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5年“社会山杯”环境教育优秀教案《寡人之于国也》

更新时间:2023-12-07 08: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第二课时

燕山中学 梁凤梅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回顾上节课知识点,小测巩固基础知识。 2、学习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理解本文寓理于事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清本文体现的孟子“仁政”思想。

2、思考孟子“仁政”思想在现代社会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启示。 二、教学重点

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小测,巩固字词知识)

《寡人之于国也》自测题

1、下列加横线的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凶(有战乱)

B.邻国之民不加(增加)少 C.填然鼓之(代词,代'鼓') D.弃甲曳 (拖着)兵而走

2、下面的加横线的字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春心莫共花争发 B.弃甲曳兵而走 斩木为兵

C.或五十步而后止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D.是亦走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3、对下列各句中'之'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斯天下之民至焉 ②鸡豚狗彘之畜 ③树之以桑 ④未之有也

⑤邻国之民不加少 A.①②⑤/ ③/ ④ B.①③⑤/ ②/ ④ C.①②④/ ③⑤ D. ①②⑤/ ③④

4、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例:树之以桑 A.非我也,岁也

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C.或五十步而后止 D.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5、下列各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请以战喻 B.寡人之于国也 C.王无罪岁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二)知识过渡

师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生答: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和谈话主题。 第一段由梁惠王提出问题“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 第二到四段由孟子分析问题“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第五到七段解决问题“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文章的主题是:如何使民加多。

师评: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的非常好,今天我们来理清本文体现的孟子“仁政”思想。

(三)合作探究 :

1、孟子认为如果梁惠王能够做到什么措施就可以统治国家了? 生答:

措施 效果 结果 不违农时 (农业) 谷 不可胜食

数罟不入 (渔业) 鱼鳖 不可胜食 养生丧死无憾 斧斤以时 (林业) 材木 不可胜用 ——王道之始

其他学生提问:

①为什么孟子说“养生丧死无憾”是王道之始? 生答:在古代“生”与“死”的重要性。

②文章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生答:排比手法,增强文章说服力、感染力。

③师问:排比所强调的“不可胜食,不可胜用”能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答:能给人“吃不完,用不完”的感觉。

④师问:一个国家农业、渔业以及林业所生产的物品“吃不完,用不完”,有什么作用?

——可以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保民)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第5段

2、孟子认为如果梁惠王能过做到什么措施就可以统治天下了? 生答:

措施 效果 结果 五亩??树之以桑 (纺织业) 衣帛(五十)

鸡豚??无失其时 (畜牧业) 食肉(七十) 不王者,未之有也 百亩??勿夺其时 (农业) 无饥(数口) ——王道之成 谨??.申之以孝悌 (教育) 不负戴(颁白者) 其他学生补充:

①这一段同样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说服力、感染力。

②排比所强调的“衣帛(五十)”和“食肉(七十)”能给人“吃得好,穿得好”的感觉。

③“吃得好,穿得好” ——可以使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富民) ④兴办学校教育——使百姓能接受教育(教民)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第6段

3、思考:孟子在最后一段旨在说明什么(即目的)?(用原文来回答)并概括段意。 生答:

主旨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君王的态度

最后一段旨在阐述统治者想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

除虐政,施行仁政。

对比 狗彘食人食(贵族) 比喻 涂有饿莩归罪于 年成不好 涂有饿莩(百姓) 刺人而杀人归罪于武器 其他学生提问:

①孟子认为梁惠王做到了吗?

生答:没有。梁惠王的“尽心”“移民移粟”的出发点是错误的,他只是把百姓当做战争的工具,并不是真正的爱护百姓。

②梁惠王之后会实行孟子的“仁政”思想来治理国家吗?

生答:我认为不会。因为在战国时代战乱纷争的背景下,梁惠王更希望使用快捷的方式(打仗)来获得更多的百姓,而孟子的“仁政”思想虽然可以得到民心,但是效果太慢。

③君王的态度——爱民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第7段

3、 小结本文体现的孟子“仁政”思想:(板书) 保民

富民 (措施) 爱民————以民为本 (核心) 教民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第5---7段 (四)拓展延伸:

※孟子“仁政”思想在我们现代社会关于环保问题上有什么启示?可以举出相关的地理知识吗? 学生讨论三分钟

学生畅谈观点:(相关地理知识,现代社会关注点) 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内 容

公平性原则 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持续性原则 有限的地球面积和有限的地球承载能力,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 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2、典型例题分析: “竭泽而渔,虽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虽得兽而明年无兽。”这句话启示我们( )

A.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B.要保护生态平衡

C.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D.要考虑区域差异 3、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历史发展: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孕育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2)选择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当前我国的国情主要表现为:人口压力大、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我们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 ※师生共同归纳:孟子注意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这与我们现代社会的“休渔”政策、“禁牧”政策一脉相承,孟子在几千年之前就已构建了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其实,孟子继承的是孔子“钓而不网,弋不射宿”(不用渔网横断河水来捕鱼,也不射已经归巢的飞禽)的做法,提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的主张,它的超前性和它的现代意义值得我们深思。他的分析无疑是正确的,只有强调环境保护,强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使社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进而使得国家、社会得以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学后启示:

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人类要实现在良好、适宜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就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营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气氛,以得到大自然最大的恩赐。二千多年前的哲人尚且懂得这个道理,我们现代人应该比古人懂得更深刻、更透彻、更久远。可事实又是怎样的呢?近几年,发生在我国的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沙漠化等自然界对人类的伤害;全世界每一秒就有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面积的热带雨林,因人类的砍伐而消逝;野生动物也因栖息地受破坏与猎捕危机而纷纷绝种(或濒临绝种)。这些似乎都能说明点什么。孔孟不止把他们的仁政学说留存于字里行间,他们头脑中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所弥漫的历久弥新的智慧观照更不曾失去它曾有的熠熠光辉。 (五)作业:

考察当地的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抓住一个典型区域的环境恶化现象想想我们该怎么办,并针对这一问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环保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n7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