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题库

更新时间:2024-01-16 17: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共政策试题库

(1)单项选择100题 (2)多项选择100题 (3)填空100题(4)名词解释100题(5)简答50题(6)论述50题。 一、单项选择题(100题)

1. 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 B ) A.勒纳 B.拉斯韦尔 C.德洛尔 D.马克思

2. 研究者对政策过程进行_______观察和分析的情况下,公共政策学才有可能产生。( A ) A.直接地或比较直接地 B.认真地、正确地 C.间接地 D.客观地

3. 以下那部作品很可能是全世界最早的政策案例著作。 ( D ) A.《史记》 B.《吕氏春秋》 C.《论语》 D.《智囊补》

4. 马克斯·韦伯强烈地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甚至将社会科学称为( A ) A.文化科学 B.文明科学 C.行为科学 D.经验科学

5. 决策科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 A.决策活动 B.组织活动 C.政策执行活动 D.政策制定活动

6.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 ( B ) A.公共组织 B.公共政策 C.公共秩序 D.社会伦理

7.以下哪个模型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 ( A ) A.理性主义 B.渐进主义 C.政治系统 D.精英主义

8. “上下来去”模型所依据的哲学认识论是 ( B ) A.逻辑实证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历史辩证法 D.理性主义

9. 以下哪种研究是分析哪些因素是怎样影响政策主体的选择行为的,是怎样影响政策过程

的各个环节的,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怎样。 ( D ) A.决策行为 B.政策评估 C.政策监督 D.政策过程

10.哪种模型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 A ) A.政治系统 B.精英主义 C.混合扫描 D.规范最佳

11.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的研究前期重点是 ( A ) A.政策的制定 B.政策的执行 C.政策的监控 D.政策的评估

12.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研究后期的重点是 ( B ) A.政策的制定 B.政策的执行 C.政策的监控 D.政策的评估

13. 国家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公共政策在总体上是________的体现。 ( B ) A.阶级压迫 B.国家意志 C.集体智慧 D.公共利益

14.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 ( B ) A.总统决策 B.国会立法 C.执政党政策 D.司法命令

15.就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而言,当代中国的共产党组织更接近于一般意义上的 ( C ) A.政党 B.国会 C.政府 D.司法机关

16.政治政策的核心价值是 ( D ) A. B. C. D.

维护阶级统治 保卫国家安全 增进民族团结

获取巩固、防卫与增益国家权力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 A. B. C. D.

在美国政党政策不属于公共政策 在野党对美国的公共政策不具有影响力

美国最高法院不是公共政策的直接制定者,只能解释法律 美国总统在内阁决策中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

18.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发布的文件被认为是 ( D ) A.行政法规 B.行政措施、决策和命令 C.基本规定 D.政策性文件

19.农业政策、工业政策、环境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都属于 ( A ) A.经济政策 B.政治政策

C.社会政策 D.教育科技、文化政策 20.划分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主要依据的是(A) A、 B、 C、 D、

是否参与并主导公共政策过程 主体是执政者,客体是制定的政策 是制定政策还是执行政策 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

2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D) A、选举 B、监督 C、罢免 D、立法

22.在下列的几种环境中,公共政策系统的基础环境是 (B) A、社会环境 B、自然环境 C、人文环境 D、科技环境

23.______是国家机关的总称,是统治阶级为实现自身意志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 (A) A、国家机构 B、行政机关 C、立法机关 D、司法机关

24.公共政策不仅表现为一个系统,同时也表现为一个系统的动态运行过程,即表现为下列何种方式的不断循环往复: (B) A、政策咨询→政策制定→政策评估→政策终止 B、政策输入→政策制定→政策输出→政策反馈 C、政策提出→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终结 D、政策提出→政策制定→政策监督→政策终止

25.当且仅当存在一种可以确认的客观情势,出现强烈的公众诉求,形成明显的政策需要时,______才会最终完成。 (A) A、政策问题 B、政策执行 C、政策评估 D、政策监督

26.公共政策是为______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 C ) A 企业 B 社会组织 C 政府 D 个人

2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____(B)。 A 深人 B 内化 C 反映 D 响应

28.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个基本的假定是: (B)

A 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

乎理性的。

B 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C 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D。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29.“系统分析”最早是由______提出并加以使用的。 (D) A 美国国防部 B 麦克纳马拉 C 贝塔朗菲 D 兰德公司

30.下列关于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 A社会组织层级化 B社会主体知识化 C 民主参与大众化 D政策信息公开化

31.公共政策问题同任何问题一样都是源自 (C) A、社会期望 B、社会需要 C、客观的社会现实 D、理想情况

32.社会或公共问题只有在被提上政策议程的情况下,才成为 (C) A、政府问题 B、国家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执政党问题

33.政府议程指的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又被称为 (D) A、政策议程 B、行政议程 C、公众议程 D、正式议程 34.象征性议程的问题多集中于 (B) A、经济领域 B、价值领域 C、学术领域 D、政治领域

35.专家学者对问题的察觉也必须同时得到的______认同和支持才能进入政府议程。(C) A、公民 B、利益集团 C、权威人物 D、军事集团

36.下列中实属政策问题界定,其宗旨是按照社会公益标准弄清问题的实质和严重性,为政府及有关组织决策议程做准备的是(B)

A、政策方案分析 B、政策问题分析 C、政策执行分析 D、政策结果分析

37.公共政策问题得到认定之后,政策制定者首先要考虑的是(C) A、拟定政策方案 B、选择政策方案

C、确定政策目标 D、评估政策方案

38.确定政策目标的价值意义在于它能为_______提供方向性指导。(D) A、政策认定 B、政策执行 C、政策反馈 D、制定政策方案

39.查尔斯·琼斯认为政策规划的明显特征在于要 (B) A、突出过程 B、提出对于人们感知的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 C、重视行动 D、利益补偿

40.参与政策规划的主体通常是多元的,但起主导作用的是(A) A、政府 B、立法机关 C、公众 D、司法机关

41.政策方案的设计必须时刻以有关_______为核心,与它保持一致。(D) A、政策抉择 B、政策制定 C、政策执行 D、政策目标

42.在我国,立法系统通过的法律、政策都须经______的签署和发布才能生效。(B) A、最高法院院长 B、国家主席 C、国务院总理 D、最高检察院检察长

43.行政系统的决策特点是快捷、高效,因此,行政决策体制在决策上的_____都会较立法机关要高。 (A) A集中化程度 B、分散化程度 C、民主化程度 D、公众参与程度 44.下列哪个是正确的政策变通形式 (A) A、“求神似,去形似” B、“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C、“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 D、“求形似,去神似”

45.政策的原则性、时效性和灵活性辩证统一的关系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具体体现为(A) A、政策变通 B、“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C、政策发展 D、政策创新 46.政策执行的总原则是什么? (A)

A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B 严格按照政策规定 C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D一切从实际出发 47.政策执行过程的起始环节是什么?(D)

A政策分解 B物质准备和组织准备 C政策实验 D政策宣传

48.政策执行的哪个环节是保证政策执行顺利进行的经济基础?(B) A政策分解 B物质准备 C政策宣传 D组织准备 49.哪些政策资源是政策执行的根本保证?(D) A人力资源 B物力资源 C信息资源 D权威资源

50.政策执行中的“阳奉阴违”,只作表面文章,属于哪种类型的执行偏差?(A) A象征性执行 B.附加性执行 C选择性执行 D.替代性政策执行

51.在政策执行过程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的“土政策”,是哪种执行偏差的典型表现?(B) A象征性执行 B.附加性执行 C选择性执行 D.替代性政策执行

52.在政策执行中,“断章取义,为我所用”是哪种执行偏差的典型表现?(C) A象征性执行 B.附加性执行 C残缺性执行 D.替代性政策执行

53.在政策执行中,“挂羊头、卖狗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哪一种执行偏差?(D) A象征性执行 B.附加性执行 C残缺性执行 D.替代性政策执行

54.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是______的范例。(A) A、政策变通 B、政策创新 C、理想化政策模型 D、政策执行再决策

55.公共政策一旦____,便意味着它取得了政治系统的承认,获得了正式的公共性和权威性。

(B)

A、可行 B、合法化 C、合理化 D、系统化

56.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公共政策评估可分为(A) A、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 B、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C、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 D、执行评估和非执行评估 57.从评估机构在政策活动中的地位来看,公共政策评估可分为(B) A、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 B、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 C、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 D、执行评估和非执行评估 58.政策执行后对政策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称为(B) A、政策输出 B、政策效果 C、政策目标 D、政策反馈

59.评估政策的主要依据和前提是(C) A、价值标准 B、政策方案 C、政策目标 D、事实标准

60政策评估的价值分析对象确定的总原则是(B) A、实事求是 B、有利于提高政策方案的价值 C、便于操作 D、有利于政策实施

61.下列哪个控制是政策的方向和实质所在,贯穿于政策活动的始终。(C) A、界限 B、效力 C、目标 D、反馈

62.公共政策的_____是公共政策有效地调节社会行为的基础,因此,经过评估认为是好的、可行的政策应该继续得以实行。 (C) A、合法性 B、合理公正性 C、持续性 D、可变通性 63.下列哪项政策在我国可能不是持续政策(D)

A、计划生育 B、科教兴国 C、外交上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严打 64.为了顺利实现政策终结,在实施过程中多采用_______的终结方式。(B) A、全面的 B、局部的渐进的 C、彻底的 D、理想的

65.功能性政策周期主要针对政策的______而言,因为此阶段是阶段性政策周期中最活跃、最丰富、最复杂,也是最关键的。 (A) A、执行阶段 B、制定阶段 C、评估阶段 D、监控阶段

66.从组织功用看,政策研究组织以______为目标,这是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首要特征。( A ) A.改进政策制定 B.提高政策效率 C.保障社会公正 D.发现问题

67.从价值追求和道德要求看,政策研究组织尤其强调是坚持 ( D ) A.客观公正 B.维护真理 C.有利于经济发展 D.实事求是

68.政策分析过程模式的______分析模式认为:政策内容研究和政策过程研究在政策分析中的差别是常见的。 ( A ) A.麦考尔—韦伯 B.拉斯韦尔 C.沃尔夫 D.安德森

69.公共政策的_______力求回答的是“我们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C ) A.定性分析 B.定量分析 C.价值分析 D.可行性分析

70.灵活变通的政策分析方法,往往鼓励政策分析人员大胆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做出鲜有的、不符合一般常理和程序的政策分析,这种分析就是 ( C ) A.流变型政策分析 B.蜕变型政策分析

C.出奇制胜政策分析 D.头脑风暴法 71.政策分析中的定量方法及技术是建立在_______的基础之上的。( B ) A.科学 B.理性 C.超理性 D.伦理

72.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误是______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理由。( A ) A.政策预测 B.政策评估 C.政策反馈 D.政策制定 73.以下哪种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思维角度进行的政策咨询。( B ) A.政策信息咨询 B.决策咨询 C.理性咨询 D.经验咨询

74.以下哪种是从自下而上的视角进行的政策咨询,是公共政策咨询中更能体现其社会性的类型。 ( A ) A.政策信息咨询 B.决策咨询 C.理性咨询 D.经验咨询 75.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决定政策去向的最有效方式是( D )。 A.政策制定 B.政策宣传 C.政策延续 D.政策评估 76.下列不能归入政策终始对象的选项是( A )。 A.政府 B.功能 C.组织 D.政策

77.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政策评估,建立在评估基础上的一种权力行为属于( C )。 A.正式评估 B.内部评估 C.政策监控 D.非正式评估

78.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充、修正,属于( D )。 A.政策均衡 B.政策终结 C.政策持续 D.政策调整 79.以下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C )。 A.不采取行动也是一种政策 B.法律是一种公共政策

C.公共政策制定的唯一主体就是政府机关 D.公共政策涉及社会价值的分配

80.现代行政决策组织体制中主要承担诊断的重要任务的系统是( A )。 A.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B.行政决策的中枢系统 C.行政决策控制审批系统 D.行政决策研究系统 81.衡量整个行政管理活动成果的重要标准是( A ) A.行政效率 B.行政组织 C.行政职能 D. 行政技术

82.行政评估工作要本着_______的原则进行。( A )

A.实事求是 B.靠近群众 C.以事为主 D.以人为主

83.现代公共政策制定技术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应用( C )。 A.硬技术 B.软技术 C.韧技术 D.高新技术 84.集权制与分权制划分的依据是( B )。

A.行政领导体制 B.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关系 C.经济体制属性 D.国家结构属性

85. 提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命题的学者是( B )。 A.拉斯韦尔 B.伊斯顿 C.戴伊 D.安德森 86.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A )。

A.渐进主义模型 B.理性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87.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D )。

A.功能取向 B.过程取向 C.结构取向 D.目标取向

88.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B )。

A.外在创始模型 B.动员模型 C.内在创始模型 D.自发模型 8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D )。

A.合议制 B.合议、三权分立制 C.民主集中制 D.合议、民主集中制 90.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先要考虑的是( C )。 A.拟定政策方案 B.评估政策方案 C.确定政策目标 D.择定政策方案 91.“土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D )。 A.象征式政策执行 B.残缺式政策执行 C.替代式政策执行 D.附加式政策执行 92.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评估( D )

A.政策效率 B.政策效益 C.政策效能 D.政策的充分性

93.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C )。 A.阶段性周期 B.功能性周期 C.反复性周期 D.结构性周期 94.以下组织属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 C )。 A.学校 B.工会 C.行政机构 D.妇联

95.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B )。 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 B.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 C.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 D.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

96.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B )。

A.政策评估 B.政策制定 C.政策执行 D.政策终结 97.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C )。 A.利益表达 B.利益综合 C.政策制定 D.政策执行 98.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D )。 A.立法决策 B.行政决策 C.司法决策 D.政党政策 99.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C )。 A.林德布洛姆 B.西蒙 C.德洛尔 D.戴伊

100.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B )。 A.沟通功能 B.管制功能 C.监督功能 D.平衡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100题)

1. 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直接为公共政策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是 (ABCD) A.亚当·斯密 B.克劳塞维茨 C.卡尔·马克思 D.马克斯·韦伯 E.托克维尔

2.“三论”(指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提供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 (ABC ) A.系统性 B.动态性 C.最优化 D.可比性 E.理性化

3. 决策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决策活动,这种活动可区分为哪三个层次 (ABC ) A.个人的 B.群体性 C.组织的 D.国家的 E.社会的

4. 从管理的角度看,研究领域可分为下列哪几个系统 (CDE) A.科学系统 B.信息系统 C.技术系统 D.社会技术系统 E.社会系统

5. 公共政策系统属于社会巨系统,其构成要素有 (ABC) A.政策主体系统 B.政策支持系统 C.政策监督系统 D.政策咨询系统 E.政策评估系统

6. 下列哪些组织属于强制性公共组织 (ABDE)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经济仲裁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 E.国务院

7. 在当代实行代议制民主的政治体制中,直接决策者可分为 (ABC) A.个人决策 B.团体决策 C.组织决策 D.利益集团决策 E.垄断机构决策

8. 以拥有公共权力的强制性大小为标准,公共组织可划分为下列哪些类型 (ABC) A.强制型公共组织 B.半强制型公共组织 C.非强制型公共组织 D.官方设立的公共组织 E.官方资助的公共组织

9. 对政策系统的研究,从研究者来说,下列哪些突出的问题应予以重视 A. 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

B. 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 C. 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相对性 D. 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 E. 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外部的环境 10.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有(BDE )。

A.选民 B.立法机关 C.利益集团 D.行政机关 E.领袖人物

11.国家权力作为公共权力所具有的基本职能是 A.政治统治 B.抵抗侵略 C.制定政策 D.发展生产 E. 社会管理

12.美国总统决策包括下列哪几种类型 A.立法倡议 B.立法否决 C.委托立法 D.外交决策 E. 防务决策

13.在下列政策系统内,表现为政策的塔形结构的有 A. 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B. 战略——策略——战术

C. 中央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 D. 分配性政策——限制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 E. 政治政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

14.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有 A.行政法规 B.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

(ABCD) AE ) ABCDE) (ABC) ABCDE) ((( C.部门规章 D.地方性规章 E.

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15.下列哪些政策属于社会政策 (CDE) A.农业政策 B.外交政策 C.劳动政策 D.人口政策 E.宗教政策

16.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有(BCDE)

A、利益集体 B、立法机关 C、行政机关 D、执政党 E、某些领袖人物

17.我国的立法机关指的是(AE)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央人民政府 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 E、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8.决策子系统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是(DE) A、高效性 B、客观性 C、全面性 D、权威性 E、主导性

19.评估子系统由下列哪几大要素组成(ABCDE) A、评估人员 B、评估对象 C、评估目的 D、评估标准 E、评估方法

20.国家的组织机构决定着公共政策的层次、结构及其效力范围,表现在(ABC) A、国家的纵向结构规定着公共政策的层次 B、国家的横向结构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效力范围

C、不同规格的国家机构所制定的公共政策在权威方面是有差别的 D、国家的横向结构规定着公共政策的层次 E、国家的纵向结构决定着公共政策的效力范围

21.综合西方学者观点,结合我国实践,我们认为公共政策运行经过哪些环节 (ABCDE) A、政策制定 B、政策执行 C、政策监控 D、政策评估 E、政策终结

22.政策监控过程包括 (ABCD) A、监督 B、控制

C、调整 D、修正 E、评估

23.通常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主体主要有 (ABCDE) A、政治领袖 B、政党组织和利益集团 C、民意代表和大众传媒 D、各类政策研究组织 E、政府部门本身

24.公共政策分析通常包括(ABCD)

A、政策问题分析 B、政策方案分析 C、政策执行分析 D、政策结果分析 E、理论模型分析

25.多角度分析通常从下列哪些角度进行分析 (BCE) A、伦理角度 B、个人角度 C、组织角度 D、理论角度 E、技术角度

26.头脑风暴法在政策问题分析中通常包含下列哪些阶段 (ABCD) A、组建团体 B、意见产出 C、意见评估 D、意见排序 E、编制计划

27.在现代民主国家中,政策议程通常为如下哪两类 (AB) A、系统议程 B、政府议程 C、行政议程 D、司法议程 E、立法议程

28.下列哪些因素属公共政策问题形成的客观因素 (AE) A、体制转型 B、社会变迁 C、武器的革新与发展 D、人们价值观的变化 E、自然灾害

29.政策目标一般具有下列那些特征(AB) A、问题的针对性 B、未来的预期性 C、公平性 D、效率性 E、可选择性

30.确定政策目标要遵循的原则是(ABCDE) A、实事求是 B、面向未来 C、系统协调 D、明确具体 E、伦理考量

31.确定政策目标的实事求是原则要求我们一定要(BC) A、从主观愿望出发 B、从实际的公共政策问题出发 C、切实可行 D、志存高远 E、降低要求

32.政策方案的评估主要有下列哪些方法(AB) A、预测性评估 B、可行性评估 C、效果性评估 D、社会认同性评估 E、优劣性评估

33.政策方案预测性评估的步骤有(BCDE) A、方案提出 B、方案调查 C、详细研究 D、进一步分析 E、实验室证实

34.根据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的要求,决策者应做到(ABCD) A、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 B、考虑各方面利益的平衡 C、发挥个人决断的作用 D、遵照有关程序的规定 E、政策倒向弱势群体

35.听证会的核心要求是政府在做方案是,要听取有关专家,有关管理主体、有关利益代表和公众的意见,以利于政策规划抉择的(ABCDE) A、透明化 B、科学化 C、民主化 D、公正化 E、规范化

36.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方案中,有可能实施的方案有(CDE) A、 纯粹的自然资源开发方案 B、 纯粹的智力资源开发方案

C、 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兼顾智力资源开发的方案 D、 以智力资源开发为主兼顾自然资源开发的方案 E、 两者齐头并进的方案

37.公共决策体系包含着哪些系统。(ABCD )

A 智囊 B 信息 C 监控 D 决断 E评估 38.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ABCD)。 A 目标具体明确 B 目标有效协调

C 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D 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E 目标的灵活性 39.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呈观出的新特点包括(ABCD)。 A 多变化 B 民主化

C 高效化 D 科学化 E精英化化

40.以下选项属于公共问题横向性质维度的内容包括(AD)。 A 管制性公共问题 B 国际性公共问题

C 全国性公共问题 D 服务性公共问题 E地方性公共问题 41.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在(BC)。

A 层次性、多维性、灵活性 B 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 C 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 D 层次性、多维性、普遍性 E 层次性、局部性、整体性

42.政策执行的特点有哪些?(ABCDE)

A目标的导向性 B内容的务实性

C实施的灵活性 D时间上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E影响的广泛性

43.如何确保政策的合理变通?(ABC)

A 掌握政策的精神实质 B摸清实际情况 C将上情与下情有机结合 D随时改变政策目标 E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44.美国学者T.B.斯密斯认为政策执行的四大主要变量是什么?(ABCD) A理想化的政策 B执行机关 C政策对象 D利益集团 E环境因素

45.按照系统模型(霍恩—米特模型),有效的政策执行模型必须重视哪些重要变量?(ABCDE) A政策目标 B政策资源 C执行者的属性 D执行方式 E系统环境

46.制定政策执行计划应该遵循哪些原则?(ACDE)

A客观性原则 B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C全面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E适应性原则

47.政策执行资源主要包括哪几方面?(ABCE) A经费和人力 B信息 C权威 D社会人际关系 E执行保护

48.政策执行的行政手段有哪些特点?(ACD) A权威性 B 间接性

C对象的有限性和时效性 D强制性 E规范性

49.政策执行的法律手段有哪些特点?(ACDE) A权威性 B 稳定性 C有偿性 D规范性 E强制性

50.政策执行的经济手段有哪些特点?(ACE) A间接性 B权威性 C关联性 D强制性 E有偿性

51.政策执行的基本手段主要包括哪些?(ABCE)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思想控制手段 E思想引导手段

52.政策执行的思想引导手段包括哪些?(A BCE) A制造舆论 B说服教育 C协商对话 D司法制裁 E奖功罚过

53.政策执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BCDE) A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B忠实执行 C实事求是 D注重实效 E强制执行与说服宣传相结合 54.公共政策评估的主体包括(ABC)

A、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 B、专业机构和人员 C、政策对象 D、所有公民 E、检察机关

55.公共政策执行评估的方法主要有(CDE) A、归纳法 B、演绎法 C、观察法 D、文献分析法 E、调查法

56.政策评估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BCD) A、收集信息 B、确定评估对象 C、制定评估方案 D、准备评估条件 E、预测评估效果

57.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包括(BDE)

A、社会稳定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人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D、社会公正 E、社会健康发展

58.我国目前的政策监督系统主要由以下哪几方面构成(ABCDE)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协和各民主党派 B、各级行政机关的主管部门或综合管理部门 C、纪检、检察部门 D、审计、统计部门 E、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

59.公共政策分析的主体包括 A.职业政策分析人员 B.政策执行者 C.标准设立者 D.目标群体 E. 决策者

60.现在公共政策分析领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政策分析过程模式有 A.安德森模式 B.沃尔夫分析模式 C.邓恩分析模式 D.麦克尔——韦伯分析模式E 拉斯韦尔分析模式

61.一般说来,在政策分析过程中,需要处理好下列哪几大基本关系 A. 正确与错误的关系 B. 应然与实然的关系 C. 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D.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E.

现实与未来的关系

62.公共政策的可行性分析一般分为下列哪几个阶段 A.机会研究 B.目标研究 C.初步可行性研究 D.效益研究 E. 可行性研究

63.按照政策咨询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将其分为下列哪些类型 A.理性咨询 B.经验咨询 C.感性咨询 D.决策咨询 E. 政策信息咨询

64.政策信息咨询需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准确全面的原则 B.客观公正的原则

(AE) (BCD)(BCDE)(ACE) (DE) ABCD) ( C.最小努力原则 D.优势放大原则 E.有限理性原则

65.政策信息咨询的程序主要包括下列哪些步骤 (ABCE) A.政策信息的收集 B.政策信息的存储 C.政策信息的加工 D.政策信息的分析 E.政策信息的利用与反馈

66.按照时间尺度,可以将政策预测分为下列哪些类型 (ABC) A.短期预测 B.长期预测 C.中期预测 D.宏观预测 E.微观预测

67.按照方法的不同,可将政治预测划分为下列哪些类型 A.定性预测 B.目标性预测 C.探索性预测 D.定量预测 E.执行性预测

68.政策预测按照其功能和性质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下列哪些类型 A.目标性预测 B.探索性预测 C.执行性预测 D.定性预测 E.定量预测

69.政策评估的主体系统包括(ABCDE) A.政策制定者 B.专业机构 C.政策执行者 D.专业人员 E.政策对象

70.政策执行对于政策过程的重要性体现在(ABCD) A.是解决政策问题的重要途径 B.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 C.是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其后果是后续决策的基本依据 E.是政策过程的第一环节

71.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有(BCD) A.理论渊源 B.概念体系 C.研究对象 D.研究方法 E.政策主体

AD) (AB) (72.公共政策问题的边界分析法所包括的具体方法有(BCE) A.类比分析法 B.饱和抽样法 C.边界估计法 D.类别分析法 E.诱导性提问

73.我国行政决策的合法化程序包括(BCD) A.决策方案的提出 B.法制部门的审查 C.领导会议讨论决定 D.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E.检察部门的监督

74.从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叶,直接为公共政策的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有(ABCE) A.亚当·斯密 B.克劳塞维茨 C.卡尔·马克思 D.拉斯韦尔 E.马克思·韦伯 75.下列属于非强制型公共组织的有(ABC)

A.公立学校 B.公共医疗机构 C.中国社会科学院 D.民营企业 E.政府部门 76.美国司法决策的形式主要有(ABC)

A.司法审查 B.推翻先前的判决C.司法命令D.立法 E.立法否决 77.行政政策执行的手段包括(BCDE )。 A.行政命令 B.行政指挥 C.行政控制 D.行政沟通 E.行政协调

78.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有(ABCDE)

A.客观的社会现实 B.问题的觉察 C.现实与利益期望等的冲突 D.团体与组织的活动 E.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的必要政策行动

79.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对公共政策研究的贡献有(ABC ) A.提出了系统的战略决策思想 B.将战略要素进行区分

C.强调战略决策应根据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D.提出了价值无涉的观点 E.主张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80.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有(ABCDE ) A.经验主义 B.理性主义 C.逻辑经验主义 D.后现代主义 E.辩证唯物主义

81下列关于决策体制的选项中,属于首长制的是(ABC ) A.神权制中的宗教领袖 B.王权制中的专制君主

C.现代美国的总统制 D.原始民主制 E.人民代表大会制

82.政策依其涉及的社会内容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类型(ABC )。 A.政治政策 B.文化政策 C.经济政策 D.基本政策 E.元政策 83.按照发生在政策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可把政策控制划分为(BDE ) A.目标控制 B.预先控制 C.效力控制 D.同步控制 E.反馈控制

84.按照琼斯的观点,在任何政治系统中,都存在两种层次的政策合法化,这两种层次分别是(BC)

A.为政策建议争取媒体支持的过程 B.政治系统统治正当性的过程 C.政策获得法定地位的过程 D.选择一项政策建议的过程

E.将政策建议作为一项既定行动方案的过程 85.衡量公共政策质量高低的主要要素是( CDE )

A.外部环境的认同程度 B.公共政策主体的合法化程度 C.公共政策的合理性程度 D.公共政策的可行性程度 E.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

86科学的政策评估一般来说包括(BCD)

A.评估反馈阶段 B.评估总结阶段 C.评估准备阶段 D.评估实施阶段 E.评估分析阶段

87.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主要有(ABCE) A.立法机关 B.行政机关 C.执政党组织 D.智囊团 E.某些领袖人物

88.公共政策在其形成中要受到诸多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的因素是(ABE)

A.国家结构 B.政治体制 C.利益集团 D.社会组织 E.政府体制

89.以拥有公共权力的强制性的大小为标准,公共组织可以划分为( ABE) A.公共权力组织 B.半强制型公共组织

C.群众团体 D.利益集团 E.非强制型公共组织

90.构成公共政策系统的子系统是( BCDE ) A.对象子系统 B.信息子系统 C.监控子系统 D.咨询子系统 E.评估子系统

9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拥有的职权有(ABDE ) A.立法权 B.决定权 C.实施权 D.任免权 E.监督权

92.公共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主要包括( BDE ) A.政策效率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政策效益 D.社会健康发展 E.社会公正

93.政策终结的方式有( ABCE ) A.替代 B.合并 C.分解 D.评估 E.缩减

94.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有(ABCDE )。 A.环境因素 B.体制因素 C.人员因素 D.决策因素 E.法制因素

95.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包括(ABCDE )。

A.完善行政管理体制 B.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 C.努力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D.健全行政法制 E.改善行政环境

96.关于公共政策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ABCD ) A.公共政策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没有公共政策就没有行政管理 B.公共政策是从行政管理目标到结果的桥梁 c.公共政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首要环节

D.公共政策是现代行政管理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关键 E.公共政策是实现各种目标的必要保障 97.行政政策执行的方式包括(ABDE )。 A.政策执行 B.行政措施

c.法律措施 D.行政命令 E.行政处罚

98.关于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BCE )。 A.行政效率是衡量行政管理活动优劣的综合指标 B.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C.行政效率是行政改革的准绳 D.行政效率是决定生产效率的准绳

E.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题和宗旨 99.关于行政效率的特征,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BCDE )。 A.行政效率是定性与定量的统一 B.行政效率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C.行政效率是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的统一 D.行政效率是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统一 E.行政效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0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ABCE )。 A.人大决定 B.基本法律 C.一般法律 D.地方性法规 E.宪法

(三)填空题(100题)

1、公共政策学的学科性质与特点是:综合性、应用性、规范性。

2、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所包括的三个方面:研究对象、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 3、提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命题的学者是 伊斯顿。 4、公共政策制定的体制构成:决策中枢体统、参谋咨询系统、信息情报系统。 5、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目标取向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确定政策目标 7、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政策制定 8、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博弃论 9、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政策执行

10、叶海卡.德洛尔的著作《政策科学的构想》成为政策科学领域的第二道分水岭。 11、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政策问题的认定

12、健全完善的政策制定体制构成:信息系统、咨询系统、中枢系统、执行系统、反馈系统。 13、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决定政策去向的最有效方式是 政策评估 14、行政效率 是衡量整个行政管理活动成果的重要标准

15、公共政策本身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这些要素包括: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客体、

公共政策环境。

16、现代公共政策制定技术方法的发展趋势是应用 韧技术

17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程序:问题诊断、目标确定 、定方案、方案验证、宣布公共政策。 18、第二代公共政策学家 德洛尔 提出并界定了“总体政策”“超政策”“政策系统”的概念。

19、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是政治学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者和重要代表从物之一,他的代表性著作是:《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

20、美国公共政策在横向结果上的形式构成:公共政策=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 21、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的纵向结构:中央政策(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 22、公共政策研究组织,通常又叫“思想库”(think tank)、“脑库”(brain trust),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政策分析和政策研究机构。

23、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是:阶级性、目标性、强制性、相对稳定性

24、在经济领域中为处理经济问题、协调经济利益关系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是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

25、公共政策以 政策是否实际改变客观对象 为标准,分为实质性政策、程序性政策。 26、头脑风暴法是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一起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作出集体判断。 27、拉斯韦尔 确立政策科学的初步范式并归纳了政策科学的六大特征。

28、公共政策本身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这些要素包括: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客体和公共政策环境。

29、公共政策主体中,公民 是最广泛的非官方政策主体,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统一。

30、、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反复性周期

31、公共政策的环境中决定公共政策的政治性质、民主化程度和合法化程度的是 政治环境 32、公共政策的环境中影响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目标选择和途径选择的是 国际环境 33、公共政策研究组织,通常又叫“思想库”(think tank)、“脑库”(brain trust),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政策分析和政策研究机构。

34、中国政策研究组织由:官方政策研究组织 、半官方政策研究组织和民间政策研究组织构成。

35、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 36、公共政策运行的逻辑流程中政策实施包括 政策执行 、政策结果、政策修正。 37、公共政策运行的逻辑流程中政策决定包括 政策选择、政策决定、政策宣示 38、公共政策运行的逻辑流程中政策实施包括 政策执行、政策结果、政策修正 39、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求政策过程 理性化、专业化、科学化、民主化。 40、政策方案的评估与择优是在 比较 的基础上进行的判断和选择。

41、方案评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于它是事前评估,所以 预测性评估 是政策评估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42、在当代中国行政体制一般实行的是 行政首长负责制。

43、旨在将相互冲突的政策问题理论假设创造性地综合为一体的分析技术更适合处理结构不良的问题的是 假设分析法

44、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中 经验主义 认为人的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其共同特征为在不同的程度上强调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 45、将政策执行看作是一种赛局的模型是博奕模型。

46、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中重视非理性的、反理性的和超理性的等反科学主义的创造性思维的是 后现代主义

47、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中 辩证唯物主义 具有全面性,综合了各种片面的认识中的正确的方面。

48、咨询子系统 是公共政策系统中决策子系统的辅助系统,俗称“思想库”“智囊”。 49、公共政策系统的决策子系统是中枢系统,其基本特征是权威性和主导性。

50、公共权力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很大,其中 国家能力 决定公共政策的质量,治理能力 对公共政策的挑战,政府能力 是制定、执行公共政策的基础。

51、公共政策问题的分析中边界分析法通过三步骤 饱和抽样、诱导性提问、边界估计来实现。

52、从时间进程来看,政策规划主要存在于 政策目标的确定和政策抉择之间。 53、评估与择优的两种基本方法:预测性评估 和 可行性评估

54、行政决策程序是从 法制部门的审查 到 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 ,最后, 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56、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提出议案——审议议案 ——通过议案——公布政策。 57、政策执行的总原则是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58、政策执行的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思想引导手段。 60、政策调整的三个基本内容:政策补充、政策修正、政策终止。 61、政策终结四种方式是 替代、合并、分解、缩减。

62、政策周期的类型有阶段性政策周期、功能性政策周期、反复性政策周期。

63、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类型分为 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半官方的政策研究组织和民间的政策研究组织几种类型。

64、公共政策研究组织体制模式有 直线型、 职能型、 直线参谋型和双重领导型。 65、公共决策咨询具有 综合性、法治化、公共性、时效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66、公共政策咨询包括决策咨询和 政策信息咨询 两种类型。 67、理性决策模式要求所设计的政策方案的数量一般至少不少于 2 个

68、行政机关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 行政决定 70\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一种典型的替代式政策执行

71、政策执行的基本原则包括:忠实执行原则、实事求是原则、注重实效原则、强制执行与说服宣传相结合原则。

政策链这一概念源于 列宁政策链这一概念源于 列宁

72、影响行政效率的因素有环境因素 、体制因素、人员因素、决策因素、法制因素。 73、系统议程指政治系统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又被称为公众议程。 74、公共政策系统的几种环境中属于基础环境的是 自然环境 75、检验政策方案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是 政策执行

76、根据再决策发生在政策执行过程的哪一个阶段,政策执行再决策可分为:现场再决策和反馈再决策

77、政策控制的根本标准是 政策目标

78、政策监督 的主要目的就是发现、采集和分析政策过程的有关信息,找出偏差和错误,采取及时纠正、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

79、政策调整的最佳时期应该在政策的 上升 时期。

80、政策执行资源主要有:经费和人力、信息、权威、执行保护。

81、在两党制或多党制国家中,政府的政策往往随着政党的轮换更替而呈现明显的周期波动,这种现象属于典型的 反复性政策周期

82、政策执行再决策是指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以及公共政策执行任务完成以后,根据信息反馈对原政策所作的必要补充或修正。

83、以赫伯特·西蒙为首的一批学者研究管理和决策的视角是设定理性人为 管理人(即行政人)。

84、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上,公共选择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方法论。这一方法论的创始人是詹姆斯·布坎南

85、试图把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组合成为统一的理论方法体系的是 博弈论 86、既是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公共政策的灵魂和目的的是 公共利益 87、政策实验 主要是指党政机关为了验证其决策的正确性、可行性,并取得实施决策的具体方案,而在其辖区内的若干单位进行的局部性决策实施活动。 88、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博弃论、 89、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政策问题的认定

90、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政策执行 91、公共政策动态过程:政策决定、政策实施、政策评价、政策终结。 92、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 关联性、主观性、动态性。 93、公共问题、公共目标、公共利益 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

94、公共政策本质上所具有的“二重属性”是指 阶级属性、社会属性。

95、公共政策目标按其服务的主体是普通大众还是少数人群体,可分为 公益性目标、特殊性目标。

96、从政策评估在政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来划分,可以分成:预评估 、过程评估、后评估。 97、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包括:政策投入标准、政策效益标准、政策效率标准、公平标准、政策回应度。

98、政策执行的循环模式又称为 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

99、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象征性政策执行、附加式政策执行、残缺式政策执行、替代性政策执行、观望式政策执行、照搬式政策执行。

100、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

(四)、名词解释(100题) 1)、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公共政策主体

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组织或个人。

3)、公共政策主体能力

公共政策主体能力是指政策主体能否成功地适应环境挑战及其程度,即在环境的挑战下,政策主体能否应付或适应这些挑战,以及取得成功的程度。 4)、决策权力

决策权力可以定义为一种法津权力,它或者是在一系列可能行动中做出选择的权力,或者是影响政策主体、推动他去选择自己所偏好的某一行动的权力。 5)、公共决策体制

公共决策体制:实质就是围绕决策权力的分配,人为设计出来的包括决策程序、决策规划、决策方式等制度的总称。 6)政策执行资源

政策执行资源:指的是政策执行主体实施政策时必须具备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主要包括:经费和人力、信息、权威、执行保护。 7)、政策执行矫正

政策执行矫正:是指政策主体采取一定的纠正措施,使政策执行回到正确的方向并且消除不

良后果的过程。 8)、政策均衡

政策均衡:指的是所有政策要素、政策关系维持一定的最好情况的状态,政策供给适应政策需求,人们对既定的政策安排和政策结构处于一种满族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政策。 9)、政策宣示:

政策宣示:即法定政策主体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通过法定和约定俗成的方式,正式向公众发布政策决定,如记者招待会,白皮书,文件,宪报等。 10)、政策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是指政策系统之外的人员和机构,对政策行为、政策方案的内容和执行,进行监督和控制的机构。 11)、公共政策评价

公共政策评价:依据一定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 12)、正式评价

正式评价:指事先制定完整的评价方案,并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执行,并由确定的评价者进行的评价。 13)、非正式评价

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14)、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活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 15)、政策执行再决策

政策执行再决策是指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以及公共政策执行任务完成以后,根据信息反馈对原政策所作的必要补充或修正。 16)、公共政策实验

政策实验主要是指党政机关为了验证其决策的正确性、可行性,并取得实施决策的具体方案,而在其辖区内的若干单位进行的局部性决策实施活动。 17)、政策议程

政策议程:通常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 18)、元政策

元政策:也叫总政策,是政策体系中总的具有统摄性的政策,对其他各项政策起指导和规范的作用,是其他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是政策主体用以指导一定历史时期全局性行动的高度原则性指针。 19)、公共决策体制

公共决策体制:实质就是围绕决策权力的分配,人为设计出来的包括决策程序、决策规划、决策方式等制度的总称。 20)、公共政策环境

公共政策环境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21)、公共政策研究组织

公共政策研究组织,又叫\思想库\、\脑库\,是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政策分析和政策研究机构,由具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和有丰富的政策实践经验的实际工作者(如前政治家、行政人员)所组成的组织。 22)、政策制定的民主化:

政策制定的民主化是指在作出公共政策尤其是重大政策过程中要经过咨询、论证、协商、听证、审议及集体讨论等环节。 23)、政策制定的科学化:

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用科学的观点、程序、方法、工具、及手段进行决策。 24)、政策协调

协调是指调整协同公共政策执行的各种要素,使它们之间相互配合,从而高效率地实现政策目标。 25)、政策监控

监控是指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执行机构和执行人员根据计划标准衡量计划完成情况,纠正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执行和目标实现的一种活动过程。 26)、公共政策监控

为了保证政策内容的合法性和政策结果的有效性而对政策过程进行的监督和控制。 27)、公共政策监控机制

所谓公共政策监控机制就是政策监控主体与政策监控客体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28)、政策目标可行性分析

政策目标可行性分析:政策目标要素中的指标及其标准是否在特定的政策目标约束下,能否成为现实,能否为社会所接受。 29)、执行评估

执行评估:是对政策执行行为进行的系统分析和评价,重点是对执行条件和执行能力的评估。 30)、预估政策目标的可能效果

预估政策目标的可能效果:针对所分析的政策目标体系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积极和消极作用的

预计。 31)、哥顿法

哥顿法:利用会议形式由参加会议的人员提出创新方案的方法 32)、对演法

对演法:将参加制定争夺方案的人员,根据对方案设想的意见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分别制定各自的方案,然后放在一起进行辩论,互相进行指责和批评,以求充分暴露方案的不足,增强所确定的备选方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33)、价值分析法

价值分析法:对政策方案进行功能成本的比较研究,力图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必要的功能,以提高政策价值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34)、边界分析法

边界分析法:就是一种对政策问题的本质属性和实际范围进行分析和界定的方法。 35)、政策诉求:

政策诉求:就是作为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的公共权力机关以外的社会行为主体提出的要求政府对某一社会问题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以及采取何种行动的主张。 36)、政策调整

政策调整:是指对实施过程中的政策作出某些必要的补充或删减,修订或修改,调整或更新,使其更加完善和科学。 37)、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最早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并使用的,是指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也可以说,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 38)、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

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把政策问题看成一个动态系统,并且将其放到社会大系统中去考察,确定其位置、所起的作用、独有的特征以及和其他社会的相互关系。 39)、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40)、政策终结

政策终结:是公共政策的决策者通过对政策进行审慎的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终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 41)、公共政策预测

公共政策预测:就是政策研究人员运用预测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已有的信息,对未来各

个政策领域和各个阶段政策的需求的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对未来产生影响的过程。 42)、政策规划

政策规划也称政策构建:是指在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与行动步骤的过程。 4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

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即公共政策的直接生产者,也就是那获得法律授权享有权威和公共资源,能够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并充当政策产品法定生产者的机关或职位(个人),主要有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执政党组织以及某些领袖人物。 44)、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

公共政策的间接主体:即那些虽不直接参与政策产品的生产,但由于获得了国家法律的保护或认可,能够通过压力,舆论等方式和渠道,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并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组织或个人,主要有在野党(民主党派)、利益集团(压力集团)和选民。 45)、政策执行的基本手段

政策执行的基本手段:政策执行机关及其执行者为完成一定政策任务、达到一定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与方法。 46)、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政策执行者依靠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威,依法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章制度以及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行等措施和行为,按照国家行政机关所处的系统、层次和行政区划规范有序地执行各项公共政策。 47)、法律手段

法律手段: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法规、司法、仲裁工作,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方式来调整政策执行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方法。 48)、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促进政策顺利实施的方法。 49)、公共政策执行偏差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政策执行者在实施过程中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不良后果的政策失真现象。 50)、替代性政策执行偏差

替代性政策执行: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被换上与原政策表面上一致而事实上背离的内容,其政策内容、目标、性质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51)、观望性政策执行偏差

观望性政策执行: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总是被动观望,通过观察上级的态度、

措施以及同级部门的行动再决定反应,因此错失执行的良机。 52)、公共政策监控

公共政策监控:为了保证政策内容的合法性和政策结果的有效性而对政策过程进行的监督和控制

53)、公共政策终结

公共政策终结是公共政策主体在进行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终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不必要的或者无效的公共政策及其相关内容。 54)、公共政策周期

公共政策周期:公共政策经过制定、执行、评估终结等阶段后形成比较完整的政策过程。 55)、公共政策案例

公共政策案例:公共管理领域内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录。 56)、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是案例分析方法的一种。它是指运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公共政策案例进行辨析,发现和解决公共政策问题,以促进对公共政策认识和研究的深化,改进公共政策实践的一种研究方法。 57)、选择性执行偏差

选择性执行:完整的政策在执行时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则被遗弃,使政策内容残损不能有效地、完全地实现原定的政策目标。 58)象征性执行偏差

象征性执行:在政策执行中只作表面文章,没有具体措施,在组织、人员、资金上都没有到位的执行活动,\阳奉阴违\。 59)、政策持续

政策持续:泛指一个处于均衡状态的现行政策有原来的执行机构按照既定的方式沿着既定的方向继续得以实行。 60)、政策评估

政策评估:从广义上讲,公共政策评估是对政策运行全过程的分析和评判。从狭义上讲,公共政策评估则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公共政策的效果及价值进行评判的一种政治行为。

61)、公共政策控制

公共政策控制:是指政策监控者为了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合法性和政策的有效执行,达成特定的政策目标,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政策执行过程的偏差的发现与纠正的行为。 62)、政策诉求

政策诉求:就是作为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的公共权力机关以外的社会行为主体提出的要求政府对某一社会问题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以及采取何种行动的主张。

63)、政策调整的内涵

政策调整的内涵:在政策监督和控制所获得的有关政策系统运行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方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不断地修正、补充和发展,以实现预期政策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 64)、附加性执行

附加性执行:在政策执行过程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整对象、范围、力度和目标等超出了原政策的要求与范围。 65)、参谋咨询系统

参谋咨询系统:充分开发智力、协助中枢系统决策的组织。 66)、信息情报系统

信息情报系统:决策过程中专门从事信息情报收集、贮存、加工和处理的系统。 67)、公共政策时机

公共政策时机:主要是指公共政策的时间安排及当时的公共政策条件。 68)、问题诊断

问题诊断:是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程序的第一步,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明确问题的性质和范围,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确定公共政策目标。 69)、方案验证

方案验证:按照若干最有希望的公共政策候选方案,选择一两个点,进行模拟试验。 70)、政策变通

政策变通:在政策执行中,将原则性、时效性和灵活性辨证地统一起来,抓住政策的精神实质,遵循政策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政策。 71)、政策执行偏差

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失真现象。 72)、制定执行计划

制定执行计划:根据政策内容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对公共政策的总体目标进行分解,把公共政策规定具体化为一系列行动细节,并制定出可行的行动方案,使公共政策执行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执行。 73)、公共政策实验

公共政策实验:主要是指党政机关为了验证其决策的正确性、可行性,并取得实施决策的具体方案,而在其辖区内的若干单位进行的局部性决策实施活动。 74)、政策内部评估

政策内部评估:评估者置于系统内部,对整个过程全面了解,直接参与政策过程,有条件根据自己的评估结果调整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

75)、事前评估

事前评估:是在政策执行前所进行的一种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估,主要包括:对政策实施对象发展趋势的预测、对政策可行性的预测、对政策效果的预测。 政策预评估:规划阶段对政策方案的可行性评估。 76)、历史分析法

历史分析法:在政策分析中,一种对政策问题进行细致的纵向分析的方法。 77)、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在政策分析中,一种找出对政策问题产生和发展起作用的要素的方法。 78)、类比启发法

类比启发法:在政策分析中,运用类比的创造性思维形式,通过一定的步骤,获得政策方案的方法。 79)、形态分析法

形态分析法:在政策分析中,将所要研究的问题视为一个系统,用系统方法论把该系统分成若干结构和功能各异的形态特征,并加以重新组合,以产生新的观念的方法。 80)、缺点列举法

缺点列举法:在政策分析中,从列举事物的缺点入手,找出现有事物的不足和缺点,然后再探讨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81)、政策工具

政策工具:人们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或达成一定的政策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手段和方式。 82)、投票悖论

在只存在两个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是有效的;而当面对三个或更多的备选方案时,多数票规则便会显得不那么有效,通常会出现循环投票现象。即,在多数票规则下,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均衡结果,而是在各种选择中循环。这种现象被称作投票悖论或孔多塞悖论。 83)、公共政策调整

公共政策调整:指在政策监督和控制所获得的有关政策系统运行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方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不断地修正、补充和发展,以实现预期政策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 84)、政策功能

政策功能:政策所能发挥的功效和作用,通过政策的地位、结构、作用表现出来,总是在与某种社会目标的联系中得到判定。 85)、官方的政策活动者

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内的、行驶公共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一般包括国家机构、执政党、政治家和官员。 86)、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

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是指政治体制外的、不直接行使刚刚权力的政策过程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利益团体、公民(选民)、大众传播媒介一级思想库等。 87)、行动理论

行动理论:一种政策分析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指对某一项公共政策所要采取的广泛行动。 88)、组织理论

组织理论:一种政策分析理论,认为政策执行都需要组织,没有组织就没有执行。在人们所建立的各种组织中,执行组织是最严密的。因为它适应了执行中所需要的迅速准确之特点。负责执行的组织,其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属性,往往影响到该组织执行政策的能力。 89)、公共政策监控机制

公共政策监控机制就是政策监控主体与政策监控客体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90)、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认为主要负责政策执行的行政机构,不仅受其合法委任权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与之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影响,政策系统中立法机关干预的影响,以及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其它各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把\管理\与\执行\在很大程度上看成了同义语。 91)、交易理论

交易理论: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而在实际中是行不通的。 92)、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认为政策执行过程的分析,可以理解为外界环境对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系统产生了政策输出,由政策结果和反馈提供了政策的评价与再输入过程。 93)、演化理论

演化理论:认为在提出政策问题、制定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过程中,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多重目标实际上会产生矛盾与冲突。政策方案是粗线条的设计。因而在实际执行中,会对原有目标不断地重新设计。政策制定是反复的形成、执行、再形成的演化过程。 94)、公共选择理论

20实际70年代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是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的典型,是一个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方法来研究费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问题的新的研究领域,是政治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又被称为\政治的经济学\或\新政治经济学\。 95)、理性主义模型

理性主义模型:决策者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决策,即也遵循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的原则,选择最优方案,使用最佳、最适当的手段,达到最大值的政策结果,由这样一组假设构成的一个分析途径。 95)、完全理性思维

完全理性思维: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拥有完全理性思维特征的公共决策者追求完美主义类型的决策。他们认为,决策者可以搜集完备所有的决策因素,并且决策系统有足够的能力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因此可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策方案。 96)、渐进思维

渐进思维:在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政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而且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目标应当用可行的手段去衡量和加以调整;他们认为所谓最优化纯粹是乌托邦,能够较为满意就已经不错了;他们怀疑人类是否有能力来剧烈地改造未来,主张走一步。 98)、顺序决策思维

顺序决策思维:主要用于当知识和意见的一致性尚不充分的时候,在第一阶段,决策者往往同时较多地选择一些处理方法或决策,在取得新的认识和更为一致的意见后再过渡到下一阶段;然后选择比较可行的决策。这种思维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 99)、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它可以用来产生大量关于解决问题的潜在办法的建议。它通过召集一定数量的专家(通常在10~15人之间)一道开会研究,共同对某一问题做出集体判断。 100)、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以古希腊神话中的神谕之地、可预卜未来的阿波罗神庙原址\德尔菲\命名。这种方法采用函询调查的形式,向与预测问题有关领域的专家分别提出问题,使专家彼此不见面的情况下发表意见,交流信息,而后将他们的答复意见进行整理和综合。经过多次的反复循环,对所得的意见进行技术处理,最后汇总得出一个比较一致的、可靠的预测结果。

五、简答题(50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公共政策是政府社会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和措施等。 基本特征:

1、阶级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政治倾向和利益追求 2、目标性:为实现经济社会目标 3、强制性:具有约束性和强制力

4、相对稳定性:一定的稳定性,相应的政策调整

2、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1、分配社会资源。将社会公共资源合理有效地在它所服务的公众中加以分配,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关系。

2、规范社会行为。规范各种行为,将各种社会行为纳入到统一的、明确的目标。 3、解决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 4、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价值目标,促进社会发展。

3、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1)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的学问

(2)政策科学的目标是追求政策的\合理性\(3)政策科学是一门对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学问 (4)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

(5)政策科学是一门需要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6)政策科学必须具有\发展概念\,必须建立动态模型

4、简述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政策角色。

公共政策直接主体,是指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和组织,包括以下几种: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

立法机关为国会、议会代表会议一类的国家权力机构,如我国则主要是指全国以及地方各级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是立法;行政机关为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用公共政策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机构,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如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执行政策,参与政策的制定;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国家,狭义仅指法院,广义还包括检察机关,参与政策制定;政党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负责提出政策议程,制定政策。

5、简述公共政策客体包含的内容。

1、公共政策问题。包括社会问题,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况,而且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物,按照社会生活领域的不同,分为政治、经济、社会(狭义)和文化等领域的问题。 2、公共政策目标群体,指那些由于政策的强制性而必须对自身的行为模式重新进行调适的群体,它是政策的作用对象,直接关系到政策目标能否实现。

3、社会利益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是公共政策根本目的公共政策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6、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特征 (1)政策研究与政策分析的针对性; (2)研究人员构成的多学科性; (3)研究活动的相对独立性; (4)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先进性。

7、简述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因素是制定、实施公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本物质条件;影响公共政策的经济目标和方向;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经济社会政策得以确立的主要依据。

2、体制或制度条件。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 3、政治文化,影响政策输入,影响政策体制的组织方式,影响政策执行。

4、国际环境,影响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影响公共政策的目标选择;影响公共政策的途径选择。

8、简述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总任务、价值取向及其对公共政策的要求:

总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成为中国共产党、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新时期的;

价值取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对公共政策的要求:1、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对我国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产生影响;2、经济体制转型对资源配置方式、政府经济角色和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等产生影响,要求实现公共政策基础和功能上的转变与转换。

9、简述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在公共政策方面的重要价值

1、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把政治系统的过程、政治过程、政府过程、政策过程作为一个同一的过程来进行分析,从而使政策研究与政治学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有利于克服政策研究中的纯技术、出操作主义倾向。

2、它把公共政策看做政治系统输出的产品,并将公共政策的功能概括为四种类型,即提取性功能、分配性功能、管理性功能和象征性功能。

10、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含义及特征

公共政策研究组织,通常又叫\思想库\、\脑库\,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政策分析和政策研究机构,是由具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和有丰富的政策实践经验的实际工作者(如

前政治家、行政人员)所组成的组织。主要从事政策理论研究、政策设计、政策咨询、政策分析、政策评估等工作,以帮助提高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其特征表现为: 1.政策研究与政策分析的针对性; 2.研究人员构成的多学科性; 3.研究活动的相对独立性; 4.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先进性

11、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地位与功能

1. 地位:(1)是公共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在社会利益与权势集团之间发挥桥梁作用。 2. 功能:(1)进行政策咨询; (2)从事政策研究; (3)提供政策评估; (4)充当政策宣传机构; (5)形成\旋转门\机制。

12、简述政策执行偏差行为的主要表现

(1)象征性执行。执行中只作表面文章,没有具体措施,在组织、人员、资金上都没有到位的执行活动,\阳奉阴违\。

(2)附加性执行。在政策执行过程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整对象、范围、力度和目标等超出了原政策的要求与范围。

(3)选择性执行。完整的政策在执行时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则被遗弃,使政策内容残损不能有效地、完全地实现原定的政策目标。

(4)替代性政策执行。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被换上与原政策表面上一致而事实上背离的内容,其政策内容、目标、性质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5)观望性政策执行。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总是被动观望,通过观察上级的态度、措施以及同级部门的行动再决定反应,因此错失执行的良机 (6)照搬式政策执行。执行主体机械照搬照抄。

13、简述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在横向结构上的形式是如何构成的。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在横向结构上的形式构成为:党的政策+人大决策+行政决策。 1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任务而调整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各社会群体之间行为的依据和准则,党的政策以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形式成为公共政策。 2人大在立法上享有最高权限,立法是人大的首要职权,人大决策的主要形式有:宪法,基

本法律,法律,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人大决定。

3行政决策是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的表现:其内容随国家职能的扩大而扩大。当代中国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有:行政法规,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14、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及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1)含义: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2)意义:①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②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

15、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公共政策研究组织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1)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 (2)向决策者提供新思想观念。 (3)评估政策结果,提供有关信息。 (4)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专家与官员、 (5)对公众进行公共政策教育。

16、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的体制的构成:

1、决策中枢体统。它拥有最后决定权,是决策体制的核心,在决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参谋咨询系统。这是充分开发智力、协助中枢系统决策的组织,负责提供备选方案和提供建议。

3、信息情报系统。在决策过程中专门从事信息情报收集、贮存、加工和处理的系统,为决策提供信息。

17、简述决策中枢体统的地位与作用:

(1)中枢体统拥有最后决定权,中枢系统形成的基础是拥有最后决定权,其他系统围绕决策中枢系统建立的,按照中枢系统的要求工作;

(2)中枢体统处于决策体制的核心,核心是拥有决策权的领导集体或领导者个人,其组成与政治体制和行政领导体制相关;其构成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 (3)中枢体统在决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18、简述个人素质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的因素。

个人素质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人的公共政策水平、个人的法律观念、个人对问题和公共政策方案的判断力、个人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及个人对信息的敏感性。

19、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程序

(1)问题诊断。通过突破重点、带动全面,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进行问题察觉、问题诊断、问题描述。

(2)目标确定。原则是实事求是、面向未来、系统协调、明确具体、伦理考量。 (3)制定方案。要进行可行性论证,进行后果预测,尽量用数据表达公共政策,且方案应至少在两种以上。

(4)方案验证。对备选的方案进行实际验证;判断备选的方案是构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5)宣布公共政策。以各种载体和形式向社会公布公共政策。

20、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关系

政策制定的民主化是指在作出公共政策尤其是重大政策过程中要经过咨询、论证、协商、听证、审议及集体讨论等环节,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是指用科学的观点、程序、方法、工具、及手段进行决策,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1)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是政策制定民主化的目标 (2)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的是政策制定科学化的保证 (3)民主化与科学化决定着政策执行的成败

21、简述从博弈理论的视角理解公共政策执行及其启示

博弈理论的视角认为公共政策的本质是运用权威性的规范对社会利益进行协调,公共政策执行过程就是公共政策制定、执行主体与公共政策目标群体在相互作用中对利益加以选择、追逐、交易和谈判的过程。这一视角带来的启示是公共政策的核心在于控制,政策执行的成功取决于参加者的策略选择。

22、简要分析公共政策执行的涵义及其特征

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活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内容包括将决策转化为操纵的过程,按照决策所确定的目标进行的努力,主要特征是:对象的适用性,执行的灵活性,有序性,动态性,协调性,时限性。

23、简述政策执行的地位与作用 (1)政策执行是政策制定的目的与归宿

(2)政策执行决定着政策方案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和范围如何 (3)政策执行效果是检验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

(4)政策执行及其后果是使原政策得到修正、补充、完善或形成新的政策的重要根据

24、公共政策执行的一般过程 (1)政策宣传 (2)制定执行计划 (3)组织准备 (4) 政策实验 (5)全面实施

(6)再决策、协调与监控

25、简述制定执行计划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适应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4)一致性原则

26、简述如何做好政策执行再决策及其作用

政策执行再决策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做好宣传解释工作,2做到集思广益,发挥民主3做好总结经验的工作4实事求是5时效性6信息原则 政策执行再决策作用是:

(1)使政策的执行顺应主客观的实际情况

(2)为以后解决相关的政策问题、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3)提升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 (4)纠正政策执行偏差

27、简述政策执行的基本手段 (1)行政手段 (2) 法律手段 (3) 经济手段 (4) 思想引导手段

28、简述政策执行的基本原则

(1)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2)忠实执行 (3)实事求是 (4)注重实效

(5)强制执行与说服宣传相结合

29、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 (1)是决定公共政策去向的重要依据 a引导政策运行趋于正确、科学的方向; b确定新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方案的必要前提 (2)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

a知晓政策运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b确认每项政策价值,了解政策的执行情况 (3)是实现公共政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 a政策评估可以实现政策参与民主化 b集思广益,从而事项政策持续运行的科学化 (4)厘清政策责任归属的必要手段 a促进民主法制社会的\责任政治\

b促进\责任政府\以及行政管理中的\问责制\的构建

30、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1)政策投入标准,目的在于了解政策过程中各类资源投入的数量和分配、使用状况; (2)政策效益标准:政策实现其既定目标的程度 (3)政策效率标准:政策效益与政策投入之间的比率

(4)公平标准:政策实施后所造成的资源、收益和成本在社会群体之间分配的公正程度 (5)政策回应度:特定政策满足相关社会团体的需求的程度。

31、简述促进公共政策评估的途径 (1)端正评估的指导思想

a评估是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保障 b评估过程要实事求是

c建立奖惩制度,实现权、责、利相统一

d评估的目的是实现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政策效果 (2)促进政策评估的制度化

a建立评估工作制度 b设立政策评估基金 c强化评估反馈机制 (3)保持政策评估的独立性 a建立独立评估机构

b评估者的地位要有周全的职业保障 c评估者要有独到的方法

32、简述政策执行手段中行政手段的含义及特征

(1)定义:政策执行者依靠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威,依法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章制度以及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行等措施和行为,按照国家行政机关所处的系统、层次和行政区划规范有序地执行各项公共政策。

(2)特征:a权威性;b强制性;c对象的有限性;d实效性

33、简述政策执行手段中法律手段的含义及特征

(1) 定义: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法规、司法、仲裁工作,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方式来调整政策执行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方法。 (2) 特征:a权威性b强制性c稳定性d规范性

34、简述政策执行手段中经济手段的含义及特征:

(1)定义: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促进政策顺利实施的方法,包括价格、工资、利润、利息、税收、资金、罚款以及经济责任、经济合同等。

(2)特征:a间接性;b有偿性;c关联性的特征

35、简述在公共政策问题分析中运用类别分析法时应注意的原则。 在运用类别分类法时应注意如下五项原则:

1.实质的相关性,即以问题本身的特征为基础,按事物之间在事实上的相关性进行分类。 2.穷尽性,即分类应涵盖一个类目中所有的细类,以实现穷尽化。

3.相互排斥性,即同一层级的类目之间必须相互独立并排斥。每一问题对象只能被归入一个大类中的一个细类。

4.一致性,即每一层级的分类标准应该统一,否则就会出现分类交叉问题。 5.层次分明性,即分类的层级应该清晰,而不应混乱不堪。

36、简述\头脑风暴法\运用于政策分析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议题主题要明确具体。 (2)创造自由的讨论环境与氛围。

(3)充分重视并讨论各种意见与建议,改进并综合提出的方案。 (4)发言简练,即席发言。

(5)不允许宣读事先准备好的建议表。

37、简述德尔菲法运用于政策分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匿名原则2循环往复原则3控制反馈原则4团体回答统计原则5专家共识原则 38、简述公共政策抉择合法化的内容。

政策合法化的界定是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这一概念实际上涵盖了我们上面所强调的三方面内容: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决策过程的合法化和有关政策的法律化。

(1)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就是决策者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

(2)决策过程的合法化,就是政策抉择过程应合乎法定的程序要求。

(3)政策的法律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也称政策立法。

39、政策执行中如何贯彻准确原则?

(1)执行机关和人员要正确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精神,完整把握其内容实质; (2)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不能随意歪曲,不能搞土政策,使政策走样。

(3)要准确地掌握反馈信息,不断了解政策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加以解决。

40、简述公共政策监控的作用 (1)保证政策合法化 a政策形式合法化 b政策内容合法化 (2)保证政策贯彻执行÷ (3)实现政策调整与完善 (4)进政策终结

41、简述公共政策监控的涵义及特征

定义:为了保证政策内容的合法性和政策结果的有效性而对政策过程进行的监督和控制 特征:行为的目的性、有效性

42、简述政策调整的内涵及特点

内涵:在政策监督和控制所获得的有关政策系统运行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方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不断地修正、补充和发展,以实现预期政策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 特点:政策调整的改进性;政策的再优化;政策的延续性

43、简述政府机关的政策监控的类型 (1) 行政监察

(2) 上级行政机关对所属部门下级机关的业务监督和人事任免 (3) 所属部门和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监督与控制 (4) 综合性的政策监控 (5) 专业性的政策监控

44、政策宣传在政策执行中有什么作用?

提高政策执行者的政策认同感;提高政策对象的政策认同感;为政策执行者构建广泛的社会监控系。

45、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作用

1节省公共政策资源:政策的正效力是逐渐衰减的。 2提高政策绩效:旧政策的终结实际上意味着新政策的启动。

3避免政策僵化:政策僵化是在政策运行过程中存在应该终结的政策或者项目没有及时予以终结的政策现象。

4促进公共政策优化:公共政策人员的优化;公共政策组织的优化。

46、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策略

1.通过交流互动消除人们的抵触情绪。让人们了解原有政策的低效与无效,将来会有更多大的利益,发挥政策终结的积极意义。

2.借助政策评估争取支持力量。通过政策评估结论,让人们了解政策终结的意义。3.废旧与立新并举,缓和政策终结的压力。 4.适当传播试探信息,测定公共舆论态度。

5.要处理好公共政策终结、公共政策稳定与公共政策发展的关系。

47、美国学者T.B.斯密斯认为政策执行的四大主要变量是什么? (1)理想化的政策,即合法合理可行的政策方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nf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