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更新时间:2023-11-30 07: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4.周朝时所封郑、晋、鲁、卫、蔡等同姓诸侯封地大都在富庶或战略要地。而异姓诸侯,除了宋、

陈、许、杞、邾等小国处于内地外,其余多在偏远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开疆拓土的需要 B.维护周王室的利益 C.诸侯等级的不同 D.强化中央集权的考虑

25.董仲舒在对汉武帝策问中说:“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函而无所殊,建日月风雨以和之,

经阴阳寒暑以成之。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他的主要目的是

A.宣传天人感应思想 B.为儒学提供自然法则支持 C.强化对君主的约束 D.宣扬春秋大一统思想

26.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关于唐神龙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是日,上传皇帝位于皇太子,徙居上阳宫。戊《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 申,皇帝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 丁未,徙后于上阳宫。戊申,上后号曰则天大圣《新唐书·本纪》 皇帝。” “丁未,太后徙居上阳宫……戊申,帝帅百官诣《资治通鉴》 上阳宫,上太后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 A.皇帝武则天传位于皇太子 B.武则天以太后身份称帝 C.武则天仍旧被尊号为皇帝 D.武氏被迫移住至上阳官

27.王阳明提倡的“致良知”直截简明,容易激活追求自由的理想主义和超越的批判精神,明中期

以后迅速传播开来。这说明

A.经济生活影响市民价值取向 B.心学已经取代了程朱理学 C.心学适应君主专制强化需要 D.科举制推动了心学的传播

28.煤油,在19世纪60年代只有极少量为供应外国侨民需用而输人中国。1878年的输入量是1570

万公升,1891—1893年平均每年煤油输入量已增加到1亿7千6百余万公升。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发生了质变 B.外国侨民数量的增多 C.中国社会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 D.世界科技进步的推动

29.抗战前期,国民政府不遗余力地宣扬世界和平不可分割、日本侵略将危及整个人类的思想。国

民政府的主要目的在于

A.促使各国关注中日战争 B.警示世界大战可能爆发 C.宣传日本威胁世界和平 D.争取各国对华进行帮助

30.下图阴影部分代表的是1953年和1957年上海市郊区农民人均支出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部分所

占的比重。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图8

A.集体生产方式的建立 B.工业优先发展的挤压 C.农民消费观念的革新 D.农村经济“大跃进”需要

31.1982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国务院的部委办、直属机构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

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而在198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则撤销了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核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组建能源部、航空航天工业部。由此可知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起步 B.政府职能调整转变已经实现

第1页(共4页)

C.机构改革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D.依法治国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32.古代雅典民主政治鼎盛之际,公民大会曾允许任何公民就任何问题发言,只要他在祭坛上放一

枚橄榄枝表示请愿即可。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B.氏族贵族势力铲除殆尽 C.直接民主保障参政机会 D.公民权利不受城邦限制

33.1701年英国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天主教徒或与天主教徒结婚者丧失继承王位的资格;

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些规定 A.结束了君主制政体 B.维护了共和制度 C.违背了平等的原则 D.巩固了民主政治

34.19世纪最后三十年间,德国煤炭,钢铁产量跃居欧洲第一,化工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工

业总产值超越所有的欧洲国家。德国经济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的原因是 A.民主政治日渐成熟完善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广 C.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D.帝国成立扫除主要障碍

35.20世纪90年代,剧变后的苏联和东欧国家,放弃了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以私有化和

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体制,那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家也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这说明

A.世界格局的变化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 B.世界各国已完全融人世界经济的主流体系

C.意识形态等因素深刻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D.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各国工业在世界工业总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表(单位:%) 年份 英国 美国 德国 印度 中国 其他国家 1850年 18.7 11.1 8.8 3.8 7.2 50.4 1900年 16.5 31.5 14.0 1.4 1.4 35.1 1920年 21.8 30.7 6.6 0.9 1.1 38.9 1940年 12.1 37.4 10.5 1.1 0.9 37.9 1960年 8.3 33.8 10.7 0.7 0.8 45.7 ——据徐毅、巴斯范鲁文《中国工业的长期表现及其全球化比较:1850—2012年》

材料二

近代中国化学工业设立年限表 设立年限 家数 1895年以前 0 1896—19001901—1914年 年 1 7 1915—1922年 12 1923—1929年 31 1930—1935年 41 1935年中国化学工业组织形式表 组织形式 个人 合伙 无限公司 股份有限 国营 25 24 6 33 2 家数 ——据张洪云《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850-1960年欧美主要国家经济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其成因。(1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状况。(9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对文化的阐释,历来众说纷纭,但文化主要有下表中的三个特性。 历史性 指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文化第2页(共4页)

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 表现在不同的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地理坏境及精神信仰的差异和民族性 影响,而产生出不同民族之间的互有区别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 阶级性 社会中阶级的矛盾和对立,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政治上,还表现在文化中。 ——摘编自刘明翰《人类文明之火:世界文化史话》 阅读材料,提出观点,并结合具体史实加以论证。(要求:可从材料中提炼观点或结合材料提出

自己的观点,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清朝中期以前,全国财权高度统一于中央政府手中。但咸丰初年,为筹措镇压太平军的费用,清政府允许地方开征厘金。1853年夏,厘金制度初兴时,施行区域仅限于扬州附近,征收货物仅限于米。1855年以后,各省相继仿行、推行全国。厘金名目繁多,分百货厘、盐厘、土药厘、洋药厘。农产品、日用百货都要课税,重复课税十分普遍。税率亦不一致,一般为4%—12%,私加的勒索敲榨常数倍于此。1853—1864年,全国厘金收入共计1亿两,而如此大的款项,其收支权却不在中央而在地方。对于急欲扩大中国市场的英国商人来说,厘金制度成了他们倾销洋货、搜括土货的最大障碍。于是,在英国政府干预、逼迫下,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商可在缴纳厘金和子口税之间自由选择,将后者做为前者的“抵代税”。

——摘编自戴一峰《论晚清的子口税与厘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厘金制度施行过程中的变化。(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晚清厘金制度的影响。(8分)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在远东同在欧洲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也出现了冷战。但是,在远东,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冷战变成了热战。到1951年年中时,很明显,整个战线都已处于僵持状态。经过两年激烈的时常中断的谈判之后,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缔结了一个停战协定,协定的条款反映了军事上的僵持状态。朝韩之间的分界线大体上仍与战前相同。西方列强成功地遏制了朝鲜的共产主义,维护了联合国的权威。中国人则保卫了朝鲜,使它成为中国和西方势力范围之间的一个由共产党统治的缓冲国。当时,朝鲜的大部分农村都已遭到破坏,大约10%的朝鲜人被打死。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中各方的参战目的。(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朝鲜战争的影响。(8分)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为了不“屈节辱命”,甚至不惜“引佩刀自刺”。苏武后来被放逐到荒凉的北海,掘取野鼠、收藏草实来吃。在艰苦的环境下,苏武学会了“网纺缴,檠弓弩”,仍然坚持“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被扣在匈奴共19年,“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成为“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的典范。汉宣帝时,苏武已经成为图画形貌于麒麟阁的11位名臣之一。

历代多有以“苏武牧羊”为主题的画作传世。据戏曲史学者研究,有关苏武事迹的戏曲剧目有《苏武牧羊记》《苏武和番》等。元杂剧《持汉节苏武还乡》《苏武还朝》《苏武持节》,传奇《白雁记》,清杂剧《雁书记》,也都记述了苏武的故事。

——据《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武出使匈奴能够“不辱君命”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武对后世产生的文化影响。(9分)

第3页(共4页)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题号 24 B B C A C D A C C D D A 答案 41.(25分) (1)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发展速度快于美、德两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2分)

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较早确立民主政治体制,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世界市场基本

形成。(6分)

20世纪中期:美、德两国经济发展速度超过英国;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2分) 原因: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两次世界大战对欧美的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6分) (2)评述: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速度,相对欧美国家来说发展较慢,但进步明显;轻、重工业比例

严重失调;工业企业组织形式多样化;工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6分)近代中国工业的发展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密切相关。(3分)

42.(12分)

评分说明: 一等:(12—9分)

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能够准确、充分运用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 二等:(8—5分)

①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

②能够运用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 4—0分)

①有观点,运用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楚。 ②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变化:施行地域不断扩大,从地方税种变为全国税种;从临时性捐款助响到正式税种;税率不

断提高;征收货物种类不断增加;洋货逐渐获得特权。(7分,任答三点即可)

(2)影响:增加清王朝收人,暂时缓解财政危机;加重人民经济负担,助长官员贪腐;妨碍商品流

通,不利于统一市场形成和工商业发展;为地方督抚擅专打下基础,冲击中央集权体制;削弱土货对洋货的竞争力,便于洋货倾销。(8分,任答四点即可)

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1)目的:朝鲜为了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统一;美国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维护其在远东的战略利益;

中国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援助社会主义国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追随美国的霸权政策〔(7分,任答三点即可)

(2)影响:中国抗美援朝维护了国家尊严,提高了国际地位;对战争各方都造成了巨大损失;加剧

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加剧了共产主义、资本主义两大阵营间的对立和对抗;使更多的人更加呼唤和平与发展。(8分,任答四点即可)

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原因:他具有坚定不移的爱国信念;坚贞不屈和矢志不移的节操;顽强的适应能力和求生技能。

(6分)

(2)影响:他维护国家尊严,政治上忠贞,符合儒家传统思想倡导的道德榜样;他坚守“忠”“节”

等个人品质,为后世树立了典范;他的事迹丰富了后世文学艺术的创作内容。(9分)

第4页(共4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mh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