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小结

更新时间:2024-03-26 12: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总论

统计的涵义

一、统计的涵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科学。

二、统计三种涵义的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提供的,是统计活动的成果;统计学对统计活动起着指导作用;统计活动

是基础,是源;没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就无从提出;没有活动,统计科学也就不可能形成和发展。 统计的特点

一、统计的特点:数量性(基本特点,具体的、密切联系事物质的量);总体性。 统计的作用

一、统计的作用:从宏观上,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从微观上,是企业管理与决策的依据;日常生活中,可以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第二节 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统计学产生的两条路线:政治算术-社会经济统计;概率论-数理统计(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 政治算术-社会经济统计

一、政治自述学派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和约翰·格朗特。 二、威廉·配第的代表作《政治算术》,为以后的经济统计的发展开拓了道路;约翰·格朗特的代表作《对死亡表的自然

观察和政治观察》,为人口统计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三、17世纪中叶的政治算术学派是统计学的开端。 四、1790年英国进行了第一次的人口普查。

第四节 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

国民经济的概念

一、国民经济的概念:国民经济是由各行各业构成的,是各部门的总和。 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

一、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全部国民经济活动。

二、国民经济统计学研究的特点:范围的广泛性;着重从宏观角度出发。

第五节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重点)

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一、“统计总体”是指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 二、统计总体的特点:是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的;是客观存在的;所有的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同一性质。 三、“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 标志与变量

四、标志是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如性别、年龄)。

五、标志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分为数量标志(能用数量表示的)和品质标志(不能用数量表示的)。 六、变量是指可变的数量标志。

七、变量按其数量是否连续,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八、离散变更是指变量的值只能是整体不能出现小数,否则为连续变量。 统计指标

九、统计指标的概念:统计指标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在统计中占有中心地位。 十、统计指标的要素:空间范围、时间限制、指标的名称、指标数值、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

十一、 ★统计指标的分类: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分为时点指标(相加无意义)和时期指标(相加有意义);按其

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绝对数)和质量指标(相对数,如密度、比率);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分为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分为实物指标(以实物单位计量的指标,如米、公斤、台)和价值指标(以货币单位计量)。 统计指标体系

十二、 “统计指标体系”的概念:是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能够全面反映统计对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互相联系的一

套指标。

十三、 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按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宏观指标体系和微观指标体系);按内容的不同(国民经济体系、

社会指标体系和科学技术指标体系);按作用的不同(基本指标体系和专题指标体系)。 流量与存量

十四、 “流量”是指某一时期内发生的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的数量。 十五、 “存量”是指某一时点的量,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

十六、 流量与存量的关系:有些经济现象流量与存量是相对应而并存的,有流量必然有存量;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

而没有相对应的存量;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流量与存量是相互影响的;两个存量或两个流量的对比,或者一个流量与一个存量的对比,计算得到的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则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

第二章 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第一节 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

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渠道

(一)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一种是通过直接的调查获得的原始数据(直接来源,第一手或直接的统计数据);一

种是别人的数据(第二手或间接的统计数据)。 统计资料的间接来源

(二)统计数据资料的间接来源主要来自于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或公开报道的各种出版物。

第二节 统计数据资料的搜集-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的概念和意义

(三)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统计数据资料的过程。 统计调查的种类(重点)

(四)统计调查的种类: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一)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优点:全面、详尽、

系统;缺点:工作量大、耗资多、时间周期长、一般不宜经常举行)。 (二)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 (三)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

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四)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调查要求与文件,自下而上地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有全面报表和非全面报表)。 (五)统计报表的内容:表式、填表说明。

(六)“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基于客观存在)

(七)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专门调查,它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

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基于有意识的人为活动) 数据资料的搜集方法

(五)数据资料搜集的方法:询问法、报告法和观察实验法。

三、询问法具体包括:访问调查、邮寄调查、电话调查和座谈会。 四、观察与实验法包括:直接观察法、空间遥感统计调查法和实验法。 五、空间遥感统计调查的科学性表现在:及时性、准确性和客观性。

第三节 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一、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确定调查的任务与目的(首要工作);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确定调查项目与调查表;确定调查时间。 二、“调查对象”是需要进行调查的某个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它是由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组成的。 三、“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四、制定调查组织实施计划内容:调查工作完成的期限及工作的进度;确定调查的方式与汇总的方法;组织领导;调查前的其他准备工作。

第四节 统计数据资料整理

统计数据资料整理的内容

一、统计数据资料整理的内容:对原始数据审核与整理、对第二手数据资料的检查与整理。

二、对原始数据审核与整理:对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审核检查;对各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汇总;将汇总的结果编制成统计表与分析表;对统计资料的系统积累。

二、对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审核检查,应主要从完整性和准确性两个方面进行。 三、准确性审核包括:逻辑性审查、比较审查法、设置疑问框审查。

四、对第二手数据资料的检查与整理:首先要对现有资料进行甄别;对现有资料作出评价;选用适当的再加工方法。

第五节 统计分组(重点)

为什么要进行统计分组

(六)通过统计分组可以达到的目的:可发现统计数据的特点与规律;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七)统计分组的概念:将所研究的现象总体按照某个标志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并计算其总体内部各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

揭示总体内部的构成,表明部分与总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统计分组的方法(重点)

(八)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

(九)正确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应根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选择;要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要根据现象

的历史条件及经济条件来选择。

(十)统计分组方法:依据分组标志反映的事物特征不同,可按品质标志分组和按数量标志分组;根据选择分组的标志的多

少及复杂程度的不同,对研究总体可进行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十一) 按品质标志分组,将研究总体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 编制次数分布数列

(十二) “次数分布数列”是指将总体按某一标准进行分组,并按一定顺序排列与列出每个组的总体单位数,又称分配数

列。

二、分布数列有两个组成要素:分组;次数。

(十三) 分布数列根据标志的特征不同,可以分为品质数列(属性数列)与变量数列。

(十四) “品质数列”是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用来观察总体单位中不同属性的单位分布情况。 (十五) “变量数列”是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用来观察总体单位中不同数量的单位分布情况。 (十六) 标志的变量分为两种:离散变量(不连续变量,必须是整数);连续变量(可以出现小数)。 (十七) “连续变量”是指其数值在整数之间可以有无限的数值

(十八) 连续变量数列一般只能编制组距式的变量数列,不连续变量数列可以编制单项式的变量数列。

连续变量编制的组距数列相邻组的上下限的组限值必须重合,而离散变量则不要求必须重合

(十九) 以每一个变量值为一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称为单项数列。

(二十) 只有当变量的取值范围比较小时,适合编制单项式数列;若变量的取值范围较大,则应编制组距式的变量数列。 (二十一) 以变量值的一定变动范围为一组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数列称为组距数列。 (二十二) 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时需要明确的几个要素:组距与组数;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组限与组中值;频数与频

率。 (二十三) 组距=上限-下限 (二十四) 组距的大小与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二十五) 频数愈大,该组的标志值对总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愈大;反之。 (二十六) 将各组的单位数(频数)与总体单位数对比,求得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称为频率,也称比重。 (二十七) 变更分布的类型:呈钟型对称分布的,称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呈U型分布,两头大,中间小(如死

亡比率)。

统计分类标准化与常用的分组(重点)

一、统计标准化是指在统计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实现统计的最佳效

益。

二、统计分类标准按照其适用范围的不同,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三、国民经济中常用的几种分组(类)标准:经济类型分类(分为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三次产业分类(第一、第二、

第三产业);行业分类;基本单位分类。

四、公有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非公有经济包括: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 五、第一产业:农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第二产业: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

业),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六、我国将基本单位分为两类:机构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

七、所谓机构单位,是指拥有产权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 八、产业活动单位,是指在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类型的生产活动并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的生产单

位。

九、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地点的惟一性;生产活动的单一性;具有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资料。(重点)

第六节 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构成:总标题;横行标题(主栏);纵栏标题(宾栏);数字资料。

第八章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概念

一、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核算。 二、国民帐户体系(SNA)。

第三节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帐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 二、基本核算表和国民经济帐户是本体系的中心内容。

三、基本核算表是指对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价值量核算的表式。 四、国内生产总值表是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

五、国民经济帐户是指以帐户的形式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描述。

六、国民经济帐户的基本结构:生产帐户;收入分配及支出帐户;资本帐户;金融帐户;资产负债帐户;国外部门帐户。

第四节 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一、国民经济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共同性:研究客体一致;研究目的一致;研究的主要内容相同;研究方法基本相同。

第九章 人口与劳动统计(重点)第一节 人口数量统计

(二)人口数量是指处于某一时点或某一时期内具有某一特定标志的人口总体人数。

(三)人口数量统计的特点:确定人口数量统计的时间标准;确定统计的地理范围;确定统计的人口范畴。 (四)“现有人口”是指在特定调查时点上本地区实际居留的人口。

(五)现有人口数=常住人口数+临时寄居的外来人口数-临时外出的常住人口数 人口构成统计

一、人口构成统计从几个方面做研究:人口的分布;人口的自然构成;社会构成和经济构成。 二、人口分布包括:人口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政治地理分布。 三、人口自然构成即指人口的性别与年龄构成。

四、分析统计人口性别和年龄构成的指标主要有:人口性别构成及性比例;人口年龄构成。 五、性别构成指标=男性(女性)人数/总人口数*100%

六、性比例指标=男性人数/女性人数*100(该指标的平衡点为100)。 七、人口性别比受年龄、出生、死亡、迁移等因素的影响。

八、人口社会构成是指由社会因素、社会性质、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不同社会属性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分布和关

系。

九、人口社会构成包括:人口民族构成;人口职业的部门、职务及身份构成;人口文化教育构成。

十、人口类型表: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5%以下,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40%以上,年轻人口型;5%-10%,30%-40%

壮年人口型;10%以上,30%以下,老年人口型。(必考) 人口变动统计(非常重要)

一、人口的自然变动:人口的出生和死亡;人口的机械变动:人口的迁入、迁出。

二、反映人口自然变动规模的统计指标:一定时期内的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和自然净增人数。 三、育龄妇女的年龄范围通常是15-49岁。 人口迁移变动

一、人口迁移变动又称人口机械变动。

二、统计反映人口迁移变动的主要总量指标是人口迁入数、迁出数。

三、人口迁移统计常用的相对指标有:人口迁入率、人口选出率、人口总迁移率和人口净迁移率。

第二节 人口质量统计

人口质量的概念及其统计的意义

(一)人口质量是指反映人口总体质的规定性的范畴,亦称人口素质。一般包括人口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思想道德

素质三方面的内容。

第三节 劳动力资源统计

劳动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及其统计的意义

(二)劳动力资源是指一定劳动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三)劳动力资源区别于自然资源的特点:劳动力资源是一种能动的资源;再生产周期效长;是一种有生命周期的资源。

第四节 经济活动人口统计(必考)

经济活动人口的概念及其统计的范围

一、劳动力资源包括: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

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

就业人口包括:有酬从业人员(包括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自营从业人员(私营和个体业主、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其他人员(现役军人、民办教师和宗教职业者)。 失业人口包括:城镇失业人员和乡村失业人员。

非经济活动人口包括:16周岁以上的在校生;家务劳动者;离休、退休、退职后不再从业的人员;无就业愿望的其他人员;待学人员;丧失劳动能力人员。

第五节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统计分析

一、反映劳动力资源利用的指标有:劳动力资源可能利用率;劳动力资源实际利用率;就业率;失业率;劳动力资源可能

潜力程度。

三、劳动力资源负担情况分析指标:就业人口负担系数;丧失劳动能力系数。 四、劳动力资源预测方法:直接推算法;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测算。 五、直接推算法包括:算术级数法;几何级数法。

六、算术级数法:TN=TO(1000‰-N*Y)(1-Z) ; TN(16-60周岁的劳动力资源数)、N(年数)、Y(死亡率)、Z(丧失劳动

能力系数)

七、生产发展超前系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人口增长速度 生产发展超前系数≥1,表示两者之间保持协调;如果

<1,则表示两者不协调。

第十章 国民财富统计第一节 国民财富统计的意义与内容 国民财富的概念及其统计的意义 一、“国民财富”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一切财富的总和,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情国力及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重点)

二、国民财富具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经过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财富,也包括经过劳动被发现或掌握的自然资源;国民财富中的物质财富是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的融合体;是一个经济存量。

三、国民财富统计的意义: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介环节的重要手段;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与宏观调控计划的重要依据;是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依据。 国民财富的分类

一、国民财富的分类:按来源分(国民财产-人类劳动创造的;自然资源);按经济用途分(物质生产部门用国民财富和

非物质生产部门用国民财富)。

第二节 自然资源统计

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自然资源”指一国境内所有自然形成的,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开发利用以提高人们生活福利水平和生存能力并同时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实物性资源的总称。(重点) 二、自然资源统计的范围仅限于已被人类发现或掌握的部分。

三、自然资源的分类:按其生成的特征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按其性质分(环境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按其探明和利用程度分(一级、二级和三级资源)。

四、已完全探明储量并确定其用途的自然资源为一级;已相当精确地探明其储量,但对其用途尚需进一步研究的自然资源

为二级;仅可预测其储量,对具体储量和用途都需进一步探明和研究的自然资源为三级。 土地资源统计

一、土地资源总量一般用土地总面积指标来反映。

二、土地总面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主权范围内的全部土地面积(包括陆地面积和水域面积)的总和。 三、土地资源面积的分组:按性质划分(耕地面积、森林面积、内陆水域面积、草地面积及其他面积);按利用情况划分(农用地、建筑用地和未用地)。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指标: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反映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指标);耕地生产率=农产品产量或产值/耕地面积(反映土地利用效率的指标)。 森林资源统计

一、森林资源统计的内容:森林资源量统计;林木生长量统计;森林采伐量统计。 二、森林面积指标包括:林业用地面积;森林总面积;森林覆盖面积;森林经营面积。 三、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 森林密度=森林覆盖面积/森林总面积*100% =林木株数/相应的林地面积(重点) 矿产资源统计

一、矿产资源总量指标主要有矿产储量和已开采量两类。

二、矿产储量根据勘探研究程度分为A、B、C、D四级。B级(建设前期);C级(建设设计依据);D级(建设远景规划)。 水资源统计

一、水域资源包括陆地水域资源和领海水域资源。

二、水重复利用量占全部水利用量的比重称为水重复作用率,是反映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三、水力资源有效利用量是我国及世界各国研究水力资源最重要的指标。

第三节 国民财产统计

国民财产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国民财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历年积累的社会产品的总和。(重点) 二、国民财产的分类:按性质分(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按机构部门分;按经济用途分(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重点) 实物资产统计

一、固定资产指在生产过程中被重复或连续使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生产资产。(重点) 二、固定资产总量的价值指标具体分为: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完全重置价值和固定资产残存重置价值。 三、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折旧率=固定资产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 固定资产磨损率=累计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 固定资产有用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100%

四、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重点) 五、流动资产周转次数=生产经营收入额/流动资产平均价值

流动资产周转日数=报告期日历日数/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日历日数*流动资产平均价值/生产经营收入额 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但能够为占有者在较长时间内享有某种特殊权利并能获得较高收益的非金融资产。(重

点)

二、资产负债表的作用:是进行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依据;可以对国民经济和整体状况进行多方面的经济分析;有利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生产统计

第一节 国民经济生产统计的一般问题 一、“国民经济生产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核心。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三部分:生产者提供或准备提供给其他单位的货物或服务生产;生产者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固定资本形成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自有住房提供的住房服务和付酬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服务的自给性生产。 三、“社会产品”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生产劳动的有效成果,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重点)

四、社会产品必须同时具备的特性:劳动性、生产性、有用性、社会性、时期性。(重点) 五、社会产品的分类:按表现形态不同(分为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按完工情况(分为成品、半成品和在产品)。 六、物质产品的特点:有形性、独立性、可存储性、耐久性和移动性。(重要)

七、服务产品不具有实物形态,其特征:无形性、即时性、不可存储性、缺乏耐久性、与消费者紧密接近性。(重要) 八、社会产品产量有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两种。

九、实物单位有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复合单位(两种计量单位的乘积来计量-吨公量)、双重单位(用两种以上单位来计量-台/千瓦)及标准实物量单位。

十、计算社会产品的标准实物量,则是将同类产品中不同规格或含量的按照一定的折合系数,折算成某一标准规格或含量的产品量。

折算系数=某产品的实际规格或含量/标准品的规格或含量 标准实物产量=实物产量*折算系数

十一、社会产品实物量指标在实际中的局限性表现在:不能综合反映社会产品生产的总规模和水平;不能综合反映物质产品生产的规模;不能解决对企业的产品和某些半成品统计的问题。(重要) 十二、“价值指标”是按货币单位表示的一定时期内社会产品的总量。 十三、社会产品的实物指标是其价值指标的基础。 十四、价值指标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最广泛的综合性。 十五、现行价格亦称当年价格,指报告期的实际价格。

十六、不变价格亦称固定价格,指用同类产品某年的平均价格来计算各年产品的价值。

第二节 国内总产出统计

国内总产出的概念及其构成 一、“国内总产出”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常住单位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重要)

二、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三、常住单位是指一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单位。 四、我国的经济领土:地理领土和我国在国外的领土“飞地”(驻外使领馆)。

五、总产出是指以货币单位计算的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生产的社会产品总量,是一国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成果。 国内总产出指标的计算

一、农业总产出的概念:是指货币形式表现的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全部产品的总量。 二、农业总产出是按产品法计算的。

三、工业总产出的计算原则:工业生产的原则;最终产品的原则;“工厂法”原则。 四、工业总产出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单位,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出。

五、国内总产出=货物性生产部门总产出+货物性服务部门总产出+非货物性服务部门总产出(重要)

第三节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重点)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一、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重要)

二、说明:最终成果包括了货物和服务两种产品;最终产品是指可供社会最终使用的产品;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统计单位是常住单位;市场价格是指市场上买卖双方认定的成交价格。(重要) 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作用

一、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作用: 能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总量;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规模的基本指标;是分析经济的

基础数据;能够全面地反映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有利于进行国际间的对比。(重要) 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计算(非常重要)

一、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二、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增加值之和 ;=各产业部门总产出-各产业部门中间消耗

三、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部门劳动者报酬+各产业部门生产税净额+各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各产业部门营业盈余

四、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五、生产税净额是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 国民生产总值及几个总量指标间的关系(重要) 一、“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与来自国外的要素净收入之和。

二、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来自国外的生产税及进口税净额+来自国外劳动者报酬净额+来自国外的财产收入净额)

三、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来自国外的生产税及进口税净额+来自国外劳动者报酬净额+来自国外的财产收入净额 四、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

五、国民生产净值(国民净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 六、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 七、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生产净值+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改进和规范

一、国内生产总值改进和规范的三个方面:改进地区人均GDP的计算方法;规范地区GDP及相关指标的中文译名;规范

GDP初步核算数发布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表 一、“国内生产总值表”是以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为核心,对国民经济生产与使用指标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结构。

第十二章 国民经济流通统计 国民经济流通统计的一般问题

商品流通的概念和分类 一、“商品流通”是指作为商品的物质产品通过买卖行为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 二、商品流通的特征:商品流通必须是物质产品的转移;必须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必须是改变所有权的商品转移。 三、①生产者→转卖者;②生产者→生产资料消费者;③生产者→生活资料消费者;④转卖者→转卖者;⑤转卖者→生产资料消费者;⑥转卖者→生活资料消费者。(非常重要)

四、商品流通的基本分类:按参与商品交换的主体划分(生产者、商品转卖者和消费者);按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及使用领域的关系划分(最初商品流通、中间商品流通和最终商品流通);按买者购买的目的不同划分(商品批发与商品零售);按商品流通的渠道不同划分(直接商品流通和间接商品流通)。(非常重要)

五、最初商品流通①②③;中间商品流通④;最终商品流通②③⑤⑥;商品批发①②④⑤;商品零售③⑥;直接商品流通②③;间接商品流通①④⑤⑥。(非常重要)

六、对外贸易统计的特点:研究的范围广泛;有关问题的统计原则应明确;对外贸易统计是对外贸易经济活动实行科学管理和对其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工具。

七、国际贸易统计有一个重要原则:对外贸易双记录原则。 八、国别原则:产消国;贸易国;运输国。 九、国际上常用的三种价格:离岸价格(FOB);到岸价格(CIF);成本加运费价格(FAB)。 十、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比率称为汇率。

十一、外汇的汇率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单位外币折成本国货币的方法);间接标价法(单位本币折成外币的方法)。

第一节 批发零售贸易统计基本指标

一、商品购进总额是指从本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购进作为转卖或加工后转卖的商品总额。

二、商品购进总额的计算价格的依据:从国内购进商品,以进货原价计算;进口商品的国外进价以到岸价格为基础,将外币折成人民币计算;企业收购的农副产品,按收购价格和购入环节缴纳的税金计算。 三、商品销售总额是指对本企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出售的商品总额。 四、“商品库存总额”是指报告期末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已经取得所有权的全部商品的总额。‘

五、商品库存总额采用的计算价格是:农副产品采购单位按购进价计算;批发单位按进货价计算;零售单位按核算价格计算。 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

第三节 商品流通统计分析(非常重要)(必考)

一、“商品周转速度”是指商品从进入流通企业开始到商品销售出去为止的周转快慢程度或平均所需时间。 二、分析商品周转速度情况的指标:商品周转次数;商品周转天数。

三、商品周转次数=商品销售额÷平均商品库存额 四、商品周转天数=核算期天数÷商品周转次数

=平均商品库存额÷商品销售额*核算期天数 =平均商品库存额÷平均每天商品销售额 第十三章 国民经济分配统计 国民经济分配统计的基本内容 国民经济分配的概念及其统计的意义 一、“国民经济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形成各部门、各单位和居民的最终收入,用以购买货物和服务,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成果的最终使用。

二、国民经济分配的对象是国民经济生产的成果。通过生产活动部门的初次分配,形成各生产活动部门的分配收入。 国民经济分配统计的基本内容

一、国民经济分配统计的基本内容:国民经济分配统计指标体系;财政统计;金融统计;资金流量统计。财政和金融是重

要的分配手段。

第一节 国民经济分配统计指标体系

初次分配统计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部门内部所进行的直接分配活动,又称为原始分配。

二、初次分配过程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原始收入:劳动者原始收入;国家财政原始收入;生产单位原始收入。 再分配和可支配收入统计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初次分配以后,再通过各种收支渠道进一步在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所做的分配称为

再分配。

二、收入再分配包括的内容:国家财政收支;银行信贷收支;转移收支;价格调整、价值与价格发生背离。 三、“可支配收入”表示经过收分配后由一国或一个部门拥有的可能用于消费或投资的收入总量。 四、可支配收入指标:可支配总收入(包括资产折旧收入);可支配净收入(不包括资产折旧收入)。

五、居民可支配总收入用于居民消费支出和居民储蓄;企业部门可支配总收入全部用于储蓄;政府可支配总收入用于政府最终消费支出和政府储蓄。

第三节 财政统计

财政收入统计 一、“财政收入”是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必考)。 二、财政收入来源统计:各项税收收入;专项收入;其他收入;国有企业亏损补贴。(重点) 三、财政收入构成统计:按来源分组(各项税收、专项收入、其他收入和国有企业亏损补贴);按中央和地方分组(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按经济类型分组。 财政支出统计 一、“财政支出”是指国家财政将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使用,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需要。

二、财政支出构成统计:按用途分组(经济建设支出;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债务利息支出;其他支出);按最终使用结果分组(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消费性支出);按费用性质分组(经常性支出;投资性支出;债务利息支出)。(重点) 财政收支平衡统计 一、“财政收支平衡”是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对等关系。 二、预算内资金收支平衡是“基础”,主要计算指标:财政收支差额;财政收支差率。

三、财政收支差额=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差率=财政收支差额÷财政收入*100% 财政与国民经济活动成果及分配关系统计

一、财政与国民经济活动成果及分配关系统计常用指标: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本期财政收入÷本期国内生产总值*100% 财政收入的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财政收入的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加额÷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 财政支出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本期财政支出÷本期国内生产总值*100% 财政支出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财政支出的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加额÷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

第四节 金融统计

金融统计的意义及内容

一、金融统计的内容:银行信贷统计;银行现金收支统计;货币供应与流通统计;金融市场统计。 银行信贷统计

一、银行信贷统计的基本内容:银行存款资金统计;银行贷款资金统计;信贷资金平衡统计。 二、银行存款资金统计的主要指标:存款余额;存款收支发生额;存款平均余额;存款周转率。 三、储蓄统计的主要指标:储蓄率;人均储蓄额;储蓄存款的平均存储天数。 四、我国银行贷款按贷款期限可分为:短期贷款(1年以下),中期贷款(1~3年)和长期贷款(3年以上)。

五、通常将来源超过运用的差额,即收大于支的差额称为收差,将运用超过来源的差额,即支大于收的差额称为付差。 货币供应与流通统计(非常重要)

一、货币供应与流通的主要统计指标: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量;货币流通速度。 二、“货币供应量”一般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实际存在的货币流通量。分成M0、M1、M2三个层次。M0<M1<M2 三、M0=现金;M1=现金+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财政金库存款+汇兑在途资金 四、“货币流通量”是指流通中实际存在的现金总量。 金融市场统计

一、金融市场的分类:按金融工具上所约定的期限划分(短期资金市场和长期资金市场);按融资方式划分(直接融资市

场和间接融资市场);按成交后是否立即交割划分(即若买卖的现货市场和远期交易的期货市场);按证券交易程序划分(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交易(流通)市场);按交易所涉及的地区范围划分(地方性金融市场、全国性金融市场、区域性金融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

二、金融市场统计的主要内容:利率统计;债券股票统计;汇率统计。

第五节 资金流量统计

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原理

一、我国资金流量核算将机构部门划分为: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为居民服务的非营利

机构部门。

二、资金流量统计的特点:核算范围广、覆盖面宽;以机构部门为主体,以资金交易为对象;是对宏观经济进行全面性的核算;采用复式记帐法。 资金流量表的分析

一、Y=C+I+D Y表示国民可支配收入;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D表示盈余或赤字。

二、资金流量分析的主要内容:分析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分析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分析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分析货币供应量;分析收入分配去向。

第十四章 国民经济使用统计 第二节 最终消费统计

最终消费的概念及其统计原则 一、“最终消费”是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二、最终消费的分类:按消费对象划分(货物产品消费和服务产品消费);从市场角度划分(市场性消费和自给性消费);按消费主体划分(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必考)

三、货物产品消费可分为“耐用品消费”与“非耐用品消费”。

四、最终消费必须遵循的原则:使用与生产范围相一致原则;消费与货币支出区别开的原则;按购买者价格计算的原则;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原则上应分期分摊核算。 五、只有和消费性物品及服务相交换的货币支出,才属于最终消费支出,此外的投资性支出和分配性支出,不是消费支出。 居民消费的内容和计算

一、居民消费的内容:居民商品性消费;居民自给性消费;居民服务性消费;居民住房及水电消费。 二、居民消费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直接法;间接法(收支平衡法)。 政府消费的内容和计算

一、政府消费支出总额的计算有两种方法:生产法计算与分配法计算。

二、生产法的计算:政府消费支出总额=行政事业部门总产出-售给企业等单位用于生产过程的总品收入+售给居民等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收入。(重要)

三、分配法的计算:政府消费支出总额=所有的支出总额-用于固定资产购置的投资性支出。(重要) 居民消费统计分析

一、消费率=最终消费总量÷国民经济最终使用量*100%

二、反映一个时期居民消费水平的指标是按人口计算的人均消费量。 三、人均消费量指标分为“价值量指标”和“实物量指标”。 四、“价值量指标”是根据居民消费总量计算的人均消费量。 五、“实物量指标”是根据各主要消费品的消费量(购买量)计算的人均消费量。 六、消费支出按其消费内容的属性,分为物品消费和服务消费。 恩格尔系数(必考)

一、恩格尔系数是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中,食品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 二、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金额÷生活消费总支出金额*100%

三、恩格尔系数在60%及以上为生活绝对贫困,50%~60%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水平,20%~40%为生活富裕,20%以下为很富裕。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资本形成总额的概念

一、资本形成总额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加存货的净变动额。 固定资产投资一般统计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一般统计分析从不同层面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过程的总量指标:投资供给量;投资使用量;投资形成量;投资财产形成量。

三、投资供给量≥投资使用量≥投资形成量≥投资财产形成量 四、投资使用率=投资使用量÷投资供给量*100%

投资形成率=投资形成量÷投资使用量*100%

投资财产交付使用率=投资财产形成量÷投资形成量*100%

第十五章 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 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的一般问题 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的概念和意义

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的特点:以有关经济学理论为指导进行的;以国民经济统计数据资料为基础进行的;是国民经

济统计工作的最后阶段;具有宏观性;具有综合性。

二、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的意义: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为宏观经济管理工作及全社会提供信息;为宏观经济理论研究和统计学的研究提供依据和积累素材;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咨询和进行监督。 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的内容

一、按分析的作用划分的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的内容:现状分析;评价和监控分析;规律性分析;预测分析;决策分析。 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的方法

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统计基础分析方法、统计综合分析方法和统计现代分析方法。

第一节 国民经济结构分析

国民经济结构的概念及其统计分析的意义 一、“国民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因素和各种成分按照一定序列结合起来的相互关系,它反映国民经济总体的内部状况、内在要素和内在联系。

二、国民经济结构的要点:国民经济结构的构成要素;国民经济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国民经济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生产联系;技术联系;经济联系。 影响国民经济结构的因素

一、影响国民经济结构的因素:生产的发展水平;资源状况;社会需求;经济体制与产业政策;国际环境。 评价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的分析指标

一、供求差率=经济存量总需求÷经济存量总供给*100%-100% (供求差率在5%以内,视为正常)。

二、宏观经济效益是评价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要分析指标有:最终产品率、社会劳动生产率、资金产

出弹性系数。

三、人民生活水平分析指标:失业率;居民收入水平分析指标;居民消费水平分析指标;基尼系数。

四、基尼系数:0.2以下,表明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表明收入分配相对平均;0.3~0.4表明收入差距相对合理;0.4~0.6表明收入差距过大;0.6以上表明收入分配严重向一部分人倾斜。 主导产业的判定分析

一、主导产业的特征: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快速的技术进步;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具有较好的动态比

较费用。

二、主导产业的判定分析,主要是计算以下指标:产业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产业生产率的增长率;产业关联度;动态比较费用。

第三节 国民经济增长分析

国民经济增长的概念 一、“国民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生产成果的增加。 二、经济增长率=(报告期GDP-基期GDP)÷基期GDP =GDP发展速度-1(或100%) 国民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一、索洛增长速度方程法:Y=A+aK+BL

(Y表示经济增长率;L表示劳动力投入增长率;K表示资本投入增长率;A表示技术进步增长率;a为资本产出

弹性;B为劳动产出弹性)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

一、六大领域模式的指标体系:经济领域;资源领域;人口领域;环境领域;社会领域;科技与教育领域。

二、五大支持系统模式的指标体系: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

第四节 国民经济效益分析(只有一分)

国民经济效益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宏观经济效益=产出量÷投入量

二、国民经济效益的特点:是宏观经济全局的经济效益;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益;是社会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统一的经济效益;是满足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经济效益。 国民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方法

一、国民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的常规方法:计分法;国民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法;功效系数法。 二、功效系数法分为“单项功效系数”和“国民经济综合功效系数”。

第五节 综合国力比较分析

综合国力的概念及其国际比较的意义 一、“综合国力”是指对一个主权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资源等方面实力的综合估量,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二、综合国力的特点:多面性;综合性;客观性;战略性;可比性。 国际上测定综合国力的方法研究

一、人文发展指数是由联合国开发署制定的。

二、人文发展指数有平均期望寿命、识字水平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三个方面。 我国小康水平的量化标准 一、“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

二、小康的概念要点:小康是一个生活阶段;小康主体包括两个层次;小康是中等经济发展水平;小康是奋斗目标。

第三章 综合指标 总量指标

一、综合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不同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不同形式。 总量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一、“总量指标”是指问明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的统计指标。

二、总量指标用绝对数形式表现,既是人们认识现象总体的起点,双是计算其他统计分析指标的基础。 总量指标的种类

一、总量指标的种类:按反映的时间状态(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按表现形态不同(实物量指标与价值量指标)。

二、时期指标的特点:不同时期的时期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期指标数值是连续登记、累计的结果。

三、时点指标的特点: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时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时点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

四、价值量指标具有综合性和可加性。

第二节 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一、将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进行对比求得的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间数量关系的指标即为相对指标。 二、相对指标以相对数形式表示。

三、相对指标可以反映现象之间的联系程度。

四、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多数相对指标采用无名数如系数、倍数、百分数、千分数;也有相对指标采用名数表示;还有些相对指标同时采用分子分母指标的单位表示。 相对指标的各类及计算方法(必考) 一、常用的相对指标有“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计划完

成程度相对指标”。

二、结构相对指标是将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然后将各组指标数值与总体指标数值对比求得的结果,称为比重。

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总量指标数值÷总体总量指标数值*100% 部分÷总体

四、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内不同组成部分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它可以表明总体内部的比例关系。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的指标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的指标数值 五、比较相对指标是同一时间不同总体的同一项指标对比的结果。

比较相对数=某总体的某项指标数值÷另一总体的该项指标数值

六、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结果。这个指标可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性质不同而有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 七、有些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形成正指标和逆指标两种计算方法。正指标的数值大小与现象的发展程度

或密度成正比,逆指标的数值大小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反比。

八、动态相对指标也称发展速度,它是某一指标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对比的结果,说明同类现象不同时间上的发展程度。

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指标数值÷基期指标数值

九、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的指标数量÷计划指标数值 十、+

=(1±实际提高(降低)百分比)÷(1±计划提高(降低)百分比) 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时应注意的问题: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必须具有可比性;要把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结合起来运用。

第二节 平均指标

一、平均指标是表明同类社会经济现象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平均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一、平均指标的作用:可以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可以反映分布数列中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揭示现象在一定时期

内的发展趋势。

二、平均指标按计算和确定的方法不同,分为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是根据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计算得到的平均值,称作数值平均数。 四、众数和中位数是根据标志值在分配数列中的位置确定的,称作位置平均数。

五、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分布数列中各组的标志值,另一个是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

六、算术平均数的两个重要的数学性质: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零;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七、调和平均数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 八、几何平均数是N个变量乘积的N次方根。

九、几何平均法适用于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

十、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数应满足两个条件:若干个比率或速度的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相乘的各比率或速度不得为负值。

十一、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用字母MO表示。

十二、将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数列中点位置的标志值即为中位数,一般用ME表示。

十三、中位数的确定方法:由未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单项式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组距分组资料确定中位数。

十四、应用平均指标应注意的问题: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必须注意现象总体的同质性;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平均数;计算和运用平均数时,要注意极端数量的影响。

第三节 标志变异指标

一、标志变异指标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及其分布差异程度的指标。(与平均数的差异) 二、常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有全距、平均差、标准差和标志变异系数。 三、全距也称极差,它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四、全距测定标志变异程度的优点是计算简便,缺点是容易受极端数值大小的影响。 五、平均差是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同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数。

六、平均差越大,说明各标志值分布越分散;平均差越小,说明各标志值分布越集中。 七、交替标志只表现为两种性质上的差异。

八、我们把具有某种表现或不具有某种表现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称为成数。 九、同一总体两种成数之和等于1. 十、交替标志的平均数=部分÷总体

十一、交替标志的标准差=两个成数作乘积开根号 标志变异系数

一、标志变异系数是测定变量值离散程度的一类相对数指标,是标志变异的绝对水平指标与相应平均指标对比的结果。 二、常用的标志变异指标有平均差系数和标准差系数。 三、平均差系数=平均差÷平均数

四、平均差不便于不同水平的同类现象,特别是不同类现象进行对比。 五、标准差系数=标准差÷平均数(必考)

六、标准差系数经常用于比较不同水平的同类现象或不同类现象平均数的代表性大小。(必考) 标准差系数越小越好。 总方差、组内方差和组间方差

一、总方差=组内方差的算术平均数+组间方差

二、组内方差=(各数值-平均数)的平方相加÷总次数 三、组内方差算术平均数=方差*权数的各组总和÷总权数

四、组间方差=(各组平均数-总平均数)的平方*权数的总和÷总权数

第四章 时间数列 时间数列的概念、种类和编制原则

时间数列的概念与作用

一、时间数列是指某社会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值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后形成的数列。 二、时间数列的种类:按其指标表现形式不同(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和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三、时期数列的特点:数列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数列中各个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

四、时点数列的特点:数列指标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数列中各个指标值不具有可加性;数列中每个指标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五、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时间的长短应一致;指标的经济内容应统一;注意空间范围的变化;计量单位要统一;计算方法要相同;缺失资料要尽可能弥补。

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一、时期数列平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各期数据之和÷期数 二、不连续时点数列(时点数列间隔相等):平均数=(前后折半+中间各期之和)÷(期数-1) 三、相对指标:利润率=利润额÷销售额

平均利润率=利润额平均发展水平÷销售额平均发展水平 五、平均指标:劳动生产率=产品实物量÷平均工人数

平均劳动生产率=产品实物量平均发展水平÷工人数平均发展水平 六、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 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一、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成表示的动态分析指标,又称增长水平,它是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相减的差额。 二、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三、由于对比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分为 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四、 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 累计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固定期水平

六、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 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长量;相邻两期累计增长量之差也等于相应的

期增长量。

七、平均增长量= 期增长量之和÷(N-1)

第三节 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重要)

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一、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二、计算发展速度时,由于基期的不同而分为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三、环比发展速度=各期水平÷前一期水平 四、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固定期水平

五、定基发展速度说明现象在一较长时间内的变动程度。

六、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七、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水平 =发展速度-1 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一、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水平法(几何平均法);方程式法(累计法)。

二、水平法是将一段时间内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开N次方根。平均发展速度=报告期÷固定期(开N-1次方根) 三、计算和应用平均速度指标应注意的问题: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基期;注意中间各期发展水平波动的影响;注意结合分段平均发展速度,补充总平均发展速度;结合发展水平、经济效益,研究发展速度,防治高速度低效益现象的发生。 四、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第四节 时间数列的变动分析

影响时间数列变动趋势的因素

一、影响时间数列变动趋势的因素: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现象在1年以上时间内出现涨落相间的波动);不规则变动。 二、“长期趋势”是指社会经济现象由于受到某些决定性因素的作用,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持续向上或向下运动的态势,记为T。 三、“季节变动”是指客观现象因受自然条件、社会风俗习惯等原因的影响,在一个日历年度内完成的周期性波动,记为S。 四、“循环变动”是指现象在1年以上时间内出现涨落相间的波动,记为C。 五、“不规则变动”是指社会经济现象由于受临时的、偶尔的因素或不明原因而引起的无规则、无周期变动,记为I。 长期发展趋势分析的任务

一、研究现象的长期趋势的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对现象的前景和将来的状况进行预测;可以掌握现象发展、变化的内

在机理;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 几种常用的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

一、几种常用的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方程法。 二、时距扩大法是测定时间数列长期趋势的一种简单、原始的方法。

三、时距扩大法操作时的注意事项:时距扩大的选择;时距扩大法只适用于时期数列;扩大的时距应前后一致;时距选择

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四、时距扩大法的缺点是局限性较大,它只适用于时期数列,不适用于时点数列。

五、利用移动平均法的注意事项:时间间隔的选取;时间数列的完整性问题;移动平均法是采用算术平均法。

六、若是季度资料,应采用4项移动平均;若为月份资料,应采用12项移动平均;若无明显周期变动,最好以奇数为组距进行移动平均。

七、移动平均法适用于现象发展趋势为直线型的时间数列的修匀,不适用于曲线型发展趋势的数列。 八、最小平方法是利用实际值与趋势值离差平方和为最小值的原理。 季节变动分析

一、季节变动指现象在一年内随着季节更换形成的有规律变动。 二、测定和分析季节变动的常用方法是按月(季)平均法。

三、季节比率大于100%,说明该期的生产或销售是旺季;若季节比率小于100%,说明该期的生产或销售属于淡季。

第五章 指数第一节 指数的概念和种类

指数的概念

一、从广义上讲,凡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都是指数。 二、从狭义上讲,指数是表明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指数的种类

一、指数的种类:按其反映对象范围的不同(个体指数和总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的不同(数量指标指数和

质量指标指数);按编制指数时的对比场合不同(动态指数和静态指数)。 二、指数表明某单一要素构成现象变动的相对数时,称为个体指数。 三、表明多种要素构成现象的综合变动的相对数时,称为总指数。 四、数量指标指数具有可加性。

五、动态指数,是反映现象的数量方面在时间上的变动程度,又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六、静态指数反映的是同类现象在相同时间内不同空间的差异程度。

第二节 综合指数

综合指数计算的一般原理 一、“综合指数”是总指数的综合形式,反映复杂总体的综合变动情况。

二、综合指数编制的特点是先综合后对比。其编制方法是:首先,引入同度量因素;其次,将同度量因素固定;最后,将两个时期的总量对比。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

一、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这一原则有两层涵义:一是编制数量指标指

数应以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二是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

一、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一般原则是采用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这一原则有两层涵义:一是编制质量指标

指数应以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二是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第一节 平均指数

固定权数的平均指数 一、“固定权数”就是用某一时期经过调整后的资料,以比重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权数。 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关系

一、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之间的区别:在解决复杂总体不能直接同度量问题时的思路不同;在运用资料的条件上不同;在

经济分析中的具体作用有区别。

二、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的联系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的权数条件下,两类指数间有变形关系。

第四节 指数体系及因素分析

指数体系的概念与作用

一、指数体系是指不仅经济具有一定联系,而且具有一定的数量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指数因素分析法

一、指数因素分析法的种类:按分析对象的特点不同(简单现象因素分析和复杂现象因素分析);按分析指标的表现形式

不同(总量指标变动因素分析和平均指标、相对指标变动因素分析);按影响因素的多少不同(两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指数因素分析法的步骤与方法

一、指数因素分析法的步骤和方法: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要分析的对象及影响因素;根据指标间数量对等关系的基

本要求,确定分析所采用的对象指标和因素指标;根据指标关系式建立分析指数体系及相应的绝对增减量关系式;应用实际资料,依次分析每一个因素变动对对象变动影响的相对程度及绝对数量。

第四节 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的意义

一、平均指标是表明社会经济总体一般水平的指标。

第五节 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一、商品零售价格是单位以零售方式向城乡居民、机关团体出售生活消费品和办公用品的价格。

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编制思路:将所有零售商品区分为不同类别;选择部分地区作为代表区域;分极编制计算各单项商品的零售价格指数和类别指数;综合计算出零售商品价格总指数。

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反映通货膨胀状况;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四、通货膨胀率=(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消费价格指数

货币购买力指数=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消费价格指数 股票价格指数 一、“股价平均数”是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在某一时点上的算术平均值,一般以收盘价来计算。 二、“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某一股票市场上多种股票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相对数,简称股价指数。 三、几种常见的股价指数: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道氏指数);标准普尔指数(美国);恒生指数(香港);日经指数(日本);金融时报指数(伦敦);上证股价指数(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深圳股价指数(深圳)。

第六章 抽样推断(必考)第一节 抽样推断的一般问题

抽样推断的概念

一、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方法。 抽样推断中的基本概念

一、总体是指包括调查对象所有单位的全体,一般用大写字母N表示。

二、样本就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所组成的整体,一般用小写字母n表示。 三、n≥30为大样本,n<30为小样本。

四、总体参数,又称总体指标,是反映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

五、总体参数主要有:总体平均数、总体成数、总体方差和标准差。 六、统计量,又称样本指标,是反映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

七、统计量的对应指标:样本平均数、样本成数、样本方差和标准差。

八、重置抽样和不重置抽样两种抽样方法产生的差别:抽取的样本数目不同;抽样误差的计算公式不同;抽样误差的大小不同。

抽样推断的特点

一、抽样推断的特点:抽样推断是由部分推断整体的一种研究方法;抽样推断建立在随机概率抽取样本的基础上;抽样推

断是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能加以控制。

第一节 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的概念

一、抽样误差就是指样本指标与被它估计的总体相应指标之间数量上的差数。 二、抽样调查中的误差按产生的原因分为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三、代表性误差分为两种:系统性误差和随机误差。

四、系统性误差是由于抽样调查没有遵循随机原则而产生的误差。 五、随机误差是抽样调查固有的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的概念和计算

一、随机误差分为两种:抽样实际误差和抽样平均误差。

二、抽样实际误差是指某一样本指标与被它估计的总体指标的差数。 三、抽样平均误差是所有可能出现的样本指标的标准差。

四、当总体标准差和方差未知时,可用以下方法解决:用样本方差来代替总体方差;可用过去全面调查的资料,也可用过去抽样调查的资料代替。

五、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异程度;样本容量的大小;不同抽样组织方式的影响。(必考) 六、样本容量越大,抽样误差越小;反之。 抽样极限误差

一、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可能的误差范围。 二、抽样极限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概率度

三、概率0.6827,概率度1;0.9500,1.96;0.9545,2;0.9973,3.

第三节 抽样估计

抽样估计

一、抽样估计就是根据样本指标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 二、抽样估计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三、点估计,就是用实际样本指标数值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四、区间估计就是根据样本指标、抽样误差和概率保证程度去推断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 五、参数区间估计所表示的仅是一个可能的范围,而不是一个绝对可靠的范围。

六、在条件相同时,要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即提高概率,必然扩大误差范围,扩大参数估计的区间范围,反之。

第四节 抽样的组织形式及抽样方案设计

抽样的组织形式

一、通常采用的抽样调查组织方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必考) 二、简单随机抽样的具体方法有直接抽选法、抽签法和随机数字表法。 三、等距抽样是将总体全部单位按某一标志排队,而后按固定的顺序和间隔在总体中抽取若干个单位组成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

四、等距抽样的特点:组织简便、易于实施;提高了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有利于降低抽样误差。 五、等距抽样可分为无关标志排除的等距抽样和有关标志排队的等距抽样。 六、类型抽样又称为分层抽样。

七、类型抽样是首先把总体按某一标志分成若干个类型组,使各组组内标志值比较接近,然后分别在各组内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单位。

八、类型抽样的特点:它把分组法和贯彻随机原则结合起来。

九、类型抽样的优点:提高了样本的代表性;降低了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总体方差。 十、影响抽样误差的总方差是组内方差。

十一、类型抽样具体分为:等比例类型抽样和不等比例类型抽样。

十二、整群抽样,是先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位,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若干个群作为样本,而对中选群内的所有单位进行全面调查。

十三、整群抽样对总体划分群的基本要求是:群与群之间不重叠;全部总体单位没有遗漏。 十四、整群抽样的特点:直接抽取的不是总体单位而是“群”;影响抽样误差的总体言状是总体群间方差;整群抽样一般采用不重置抽样。 抽样方案设计

一、进行抽样时必须掌握两个基本原则:保证实现样本的抽样效果原则;保证实现最大的抽样效果原则。 二、抽样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抽样框、设计参数、选择抽样方法和确定样本容量。

三、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程度;允许的极限误差的大小;抽样方法;抽样方式;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必考)

第七章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第一节 相关分析的意义和种类

相关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一、相关关系是指客观现象之间存在的非确定的相互依存关系。

二、相关关系特点: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着数量上的依存关系;现象之间数量上的关系不是确定的。 相关关系的种类

一、相关关系的种类:根据相关关系的方向划分(正相关和负相关);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划分(单相关和复相关);根据相关的形式不同划分(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根据相关关系的程度划分(不相关、完全相关和不完全相关)。(必考) 四、线性相关(直线相关);非线性相关(曲线相关)。 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相关分析的主要内容:确定现象之间有无关系;确定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测定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方向。

第二节 相关关系的判断

表格法 根据资料是否分组,相关表有简单相关表和分组相关表两种。 相关系数

一、相关系数是在直线相关条件下,说明两个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分析指标。

二、相关系数的数值范围是在-1和+1之间,r>0为正相关,r<0为负相关。相关系数r的数值越接近于1(+1或-1),表示相关关系越强,越接近于0,表示相关关系越弱。

三、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在0.3以下是无直线相关,0.3以上是有直线相关,0.3~0.5之间是低度直线相关,0.5~0.8之间是显著相关,0.8以上是高度相关。

四、协方差的作用:显示X与Y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显示X与Y相关程度的大小。

第三节 回归分析与一元线性回归

回归分析的概念及与相关分析的关系

一、回归分析是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变量之间的数量变化规律,并通过一定的数学表达式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进

而确定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特定变量的影响程度。

二、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相关分析研究的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回归分析所研究的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相关分析只能计算出一个反映两个变量间相关密切程度的相关系数,回归分析有时可以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分别建立两个不同的回归方程;相关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一个变量是随机的,另一个变量是非随机的,而回归分析对资料的要求是,自变量是可以控制的变量,因变量是随机变量。

三、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联系: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回归分析是相关分析的深入和继续。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是根据两个变量的成对数据,配合直线方程式,再根据自变量的变动值,来推算因变量的估计值的

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二、y=a+bx,b表示直线的斜率,又称为y对x的回归系数,它的实际意义是说明x每变化一个单位时,影响y平均变动的数量,即:若x前面是“+”号,则说明x每增加一个单位时,y就平均增加b个单位;若x前面是“-”号,则说明x每增加一个单位时,y就平均减少b个单位。

三、回归系数b前面的“+”或者“-”还分别表示变量y与x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四、拟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条件:两个变量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两个变量之间确实存在着直线相关关系;应根据最小平方法的原理拟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估计标准误差

一、在回归分析中,估计标准误差愈小,表明实际值与估计值的离差愈小,也就是实际值愈靠近估计值,则所拟合的回归

模型的代表性愈高,反之。 在回归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在回归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是保证正确运用回归分析的必要条件;在回归方程

中,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只能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联系程度;在进行回归分析时,为了使推算和预测更准确,应将相关系数、回归方程和估计标准误差结合使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nc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