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 腾冲基本情况

更新时间:2024-06-05 22: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腾冲县情及基本情况

http://www.cnwest.com 来源: 云网 2006-09-09 10:03

文星街

一、腾冲县情概况

腾冲历史悠久,山川秀美,文化积淀厚重,以下六个特点基本可以概括腾冲的县情。

国土面积辽阔,民族

众多,人口密度相对不高。腾冲国土面积5845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回、傣、佤、傈僳、阿昌等25种民族。全县辖18个乡镇,2004年末总人口为61.6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5人。

边境线绵长,商贸发达。腾冲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48.075公里,自古就是西南边陲的重要通商口岸和边防重镇,历史上商贾云集、贸易繁荣,首开世界翡翠加工

先河,是东南亚珠宝玉石集散地,被誉为“极边第一城”、“中国翡翠第一城”。据缅英商务官布赛尔的统计,1826年腾冲进出口总额达到100万英磅。在1837年,从当时唯一正式开放通商口岸的广州入境的英国货也才价值90万英磅。1899年英国在腾冲设立领事馆,1902年清政府在腾冲设立腾越海关,1930年至1939年平均年进出口总值达500万两关平银(折合人民币11.3亿元),最高的1939年达708.3万两(折合人民币16亿元)。现在,腾冲境内有猴桥国家一类口岸,有滇滩、自治两个省级口岸和三岔河等14条边境通道。

物产资源丰富,为云南省富矿县之一。境内森林面积450多万亩,覆盖率63.4%,活立木储量4660多万立方米。矿产资源丰富,品位较高,现已开发的主要有铁、锡、铅、锌等金属矿和硅藻土、硅灰石、高岭土等非金属矿。铁矿储量2亿多个金属吨,属低硫磷高品位优质矿床,平均品位58%;硅藻土储量4.7亿吨,约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硅灰石储量超过1.2亿吨,属国内特大型优质矿床。水利资源主要有槟榔江、龙川江、大盈江三大水系,可开发利用水电100多万千瓦。

旅游资源独特,是云南旅游的新亮点。全县风景名胜区总面积730平方公里,有景点92个,其中:一级景点24个,二级景点24个,三级景点20个,四级景点24个。有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首批公布的重点保护湿地——北海湿地、来凤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和顺侨乡、云峰山等一大批神奇秀丽的自然景观。

城市夜景

华侨众多,是云南省著名侨乡。现有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16万多人,分布在24个国家和地区。

文化积淀厚重,腾越文化闪烁灿烂。长期以来,腾冲在与外界交往中,中原文化、南诏文化、抗战文化、异域文化、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腾越文化”。县内人文景观众多,有“在中国乡村藏书量堪称第一”的和顺图书馆,有保存比较完整的滇西抗日纪念馆——国殇墓园,有蜀身毒道遗址等。腾冲有崇文尚教的传统,清末民初先后有39人东渡日本留学,涌现了云南辛亥革命首义领袖张文光、民国元老李根源、抗日县长张问德、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等一批知名人士。

二、腾冲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三桥夜景(蔡汉伦摄)

2005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关心支持下,腾冲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局面。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0.3亿元,比2004年增长12.2%;财政总收入达3.09亿元,增收4921万元,增长18.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4亿元,增长30.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35元,人均增收18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584元,人均增收633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35.4亿元,增长21.9%。三次产业结构从2004年的33.66:20.85:45.49调整为32.32:23.28:44.40。今年一季度,完成生产总值8.3亿元,同比增9.7%。1—4月,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增2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增30.1%。到5月20日,财政总收入完成1.56亿元,增21%

第一,坚持在解放思想中谋求发展。我们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快发展的前提,持续在全县上下开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大讨论,在具体工作中,以城市建设为突破口,树立腾冲快速发展的形象,以此增强自信心,凝聚全县发展合力。近几年来,我县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6亿元,2003年以来就投入建设资金6亿元,城市面积达14平方公里,2003年以来净增2.5平方公里。

城市建设之初,各种矛盾和问题接踵而来,工作每向前推进一步,都会遇到难于想象的矛盾、困难和阻力。对此,我们先后组织800多名干部职工到外地考察学习,用外面快速发展的生动事例引导大家找问题、想办法、谋出路,强化发展意识,进而改变原

有封闭陈旧的观念,主动参与、支持、配合城建工作。我们按市场化的理念经营城市,采用盘活土地存量找一点、各部门承担一点、向上争取一点、向银行贷一点、转让土地经营权筹一点、捐一点、财政拿一点等“七个一点”的办法,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期城建完成后,财政仅投入了180万元,上级补助2000万元,不仅没有欠账,而且还无偿划出600多亩土地用于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

第二,坚持在创新机制中谋求发展。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使很多企业由政府的包袱变成了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如:国有龙江糖厂亏损高达3727万元,长期拖欠职工工资、蔗款、税款、电费,将其转让后,每年提供税收200多万元;国有滇滩铁厂被恒益矿业公司兼并后,当年扭亏为盈,2005年上缴税费3000多万元,新建的年产50万吨铁矿选厂投产;明光矿业公司兼并了资不抵债的大硐铅锌矿厂,投入4000多万元用于技改和勘探,投资新建的年产50万吨铁矿选厂和日处理600—1000吨铅锌矿选厂即将投入生产;对清凉山茶厂分步进行民营化后,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广阔,使南部5个乡6.8万茶农受益。

第三,坚持在“引进来、走出去”中谋求发展。我们牢固树立“支持外来企业发展就是支持我们自己”的观念,倾心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在工业、能源、城市改扩建、文化旅游等方面引进了一批大项目。仅2005年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1项,实际利用外资5.57亿元,增28%。

为更好地走出去,2003年以来我们先后35次出访缅甸,与缅甸联邦建设部、外交部、内务部、司法部签订了腾密路国外段95公里的二级油路建设协议。该路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于2004年10月动工,2006年底将建成通车。同时,腾密路国内段二级油路已全线动工,腾冲至缅甸板瓦二级油路今年6月份前将建成,腾冲驼峰机场试验段工程基本结束,机场专用公路正在加紧施工,320国道至腾冲高速公路项目已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突出构筑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我们把建设好腾冲工业园区,打造矿业、林产品加工、电力、建材、生物制药、食品加工、旅游产品加工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点来抓,县财政从2003年起每年拿出350万元集中扶持上述七个产业。通过两年多的努力,矿业上已涌现出恒丰飞龙电锌、恒益矿业、明光矿业、恒丰矿业、天宝矿业、

腾阳锡业等一批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林产品加工上涌现出古林木业、承信木业和林瑞木业等一批外向型企业。电力上,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的槟榔江电力开发正快速推进,猴桥二级电站已于去年并网发电,龙川江流域35万千瓦的后续电力开发正在分步实施。其他产业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我们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重点发展了茶叶10万亩、银杏10万亩、香料7万亩、造林50万亩,培植壮大了清凉山茶、高黎贡山生态茶、赢兴饵丝等一批龙头企业。

三、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腾冲县委、政府按照保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级”带动战略,将旅游产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精心

培植,大力实施旅游精品工程,全力打造腾冲——中国生态SPA康乐园。通过几年的努力,食、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旅游功能进一步健全,旅游知名度逐步提高,到腾游客不断增多。2005年,到腾游客222.5万人次,同比增10.79%,实现旅游总收入8.05亿元,同比增8.2%。各项数据均创腾冲旅游历史新高,腾冲旅游发展取得五大突破。

(一)旅游档次明显提高,旅游产业投融资体制转型取得新突破

县委、政府大胆改革投融资体制,将旅游作为招商引资项目,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全方位推介,先后引入了官房集团、省机场投资集团、昆明柏联集团和深圳华隆集团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到腾冲参与旅游开发,旅游产业实现了由政府投入为主向政府引导、民营资本投入为主的转变,实现了由政府办旅游向规范行业管理的角色转变。把火山、热海两大景区30年的经营权转让给官房集团、省机场投资集团,与县政府组建了火山热海旅游开发公司,公司累计完成投资8350万元,实施了景区周边陡坡防护工程、建筑物拆除、热海广场、园林餐厅、浴谷改造等项目;柏联集团入驻和顺景区以来,全面启动和顺文化生态村保护开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885万元,改造了元龙阁广场、建成了风味餐馆、滇缅抗战博物馆,开发了民居旅馆、刘氏宗祠纪念馆;县政府与深圳华隆集团签订了建设腾冲国际

生态旅游区的框架协议和腾冲新城区开发协议,目前,华隆集团注册了云南腾冲城建投资有限公司,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腾冲县城总体规划,委托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编制腾冲产业发展规划,并将逐步启动北海温泉、绮罗侨乡和中央商务区项目。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旅游大环境取得新突破

我们抓住最能缩短旅游通达时间、最能树立旅游形象和最能改善旅游接待条件的交通、城建、城市配套设施等工作重点,多管齐下,全力加快建设步伐,旅游基础条件和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县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抓住云南实施“走向南亚”战略和保山实施“走向南亚保山先行一步”的发展机遇,全面启动国际大通道建设,腾密路二级油路工程正在抓紧施工;腾板二级油路8月底可完成路面工程;驼峰机场已经党中央国务院核准,机场专用公路已开工建设,机场跑道、候机厅设计已完成招投标,已动工兴建;320国道至腾冲高速公路正在编制可研报告,随着大保高速公路的开通,周边地区通达条件的改善,县乡公路、县内旅游环线公路的改造提升,建成了四通八达的大旅游环线。初步形成了档次配置合理的旅游接待网络,官房五星级旅游观光酒店建成营业;省空港投资公司建设的四星级酒店建成营业;昆钢驾驶员城正在进行工程扫尾,年内投入营业。全县已拥有二星级以上宾馆酒店20家,县城宾馆酒店共有床位9000多个;有旅行社8家,导游200多人,旅游从业人员4000多人。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将城市建设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名片,精心塑造城市旅游形象。1998年以来,共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5亿元,先后启动了三期城市建设工程,使城市面积扩大到14平方公里,一个集旅游、文化、口岸、商贸、侨乡为一体的森林花园城市初现雏形,成为腾冲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大力实施旅游与文化联姻工程,文化对旅游的支撑取得新突破

以被列为云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县为契机,坚持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通过挖掘、整理、包装腾越文化,使腾冲旅游增添了新的内涵,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旅游成为了文化产业新的发展平台。投资1.4亿元建设了占地514亩的“腾越文化广场”、植物园,完成了高黎贡山母亲雕像、群艺馆、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程控音乐喷泉、体育场等工程;引资建设翡翠古镇、“腾越古镇”及翡翠文化商贸经济园区;培育了杜鹃王、圆角工艺服饰等一批文化旅游产品生产企业;对历史文化、民俗文

化进行挖掘、整理和包装,进行精品创作,推出了《八关逐日》、《大马帮》、《玉观音》、《收藏战争的人》等一批文学作品、电视剧、电影、系列纪录片。

(四)加大投入力度,旅游宣传促销取得新突破

成功举办了六届火山热海旅游节,去年的第六届火山热海文化旅游节,与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剧组合作,推出了《激情腾冲》大型歌唱会,获得了圆满成功。第七届火山热海旅游节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预计将于10月2日—5日在腾冲举行。每年拨出旅游促销专项经费200多万元,在全国、全省的电视台、报刊等媒体和各种交易会、推介会上宣传腾冲、推介腾冲,今年,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走遍中国》、《搜寻天下》、《每日农经》等栏目中都相继播出了有关腾冲的节目。一次性出资获得安宁至保山高速公路上的户外广告权,对腾冲旅游形象和特色产品进行全方位推介、宣传。创办了腾冲政府网、腾冲新闻网、文化产业网等专门网站,并且腾冲新闻网成功与新浪网链接,扩大了宣传的覆盖面。去年,在全国上下隆重举行纪念反法西斯抗战胜利60周年各项活动之际,邀请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组到腾冲拍摄抗战人物和抗战文物,播出3期;举行了滇缅抗战博物馆开馆仪式;举办了“李根源学术研讨会”;去年8月,腾冲被亚洲珠宝联合会授予“中国翡翠第一城”的荣誉品牌称号。组织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魅力名镇评选活动,和顺古镇以其深厚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和谐秀美的生态环境从众多参评古镇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称号,还赢得了十大魅力名镇中唯一的一项大奖——“2005年中国魅力名镇年度大奖”,进一步提升了腾冲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五)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品加工业,旅游产品开发取得新突破

加大力度整合腾冲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努力挖掘其的商品价值,大力发展最能带动群众致富的旅游产品加工业。一是杜鹃王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公司依托腾冲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采用现代加工技术,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2004年以来,累计投资2300万元,接纳中外游客10多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000多万元,利税近200万元,吸纳就业人员200多人。二是腾越园角工艺服饰有限公司投资480多万元,对民族民间传统刺绣图案和工艺进行挖掘整理,生产以“园角背幺”为主的刺绣产品。先后建立了4个生产基地,在省内外设立专卖店8个,今年上半年公司生产“园角背幺”5万多条,实现产值400多万元,利税100多万元,安排就业500多人,增加农民收入150万元。三是为做强做大翡翠产业,建成了有

100多户加工户的“荷花玉雕加工中心”,使翡翠加工户的加工水平大幅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大幅提升。“荷花玉雕加工中心”带动了荷花乡500多户农户发展玉石加工业。四是对清凉山茶、高黎贡山生态茶、腾冲果脯、腾冲饵丝等地方特色风味食品进行了系统的旅游形象包装,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今后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及工作重点:发展思路:围绕把腾冲建成滇西旅游中心和连接南亚、东南亚区域性国际旅游枢纽这一目标,全力打造腾冲——中国生态温泉SPA康乐园,逐步将腾冲建设成康体理疗、休闲度假的旅游胜地,使其成为云南又一世界级旅游区。力争到2010年末实现接待中外游客4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05亿元。

四、文化产业工作开展情况

腾冲被列云南省唯一个的县级试点后,制定了《腾冲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纲要》、《腾冲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123456”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把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城市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改革创新、招商引资、资本运作、培育市场,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云南省 “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腾冲模式”。2005年,我县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42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8%。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体制改革,着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在体制改革中,我们坚持分类指导原则,一方面将县文体局和县广播电视局进行合并,组建了县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另一方面,按照市场运作的要求,对腾越文化艺术团采取五年内逐步“断奶”、最后转制为文化企业的办法;对旅游局下属的火山公司、热海公司、和顺公司及腾越旅游文化园,采取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方式,分别引入云南官房集团、省机场集团公司、昆明柏联集团和明珠集团重组开发;对有线电视台,按照全省广播电视传输网络资源和资产重组与整合的总体部署,完成了有线网络上划工作。在机制创新中,我们对县文联下属的《腾冲文化》编辑部,对县文化馆、图书馆、国殇墓园等7个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三项制度”改革;对县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有一定经营收入的事业单位,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分离的岗位工资制度,采取按岗定酬与按任务、按业绩定酬相结合的内部分配方法,同时将其经营性部分剥离出来,按照市场运行机制运作。通过改革,文化事业

单位的工作作风根本转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经营性文化单位初步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革除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整合了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形成了文化工作合力,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

(二)抓机构建设,着力保障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在腾冲被确定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第一个县级试点后,及时研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分管的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24家县直单位和2个发展文化产业重点乡镇为成员的“腾冲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设立了正科级常设机构——腾冲县文化产业办公室,核定了人员编制,由财政全额核拨工资及经费。其主要职能是将管事管人管财有机结合起来,代表政府管理文化产业和国有文化资产,促进资产保值增效。实践证明,“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作模式和文产办机构单设的做法,顺应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解决了有机构管事、有人理事和有钱办事的问题,运作是成功的。二是突出发展战略研究,科学规划文化产业发展布局。2004年以来,先后编制了《腾冲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纲要》、《腾冲县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请云南省社科院专家编制完成了《腾冲文化产业十年发展规划》和《腾冲县文化产业十年发展战略研究》(2006—2015年)。科学的发展规划为我县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文化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抓市场主体培育,构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几年来,我县通过招商引资培育了七大文化企业:一是引进官房集团、省机场集团公司打造提升火山热海景区。至2006年5月已完成投资2亿元。二是引进昆明柏联集团开发建设和顺文化生态村,目前已完成投资0.7亿元。在公司的带动和引导下,和顺蕴涵的文化生产力逐步释放出来,以旅游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2005年和顺实现旅游总收入2100万元,比2000年的850万元增收1250万元,增长147%;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266元,比2000年的1650元增收616元,增长37.7%。三是引进深圳巨融投资有限公司、保山市鹏程公司分项目建设“腾越古镇”仿古建筑群。该项目总投资4.2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建设进入扫尾阶段,商品房已售出70%。四是引进文星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7500万元建成了文星旅游文化风貌街。五是引进深圳华隆集团打造腾冲国际生态旅游区。该集团计划在10年内,投资50亿元在腾冲建设南亚国际商务中心、高尔夫球场、跑马场,对北海湿地、北海温泉、

绮罗侨乡等进行综合开发,目前该公司已完成所建项目的概念性规划,年内计划启动南亚国际商务中心建设项目。六是引进曲靖明珠集团组建腾冲华庭旅游房地产开发公司。该公司三年内计划投资12亿元开发建设“腾冲民族文化园”和“火山不夜城”。七是引进昆明新知图书城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00万元组建腾冲新知图书城。2000年以来,我县文化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共完成投资6.97亿元,占全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产业投入的84.1%,探索出了一条解决文化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的路子,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文化产业投资格局,为腾冲文化产业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四)抓资源整合,着力开发特色文化产品

我们根据市场运作的规律,集中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出了一批市场前景较好的文化产品。一是扶持实力雄厚的企业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如:扶持杜鹃王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公司以火山石、高档木材和边角废料为原料,开发生产古色古香的木质门票、名片、木雕等旅游纪念品和各种精美的仿古门窗、家具。公司自2003年10月成立以来,已经累计接纳中外游客12多万人次,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吸纳安置就业200余人。又如,扶持园角工艺服饰有限公司对民族民间传统刺绣图案和工艺进行挖掘整理,生产以“园角背幺”为主的刺绣工艺产品。目前,公司已生产“园角”系列产品10多万件,辐射带动500多农户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200多万元。二是拓展丰厚的抗战文化资源,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民间投资、民间收藏的抗战博物馆──滇缅抗战博物馆。自2005年开馆以来,已接待参观者70多万人次。三是整合特色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胆尝试市场运作,逐步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如通过建设腾越翡翠城、文星旅游文化风貌街、荷花玉雕中心、创办腾冲国际珠宝翡翠学院,扩大了翡翠加工营销基地,弘扬了腾越翡翠文化,壮大了翡翠文化产业。又如,引导腾越文化艺术团、高黎贡山民族部落、腾冲女子洞经乐团、皮影戏表演队等二十多个文艺团体积极闯市场搞创收,仅 2005年腾越文化艺术团就演出120场次,其中市场化运作演出60场次,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职工待遇普遍提高,主要演员的月工资已突破3500元。我们还引导县收藏协会组建藏品经营公司;扶持玉泉园建设腾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将皮影、翡翠、民族民间表演团体与玉泉园饮食文化相融合,成为集食、住、游、购、娱为一体的腾越文化集中展示区;正在组建腾越民间工艺品生产公司,开发和生产“腾艺”牌藤编、竹编、蔑编等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四是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对腾冲饵丝、茶叶、果脯、腾药等传统特色产品注入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增加文化附加值。

(五)抓对外宣传,着力打造“文化腾冲”品牌

我们遵循“适度炒作、分步实施、滚动加温、渐入高潮”的原则,利用整合营销的理念,把“文化腾冲”品牌的定位、核心价值准确地推介出去,为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引导企业、消费者,为文化产业发展造势。近三年来,我们引进影视公司到腾冲拍摄了《大马帮》、《玉观音》、《珠宝世家》、《滇西往事》、《腾越金头》等影视剧;与央视文艺、国际、西部等频道合作拍摄播出了反映腾越文化的各种专题节目,在《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等国内外多家媒体上刊载腾越文化专题。二是集中出版发行了有关腾冲的文学艺术作品36部。三是举办各种文化展示、交流活动。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腾冲火山热海文化旅游节;成功策划、组织和顺古镇入选CCTV 2005年度“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并获得年度大奖;2005年腾冲被亚洲珠宝联合会授予“中国翡翠第一城”称号;参加了“2004云南文化产业上海推介周”系列活动;到仰光参加了中缅建交55周年暨“中国文化月”活动,组团参加了首届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第七届中国赏石展和昆交会。四是有偿获得安宁——保山高速路五年的户外广告权,全力宣传推介腾冲。五是创办了腾冲新闻网、腾冲文化产业网等专门网站。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宣传,文化腾冲品牌深入人心,文化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五、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情况

(一)基本情况

南亚国际大通道,是指从昆明出发,经保山、腾冲、缅甸密支那,抵达印度雷多的这条中国连接南亚诸国的陆路国际大通道。这条国际大通道有以下六个特点。

第一,历史悠久、知名度高。早在汉代,在中国西南与南亚、东南亚之间就有一条

经云南连接中原内地和缅甸、印度的著名的贸易古道—蜀身毒道(即西南陆上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同西域丝绸古道一样,在中国与缅甸、印度、中亚、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腾冲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这条丝绸古道上重要的物资集散地。1899年,英国在腾冲设立领事馆,1902年5月清政府在腾冲设立腾越海关。1920年—1929年进出口额占云南外贸总额的30.5%,1930年至1939年10年间年平均进出口关平银达500余万两,最高的1939年达708.3万两。二战期间,为打破日军封锁,保障战略物

资运输,中、美、英三国从1942年底到1945年初,协力在这条丝绸古道上修建了著名的“史迪威公路”(即中印公路)。该路从印度东北阿萨姆邦的雷多经缅甸的密支那进入云南腾冲、保山,与滇缅公路相接,并同时铺筑了石油管道,在中国抗日战争物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距离最近,最为便捷。这条国际大通道全长1208公里,其中昆明—保山—腾冲县城全部高速化后仅606公里,腾冲县城—缅甸密支那全长200公里正在修筑二级油路,缅甸密支那—印度雷多全长402公里,全部高等级化后距离还会缩短。到达印度阿萨姆邦的雷多,就能与南亚的现有的公路、铁路交通网络对接。能以这样短的距离到达印度,并有较好的通达基础,这是国内、省内其它地区所不具备的。这条路线除中缅交界附近约30公里的一段海拔在2000—2300之间,其余路段海拔均在2000米以下,绝大部分在1200米以下,其通行时间、辐射人口和商品运量也是国内其它地方难以比拟的。

第三,基础条件好,投资不大。目前,昆明—保山已经高速化,大官市至龙陵高速公路已于2004年9月开工建设;保山—腾冲县城现为二级油路,年内将启动从大龙高速公路户冲河接至腾冲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力争2009年底建成通车;腾冲—密支那的公路正在全线改造为二级油路,其中境外段将于年底建成通车,国内段将于2007年6月建成通车。今后只要对密支那—印度雷多402公里的公路进行改造提升,这条国际大通道就全线贯通。

第四,有较优越的通航条件。目前腾冲机场已经国家批准立项,力争今年10月开工建设,2008年上半年建成通航。腾冲机场建成后,可逐步开辟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旅游航线。

第五,铁路网建设前景较好。目前,中国西南端的铁路网已到达云南大理,年内将开工建设大理至保山的铁路;缅甸西北端的铁路网到达密支那,印度东北端的铁路网到达印缅边境的雷多。因此,只要将保山—腾冲—密支那—雷多的铁路修通,下行可连接东南亚,上行可连接南亚,并可与西亚铁路网连接至欧洲,形成第二条欧亚大陆桥。

第六,便于建设输油管线。印度东北端的阿萨姆邦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有4座煤油厂,年产石油700多万吨,其石油重镇迪格博伊建有炼油厂,是印度最早的炼油厂,目前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亚洲第一口油井就在这里,这里的石油在二战期间通过中印输油管道运往昆明。从迪格博伊市到印缅边境的雷多仅100多公里,雷多到缅甸历史上就有

输油管道。而且中东、非洲的石油可经水路和铁路运往阿萨姆邦,到达迪格博伊后通过架设中印输油管线运到中国,这将是一条非常经济便捷安全的石油进口通道。

(二)、工作进展情况

从长远看,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应包括公路、铁路、输油管道和航空建设等方面。2003年以来,我们在上级的支持下,相继开展了腾冲至密支那公路改造提升工作、腾冲机场项目前期工作、保腾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为推进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腾密路“四改二”工程自2005年6月份协议签订后立即进入施工高潮期,境外段指挥部下设新寨、昔董、崩东山3个分指挥部,分段管理10个标段的工程施工。全线10个标段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700多名施工人员进场,最多的时候达6000多人。截止2006年5月基本完成路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力争2006年底建成通车。

腾密公路建成后,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为搭建中缅印经济文化交流平台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路建成并继续延伸到印度后,有利于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近30亿人口的两大区域市场对接,形成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为云南走向南亚、为中国与南亚的广泛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将保障国家石油进口安全。21世纪的中国,石油供求必须主要依靠进口。由于我国对海上石油运输通道控制薄弱,过分依赖东南亚水域尤其是马六甲海峡,将使中国石油进口的脆弱性凸现。中印公路全线贯通后,为中印输油管线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新辟南亚石油进口通道、构建新的“海陆联运陆桥”和“泛亚石油大陆桥”成为可能。这对于降低我国石油运输成本和风险,确保我国石油进口运输和供应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三是可以开发利用缅甸丰富的资源。腾密路沿线矿产资源丰富,铁矿石储量达3亿多金属吨,平均品位在58%以上,还有铅、锌、锡、钨、铜、钼等矿产资源,随着腾密路建成通车,缅甸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也逐渐显现出来,有利于我们与缅甸合作开发缅北地区的矿产、旅游等资源,实现互惠互利。四是为建成南亚、东南亚自由贸易区创造条件。腾密公路建成后,除南亚外,还可通过较为良好的现有交通网络,实现与东南亚区域经济区的对接和沟通,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三)、下步工作重点

在“十一五”期间,我县将坚定不移地实施面向南亚开放战略,全面推进国际大通道建设,构建与大开放、大通道相适应的产业发展平台,初步把腾冲建成云南乃至中国面向南亚开放的桥头堡。工作重点是:

第一、抓好保腾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为适应中缅印国际大通道建设的迫切需要,提高中印公路运输的聚集和扩散能力。2005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保腾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该路与国家主干线(GZ65)保山至龙陵高速公路相衔接,起点GZ65保龙高速公路户冲河,止点腾冲毛家营,全长65.3公里。按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项目估算总投资42亿元,采用公司运作方式投资建设。建设期3年,经济评价运营期按20年计算,动态投资回收期19.87年,经济内部收益率13%,财务净现值80319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0.01%,财务投资回收期18.39年,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可行。该项目拟采用分段分期建设的办法,重点控制性工程为穿越高黎贡山隧道7.1公里及户冲河、麻栗山、五合、勐连、腾冲、中和6处互通式立交桥。

该项目前期工作由保山市组织实施,腾冲县配合。目前,已委托西安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云南省保山至腾冲公路工程项目建议书》,并于2006年6月14日通过了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省发改委以云发改交运〔2006〕648号文批复了项目建议书。按“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现正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力争年底开工建设,2009年建成通车。

第二、抓好腾冲机场及配套设施项目建设。腾冲机场是事关腾冲对外开放和旅游文化产业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项目。该项目由云南机场集团公司、昆明官房集团公司和腾冲县政府共同出资建设,机场场内概算投资4.5亿元,机场专用公路等场外配套设施概算投资8000万元。我县根据《云南省机场网络总体规划》和《云南省计委关于腾冲旅游机场开展前期工作的请示的复函》,严格按申报程序开展前期工作,目前机场征地拆迁及试验段工程已基本完成,机场进场专用公路、水电通信等配套工程正在加紧建设。腾冲机场于2006年4月12日国务院第131次常务会议批准立项,5月2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国函〔2006〕43号作了批复。现委托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腾冲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争取在今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上半年建成通航。

第三、抓好密支那至缅印173号界桩二级油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十一五”期间动工建设。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密支那—雷多的公路,一直是缅甸与印度之间进行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至今仍在使用着。目前,从密支那—缅印173号界桩360公里,其中密支那—南木底—德乃—欣贝洋265公里为平原线路(密支那—南木底55公里现为柏油路),该路段除德乃、南拥之间因德旺、德拥等河道较宽(两条河道总宽在700米左右)无桥梁连接,雨季无法通行之外,其余大部分路段路况良好,车辆能全年通行,特别是密支那—德乃段路况非常好,只要稍加改造,就是一条高等级公路;欣贝洋—缅印173号界桩95公里为山区公路,最高海拔为1120米,山体不大,改造提升为二级路的工程量不大、投资也不大;缅印173号界桩—印度雷多42公里(印度国内段),正由印度政府出资改造提升。

第四、积极主动做好中印铁路西线建设项目前期工作。2004年,中缅通道云南大(理)—瑞(丽)段铁路建设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新建项目,并经国务院审议通过。2005年,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全国铁路“十一五”规划研讨会上,提出了“中印铁路连接印度、孟加拉国际通道(即保山—腾冲猴桥—缅甸密支那—印度雷多)”建设的建议。中印铁路西线从大理经保山从腾冲出境至缅甸密支那,与缅甸铁路网连接,修到雷多后,即与整个南亚公路、铁路网对接。新建铁路仅500公里,国内380公里(其中大理—保山约180公里将于年内开工建设),国外120公里。

第五、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中印输油管线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当前,我国的石油安全将经受严峻的考验,除油价、油源风险外,通道风险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石油安全的一个重大问题。现在我国原油进口量的70%以上均来自中东和非洲,且须经过危险、脆弱的马六甲海峡,能源安全受到潜在威胁。如何在日趋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各国争夺石油资源竞争加剧的态势面前,防止石油“生命线”过度集中于马六甲海峡,加快构筑南亚石油进口通道是确保我国石油安全的战略选择。随着中印关系的进一步改善,中印公路改造提升,中印石油管线建设项目成为可能。

第六、构建与大开放、大通道相适应的发展平台。一是腾冲作为中国西部重点边境城市来规划建设好。规划到2010年,县城面积从现在的14平方公里扩大到20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化水平达36%以上。新城区主要包括国际生态健康旅游区、商务区、贸易区和外向型工业园区四个片区。二是启动腾冲工业园区二期建设工程。腾冲工业园区距离腾冲县城仅8公里,距离中缅南4号界桩66公里,是云南省保留的33个园区之一,总体规划面积7.57

平方公里。该园区2001年开始建设,一期开发2.68平方公里,现已引进企业34户,有17户建成投产。2005年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3.02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9.46%。“十一五”期间将规划并实施好二期开发,做好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工作,有选择地引进面向南亚市场的轻纺工业、电子工业、机电、机械组装等工业项目,积极探索转口加工贸易的新路子。三是建设好猴桥口岸。该口岸距中缅南四号界桩18公里,于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一类口岸,2003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宣布对外开放,是云南惟一的面向南亚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目前正按照标准进行规划建设,规划区面积15平方公里,“十一五”期建设面积不少于5平方公里。同时,正在争取将滇滩、胆扎、自治通道纳入猴桥国家一类口岸进行管理。四是争取早日开工建设黑泥塘边境自由贸易区。我县黑泥塘距中缅边界6.1公里,规划区面积1.2平方公里,分为商贸、仓储、娱乐和居住四大功能区,计划“十一五”期间建成。

腾冲已步入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轨道。更为重要的是,腾冲面向南亚开放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腾冲的发展引起了国家、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广泛关注。一条腾密路引起了中国、缅甸、印度三个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东中部发达地区的大企业集团纷纷看好腾冲,把在腾冲建立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转口加工贸易基地作为共同走向南亚的首要战略选择。可以肯定地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关心支持下,腾冲的发展充满无限生机,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oh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