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后发企业的逆向创新研究

更新时间:2023-04-26 04:04:01 阅读量: 外语学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校代码:10036

硕士学位论文

新兴市场后发企业的逆向创新研究

培养单位:国际商学院

专业名称:技术经济及管理

研究方向:创新与创业

作者:刘晓

指导教师:邢小强副教授

论文日期:二〇一四年五月

Research on the Reverse Innovation of Late-comers from Emerging Markets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导师签名:年月日

摘要

Vijay Govindarajan和Jeffrey R. Immelt等学者与企业家在2009年提出逆向创新的概念,特指那些首先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开发和应用然后又扩散到发达国家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很多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已经通过逆向创新,在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找到新的市场增长点,通过这种做法获得全球竞争力。如果新兴市场的后发企业能够找到可以借鉴的路径去实现逆向创新,将为后发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带来新的机遇。

本文对逆向创新领域的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由于逆向创新不同于传统的创新模式与扩散路径,概念提出后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但大多是围绕西方跨国公司的创新实践进行的分析与归纳,很少涉及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企业。所以本文以新兴市场后发企业的逆向创新实践为研究对象,以逆向创新、节俭式创新、破坏性创新、后发企业的竞争优势、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开放式创新理论作支撑,研究影响逆向创新的关键因素。

本文通过从产品特征和产品的市场推广两个层面对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新兴市场后发企业逆向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有5个,分别是产品架构设计、技术创新、流程重组、组织支持、市场能力。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对新兴市场后发企业的逆向创新提出建议,对未来逆向创新的研究做出展望。

关键词:逆向创新,后发企业,开放式创新,市场能力

I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Reverse Innovation”was proposed in 2009 by Vijay Govindarajan, Jeffrey R. Immelt, as well as other scholars and entrepreneurs. It refers to such kind of innovation, which firstly adopted in developing markets, and than spread to developed countries. Many Western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have successfully applied reverse innovation strategy to find new 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to become competitive in global market. If the late-comers of emerging markets could find path to conduct reverse innovation, it will open new doors with opportunities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fter doing careful literature review about innovation, the author found that reverse innovation has been gaining considerable attention from pretty many scholars, since its difference from traditional model of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path. These scholars’s study were mostly about the innovative practice conducted by western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but few mentioned how late-comers from Emerging Markets carry out reverse innovation. So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mechanism of how late-comer in Emerging Markets could successfully make use of reverse innovation, based on theory of frugal innovation, disruptive innovation, late-comers’competitive advantage, product life-cycle and open innovation to find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reverse innovation.

Though the case study conducted from two levels-product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 promotion, we find 5 factors affecting late-comers’ implementation of reverse innovation, namely product structure design, technical innovation, process reengineering, organizational support, marketing capabilities. For conclusion, the author made an advice on how could late-comers in Emerging Markets conduct reverse innovation, and then propose future prospects of reverse innovation.

Keywords:Reverse Innovation, Late-comers, Open Innovation, Marketing Capabilities

II

目录

目录................................................... III 第一章前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2)

1.3 研究方法 (3)

1.4 论文结构 (3)

第二章文献综述 (4)

2.1 逆向创新研究综述 (4)

2.1.1 逆向创新的概念辨析 (4)

2.1.2 逆向创新的驱动力 (6)

2.1.3 逆向创新的路径 (8)

2.1.4 逆向创新的主体 (9)

2.1.4 逆向创新的特征与关键因素 (11)

2.1.5 逆向创新的成功可能性 (11)

2.2 新兴市场和后发企业相关理论 (12)

2.2.1 新兴市场 (12)

2.2.2 后发企业 (13)

2.3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理论 (13)

2.3.1 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角度 (13)

2.3.2 从开放式创新角度 (14)

第三章研究设计 (15)

3.1 研究方法 (15)

3.2 案例选择 (15)

3.3 数据来源 (16)

3.4 数据分析 (16)

第四章逆向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 (17)

4.1 案例背景 (17)

4.1.1 比亚迪纯电动汽车e6 (17)

4.1.2 塔塔微型汽车Nano (18)

4.2 案例分析 (18)

4.2.1 产品特征 (18)

4.2.2 市场推广 (23)

III

4.2.3 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26)

第五章结论 (36)

5.1 讨论 (36)

5.2 结论 (37)

5.3 研究的理论贡献 (38)

5.4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建议 (38)

参考文献 (40)

致谢 (44)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5)

IV

第一章前言

1.1 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总部针对发达市场的客户需求来开发创新,然后进行调整以满足发展中国家的本地需求,这一直是跨国公司在新兴经济体中进行商业运营最常用的方式。通过这种方法在发达国家的实验室里来研究与设计适应全球的技术复杂产品,随后针对不同国家的具体需求进行适当的修改,已成为跨国公司取得成功的关键策略。但这种传统的创新模式只能服务于一小部分能为高研发与制造成本的溢价进行支付的高收入人群,而新兴市场中大量的低收入群体的需求却从未得到有效的满足。

因此以满足新兴市场的需求为契机,全球创新体系的中心已经逐渐发生向以中国与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进行转移,这种转移有多重驱动因素。首先,新兴市场国家的基础设施与教育体系在不断提升,本地的技术与科学知识增长迅速,而专精的领域也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这些因素与巨大的低成本劳动力相结合,就使得跨国公司可以在新兴市场来寻找研发能力。这不仅增加了在新兴市场的分支机构的知识创造,也增加了对逆向知识传递的需求。其次,考虑到全球的经济衰退,特别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和2009年欧债危机之后,很多发达国家消费者购买力减弱、消费信心不足,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发达市场已经找不到增长点,而新兴市场由于快速腾飞的经济形势以及庞大的人口基础,日渐成为他们争夺的焦点,显然,在新兴市场构筑长期竞争优势已成为有关跨国公司成败的关键。在新兴市场中,潜在的消费者是在金字塔底层市场的低收入人群,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发现,传统的出口产品在这些市场变得不那么有吸引力,而在金字塔底层市场的低收入人群是一个潜在的消费者群体。因此,跨国公司为新兴市场专门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就变得非常关键。最后,专为新兴市场开发的产品或服务通常与现存于中高端市场的产品非常不同,有时也会为发达市场提供潜在的价值,甚至在新兴市场取得突破的创新经常也会提供破坏发达国家市场的潜力。因此,鉴于新兴经济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许多学者开始研究这些国家以什么样的方式不仅成为发达国家创新的接受者或采纳者,也可以成为创新的新来源。

在这样的背景下,Vijay Govindarajan和Jeffrey R. Immelt等学者与企业家在

1

2009年提出逆向创新的概念,特指那些首先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开发然后又扩散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的创新。他们强调逆向创新是一个过程,一个针对发展中国家研发的价廉物美的创新产品,重新调整后也可以满足发达国家市场的需求。作为通用电气(GE)的CEO,Immelt提出逆向创新主要是基于GE为中国研发的便携式成像仪,这款产品不但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而且回输到美国后也非常畅销,被用于事故现场、急诊室等场所。逆向创新之所以被称之为“逆向”是因为它与传统的创新扩散的方向相反,不是由发达国家担任创新输出方,而是在发展中国家首创后再推向发达国家市场。如今,不止是通用电气,很多西方跨国企业都开始使用这种创新战略,比如西门子已经交出160余种类似的产品(Busch, 2011)。他们都是通过消耗尽可能少的资源为发展中国家消费者提供入门级到中档产品,同时提高自身竞争力,开拓新的增长机会。

由于不同于传统的创新模式与扩散路径,逆向创新概念提出后引起许多学者和实业界的关注,频繁出现于各种有影响力的商业期刊与学术杂志,但多是围绕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创新实践进行的分析与归纳,很少涉及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企业。事实上,在长期的积累与探索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很多本土企业的产品也实现了逆向创新,比如海尔的冰箱、印度塔塔集团研发的微型汽车和便捷型的净水器、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电池和深圳迈瑞公司开发的便携式全数字黑白超声波产品等等,但这些案例在以往研究中却鲜有提及。

总之,作为一个尚处于理论建构初期的研究领域,逆向创新有很多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本文将基于新兴市场的具体环境,结合节俭式创新、开放式创新、破坏性创新、产品生命周期与开放式创新等多个理论对新兴市场后发企业的逆向创新进行探究,分析后发企业逆向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这种基于新兴市场后发企业的逆向创新研究不仅是对该领域的深化与丰富,也有助于新兴市场后发企业通过创新走出国门来构筑全球竞争优势。

1.2 研究意义

本文将以新兴市场后发企业的逆向创新为对象,研究逆向创新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意义有3个方面,(1)因为逆向创新领域的研究尚处于理论建构初期阶段,本文的研究成果因此可以丰富和深化这个领域研究;(2)发达市场跨国企业和新兴市场后发企业是逆向创新的两大主体,但是在目前的研究中很少涉及新兴市场后发企业,本文研究是对该领域研究范围的一个补充。尤其是,随着新兴市场的经济快速发展,后发企业经验受世界瞩目,扩充世界管理研究范围;(3)本

2

文研究的是影响新兴市场后发企业逆向创新的关键因素,这对后发企业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如果能够实现逆向创新,就意味着企业一定可以进入国际市场,这也为寻求国际市场的后发企业提供一个发展思路。

1.3 研究方法

逆向创新研究尚处于理论建构时期,可借鉴的文献有限。另外,以新兴市场的后发企业为案例的研究也很少,无法采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基于上述的两个原因,本文采用是基于案例分析的定性研究。因为案例研究相对于其他方法,案例研究能够对案例进行全面、系统的描述,并从动态以及情景上进行把握,从而获得一个全面与整体的观点,从案例研究的特征可以看出,我们的研究问题与案例研究方法的优势有着良好的契合度,符合Eisenhardt(1989)所提出的适合案例研究的相关条件。本文依据扎根理论,分别对两个案例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然后得出研究结论。

1.4 论文结构

第1章引言。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第2章文献综述。综述了逆向创新、新兴市场和后发企业和企业技术创新路径共3个领域的研究现状。

第3章研究设计。对本文研究方法,案例选取、数据搜集和数据分析进行了探讨。

第4章案例分析。本文选取了2个新兴市场后发企业的逆向创新案例,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案例内分析与跨案例分析,得出本文结论。

第5章结论。描述了文章结论、研究的理论贡献和本文的局限性。

3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 逆向创新研究综述

2.1.1 逆向创新的概念辨析

尽管逆向创新很重要,但通过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对于逆向创新与其他创新概念之间仍然存在着模糊和混乱,本文首先对这些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第一个概念是节俭式创新(frugal innovation),指在新兴市场的资源约束环境下,通过新的思维、模式、技术、流程与方法在大幅度降低成本的同时为广大中低收入群体提供质量与性能可靠的产品与服务,本质是通过更少的投入来创造更多价值以满足更大规模群体的多元化需求。一个著名的节俭式创新的例子是以电池作为能源的ChotuKool 冰箱(Tiwari & Herstatt, 2012),这款冰箱配备了一个电磁或变流器来帮助应对印度很多地方不稳定的电力供应。在许多情况下,节俭式创新是逆向创新的先兆,但是也有一些逆向创新并非是基于节俭式创新发生的,其中一个例子就是Colgate Plax Fresh Tea(高露洁茶味牙膏),这个产品是为了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偏好而设计的,但也被成功引入发达国家市场,因为类似的偏好在西方也存在,但这个产品就不是节俭式创新,它既不是为了低端人群设计也不是为了节省成本。但总的来说,如果节俭式创新的价值主张也能够在发达国家市场所确认时,这种节俭式创新就会作为逆向创新反溯回成熟市场。

第二概念是破坏性创新,指一种成功开发的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显著克服了现有市场需求并破坏了之前的市场主导企业,破坏性创新概念最早主要指的是技术创新,现在更宽泛的包括产品与商业模式创新(Markides, 2005)。Christensen 和Raynor(2003)将破坏分为低端破坏和高端破坏,低端通过提供更低的价格,高端通过提供与主流市场看重的不一样的性能。破环性创新引入与现有产品特征、性能和价格不同的一种组合,产品引入时对主流客户没有吸引力,因为性能差或是价格高,然而,随着产品属性一直提高到满足主流客户,将吸引更多的主流市场,产生破坏性影响。破坏性创新似乎在概念上也不同于逆向创新和节俭式创新,但是逆向创新经常被假定为是破坏性或潜在的破坏性创新。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案例是GE开发的便携式超声仪(Immelt et al., 2009)。在2002年,GE在中国,由于本土竞争者推出基于软件的低成本的超声仪而丢失了大量市场份额,作为回应,GE开发出一款基于软件的、便宜、便于携带并且简单易用的超声仪,迅速夺

4

回本地市场。这个经典案例符合上述三个概念的范畴,首先是符合本地市场需求的低价格的节俭式创新,然后其先进的技术对于成熟市场也产生吸引力,而且低价格和便携性使得该产品颠覆了原有市场。

最后一个概念是普拉哈拉德和哈特提出的金字塔底层创新(base of the pyramid,简称BOP创新),即广大低收入市场内蕴含着巨大的财富,企业可以通过产品与服务创新来服务于这些位于金字塔低端的顾客而获得意想不到的利润(Prahalad & Hart,2002;Prahalad,2004)。由于对象是位于金字塔底层的贫困人群,因此BOP创新更强调对穷人购买力和环境约束的适应,这与节俭式创新的创新思路和理念有一致性。但BOP创新的核心是公平,因此除产生经济收益外,还非常强调社会平等与生态保护等多元价值的创造,这样的价值主张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也能得到认可,因此金字塔底层也蕴含了进行逆向创新的动力。但由于对象是贫困群体,很多BOP创新都会局限于本地市场,很难实现逆向扩散。

表2.1 逆向创新与其他创新的联系

名称概念实例与逆向创新的联系

逆向创新首先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开发然后又扩散到其他发

展中国家甚至是发达国家的创新

GE 便携

式成像仪

节俭性创新在新兴市场的资源约束环境下,通过新的思维、模

式、技术、流程与方法在大幅度降低成本的同时为

广大中低收入群体提供质量与性能可靠的产品与

服务

ChotuKool

电池冰箱

在许多情况下,节俭式创新是逆

向创新的先兆,但也不全是

比如,高露洁茶味牙膏

破坏性创新指一种成功开发的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显著克服

了现有市场需求并破坏了之前的市场主导企业

小米手机

逆向创新经常被假定为具有破

坏性或潜在的破坏性创新

金字塔底层创新广大低收入市场内蕴含着巨大的财富,企业可以通

过产品与服务创新来服务于这些位于金字塔低端

的顾客而获得意想不到的利润

GE 心电

图仪MAC

400

金字塔底层创新反映了逆向创

新面向的主要顾客群体,但逆向

创新强调的从新兴经济体到发

达经济体,BOP没有涉及

可以看出,来自新兴经济体的破坏性创新,金字塔底部创新和节俭式创新与逆向创新均有联系,在某些层面上也反映出逆向创新的特点。(1)逆向创新与源于新兴经济体的破坏性创新。逆向创新一定是源于新兴经济体而不是发达经济体,但不一定具有破坏性。如果逆向创新在本土得到成功,并推广至发达经济体的低端市场,再经过技术更新,成熟,撼动主流市场,那可能带来给主流市场带来破坏性,否则,不是破坏性创新;(2)逆向创新与BOP创新。金字塔底层创新反映了逆向创新面向的主要顾客群体,但逆向创新强调的从新兴经济体到发达经济体,BOP创新没有涉及;(3)逆向创新与节俭式创新,因为逆向创新来源于收

5

入水平较低的新兴经济体,并且主要面向新兴市场的中低端市场,节俭式创新就道出了逆向创新内含的一个本质。

2.1.2 逆向创新的驱动力

逆向创新有其内在的驱动力,有文献指出较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和日益飙升的新兴经济体的市场规模日益推动外国公司考虑这些国家作为他们的主要投资地区。Sarkar(2011)用反全球化的概念来形容创新的这种地理变化,主要特征是知识创新,资金和人才的逆向流动,并且由新兴市场的崛起刺激而产生。

表2.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5大差异

差异描述创新机会例子

性能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人均收

入远低于发达国家,他们愿

意减少部分产品性能换得一

个公正的价格

以市场上产品价格的15%提

供50%的原产品性能

诺基亚手机

基础设施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不健全、地方差异特别大,

而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相当健全

(1)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需

要的产品或服务对基础设施

的依赖小

(2)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设施

建造者可以采用前沿的技术

创造解决方案

(1)由于印度的电力供应不

稳定,使便携式心电图机得

到了广泛应用

(2)印度没有固定电话,电

信直接跨越到无线技术

可持续性在这个星球上,发展中国家

面临着最严峻的可持续性发

展的挑战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

家更加迫切地希望站到新的

环境解决方案

中国市场上的电动自行车和

电动汽车

监管发展中国家不比发达国家有

完备的监管系统,所以市场

上提供解决方案时面临的体

制约束较小,上市速度快

企业可能选择首先在发展中

国家应用创新产品,减少监

管障碍

全民诊断公司

纸制诊断测试

偏好

每个地区的消费则会都有特

殊的喜好和习惯创新必须把地区之间的差异

考虑在内

印度扁豆食品的流行

Govindarajan(2009)则认为,逆向创新被提出主要是由于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5个差距,收入差距、基础设施差距、持续性差距、法律法规差距

6

以及喜好差距。在表2.2中我们可以看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5大差异。这些差距使得西方跨国企业不得不关注新兴市场特有的需求。

第一,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没有像发达国家的消费者那样对产品性能有过高的要求。在许多情况下,他们甚至无力支付发达国家消费者认为的低端产品。但是这不意味着这些潜在的消费者不需要创新的服务和产品。在应对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时,最容易做的就是对产品进行简化,可能是以70%的价格提供70%性能的产品。但是,那样的产品只能满足市场的很小部分。相反,发展中国家最需要具有突破性的技术可以用超低价格提供可以接受的性能水平,例如以15%价格提供50%性能的产品。但如果是从现有的产品进行修整,则不可能达到这个水平。唯一的方式就是从头开始进行设计达到新的性价比。

第二,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通常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联系,发达国家市场具有完备的交通、能源、邮政电信等基础设施,而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尽管一直在推进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取得显著成效,但整体而言,仍然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特别在广大非中心城市区域(如农村地区)尤为明显。因此,发达国家市场的创新通常隐含假定各种基础设施存在并且运行良好,但这种假定在新兴市场并不成立,薄弱的基础设施不仅会增加传统创新的供给成本,甚至会使很多群体的基本需求也无法得到充分满足。面向新兴市场的创新则必须把基础设施薄弱作为需要克服的障碍而纳入创新的设计与流程中,或者正是在弥补基础设施的薄弱时就会激发出创造性解决方案的产生,例如开发那些不需要无间断电力供应的产品或服务就可以应对电力供应不规律的问题。而且相对发达市场,新兴市场正处在强劲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对于相关技术与服务的需求非常强烈,这也会引发相应的创新。

第三,当世界经济在增长的同时,经济活动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冲突越来越严重。但这种冲突现象在全球范围的分布并不平均。在一些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这些问题会更加凸显,比如中国极端的空气污染问题。在这种迫切的环境下,就可能激发很多减少污染的创新出现,比如中国大量使用的电动自行车,不是因为发达国家不具有生产电动自行车的技术,而是由于在特定的环境下,发展中国家对某些产品的需求更加迫切。另外,即使发达国家也面对环境污染的问题,但由于潜在的客户群小,不足以支持研发,这使得这些国家的研发(或者产品的推广)落后于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存在一个足具规模的消费群体,使得新技术或产品的研发在新兴市场得到应有的销售回报。所以特殊的环境问题,促使发展中国家寻找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方案。

7

第四,制度的健全,可以促使市场公平发展,但同时也可能阻碍创新的出现,而制度简单的环境则或许更能催生出创新的出现,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下,技术创新没有太多束缚,也不需要繁杂的审批程序。比如,表2.1中的全民诊断公司,它研发的纸质诊断测试,尺寸如邮票一样大,当纸质中的化学药品与血液、尿液起反应时就会变色,是一款简单、低价的好产品,但是公司选择在发展中国家先上市,因为这样它可以绕过美国药监局繁杂的审批程序。

第五,偏好不同。源于地理差异而逐渐形成的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使得每个地区的消费者都或多或少具有特殊的喜好,这也要求企业针对不同的市场进行创新。比如,百事可乐在印度研发的一种休闲食品,原材料使用的是印度人喜欢的小扁豆,而在美国市场上根本找不到这样的产品。

这些差异都迫使外国公司研发适应本地需求的产品。也只有设立针对当地的专门的研究中心才能真正的接近需求市场,才能与本土企业互相竞争同时对当地的特定行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1.3 逆向创新的路径

关于逆向创新的路径研究。Govindarajan(2009)提出逆向创新需要至少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某一新兴市场被采纳,像中国或印度。第二阶段是创新扩散至其他发展中国家。第三和最后一个阶段是有选择性的扩散至发达国家市场。本地企业与国外跨国公司都能介入所有三个阶段,但它们的力量和弱点却非常不同。

徐雨森和徐娜娜(2013)认为逆向创新可以分为以下阶段:前期阶段是企业首先发现创新的机遇,然后进行研发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上推广,最后将创新成果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和发达国家。Martin Aschmoneit(2013)对逆向创新的概念进一步细化,将创新过程分为想法,开发和市场推广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任一个均可能发生在新兴市场或发达市场,根据不同组合开发了16种可能的一个模型并识别出5种特征鲜明的逆向创新(用深色标准),如下图2.1所示,他们分别为发展中国家溢出、发达国家主导的创新、新兴国家创新、以发达国家定向的创新和逆向产品生命周期。

8

图2.1 16 种全球创新模式

陈劲和黄衡(2011)从跨国企业进球全球夸张策略角度,认为他们的策略可分为4个阶段:全球市场/资源全球化阶段,全球本地化,本地化创新和逆向创新。回看产品的国际生命周期,我们可知,传统的新产品往往在发达国家先开发,然后扩散至全球市场,扩散的过程也经历过3个阶段。起初跨国公司执行市场全球化全球化战略,研发中心设立在母国,只是在世界各国进行产品销售。然后到全球本地化,根据其他市场的需求特点,将母国出售的产品进行适当的调整。之后,就是本地创新阶段,成立本土研发团队,提供适合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在扩散过程中,针对满足当地市场求的本土化的研究力量地位发生改变,从辅助海外研发到主导本土化研发。然而,随着21世纪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尤其是“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力量不断强大(2012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同等购买力水平下已经超过日本和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跨国企业的创新全球化正在经历第4个阶段-逆向创新。

2.1.4 逆向创新的主体

作为创新的主体,西方跨国企业和新兴市场后发企业拥有的资源能力在逆向创新中各有优势,如西方跨国企业拥有先进的研发技术、雄厚的资金支持和成熟

的国际经销网络。比较而言,新兴经济体的后发企业因为更接近本土的消费者,

所以能开发出更有效的创新模式和方法来满足新兴市场的需求,但是缺乏技术优

9

势和在国际市场上运营的经验。

表2.3 后发国家与领先企业在逆向创新过程中的的优势比较

主体进入后发企业的本土市场进入其他新兴市场发达市场

后发企业优势:

1. 超低成本制造以及设计能力

2. 市场推广经验和成熟的本地分

销渠道优势

3. 政策保护

优势:

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更加

适合新兴市场

挑战:

1. 打破品牌质疑

2. 回避政策限制

3. 适应市场

发达国家跨国企业挑战:

1. 打破固有的创新思维

2. 可能会被以前的品牌形象束缚

3. 总部的牵绊

优势:

已有的品牌、渠道、客户关

优势:

1. 更加了解客户需求,

2. 熟悉商业的运行和政策

3. 具有品牌知名度

从表2.3可看出,领先企业和后发企业在逆向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会有不同,这与他们的相对优势有关。在进入后发企业本地市场阶段,后发企业的优势体现在深入了解,体会当地客户需求,获取超低成本制造以及设计能力,并且有丰富的本土市场推广经验和成熟的本地分销渠道优势。因此后发企业能为本地客户打造最适合的产品,而且本土企业与政府关系更为紧密,有时可以享受到政策保护,可以耐心地一步一步获取本土市场。此时,后发企业的劣势主要体现在只拥有普通资源,很少有无形资产,比如品牌、尖端的技术,因此很难保持可持续的竞争力。而领先企业在进入后发企业所在的本地市场时会面临很多挑战。首先需要打破固有的创新思维,从以提高性能而不考虑成本的理念转变为以最少的资源提供适当的价值。另外,还要多考虑已有的品牌形象,这使得领先企业会被以前的投资所牵制。如果不能做内部的组织调整,会导致做决定之前需要总部批准,对市场反应比后发企业慢,失去竞争的好时机。在进入其他新兴市场时,领先企业和后发企业竞争力相当。后发企业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更加适合新兴市场,在困难的环境中变现的更加自信。但是领先企业可能受益于已有的品牌、渠道、客户关系。在进入发达市场阶段领先企业完胜后发企业,不仅因为领先企业更加了解客户需求,对商业的运行和政策更加了解,更重要的是领先企业在发达市场具有品牌知名度。

10

2.1.4 逆向创新的特征与关键因素

一些跨国企业在新兴市场开发产品,然后引入发达市场,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并开发新的业绩增长机会。这些产品本质是节俭性产品,满足入门级到中级市场,这种开发是基于用最少的资源传递价值。因为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基础设施差距,持续性差距,法律法规差距以及喜好差距,迫使外国公司以开发适应当地的产品(Simone Corsi & Alberto Diminin,2011;Vijay Govindarajan and Chris Trimble,2009)。同时Simone Corsi指出逆向创新的根本驱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上述差距的存在也决定了逆向创新在产品方面的关键特征。Hart等人(2002)提出在新兴市场需求的产品是市场价格水平的15%,但是性能达到50%的产品(Hang et al,2010)。也曾有企业加指出新兴市场需要的产品是以1/3的价格提供主流产品性能的80%。从两者描述中我们可以找到逆向创新的本质是提供的是产品性能与价格的新组合,创造以一种新的价格性能体系。

关于逆向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研究。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Christensen(2010)提出组织结构与市场匹配,发现新兴市场以及能力匹配的重要性。Busch(2011)认为关键点在于树立从头开始创新的理念以及打造逆向路径。Vijay Govindarajan 和Chris Trimble(2012)提出逆向创新中领先企业面临的两大挑战是改变传统的思维逻辑以及管理模式。刘宇和马卫(2011)通过研究通用电气逆向创新的案例提出创新模式中的关键因素包括充分授权当地增长团队,从零基础开始创新,对当地增长团队组织进行全面设计,通过市场调研确定目标,获得高层组织的全力支持。对于后发企业而言,战略调整和技术能力是逆向创新的关键因素(陈劲和黄衡,2011)。Chang Chieh Hang,Jin Chen和Annapoornima M. Subramian(2010)根据4个新兴国家的本土企业逆向创新的案例分析提出逆向创新成功的关键是识别和利用当地的制约因素和机遇,发展地方能力,为持续的研发努力做好准备。王建和薛澜认为后发企业逆向创新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本土创新资源优势包括产业配套资产优势、低廉的人工成本和产业扶持等。Maeda和Mori在印度光电产业的案例研究中提出,后发企业逆向创新的成功因素除了技术能力还有研发能力、组织的决心、高层的态度、公司资源的整合等等。

2.1.5 逆向创新的成功可能性

关于逆向创新的成功可能性。Neboj?a Radojevi?和HEC Montréal Québec

11

(2012)提出如果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人均收入的重叠越大,逆向创新产生的可能性越大。因此,随着新兴国家和发达经济体收入差异的逐渐减少,逆向创新机会也随之增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差距是推动逆向创新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也可能对逆向创新产生阻碍,关于适度问题,有待研究。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腾飞,使后发企业有充分的时间接触到前沿技术与科技,再加上本地也有很多其他方面的配套技术和设备,培养出大量人才,这使得创新成为可能。从产品角度看,以下5个方面都可能使逆向创新成为可能。如下表2.4所示。

表2.4 逆向创新的产品特征

逆向创新产品特征实例

在新兴市场开发的创新可能在发达国家有一个现成的贫穷市场小额信贷,发明于孟加拉国,也在富裕国家如美国运营

戏剧性的成本和价格降低70 %至90%,在新兴市场的成

功,可以帮助扩大在富裕国家的需求。

为GE的超声仪器原有价格水平的15%

增添新的性能:如坚固,便携性,还是易用性,可创造

新的细分市场在富裕国家市场。

做心电图机便携和更紧凑

新兴市场开发的产品“足够好”,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善,以满足富裕国家的高端应用。由GE为中国开发的便携式超声波后来都可用为高端放射科和产科的应用。

新兴市场的特殊环境,可能激发出新技术的比如新能源,无限银行,非传统能源徐雨森和徐娜娜(2013)通过海尔产品的逆向创新案例研究。提出在后发企业和领先企业技术势差较小的产业领域,后发企业可能找到实现逆向创新的机会,并且如果后发企业发挥本土的成本比较优势,可以增大逆向创新实现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国外对逆向创新的研究涉及概念、特征、驱动力、路径、创新主体、关键影响因素以及成功可能性多个方面,但是基本是以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为主体,因此,研究范围广但主体单一。国内研究涉及特征、路径、关键影响因素和成功的可能性,研究范围窄并且深度不够。综上所述,逆向创新研究领域尚处于理论建构早期。

2.2 新兴市场和后发企业相关理论

2.2.1 新兴市场

Mody(2004)认为和先进的工业化经济体相比,新兴市场的主要指标是经济极度波动和高风险水平。据Khanna和Palepu(1997)认为,新兴市场的一个主要标准是“通过更加经济的方式将买家和卖家聚集在一起”。Cavusgil、Knight和

12

Riesenberger(2008)也提出了先进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的定义。总的来说,新兴市场与发达国家相对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后来兴起的国家。新兴市场往往具有成本低的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天然资源。Khanna和Palepu(1997)认为:新兴市场的特点如下:(1)人均收入低,但经济快速发展;(2)收入不平等程度高;(3)移民到发达国家的高几率;(4)人群特点是年轻化和人口不断的增长;(5)基础设施缺乏;(6)技术不发达;(7)薄弱的分销渠道和媒介基础设施。除此之外,新兴市场的特点是制度漏洞,如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健全,误导性法规和低效的司法系统。

2.2.2 后发企业

后发企业的概念源于后发国家,一般来说,后发企业大都来自后发国家。

(1)后发国家。Gerschenkron(1962)在研究19世纪研究德国等后来兴起的工业化国家时首次提出后发国家的概念,主要研究没有制度保障的国家,怎样通过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实现自己的工业化。20世界兴起的东亚国家、日本、韩国等就是借用该发达国家的工业技术,实现本国工业化,在工业领域成功实现赶超。Hobday用后发战略形容后发国家的追赶路径。

(2)后发企业。Hobday用后发企业来形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型企业,他们在市场竞争中有两个劣势,一方面,在技术上的劣势,因为历史原因,后发企业缺乏国家上主流的技术。另一方面是市场上的劣势,发展中国家缺乏主流的市场和需要主流技术的客户。所以后发企业只能在低端的领域服务边缘顾客。Mathews认为后发企业具有4个特征分别是:一是,由于历史原因,是后来才进入某个产业的;二是,缺乏技术、资源以及进入市场的条件;三是,在行业中实行追赶战略;四是,后发企业拥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所以,后发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战略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大价值或以更低的价格为其提供更大的利益或服务而获得的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

2.3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理论

2.3.1 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角度

从历史上看,产品的生命周期会经过早期实验阶段和成熟阶段后才能进入量产标准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创新逐渐由产品创新过渡到工艺创新。具体来说,在产品的早期,技术创新着重是产品设计创新,对产品的外型、功能和质量方面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maq.html

Top