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理论新编常考点

更新时间:2023-05-13 01:5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常考点

1 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民族经济不同的发展形态,(1)汉族地区生产发展水平较高资本主义产业活动也比较活跃

(2)在少数民族地区,与汉族杂居,或同汉族聚居的地区相互连接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达到或接近当地汉族水平,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侧相对落后。

3民族的概念: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的作用。

4构成民族的六大特征:(1)共同的历史渊源(2)共同的生产方式(3)共同的语言(4)共同的文化(5)共同的枫树习惯(6)共同的心理认识

5民族识别的必要性:第一民族识别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是个少数民族真正成为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第二:民族识别时确定民族数量和称谓的需要。第三:是试试民族区域自治的需要。第四:是增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发展繁荣的需要

6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内部条件,(2)战争,暴力冲突等是民族发展的外部条件,

7民族是在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出现。

8民族的一般规律: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9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在民族形成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也称作此生形态民族,他表现为“同源异流,同源同流”。

10民族的同化:是指民族在自身的发展和会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11民族同化的类型有自然同化和强迫同化。

12民族融合:是指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消失。

13民族消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14全世界各民族将经过一定的发展,最终走向融合消亡,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15民族问题的内涵:(1)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2)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3)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4)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

16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利益问题。

17民族差异是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

18民族问题的特征:(1)民族问题的普遍性(2)民族问题的长期性(3)民族问题的复杂性(4)民族问题的国际性。(5)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19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1)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交织。(2)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交织。(3)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交织。(4)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交织

20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基本内容(1)主张一切民族的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有任何的特权。(2)主张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平等。更对少数民族的权力上给予更多的保护。(3)主张通过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产出导致民族不平等的社会根源来实现各民族的真正平等。

(4)主张民族平等不仅表现在政治法律上,还应体现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成为真实的社会关系。(5)主张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民族联合,民族发展有机的统一。 21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发》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2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质:是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内,聚居区的少数民族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本事务的权利。

23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1}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形势和一般原

中国民族理论新编常考点

则。(2)中国选择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民主理论的发展创新。

24陕西宁边区建立了5个回民自治乡,1个相当于县的蒙古自治区等。

25 1947年5月1日正式成立里内蒙古自治政府,这是在中华大地上建立的一个省级自治

地方。

26 其行政地位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27 民族自治地方基于人口分布,主要有三类型(1)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

自治地方,(2)在一个行政区较大的地方内,下辖有一个后几个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自治地方。(3)一两个少数民族聚居去为基础联合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

28 民族地方设立自治机关,管理民族地方的事务。

29 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本地

区的情况和特点,依照有关的法律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的权利。

30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征,汉族

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合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1 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是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32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33 民族工作主题的提出: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

题。

34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大体可归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印欧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

系。

35 我国宪法规定,每个民族都有发展和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36 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在一个民族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相沿久积而成的风尚,习俗,他通过

民族的衣食住行,婚礼丧葬,结清娱乐,文学艺术,生产活动以及待人接物等的内容表现出来。

37 民族习惯的社会功能:(1)任何一种民族风俗习惯都成为反映本民族的传统传统文化

的重要载体(2)风俗习惯是人们认识,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内容的特点及历史文化的窗口。(3)他还维系着民族成员的共同的心理感情和文化认同。

38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1)尊重少数民族服饰相关的必要性(2)个民族都有保持

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39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1)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地区改革和建设中有着重要

而特殊的作用。(2)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3)是坚持民族平等何时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4)是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的,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np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