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详细名词与问答题

更新时间:2023-08-25 18: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自然地理各部分名词解释与简答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地壳及其运动

一、概念题

1、 环境——是相对主体而言的。那些围绕着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 地理学——就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

3、 地理环境——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4、超外圈(或磁层、磁圈)——向外扩展到外围空间的磁力线所构成的地球外部磁场。

5、外圈(或大气圈)——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集聚在地球周围所形成的包层,自上而下分为散逸层(扩散层)、电离层(暖层)、中间层(高空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6、地球表层——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交错重叠、互相渗透的复杂综合体。 7、不连续面——地震学家把对地球深处地震波传波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

8、莫霍洛维奇面或M界面——地壳与地幔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1909年由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 9、康拉德面——地壳硅铝层与硅镁层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由地震学家康拉德发现。 10、古登堡面——地幔与地核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1914年由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 11、莱曼面——内、外地核之间的不连续面(或间断面)。1936年由丹麦地震学家莱曼女士发现。

12、上下成层的组合形式——在高空和地球深部的地圈,其层内理化性质较为一致,圈层之间的关系较为简单,表现为上下成层的组合形式。

13、相互交织的组合形式——在海陆表面附近的大气圈(下部)、水圈、岩石圈(上部)和生物圈则表现为相互交织的组合形式。

14、自然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系统。其组成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种物质以及在能量支配下物质运动所构成的各种动态体系,即自然地理要素。

15、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6、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综合特征的自然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17、区域自然地理学——研究一定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个组成要素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特征。

18、天体——宇宙中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总称。肉眼可见的天体有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慧星、流星等。 19、恒星——由炽热气体(等离子体)构成的,能自行发光发热的球状或类球状天体。

20、光年——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所走过的距离称为1光年。1光年=94605×108(亿)Km=3×108m/s(光速)×365天/年×24小时/天×60分/小时×60秒/分。

21、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在太阳周围分布着九大行星。 22、慧星——呈现云雾状的独特外貌、以扁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质量较小的天体。 23、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形式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

24、地方时——以本地子午面作起算平面,根据任意量时天体所确定的时间。如量时天体分别为春分点、真太阳、平太阳所测量的地方时分别为地方恒星时、地方视时、地方平时。

25、大地水准面——就是全球静止海面,它是假设占地表四分之三的海洋表面完全处于静止的平衡状态,并把它延伸通过陆地内部所得到的全球性的连续的封闭曲面,曲面上处处与铅垂线垂直。它是陆地上海拔的起算面。

26、地壳——是指地表至第一个不连续面之间的圈层。这个不连续面是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发现的,故取名莫霍洛维奇面。地壳的平均厚度约24.4km,但厚度的变化很大,各地不同。

27、地幔——是指莫霍面至2900km深处的第二个不连续面之间的圈层。这个不连续面是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于1914年发现的,故取名古登堡面。根据地幔物质组成的差异,又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28、地核——是指古登堡面以下直到地球中心的圆层。因为在约5150km深处存在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是丹麦地震学家莱曼女士在1996年发现的,叫做莱曼面,因此2900-5150km范围叫外地核,据推测可能是液态的。由5150km直到地心则为内地核,内核物质可能是固态的。组成地核的主要物质是铁、镍为主的金属。

二、简答题

(一)简述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中“环境”含义的差别。

答:在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中因研究的主体不同,主要矛盾不同,各自“环境”的含义也各有差别: 1、环境学领域的“环境”主要研究人体与环境的矛盾,是以人体为主体的污染环境。 2、生态环境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矛盾,以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主体的“环境”。 3、地理环境主要研究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矛盾,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环境”。

(二)简述地理环境中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含义。

答:地理环境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整体。 自然环境是由地表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地理环境。

经济环境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形成的地理环境,主要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经人类利用、改造后形成的生产力地

域综合体。

社会文化环境是人类社会本身所构成的地理环境部分,及社会上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心理感应和相应的社会行为。

(三)简述自然环境中天然环境、人为环境含义的差别。

答:自然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那些只受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基本上未发生明显变化的原生自然环境。 人为环境是指那些自然条件经受人类宣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之后,自然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的次生自然环境。

(四)为什么说人为环境和天然环境同属于自然环境?

答:因为人为环境的成因及其形式,主要取决于人类干预的方式和强度。然而它自身的演变和作用过程,则仍受制于自然规律。如水库、运河的水量和流速等水情要素,与天然湖泊、河流一样,仍受制于气候、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人为环境和天然环境一样,同属于自然环境。

(五)简述自然地理环境。

答:自然地理环境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是指在海陆表面附近的四个地圈不仅是紧密地接触,而且是多方面地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比较地球其他圈层具有独特地理意义的物质体系,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许多自然地理学家对这个新物质体系,曾使用不同术语来表达。如:地理壳、地理圈;景观壳、景观圈;表成地圈、生命发生圈、地球表层、自然地理面(牛文元)等。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是一种具有一定过渡区间的渐变界限。

(六)简述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答: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包括地貌、气候、水文、植物、动物和土壤,是自然地理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概念。它们是自然地理环境四种基本组成成分在以太阳能和地球内能为主的各种环境能量的支配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自然地理动态的物质体系。它们既是物质的,又是动态的。如果说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强调物质实体的一面,则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组成更强调物质的运动方面。

自然地理环境每一组成要素都按着自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着(独立性),而且,各个要素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自然地理环境组成为一个特殊的物质体系(整体性、区域性)。

(七)简述自然地理学的任务。 自然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1、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部门自然地理学)。

2、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彼此间的本质联系和作用效应(综合自然地理学)。

3、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动态,从整体上阐明它的变化规律,预测其演替趋势(综合自然地理学)。

4、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异规律,划分不同等级的自然综合体;确定其特征及开发利用方向(区域自然地理学)。 5、参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评价以及自然灾害防治的研究(区域自然地理学)。

6、协调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系,探求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途径(区域自然地理学)。

(八)简述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地理意义

在研究地球形状的地理意义时,可略去地球几何形状和真实形状之间的差异,而把它当作是一个正球体。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接受同一光源(太阳)的照射,而形成半球性的白昼和黑夜。

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很远,可以把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线视作平行光线。当平行光线照射到球形地表时,在同一时刻,不同地点将具有不同的太阳高度。黄赤交角的存在,决定了这种高度有规律地从地球直射点向两极减小,在自转的地球上,就造成热量分布的纬度差异,从而引起地表上一切与热量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现象和过程,均具有纬向地带性。

地球的巨大体积(约为1万亿km3,质量为5.98×10 21t),使它具有强大的地心引力吸引周围的气体,保持着一个具有一定质量和厚度的大气圈。有了大气圈,才能保住水圈,形成生物圈。

地球的大小,对于人类的经济活动也有影响。一方面,远距离和广大空间,曾经是人类活动的障碍,为了克服这种障碍,就必须运用最完美的技术成就;另一方面,地球的广阔面积,给人类提供—个辽阔的活动场所。

(九)简述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的内部结构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目前人们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只能靠间接的方法来推测,主要采用地震波分析法。在地震学里把地球深处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称为不连续面。根据地内不连续面,就可把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圈层。

地壳:是指地表至第一个不连续面之间的圈层,它是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其莫霍洛维奇于1909年发现的。地壳的平均厚度约24.4km,但厚度的变化很大,各地不同。

地幔:是指莫霍面至2900km深处的第二个不连续面之间的圈层。这个不连续面是美国地震学家古登堡于1914年发现的,故取名古登堡面。根据地幔物质组成的差异,又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莫霍面到1000km深处的范围为上地幔,主要物质是橄榄岩,所以上地幔又称为橄榄岩带。其中70-350km范围的岩石温度可能接近熔点,或者有局部物质呈熔融态,这—层次称为软流圈。由1000。2900km的范围,为下地幔,组成物质为镁、铁及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增多,所以下地幔又称为金属矿带。

地核:是指古登堡面以下直到地球中心的圆层。地核又分为两层:内地核和外地核。 因为在约5150km深处存在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是丹麦地震学家莱曼女士在1996年发现的,叫做莱曼面,因此2900-5150km范围叫外地核,据推测可能是液态的。由5150km直到地心则为内地核,内核物质可能是固态的。组成地核的主要物质是铁、镍为主的金属。

三、论述题

(一)论述有关自然地理环境边界的观点。

1、自然地理环境是地球的一个复合圈层,它镶嵌于地球的表层,以自己的表面朝向宇宙空间,正像一个包着固体地球的“壳”,因此,有些自然地理学家把它称作“地理壳”、“景观壳”,这种名称,突出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外形和空间位置。

2、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是一种具有一定过渡区间的渐变界限。如它的两个边缘圈层——大气圈和岩石圈的厚度很大,而两者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性随高度或深度的不同又具有渐变的性质,因此.要确定自然地理环境的空间位置,即确定它的范围和边界,是一个棘手的科学课题。也正因为如此,有关自然地理环境边界的观点较多,下面仅介绍几种主要观点:

(1)原苏联地理学者把自然地理环境的界限划定在一个巨大的空间范围。一种观点认为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在“外部联系显著减弱之处”;另一种观点认为自然地理环境的边界在“内在联系显著减弱之处”。

(2)以我国自然地理学者牛文元为代表,把自然地理环境的界限划定在较小的空间范围。根据所研究问题的特点以及讨论时的方便,把自然地理环境限于一个较薄的空间内,视之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取名“自然地理面”。

(3)我国自然地理学者,北京大学陈传康教授认为自然地理学所研究的范围界限不应作硬性规定,硬性规定一个厚度未必都符合客观实际,而应视研究问题的性质有相应的变化。通常随研究范围的不同,牵涉的厚度也不同:研究小范围的问题,所涉及的厚度就应薄;研究大范围的问题,厚度就应大;全球性的向题,才可能涉及到所谓地理壳的厚度。

3、就全球尺度的自然地理环境而言,目前大多数自然地理工作者基本接受了A.Г.伊萨钦科(1953)的划法:地理壳的上限在对流层顶,下限在沉积岩圈的底界(约在地面以下5-6km)。因为对流层和水圈参与着太阳能引起的地理壳的积极的物质循环,沉积岩则是由所有三个无机圈层和有机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从对流层到沉积岩石圈的范围也是生命有机体可能生存的区间,在这一区间之外,自然地理环境的内部联系就显著减弱了。而在具体研究中,陈传康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

(二)举例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自然地理环境在组成上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因而明显地区别于其他地球圈层。这种特殊性一般可概括为四个基本特征:

1、地球的外能和内能作用显著。以太阳辐射为代表的地球外能,除部分被高空大气吸收和被云反射回太空外,其余都投射到地球表层,并在这里发生多方面的转化与传输,成为自然地理环境中各种过程的主要能源(举例)。而以地热和重力为代表的地球内能也进入地球表层,它的作用多以间接的方式和途径反映出来(举例)。内外两种能量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相互叠加、共同作用,支配了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功能、结构及动态发展(举例)。

2、气体、固体和液体三相物质并存。自然地理环境中三相物质并存,而又以同心圈层分离形成一定界面: (1)陆地表面——固态圈层和气态圈层的界面; (2)海洋表面——液态圈层与气态圈层的界面; (3)海洋底部——液态圈层与固态圈层的界面;

(4)海洋和陆地边缘部分——特殊的气、液、固三态圈层的界面。

在上述界面之向,三相物质既相互分离,又相互接触渗透,发生着多种形式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的过程(举例)。

3、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无生命物质与生命体相互转化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过程。这种转化过程维持了地表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永恒发展。生命的存在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典型的特征。

4、人类聚居的场所。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诞生、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也是人类集中活动的空间。虽然人造卫星和星际航行事业的发展,使人类的环境超出地球表层的范围,人可以进入高空和宇宙空间,但是现代航天技术没有从本质上扩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从根本上说,自然地理环境始终是人类各种活动的基本空间(就此观点发表意见)。

(三)举例论述自然地理学的分科特点。

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特点。相应于这三个方面,自然地理学可分为部门自然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和区域自然地理学(见下表)。

自然地理学分科特点一览表

然地理学的分支 学科

要素及各组成部分的 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的规律。 区域气候、区域水

研究一定区域自 然地理环境的某 区域 自然地理学 个组成要素和自 然地理环境的综 合特征 .

对区域的部门情况进 行研究

区域部门自 然地理

文、区域地貌、区 域植被、区域动物 等。 对某一具体区域

对区域的综合情况进 行研究

区域综合自 然地理

进行综合自然区 划和土地类型的 研究

三者关系: 三者关系:区域自然地理学要以部门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它是部门自然 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也是自然地理学为社会生产实践服务的衔接环 节。

第二部分 地质

一 名词解释

1、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重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亦称元素丰度。

2、晶质矿物——凡组成矿物的质点按一定规则重复排列而成的一切固体,都称晶质矿物。自然界绝大多数矿物是晶质体。 3、单形——指矿物晶体由一种同形等大的晶面所组成,单形数目仅47种。

4、聚形——是由两种以上单体组成的晶体。聚形特点是在一个晶体上具有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晶面,其种类成千上万。 5、双晶——如果两个以上同种晶体有规律地连生在一起,称为双晶。 6、穿插双品——两个相同的晶体按一定角度相互穿插。。 7、接触双晶——两个相同晶体以一个简单平面相接触。

8、聚片双晶——两个以上晶体,按一定规律彼此平行重复连生。

9、结晶习性——相同条件下形成的同种晶体经常所具有的形态称结晶习性。 10、晶簇——岩石空隙或孔洞壁上发育的完整的结晶合成体,是一群完整晶体。

11、杏仁体和晶腺——充填岩石空洞的矿物集合体。从空洞壁向中心层层沉淀,最后充满。<2cm的称杏仁体,>2cm称晶腺。 12、结核和鲕状体——产生于多孔或疏松岩石中的圆球状、透镜状、团块状或姜状的矿物集合体。结核一般直径>2mm,有的甚至大于20-30cm;<2mm如同鱼子者称鲕状体。

13、被膜——不稳定矿物受到风化后形成在矿物表面的皮壳,由次生矿物组成。

14、假化石——岩石中由氧化锰等溶液沿裂隙发育而成的酷似植物的矿物集合体。

15、矿物条痕——矿物在无釉瓷板上摩擦所留下的痕迹颜色,即不透明矿物粉末的颜色。 16、光泽——矿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能力。

17、硬度——矿物受到刻划、研磨等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机械强度,称硬度。

18、矿物解理——矿物受力后沿着一定结晶方向断开,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裂开的光滑平面称解理面。解理一般沿着晶体内部构造联系力量弱的方向发生。

19、极完全解理——矿物晶体极易裂成薄片,解里面光滑平整,如云母。其他如石墨、辉钥矿等也有极完全解理。 20、完全解理——晶体可裂成规则的解理块或薄板。解理面光滑,很难发生断口,如方解石、方铅矿、岩盐等。

21、中等解理——晶体裂成的碎块上既有解理又有断口,解理面常具小阶梯状,或某一方向有不太平滑的解理,如长石、角闪石等。 22、不完全解理——晶体破裂时很难发现平坦解理面,常为不规则断口,如锡石、磷灰石等。

23、无解理——矿物碎块上都是断口,如黄铁矿、黄铜矿等。

24、断口——矿物在受力后,并不是沿着一定结晶方向断开而是沿任意方向破裂,并呈各种凹凸不平的断面,这种断面称为断口。 25、胶体——指直径大小为1-10um的微粒在另一些气体、液体和固体中分散而成的混合体。此种类型的常见矿物有蛋白石,褐铁矿Fe2O3.nH2O,赤铁矿Fe2O3等。

26、类质同象——化学成分不同但互相类似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可以在一结晶构造中以各种比例互相置换,但不破坏其结晶格架。 27、同质多象——指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特别是温度)下,可以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

28、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地壳物质。岩石的化学、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产状都与地质作用有密切的因果关系。

29、岩浆——是在地壳深处生成的、含挥发性成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亦是各种岩浆岩及其矿床的母体。

30、岩浆岩——又可以被认为是地下深处的岩浆侵人地壳、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31、岩浆的侵入作用——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由于上覆岩层的外压力大于岩浆的内压力,使之停滞在地壳中冷凝,结晶,称岩浆的侵入作用。由此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侵入岩。其在地壳深处(地表以下3-6Km处)和浅处(地表以下0-3km或近地表)形成的岩石分别称深成岩和浅成岩。

32、喷出作用或火山活功——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即喷出作用或火山活功(挥发成分大部逸失),这种作用形成的岩石称喷出岩,又称火山岩。

33、岩浆岩结构——岩浆岩的矿物结晶程度、颗粒大小、自形程度和矿物之间结合的形态等所反映出来的岩石构成上的特点称之为结构, 34、岩浆岩构造——指矿物集合体及其之间的各种特征,包括矿物的集合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空间分布等。

35、沉积岩——地表或近地表先成岩石遭受风化剥蚀以及生物和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外力搬运沉积后,又经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称为沉积岩。

36、变质作用——岩浆岩、沉积岩或者先成变质岩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下导致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并使之成分、结构、

构造产生一系列改变,这种变化和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即是变质岩。由岩浆岩和沉积岩变质而成的岩石分别称正变质岩和负变质岩。

37、矿床——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在经济与技术条件下其质和量均可供开采利用的有用矿物的富集地段。 38、矿体——矿床中具有一定形态、大小和产状的矿石聚集体。它是组成矿床的基本单位,开采的对象。

39、矿石——指有用的含量达到开采利用标准的岩石,是岩石的特殊部分。矿石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两部分组成。 40、矿石矿物——矿石中可以被利用的金属矿物或非金属矿物。

41、脉石矿物——与矿石相伴生但不能被利用并将在选矿中被废弃的矿物。

42、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组分的百分含量称为矿石品位,它是衡量矿石质量的主要标志。

43、内生成矿作用——由内部动力地质作用引起的,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使成矿物质得到局部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

44、外生成矿作用——在外力作用下使有用组分聚集形成矿床的作用称为外生成矿作用,主要指风化作用、沉积作用及生物堆积作用。 45、变质成矿作用——岩石或原有矿床在热力、动力特别是区域变质作用下受到改造,使之某些成矿组分集中和重结晶而形成矿床的作用称为变质成矿作用,所形成的矿床称变质矿床。

46、多因复成矿床——在长期复杂过程中形成的,成矿作用可能是多期多阶段的,成矿类型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多种成因的矿床。它包括改造矿床、叠加矿床和层控矿床。

47、改造矿床——指早期分散于地层或岩石中的元素或有用矿物组分,在后期的地质作用中活化、运移、富集而形成的矿床。形成改造矿床的重要媒介经常是下渗加热的热水溶液或来自岩浆的热液。

48、叠加矿床——是在先存矿床(主要指沉积矿床)的基础上叠加了后期热液带来的成矿物质,形成具有双重成因的矿床或者说形成于两个时代两种成矿作用的矿床。

49、层控矿床——则是由沉积作用(包括火山沉积作用)初步形成的矿胚层或矿源层,经后期改造富集或再造叠加而形成受一定地层层位控制的矿床。

50、矿床的工业类型——是根据矿床在工业上的经济意义和要求,结合矿床成因类型而划分的矿床类型。

51、燃料矿床——即可燃性有机岩矿床。它是在过去地史时期的某一阶段,地球上极为发育的生物群死亡后,在适宜环境中堆积起来,经特定的物理、化学作用和成矿作用而形成的,又称“化石燃料”,包括固态的煤和油页岩,液态的石油和气态的天然气。

52、煤——是一种固态的,可以燃烧的或用作工艺原料的可燃有机岩。它是古植物遗体堆积在一定环境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演化过程形成的。煤矿的有机组分由C,H.O,N等元素组成,主要由植物遗体转化而来,燃烧后便挥发逸失;无机组分燃烧后变成残渣,称为灰分。煤矿中的灰分一般在30%以下。

53、成煤作用——由植物转变为煤的过程称为成煤作用。

54、石油——为多种碳氢化合物(烃)混合而成的油脂状液体。主要成分大致为;碳80%-90%,氢10%-14%,其他氧、硫、氮共约占1%-2%。石油一般呈棕黑、深褐、棕黄等色,比重为0.75-1.00,含热量约为煤的两倍。

55、天然气——比石油轻,常位于石油的上部而构成气顶。天然气是以甲烷为主的气态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一般无色无味,可以燃挠,是重要能源。

56、矿产资源——是指赋存在地壳中的、具有开采经济价值或潜在经济价值的有用岩石、矿物和元素的聚集体。

57、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动,称为地壳运动,习称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对于古今自然地理及其环境变化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58、水平运动——地壳物质大致平行地球表面,沿着大地水准球面切线方向进行的运动称水平运动。常表现为地壳岩层的水平移动。岩层在水平方向受力(挤压力,张力),形成巨大而强烈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因此,水平运动又称“造山运动”。

59、垂直运动——地壳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进行的缓慢升降运动称垂直运动。常表现为大规模隆起和拗陷,引起地势高低的变化和海陆变迁,又称“造陆运动”。 60、沉积旋回——一套海侵层位和一套海退层位在垂直剖面上构成颗粒由粗变细又由细变粗的有规律的变化,表明该区地壳曾经历一次下降和上升的完整过程,称为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

61、地震震级——是表示震源释放能量大小的级别,通常采用里克特(C.F.Richter)所提出的标准,即以里氏震级来划分。 62、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面及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63、活火山——现在还处于周期性活动阶段的火山。

64、休眠火山——有历史记载以来曾经有过活动,但长期以来处于静止状态。 65、死火山——史前曾经有过喷发活动,但历史时期以来不再活动。

**************************************************************************

66、岩层——具有层状结构、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岩性近似的岩石。岩层的上下界面统称层面(板画、模型)。 67、走向——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走向线,走向线两端的指向即为走向。走向表示岩层的水平延伸方向,用方位角表示。走向有两个方向,彼此相差180°。

68、倾向——在岩层层面上,垂直于岩层走向线向下所引的直线为倾斜线,它在水平面上投影所指的方向即是岩层倾向。倾向表示岩层层面的倾斜方向。倾向只有一个方向,与走向的交角恒为90°。

69、倾角——岩层层面倾斜线与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倾角表示岩层层面的倾斜程度。

70、褶皱——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即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改变了原始产况,形成倾斜的及各种弯曲的形态。 71、褶曲枢纽——褶曲岩层的同一层面与轴面相交的连线。枢纽可呈水平、倾斜或起伏(倾伏)状,表示褶曲有倾向延伸的变化。 72、褶曲轴(轴迹)——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轴永远是水平的。它可以是水平直线或水平曲线。轴向代表褶曲延伸方向,轴的长度反映褶曲的规模。

73、背斜——一般是向上凸曲,核心部为老岩层,向外部岩层时代越来越新。 74、向斜——一般是向上凹曲,核心部为新岩层,向外部岩层时代越来越老。

75、隔挡式褶皱——在一个平行的褶皱群中,各褶皱轴相平列,但背斜和向斜发育程度不等,如果背斜紧密,向斜开阔平缓,称为隔挡式褶皱。反之,称隔槽式褶皱。

76、隔槽式褶皱——在一个平行的褶皱群中,各褶皱轴相平列,但背斜和向斜发育程度不等,如果背斜平缓,向斜开阔紧密,称为隔槽式褶皱。

77、节理——是一种断裂构造,是沿着断裂面没有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者。按照节理的成因分类,分为非构造节理和构造节理。 78、地槽——是地壳中强烈活动的地带,多呈狭长带状。在这里,升降运动的速度和幅度很大,因而在地槽凹陷里堆积了巨厚的沉积物,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激烈频繁,变质作用显著,是地壳上相对活动的构造单元。

79、复理石建造——由于在沉积过程中,地槽时升时降,岩性和岩相反复变化,故常出现砂岩-页岩-泥灰岩等交替的沉积韵律,这套岩层称之为复理石建造。

80、磨拉石建造——当地槽全部回返形成高耸山区时,在各个拗陷中迅速堆积了由山上剥蚀下来的大小碎屑物,形成很厚的分选差的粗碎屑岩,这套岩层称为磨拉石建造。

81、构造旋回——从地槽下降经回返、褶皱隆起成为褶皱带,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称为一个构造旋回。地槽区经历了一个旋回发展后,就由相对活动转为相对稳定的地区。

82、多旋回发展——有些地槽区经一次构造旋回发展就转变为稳定的地台区,而有些地槽区要经过多次构造旋回才转变成地台,这称为多旋回发展。

83、地台——是地槽经回返上升后转化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地区,或者说是褶皱带经准平原化以后转变而成。活动性比较轻微,只以大面积的缓慢的升降运动为主,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都比较微弱,形状多成较平坦的巨大地块。

84、褶皱基底——是地台形成前的地槽阶段形成的,岩层时代较老,褶皱复杂,变质强烈的构造层,主要由结晶变质岩组成。 85、沉积盖层——是在褶皱带形成后,经长期剥蚀准平原化之后再下降接受沉积而成的新岩层(即地台阶段的沉积)。由于这时已转变成较稳定的地台,故沉积的岩层层次清楚,岩性、岩相变化小,分布面积广泛,但总厚度较小(一般几十至几千米)。

86、地盾——地台一般具有双层结构特征,但也有些长期上升的部分,由于没有沉积,就不一定有双层结构,只见褶皱基底直接裸露于地表,地台的这些部分称为地盾,如我国的胶辽地盾,北美的加拿大地盾等。

87、古地台——基底形成时代在寒武纪以前的地台,称为古地台,如我国的华北地台,俄罗斯地台等。

88、年青地台/褶皱带——基底形成于寒武纪以来的地台,称年青地台。但寒武纪以后由地槽回返形成的地台,多还存在山岳状态,少用年青地台这个名字,而用褶皱带来称呼,故一般所说的地台是指古地台而言。

89、构造体系——是由许多不同形态、不同性质、不同级别、不同序次,但具有成生联系的各项结构要素组成的构造带以及它们之间所夹的岩块或地块组合而成的总体。

90、古地磁极游移轨迹——在一个大陆中不同地质时代的磁极位置并不相同,其连线呈一条平滑曲线,称古地磁极游移轨迹。 91、转换断层——是海洋探测时发现的大洋海岭被一系列垂直海岭走向的横断层所切断,但这些横断层不是一般的平移断层,而是由于断层产生后,为以后的海底扩张所引起的相互运动而转换了性质的断层,故称转换断层。

92、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或活动的遗迹。

93、标准化石——生存时间短、演化快、分布地区广、个体数目多的生物种类形成的化石,有重大意义。 94、指相化石——凡能指示古地理环境的化石,称为指相化石。

95、绝对地质年代——是通过对岩石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测定,并据其蜕变规律而计算出该岩石的年龄。

96、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地层的生成顺序和相对的新老关系。它只表示地质历史的相对顺序和发展阶段,不表示各个时代单位的长短。 97、叠层石——中、晚元古代大量出现的藻类、细菌和碳酸钙沉积的集合体。

98、前古生代——是指自地壳形成至古生代开始的一段地质时期,延续约40亿年时间,大致可以24亿年前为界划分为太古代和元古代

二个阶段。

二、简答题

1、简述三大类岩石在地壳中的分布情况。

(1) 沉积岩分布在地壳的表层,呈厚薄不均地不连续分布; (2) 岩浆岩分布在地表与地下深处;

(3) 变质岩则分布在地壳强烈变动区域或者岩浆岩周围。

(4) 就地表分布面积而言,沉积岩占陆地面积的75%,岩浆岩和变质岩合占25%。 (5) 就重量而言,沉积岩仅占地壳重量的5%,变质岩占6%,岩浆岩占89%。

2、简述沉积岩的构造及其特征

沉积岩构造复杂多样,其中最突出出的是层理和层面构造。

(1) 层理构造——沉积物成分、颜色、结构构造和粒度等在岩石垂向上的变化所显示的成层特征称为层理构造。 按形态及成因可以将层理进一步划分为水平的,倾斜的和交错的几种类型:

A、水平层理——一个岩层单位内水平和近水平相互平行的微细的成层物质称为水平层理(图3.33)。这种构造主要形成于广阔的浅海、湖底等沉积环境比较稳定的条件下。

B、斜层理——一个岩层单位内与层而斜交的微细层称为斜层理。河流和风力作用均可形成这种层理。如河流搬运过程中水底沙垅的前移和风沙流导致的沙丘的移动(图3.34)等。

C、交错层理——如果不同方向的斜层理相互交织则称为交错层理(图3.35),其原因往往是由水成风的运动方向发生明显改变所致。 (2) 层面构造——沉积过程中由自然作用产生在沉积岩层面上的痕迹称为层面构造。

例如由风力和流水(图3.36)或风浪作用形成的波痕(图3.17),大气降水形成的雨痕(图3.38)和干燥气候形成的干燥裂隙(图3.39)、石盐结晶等。除沉积岩构造显示的上述特征外,还有某些矿物质凝聚而成的各种结核,如铁质结核、钙质结核等,以及各种生物化石和生物活动遗迹(图3.40)。

3、简述沉积岩的结构及其特点(见下表)

表 沉积岩的结构(根据成因不同划分)

4、简述变质岩的构造。

变质岩的构造是鉴别各种变质岩的重要标志,主要有:

1) 板状构造——具整齐而平直的裂开面,沿此面岩石容易裂开成厚度均匀的薄板。矿物颗粒很微小,板面微具光泽,系板岩特有的构造(图3.44a)。

2) 千枚状构造——细的鳞片状矿物呈定向排列,重结晶程度不高,肉眼不能分辨矿物颗粒,岩石裂面上见有强烈的丝绢光泽和小皱纹,为千枚岩特有构造(图3.44b)。

3) 片状构造——在压力作用下,片状矿物(如云母、绿泥石、滑石等)沿着一定方向平行排列呈现的构造。其颗粒结晶一般不大。为片岩特有的构造(图3.44c)。

4) 片麻状构造——片状矿物及粒状矿物相间排列所形成的深浅色泽相间的断续的条带状构造。矿物颗粒沿一定方向排列,但不能裂成薄片,矿物颗粒结晶较为粗大。为片麻岩特有构造(图3.44d)。

5) 块状构造——岩石中矿物成分和结构都很均匀,没有定向排列,不出现方向性构造。某些大理岩、石英岩等常具这种构造。 6) 眼球状构造——在颗粒较大的片麻岩石中含有扁豆状矿物集合体的构造。

5、对比表述海侵层位与海退层位的特点。

表 海侵层位与海退层位特点对比

************************************************************************** 6、表述岩层产状类型及其特征

岩层形成以后受到构造运动的影响,有的位置发生升降变化,但仍保持其原始状态;有的不仅改变其原始位置,而且改变了原始产状,出现岩层的倾斜、直立和倒转。根据层面的倾斜程度,岩层产状类型主要可分为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倒转岩层(见下表)。

补表 岩层产状类型及其特征

7、简述

8、浅谈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

在海底扩张说提出并取得稳固地位后,1968年,一批学者又进一步提出了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简称板块构造),它是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引伸和发展,把海底扩张说原理扩大应用到大陆,形成对整个岩石圈运动、演化规律的认识,在更广泛的领域阐明地球活动和演化的许多重大问题。

板块学说认为:

(1)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如洋脊、海沟、转换断层等)分割成若干块体,每个块体就像板子那样驮在地幔软流圈上漂移运动,由于这些板块的相互运动而产生的一系列构造现象,称之为板块构造。

(2) 板块内部是比较稳定的,各板块之间的接触处则是活动的,因而板块构造的主要表现是在其边界上,板块的边界是最活动的地带,且不同的边界,有不同性质的相对运动型式。

9、浅谈有关板块驱动力的基本模式。 关于板块驱动力,主要有2种模式:

(1) 地幔热对流模式:目前一般认为,驱动力来源可能是地幔热对流。地幔内部某些部位因放射性物质的蜕变而变热、变轻,向上运动形成上升流,到达岩石圈时向两侧扩散转为平流,平流过程中因热传导而逐渐变冷,冷而重的物质形成下降流而逐渐沉入地幔深处,在深处重新加热后再度上升,如此注复循环构成对流。

海底扩张和板块运动就是地幔热对流在地球表面的反映,地幔上升流导致板块的分裂,地幔熔浆随裂口涌出,使板块增生扩张,而平流则拖动两侧板块移动扩展,下降流则拖动板块俯冲和消亡(图3.82)。

(2) 重力驱动推-拉模式:有人提出重力驱动板块运动的推-拉模式,认为岩浆在洋中脊贯人,推动岩石圈向两侧沿洋中脊两翼的斜坡滑动,而板块前缘因冷却加重而俯冲下沉引起拉力,在拉力和推力的驱动下,板块不断沉入软流圈中,然后熔化再向洋中脊升起,这样构成一个对流单元。

四、论述分析题

1、谈谈岩浆岩结构及其特点

岩浆岩的矿物结晶程度、颗粒大小、自形程度和矿物之间结合的形态等所反映出来的岩石构成上的特点称之为岩浆岩结构(见下表), 结构和构造可以判别岩石形成条件和环境,而且是岩浆岩分类的一种重要依据。

表 岩浆岩的结构

2、谈谈岩浆岩构造及其特点

岩浆岩构造是指矿物集合体及其之间的各种特征,包括矿物的集合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空间分布等。 结构和构造可以判别岩石形成条件和环境,而且是岩浆岩分类的一种重要依据。 岩浆岩构造及其特点主要有:

(1) 气孔构造——岩浆在压力减小和温度骤然降低条件下,随挥发性成分不断散失和熔岩迅速冷却凝固在岩石中所留下来的许多圆形、椭圆形或长管形等孔洞。

(2) 杏仁构造——岩浆岩气孔被后来的物质充填所形成的一种形似杏仁状的构造。 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往往为喷出岩所具有,如黑曜岩、玄武岩等。

(3) 流纹构造——熔岩流动时由不同颜色条纹和拉长气孔等定向排列所形成的构造,仅出现于喷出岩中,以流纹岩最为典型。 (4) 流线构造——熔岩流动使长条状、柱状矿物呈定向排列所成的构造。

(5) 斑杂构造——岩浆岩矿物成分和结构上呈不均匀状,如暗色矿物聚集成团等。 (6) 块状构造——岩石中矿物排列不显示方向性者称块状构造,常为深成岩所具有。

3、试论述各类岩浆岩中矿物成分的变化。

(1) 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含量分别呈逐减和渐增的趋势,因而岩石颜色逐渐变浅。

超基性岩和基性岩为暗色岩,中性岩为中色岩,酸性岩为浅色岩。颜色反映了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含量的比例,可作为岩浆岩大类区分的一参考。不仅如此,而且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因矿物成分的变化,也导致岩石比重相应变小。

(2) 就暗色矿物的变化而言,橄榄石只在超基性岩、基性岩中出现,辉石是基性岩的主要矿物,角闪石是中性岩的主要矿物,黑云母是酸性岩的主要矿物。此外,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普遍分布于各类岩石中。在暗色矿物含量的主次排序上,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逐渐有由主到次和先次后主的变化。

(3) 长石的种类和含量在各类岩石中很有规律。超基性岩里很少,或没有斜长石;基性岩基性斜长石是主要矿物;中性岩里中性斜长石是主要矿物,可出现少量钾长石;酸性岩里酸性斜长石和钟长石为主要矿物;半碱性岩里钾长石是主要矿物。长石的种类除根据矿物特征鉴定外还可参考其共生矿物,如基性斜长石常与辉石共生;中性斜长石常与角闪石共生;酸性斜长石则与黑云母、钾长石、石英共生。 (4) 岩石中石英的有无决定于SiO2的含量,超基性岩、基性岩为硅酸不饱和的岩石,不含或极少含石英;中性岩为硅酸饱和岩石,不含或只含少量石英;酸性岩为硅酸过饱和岩石,石英是其主要矿物。橄榄石含量在超基性岩和基件岩中分别处于主次的位置,而酸性岩石中是不含橄榄石的。根据所述,可以将石英、橄榄石视为鉴定岩浆岩的指示性矿物。

(5) 以岩浆岩化学类型和产状来看,同一化学类型岩石,产状不同,结构和构造不同,岩石名称亦不相同。而产状相同、结构和构造相似,但岩石类型不同,岩石名称各异。

(6)还有半碱性和碱性两类岩石,在此仅作一简要说明。

从半碱性岩的SiO2含量来说应属于中性岩,但富含K.Na等碱金属,所以称半碱性岩。其在矿物含量上与中性岩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正长石含量甚高而极少含斜长石,其次是暗色矿物含量下降。

碱性岩系含SiO2较低而碱质较多的岩浆岩的总称。碱金属元素Na多于K。主要由碱性长石和副长石类矿物组成,没有石英,并含碱性暗色矿物。

(7) 如果以SiO2与其他主要氧化物之间的关系来理解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则可知,各类岩浆岩的其他氧化物随SiO2的含量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

SiO2含量增加,FeO和MgO减少。反映在矿物成分上,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暗色矿物减少;CaO在超基性岩中很少,在基性岩中大量增加,在酸性岩及碱性岩中又逐渐减少。Al2O3和CaO变化情况相似,反映在矿物成分上为基性岩中富钙、铝的斜长石大量出现,NaO和K2O的含量变化与所述各氧化物相反,它们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4、论述变质作用因素及其作用。

导致岩石发生变质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压力和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

(1) 温度——系指热力高温而言。其来源:一是主要由地球深部放射性元素的蜕变产生的地热;二是岩浆侵入对其围岩产生的热能;三是新构造运动产生的摩擦热,但对岩石变质影响较小。

温度作用:

a、在高温影响下,岩石质点重新排列,晶粒变粗,发生重结晶作用。

b、受高温影响,还促进原岩矿物成分间的化学反应,产生新的高温变质矿物。 (2) 压力——有静压力和定向压力两种。

a、静压力——指的是岩石的荷重。愈往地壳深部,静压力愈大。其作用可以产生体积减小而比重增大的新矿物。

b、定向压力——是由构造运动或岩浆活动所致。在定向压力作用下不仅可以使岩石发生破碎和变形,还可以使其中的柱状或片状矿物垂直压力方向定向排列,形成岩石中的片理构造。

(3) 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是引起变质作用的化学因素。这是主要源于岩浆中分异出来的物质又渗入围岩中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作用下对围岩进行的变质作用。其结果导致岩石物质成分发生变化,产生新的变质矿物。

上述三种因素在变质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但在具体条件下,其中一种因素往往起到主导地位,而其他则处于从属位置。因此,在判定岩石的变质因素时,首先应明了主次关系。

归纳起来,岩石的变质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 A、岩石重结晶或产生新的变质矿物;

B、一些矿物在一定压力下呈定向排列,产生片理构造。 因此,变质岩——是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重结晶岩石。

5、表述变质作用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并指出各自的代表变质岩。 依变质形式可将变质作用分为以下5种类型(见下表):

表 变质作用的类型

6、对比表述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常见岩石、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

9、论述岩层接触关系分析地壳运动的方法

地壳下沉引起沉积、上升导致剥蚀所遗留在岩层中的各种接触关系,是分析和阐明地壳运动的证据。包括: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见下表)。

表 岩层接触关系分析地壳运动方法

10、试论述常见的断层类型。 断层种类很多,形态和规模各异。

(1) 按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性质,可将断层分为;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其两侧的相当层相互分离。

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主要是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形成的。依据其断层面倾角的大小,分为冲断层(断层面倾角大于45°),逆掩断层(断层面倾角小于45°)。逆掩断层中倾角小于30°者称为推覆构造。大规模的逆掩断层或推覆构造表现为老岩推覆于新岩层上.在外界侵蚀的情况下,形成飞来峰和构造窗。

平推断层:断层两盘沿断层面定向作水平相对位移,断层面陡直,又称平移断层。此类断层形成于较强烈的水平挤压作用下。 枢纽断层:是指那些具有旋转性质的断层运动,断层上盘似乎统一个轴旋转。 (2) 按断层走向与褶皱轴线(或区域构造线)之间的关系,可将断层分为: 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或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平行的断层。 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或区域构造线大致垂直的断层。

斜交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斜交。

(3) 若按断层走向与其两盘岩层产状的关系,可将断层(图3.66)分为: 走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 倾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垂直; 斜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

(4) 自然界中,断层往往是成群成束地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特殊的组合类型。

阶梯状断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倾向相同而又相互平行的正断层,其断层依次下降,可形成阶梯状断层。 叠瓦状断层:两条以上倾向相同而又相互平行的逆断层,其上盘依次下降,形如叠瓦,形成叠瓦状断层。

地堑:两条大致平行的断层,其中间岩块为共同的下降盘,两侧为上升盘形成地堑。反之,以中间岩盘为共同的上升盘,两侧为下降盘,则形成地垒。

11、试论述地槽-地台学说的基本内容,并对该学说进行评价。

(1) 地槽-地台学说是传统的大地构造学说。它是在19世纪中期以来研究大陆型地壳构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

(2) 基本观点;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所控制,水平运动是次要的,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是地球内部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物质受热变轻向上流动造成地表上升隆起,物质冷却变重下沉则造成地表下降凹陷。地球上的海陆变迁和地质构造,主要就是由地壳这样的升降运动所造成。因此,它根据各个地区的升降运动、沉积建造、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地壳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性质,而把地壳划分为地槽、地台和过渡区等构造单元。

(3) 地槽-地台学说的贡献 第一、在理论上阐明了:

1) 地壳中最早认识的两种构造单元,及其辩证转化关系的一个方面;

2) 地壳发展史中最先认识的一段历程和部分规律。它把当时杂乱分散的资料归纳为有条理的系统,在研究方法上使现象描述变为科学的说明;它且注意到地壳演化的开端,为地质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地质学的发展起了杰出作用,有着深远意义。

第二、在实用上,它划分出两种成矿大地构造类型,一百年来运用于找矿勘探以及其他地质领域(水文、工程、地震等)的地质工作。 第三、它成为地质学各分科的共同基础理论,促进地质学发展,功绩应该肯定。 (4) 不足之处

1) 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关于地壳构造单元的资料还不充分。

2) 当时,人们对于地槽区的认识,只知其终而未知其始;对于地台区,则只知其始而未知其终。以致把这一理论运用到象中国大部分,特别是其东部这样的地区,便有许多问题无法解释。

12、试论述地槽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征(见下表)

表 地槽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13、试论述地台-地槽学说(有时简称“新地槽说”)的基本内容,并对该学说进行评价。 (1) 主要论点

前苏联学者裴伟、西尼村的地台-地槽说对地壳发展规律的认识是这样(见下图):地壳发展的过程是从地台区转化为地槽区,故称“地台-地槽说”(有时简称“新地槽说”)。

地 槽 区

↑ 泛 地 台 区

图 地台-地槽说关于地壳发展过程的看法

(2) 优点:

1) 注意到地台区衰亡并转化为活动区的事实,揭示了地台区并非地壳发展的终点,这正是地槽-地台说所忽略的。

2) 注意到地槽区出现之前,有过一个由古老的深变质岩构成的结晶基底代表的、被称为“特殊阶段”的“泛地台”,据以指出地槽区并非地壳发展的起点,而在这之前已经过一个“稳定”区阶段。这两点都是重要的贡献,对于大地构造学后来跳出地槽-地台说的思想束缚并进一步发展,起了重大的启发作用。

(3) 不足

1) 没有分折象中国东部地区在中生代由于地台区瓦解而产生的活动区与地槽区之间的质的区别; 2) 没有正确认识位于地槽沉积物之下的结晶基底与真正的地台沉积物的不同;

3) 由于上述两个原因,致使这个学说无法正确反映地槽区与地台区的出现顺序和历史生因关系,因而也就不能正确反映地壳的演化规律,它所主张的先有地台后有地槽的观点,与西尼村本人于1959年来华考察时所见的事实不相符合。正如前苏联学者尼古拉也夫所指出的,过就“陷入矛盾之中”。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还有人提出“普遍可逆再生”的说法,认为地壳的发展过程,是槽台互变、循环转化的。但仍未能符合实际。

14、试论述地洼学说的基本内容,并对该学说进行评价。 (1) 地洼学说的组成部分 地洼学说包括四个组成部分:

1) 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地洼区(活化区)的提出; 2) 大陆地壳演化规律的新认识——(动“定”转化)递进律; 3) 地洼学说的成矿理论;

4) 地壳动“定”转化、递进发展的力源机制的探索——地幔蠕动、热能散聚交替假说。

(2) 理论意义

1) 对大地构造学的意义

这个学说通过下列两点,使大地构造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A、提出大陆地壳的第三基本构造单元、后地台阶段的一种新型活动区——地洼区(活化区),冲破了长期以来认为地壳构造单元只有地槽区和地台区两种的传统思路。

B、阐明了地壳演化的(动“定”转化)递进律,从而使地壳发展规律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冲破了过去认为只有两个发展阶段的观点。

2) 对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这个学说阐述了地壳演化史中的自然辩证法则,给辩证唯物物主义哲学增添了新的例证(见《大地构造学的哲学问题》[1963]等文)。

(3) 实践意义

这个学说通过地洼成矿理论的下列几个主要论点,促使成矿学有了新的发展:

1) 提出了大地构造成矿的一种新的类型——第三成矿大地构造类型,即地洼型(活化型),从而冲破了长期以来一直受槽-台学说支配的、把成矿大地构造类型仅划分为两种的传统观点,并从新的角度探索成矿规律,扩大了找矿线索和领域。

2) 阐述了各种已经详究的大地构造单元的成矿专属性、矿产继承性、成矿的递进性、矿床迭加现象、以及矿床分布的时空规律性等,从而有助于找矿方向的新的认识。

3) 阐明了先成构造单元对后成矿的控制作用,以及后成构造单元对先成矿产的迭加、改造、再造等作用,从而有助于对成矿规律问题的研究。

4) 提出多因复成矿床概念,为矿床的成因类型(除内生、外生之外)增添了第三类型,为解决许多重要矿床长期争论而未获结论的成因问题指出了解决的途径。

5) 阐明了地洼区在地壳演化史中是一个重要的成矿阶段,以及这种构造单元里面矿产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且多阶段性和多因性特别明显,从而使我们认识这一新构造单元是许多重要矿产(特别是往往可成为既大且富的多因复成矿床)的主要找矿方向。

15、谈谈大陆漂移说的基本观点和主要根据 (1) 基本观点

1912年德国学者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他认为:在大约3亿年前的石炭纪后期,地球上所有的大陆曾经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大陆(称为泛大陆),围绕它的是一片广阔的海洋(称为泛大洋),后来由于受地球自转离心力和潮汐力的作用,从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

渐破裂、分离,由硅铝层组成的较轻的陆壳浮在较重的硅镁层洋壳之上漂移〔就像冰山漂浮在水面上一样〕,直至形成现代的海陆分布轮廓。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在大陆漂移过程中形成的,太平洋则是泛大洋的残余。

(2) 主要根据

大陆漂移说主要是根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地层、地质构造、古生物、古气候等方面的相似性和连续性而提出的。如:

1) 南美洲和非洲两大陆相对着的海岸线惊人地相似,完全可拼合在一起,非洲南部的开普山脉可与南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山脉连接; 2) 北美与西北欧的加里东褶皱带和海西褶皱带完全可沿走向相接;

3) 从古气候、古生物群分布看,南美、非洲、印度、澳大利亚在古生代时期很相似,而中生代以后则有显著不同。

4) 50年代以来,由于古地磁及海洋地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论据,使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说重新复活和得到发展。 上述都说明大陆曾联结—起,以后才逐渐分离。

16、谈谈20世纪50年代以来古地磁研究成果及其对大陆漂移说的意义。

(1) 大陆漂移说与当时盛行的海陆固定论的的观点相抵触,受到占统治地位的固定论者的激烈反对,加上漂移说对驱动力的解释,尤其对陆壳可以漂浮在洋壳之上等理解有不足之处,结果到30年代末,大陆漂移说被冷落了。直到50年代以来,由于古地磁及海洋地质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论据,才使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说重新复活和得到发展。

(2) 古地磁是研究地洋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在岩石中保存下来的剩余磁性。岩浆在冷却成岩或深海沉积物在沉积时,都会按当时的地磁场方向被磁化,也即在岩石中保留有它形成时的地磁场方向。据此,用精密仪器确定岩石中剩余磁性的方向和强度,便可知道在岩石形成时的地磁南、北极的地理坐标位置。测定结果发现:

1) 在一个大陆中不同地质时代的磁极位置并不相同,其连线呈一条平滑曲线,称古地磁极游移轨迹;]

2) 在不同大陆同一时代的岩石中测出的地磁极位置也有显著差异。即每个大陆都有一条磁极游移轨迹,而最终都交汇于现今的磁极位置。事实上,地球的磁极与转动极是大致吻合的,每个时代都只有—个磁南北极,若所测得的这种地磁极不一致的现象,只能说明地球磁极不是有很多个或位置有很大的变动,而是各大陆曾发生过大幅度漂移的结果。

古地磁极的移动轨迹对于古大陆的复原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证椐。1965年布拉德等人按照大陆架外缘500浔(约915m)等深线为标准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成功地完成了大西两侧大陆的拼接。以后又有人把南极洲、大洋洲和印度有效地拼接在一起,复原了2亿年前的联合古陆图像。从复原图看,2亿年前的联合古陆有二列大陆峙立南北,像倒卧的“V”字,中间为被两大陆夹持的开口向东的古地中海,联合古陆是在2亿年前才逐渐分离、漂移至现代的海陆面貌。

因此,古地磁研究成果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17、谈谈20世纪50年代以来洋底考察成果及海底扩张说的基本内容。 1、洋底考察成果

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洋底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察,考察结果发现:

(1) 每个大洋底都有一条洋脊(又称海岭),洋脊轴部有中央裂谷,其热流值很高。

(2) 洋脊几乎由基性火成岩组成,洋底的沉积物很薄,其厚度在洋脊最小,向两侧逐渐增加。

(3) 深海钻探还发现洋底年龄十分年青,组成洋壳最老的岩石年龄未超过1.95亿年,比大陆上的岩石年青很多,且从洋脊轴部向两侧,岩石年龄由新到老逐渐增加。

(4) 海底地磁测定发现,海底的地磁场方向变化是有规律的,其正向和反向的磁条带都是沿着洋脊对称排列(地磁南北极方向与现在一致的称正向,相反的称反向),洋脊上磁条带年代最新,离洋脊越远年代越老。

2、海底扩张说

综合上述考察的新资料,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赫斯和迪次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该学说认为:

洋底一方面在不断生长扩张,另方面却不断在消亡。洋底生长的地方在洋脊,洋脊中间的裂谷是海洋地壳的分裂带,地幔物质呈熔浆沿裂谷向上涌出,然后冷凝成新洋壳,并把原来的洋底向两侧对称推移。由于熔浆不断地涌出和冷却,结果使洋壳不断地沿洋中脊生长,并向两侧不断推移扩张(据计算,其扩张速率大约每年数厘米),因而造成了洋中脊的岩石年龄最新,向两侧越来越老,以及地磁异常条带沿洋脊两侧对称相间排列的现象。

当海洋地壳与大陆地壳相遇时,由于海洋地壳密度大,就俯冲到大陆壳之下,进入地幔逐渐熔化消失,并在海洋壳体俯冲之处形成了深海沟。因而洋底是从洋中脊不断生长扩张,又在海沟处不断俯冲消亡,大约2亿年左右,洋底就可更新一次。故洋底没有比中生代更老的岩石,不管是新生的大洋还是古老的大洋(如太平洋),它们的洋壳是相当年育的.沉积层也很薄。

18、试论述板块边界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已知板块的边界有三类四型。 (1) 分离型(张性)板块边界

在大洋中为洋中脊。如大西洋海岭中脊、太平洋中隆等;在大陆上为裂谷带,如东非大裂谷等。

两侧板块在分离型(张性)边界受到拉张作用而相背分离运动,随着板块的分离拉开,地幔物质沿着裂谷上涌,造成大规模的岩浆侵入和喷出或形成新洋底。此种板块边界是岩石圈重要的张裂带、岩浆带和地震带。

(2)汇聚型(挤压)板块边界

两侧板块相向运动,在此对冲、挤压、聚合,构造活动极为复杂强烈。 按板块汇聚性质,又可分为俯冲型和碰撞型: 1) 俯冲型边界:

相当于海沟,相邻板块相互叠置。由于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向下形成深海沟,如环太平洋有许多深海沟,为太平洋板扳块与亚洲板块及美洲板块的边界线。大陆板块由于密度小、位置高,仰冲向上,并被挤压抬升成高峻的山脉,如美洲西岸的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又称山弧-海沟系),亚洲东部的东亚岛弧(又称岛弧-海沟系)。俯冲型板块边界为强烈的挤压构造活动带、造山带、强烈的地震带、火山带和变质带。

2) 碰撞型边界:

又称山弧一地缝合线型,为大洋闭合后两个大陆块体聚合碰撞、互相推挤,形成规模巨大的山脉。它处在两个板块缝合之处,故称地缝合线。现代碰撞边界主要见于欧亚板块南缘,如雅鲁藏布江地缝合线,是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焊接的界线。此类板块边界为世界上强烈的挤压构造活动带、造山带、地震带和变质带。

(3) 平错型(剪切)板块边界

相当于转换断层,两侧板块相互剪切错动,而不发生褶皱、增生和消亡。

转换断层两侧的相对错动仅发生于中脊轴部之间,错动方向与平推断层错动方向相反。转换断层为重要的剪切构造带和地震带,一般分布在大洋中,也可在大陆上出现,如美国西部的圣安德列斯断层就是一条转换断层。

19、大洋盆地的发展演化有哪几个阶段?

按照板块构造理论,不仅在大洋中有洋壳分裂和增生地带,而且在大陆陆壳也有分裂和地幔物质上涌的增生地带,这些地带在大陆上形成裂谷→→狭长的海峡→→大洋。加拿大学者威尔逊把大洋盆地的演化归纳为6个发展阶段——威尔逊旋回(见下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me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