。

教学目的是让孩子知道自己去完成一件工序多样的作品。

1、揉珠子,大小形状不等 2、上色,涂上不同的淡色 3、串绳子,编绳子串绳子 4、彩泥自由创作

小班2005-2006年陶艺教学计划

八月份的课题以揉圆球来搭建物体为主 材料:黄泥

首先教孩子学会揉圆和搓长,孩子学会了这两技法后。很多物体都可以用泥球和泥条来组合成。而孩子的小手也练得灵活了,还让孩子体会到用泥球也能组合成有生命的东西。

1、先揉圆球做成糖葫芦 2、揉圆球来组合成仙人掌 3、用泥球筑成一个墙 4、用泥球筑成一座城堡

九月份以揉长条绕成陶罐为主 材料:黄泥

让孩子体会揉泥条能绕成各式各样的罐子

1、做一个圆罐 2、做一个长嘴罐子 3、做一个大嘴罐 4、做一个大耳朵罐子

十月份以做蔬菜为主 材料:彩泥

让孩子体会到蔬菜也可以做得如此漂亮,还有很不同形状的蔬菜呢。 1、胡萝卜 2、柿子椒 3、白菜 4、做豆角

十一月份以建房子为主 材料:两种不同色的陶泥

让孩子用泥也可以建成孩子们心目中的各种房屋

1、揉泥条来搭建高楼 2、盖一个小院 3、建一个亭子 4、盖一个草房子

十二月份以面具为主用不同色的泥进行创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让孩子加以自己的创作。

材料:两种不同色的陶土合用

把一些物象平面概括的做出不同的面部来。还可以大胆的教孩子想象面部的五官还可以变成其它物象

1、小朋友的脸 2、巨人的脸 3、向日葵的脸 4、小胖猪的脸

一月份彩泥,满足小朋友的爱美之心,让孩子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1、做一盘面条 2、做一个面包 3、彩陶做手镯 4、彩陶做一个缀

托班2005-2006年陶艺教学计划

八月份以揉泥球为主

让孩子揉圆,目的是促使孩子手的腕骨灵活发达 1、感受泥的属性,让孩子玩泥,教他们揉个圆球 2、教孩子揉很多圆球,变成一串糖葫芦

3、首先揉成一个大圆球,压扁变成碗,在揉很多圆球装里边,做一碗汤圆 4、揉球组成一株仙人球

九月份以搓长条为主

搓长条会让孩子感觉到泥的神奇,首先让孩子学会搓泥条,然后在引导孩子用泥条组合或绕成物体。这些做法会使孩子很早就学会了自己动手做出东西的收获。 1、搓很多泥条 2、搓泥条来搭建物体 3、搓泥条变成太阳 4、搓泥条绕成一个小罐

十月份彩泥,以做水果为主

让孩子知道水果是多样化的,长的也不一样。 1、橘子 2、葡萄 3、草莓 4、西瓜

十一月份以做炊具为主

让孩子知道用泥能做出很多很多的东西,让孩子感受泥的神奇,使孩子进入一种最新而又最适合他们的心理需求的境界。

1、做一以筷子 2、做一个勺子 3、做一个碗 4、做一个杯子

十二月份以搭建动物的家为主,让小朋友知道小动物也有一个温暖的家。 1、鸟窝 2、蚂蚁的家 3、小鸡的家 4、小猪的家(以搓泥条筑建)

一月份彩泥,让孩子用各种颜色的泥去做他们喜欢的小动物 1、小蜗牛 2、小蝴蝶 3、小蜜蜂 4、小蜘蛛

陶艺课程方案

学校名称:安徽省宁国市实验小学 课程规划者:何祖武

适用年级:义务教育小学低、中、高年级各阶段课程 日 期:2004.12

一、陶艺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曾长期影响着世界陶瓷的发展,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到近、现代,中国陶瓷艺术在世界上已风光不再,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陶瓷艺术要发展,陶艺教育是关键。当今,把陶瓷艺术与现代意识、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及至我国的台湾,“陶艺”早就走进了大、中、小学课堂,而且开展得有声有色。实践证明,陶艺教育的价值很高,它为发展学生个性,开发潜能,提高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辟了无限的空间。并且,陶艺创作和陶艺文化的普及,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经济、文化和人们精神素质的整体体现。因此,在小学开设陶艺课程,是加强素质教育的最佳选题。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及相关文件的出台,营造了课程改革的大气候,更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校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决定了学校将拥有更多主动发展的空间,更加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要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陶艺文化,

把陶艺引进小学课堂,并把陶艺教育与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究和尝试。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鼓励鞭策下,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我校于2003年下半年起,着手进行《陶艺》教学的尝试。从2003-2004学年度起,我校逐步开设三、四、五、六年级陶艺课程,以通过每周一节课的形式进行探索,并从2005年开始把《陶艺》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该课程的编写与国家、地方的理论相一致,在课程总量的设置上,克服深、重、难的现状;在教材的内容方面,遵循新课程标准,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相融合,与人文精神相融合,逐渐向综合方面发展,使陶艺校本课程富有时代感。教材的编写还体现了对学生的个性潜能充分挖掘,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陶艺课程开发实施的策略 1、构建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组织。

建立一支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渠道顺畅的重要因素。从2004年起,我校专门成立了课题开发组。由专家和校领导为老师进行理论方面的认证和指导,一线教师进行陶艺教学方面的探究和实践,搜集适合学生发展的课例形式,定期汇总教研。做到边实施,边开发,边挖掘,边总结的同步进行的有效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为保证组织机构民主、顺畅运行,学校强调三个意识,即校长要有协调意识,分管领导要有服务意识,实验教师要有精品意识,为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2、开展以课题研究为支撑的理论培训。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关键在教师。由于小学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宣城乃至安徽还无先例,我校教师对于校本课程也属于初次接触,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开发新课程的热情与能力是当务之急。为此,我校准备进行以课题研究为支撑,通过校本科研、校本教研加强培训。要求老师业余进行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理论的自学,还寻找机会向陶艺家请教有关陶艺专业知识,使我校的课程开发既有课程理论方面的支持,也有专业知识上的引领。老师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做到有课题,从实际教学出发,解决实际问题,写出相关的论文与案例。老师科研意识的形成,提高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3、创设良好的外部开发环境。

为推进陶艺教学,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配齐、开设了高标准的陶艺教室、作品陈列柜,设置了专门烧制陶器的窑炉。

三、陶艺校本教材的编写

我校陶艺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是建立在老师上实验课,开展个案研究的基础上。随着陶艺课程的研究与推进,老师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厚积薄发,在专家的指导下,准备编写了名为《陶艺》的低、中、高三册陶艺教材。教材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检验和完善,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课程年级目标。 低年级:

1、以培养儿童喜欢玩泥巴为主,不急于要求儿童塑造出作品,在游戏中体验泥巴的硬、

软、干、湿等不同性质并自由自在地进行变形,以提高其兴趣及信心。

2、鼓励儿童多尝试各种技法、探求陶土的可塑性。如揉、搓、切、打、挖、刮、堆等技法,通过游戏让学生自己探究。

3、能够捏塑出各种简单的几何形体,如长条、球体、立方体、泥板等,并进行简单的图案刻画。

中年级:

1、尝试运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陶土的造型创作,如木棒、牙签、竹筷、铁丝等。 2、能够把握雕塑造型的立体感,感受陶土潜在的美感特性,并能与他人分工合作完成作品。

3、尝试运用各种技法制作平面的或立体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其造型能力。 4、逐步养成收藏自己喜爱的作品并拍摄照片,作简单的介绍,养成乐于与人共赏的习惯。

高年级:

1、喜欢欣赏中外优秀的陶艺作品,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发现其意义并能对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特点、创作背景等方面进行自主探究,有自己的心得。

2、培养儿童有计划性的工作能力,在实际创作之前,能根据构想草图,预想必须使用的材料、工具和技法,以及制作步骤,有顺序地进行创作。能注意到特体量感与动势的表现,并逐步接触拉坯制作做出简单的坯体,学习简单的釉色法。

(二)教材编写的原则:要求教材要适合12岁以下年龄段的学生。遵循以“玩”为主宗旨,以感受陶艺,享受玩泥的快乐为主线,以人文性的语言贯穿整个教材。本教材突出“两个易”:1、陶艺技巧和知识学生易接受,要与小学生的经验和生活相适应。2、学生的材料容易搜集,如课余练习黄泥和橡皮泥均可成为陶泥的代用品。

(三)教材的新颖之处是突出了“五个结合”:音乐与陶艺的融合,研究性学习与陶艺的融合,环保与陶艺的融合,生活与陶艺的融合,民间艺术与陶艺的融合。

(四)过程性评价在三册教材中得以体现。低年级是“快乐的陶艺学期”,中年级是“发展的陶艺学期”,高年级是“收获的陶艺学期”,每册对学生的要求都在不断地更新。在过程性评价中,我们遵循评价的趣味性,激励性,可操作性原则,有学生自评,生生互评,还加入了家长的评价。使每个学生在学期结束后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所收获,使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一体化。

四、陶艺课程的实施效果

1、陶艺课程的有效实施,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在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中,学校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通过边实践边开发的策略过程,不断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水平。陶艺课程的成功开发,有利于学校课程管理和决策的民主化及课程资源的优置化,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成为了学校的品牌课程,凸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2、陶艺课程的有效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学校充分调动其内在动力与追求,努力营造个人开发的环境,鼓励创新、求异、个性化。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己专业化水平。

3、陶艺课程的有效实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激发儿童对陶艺的学习兴趣、发展感知能力和三维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和解决问题问题的能力。总之陶艺课程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玩泥巴中培养了审美情趣,享受到了成功和快乐,真正落实了“为每个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p8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