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贸大学政治经济学强化讲义

更新时间:2023-05-05 07:3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试科目各章节知识点深度剖析

第一本书:《政治经济学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

第一章导论

1.1本章知识点串讲

本章分四节,第一节讲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对生产关系研究的三个层面。第二节是政治经济学的任务,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第三节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是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第二节是重点,第三节和第四节只需要了解就可以了。

1.2本章重难点总结

总体来说本章内容比较简单,没有难理解的地方,下面是本章重点知识点:一是社会生产关系研究的三个层面,包括经济制度研究、经济体制研究、经济运行机制研究。二是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的表现。

1.3本章典型题库

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答: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并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经济活动。

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因为:

首先,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人类要生存,必须首先解决衣、食、住等基本生活问题,即取得维持和延续生命所必须的生活资料,这些生活资料只能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来提供。

其次,物质的生产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不仅要生存和从事经济活动,而且要逐步从事和发展文化、艺术、科学、体育、教育、卫生、政治等种种事业和活动。人类活动的多样化,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发展,都是以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为前提的,也就是以人类能够生产越来越丰富的、超过基本生存需要的剩余产品为前提的。

2、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并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经济活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首先是一个劳动过程。这个劳动过程必须具备三个简单要素: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劳动者的劳动是具有一定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借助一定的生产工具去支配和改造客观物质对象,使其满足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是劳动者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

劳动对象是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物质资料,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在劳动过程的三个简单要素中,劳动是最基本的和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是主体要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称为生产资料,是劳动过程中的客观因素。现代社会的生产过程,除了这三个要素之外,还需要管理、信息、技术等许多要素。

★3、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

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除了要同自然界发生联系外,人与人之间也要发生密切的联系。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就是生产关系,又称经济关系,它是多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直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与此相适应,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方面的关系构成生产关系体系或广义的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们在社会总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

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生产关系类型与性质的首要标志。

”?

4、怎样理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发展和变化。近代社会以来,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都同科学技术发生了越来越密切的联系。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发明创造应用于社会生产过程,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之中,引起它们的优化和质变,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如新的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从而从根本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可以改进和更新生产工具,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优化劳动对象的性能和质量,扩展劳动对象的范围,从而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可以改变和变革生产工艺,改善经营管理和劳动组织,使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得到更合理的组合和更科学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非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个独立构成要素。这是因为,科学技术必须同构成生产力的两个独立要素即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结合,才能发挥出它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5、生产关系包含哪些内容?

答:

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就是生产关系,又称经济关系,它是多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人们在政治、思想、文化、宗教、家庭等方面的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生产关系有狭义生产关系和广义生产关系之分。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联系和关系是狭义的生产关系。然而,政治经济学不仅要考察直接生产过程,而且要考察社会生产总过程(再生产过程)。因为整个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不断重复进行的,它表现为社会生产总过程。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分配和交换之后,才能进入消费领域,然后社会生产过程重新开始进行。因此,社会生产总过程包括生产(直接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与此相适应,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方面的关系构成生产关系体系或者广义的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6、简述生产关系的层次性。

答:

2

社会生产关系作为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其本身可分为不同的层次。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生产关系的研究可以概括为三个层面。

第一,经济制度研究。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综合,它表明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方面关系的性质,反映着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区别。

第二,经济体制研究。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或表现形式,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所实行的各种组织、管理、调节国民经济的具体制度、方式、方法的总称。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与结构、经济决策结构、经济调控结构、经济利益与动力结构、经济管理组织结构等基本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实现并维持社会经济的运行。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同属于社会经济关系系统的范畴,其中经济制度属社会经济关系的本质层次,而经济体制属社会经济的运行层次。

第三,经济运行机制研究。经济运行机制也称经济机制,是指经济有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联系和作用。它存在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经济机制的主要功能在于调节各种经济资源在社会经济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以及各种产品生产之间的配置,以实现人们经济活动效益的最优化。经济机制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经济体制的类型和要求,一定的经济机制只有在相应的经济体制下才能形成并发挥作用。同样,一定的经济体制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机制。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

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其任务就是通过对不同生产关系的考察和分析,来揭示各种生产关系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研究各种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经济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在经济规律面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8、怎样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答:

经济规律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经济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客观性的。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经济规律的作用及其后果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三,人们的行为如果符合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就会在社会经济实践中取得成功;相反,人们的行为如果违背了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处罚,对社会经济造成损失或破坏。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所作为,任其摆布。相反,人在经济规律面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第一,认识经济规律,对经济规律及其作用作出科学的表述和概括。第二,利用经济规律,即人们自觉地使自己的行动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无论认识还是利用经济规律,都是一个长期实践、反复探索的过程。

9、经济规律的特点是什么?

答: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3

第一,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挥作用的,而经济规律是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的运动规律,因而它总是与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

第二,自然规律大多数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是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并发挥作用。

第三,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一般是比较顺利的,不会引起激烈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但是,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往往会受到不同社会利益阶级之间利益矛盾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对经济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则要受到不同阶级利益矛盾的影响,并伴随着激烈的斗争和冲突。

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2.1本章知识点串讲

本章分四节,第一节讲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和历史地位。第二节是商品:商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简单商品经济基本矛盾。这一节是重点,考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好好记住商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和简单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内容。第三节是货币:货币职能、货币流通规律。这一部分也是重点,但不难理解。第四节是价值规律,这是全书的重点,要生要重视。

2.2本章重难点总结

总体来说本章内容非常重要,也有难理解的地方,下面是本章重点知识点:商品二因素和二重性;简单商品经济基本原理;货币流通规律;价值规律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及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2.3本章典型题库

1、简述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答: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商品经济是伴随着一定经济条件的出现而产生的。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有两个:

第一,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为不同的行业和部门,每个生产者固定地在某一行业、部门从事某一中经济活动的状态。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社会分工使生产者之间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并使交换成为必要。

第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这是因为,不同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者,都是自身独立的经济利益,他们既不能直接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产品,又不会无偿出让自己的产品。每个所有者只能拿自己的产品与其他所有者的产品进行交换,并且在交换中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这样,劳动产品必然采取商品形式,产品的生产和交换必然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从而导致商品经济的产生。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上述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条件都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此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就进一步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

2、试述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答:

(一)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首先,人类经济活动的三种基本方式即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时序性。商品经济以广泛的经济联系和频繁的交换否定了自

4

然经济,它的充分发展又为其自身的消亡和产品经济的产生创造着条件。商品经济作为衔接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的中间经济,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起着瓦解自然经济、催生产品经济的作用。

其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是循阶段、有时序的,它只能从较低阶段进入有一定程度发展但又未充分发展的阶段,再到高度发展的阶段,它绝不能跳过其中的某个阶段。在生产力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经济活动方式。商品经济就是一种与生产力既有一定程度发展但又未充分发展的阶段相适应的经济活动方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二)商品经济的重要作用

首先,商品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社会分工,促进生产的社会化。商品经济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产生和发展又反过来极大地扩大了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进程。

其次,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推动技术进步的有力杠杆。在商品经济中,生产者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驱使商品生产者竞相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由此推动社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社会生产的现代化。

最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经济各个部门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机制,为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效运行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了灵活的经济机制和经济杠杆。

3、怎样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答: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或者说商品的这种有用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无论社会形态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各种商品作为价值,在质上都是相同的,因而在量上可以进行比较,并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商品价值的大小决定着商品交换的比例。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的统一性表现在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对于商品生产者有意义的是实现商品的价值;对于商品购买者有意义的是取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商品生产者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购买者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付出商品的价值。在这里,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互相排斥、互相矛盾的。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为了生产出某种特定商品,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做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撇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劳动,叫做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

综上所述,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马克思指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5

★4、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问题的枢纽?

答: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的二因素。马克思指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马克思首先发现和证明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正确地回答了是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从而使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并为分析和理解一系列政治经济学的重大问题和原理,提供了一把钥匙。因此,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5、怎样理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为什么说它是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答:

在简单商品经济中,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各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每个生产者的劳动都是提供给社会的,是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因而他们的劳动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每个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地进行商品生产活动,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都由他自己决定,生产出来的成果也归他自己所有。因此,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

(1)这一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一切内在矛盾的根源。私人劳动只有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它们之间的矛盾才能解决。实现这种转化的唯一途径是交换。在商品交换中,具体劳动必须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样,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决定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进而又决定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2)这一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在简单商品经济中,每个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转化为多少社会劳动,决定着他在竞争中的地位,从而决定着他的命运。

(3)这一矛盾决定着简单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由于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因而产生了商品交换的必然性,于是产生了简单商品经济。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私有制的发展,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也不断发展,从而推动着简单商品经济向社会化商品经济过渡。

6、商品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它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来表示;二是以生产单位使用价值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的作用程度,而与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无关,因此,它的变化只影响到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变化,而不会影响到商品价值总量的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越多,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越少;相反,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的使用价值量越少,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越多。但是,无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由此可

6

见,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同一劳动在同样时间内提供的价值怎样理解““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7、怎样理解

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量总是相同的””?

量总是相同的

答: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它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数量来表示;二是以生产单位使用价值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的作用程度,而与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无关,因此,它的变化只影响到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变化,而不会影响到商品价值总量的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越多,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越少;相反,劳动生产率越低,生产的使用价值量越少,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越多。但是,无论劳动生产率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由此可见,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8、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答:

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表明,货币是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的,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与普通商品相比,货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特殊之处:普通商品的价值要通过与货币相交换才能表现出来,而货币本身就直接体现社会劳动,是价值的代表;第二,普通商品是使用价值,只是以自己的物质属性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而货币具有两重使用价值,既可以满足人们某种特定的需要,如制作工艺品等,由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都要通过与货币的相交换,实现自己的价值。货币使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发生联系,从而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9、货币都有哪些职能?货币在执行不同的职能时具有什么特点?各职能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答: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货币的职能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第一,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货币的首要职能,指货币以自身为尺度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量的大小。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来实现的。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而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

第二,流通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商品流通。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中的货币,而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第三,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贮藏起来,这时货币就执行着贮藏手段的职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不足值的货币,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或贵金属本身。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可以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

第四,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货币被用来偿还债务和支付税款、租金、利息、工资等

7

8的职能。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在商品交换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伴随着赊销赊购和延期支付现象而产生的。

第五,世界货币。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越出了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这就是货币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商品。其次,作为支付手段,用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最后,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如对外贷款或援助、支付战争赔款等。

上述货币的五个职能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它们共同表现出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从历史角度看,货币一产生便具有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他职能是在这两个职能的基础上,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陆续出现的。从货币五个职能的相互关系看,货币必须首先完成价值尺度的职能,才能进而完成流通手段的职能;只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进一步发展了,才能产生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不仅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职能发展的结果,而且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的。至于世界货币,是以货币在国内市场上发挥其他职能为基础的,是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

1010、为什么说、为什么说、为什么说““随着货币职能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进一步加剧了随着货币职能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进一步加剧了””?答:

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既促进了商品流通,又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在赊销赊购条件下,许多生产者之间都结成了一环扣一环的债权债务关系。一旦有一个债务人不能按期偿付欠款,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整个债务链条的崩溃,从而造成许多生产者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因此,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危机的可能性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111、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1212、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贯彻其作用的形式是什么?、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贯彻其作用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

答: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即要求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但是,在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是偶然的,而不一致是经常发生的。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由于买者竞相购买和卖者趁机抬价,商品价格就会涨到价值以上;反之,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由于卖者竞相销售和买者趁机压价,商品价格就会跌到价值以下。这种商品价格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现象,就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并不违背或否定价值规律,这是因为:

第一,商品价格的波动,始终是以它们的价值为中心,波动的幅度也不会与价值相差太大。

第二,商品的价格不可能一直高于或低于其价值,而是随着供求状况的变化,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高于和低于价值的部分会相互抵消,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

★1313、评述价值规律的作用。

、评述价值规律的作用。

答: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挥作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调节社会生产和流通。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生产,要求各个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在商品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是通过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来调节的。具体讲,是通过价格波动来调节的。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到其价值以上时,表明这种商品已经供不应求,生产这种商品变得有利可图,于是吸引很多生产者生产这种商品,该生产部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随之增加。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跌到其价值以下时,表明这种商品已经供过于求,生产这种商品变得无利可图甚至亏本,于是使许多生产者减少或放弃这种商品的生产,该部门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随之减少。价格的涨落像指示器,引导商品生产者调整生产力方向和生产规模,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使各生产部门之间保持大体平衡的比例关系。应该指出,价值规律的这种自发调节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往往引起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过多的流出或流入,从而导致各个部门生产规模的过度扩张或收缩,这又会使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平衡关系遭到破坏。

(2)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价值出售。这样,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者,就能够取得较多的收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者,就会亏本,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追求盈利的动力和竞争的压力驱使每个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造成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每个商品生产者都努力缩短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但是,各个商品生产者占有生产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不同,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不同,因此,他们的个别劳动时间总会存在差异。有的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的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造成有的生产者发财致富,有的生产者亏本破产。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价值规律所发挥的优胜劣汰的作用,又导致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两极分化。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

3.1本章知识点串讲

本章共分四节,第一节讲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是这一节的重要知识点。第二节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主要知识点是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应该说本节全是重点,考生好好把握。第三节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本节的重点。第四节是资本主义工资。考生要掌握工资本质。

3.2本章重难点总结

本章第二和第三节是重难点集中地章节,这些知识点也是全书的重难点,考生要重视。考生需要注意的重点如下:资本总公式及矛盾;价值增值过程;剩余价值规律相关内容;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和本质。

3.3本章典型题库

9

★1、货币是怎样转化为资本的?

答: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结果,而货币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是资本最初的表现形式。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根本的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而劳动力成为商品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劳动者只有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他才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才可能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

第二,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以外,一无所有,既没有任何生产资料,也没有任何消费资料,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怎样理解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是什么?

答:

马克思把资本流通公式即G—W—G′称为资本的总公式,它反映了各种形态的资本的运动过程。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是相矛盾的。根据价值规律,商品交换必须按照等价原则进行,交换的结果,不会引起价值量的增加。但是,资本在运动中又确实带来了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首先,价值增值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这里的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值,其价值量没有变化。

其次,价值增值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因为这一行为只是使商品从自然形式再转化为货币形式,价值量也不会改变。

最后,价值增值必定发生在G—W阶段所购买的商品上,但又不是发生在这种商品的价值上,因为交换是等价的,而只能发生在它的使用价值上。资本家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有创造价值的能力,而且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所以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关键。

3、如何理解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答:

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劳动力价值也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之中的,它的生产和再生产需要消费一定量的生活资料。因此,生产劳动力这一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具体来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第二,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于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第三,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的费用,用于劳动者对一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总之,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维持、发展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含着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与其他商品相比,劳动力商品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有特殊的使用价值。一般商品在被使用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就是劳动,而劳动能够创造价值,它创造出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还要大的价值。

10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答:

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产生。在流通中,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会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不等价交换,也不能说明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因为一些商品的生产者所多得的,正是另一些商品生产者所失去的。不等价交换的结果,只是改变了原有的价值量在不同生产者之间的分配,而价值总量没有增加。因此,在流通领域是不产生剩余价值的。

离开流通领域也不能产生剩余价值。这是因为,商品生产者只是在流通领域才互相发生联系。离开流通,商品生产者只和自己的产品发生关系。这种关系表明,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同时创造出剩余价值。

可见,离开了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增值,剩余价值也不能产生。

★5、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答:

剩余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通过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达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目的。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与劳动力处于分离的状态,二者的结合是通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实现的。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作为资本的要素而存在和发挥作用,而资本的本性和使命是价值增值,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其一切活动的目的和动机都是为了榨取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都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资本主义的生产是为了创造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流通是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资本主义分配是资本家各个剥削集团之间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资本主义工人的个人消费是为剩余价值生产提供劳动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则是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

(3)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构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内在动力。随着剩余价值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各种固有矛盾日趋深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走向灭亡。

6、什么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有什么意义?

答:

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式。马克思根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价值增值,所以,马克思称它们为不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要改变它的价值量,会发生价值增值,所以马克思称它为可变资本。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不变资本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是剩余价值得以产生的物质条件,但它本身不产生剩余价值。直接创造剩余价值的是可变资本,或者说雇佣工人的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11

第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为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指标是剩余价值率。

7、试述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及其相互联系。

答: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日即工人在一天内的劳动时间,由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构成。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叫绝对剩余价值。由提高劳动强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也属于绝对剩余价值。

这种在工作日长度已定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叫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的。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首先,无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还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都是为了资本家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这一目的服务的。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具体形式不同。

其次,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剥削在任何时候都必把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否则就不可能生产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剥削就不可能存在。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工作日被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为前提的,由此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最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作用。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于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非常缓慢,因此,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来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当资本主义发展到较高阶段,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越来越快,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就取代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占据主导地位,成为资本家加强剥削的主要方法。

8、超额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为什么说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

答:

所谓超额剩余价值,就是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已定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的。

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先从个别企业开始的。个别企业的资本家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首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它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商品仍按社会价值出售,它就能够比生产同类商品的其他企业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工人的剩余劳动。

个别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现象。为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各个企业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竞相采用新技术。任何企业都不可能长期垄断一种新技术。当新技术被普遍采用以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商品的社会价值随之降低,原来先进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和社会价

12

值之间的差额就会消失,因而超额剩余价值就不复存在了。这时,会有一些采用更先进的技术的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这样,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全社会劳动价值随之不断降低,必要劳动时间逐渐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于是,全社会的资本家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产生的。

9、怎样理解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答:

在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买卖关系中,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不是商品也没有价值和价格。这是因为:

(1)劳动是价值的实体,但劳动本身没有价值。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那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这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同一反复。

(2)凡是商品,在出卖之前必须独立存在,而工人在市场上同资本家进行交换时,劳动还没开始,所以也就不能被当作商品出卖。

(3)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工资就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那么就会否定价值规律或者否定剩余价值规律。因为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资本家应该把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付给工人。这样,剩余价值无从产生,剩余价值规律就被否定了。如果资本家要获得剩余价值,他就不能把工人创造的价值全部付给工人。这样,剩余价值产生了,但是劳动和工资就不是等价交换了,价值规律就被否定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中,无论价值规律还是剩余价值规律,都必须存在并发挥作用,这说明劳动不能成为商品。

(4)工人被资本家雇用之后开始劳动,但这时的劳动已经不属于工人,而是属于资本家,工人不能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作为商品出卖。

劳动和劳动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劳动则是劳动力的使用,是劳动力发挥作用的过程。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

(1)从买卖关系看,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交易,似乎和其他商品交换一样,买者付出货币,卖者付出与货币不同的另一类东西。在这种关系中,人们注意的只是这种交换应符合商品买卖的对等权利,并不在意买卖是什么商品。

(2)从劳动力的特点来看,劳动力存在与人体之中,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直接看到的是在资本家和工人的交换完成后工人所进行的劳动,因此误以为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而不是劳动力。

(3)从工资的支付方式看,资本家通常是在工人劳动之后才付工资的,这也容易造成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假象。

(4)从工人本身来看,他并不关心自己出卖的是劳动力还是劳动,他只知道劳动是谋生的手段,因而把工资看作是劳动的报酬。

(5)从工资的实际运动来看,工资的数量随着工人提供的劳动数量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从表面上看似乎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就掩盖了工人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之间的区别与对立,似乎工人得到的是他们的全部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工人的无酬劳动也表现为有酬劳动。这就把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完全掩盖起来了。

、为什么计件工资更有利于资本主义剥削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10、为什么计件工资更有利于资本主义剥削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10

答:

13

计件工资是按照工人所完成的产品件数和作业量来支付的工资。与计时工资相比,更有利于资本主义剥削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

(1)在实行计件工资时,工资直接与劳动成果相联系,这就更容易使人认为工资是劳动的报酬,从而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

(2)计件工资成为克扣工人工资的手段。在实行计件工资时,资本家不但规定了工资单价,而且还规定了产品的质量和规格。在验收产品时,资本家总是故意挑剔和刁难,借以对工人进行罚款和克扣工资。

(3)计件工资是刺激工人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工作日的手段。计件工资使工人的收入同自己的劳动成果直接联系起来,工人为了多挣一点工资,就要保持最大的劳动紧张程度,甚至“自动”延长工作时间,以尽可能地增加产品数量。这样做,工人实际多挣的一点工资根本就不能弥补劳动力的过度消耗,却为资本家生产出了更多的剩余价值。

(4)计件工资是资本家压低工人工资的手段。工人为了多挣一点钱,不得不提高劳动强度,在单位时间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当多数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资本家就要压低工资单价,从而使工资水平降低。

(5)计件工资为资本主义家庭劳动奠定了基础。由于计件工资本身具有控制工人劳动的质量和强度的作用,因此,资本家没有必要像在计时工资条件下那样,对工人的劳动进行严密的监督,而可以把一些产品的生产交给分散的家庭劳动者去做。这样既可以节省厂房、设备、管理等方面的开支,又可以广泛吸收妇女和儿童参与生产过程,扩大剥削范围,并使工资单价下降。

第四章资本积累

4.1本章知识点串讲

本章分三节,第一节讲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主要内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第二节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考生要掌握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原理是什么,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的含义、区别。第三节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及其历史趋势。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就可以了。

4.2本章重难点总结

本章是重点,总体来说难度不大,考生需要注意一下几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内容;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相对人口过剩,资本积累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4.3本章典型题库

1、为什么说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答:

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使我们看到从一次孤立的生产过程所看不到的一些重要特点,进一步看清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1)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从一次生产过程来看,当工人得到工资的时候,它们在这一次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产品往往还没有卖掉。因此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似乎是资本家用自己的货币支付的。从再生产的角度看,虽然工人在这一次生产过程中所生产的产品还没有卖掉,但是他们在前一次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产品已经被资本家卖掉并转化为货币了。资本家把第一次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产品用来重新购买生产资料,把相当于剩余价值的部分用于个人消费,把相当于可变资本的部分用于购买劳动力,即作为工资支付给工人。可见,资本家用来支付工资的可变资本,并不是资本家垫付的,而

14

是工人在上一次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工人是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自己的工资,是自己养活自己;同时,不仅如此,工人还以自己的劳动养活了资本家。

(2)不仅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而且全部资本归根到底都是工人创造的。从再生产角度观察,资本家的全部原有资本,不管它最初是怎样来的,经过一定时间以后,都会变成积累起来的剩余价值。

(3)工人的个人消费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服从于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需要。工人的个人消费的实质是为资本家再生产提供可剥削的劳动力,因而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进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上述特点表明,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它一方面不断地再生产资本家的全部资本,即再生产资本家,另一方面,它不断地再生产出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

2、资本积累与资本积聚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

答:

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资本积聚指单个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即依靠资本积累来增大其资本总额。

资本积累和资本积聚有密切的关系:资本积聚是伴随资本积累而进行的,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源泉,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结果,而资本积聚又是促进资本积累增长的条件。

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劳动力买卖虽然是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的,形式上符合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但实际上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购买追加的劳动力,去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更多的剩余价值。这是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内容,也是资本积累的实质。

3、为什么说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积累具有客观必然性。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决定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为了获得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除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外,还必须不断增加资本总额,以及扩大剥削规模,这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竞争作为一种强制力量,也迫使资本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不断增加资本总量,购置更多、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在销售和信贷方面获得比较优越的条件,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因此,资本主义竞争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和在竞争中取胜,必然不断改进技术,采用先进机器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其结果是在全部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相对增大,而可变资本所占比重相对缩小,从而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4、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作为单个资本最大的两种形式,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他们的区别表现在:

第一,资本积聚是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因此,资本积聚不仅会使个别资本增大,而且会使社会资本总量增大;而资本集中是若干中小资本合并为一个大资本,因此,它只会增大单个资本总量,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量。

第二,资本积聚要受到剩余价值总量的限制,从而也受到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的限制,因此,它的增长比较缓慢。而资本集中没有这种限制,它可以使单个资本在较短时间内大量

15

增加。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积聚会促进集中。资本积聚越多,单个资本的竞争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大资本打败和吞并中小资本;

另一方面,集中也会促进积聚。集中起来的资本越大,生产规模和剩余价值的总量就越大,从而越有利于资本积聚。

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5、为什么说相对过剩人口既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

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答:

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超过资本的需要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在总资本中不变资本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可变资本所占比重日益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取决于总资本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可变资本部分的大小,因此,可变资本比重的下降,意味着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

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日益增加。这主要是因为: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机器的广泛使用,许多工作的繁重程度减轻了,操作简化了,这就造成了妇女和儿童参加劳动的可能性,扩大了劳动的供给。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生产者两极分化,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成为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无产者。资本主义激烈竞争,使许多中小资本家陷于破产,沦为雇佣劳动者。

综上所述,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造成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势: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日益增加,其结果必然是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成为相对过剩人口。这种相对过剩人口并不是超过了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仅仅是超过了资本积累的需要,即超过了资本家榨取更多剩余价值的需要。所以,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不仅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这是因为:

第一,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资本家加强对在业工人的剥削。因为存在大量失业工人的情况下,资本家不仅可以在市场上买到更便宜的劳动力,而且可以以此压低在业工人的工资,迫使他们接受其他种种更苛刻的条件。第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使资本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找到可供剥削的劳动力。资本主义生产具有周期性,而大量相对过剩人口就像劳动力的蓄水池,可以随时调节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

6、怎样理解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化?

答:

马克思通过考察资本积累及其对无产阶级的影响,解释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他指出:“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就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大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可见,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进行,资本主义社会在财富占有上出现了两种相反的趋势,即财富在资产阶级手中积累,贫困在无产阶级身上积累。无产阶级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大量的社会财富,不仅这些财富被

16

资产阶级无偿占有,而且给无产阶级带来恶劣的后果,造成贫富两极分化,这是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无产阶级的贫困表现为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两种形式。相对贫困是指在国民收入中,无产阶级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而资产阶级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绝对贫困是指无产阶级生活水平的绝对下降。绝对贫困主要表现在失业和半失业人口的增加、实际工资的下降以及无产阶级其他生活条件和受教育状况的恶化等方面。

7、怎样理解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答: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就是剥夺者被剥夺,即资本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所代替。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需要两个条件,第一,大批的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的存在。第二,大量的货币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从历史上看,以上两个条件主要是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迅速形成的。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用暴力等最残酷的手段,来剥夺小生产者,使他们失去生产资料,变成无产者,使他们的劳动条件转化为资本。通过资本原始积累,多数人的小私有制转化为少数人的大私有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迅速建立起来。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并没有停止对私有者进行进一步剥夺。但是对私有者的剥夺采取了新的形式。过去是资本家剥夺小生产者,现在是资本家剥夺资本家,即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如果说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家对小生产者的剥夺,曾经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那么,资本的积累和集中,则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灭亡准备必要的条件。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随着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剥夺,资本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质,即越来越社会化了。生产的社会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随着单个资本的膨胀,出现了规模巨大的企业,生产资料成为许多人共同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资料,生产过程成为许多人协作进行的社会化生产过程。产品也成为许多人协作生产出来的社会化产品。第二,各个部门和各个企业之间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不断发展,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协作关系日益密切。第三,狭小的、分散的地方市场逐渐汇合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并进一步发展为世界市场。

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质的同时,资本积累又产生另一个后果,即资本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资本家手中。资本积累所造成的这两种后果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生产的社会性质要求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并由社会对生产进行统一经营管理,要求生产成果也归社会占有和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分配。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却归少数资本家占有,生产不是根据整个社会需要,而是完全服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需要,按照资本家个人的意愿来进行,生产出来的产品则完全由资本家占有,并按照他们的利益进行交换和分配。这样,在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便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个矛盾不断发展,日益尖锐。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与生产的社会化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为其灭亡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并且准备了阶级的力量。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第五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5.1本章知识点串讲

17

本章分为二节,第一节讲资本的循环。主要知识点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三种形式和顺利进行的条件。第二节讲资本的周转。主要知识点是周转时间、次数、影响因素;预付资本总周转,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5.2本章重难点总结

本章非常重要,但是内容不多,不难理解,考生要重点把握以下知识点:产业资本循环的阶段、形式和条件;资本周转速度以及其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5.3本章典型题库

1、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要经过哪几个阶段?采取哪些职能形式?不同职能形式的资本分别执行什么职能?

答:

产业资本是指投入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按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经营的资本。产业资本在运动中,由流通过程进入生产过程,再由生产过程进入流通过程,顺序地经过三个阶段,相应地一次采取三种职能形态,完成三种职能,最后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个运动的全部过程就是产业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资本的购买阶段。资本家用他们的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准备条件。在购买阶段,资本采取了货币资本形态。货币资本一方面执行着货币的职能,充当一般的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另一方面又执行着资本的职能,其目的和结果,都是为了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生产阶段。在这个阶段,资本家把购买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结合在一起,进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在这个阶段,资本采取了劳动力和生产资本的形态,也就是采取了生产资本的形态。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是任何社会的生产都必须具备的要素。它们之所以成为资本并发挥资本的职能,是由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特殊结合方式决定的。生产资本的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资本家销售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包含着预付资本和剩余价值,是作为已经增值的资本价值的存在形式。正是这种情况,决定了处于销售阶段的商品,不仅是一般的商品,同时又是商品资本。商品资本的职能就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既收回预付资本的价值,又实现了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剩余价值。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是这一次循环的终结,又是下一次资本循环的起点。

而且是购买、、为什么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不仅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而且是购买2、为什么产业资本的现实循环不仅是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的统一,还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答:

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资本的购买阶段。资本家用他们的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准备条件。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生产阶段。在这个阶段,资本家把购买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结合在一起,进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在这个阶段,资本家重新回到市场上,出售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换回货币。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是资本的流通阶段,第二阶段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因此,产业资本循环是流通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资本必须不断地从一个阶段转到下一个阶段,如果资本运动在第一阶段遇到障碍,货币资本就会变成贮藏货币,发挥不了货币资本的职能;如果资本停留在第二阶段,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不能被利用,剩余价值就不能产生;如果资本停留在第三阶段,商品卖不出去,剩余价值就不能实现。因此,产业资本循环是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

18

段的统一。

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态都要通过循环的三个阶段,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样,产业资本循环就出现了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资本循环的每一种形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资本运动的特性,但又具有片面性。因此,只有把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统一起来进行考察,才能全面了解资本运动的全过程及其实质。而且,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不是三种独立存在的资本,而是同一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与此相适应,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也不是相互独立的三种循环形式,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3、产业资本顺利循环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

产业资本要实现连续不断的循环运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也就是说,资本家必须按照一定比例把全部资本分成三部分,使它们同时存在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上,各自执行其不同的职能。

第二个条件: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的每一种职能形式,必须连续不断地顺序通过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依次转化为另外两种职能形式,再回到原来的出发点。

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所需要的上述两个条件是互为前提、相互制约的。

★4、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不同?答:

固定资本是指投在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生产资本。从物质形态上看,这部分资本能够在较长年限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原有的形态,它的价值则按照其物质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程度逐渐转移到产品中去,并随着产品的销售逐次收回。流动资本是指投在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上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从物质形态上看,经过一次生产过程就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使用价值变成另一种新的使用价值,其价值则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并且在产品出售后,一次全部收回。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也属于流动资本。

不变资本是指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并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价值增值。可变资本是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要改变它的价值量,就会发生价值增值。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完全不同的:

(1)二者划分的依据不同。前者划分的依据是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后者划分的依据是在价值增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2)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表现为劳动资本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表现为劳动资料的资本。

(3)划分的目的不同。将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目的揭示生产资料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而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目的是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5、怎样理解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无形损耗的存在会对固定资本的折旧率产生什么影响?

答:

19

固定资本的有形耗损又叫物质耗损,是指固定资本的物质形态即使用价值上的耗损。造成这种耗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固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二是自然力的作用。无形损耗又叫精神耗损,是指固定资本在有效使用期内,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造成无形耗损的原因也有两个:一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同样的固定资本要素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导致原有的固定资本要素的价值降低;二是由于出现了新技术,发明了新的效能更高的机器设备,引起原有的机器设备贬值。

固定资本的物质耗损会使固定资本的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就必须把转移到产品中去的固定资本的这部分价值,从销售商品的收入中及时提取并积累起来,以备将来用于固定资本的更新,这种做法叫做折旧。根据固定资本消耗程度逐步提取的资本额,叫做折旧费。每年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例,叫做折旧率。

固定资本的无形耗损是资本家的一种损失。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种损失,资本家总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实行倒班制等办法,千方百计提高机器设备的利用率,以便尽快收回固定资本的全部价值。在科技进步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提高折旧率也愈益成为资本家避免无形损耗的重要办法。

★6、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的因素有哪些?资本的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越快,预付总资本周转就越快。第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生产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即生产资料的构成。由于固定资本比流动资本周转得慢,所以固定资本占的比重越大,流动资本占的比重越小,预付总资本的周转就越慢。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资本周转速度直接影响年剩余价值量。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预付资本周转越快,其中包含的可变资本周转越快,因此年剩余价值量就越多。

其次,资本周转速度会影响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就是年剩余价值量同预付可变资本之间的比率。年剩余价值率反映在一年中资本家预付资本的增值程度,它不仅取决于剩余价值率,而且取决于资本周转速度。

第六章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

6.1本章知识点串讲

第一节讲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主要知识点是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个基本理论前提。第二节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主要知识点是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实现条件。第三节是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主要知识点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过程。第四节是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6.2本章重难点总结

本章是全书重点,比较难理解,考生要在通读全章的基础上好好理解,加强记忆。重难点如下:研究社会资本运动的前提;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6.3本章典型题库

1、分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为什么必须以社会总产品作为出发点?

答:

20

社会总产品是社会物质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单位)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把社会总产品作为研究社会资本主义运动的出发点,是因为:第一,各个个别资本之间的联系是靠商品的买卖建立起来,因此,只有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进行分析,才能把握各个个别资本之间的联系,从而把握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第二,社会总产品既包含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又包含用于个人消费的生活资料。这些产品卖出去之后,作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产品重新进入生产过程,成为生产资本;作为生活资料的那部分产品则进入资本家和工人的个人消费。因此,从社会总产品入手分析,就可以看出社会总产品的一部分如何通过资本流通用于生产消费,另一部分又如何通过一般商品流通用于个人消费,从而了解社会资本运动的全过程。

2、为什么说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答: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社会总产品的补偿包含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个方面。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的价值通过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中已消耗掉的资本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实物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之后,如何再转化为再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要素,包括资本家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以及资本家和工人所需要的各种消费资料。

研究社会资本的运动,必须把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作为核心问题加以考察。这是因为:第一,社会资本包含了所有的个别资本,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构成社会资本运动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社会资本的运动,必然要对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进行考察。第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保证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基础和关键。社会资本运动或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最基本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总产品能给全部销售出去,以补偿预付资本价值并取得剩余价值;二是上一生产过程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得到补偿或替换,所需要的劳动力能够重新获得。考察社会资本运动,就是要说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如何实现的,社会总产品实现的条件是什么,从而揭示社会资本运动的客观规律。

★3、社会总产品实现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是什么?

答:

由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价值和实物两个方面,因此,考察社会总产品必须从价值和实物两个方面进行。

从价值方面看,社会总产品和个别产品一样,是由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组成,即c+v+m。

从使用价值方面看,社会总产品根据它们的实际用途,可以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适应,整个社会生产也分为两大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用Ⅰ来表示。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的生产,用Ⅱ来表示。第一部类生产的产品,包括各种机器设备、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等,它们用于生产消费,即用于补偿生产中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第二部类的产品,包括各种生活消费品,它们用于个人消费,即用于满足资本家和工人的个人生活需要。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分为c、v、m三个部分和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马克思正是在这两个划分的基础上,彻底地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总产品实现的一系列问题,揭示了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全部规律。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p1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