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黄书

更新时间:2024-02-18 02:24: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世界最著名的60位哲学家简介

中外60位重要哲学家简介

1. 泰勒士(Thales,约前624—前550),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的“水是万物的本原”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个哲学命题。他也被看作是哲学唯物主义的先驱。

2.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580—前500)生于伊奥尼亚海域的萨摩斯岛。毕达哥拉斯派的创始人和首领。该派提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众多的、不变的,他们认为数目是最智慧的,和谐是最美好的,并认为灵魂不朽。

3. 老子(前571—前471)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其核心观念是“道”,提出了天道无为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4. 释迦牟尼(Sakyamuni, 公元前565—前485) 佛教创始人。姓乔达摩,名悉达多,意译“义成就者”,尊称释迦牟尼。印度人。佛陀的思想代表了当时一定阶层的利益和看法。主要学说有:四谛说、缘起说、无常、无我论、业报轮回论和涅磐论。生前并无著作,死后他的言行由弟子们记录整理汇编为经、律、论三藏。

5.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学以“仁”为核心,崇尚“忠恕”之道,又以孝悌为仁之本。他相信天命,又重视人为;在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符其名;提倡德治和教化。主要著作有《论语》。

6. 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前540—前470) 生于爱利亚,爱利亚派的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著有《论自然》一书。他指出了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的区分:意见之路按众人的习惯认识感觉对象;真理之路则用理智来进行辩论,“是者”就是真理的对象。

7.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前535—前475) 出生于爱菲斯王族。是爱菲斯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火转化成万物是火的消耗和熄灭,万物转化成火是火的充裕和燃烧。著有《论自然》一书,现有残篇留存。

8. 苏格拉底(Socrates,约前469—前399) 古希腊哲学家,雅典人。他的几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是“认识你自己”、“德性即知识”。他是把哲学的对象从自然转向人类的伟大哲学家。他的生平事迹和思想主要由他的学生整理在《回忆录》中。

9. 墨子(约前468—前376) 名翟,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学说和思想收录在《墨子》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目。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兼爱非攻②天志明鬼③尚同尚贤④节用。

10. 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 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提出“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一,万物是对理念的分有,并指出灵魂是不死的,一切学习都是在回忆。代表作有《巴门尼德篇》、《国家篇》、《斐多篇》等。

11. 第欧根尼(Diogenes, ?—约公元前320) 犬儒学派(希腊一哲学派别,它强调禁欲主义的自我满足,放弃舒适环境)的典型人物。他认为除了自然的需要必须满足外,其它的任何东西,包括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是不自然的、无足轻重的。他揭露大多数传统的标准和信条的虚伪性,号召人们回复简朴的自然的生活。代表作有《共和国》一书。

12.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称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否定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具体的单个事物是独立存在的第一实体;提出著名的“四根说”;肯定认识来源于感觉,把人的心灵比作“蜡快”,感觉是外物印在蜡快上的印记。代表作有《工具篇》、《物理学》、《形而上学》等。

13. 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并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说;主张尽心知性知天;强调认识论和伦理学相统一的“天人合一”说;还指出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历史事实。他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14.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 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其思想包含了朴素辩证法因素,同时又有相对主义和宿命论的倾向。庄子的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思维水平,对后世影响很大。著作有《庄子》。

15. 荀子(前313—前238) 名况,号卿,战国末期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他相信人定胜天,提出“性恶论”,主张礼法兼治,坚持“正名”之说,强调封建等级,反对世袭,强调“学”的重要性。

16. 董仲舒(前179—前104) 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专治《春秋公羊传》。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学体系;该体系的中心是“天人感应”说;他还提出“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和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品的论点;宣扬“黑、白、赤三统”循环的历史观。著作有《春秋繁露》及《董子文集》。

17.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 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主要著作有《史记》。《史记》是我国最早的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他怀疑天能赏善罚恶的神学观点,认为社会发展即人们对“利”的追求,谋利是人的天性。还提出“人富而仁义附焉”,试图以经济生活说明社会道德。

18. 西塞罗(Cicero,Marcus Tullius,前106—前43年) 罗马共和国晚期的国务活动家,贵族奴隶主的思想代表。他把伊壁鸠鲁的“快乐论”歪曲为“纵欲主义”。提出“天赋观念论”的唯心主义先驱论,宣扬灵魂神圣、灵魂不朽等神秘主义思想。今存《论善与恶之定义》、《论神之本性》、《论国家》、《论法律》等。

19.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354——430年) 罗马帝国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主要代表。教父们制定的基本信条在他那里得到全面的系统化,理论化,其信条有:一

是“三位一体”,二是“创世”说,三是“原罪”说,四是“天国报应”说,五是“教权至上”说。代表作有《论自由意志》、《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等。

20. 慧能(638—713) 本姓卢,唐僧人,禅宗南宗创始人,被推为禅宗六祖。他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表示他对佛理的体会;在禅宗上他宣传“见性成佛”。其说教在死后由弟子汇编成书,称《六祖坛经》。

21. 张载(1020—1077) 北宋哲学家,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理学创始人之一。讲学关中,故其学派称为“关学”。肯定“气”是充塞宇宙的实体,认为物质的气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批判了佛、道两家关于“空”、“无”的观点。主要著作有《正蒙》、《经学理窟》、《易说》等,编入《张子全书》。中华书局于1978年出版《张载集》。

22. 安瑟伦(Anselm,Canterbury,1033—1109) 意大利中世纪佛兰西斯派神学家、经院哲学的重要代表,极端的唯实论者,人称“最后一个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他提出了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认为理性服从信仰,“我决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才能理解。因为我相信,除非我信仰了,我决不会理解”。代表作有《论道篇》、《独白篇》、《上帝为何化身为人》等。

23.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他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他的理学在明清两代被提到了儒学正宗的地位。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以及后人编撰的《晦庵先生公文集》和《朱子语类》等多种。

24. 陆九渊(1139—1193) 南宋哲学家,字子静,自号存斋。于江西贵溪象山建“精舍”,聚徒讲学,学者称象山先生。为“心学”创始人。以“心”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即理”的命题,在“心”、“物”关系上,认为万物都包罗在我心中。其学由王守仁继承发展,世称“陆王学派”。著作经后人编为《象山先生全集》,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陆九渊集》。

25. 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6—1274年) 意大利中世纪神学家、西欧封建时期经院哲学的主要代表。认为上帝是存在的,信仰高于理性,“所谓其它科学,都是神学的婢女”。他认为人是灵魂和肉体的组合体,灵魂是会朽坏和消失的,肉体只有与灵魂相结合才构成“个体”。代表作有《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等。

26.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年) 出生于德国的一个农民家庭,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动者,代表作有《九十五条纲领》、《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教会的巴比伦之囚》、《论基督教的自由》,提出“因信称义”说。

27. 达·芬奇(Da Vinci ,Leonardo ,1452—1519)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和哲学家。绘画作品有《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著作有《绘画论》。

28. 王守仁(1472—1528) 明哲学家、教育家,字伯安,卒谥文成。曾筑室故乡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力倡“象山之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依赖于心而存在,整个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现。提出“知行合一”说,主张求理于吾心。著

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29. 帕斯卡尔(Patrizi ,Francesco ,1529—1597)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家。他肯定客观实在性是事物的根本原则,物质是一切事物的基础和原因;一切物质由空间、光、热和流这四种内在的原则组成。并认为神创造世界,神与光明等同。主要著作有《历史的艺术》、《宇宙新哲学》、《逍遥派的辩论》等。

30. 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年) 英国人。他最早表达了近代科学观,阐述了科学的目的、性质,发展科学的正确途径,首次总结出科学实验的经验方法——归纳法,对近代科学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四假象说。主要著作有《伟大的复兴》,包括《论学术的进展》、《新工具》。

31. 霍布斯(Hobbes ,Thomas ,1588—1679年)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提出一切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觉经验,并提出著名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代表作有《论公民》、《利维坦》、《论物体》、《论人性》。

32. 笛卡儿(Rene Descartes ,1596—1650年) 出生在一个法国贵族家庭。他提出了著名的“我思故我在”命题,并提出了“心——物”二元论的思想。代表作《指导心智的规则》、《方法谈》、《第一哲学的沉思》、《哲学原理》。

33. 王夫之(1619—1692) 明清之际思想家,字而农,号薑斋。晚年隐居于湘西蒸左石船山(今湖南衡阳县曲兰),学者称船山先生。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朴素辨证法和唯物论,认为宇宙是由“气”构成的物质实体,物质实体“气”和客观规律“理”,两者不可分离。著作后人编为《船山遗书》,其中哲学上最重要的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问录》、《黄书》、《噩梦》、《老子衍》、《庄子通》。

34. 斯宾诺莎(Spinoza Benedictus de ,1632—1677) 荷兰哲学家,唯理论和无神论的主要代表之一。斯宾诺莎认为实体是唯一不变的无限的存在,没有超自然的上帝存在,实体本身就是上帝,具有泛神论的倾向。著有《伦理学》等。

35.洛克(Locke John ,1632—1704)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之一。洛克发展了培根的哲学体系,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并在政治上提出了分权理论。著有《人类理智论》、《政府论》。

36.莱布尼茨(Leibniz ,Gottfried Wilhelm ,1646—1716) 德国哲学家,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提出了单子论,以单子作为构成万物的基础,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以无限的单子序列和单子序列变化的前定和谐说明事物运动发展的连续性和变化的规律性,形成了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著有《单子论》、《人类理智新论》。

37.维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1668—1744) 意大利伟大的哲学家、语文学家、美学家和法学家,在世界近代思想文化史上影响巨大。其历史哲学认为,由于人的意志决定行动,因而人类自己创造历史,人类也能正确地认识历史,找出历史的规律性,使历史成为一种“新科学”。其著名代表作有《新科学》。

38.贝克莱(Berkeley ,George ,1685—1753年) 英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生于爱尔兰。提出“存在就是被感知”,并认为物质是虚无。代表作有《视觉新论》、《人类知识原理》、《论运动》等。

39.孟德斯鸠(Montesquieu ,Baron de ,1689—1755) 法国启蒙思想家、社会学家、资产阶级国家与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倡政府的行政、立法及司法分立和互相制衡,以此作为保证个人自由的手段。另外,还提出了“地理”说和一些法律、经济理论。著有《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

40.伏尔泰(原名弗兰苏阿,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Voltaire,1694—1778) 法国启蒙思想家。信奉自然权利说,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肯定认识采源于感觉经验。著有《哲学通信》等。

41.休谟(David Hume ,1711—1776年) 英国不可知论哲学家。他制定了怀疑论的认识论学说,认为实体是否存在是不可知的。在知识论上提出了“习惯性联想”说的因果论。代表作《人性论》、《人类理智研究》等。

42.卢梭(Rousseau ,Jean-Jacques ,1712—1778) 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自然神论者。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感觉是认识的根源,但不否认上帝和灵魂的存在。著有《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忏悔录》。

43.康德(Kant ,Immanuel ,1724—1804) 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先验论哲学是近代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矛盾的结合,他认为人的意识之外有“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本体”,人所认识的只是现象。提出永恒不变的道德原则,即绝对命令。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等。

45.赫尔德(Herder ,Johann Gottfried ,1744—1803) 德国哲学家。把泛神论和个人主义结合起来,认为上帝是单一的无限的精神的原始力量,表现于一切事物之中。美学上提出了初步的历史主义观点。主要著作有《批评之林》、《关于促进人性的通信》。

46.黑格尔(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1770—1831) 德国古典唯哲学的集大成者,客观唯心主义者、辩证法大师。创立了欧洲历史上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以绝对精神的辨证发展为对象和内容;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绝对理念,世界充满着矛盾,永远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著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和《哲学全书》。

47.叔本华(Schopenhauer ,Arthur ,1788—1860) 德国“悲观主义哲学家”,唯意志主义流派的创始人,生命意志论的主要代表。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认为“世界是我的意志和表象”,强调意志的重要性。坚持反理性主义立场,认为现象世界是由主体派生的不是真实存在的。著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48.孔德(Comte ,Isidore Auguste Marie Fraugois Xavier ,1798—1857) 法国哲学家,实证主义的奠基者、社会学的创立者。认为哲学不是抽象的推理而应以“实证的事实”为依据,即经验事实和经验现象。认为唯物、唯心主义都不是以“实证的事实”为研究对象,都是不确实、不科学的。著有《实证哲学教程》等。

篇二:灭惑论

灭惑论

或造《三破论》者,义证庸近,辞体鄙拙。虽至理定於深识,而流言惑於浅情,委巷陋说,诚不足辨。又恐野听,将谓信然,聊择其可采,略标雅致。

《三破论》云:道家之教,妙在精思得一,而无死入圣。佛家之化,妙在三昧神通,无生可冀,铭死为泥洹,未见学死而不得死者也。《灭惑论》曰:二教真伪,焕然易辨。夫佛法练神,道教练形。形器必终,碍於一垣之里;神识无穷,再抚六合之外。明者资於无穷,教以胜慧;暗者恋其必终,诳以仙术,极於饵药。慧业始於观禅,禅练真识,故精妙而泥洹可冀。药驻伪器,故精思而翻腾无期。若乃弃妙宝藏,遗智养身,据理寻之,其伪可知。假使形翻无际。神暗鸢飞戾天,宁免为鸟?夫泥洹妙果,道惟常住,学死之谈,岂析理哉?

《三破论》云:若言太子是教主,主不落发,而使人髡头;主不弃妻,而使人断种,实可笑哉。明知佛教是灭恶之术也。伏闻君子之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灭惑论》曰:太子弃妻落发,事显於经,而反白为黑,不亦罔乎?夫佛家之孝,所苞盖远,理由乎心,无系於发,若爱发弃心,何取於孝?昔泰伯虞仲,断发文身,夫子两称至德中权。以俗内之贤,宜修世礼,断发让国,圣哲美谈。况般若之教,业胜中权;菩提之果,理妙克让者哉!理妙克让,故舍发取道,业胜中权,故弃迹求心。准以两贤,无阙於孝,鉴以圣境,夫何怪乎?

第一破曰:入国而破国者。诳言说伪,兴造无费,苦克百姓,使国空民穷,不助国,生人减损,况人不蚕而衣,不田而食,国灭人绝,由此为失。日用损废,无纤毫之益,五灾之害,不复过此,《灭惑论》曰:大乘圆极,穷理尽妙,故明二谛以遣有,辨三空以标无,四等弘其胜心,六度振其苦业,诳言之讪(一作诎),岂伤日月!夫塔寺之兴,阐扬灵教,功立一时,而道被千载。昔禹会诸侯,玉帛万国,至於战伐,存者七君。更始政阜,民户殷盛,赤眉兵乱,千里无烟,国灭人绝,宁此之由?宗索之时,石谷十万,景、武之世,积粟红腐,非秦末多沙门,而汉初无佛法也。验古准今,何损於政。

第二破曰:入家而破家。使父子殊事,兄弟异法,遗弃二亲,孝道顿绝,忧娱各异,歌哭不同,骨血生仇,服属永弃,悖化犯顺,无昊天之报,五逆不孝,不复过此。《灭惑论》曰:夫孝理至极,道俗同贯,虽内外迹殊,而神用一揆。若命缀俗因,本修教於儒礼;运禀道果,固弘孝於梵业。是以谘亲出家,《法华》明其义;听而後学,《维摩》标其例,岂忘本哉?有由然也。彼皆照悟神理,而鉴烛人世,过驷马於格言,逝川伤於上哲。故知瞬息尽养,则无济幽灵;学道拔亲,则冥苦永灭。审妙感之无差,辨胜果之可必,所以轻重相权,去彼取此。若乃服制所施,事由追远,礼虽因心,抑亦沿世。昔三皇至治,尧舜所慕,死则衣之以薪,葬之中野,封树弗修,苴斩无纪,岂可谓三皇教民,弃於孝乎?爰及五帝,服制焕然,未闻尧舜执礼,追责三皇,三皇无责,何独疑佛?佛之无服,理由拔苦,三皇废丧,事沿淳朴。淳朴不疑,而拔苦见尤,所谓朝三暮四,而喜怒交设者也。明知圣人之教,触感圆通,三皇以淳朴无服,五帝以沿情制丧,释迦拔苦,故弃俗反真。检迹异路,而玄化同归。

第三破曰:入身而破身。人生之体,一有毁伤之疾,二有髡头之苦,三有不孝之逆,四有绝种之罪,五有亡体从诫。惟学不孝,何故言哉?诫令不跪父母,便竞从之。儿先作沙弥,其母後作阿尼,则跪其儿。不礼之教,中国绝之,何可得从!《灭惑论》曰:「夫栖形禀识,

理定前业,入道居俗,事系因果。是以释迦出世,化洽天人,御国统家,并证道迹,未闻世界普同出家,良由缘感不一,故名教有二,缙绅沙门,所以殊也。但始拔尘域,理由戒定。妻者受累,发者形饰,受累伤神,形饰乖道。所以澄神灭爱,修道弃饰,理出常均,教必翻俗。若乃不跪父母,道尊故也;父母礼之,尊道故也。礼新冠见母,其母拜之,喜其备德,故屈尊礼卑也。介胄之士,见君不拜,重其秉武,故尊不加也。缁弁轻冠,本无神道,介胄凶器,非有至德。然事应加恭,则以母拜子,势宜停敬,则臣不跪君。礼典世教,周孔所制,论其变通,不由一轨。况佛道之尊,标出三界,神教妙本,群致玄宗。以此加人,实尊冠胄。冠胄及礼,古今不疑,佛道加敬,将欲何怪?

《三破论》云:佛,旧经本云浮屠,罗什改为佛徒,知其源恶故也。所以铭为浮屠,胡人凶恶,故老子云,化其始。不欲伤其形,故髡其头,名为浮屠,况屠割也。至僧後改为佛图。本旧经云丧门。丧门由死灭之门,云其法无生之教,名曰丧门,至罗什又改为桑门,僧又改为沙门。沙门由沙汰之法,不足可称。《灭惑论》曰:汉明之世,佛经始通,故汉译言,音字未正。浮音似佛,桑音似沙,声之误也。以屠为图,字之误也。罗什语通华》戎,识兼音义,改正三豕,固其宜矣。五经世典,学不因译,而马、郑、注说,音字互改。是以昭穆不祀,谬师资於《周颂》;允塞宴安,乖圣德於《尧典》。至教之深,宁在雨字,得意忘言,庄周所领;以文害志,孟轲所讥。不原大理,惟字是求,宋人申束,岂复过此?

《三破论》曰:有此三破之法。不施中国,本正西域。何言之哉?胡人无义,刚强无礼,不异禽兽,不信虚无。老子入关,故作形像之教化之又云:胡人粗犷,欲断其恶种,故令男不娶妻,女不嫁夫,一国伏法,自然灭尽。《灭惑论》曰:双树晦迹,形像代兴,固已理精无始,而道被无穷者矣。案李叟出关,运当周季,世闭贤隐,故往而忘归。接舆避世,犹灭其迹,况适外域,孰见其踪。於是奸猾祭酒,造《化胡》之经,理拙辞鄙,厮隶所传。寻西胡怯弱,北狄凶炽,若老子灭恶,弃德用刑,何爱凶狄,而反灭弱胡?遂令犭严狁横行,毒流万世,豺狼当道,而狐狸是诛,沦氵胥为酷,覆载无闻。商鞅之法,未至此虐,伯阳之道,岂其然哉?且未服则设像无施,信顺则孥戮可息。既巳服教矣,方加极刑,一言失道,众伪可见。东野之语,其如理何?

《三破论》曰:盖闻三皇五帝三王之徒,何以学道并感应而未闻?佛教为是,九皇忽之,为是佛教未出?若是佛教未出,则为邪伪,不复云云。《灭惑论》曰:神化变通,教体匪一;灵应感会,隐现无际。若缘在妙化,则菩萨弘其道;化在粗缘,则圣帝演其德。夫圣帝、菩萨,随感现应,殊教合契,未始非佛。固知三皇以来,感灭而名隐,汉明之教,缘应而像现矣。若乃三皇德化,五帝仁教,此之谓道,似非太上。羲农敷治,未闻奏章。尧舜缉政,宁肯书符,汤武抒暴,岂当饵丹?五经典籍,不齿天师,而求授圣帝,岂不悲哉?

《三破论》曰:道以气为宗,名为得一。寻中原人士,莫不奉道,今中国有奉佛者,必是羌胡之种。若言非邪?何以奉佛?《灭惑论》曰:至道宗极,理归乎一;妙法真境,本固无二。佛之至也,则空玄无形,而万象并应,寂灭无心,而玄智弥照。幽数潜会,莫见其极;冥功日用,靡识其然。但言万象既生,假名遂立,梵言菩提,汉语曰道。其显迹也,则金容以表圣;应俗则王宫以现生。拔愚以四禅为始,进慧以十地为阶。总龙鬼而均诱,涵蠢动而等慈。权教无方,不以道俗乖应。妙化无外,岂以华戎阻情?是以一音演法,殊译共解,一乘敷教,异经同归。经典由权,故孔、释教殊而道契,解同由妙,故梵、汉语隔而化通。但感有精粗,故教分道俗;地有东西,故国限内外。其弥纶神化,陶铸群生,无异也,故能拯拔六趣,总摄大千,道惟至极,法惟最尊,然至道虽一,岐路生迷,九十六种,俱号为道。

听名则邪正莫辨,验法则真伪自分。案道家立法,厥品有三,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太上为宗,寻柱史嘉遁,实为大贤,著书论道,贵在无为,理归静一,化本虚柔。然而三世弗纪,慧业靡闻,斯乃导俗之良书,非出世之妙经也。若乃神仙小道,名为五通,福极生天,体尽飞腾,神通而未免有漏,寿远而不能无终,功非饵药,德沿业修,於是愚狡方士,伪托遂滋。张陵米贼,述记升天,葛玄野竖,著传仙公,愚斯惑矣。智可罔舆,今祖述李叟,则教失如彼,宪章神仙,则体劣如此。上中为妙,犹不足算,况效陵鲁,醮事章符,设教五斗,欲拯三界,以蚊负山,庸讵胜乎?标名大道,而教甚於俗,举号太上,而法穷下愚,何故知邪?贪寿忌天,含识所同,故肉芝石华,谲以翻腾,好色触情,世所莫异,故黄书御女,诳称地仙,肌革盈虚,群生共爱,故宝惜Д唾,以灌灵根;避灾若病,民之恒患,故斩缚魑魅,以快愚情;凭威恃武,俗之旧风,故利兵钩骑,以动浅心。至於消灾淫术,厌胜奸方,理秽词辱,非可笔传。事合氓庶,故比屋归宗,是以张角、李弘,毒流汉季;卢悚、孙恩,乱盈晋末,馀波所被,实蕃有徒。爵非通侯,而轻立民户;瑞无虎竹,而滥求租税。麋费产业,蛊惑士女,运则蝎国,世平则蠹民,伤政萌乱,岂与佛同?且夫涅大品,宁比玄妙上清?金容妙相,何羡鬼室空屋?降伏天魔,不慕幻邪之诈;净修戒行,岂同毕券之丑?积弘誓於方寸,孰与藏宫将於丹田;响洪钟於梵音,岂若鸣天鼓於唇齿。校以形迹,精粗已悬,核以至理,真伪岂隐?若以粗笑精,以伪谤真,是瞽对离朱,曰我明也。(《弘明集》八)

梁建安王造剡山石城寺石像碑

南朝梁·刘勰

夫道源虚寂,冥机通其感;神理幽深,玄匠思其契。是以四海将宁,先集威风之宝;九河方导,已致应龙之书。况种智圆照,等觉遍知,扬万化于大千,擒亿形于法界。当其云起摄诱之权,影现游戏之力,可胜言哉!自优昙发华,而金姿诞应;娑罗变叶,而塔像代兴。月喻论其迹隐,镜譬辩其常照。所以刻香望熛而自移,画木趣井而悬峙;金刚泛海而遴集,石仪浮沪以遥渡。并造由人功,而瑞表神力。形器之妙,犹或至此;法身之极,庸讵可思! 观夫石城初立,灵证发于草创;弥勒建像,圣验显乎镌刻。原始要终,莫非祯瑞。剡山峻绝,竞爽嵩华;涧崖烛银,岫巘蕴玉。故六通之圣地,八辈之奥宇。始有昙光比丘,雅修远离,与晋世于兰,同时并学。兰以慧解驰声,光以禅味消(形)影。历游岩壑,晚届剡山,遇见石室,班荆宴坐。始有雕虎造前,次有丹蟒依足,各受三皈,兹即引去。后见山衹盛饰,造带玗谈,光说以苦谛,神奉以崖窟,遂结伽蓝,是名隐岳。后兰公创寺,号曰元化。兹密通石城,而拱木扃阻,伯鸾所未窥,子平所不值。似石桥之天断,犹桃源之地绝。荒茫以来,莫测年代;金刚欲基,斯路自启。野人伐木,始通山溪,翦棘艺麻,忽闻空响:此是佛地,不可种植。心悟神封,震惊而止。又光公禅室,耳属东岩,常闻弦管,韵动霄汉,流五结之妙声,凝九奏之清响。由是兹山,号为天乐。

至齐永明四年,有僧护比丘,刻意苦节,戒品严净,进力坚猛,来憩隐岳,游观石城。见其南骈两峰,北叠峻崿,东竦圆岑,西引斜岭。四嶂相衔,郁如鹫岳;曲间微转,焕若龙池。加以削成青壁,当于前巘,天诱其惑,神启其虑,心画目准,愿造弥勒,敬拟千尺,故坐形十丈。于是擎炉振铎,四众爰始胥宇,命曰石城。遂辅车两寺,鼎足而处。克勤心力,允集劝助,疏凿积年,仅成面璞。此外则硕树朦胧,巨藤交梗。后原燎及岗,林焚见石,有自然相光,正环像上,两际圆满,高焰峰锐,势超匠楷,功逾琢磨,法俗竦心,邑野惊观,佥曰冥造,非今朝也。自护公神迁,事异人谢;次有僧淑比丘,纂修厥绪,虽劬劳招奖,夙夜匪懈,而运属齐未,资力莫由,千里废其积跬,百仞亏其覆篑。

暨我大梁受历,道铸域中,秉玉衡而齐七政,协金轮而教十善。地平天成,礼被乐洽,

瞻行衢而交让,巡比屋其可封;慈化穆以风动,慧教涣以景烛,般若炽于香城,表刹严于净土。希有之瑞,旦夕鳞集,难值之宝,岁时辐辏。镇南将军江州刺史建安王,道性自凝,神理独照,动容立礼,发言成德,英风峻于间平,茂绩盛乎鲁卫。自皇运惟新,宣力邦国,初镇樊沔,迁牧派江。酌实树声,鞅掌于民政;率典颁职,密勿于官府。炎凉舛和,爰动劳热,寝味贬常,兴居睽豫。仁深祚远,德满庆钟。乘兹久祷之福,将致勿药之喜。所以休祯玄会,妙应旁通。

有始丰县令吴郡陆咸,以天监六年十月二十二日,罢邑旋国,夕宿剡溪,值风雨晦冥,惊湍奔壮,中夜震惕,假寝危坐;忽梦沙门三人,乘流告曰:“君识性坚正,自然安隐;建安王感患未痊,由于微障。剡县僧护造弥勒石像,若能成就,必获康复。冥理非虚,宜相开导。”咸还都经年,稍忘前梦。后出门遇僧,云听讲寄宿,因言:“去岁剡溪风雨之夜,嘱建安王事,犹忆此否?”咸当时怃然,答以“不忆”。道人笑曰:“但更思之!”仍即辞去,不肯留止。心悟非凡,倒屣谘访,而慢色颇形,诡辞难领。拂衣高逝,直去靡回。百步追及,忽然不见。咸霍尔意解,且忆前梦,乃剡溪所见第三人也。再显灵机,重发神证,缘感昭灼,遂用滕启。君王智境邈群,法忍超绝。迈优填之至心,逾波斯之建善;餐瑞言于群圣,膺福履于大觉。倍增垦到,会益喜舍。乃开藏写贝,倾邸散金,装严法身,誓取妙极。以定林上寺祐律师,德炽释门,名盖净众,虚心弘道,忘己济物;加以贞鉴特达,研虑精深。乃延请东行,凭委经始,爰至启敕,专任像事。

律师应法若流,宣化如阳。扬舲浙水,驰锡禹山。于是扪虚梯汉,构立栈道,状奇肱之飞车,类仙腹之悬阁。高张图范,冠彩虹霓;椎凿响于霞上,剖石洒乎云表。命世之壮观,旷代之鸿作也。初,护公所镌,失在浮浅,乃铲入五丈,改造顶髻。事虽因旧,功实创新。及岩窟既通,律师重履,方精成像躯,妙量尺度。时寺僧慧逞,梦黑衣大神,翼从风雨,立于龛前,商略分数。是夜将旦,大风果起,拔木十围,压坏匠屋,师役数十,安寝无伤。比及诘朝,而律师已致。灵应之奇,类皆如此。既而谋猷四八之相,斟酌八十之好,虽罗汉之观兜率,梵摩之再觇法身,无以加也。寻岩壁缜密,表里一体,同影岫之缥章,均帝石之骢色,内无寸隙,外靡纤瑕,雕刻右掌,忽然横绝,改断下分,始合折中。方知自断之异,神匠所裁也。及身相克成,莹拭已定,当于万字,信宿隆起,色似飞丹,圆如植璧,感通之妙,孰可思议!天工人巧,幽显符合。故光启宝仪,发挥胜相,磨砻之术既极,绘事之艺方聘。弃俗图于史皇,追法画于波塞。青蒦与丹砂竞彩,白鋈共紫铣争耀;从容满月之色,赫奕聚日之辉。至于顶礼仰虔,罄折肃望,如须弥之临大海,梵宫之峙上天。说法视笑,似不违于咫尺;动地放光,若将发于俄顷,可使曼陀逆风而献芬,旃檀随云而散馥。梵王四鹄,徘徊而不去;帝释千马,踯躅而忘归矣。

初,隐岳未开,野绝人径,有光公驯虎,时方雨雪,导迹污涂,始通西路,又东岩盘郁,千里联嶂,有石牛届止,至自始丰,因其蹄涔,遂启东道。寻石牛通崄,不资蜀丁之力;文虎摽径,无待为人之威。岂四天驱道,为像拓境者欤?以大梁天监十有二年,岁次鹑尾,二月十二日,开凿爰始,到十有五年,龙集涒滩,三月十五日,妆画云毕。像身坐高五丈,若立形,足至顶十丈,圆光四丈,座轮一丈五尺,从地随龛,光焰通高十丈。自涅盘已后一百余年,摩竭提国始制石像,阿育轮王善容罗汉,检其所造,各止丈六。鸿姿巨相,兴我皇时,自非君王愿力之至,如来道应之深,岂能成不世之宝,建无等之业哉!窃惟慈氏鼎来,拯斯忍刹,惟我圣运,福慧相符。固知翅城合契于今晨,龙华匪隔于来世。四藏宝奇,可桥足而蹴;三会甘露,可洗心而待。睿王妙庆,现圣果于极乐;十方翾动,蒙法缘而等度矣。思柱石于天梯,想灵碑于地塔;树兹绀碣,铭为胜幢,金刚既其比坚,铁围可与共久。

式奉偈赞,仍作颂曰:法身靡二,觉号惟亿;百非绝名,万行焉测?群萌殊感,圣应分极;释尊隐化,慈氏现力。敻哉住缘,邈矣来际!求名受别,无垢立誓。凝神寂天,降胎忍世,七获厥田,作万伊岁。夷荆沈砾,飞花散宝,夜燎明珠,晓漩翠草。一首阐法,三会入道,府岂虚植?缘固人造。曰梁启圣。皇实世雄,绀殿等化,赤泽均风。慈遍群有,智周太空;摄取严净,匡饰域中。英英哲王,德昭珪璧;乐善以居,礼仁是宅。慧动真应,福我瑞迹,仪彼旃檀,像兹宝石。五仞其广,百尺其袤,金颜日辉,绀螺云覆。频果欲言,鹅纲将授,调御谁远,即心可观。耆阇五峰,兹岳四岭,绿筿织烟,朱桂镂影。泉来石啸,风去岩净,梵释爰集,龙神载聘。至因已树,上果方凝,妙志何取?总驾大乘。愿若有质,虚空弗胜,刹尘斯仰,邈劫永承。

(录自《四库全书·会稽掇英总集》)

六家七宗

中国两晋时期佛教的不同般若学学派。《般若经》是印度大乘佛教中一个学派所汇集的一部大丛书。魏晋以后,有许多不同的译本。基本内容都在于证明客观现实世界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当时的佛教依附玄学理论借以自立,僧众中对般若 “空” 的观念有不同的理解,形成六派或七派,即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的“六家七宗”。这些学派用玄学中不同派别的观点去理解和论释《般若经》的道理。南朝宋昙济《六家七宗论》,认为六家七宗及其代表人物是:

六家 七宗 代表人

本无 本无 道安(性空宗义)

本无异竺法琛、竺法汰(竺僧敷)

即色 即色 支道林

识含 识含 于法开

幻化 幻化 道壹

心无 心无 支愍度、竺法蕴、道恒

缘会 缘会 于道邃以上具体划分系据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也有的学者怀疑本无宗的代表人不是道安,而是竺法汰。这些学派涌现于两晋之际,其争论的中心问题仍然是魏晋玄学争议的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六家七宗中影响较大的是本无、即色、心无三派。本无宗,以为“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本无异宗则认为,无为一切之本,有从无产生。本无异宗的观点,带有宇宙生成论的倾向,和当时玄学本体论有异,不久,即趋于消失。即色宗只说到现象界的不真实这一层意思,它说“色不自有,虽色而空,故曰色即为空,色复异空”。支道林论证了“色非自色,因缘而成”,现象只是假有,但没有进一步论证这种“假有”也是空的,没有达到般若空宗一切皆空的理论高度。所以只是玄学中的一种理论,不是印度的大乘中观派的理论。心无宗,强调内心的修养,谓“无心于万物,万物未尝无”。这一派不否认物质世界的存在,认为应使神静心空不执着什么。按佛教唯心主义的观点,这一观念是邪说,背离了佛教正统。识含宗主张“三界为长夜之宅,心识为大梦之主”。这一派否定了物质现象的真实性,但肯定了精神的真实性。幻化宗主张“世谛之法皆如幻化”。这一派也主心有色无,明确指出神不能空,认为如果把神的真实性否定了,宗教宣传即失去了意义,缘会宗的代表为于道邃,著有《缘会二谤论》,主张“缘会故有,名为世谛。缘散故即无,称第一义谛”。这一派讲空,认为缘会是有,缘散即

篇三:好书

1、《媚者无疆》

故事好,文笔一流,虐恋情深。很难得。

上来女主就被轮奸了。作者下手之重。

然后女主进了古代的暗杀组织,被训练如何在出卖肉体的过程中neng死对方。女主是个中翘楚,还假扮男人去搞基佬,趁对方高潮,给他来一刀。

训练和晋级的过程是一大看点,各种花式流氓训练,大开眼界。

印象深刻的是男主中了奇毒,靠近女主就会毒性更强,万箭穿心。即使如此,男主还是跟女主在秋千上乱搞,那画面,淫荡又感人。

2、《平凡女人的春天》

经典的霸道总裁爱“上”我。女主是个坐过牢的妓女,又矮又胖。

却有两个大帅比为了她要死要活。

一个黑道霸道帅总裁,一个纯情傲娇小少爷。

没错,就是肉版的《流星花园》。

通篇都是“她身体软绵绵,全身都是肉”这样的描述,看着看着我竟然……饿了!

小说夹议夹叙,有荤有素,不会太腻。

关键是励志啊。女主长得平凡,唯有活好。在这个看脸的世界,有一门技艺傍身,总是好的。

3、《少妇白洁》

作为经典巨著,地位堪比黄文界的《追忆似水流年》。

白洁是一名温婉的中学女教师,自从被校长高义下迷药强奸之后,从此睡遍教育界、富豪界、权贵界。

最关键的是,白洁不管睡了多少人,还是保留了初心——那种温婉的气质和害羞的本能。 作者写得相当走心,描写相当有镜头感,细节上有很多设计。比如白洁和校长车震,与此同时,白洁老公在火车站找白洁,一步步向车这边靠近。

紧张感一步步渲染,白洁和校长乱搞正酣,白洁老公到了车旁边,还往里面看……

唯一的瑕疵是作者绝壁是直男,简直有审美癌,白洁的穿着相当惊悚,经常是粉色衬衫配粉色牛仔裤……粉色牛仔裤到底是什么鬼?

4、《穿越后的悲惨生活》

开场女主才十几岁,就杀了个人。

够劲爆。

然后是倒叙。女主被继父强奸,悲愤中杀了继父再自杀,结果就穿越了。

穿越之后,在大户人家,每晚和一个床上功夫很正点的男子搞来搞去,最后才知道,那男子是她的公公。

再然后就和很多人搞来搞去了。跟白洁一样,不管搞多少次,依然纯情。依然羞涩。 作者写床戏的时候,耐心足够,比如女主涨奶,大夫给她按摩那一段,完全符合小说写作技巧,“急事要慢写”,读者越想看到进展,越要娓娓道来。

5、《女文工团员的最后下落》

讲1950年几个高挑漂亮的女文工团员被土匪掳走,并且被花样性虐待的故事。

很黑暗很重口,SM爱好者的福音。

像我一样单纯天真无邪的人,只看了三遍。

那些看完了还不满足的同学们,还可以接着看《朱颜血》、《活着就是恶心》、《我这四年的性奴生活》。

哎,我为什么知道那么多。

6、《少年阿宾》

经典名著,和《少妇白洁》齐名,早年的台湾小黄书。

网上有同学说到现在还不时要把这本书拿出来撸一下,可见其历史地位。

少年阿宾是个大学生,但有个更重要的身份——千人斩。

隔壁三十多岁的少妇,图书管理员、女朋友闺蜜、路人、女店长……只要一遇到阿宾,都马上变得软绵绵。

男男女女互相乱搞,作战场地花样繁多,肉戏一波接一波,简直就是动物世界大联欢。

神奇的是,虽然是通篇都是肉,竟然不觉得猥琐,还有点小文艺是怎么回事。

7、《唐朝绝代佳乞歪传》

名字是什么鬼!

直接改成《肉版盗墓笔记》多通俗易懂,多信达雅呀!

盗笔粉请别打我!

女主白天乞讨晚上盗墓,每天晩上都和各种鬼各种妖各种人各种人妖完成“生命的大和谐”。

文章肉多量大不废话,人鬼,人妖,墓地野战SM,男男,3P应有尽有。

只是是女主作战的地方极为艰苦,不是棺材版就是乱坟岗,但人家依然想干就干要干得爽快,简直吃苦耐操(不,吃苦耐劳)不觉令人肃然起敬。

8、《长生狱》

少见的女攻男受SM同居文。

作者笔触不急不躁,变态中透着温馨,淫乱中带有温暖。

不仅SM出了惺惺相惜,还SM出了梅兰竹菊,最后SM出了虐恋情深和不离不弃(男主为女主倾尽家财锒铛入狱,女主对男主不离不弃)。

在肉文中简直就是美文欣赏的级别,想要皮鞭蜡烛狼牙棒亲手调教美少年版王思聪的千万不要错过。

9、《小家碧玉》

又叫《公主夜未眠》。

文笔很赞,有种看明清话本的感觉。写的是古代一个小家碧玉似的女子,她叫林碧玉,长得是清纯可人,实际上风骚淫荡,萝莉时期目睹爹妈乱搞之后,就开启了豪放模式。 它最好看也最没底线的部分,是父女乱伦。跟那种不走心的父女乱伦不同(实在鄙视那种器官+下流话+感叹词的弱智黄文,太敷衍了),乱伦的设计感很足,好几次都是父亲错把别人当女儿搞了,关键之时发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0、《深宅旧梦》

开场口味就极重,女主被小叔子搞,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当着她的刚出生不久的儿子搞。然

后就是整个府上男女老幼轮流或者集体搞她。还穿插长辈的淫乱往事。

奇特的是,这么无耻的剧情,文笔竟然还颇有些古色古香的味道。这能叫反差萌么?

11、《探亲》

有一种黄文系列就是凌辱女友主题的。就是男主的一大兴趣就是强迫女友穿得特别暴露到处勾引男人,然后他在旁边偷窥女友跟别人乱搞。

《探亲》的男主目睹了女友在车里给舅舅口,女友在火车上一个死胖子搞,然后把女友带回老家,女友跟他家的仇人极其傻儿子搞。高潮是女友一直心心念念想和男主老爸乱搞,但各种障碍,未遂。这场戏铺垫之长,到最后看到两个人终于得偿所愿地睡了,竟然有种大团圆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12、《异唐新月》

父女禁断恋的经典之作。

女主穿越到古代,父亲是腹黑大帅比,对女主各种宠溺——主要是在床上。还有男女主各种在野外云雨,男主假扮恶人强暴女主等。肉版甜宠文。

同类父女乱伦肉文还有《逍遥》(口味更重,花样更多,男主本着实验精神往女主身体里放了各种东西乃至万事万物)、《囚妃传》、《桃源仙踪》、《你是我的心跳》、《宝贝真乖》等。

13、《门房秦大爷》

衡量一篇黄文红不红,就是看它有没有被山寨。

《门房秦大爷》绝对是同类题材经典之作,《大学门卫老董》就完全是抄袭它的故事创意。 《门房秦大爷》写的就是在大学女生宿舍当门房的秦大爷本来都已经无法勃起了,在看了大学生在宿舍里3P之后,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扬起了生命的风帆——突发性器大活好啊,女大学生趁他睡着了就把他上了,还贴心地介绍了比自己更美的校花跟秦大爷搞。女主还和秦大爷以及肌肉发达的锅炉工3P。

作者写得相当有诚意,肉戏之间各种侧重,无重复之感。

14、《红楼遗秘》

文风基本保留了《红楼梦》的古雅之感。无非就是把原著里打招呼的戏码全改成床戏了。各种排列组合都上了个遍。

红楼主题的黄文本来就多,以前还看过好多,但是名字都忘了,原谅我智商低。

同题材只记得《诱红楼》,相比之下,文笔更现代,更简单粗暴。

啊,还有篇很经典的《红楼绮梦》,推荐!

15、《女儿的奶水》

这名字是什么鬼啊。简直不想承认是我喜欢看的。

父女乱伦,口味极重。刚生了小孩的女儿回娘家,色诱老爸,一步步睡了老爸的故事。

它最特别的一点就是,作者真他妈有耐心啊啊啊。

暧昧、色诱、摩擦、摸来摸去、啃来啃去好多章,男女主还没真的搞。急死你丫的。 但我真的就喜欢这种,不急不躁的。最烦那种上来就“快来操我啊!插我啊……啊。。啊。啊。啊”的,肤浅!恶俗!

16、《师傅的傻丫头》

依然是父女乱伦,不同之处是比一般的父女乱伦更变态。是养父和幼女乱搞,性奴养成计划那种。女主几岁起就被男主各种摸各种教坏。

反差在于文笔清淡,有种古人写的黄文即视感。

变态又文艺的感觉,你得看了才能懂。

17、《公车上的奶水》

不得不批评一下黄文作者了,妈蛋取个高雅点的名字会死啊。

这种羞耻度100%的名字,让我怎么拿得出手!嗯!

故事很粗暴,就是刚生了小孩的女主在公车上被包括司机在内的所有男乘客强暴。算是早期黄文经典。

18、《少女的心》

推荐它的原因纯粹因为怀旧。

我们必须要有点情怀嘛。

作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性启蒙巨著,看它的时候我还小,两年前,我才十几岁。看到女主那段还好,直到女主的两个女儿在床上各种激情,被继父看见了,非常友善地邀请她们一起来玩耍……这个时候就惊叹哇靠,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脑洞也很猛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mo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