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第七版

更新时间:2023-10-31 16: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理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专业使用) (依据全国统编教材第七版修订)

生理学教研室修订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内环境与稳态、反馈调节等基本概念。 熟悉: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了解: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人体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教学内容】 掌握:

1. 内环境与稳态;反馈调节(负反馈、正反馈、前馈)以及生理功能的自控原理。

熟悉:

1. 人体机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体液调节(激素、局部体液因素),自身调节。

了解:

1. 人体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人体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画图 【思 考 题】

1. 何谓内环境及其稳态?为何必须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将如何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提示:如何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这一问题有待学完全书后解答)

2.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它们是如何调节的?

3. 何谓正反馈和负反馈?试各举一例说明它们在生理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及意义。 【授课时数】讲授2学时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兴奋的产生和传导机制,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过程。 熟悉: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骨骼肌原理及肌肉收缩力学分析。 了解: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 掌握:

1.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形式(单纯扩散、载体和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

2. 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极化,超极化的概念,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静息电位+

和K平衡电位)及其研究手段。

3. 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去极化、复极化、反极化、超射的概念;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阈值、兴奋性和兴奋,阈电位与局部兴奋;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锋电

+

位与Na平衡电位)及其研究手段(平衡电位、改变离子浓度;通道阻断剂;电压钳与膜片钳);兴奋的传播: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局部电流,跳跃式传导;动作电位的特点及其意义。

4. 局部电位:局部电位的概念、分类(去极化与超极化)、特点与产生机制。 5. 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终板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特征。 (细胞的信号转导将在内分泌章讨论)。

熟悉:

1. 肌肉收缩的肌丝滑行理论;兴奋-收缩耦联、张力-速度关系曲线,长度-张力关系曲线,最适初长度。

2. 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单收缩、强直收缩;前负荷、后负荷;等长收缩、等张收缩;Vmax,P0;肌肉的收缩能力。

3. 钙离子在耦联中的作用。

了解:

1. 了解单位膜的分子组成,液态镶嵌模型。

2. 骨骼肌的细微结构,肌小节,粗肌丝和细肌丝,肌管系统。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画图 【思 考 题】

1. 常见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哪几种?各自的转运机制如何?

2. 何谓跨膜信号转导?细胞主要通过哪些方式进行跨膜信号转导?各自机制如何? 3. 何谓兴奋性?它与兴奋有何区别?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有何变化? 4. 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有何特点?它是怎样产生的?有何实验依据? 5. 何谓动作电位?试述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波形、特点和形成机制。 6. 试区别阈电位与阈强度的概念,以及各自对产生动作电位的作用。 7. 何谓局部兴奋?它有哪些特点?并指出在哪些方面与动作电位不同? 8. 兴奋如何引起?又如何在同一神经纤维上传导?

9. 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是如何进行的?如何加以证明?

10.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目前都用“肌丝滑行学说”加以解释,其依据是什么? 11. 何谓兴奋-收缩耦联?它包括哪些过程?其结构基础和耦联因子是什么? 12. 试区别骨骼肌的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以及单收缩和单收缩的复合的概念。 13. 骨骼肌收缩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影响? 【授课时数】讲授12学时

第三章血液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红细胞生成的调节,血液在内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生理性止血与凝血的过程与机制;血量、输血与血型鉴定的生

物学意义。

熟悉:血液的理化特性。

了解:血液的组成、血浆及有形成分的功能,白细胞生理。 【教学内容】 掌握:

1. 血浆渗透压及其在水分移动中的作用。

2.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造血微环境与造血干细胞的作用、调控及其新进展,促红细胞生成素。细胞集落生成刺激因子与抑制因子。

3. 生理性止血与凝血:生理性止血的一般过程:血管收缩与止血栓形成和加固,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吸附反应、止血栓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4. 输血的生物学意义。人类血型的分类及其依据,ABO血型的鉴定原理与方法。

熟悉:

1. 人体血量、血液成分、功能及其正常值。 2. 纤维蛋白溶解;现代凝血概念及Rh血型

了解:

1. 白细胞的生理:白细胞的分类与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破环,生成与调节。 2. 血小板的形态、数量与功能,寿命与破环,生成及调节。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画图 【思 考 题】

1. 血液由哪些成分所组成?它具有哪些理化特性?

2. 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是如何形成的?各有什么生理意义? 3. 红细胞具有哪些生理特性?各有什么生理意义?

4. 何谓红细胞沉降率(血沉)?其正常值是多少?在某些疾病时加快的原因是什么? 5. 红细胞的生成必须具有哪些原料和辅助因子?并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 6. 试述血中各类白细胞的正常值以及主要生理功能。

7. 血小板具有哪些生理特性?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和凝血中具有什么作用? 8. 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是怎样的?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有哪两条途径? 9. 为什么正常人血管中的血液不发生凝固?

10. 临床上需要输血时,在输血前须给病人做什么试验?并如何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输血治疗? 【授课时数】讲授5学时

第四章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心脏生理(心脏泵功能及心肌电生理),血管生理(动、静脉压,微循环、组织液及淋巴液生成)及心血管活动的

调节,器官循环。 熟悉: 了解: 【教学内容】

掌握:

1. 心脏泵血功能:心动周期的概念,泵血的机制与过程(左心室射血与充盈过程,房压变化、房室在心脏泵血中的作用、等容收缩期、等容舒张期)。泵功能的评价(心输出量、心指数、射血分数、泵功能储备、搏功与分功)。泵功能的调节(异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能力)。

2. 心肌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机制(浦肯野细胞及窦房结P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 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心肌的兴奋性及其影响因素,心肌的自律性及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因素,心肌的传导性和心脏内兴奋的传导以及决定和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4. 动脉血压(形成、正常值、影响因素)。中心静脉压及其影响因素。

5.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心血管中枢,心血管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内皮素,肾上腺髓质素,内皮舒张因子)。

熟悉:

1. 心电图:波形及生理意义。 2. 心音及其产生的原因。

3. 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4. 血量的调节(神经和体液因素,急性失血时的生理反应)。 5. 组织液(生成、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6. 冠脉循环(解剖特点,血流特点,血流量的调节)。

7. 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新进展:功能、调控及与临床的关系。

了解:

1. 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动脉脉搏(波形及意义)。静脉血压(外周静脉压)。微循环(组成、毛细血管血压、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淋巴液(生成,回流及其影响因素,淋巴回流的生理意义)。

2. 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躯体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其他内脏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脑缺血反应。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前列腺素,阿片肽,心钠素,心钠素组织胺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自身调节(肌原学说、局部代谢产物学说)。

3. 肺循环(生理特点、血流量的调节)。脑循环(生理特点、血流量的调节、脑脊液的生成和吸收、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画图 【思 考 题】

1. 试述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心室内压力、容积、瓣膜活动和血流的变化。 2. 试述心房、心室舒缩和瓣膜在心脏泵血活动中的作用。 3. 试述第一、第二心音的特点、成因和意义。 4. 试述心脏泵血功能的各项评定指标。 5. 试述调节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6. 心室肌动作电位平台期是怎样形成的?

7. 心室肌细胞在发生一次兴奋的过程中兴奋性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有何特点及意义? 8. 何谓期前收缩和代偿收缩?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9. 窦房结和浦肯野细胞4期自动除极机制有何不同?为何前者自律性显著高于后者? 10. 为什么窦房结细胞能成为正常心脏节律性活动的起搏点?

11. 兴奋在心脏内传播有何特点?这些特点对心脏泵血功能有何生理意义? 12. 试分析、比较影响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因素。 13. 心肌细胞有哪些生理特性?与骨骼肌相比有何差别?

14. 何谓心电图?心电图和心肌动作电位的有何不同及关系?心电图各波各代表什么? 15. 试分析动脉血压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16. 何谓中心静脉压?正常值是多少?有何生理意义? 17. 试述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18. 人体由卧位转为直立位时,有哪些生理反应?机制是什么? 19. 试述微循环的组成、通路及其血流动力学。 20. 试述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原理及影响因素。

21. 试述心交感和心迷走神经对心肌电生理和收缩功能的作用机制。 22. 引起血管收缩与舒张的神经有哪几种?它们的分布及其作用机制如何? 23. 人体动脉血压如何保持相对稳定?(提示:包含快速波动时的调节和长期调节) 24. 在家兔实验中,阻断一侧颈总动脉血流后,血压有何变化?为什么?

25. 何谓心肺感受器?可接受哪些刺激而引起反射活动?对心血管活动有何调节作用? 26. 外周化学感受器主要位于何处?对心血管活动有何调节作用? 27.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血压调节中起什么作用?机制如何? 28. 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29. 血管升压素在血压调节中起什么作用?机制如何? 30. 试述局部组织血流量的自身调节机制。 31. 冠脉循环有什么特点?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

32. 肺循环和脑循环各有什么生理特点?其血流量分别受哪些因素的调节? 33. 何谓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它们的结构基础和生理意义是什么? 【授课时数】讲授14学时

第五章呼吸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肺通气和肺换气的的原理及肺功能的评定,呼吸节律的产生和呼吸活动的调节。 熟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了解:呼吸的意义及其各环节的基本过程。 【教学内容】

【思 考 题】

1. 感受器具有哪些生理特性?这些生理特性具有什么生理意义?

2. 何谓视敏度?能辨认国际视力表上1.0行E字的眼,为何被认为具有正常视敏度? 3. 当被视物体由远移近时,眼将发生哪些调节而产生清晰视觉?其机制如何? 4. 何谓老视、近视、远视与散光?原因何在?如何矫正? 5. 何谓瞳孔对光反射?有何生理、病理意义?

6. 试述视网膜两种感光换能系统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依据。 7. 视杆细胞在接受光照刺激后是如何产生超级化的感受器电位的? 8. 颜色视觉在视网膜水平是如何产生的?

9. 何谓暗适应、明适应、视野、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

10. 试述外耳道、鼓膜和听骨链的传音和增音功能以及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11. 试述耳蜗的感音换能功能。

12. 试述椭圆囊、球囊和半规管的适宜刺激和感觉功能。 13. 为什么有人乘船、乘车会晕船或晕车? 14. 何谓眼震颤?其产生机制如何?有何生理意义? 【授课时数】讲授5学时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突触传递原理和特征,中枢抑制,感觉和丘脑投射系统,肌张力的产生及其调节,睡眠与机制。

熟悉:兴奋在反射弧中枢部分传播的特征。神经递质的分类、作用和受体,中枢的感觉功能,自发电活动与诱发电位。 了解: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的基本功能,神经元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本能行为

和情绪的神经基础。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和免疫的调节。脑的高级功能。

【教学内容】 掌握:

1. 突触与接头传递:突触的分类、基本结构,传递过程及机理。 2. 中枢抑制: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制与变化。突触前易化。 3. 神经递质:外周神经递质,中枢神经递质,递质与调质的概念。

4. 感觉投射系统:特异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内脏痛的特性与牵涉痛。中枢感觉传入冲动的反馈控制。

5. 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内脏活动的调节:运动神经元与运动单位;脊休克;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肌梭与腱器官。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小脑的功能。

6.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7. 脑的电活动与觉醒和睡眠:脑电图的皮层诱发电位,脑电图的波形;脑电波形成的机制;诱发电位形成的机制,觉醒和睡眠的时相。

熟悉:

1. 神经纤维传导的特征和神经纤维传导的速度及机制。

2.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电突触,局部回路神经元和局部神经元回路, 3. 兴奋在反射弧中枢部分传播的特征。 4. 神经递质的分类、作用和受体。

5.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大脑皮层的一侧优势。 6. 中枢的感觉分析功能,自发电活动与诱发电位。

了解:

1. 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元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神经的营养作用。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2. 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反射弧、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3.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感觉传导通道,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触-压觉、肌肉本体感觉、温度觉),特殊感觉(视觉、听觉、平衡觉、嗅觉)的中枢分析。

4.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新皮层,边缘叶,情绪的生理反应。

5. 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与本能行为和情绪有关的神经解剖结构,本能行为和情绪活动的神经基础,激发行为的动机与成瘾。

6.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和免疫的调节及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互影响。 7. 脑的高级功能:两侧大脑皮层功能的相关,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画图 【思 考 题】

1. 何谓神经元的轴浆运输?有哪些证据证实其存在?其分类和生理意义如何? 2. 何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其可能机制如何? 3. 神经胶质细胞具有哪些生理特征和功能?

4. 试举例说明突触后神经元由突触传递而发生兴奋时的电活动改变及其机制。 5. 试述突触的抑制和易化的类型和产生机制。 6. 试比较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和突触兴奋传递的特征。 7. 突触的可塑性有哪些形式?其机制和意义是什么?

8. 何谓非突触性化学传递?与经典的突触传递相比具有哪些特点? 9. 何谓电突触传递?与经典的突触传递相比具有哪些差别?

10. 何谓神经递质?作为一个神经递质,应符合或基本符合哪些条件? 11. 何谓递质共存?试举例说明其生理意义。

12. 周围神经系统中有哪些属于胆碱能纤维?哪些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

13. 外周胆碱能受体和肾上腺素能受体有哪些类型和亚型?激活后可产生哪些效应? 14. 试比较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的特征和功能。 15. 何谓牵涉痛?试举例说明其产生的可能机制。

16. 睡眠有哪两种时相?在不同时相时的表现如何?各有何生理意义? 17. 试述牵张反射的类型及特征。

18. 试比较体表感觉区的投射规律和主要运动区的功能特征。

19. 何谓脊休克?其主要表现是什么?脊休克的产生和恢复说明了什么? 20. 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将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21. 当基底神经节受损时可出现哪些症状?试分析其产生机制。 22. 试述小脑的功能。

23. 试述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特征和功能。 24. 试述下丘脑的功能。

25. 摄食行为主要与中枢哪些部位的活动有关?如何证明?

26. 何谓防御反应与防御反应区?发生防御反应时常伴有哪些自主神经活动的改变? 27. 何谓奖赏系统和惩罚系统?其有关中枢的活动有何生理意义? 28.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位于何处?损伤时会出现哪些语言活动功能障碍? 29. 何谓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优势?优势半球和次要半球各在哪些功能上占优势? 【授课时数】讲授14学时

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熟悉: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主要生理过程中的作用与作用机制。 【教学内容】 掌握:

1. 激素作用的机制及细胞信号跨膜转导。

2. 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下丘脑与腺垂体的机能联系,下丘脑的调节性多肽。 3. 腺垂体:腺垂体激素的生理作用。

4. 神经垂体:血管升压素和催产素的来源、生理作用与分泌调节。

5.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储存、释放、运输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种类及生理作用。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6. 肾上腺皮质:皮质激素种类、生理作用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熟悉:

1. 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过程及其效应。

2. 胰岛: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分泌的调节。

3. 肾上腺髓质:髓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素)种类及其作用。

4. 甲状旁腺激素、维生素D和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分泌调节,维生素D3,降钙素的生物学作用及分泌的调节。

5. 瘦素的有关新进展。

了解:

1. 激素的分类。

2. 其他器官的内分泌功能和激素:松果体和胸腺的内分泌功能。 3. 前列腺素的作用。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画图 【思 考 题】

1. 何谓激素?激素可通过哪几种方式作用于靶细胞? 2. 试述含氮类激素和类固醇激素的不同作用机制。 3. 下丘脑通过哪些结构与垂体之间建立功能联系? 4. 试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5. 试述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及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6. 体内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主要有哪些?如何调节? 7. 试述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8. 试述应激和应急反应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9. 试比较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授课时数】讲授6学时

第十二章生殖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性腺的主要内分泌功能与生殖过程的重要环节。 熟悉: 了解: 【教学内容】 掌握:

1. 女性生殖:卵巢的功能及其调控,月经周期与下丘脑腺-垂体-卵巢的关系。 2. 男性生殖:睾丸及其功能调控;抑制素与激活素的作用及调控。

熟悉:

1. 胎盘的内分泌功能。

了解:

1. 女性生殖:妊娠受精、着床、妊娠维持及激素的调节,分娩与授乳。 2. 阴茎勃起和射精。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画图 【思 考 题】

1. 试述睾酮的生理作用和睾丸功能的调节。 2. 试述卵巢周期中有关激素的分泌调节。 3. 试比较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授课时数】讲授2学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od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